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送》读后感

上传人:Sc****h 文档编号:130049926 上传时间:2022-08-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2.0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目送》读后感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目送》读后感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目送》读后感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目送》读后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目送》读后感(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目送读后感 初识龙应台是因为学校发了一本书孩子你慢慢来。这本书中的龙应台是那样的慈爱而又温柔,她用一个母亲赤城的爱意,温暖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每一步,给安德烈和菲利普一个没有遗憾的童年。之后,我特地在网上搜了她相关的文章,才发现她以针砭时事,敢于批判台湾时弊而出名。她作为亚洲最犀利的一支笔,竟然也有最柔软和难以言尽的时候。 她其中的一本目送,是继孩子你慢慢来和亲爱的安德烈之后又一本值得思考的生死大问,一本悲欣交集的散文集。目送有七十三篇散文组成,它的文字抚过了父母,子女的亲情,抚过知己好友的友情,用最细腻柔软的笔触写出了最动人心弦的那种感觉。 目送对于我来说就像是一抹清新的绿茶,淡淡的,毫不起眼

2、,无形之中却有一股不知名的魔力吸引着我拿起它。 目送是这本书的开篇,文中这样写道:“十六岁,他到美国做交换生一年。我送他到机场。告别时,照例拥抱,我的头只能贴到他的胸口,好像抱住了长颈鹿的脚。他很明显地在勉强忍受母亲的深情。 他在长长的行列里,等候护照检验;我就站在外面,用眼睛跟着他的背影一寸一寸往前挪。终于轮到他,在海关窗口停留片刻,然后拿回护照,闪入一扇门,倏忽不见。 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 现在他二十一岁,上的大学,正好是我教课的大学。但即使是同路,他也不愿搭我的车。即使同车,他戴上耳机只有一个人能听的音乐,是一扇紧闭的门。有时他在对街等候公交车,

3、我从高楼的窗口往下看:一个高高瘦瘦的青年,眼睛望向灰色的海;我只能想象,他的内在世界和我的一样波涛深邃,但是,我进不去。一会儿公交车来了,挡住了他的身影。车子开走,一条空荡荡的街,只立着一只邮筒。” 看到这段话时,我的心猛地一惊,继而涌起一股莫名的伤感,安华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妈妈的心,可是,他不再像小时候那样不断地回头,而是将背影留给了妈妈,因为他已经长大,有了自己的思想。这个做母亲的人,独自咀嚼着这份落寂,独自品尝父母的孤寂。慢慢地我眼前出现了另一个背影,这个背影也是落寂的,养儿方知父母恩,在我们目送孩子远离自己的视野时,才知道这样的滋味我们的父母已经尝过很多遍。儿时的我们总是自顾自地往前走

4、,好像探险之路毫不畏惧,对父母的唠叨总是不以为意,总想快快长大,变成雏鹰展翅飞翔,却忘了回头看看保护我们的父母。我反省着年轻时的自己,我多少次冷漠了妈妈递过来的衣物,多少次错过跟爸爸交谈的机会,多少次无视了父母无微不至的爱。可自己的父母却从未提及,从未埋怨。 “ 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的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龙应台用淡淡的忧伤,淡淡的文字诠释着父母对孩子深深的爱,作为父母的子女,作为子女的父母,彼此的身份在一次又一次的目送中完成了转换。只是

5、第一次的目送是成长,最后一次的目送是永别。这或许就是她想要告诉我们的生活和生命的本质。 对于母亲,龙应台在回家里这样写到:“妈妈是那个搭了时光机器来到这里,但是再也找不到回程车的旅人。”作者在面对母亲时,仿佛在呵护柔弱的婴儿,那般的温柔而有耐心。在雨儿这篇散文里,作者这样记录到:每天,都给妈妈打一通电话,电话那头,母亲已经糊涂的像一个可爱的孩子,思维不够清晰地说着“雨儿,我只有一个雨儿。”当作者来到妈妈的身边,妈妈怀疑的说着“你好像我的雨儿!”而作者像哄孩子一样地确定说:“妈,千真万确,我就是你的女儿”“你的女儿要看见你笑。”她伴妈妈睡,陪妈妈聊天,带妈妈洗温泉、坐公交车,让妈妈享受着有女儿陪

6、伴的分分秒秒。因为她知道母亲要回去的是一段时光,那段有丈夫,有孩子陪伴的温馨的时光。在那个时光里,年幼的孩子正在追逐笑闹,厨房里正传来煎鱼的香气。她年迈衰老甚至神志不清的妈妈想要的只是一个平淡而又幸福的时光,在那个时光里,凝聚了她一生精彩的的记忆。时间带走了母亲的健康,带走了母亲的一段记忆,带走了母亲现在的意识,但是也留下了她最美好的回忆,留下了一群孝顺的孩子,留下了子女们深深的爱。 对于儿子,作者在十七岁中写了儿子的变化:“十七岁的少年,儿童脸颊那种圆鼓鼓的可爱感觉已经被刀削似的线条所取代,棱角分明。他发现了我,望向我的眼睛既有感情却又深藏不露,很深的眼睛我是如何清晰地记得他婴儿时水清见底的

7、欢快的眼睛啊。”时间不仅改变了少年的容貌,还改变了一些内在的东西。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那深藏不露的眼睛是成长的最好证明。孩子已经长大,有了自己的想法,有了主见,有了自己的心事,怕是会离自己越来越远。但是在为谁一文中,孩子也表现出自己温情脉脉的一面:看母亲在孩子们离开后,连菜都懒得买,懒得做,擅长烹饪的儿子花三个小时在超市挑选东西,又回家为妈妈一丝不苟地示范做正宗西餐。龙应台原本以为儿子是要自己学会后做给他吃的,没想到儿子却说:“我不是要你做给我吃,你还不明白吗?我是要你学会以后做给你自己吃!” 这样的对话读起来让人回味无穷随着时间的流逝,父母与子女之间的身份角色往往会出现交错和逆转,给予和付出是一个循环的圈。 正如在寒色中所写,作者自认为是对“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早有体会的人,可是当别人问她“家,是什么?”的时候,她却突然支吾,不知所云。接着,作者又帮我们历数了一个个叫做“家”的地方: 作为被人呵护的儿女时,父母在的地方,就是家, 和人做终身的伴侣时,两个人在哪里,哪里就是家。 一有儿女,家就是儿女在的地方。 整本书中少了桀骜犀利,锋芒毕露的文字,少了剑拔弩张的的火药味,多了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多了恬淡深沉的哀伤。在平凡的细节中酝酿出醇香,见者确是伤着,痛着,却没有眼泪,而是会心一笑。龙应台写的不是自己,而是我们每一个人。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