电子信息工程导论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30271254 上传时间:2022-08-04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456.0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电子信息工程导论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电子信息工程导论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电子信息工程导论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资源描述:

《电子信息工程导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信息工程导论(4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主讲人:张祖平中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Introduction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Introduction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2Fall in 2009n关于课程n基本概念n发展现状n发展趋势n与信息相关的学科基础n工业化、自动化、信息化、现代化Introduction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3Fall in 2009n更好地贯彻按大类统一招生的精神 n信息科学、技术及工程的入门和导引性质的课程 n“通识性”和“概论

2、性”n共七章,一个附录,分六个部份讲授,由相关专业教授编写讲义,由相关专业教授主讲相关部分内容l信息科学与技术概述l微电子与信号处理 l通信科学与技术 l控制科学与工程 l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l数字图像处理Introduction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4Fall in 2009 大科学观:科学的任务是要研究大科学观:科学的任务是要研究 自然界自然界的客观规律,的客观规律,人类人类和和社会社会的发展规律,的发展规律,科学自身科学自身发展的规律(为什么会发生?怎样发生?发展的规律(为什么会发生?怎样发生?怎样发展?)怎样发展?)科学与人科学

3、与人的关系是什么?的关系是什么?科学、科学、技术、经济、技术、经济、社会之间社会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存在什么关系?科学发展的社会后果科学发展的社会后果是什么?是什么?小科学观:科学的任务就是研究和认识自然规律。小科学观:科学的任务就是研究和认识自然规律。只有把握了大科学观,才能真正把握科学。只有把握了大科学观,才能真正把握科学。“大科学观大科学观”Introduction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5Fall in 2009 科学是人类创建的一种关于自然和社会(因而也包科学是人类创建的一种关于自然和社会(因而也包括人类自身)的本质以及他们的运

4、动规律的开放理论知括人类自身)的本质以及他们的运动规律的开放理论知识体系,它在长期的社会实践过程中被人们识体系,它在长期的社会实践过程中被人们发现发现、提炼、提炼和抽象出来,又经过长期社会实践的检验而逐渐得到确和抽象出来,又经过长期社会实践的检验而逐渐得到确立和更新。立和更新。科学与技术科学与技术 技术技术是人类创造的一种关于如何认识自然和如何改是人类创造的一种关于如何认识自然和如何改造自然的工艺方法体系,它在长期的社会实践过程中被造自然的工艺方法体系,它在长期的社会实践过程中被人们总结出来,或者在科学理论指导下发明出来,经过人们总结出来,或者在科学理论指导下发明出来,经过实践检验证实而得到确

5、认和应用。实践检验证实而得到确认和应用。Introduction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6Fall in 2009人类的生物学进化人类的生物学进化(器官功能分化与强化)(器官功能分化与强化)没有科学,没有技术没有科学,没有技术人类的文明进化人类的文明进化(利用资源,制造工具,强化能力)(利用资源,制造工具,强化能力)科学技术由此萌生,并不断成长科学技术由此萌生,并不断成长科学技术发生学科学技术发生学Introduction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7Fall in 2009 已有的

6、已有的功能水平功能水平差距差距实践实践过程过程科学科学技术技术 更高的更高的功能水平功能水平 更高的更高的 生存生存 目标目标 (Difference Driven and Directed Development Model)看不见的手看不见的手:D4 ModelIntroduction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8Fall in 2009辅人律:科学技术的本质功能是辅人辅人律:科学技术的本质功能是辅人拟人律:科学技术的发展轨迹是拟人拟人律:科学技术的发展轨迹是拟人共生律:人主机辅,能力互补共生律:人主机辅,能力互补科学技术发生发展三定律

7、科学技术发生发展三定律Introduction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9Fall in 2009科学技术的辅人机理:生产力构型科学技术的辅人机理:生产力构型生产工具生产工具劳动对象劳动对象劳动者劳动者科学技术科学技术资源资源人的需求人的需求对象性质对象性质辅人机理辅人机理Introduction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10Fall in 2009辅人辅人-拟人的实现奥秘:能力拟人的实现奥秘:能力-资源资源-工具工具利用外部资源,创制生产工具,扩展人的能力利用外部资源,创制生产工具

8、,扩展人的能力物质物质 能量能量信息信息智能智能动力动力实体实体工具工具功能功能资源资源类型类型人类人类能力能力体力体力智力智力体质体质辅人与拟人辅人与拟人Introduction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11Fall in 2009辅人辅人-拟人的序:拟人的序:“文明划分文明划分”准则准则古代古代近代近代现代现代材料科学技术材料科学技术能量科学技术能量科学技术信息科学技术信息科学技术人力工具人力工具动力工具动力工具智能工具智能工具农业文明农业文明 工业文明工业文明 信息文明信息文明 增强体质增强体质 扩展体力扩展体力 扩展智力扩展智力物

9、质资源物质资源时代时代资源资源科技科技工具工具功能功能文明文明能量资源能量资源信息资源信息资源物质物质能量能量 信息:由相对直观到相对抽象信息:由相对直观到相对抽象辅人与拟人辅人与拟人Introduction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12Fall in 20091心理学研究l前苏联心理学家斯米尔诺夫认为:能力是作为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的条件的那些个性心理特征。l鲁宾斯坦提出:能力是在个体中固定下来的、概括化了的心理活动的系统。l目前较为综合的观点认为,能力是人们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并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那些个性心理特征。心理学认为,

10、人的能力种类很多,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如:l按照倾向性可以划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l按照功能可以划分为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l。人的能力人的能力Introduction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13Fall in 20092心理学以外,人们也有不同的见解,如:l能力总是同人的某种活动相联系并表现在活动之中。一方面能力是在活动中形成、发展并表现出来的;另一方面,从事某种活动又必须以一定的能力为前提。l能力是人的综合素质在现实行动中表现出来的,正确驾驭某种活动的实际本领、能量和熟练水平。l能力是实现人的价值的一种有效方式,也

11、是左右与支配人生命运的一种主导性的积极力量。n从生存与适应角度来看,人类有嗅觉、听觉、视觉等能力;n从活动角度来看,人类有创造力、思维力、决断力、应变力、执行力、组织力、交际力、表达力、自制力;n。人的能力人的能力Introduction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14Fall in 2009从宏观角度来考察,人类能力可分为三个基本方面l体质能力l体力能力l智力能力人类能力的进化历程,呈现出明显的阶段特征:l体质能力首先成为发展的重点和基础;l接着是体力能力得到必要的强化;l最后才是智力能力实现长足的进步。人的能力人的能力Introduct

12、ion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15Fall in 2009 p生物进化:人类自身生理器官功能分化和强化。p这一时期人类能力发展的主要内容是体质能力的增强。p主要通过利用外界物质材料制造和使用工具来扩展人类自身的体质能力。Introduction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16Fall in 2009n蒸汽机、电和内燃机是划时代的新的生产工具。n人类生产方式从手工生产变成机器生产。n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成功跨越。n人类开始进入工业文明发展阶段。n自然科学研究空前活跃l英国物理学家焦耳

13、发现了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量的规律,并测定了热功当量;l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化学元素周期律;l德国生理学家施万发现糖和淀粉都是生命过程的结果,为食品工业奠定了理论基础;l英国博物学家达尔文出版了物种起源,提出了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进化学说;l。Introduction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17Fall in 2009n科学研究的新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使社会生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增长。l电动机、电灯、电话、电报、电焊、电钻l火车、轮船、汽车l尿素、尼龙、橡胶、农药、除草剂l各种药品 ln动力工具l不再需要人力驱动l但还需要人来驾驭 l

14、具有了比人力工具高得多的劳动生产率n与上一时期相比,人类不仅增强了利用物质材料制造工具的能力,而且学会了利用各种新的能量动力资源来帮助和替代人力劳动,从而使得人类获得了更好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Introduction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18Fall in 2009n20世纪40年代至今,计算机、原子能和空间科技飞速发展,并在电子、能源、材料三大基本技术领域展开,人类开始迈入信息社会。n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开发与广泛应用,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起来。n信息革命,使人类消费模式从物质消费型转向信息消费型,是从工业社

15、会向信息社会的转变,人类进入了信息文明发展阶段。Introduction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19Fall in 2009n更先进的工具 l机器人41959年德沃尔与美国发明家约瑟夫英格伯格联手制造出第一台工业机器人。l专家系统41965年,费根鲍姆等人研制了世界上第一个专家系统dendral,可以推断化学分子结构。l网络4个人计算机4数字通信网络4“地球村”Introduction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20Fall in 2009n科技的发展造就了人类前所未有的征服和改造自

16、然的巨大生产力。n现代人类的能力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体质和体力能力得到进一步完善的同时,智力能力终于登上了历史舞台,开始成为人类能力发展的主要内容。n人类开始学会利用一种崭新的资源信息。n从两种资源(物质和能量)的开发和综合利用进步到三种资源(物质、能量和信息)的开发和综合利用,标志着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能力的一个更加伟大的进步。Introduction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21Fall in 2009n综合利用物质资源、能量资源和信息资源,可以制造不仅具有动力、而且具有智能的高级工具 智能工具:l不需要人的驱动l也不需要人的驾驭l

17、自主的类人机器 l综合扩展了人类的体质、体力和智力能力 Introduction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22Fall in 2009n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向确实跟随着人类能力扩展的需求亦步亦趋,贯彻始终,宏观上从来没有脱离这个轨道。n外部资源 科学技术 先进工具 能力扩展。l扩展体质能力的物质资源、材料科学技术和质料工具l扩展体力能力的能量资源、能量科学技术和动力工具l扩展智力能力的信息资源、信息科学技术和智能工具 n正像人类能力的发展呈现出“体质能力的发展最先起步,接着是体力能力的成长,然后是智力能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是“材料科学

18、技术最先起步,接着是能量科学技术成长,然后是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Introduction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23Fall in 2009n在人类的体质、体力和智力能力这三者之间,作为“万物之灵”的“灵性”体现,智力能力相对而言最为复杂最为高级,体质能力相对而言较为简单较为基础,体力能力则介于二者之间;n从利用资源制造工具的发展过程来说,在物质资源、能量资源、信息资源之间,物质资源相对比较直观,信息资源相对比较抽象,能量资源介于两者之间。n古代人类所利用的表征性资源是物质资源,表征性科学技术是材料科学技术,表征性的工具是质料工具。n

19、近代人类所利用的表征性资源是能量资源,表征性的科学技术是能量科学技术,表征性工具是动力工具。n现代人类所利用的表征性资源则是信息资源,与此相应,表征性的科学技术是信息科学技术,表征性的工具是智能工具。Introduction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24Fall in 2009n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产生和迅速成长,人类对信息资源的认识也不断深入,对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断取得新的进展。n人类正在越来越充分地学会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把它们转换成为相应的知识,进一步把知识转换成为智能,并与卓越的材料和高效的动力有机结合,创造出各种奇妙的智能工具。

20、n信息科学技术的革命使社会和经济产生了根本变化:l信息成为一种最重要的资源;l信息产业变成最大的产业部门;l脑力劳动成为创造社会财富的重要源泉;l社会经济将实现信息网络化。n因此,人们常把信息科学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水平视为一个国家科技、经济、军事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把以信息科学技术为龙头的一系列高新技术的发展视为新的产业革命即将来临的征候。Introduction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25Fall in 2009 思维器官思维器官问题问题/约束约束获取信息获取信息策略执行策略执行信息传递信息传递策略传递策略传递信息处理信息处理策略生成

21、策略生成原始原始信息信息 智能智能 策略策略 智能智能 行为行为目标目标信息认知信息认知知识知识信息科学技术的原型系统信息科学技术的原型系统感觉感觉器官器官神经神经系统系统效应效应器官器官神经神经系统系统有序有序信息信息知识库知识库感知信息感知信息智能策略智能策略Introduction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26Fall in 2009智能智能 行为行为信息科学技术的学科结构信息科学技术的学科结构问题问题/约束约束信息获取信息获取策略执行策略执行信息传递信息传递策略传递策略传递信息处理信息处理策略生成策略生成原始原始信息信息 智能智能

22、 策略策略目标目标信息认知信息认知知识知识传感传感通信通信 计算计算 智能智能控制控制通信通信有序有序信息信息知识库知识库Introduction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27Fall in 2009n信息科学l以信息为主要研究对象,以信息的运动规律和应用方法为主要研究内容,以计算机等技术为主要研究工具,以扩展人类的信息功能为主要目标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l由信息论、控制论、计算机科学、仿生学、系统工程与人工智能等学科互相渗透、互相结合而形成的。l信息和控制是信息科学的基础和核心。n信息l人类对自然世界的了解的物化形式l数据、信息、知识

23、和智慧4数据是未加工过的“信息”4信息通过将事实和给定的语境关联而导出4知识将某语境中的信息和在不同语境中得到的信息相关联4智慧是从完全不同的知识导出的一般性原理Introduction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28Fall in 2009n信息科学技术:主要研究信息的产生、获取、存储、传输、处理及其应用l以微电子、计算机、软件、通信讯技术为主导l微电子是基础,计算机及通信设施是载体,而软件是核心,是计算机的灵魂n信息产业:进行信息的收集、整理、存储、传输、处理及其应用服务的产业l已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n信息技术革命正迅猛改变人们所生存的社

24、会,人类开始从工业社会进入信息时代n信息技术在世界新技术革命中,不仅作为一项独立的技术而存在,还广泛渗透于各个高技术领域,以及生产、经营、管理等过程,成为它们发展的基本依据和重要手段n信息科学与技术的特色可以概括为l发展迅猛,影响深远,需求紧迫,淘汰迅速Introduction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29Fall in 2009n信息科学正在形成和迅速发展,人们对其研究内容的范围尚无统一的认识。现在主要的研究课题集中在以下六个方面:l信源理论和信息的获取,研究自然信息源和社会信息源,以及从信息源提取信息的方法和技术;l信息的传输、存储、

25、检索、变换和处理;l信号的测量、分析、处理和显示;l模式信息处理,研究对文字、图像、声音等信息的处理、分类和识别研制机器视觉系统和语音识别装置;l知识信息处理,研究知识的表示、获取和利用,建立具有推理和自动解决问题能力的知识信息处理系统即专家系统;l决策和控制,在对信息的采集、分析、处理、识别和理解的基础上做出判断、决策或控制,从而建立各种控制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Introduction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30Fall in 2009n信息化社会指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信息产业为支柱,以信息价值的生产为中心,以信息产品为

26、标志的社会。n信息社会的特点:l信息成为了重要的资源;l信息和知识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l知识以“加速度”方式积累(知识爆炸);l多种形式的提供给多种感官的信息。n信息对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巨大驱动力 l信息对国民经济的驱动力 各行各业l信息对国防建设的驱动力 上天入地,信息边疆,信息战Introduction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31Fall in 2009nInternet信息业务火爆 l1969年由ARPA建立试验网络ARPAnetl1984年Internet处于研究实验阶段 l到1992年是Internet向实用化发展阶段

27、,步入了其商业化发展阶段 l1993年1月网上计算机共131.3万台 l1997年1月已猛增到1614.6万台 l2008年,全球用户使用的上网设备将超过15亿台,其中包括计算机、手机和可上网的游戏机等 l2008年中国互联网人口将达到2.75亿,世界第一Introduction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32Fall in 2009n移动通信进展神速 l1897年,M.G马可尼所完成的无线通信试验就是在固定站与一艘拖船之间进行的,距离为18海里 l上世纪70年代末期,当模拟蜂窝系统还处于开发阶段时,一些发达国家就着手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

28、研究。l到80年代中期,欧洲首先推出了泛欧数字移动通信网(GSM)的体系。lCDMA技术的出现源自于人类对更高质量无线通信的需求。l3G,4Gn信息家电普遍及千家万户 n信息家电(或信息电器,information appliance)是一种价格低廉、操作简便、实用性强、带有PC主要功能的家电产品。IPV6n电子商务(Electronic Commerce)lB2B,B2C,C2CIntroduction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33Fall in 2009n基础支撑技术的发展l微电子,软件,光子学n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l“后PC”时代

29、正在到来。计算机技术发展的第三次浪潮的核心就是要把普通的计算技术运用到各种日常的器具之中,并使它具有联网功能和高度智能化。n通信技术的发展通信技术的发展l通信技术的数字化、宽带化、高速化和智能化是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n传感技术的发展 l把那些人类感觉器官收集不到的各种有用信息提取出来,从而延长和扩展人类收集信息的功能。n总体发展趋势l 高速、大容量;综合化;数字化;个人化与个性化Introduction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34Fall in 2009n微电子学l微电子技术是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的直接基础。l主要研究新型电子器件及大规

30、模集成电路的设计、制造,计算机辅助集成电路分析,各种电子器件的基础理论、新型结构、制造工艺和测试技术,以及新型集成器件的开发。l与之相关的部件:CPU,存储器n软件 l软件产业是信息产业(I T)的核心 l软件通常意义上分为三层,最底层是紧靠硬件的系统软件,特别是操作系统;中层是一系列中间件产品;上层是公共应用软件以及面向领域行业的专用应用软件。l国产软件 Introduction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35Fall in 2009n光子学 l“光子学是研究以光子作为信息载体的科学”。l光子学是研究作为信息和能量载体的光子行为及其应用的

31、科学 图1.1 光子学已形成的诸多分支学科光子学基础光子学量子光学分子光学非线性光学超快光子学光子学器件信息光子学纤维光子学与技术光通信技术光子信息处理技术光子存储技术及显示技术集成光子学微结构光子学生物医学光子学生物光子学医学光子学Introduction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36Fall in 2009n工业化表示现代工业在国民经济占主要地位的进程。l几个典型的阶段4机械化,也就是在各种生产中大规模的使用各种机器,来取代人的体力劳动。4电气化,它的动力从原来的蒸汽机、机械,热功的动力,发展到用电作为主要的动力,也就是电动机、发电机

32、、电力网大量的应用。4基础自动化阶段,就是在机电系统中加入各种各样的控制器。Introduction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37Fall in 2009n自动化 l自动化指在无人或较少人的情况下,按照人的要求,对设备、过程或者系统进行控制和管理,以完成其承担的任务。图1.2 反馈的引入,实现闭环控制控制器设备、过程系统人的要求控制作用完成人的要求(c)干扰传感器比较Introduction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38Fall in 2009n信息化 l指用信息技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

33、会进步的进程 l(1)信息获取4各个传感器就是为了获取各种各样的信息。例如,温度、压力、流量、成分等信息,位置、速度、加速度等信息。l(2)信息传输4获取信息之后要把它送出去。有线、无线、网络等各种渠道都可以把信息传递到目的地。通信是一个发展非常快的领域。l(3)信息处理4接收到传递过来的信息以后要进行处理。声音信息的处理就是把传输来的电信号再还原成声音。脸、指纹、图形、图像、文字,这些都要处理。处理离不开计算机。l(4)自动化4自动化在信息技术中属于综合应用,Introduction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39Fall in 2009

34、n现代化l世界上第一次现代化进程是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行的。l第二次现代化进程是当前的信息化、知识化。资本是劳动生产要素,而现在知识也是劳动生产要素了。4作为工业现代化(也就是发达国家进入的后工业化阶段,不是前面的初级工业化),它经历了机械化、电气化、基础自动化、计算机化(使用计算机)、网络化(互联网)以及智能化、系统化。大规模工业系统的智能化、集成化与优化便是先进自动化。Introduction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40Fall in 2009图1.4 工业化与工业“信息化”的关系 信息化计算机化(信息化基础)网络化(信息流)信

35、息 智能化、系统化 (先进自动化)工业化(工业化基础)机械化物 质 (能量流)电气化、能 自动化量 (基础自动化)Introduction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41Fall in 2009n信息社会的由来n信息,信息社会,信息科学与技术,信息产业n信息学科的相关基础n信息科学的发展趋势n工业化、自动化、信息化与现代化的关系Introduction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42Fall in 2009n4搜索最新的Internet相关数据如全球上网人数、使用电子邮件人数、服务器个数

36、?并搜索我国最新的统计数据。n6列举信息家电,其中哪部分与信息直接相关?n8列举信息技术发展的23个典型趋势,并预测可能有的突破性进展。n9信息化的基础有哪些?依你所见,最有可能突破的是哪些基础,其将信息化带来什么样的影响?n任选其中二个,可交电子稿到邮箱(请写清学号,班级,姓名),或由学习委员收齐后交到主校区计算机楼301,deadline:2009.10.25Introduction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43Fall in 2009nA.参考文献l冯秉铨,现代科学技术中的信息科学,百科知识,第48页,1980l蔡长年,信息论学会年会讲话,信息论与Walsh函数论文集,第1页,1980l周炯槃,关于信息科学,信息论与Walsh函数会议录,第10页,1980l钟义信,信息科学,自然杂志,No3,1979l钟义信,信息学漫谈,科学普及出版社,1984l钟义信,信息科学基础,中国和平出版社,1986l钟义信,现代信息技术,人民邮电出版社,1986l钟义信,信息科学原理(第三版),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2l钟义信,周延泉,李 蕾,信息科学教程,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5l钟义信等,智能科学技术导论,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6nB.后续课程l科技史与方法学。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