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公冶长第五》读书笔记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29916929 上传时间:2022-08-0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8.2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论语公冶长第五》读书笔记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论语公冶长第五》读书笔记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论语公冶长第五》读书笔记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论语公冶长第五》读书笔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语公冶长第五》读书笔记(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51xxxx:“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笔记】事有本末,孔子观人不为外在的标签、言论来看人,而是深入地了解一个人的品德。有德者,无论出身、他人怎么评判,皆能托以大事。52xxxx:“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於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笔记】关于类似的论述,如: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深则厉,深则揭等。都在告诫当环境变化,人能尽其材时当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当社会环境变坏,人应该保护自己,待时而动。53xx贱:“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笔记】君子是在时时向有道之人靠近并学习,时时择人之善者而从之,时时参省自己以正心诚意的人。环境对人影响很大,所以子曰:里仁为美,

2、择不处仁,焉得知。与有德者、有志向者交朋友,久必受其熏陶而有所得。孔子在说这句话时,亦有对自己品德的自我确定。孔子德行高远,不为世间之形式所禁锢,无所避讳,当一真字。54xx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xx也?”曰:“瑚琏也。”【笔记】君子不器,而子贡器之。子贡虽器,也是器之大者,可以为国之栋梁之器。由此观之,君子这气象不分地位名实,乃之人德性也。55或曰:1/8“xx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於人。不知其仁,焉用佞?”【笔记】冉雍,字仲弓。孔子门下有三位冉:冉有、冉耕,是为三兄弟,父亲冉离,人称犁牛氏。孔子对冉雍多有赞誉。有人称赞雍有仁德,而少口才。孔子否定

3、这个说法,不赞成以口舌之利而一时之快。君子之志,虽在安邦定国,但皆须从修身养德开始。有仁德,治大国如烹小鲜;无仁德而以能力、口才应对,终不能长久。56子使漆雕开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说。【笔记】孔子之世,许多官僚无德材而居之位,漆彫开则不然,将有位置而担心不能做好。无德材而居其位者,以居其位为荣;担心无德材而居其位者,深知官位不是荣誉,而是责任。孔子高兴于弟子知道为政在民的道理,又高兴于漆彫开谦逊谨慎的心态。57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笔记】孔子周游列国而不见用,虽有强大的信念支撑,然终有几分落魄之后感。此章孔子初有

4、负面情绪,言有退世之想,并告诉子路是否愿意一起避世。子路因为得到老师的邀请而高兴,与有德者共处而喜,亦可见子路的好德之心。但孔子虽有一时之避世之想,但不忘记初衷,不忘记教学生的本来目的。故马上回过神来批评子路。孔子对子路的批评未必是真的批评子路的好勇,而是要斥退弟子们消极思想。儒家之大志向,大抱负,志在安天下,志在利民,不放弃,可见一斑。儒家、孔子最令我佩服的也是这一点。对于宗教家而言,现实失意,他们有强大的想象世界可以退让,如佛家之极乐、道家之天宫。儒家没有想象世界退让,仅有此生,却一生孜孜以求,永不放弃,知其不可为亦为之的决心,勇气,魄力,定要救国求民,至死不渝。可敬!58xx问:“子路x

5、x?”子曰:2/8“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笔记】仁与才干不是同一回事。有才干者未必有仁(但有仁德之人,定能做好本职工作)。仁是人的自我追求,才是外在宣发。孟武伯作为鲁国权臣而问人,很可能是希望从孔子门人中选良而任用。孔子以不仁而有才相告,据实言之,一方面见孔子之真,一方面斥现今当政者之不仁(言下之意:我不足以称仁的弟子们亦足以当其事,当其事之你们又岂能因处其位而称仁?)。59xxxx:“女与回也孰愈?”

6、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笔记】子贡有才干,在孔门弟子中是风云人物。颜回木讷,但好学,安贫乐道。孔子教之,以退其好胜之心,而进其好学之心。510xx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笔记】有志在胸者,必颠沛、造次不忘其志,并汲汲以求,不敢有片刻之松懈。宰予有口才,但无仁德,由是可见。孔子观人,听其言而观其行,亦可借鉴。孔子此次对宰予的批评过于严厉,或许是由于平时宰予过于逞口舌之利,孔子见之不逊,故借机退之,以希望他能见放下傲慢

7、之气,勤于修身。511子曰:3/8“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子曰:“枨也欲,焉得刚?”【笔记】无欲则刚。内心欲望过多,必被外物牵着走,而不能按自己的真实意愿处事,亦不能刚毅不屈。512xx:“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笔记】卫灵公篇,子贡问曰: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忠与恕构成了孔子思想的主要内容。子贡很有才干,十分聪明,非常急切地希望自己能成为仁人,故希望成为仁本身亦成为其成仁之障碍。欲成仁人,不在于求仁,而在于检束自己的内心。德性到了,自然能仁。又“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对事物处理的方式,不是基于“我是

8、仁人,所以应该怎么做”而得出,而是发于自性,自然而然的行为表露。故子贡以不加诸人为美德时,必不能心平气和而为之。513xx:“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笔记】文章学问,孔子针对学生之理解能力而教之。天性与天道则非参悟至同一道理之人不能理解。夫子之抱负在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远大宏阔。众弟子亦只能以管中所窥得见其一二。知夫子所为,而不知夫子矢志不渝,为之所为。夫子的理想或在万世,故能坚韧如此。514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笔记】知行合一,学以致用,方为为学之目的。前十余章孔子虽一直言学、仁等方面,故于此而正本末。515xx问曰:“xx何以谓之文也?”子

9、曰:4/8“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笔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下人亦或有上智也。516xx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已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笔记】君子之德有四维,自己的行为与德性,对长辈、上级的尊敬,对下级的恩惠,对他人坚持原则。517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笔记】与朋友交,听其言而观其行,日久方见其真义士。与人相处,有超出形貌言语之外的东西,当细细品评。语言华丽者未必可信;行为乖张者未必可共事。518子曰:“臧文仲居蔡,山节藻梲,何如其知也?”【笔记】将世事过多地托付给鬼神之事,托付给风水、命运之人,是不够明智的。519xx问曰:“令尹子

10、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xx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崔子弑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5/8“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笔记】此章结合“乘桴浮于海”章。君子不贪其位,时机成熟则实现自己的抱负,竭尽全力而为之。时机不成熟亦不生嗔怨之心,以自然之心态而处之,并保持美好的期待。陈文子见不善而弃之,本来是好事,但却不能看清世事,不能适应时事。天下无道,任何人都是逃离不出来的。有道之时,尽心尽职,无道之时,蛰伏待机

11、,亦是君子的选择。安时处顺,哀乐而不能为也。520xx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笔记】君子之行为,言是非不言利害。再思,或许是:事是否当为,如何为之;三思或许是:是否当为,如何为之,有什么好处。开始思考好处之时,内心即为外事物困,难以很好的执行一件事了。故孔子不取。当然,孔子并不是说只言是非,而不考虑其他得失。而是当是非与利害有冲突时选择是非。论语其他章节中也有关于利害的论述,如: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等。孔子并不迂腐,而是以其原则办事而已。521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笔记】与“邦有道

12、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崔子弑齐君”章遥相呼应。能实现抱负之时努力去实现,时机不成熟时,也不逆势而为,致取其辱。522子在xx,曰:6/860 “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笔记】每读此章,痛心疾首。此章大概写于孔子准备离陈之际,或更准确是在困于陈蔡之时或之后。此时孔子去鲁已9年之久,壮志未酬,年事已高(在当时,能活岁,已经非常难得),内心孤凉。故叹一生将过,而离自己的理想无期。但好在孔子内心坚定,虽知道之不行,而弟子可以为继,故苦一声,哀叹一声,又会心一笑。523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笔记】君子论事而不诛心,以是非不分憎恶,

13、若有人能一日改其过,则君子为之喜,而能亲之。524子曰:“孰谓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诸其邻而与之。”【笔记】此句是最早打动我的章节之一。孔子教人能于人之微言微行处而见其秉性。另一方面,夫子又教我们处事之态度,量力而行,不偏执于事。此章这内容与邦有道则居,无道则退等有内在相合之处。今人处事,常于多种价值观念中不能寻求好的处事之法,夫子以朴实之言语而教之。525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笔记】上章言直,此章紧承之,言不直之表现。526xx、季路侍。子曰:“盍各xx?”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

14、劳。”子路曰:“愿闻xx。”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笔记】三人有种境界。若以佛家喻之,子路之境界在欲界,颜渊之境在色界,夫子之境在无色界。子路言车马,7/8虽曰不重,亦以之为宝,未离于欲乐。颜子言善、劳,亦有我之境。夫子之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已脱离我之境界。夫子之离我之境界,不是强行为之,实乃德性、愿力发乎自然之形状。夫子60而耳顺,不是听什么话都能忍。夫子耳顺,实乃知外事之本末,能究其本,故不纠缠于事物本身,所以一念能守之。527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笔记】此章夫子以教弟子为主。内心空明,于事不滞碍者,才能不以形累。求仁之人,以身事仁,以仁为心,不滞碍于欲、名,方能从心所欲而不逾矩。528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笔记】前些篇章,夫子所提之君子仁人应该奉行之原则,看似高深难行,于弟子之教或有艰难之行。此句将言教重归于身边之事,以增弟子之信心。夫子之好学,是日日自新,不断超越自己。8/8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