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煤业人员定位系统管理制度

上传人:Sc****h 文档编号:129931785 上传时间:2022-08-0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8.8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八宝煤业人员定位系统管理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八宝煤业人员定位系统管理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八宝煤业人员定位系统管理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八宝煤业人员定位系统管理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宝煤业人员定位系统管理制度(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八宝煤业人员定位系统管理制度第一章 总则第1条为了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规范员工入井考勤制度,确保矿井人员定位系统(以下简 称“系统”)的稳定、可靠运行,充分发挥其作用,保障安全生产,特制定本管理制度。第2条本管理制度依据煤矿安全规程 、AQ1048-2007 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使用 与管理规范及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并结合我矿实际情况而制定本管理制度。第3条全矿各单位必须严格按照本制度的规定进行人员定位系统的设计、计划、安装、使 用、维护等工作。第二章 职责分工第4条矿调度煤矿监控组职责1、负责整个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维护、故障处理和撤除工作以及设备日常管理 工作。2、按照实际需求,协同生产

2、厂家对系统功能进行完善和补充。3、依据人事管理部门、质量标准化办公室、使用队组提供的信息对具备领用资格人员进行识别卡登记、发放、回收、注销工作。4、负责监控中心站人员定位系统软件日常管理、入井人员信息录入修改。5、负责每季度检查矿贵宾浴室识别卡的工作状态。3、负责系统质量标准化达标验收工作。第5条质量标准化办公室职责1、监督管理入井人员佩带人员定位系统识别卡使用情况,各部门人员入井月考勤汇总等 工作。2、人员入井前在候车大厅验卡处检查识别卡是否正常、有效,核实识别卡信息与本人是否一致等工作。3、参考人员定位系统监测数据负责事故追查分析工作。第6条各使用队组职责1、指定专人进行队组内部员工、识别

3、卡的信息收集、整理、核实工作,定期向矿调度报 备信息。2、队组有员工调入、调出或者工作变动的,指定专人及时通知矿调度更新员工信息。3、负责生产责任范围内安装的定位系统电源、设备、线缆的管理维护。第三章 设计和计划第7条 矿调度室负责按照国家和行业的有关规范进行全矿的人员定位系统的设计工作, 设计方案必须经过矿各领导批准后方可实施。第8条 矿井人员定位系统入井的所有设备必须取得“防爆合格证”和“煤安标志” ,且工 作稳定、性能可靠、运行正常,并应优先采用本质安全型。第四章 安装和验收第9条 设备使用前,应按产品使用说明书的要求调试设备,并在地面通电运行24 小时,合格后方可使用。防爆设备应经检验

4、合格,并贴合格证后,方可下井使用第10条 各个人员出入井口、重点区域出(入)口、限制区域等地点应设置分站,并能 满足监测携卡人员出(入)井、出(入)重点区域、出(入)限制区域的要求。第11条 分站应设置在便于读卡、观察、调试、检验、围岩稳定、支护良好、无淋水、 无杂物的位置第12条 全矿的人员定位系统的安装、调试由机电队负责,各使用单位有责任对安装于 生产责任区域的设备、缆线进行安全管理及卫生维护工作。第13条 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分站的电压等级均为交流 127V,分站要有可靠的供电。所有 设备必须根据设备铭牌上的技术要求供电调试,防止损坏设备。第14条 对于采掘队组,应在每个通往其工作面的联巷口

5、处安装一台识别器,以便考勤 该工作面作业人员总数。第15条 在安装调试结束后要组织有关人员和上级领导对其进行验收,不合格的要进行 整改,直至验收合格后方可正式投入使用。第五章 日常管理和维护第16条 矿调度室负责其责任区域内的人员定位系统日常维护、管理以及全矿人员定位 系统设备的故障处理工作。第17条 矿调度室负责每个季度对矿贵宾浴室所有识别卡进行一次检查,不能正常考勤 的及时更换。第18条 人员定位系统实施一人一识别卡制,严禁私自拆除识别卡。对于无效的识别卡 由机电队负责更换,旧识别卡由矿调度室统一管理。第19条 矿个部门每月月底最后一天安排专人到监控中心站核实本单位员工入井数,并 以此作为

6、有效报工入井数量。第20条 矿调度室负责人员定位系统服务器数据库的资料调整和各部门员工入井考勤核 对工作。第21条 所有入井人员必须主动到候车大厅验卡处查看识别卡是否工作有效后方可入 井,对于不验卡者入井无考勤责任自负。第22条 为加强外来人员入井管理,规定外来人员入井必须到矿调度室办理借用矿灯和 工作服手续,而且必须携带矿贵宾浴室提供的识别卡。严禁借用他人的识别卡入井。第23条 人员定位系统相关设备在检修和大修后,必须按产品使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读 卡试验,测试合格并连续工作 24 小时无故障后,方可入井使用。第24条 各个部门员工有调入、调出、变更工作的,必须及时通知矿调度室,矿调度室 接到

7、通知后 24 小时内更改员工信息。第25条 矿调度室应认真执行日常巡回检查制度,确保分站、识别器工作正常。有异常 情况立即通知调度室并及时处理。设备正常运行后及时向调度室汇报,调度室应做好记录。第26条 各生产责任队组负责分站及识别器保持干燥,避免洒水淋湿。严禁用水管冲洗 系统设备。第27条 因队组作业地点变更需要拆除、迁徙系统设备时,必须经机电队同意后,由矿 调度室组织人员进行统一处理。第六章 领用、回收和报废第28条 矿调度室负责全部设备的编号、管理工作,并登记入账。抄送设备管理部备案。第29条 矿调度室按实际安装数量回收系统设备,并统一移交给机电设备管理部。人员 定位系统线缆不得随意剪断

8、或挪作他用,相关设备应保证其完好标准。第30条 矿调度室负责对出现故障的人员定位设备及时进行维修、更换,无法维修的要 及时报损、报废。第31条 人员定位系统设备凡符合下列情况之一者,需申请报废更新:1、设备老化,技术落后或超过规定使用年限的老旧装置;2、通过修理,虽能恢复性能,但一次修理费用超过设备原值的80以上,不如更新经济的;3、达不到防爆性能的;4、遭受意外灾害,损坏严重,无法修复的;5、国家或有关部门规定应淘汰的设备。第七章 系统管理第32条 矿调度室要保证监控中心站人员定位系统软件安全运行,系统服务器识别卡信 息要根据实际发放、使用情况及时更改,系统客户端要根据井下巷道布置变化情况及

9、时更 新。第33条 监测中心站系统服务器不得安装和运行与本系统无关的任何程序。系统计算机 不得用其进行其他工作或打游戏。第34条 各级网络用户及操作人员不得利用网络传播和发送与人员定位系统无关的其他 任何信息。第35条 系统管理人员根据需要为运行操作人员和用户设置密码,密码要定期更换。用 户按照各自的权限进行工作,不得越权操作。非系统管理人员不得更改、删除系统数据库 内任何信息。第36条 定期使用正版杀毒软件扫描系统主机,确保系统正常运行,并自动升级更新病 毒库。第37条 ,最大限度保证封闭网络漏洞,不受黑客攻击。必须配备防病毒服务器及指定网络版防病 毒系统,各网络服务器、系统所有服务器应安装

10、相应客户端防病毒软件。第八章 系统信息及技术资料的管理第38条 矿调度室负责每季度绘制、更新人员定位系统布置图 。第39条 矿调度室定期对人员定位系统数据库历史数据进行备份保存。第九章 处罚规定第40条 对于私自拆除识别卡的,发现一次罚款 1000 元。第41条 对于本部门有员工调入、调出或者工作变动的,未及时通知矿调度室更新员工 信息的,发现一人次对相应部门罚款 1000 元。第42条 对于员工入井前不验卡,识别卡失效由个人承担,除扣除个人当月所有入井数 量后,给予 1000 元的罚款。第43条 对于不按照要求管理、维护责任范围内的人员定位设备,造成损坏、丢失的队 组,照原价赔偿,并对责任人

11、罚款 5001000元。第44条 对于丢失识别卡的,安装原价赔偿,由经营管理部开发收据,机电队以收据为 凭据为使用者重新安装识别卡。 对于丢失识别卡后不办理的人员入井没有考勤, 且给予 1000 元的罚款。第45条 对没有及时清理其责任范围内人员定位设备外表煤尘的使用队组,对队组罚款500 元,对系统责任人罚款 100 元。第46条 对于使用队组因维护不当, 造成识别器无法考勤等情况的, 按照设备原价赔偿 第47条 对于非系统管理人员擅自操作系统软件,造成系统瘫痪等无法进行矿入井人员 考勤的,罚款事故当事人 1000 元,情节严重导致系统硬件损坏的,照损坏元件原价双倍赔人员定位系统责任追究制根

12、据煤矿重大安全生产隐患认定办法有关规定,为预防我矿安全生产 事故,保证系统正常稳定运行,特制定以下制度:1、系统维护人员未必履行岗位义务,导致入井人员超规定未及时制止汇报的, 罚款 100 元。2、系统维护人员未坚守工作岗位,系统出现故障未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及时的, 罚款 200 元。3、人员定位系统出现故障后登记不及时,每发现一次罚款500 元。4、系统监测人员未尽到巡检义务,未及时发现、排除隐患,导致系统发生故 障,不能正常运行的,每发现一次罚款 100 元。5、系统维护人员在接到调度室系统发生故障通知,未及时排除隐患,系统2小时以上不能正常运行的,每次罚款 200 元。6、系统维护人员未对

13、系统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以及其它因素导致系统运行不 正常的,每次罚款 200 元。7、调度室在接到人员定位系统汇报超员时,未及时通知处理的的,导致上级 部门处理的,按上级有关规定处理相关责任人;8、井下设备出现失爆,对设备包机维护人员罚款 500 元。9、其他人员故意破坏系统设备、传输线路的,每发现一次罚款500 元。情节严重的,移交公安机关处理。人员定位系统监测工岗位责任制1 本规程适用于煤矿安全监测系统中人员定位系统监测工。2 监测人员应经培训合格,持证上岗。3 监测人员应严格遵守电气安全责任制,严格遵守煤矿“三大规程”要求, 维持人员定位设备安全运行,做好人员定位设备的维修和事故处理,及时

14、上报 并做好维修记录。4 必须定期执行计划检修和维护保养制:5 人员定位敷设的固定电缆、光缆,对其悬挂点和挂钩以及电缆本身的悬挂 松紧情况,每月必须全面进行一次检查调整。6通讯基站、主控器、基站电源、UPS运行状态及通讯状态必须每周检查一次, 每季度进行一次全面维护保养。7 人员定位设备的安装及电缆的悬挂必须符合安全质量标准化要求进行安装 维护。8 做好基站运行过程中原始记录,保证运行数据的真实性,以备后查。9 针对人员定位系统要经常提出合理化建议和具体一些方面的系统优化的改 进方法,使人员定位系统能更优化、合理的实现系统的稳定、可靠、准确、有 效的运行,发挥其最大作用10 服从领导的安排,积

15、极主动完成各项安装工作和检修任务。人员定位系统监测工操作规程1 必须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及煤矿安全规程, 交接班内容包括上一班设备运行 情况、故障处理结果及详细记录,监测工要安全意识强,责任心强。2 严格执行检修设备停送电制度和矿有关规定。检修前应检查瓦斯浓度不许超限(1 以下 ) ,检修设备时应先停电,同等级电压验电笔验电、放电,进行 全面检查,做好导线接地的防护,同时做好个人安全防护,方可开始工作。工 作完毕,再进行认真检查确认无误方可送电。3 严禁带电移动、检查、安装、拆除人员定位设备,保证设备安全运行,设 备的搬迁、安装、维护、设备所有的接地端子、接地线,必须连接牢固,符合 要求 检修要

16、注意保护好防爆面保持良好的防爆性能,并且要按时定期涂防爆 油,设备所有的接地端子、接地线,必须连接牢固,符合要求,凡当班处理过 的电器设备,必须保证其符合完好、标准化要求,更不许有失爆现象。4、每个月要保证对每个基站开盖检查一下,不准随便更改人员定位设备参数。5、人员定位设备都要落实包机人,设备包机牌、合格证、铭牌要齐全、有效。7、安装设备、吊挂电缆,一定要按具体的标准一次处理好,电缆、电器要保 护好,并不准放在淋水之中。8、检修设备时,应首先进行详细检查,确定检修内容及处理步骤方法。严禁 盲目作业乱拆乱卸,扩大故障范围。9 基站、主控器、电源应置于不潮不热,不受外界磁场、电场影响的地方。及

17、时更换干燥剂,保证基站腔体干燥。10、严格执行国家、矿有关文件、制度、标准、措施、办法,严禁“三违”作人员定位系统值班员岗位责任制1 为了保证人员定位系统安全运行正常供电, 本着对井下人员高度负责态度, 值班人员要高度重视值班工作,对工作要认真负责,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随意 离开工作岗位。2 值班员在运行操作中要严格执行:国家针对煤矿指定政策方针、矿有关文 件、制度、标准、措施、办法。3 值班员要了解熟知人员定位系统的设备安装位置,工作原理,供电方式及相 应的操作规程。4 值班员要做好巡视和检查工作,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汇报有关领导和负责 人,并做好记录。5 严禁无关人员进入机房及操作人员定位服务

18、器。6 做好交接工作,认真填写交接班簿,值班员要认真填写出本班各种表格、报 表、记录,根据有关规定,填写工作日志并及时上报给有关单位。7 定期对人员定位服务器查毒杀毒,并做好人员定位系统数据备份,以备后查8 做好当班通讯机房的卫生和设备卫生。9 服从领导的安排,积极主动完成领导交代各项任务人员定位系统值班员操作规程1. 本规程适用于煤矿安全监测系统中人员定位系统值班员。2. 值班员应熟悉计算机及软件的使用维护, 熟知人员定位系统的规章制度及标 准。3. 值班员应具有一定的电工基础,熟悉设备机房的供电、网络系统,能够对后备电源进行熟练切换操作。具备电气火灾防灭火知识与能力。4. 值班员严禁使用计

19、算机做与工作无关的操作,严禁湿手插拔电气设备。5. 值班员工作期间严密检查设备及软件运行状况, 认真填写运行日志及监 测日(班)报表。6. 值班员发现机房及井下设备运行异常后做好详细记录并通知监测工进行故障处理。及时向调度及上级领导汇报设备运行状况。7. 接收、记录、传达调度指令。8. 人员定位系统主备机切换时应在 5 分钟内完成人员定位系统交接班制度一、值班人员必须遵照规定的轮班表担任值班不得擅自调班或离岗,如有特殊情况须报相关领导,同意后方可调班。二 交班人员应事先做好交班准备工作,严禁班前喝酒。三、接班人员必须提前15分钟到通讯机房,详细了解上一班人员定位运 行情况。四、交接班必须做到“五清”,即:五清:看清、讲清、问清、查清、 点清,了解设备上一班出现故障及处理方法。五、交接班的内容一律以所填写的交接班记录和现场交接清楚为准,当 遇应交待的事项由交班者负责,凡没有接清楚的事项,由接班者负责,双 方都未履行交接手续内容,双方都应负责。六、下列情况不得进行交接班。1、饮酒后的接班人员。2、事故处理或正在进行的重要操作。3、接班人尚未到齐之前。4 、接班人尚未了解清楚上一班设备运行状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