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基础阶段性练习二(专)

上传人:Sc****h 文档编号:129833819 上传时间:2022-08-0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98.5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医学基础阶段性练习二(专)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医学基础阶段性练习二(专)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医学基础阶段性练习二(专)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医学基础阶段性练习二(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基础阶段性练习二(专)(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医学基础 阶段性练习二 (专)第一部分:解剖生理学第四章 血液循环 第五章 呼吸 第六章 消化与吸收一、单选题1、心藏传导速度最快的细胞是A. 窦房结P细胞 B. 心房肌 C. 房室交界 D. 浦肯野纤维 E. 心室肌 2、 国健康青年人在安静时的动脉收缩压为A. 80 120mmHg B. 100 120 mmHg C. 90 140 mmHg D. 120 150 mmHg E. 100 160 mmHg 3、 交感神经兴奋后,对对心机细胞的影响是A. 心率减慢、心内传导加快、心机收缩力减弱 B. 心率加快、心内传导加快、心机收缩力减弱 C. 心率减慢、心内传导减慢、心机收缩力增强 D.

2、心率加快、心内传导加快、心机收缩力增强 E. 心率减慢、心内传导加快、心机收缩力减弱 4、 压力感受性反射的生理意义是A. 减慢心率 B. 增加冠脉流量 C. 降低平均动脉压 D. 重新分布各器官血流量 E. 稳定快速波动的血压5、 正常人平静呼吸时的频率为A. 6 8 次 B. 8 10 次 C. 10 12 次 D. 12 18 次 E. 20 25 次 6、 外周化学感受器感受的适宜刺激是它所处环境的A. 氧分压 B. 氧含量 C. 氧容量 D. 氧饱和度 E. 氧利用系数 7、 唾液中除有淀粉酶和舌酯酶外,还有A. 蛋白水解酶 B. 凝乳酶 C. 溶菌酶 D. 肽酶 E. 麦芽糖酶 8

3、、容量血管是指 A. 大动脉 B. 中动脉 C. 小、微动脉 D. 毛细血管 E. 静脉 9、能使动脉血压波幅增大的原因是A. 心动过速 B. 房室瓣狭窄 C. 主动脉瓣狭窄 D. 大动脉硬化 E. 小动脉硬化 10、在下列各微循环结构中,主要受局部代谢产物调节的是A.微动脉 B. 毛细血管前括约肌 C. 通血毛细血管 D. 真毛细血管 E. 微静脉 11、肺表面活性物质A. 能增加肺泡表面张力 B. 能增加肺顺应性 C. 由肺泡I型细胞分泌D. 主要成分时二脂酰卵磷脂 E. 分布于肺泡上皮细胞与表面液体层之间 12、产生呼吸节律的基本中枢位于 A. 脊髓 B. 延髓 C. 脑桥 D. 下丘脑

4、 E. 大脑皮层13、调节呼吸最重要的生理因素是A. CO2 B. O2 C. H+ D. 2,3-DPG E. CO 14、下列那种物质能促使胃蛋白原变为胃蛋白酶A. Cl- B. HCl C. K+ D. Na+ E. 内因子 15、最重要的消化液是 A. 胃液 B. 胰液 C. 胆汁 D. 小肠液 E. 唾液16、小肠特有的主要以环形肌为主的节律性运动形式是 A. 紧张性收缩 B. 蠕动 C. 逆蠕动 D. 集团运动 E. 分节运动 D. 清洁与保护口腔 E. 部分消化淀粉17、呼吸一般是指A. 呼气与吸气之和 B. 气体进出肺的过程 C. 气体进出组织细胞的过程D. 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

5、体交换过程 E. 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18、房室瓣开放见于A. 等容收缩期末 B. 心室收缩期初 C. 等容舒张期初D. 等容收缩期初 E. 等容舒张期末 19、影响外周阻力的主要因素是A. 血液粘滞度 B. 红细胞数 C. 血管长度D. 小动脉口径 E. 大动脉弹性20、第一心音的产生主要由于A. 半月瓣关闭 B. 半月瓣开放 C. 房室瓣关闭D. 房室瓣开放 E. 心室射血入大动脉引起管壁振动二、多选题1、大肠内细菌活动的作用是A. 促进大肠吸收水分 B. 刺激大肠的运动 C. 可合成维生素K 及B族维生素 D. 腐败和酵解食物 E. 促进脂肪吸收2、肺回缩力来自A. 胸内负

6、压 B. 肺弹性纤维的回缩力 C. 气道阻力D. 肺泡内液气界面表面张力 E. 肺内压3、能使心肌收缩能力增强的因素有A. 肾上腺素 B. 去甲肾上腺素 C. 乙酰胆碱 D. 腺苷 E. 乳酸4、可使有效呼吸膜面积减小的病理改变有A. 肺不张 B. 肺实变 C. 肺气肿 D. 肺毛细血管关闭 E. 肺结核5、评价心脏泵血功能的指标有 A. 博功 B. 心指数 C. 心电图 D. 射血分数 E. 每分心输出量6、心肌的电生理特性是指 A. 自律性 B. 兴奋性 C. 收缩性 D. 传导性 E. 以上都是7、CO2在血液中运输的形式有 A. 物理溶解 B. 和水结合形成碳酸 C. 形成碳酸氢盐 D

7、. 形成氨基甲酸血红蛋白 E. 形成一氧化碳血红蛋白8、对中枢化学感受器叙述,正确的是 A. 存在于延髓呼吸中枢 B. 对脑脊液中的氧张力的变化敏感C. 对血液中氢离子的浓度变化非常敏感 D. 对脑脊液中氢离子的浓度变化非常敏感E. 动脉血中CO2张力增高,可间接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9、盐酸具有多种作用,其中包括 A. 激活胃蛋白酶原 B. 有利于唾液淀粉酶继续发挥作用C. 为胃蛋白酶提供酸性环境 D. 有利于脂肪分解 E. 有利于小肠吸收铁10、有推进食糜的消化道运动是A. 紧张性收缩 B. 受容性收缩 C. 蠕动 D. 蠕动冲 E. 分节运动三、填空题1、 心肌的电生理特性包括( ),( )

8、和( )。 2、呼吸是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包括三个环节:( )、( )和( )。3、人体的各种营养物质来自食物,而食物的消化过程包括( )和( )两个方面。4、小肠运动形式除持续的紧张性收缩外,在消化期还有( )和( )两种主要运动形式。5、在心动周期中,心室中血液的充盈主要是由( )完成的,( )只起辅助作用。6、心脏的瓣膜保证了血流的( )向流动,并在心室内的( )的变化中起重要作用。7、心脏自律细胞产生自律性兴奋的机制是( ),心脏中自律性最高处为( )。8、形成血压的前体条件是( ),形成血压的基本因素是( )。9、微循环是指( )和( )之间的血液循环。10、( )和(

9、 )是调节呼吸的重要外周化学感受器。四、名词解释1、消化 2、心动周期 3、期前收缩 4、肺牵张反射5、肠神经系统 6、胃肠激素 7、内因子 8、自动节律性9、表面活性物质 10、潮气量 11、肺活量 12、收缩压13、舒张压 14、微循环 15、粘液碳酸氢盐屏障 16、减压反射五、简述与问答体1、简述消化道平滑肌的一般生理特性2、简述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3、试述胰液中的有机成分4、试述肺表面活性物质的来源、成分和生理意义5、何谓肺换气以及影响肺换气的因素有哪些?6、何谓血液循环?其主要功能是什么?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1、D 2、B 3、D 4、E 5、D6、A 7、C 8、E 9、D 10、B

10、11、B 12、B 13、A 14、B 15、B16、E 17、E 18、E 19、D 20、C二、多选题1、CD 2、BD 3、AB 4、ABCDE5、ABDE 6、ABD 7、ACD 8、DE9、 ACE 10、 CD 三、填空题1、 兴奋性;自律性和传导性 2、外呼吸或肺呼吸;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内呼吸或组织呼吸即组织换气3、机械性消化;化学性消化4、分节运动;蠕动5、心室舒张;心房收缩6、单;压力7、4期自动去极化;窦房结细胞8、循环系统内有足够的血液充盈;心脏射血9、微动脉;微静脉10、颈动脉体;主动脉体四、名词解释1、消化:指食物中包含的蛋白质、脂肪、糖类等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被分解

11、为能被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包括机械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两种方式。2、心动周期:心脏从一次收缩开始到下一次收缩开始前的时间,即心房或心室收缩和舒张一次所需要的时间。心脏一次收缩和舒张,构成一个机械活动周期,称为心动周期。正常心脏活动由一连串的心动周期组成,与心率互为倒数。3、期前收缩:正常心脏按照窦房结的节律兴奋而收缩。但在某些实验条件和病理情况下,如果心室在有效不应期之后受到人工的或窦房结之外的病理性异常刺激,则心室可以接受这一额外刺激产生一次期前兴奋,引起的收缩称为期前收缩。4、肺牵张反射:包括肺扩张反射和肺萎缩反射,即有肺扩张引起的吸气抑制和肺萎缩引起的呼吸兴奋的反射。其生理意义在于促使

12、吸气与呼气的交替,参与呼吸节律的形成和调节。5、肠神经系统:分布在消化管壁的神经丛,由肌间神经从和粘膜下神经丛交织而成。参与对消化腺分泌和消化道运动达的调节,能独立行驶其功能,也接受外来神经的调节。6、胃肠激素:由存在于胃肠粘膜层、胰腺内的内分泌细胞和旁分泌细胞分泌,以及由胃肠壁的神经末梢释放的激素。主要对消化腺和消化道运动起调节作用。7、内因子:由壁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可与食物中的维生素B12结合成为复合物,以防止维生素被小肠内水解酶破坏而有利于被回肠末端主动吸收。8、自动节律性:组织细胞能够在没有外来刺激的条件下,自动地发生节律性兴奋的特性称为自动节律性,简称自律性。9、表面活性物质:是

13、由肺泡型细胞分泌的,以单分子层形式覆盖于肺泡液体表面的一种脂蛋白。主要成分为二软脂酰卵磷脂。主要作用是降低肺泡的表面张力。10、潮气量:指平静呼吸时,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体量。正常成人约400500ml。11、肺活量:指用力吸气后,再用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气体最大的量。正常成人男性约为3.5L,女性约为2.5L。12、收缩压: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心室收缩时,动脉血压上升所达到的最高值(正常值为100120mmHg)。13、舒张压: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心室舒张时,动脉血压下降所达到的最低值(正常值为6080mmHg)。14、微循环:是指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其基本功能是进行血液和组织液之间的物质交换

14、。15、粘液碳酸氢盐屏障:由胃粘膜表面覆盖的粘液和胃粘膜分泌的碳酸氢盐共同构筑的抵抗胃酸和胃蛋白酶侵蚀。16、减压反射:指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当动脉血压升高时,这一反射过程引起的效应是使血压下降,故称减压反射。五、简述与问答题1、消化道平滑肌具有以下特性:1、兴奋性较低,收缩缓慢;2、有自动节律性,自动节律的频率慢且不稳定;3、紧张性,即平滑肌经常保持在一种微弱的持续收缩状态;4具有较大的伸展性;5、对电刺激不敏感,但对于牵张、温度和化学刺激特别敏感。2、影响动脉血压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每博输出量:当其他因素变化不大时,每博输出量增加使动脉血压升高,且以收缩压升高明显,舒张压

15、变化较小,因而脉压差增大;相反则收缩压明显降低,舒张压降低不多,故脉压减小。心率:当心率加快而其他因素变化不大时,主要表现为舒张压升高,收缩压升高不多,脉压减小;相反则舒张压降低明显,脉压加大。外周阻力:外周阻力加大时,收缩压与舒张压都升高,但以舒张压更明显,因此脉压减小;外周阻力减小时,也以舒张压降低更明显,故脉压加大。大动脉的弹性贮器作用:大动脉的顺应性变小(如硬化)时,弹性贮器作用减弱,表现为收缩压升高,舒张压降低,脉压增大。循环血量和血液系统的相互关系:当循环血量减少或血管系统容量增大时,回心血量减少导致心输出量减少,动脉血压降低;相反则血压升高。实际上动脉血压的变化,往往是上述多种因

16、素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3、胰液是无色无臭的碱性液体,其成分有水、无机物和有机物。有机成分主要是多种消化酶。其中主要有胰淀粉酶:水解淀粉为麦芽糖和葡萄糖;胰脂肪酶:可将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蛋白水解酶:主要有胰蛋白酶原和糜蛋白酶原,激活后变为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使蛋白质分解为多肽和氨基酸;此外还有DNA酶、RNA酶:可使相应的核酸水解为单核苷酸。4、肺表面活性物质是由肺泡II型细胞合成释放的一种脂蛋白混合物,其主要成分是二软脂酰卵磷脂和表面活性物质结合蛋白,其作用是降低肺泡液-气界面的表面张力。这种作用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1、维持大小肺泡的稳定性,防止小肺泡的塌陷和大肺泡的过度膨胀。2、减少肺

17、间质和肺泡内组织液生成,防止肺水肿,3、使肺的弹性阻力减小,降低吸气阻力。5、肺换气是指肺泡与肺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气体交换的方向是:O2由肺泡向肺毛细血管净扩散;CO2由肺毛细血管向肺泡净扩散。影响肺换气的因素有:(1)气体的分压差:气体是从分压高处向分压低处扩散,因此,肺泡和血液中的气体分压差愈大,扩散愈快。(2)气体分子量和溶解度:在相同条件下,气体扩散速率与气体的分子量平方根成反比,与气体在溶液中的溶解度成正比。(3)扩散面积和距离:气体扩散速率与扩散面积成正比,与扩散距离成反比。肺换气是通过呼吸膜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因此呼吸膜的面积和厚度的变化将直接影响气体交换。(4)温度

18、:气体扩散速率与温度成正比。6、血液在心脏和血管组织的循环系统中按一定的方向流动,周而复始,称为血液循环。血液循环的主要功能是完成体内的物质运输。通过代谢原料和产物的运输,保证了机体新陈代谢的顺利进行;运送体内各种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以及其他的体液性因素,作用到相应的靶细胞,以实现机体各种生理活动的体液调节;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理化特性相对恒定和实现血液的各种防卫功能。第二部分:免疫学 说明:第二阶段练习共25题,包括:包括第二章免疫球蛋白和第三章补体系统的练习题。题型涉及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等。一、 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E五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19、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 产生抗体的细胞是AT细胞 BB 细胞 C浆细胞 DNK细胞 E肥大细胞2 个体发育中最早合成的Ig是AIgA BIgM CIgG DIgD E IgE3 免疫应答过程参与粘膜局部抗感染的Ig是AIgA BIgM CIgG DIgD E IgE4 初次体液免疫应答中最早出现的Ig是AIgA BIgM CIgG DIgD E IgE5 再次免疫应答产生的Ig主要是AIgA BIgM CIgG DIgD E IgE6 补体属于A蛋白质 B糖类 C核酸 D脂肪 E矿物质7 补体三条激活途径共同点是A. 参与的补体成分 B激活物质 C膜攻击复合物形成 D起始分子 E C3转化酶二、

20、多项选择题(每道题有五个备选答。正确答为25个,必须将其全部选中,少选、多选或错选者,均不得分。)1 Ig包括AIgA BIgM CIgG DIgD E IgE2 Ig分布在A红细胞 B巨噬细胞 CB细胞 DT细胞 E血清3 sIgA主要存在于A唾液 B乳汁 C呼吸道粘膜表面 D泪液 E 消化道粘膜表面4 补体的生物学作用包括:A 细胞毒作用 B调理作用 C炎症介质作用 D清除循环免疫复合物 E参与特异性免疫应答 三、填空题1 ABO血型的天然抗体是( )。2 血清中含量最高的Ig是( )。3 血清中含量最低的Ig是( )。4 决定Ig类别的抗原决定基存在于Ig 分子的( )。5 补体是人和动

21、物血清中的一组与免疫功能有关,经活化后具有酶活性的蛋白质。因其对( )有辅助和补充作用,故称为补体。6 人工制备的抗体包括多克隆抗体、( )和基因工程抗体。7 血清中含量最高的补体成分是( )。 四、名词解释1. 免疫球蛋白 2 HVR/CDR 3补体 4经典激活途径 五、简答题1. 简述Ig的基本结构。2. 简述补体的激活途径。3. 简述Ig的生物学功能。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C 2. B 3. A 4. B 5. C 6. A 7. C二、多项选择题1 ABCDE2 CE3 ABCDE4 ABCDE 三、填空题1 IgM2 IgG3 IgE 4 重链恒定区5 特异性抗体6 单克隆抗体7

22、 C3 四、名词解释1. 答:免疫球蛋白即抗体,是血液和组织液中一类糖蛋白,由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所产生,是体液免疫的重要效应分子。2答:Ig重链和轻链V区各含3个由氨基酸组成和排列顺序高度可变的区域,称为高变区HVR,即互补决定区CDR。3答:补体是人和动物血清中的一组与免疫功能有关,经活化后具有酶活性的蛋白质。因其对特异性抗体有辅助和补充作用,故称为补体。4答:经典激活途径 指激活物与C1q结合,顺序活化C1r、C1s、C4、C2、C3,形成C3转化酶与C5转化酶的级联酶促反应过程。五、简答题1 答:Ig分子的基本结构是由两条完全相同的重链和两条完全相同的轻链以二硫键连接而

23、成的Y字形四肽链结构。包括重链和轻链、可变区和恒定区、铰链区和结构域等。2 答:补体激活途径主要有经典途径、旁路途径和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途径。尽管其启动机制不同,但具有共同的末端通路,即膜攻击复合物MAC的形成及其溶解细胞效应。3 答:Ig的生物学功能主要是:(1)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中和毒素、阻断病原入侵;(2)激活补体 (3)调理作用 (4)ADCC作用(5)介导I 型超敏反应 第三部分:微生物学 说明:第一阶段练习共22题,包括:第二章消毒与灭菌、第三章微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的练习题。题型涉及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问答题等。一、 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E五个选项

24、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消毒灭菌过程的使用哪项是错误的A.手术室空气-紫外线 B.饮用水-氯气C.玻璃器皿-高压蒸汽 D.皮肤-5%石炭酸E.环境-来苏儿2.有关灭菌温度与作用时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温度越高,作用时间越短B.温度较低时,应适当延长作用时间C.通过控制温度与时间,可以达到同样的灭菌效果D.灭菌温度需要在一定范围内设定E.灭菌时间的设定要比温度的调整重要3.基因转移与重组中,与噬菌体无关的方式是A.转化 B.普通性转导 C.局限性转导D.溶原性转导 E.流产转导4.必须通过性菌毛为通道进行基因转移的方式是A.转导 B.溶原性转换 C.转化D.结合 E.原生质体融合

25、5.以下哪项不是Hfr菌株的特点A.杂交后使F-菌转变为F+菌 B.携带F质粒C.高频转移细菌染色体的基因 D.表达性菌毛 E.可通过中断杂交实验帮助细菌基因定位6.关于转座因子,下列错误的是A.是细菌基因组中能改变自身位置的DNA序列B.可从染色体的一个位置转移到另一个位置C.Tn是最典型的一类转座因子D.往往通过性菌毛介导转移E.可在染色体与质粒、质粒与质粒之间转移7.下列细胞中,不受噬菌体侵袭的是A.淋巴细胞 B.真菌细胞C.细菌细胞 D.螺旋体细胞 E.放线菌细胞8.下列哪项不是噬菌体的特性A.个体微小 B.具备细胞基本功能C.由衣壳和核酸组成 D.专性细胞内寄生E.以复制方式增殖二、

26、填空题1. 用烤箱对玻璃器皿进行灭菌处理时,通常将温度设定在( )。2. 如果含有葡萄糖的培养基内污染了芽胞菌,最好选用( )进行灭菌。3. 高压蒸汽灭菌法中,真正起到灭菌作用的因素是( )。4. 紫外线诱导细菌发生基因突变,主要是由于导致( )。5. 与细菌耐药性有关的遗传物质是( )。6. 基因转移中,具有跳跃作用的是( )。三、名词解释1.灭菌 2.消毒 3.防腐 4.遗传性5.变异性 6.基因组 四、问答题1. 为什么湿热灭菌比干热灭菌的效力好?2. 叙述原核微生物与真核微生物的主要区别。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答案:1. 2. E3. 4. 5. C6. D7. 8. 二、填空题1 1

27、601702 间歇灭菌法3 高温4 胸腺嘧啶二聚体5 R质粒6 转座因子三、名词解释1. 答:利用理化因素杀灭物体或介质中所有微生物的方法。灭菌比消毒要求高,包括杀灭细菌芽胞在内的全部病原微生物和非病原微生物。2. 答:利用理化因素杀死物体或介质中病原微生物的方法。并不一定能杀死含芽胞的细菌或非病原微生物。用以消毒的药品称为消毒剂.3. 答:利用理化因素防止或抑制体外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方法。细菌一般不死亡。4. 答:子代与亲代之间的生物学性状具有相似性,且代代相传.5. 答:微生物的子代与亲代之间以及子代不同个体之间在性状上存在的某些差异6. 答:是指存在于生物体内的遗传物质中的全部基因的总称。四、简答题1. 答:湿热中细菌吸收水分,蛋白质易凝固,所需温度降低;湿热穿透力比干热大;湿热的蒸汽有潜热存在,能迅速提高被灭菌物体温度。2. 答:原核微生物与真核微生物的主要区别要点如下:原核微生物真核微生物细胞核无,核区,DNA+非组蛋白染色体有,有核膜,DNA+组蛋白染色体细胞膜连接不断,内陷形成中体细胞内有各种具单位膜的细胞器核糖体70S80S细胞大小110微米10100微米细胞壁肽聚糖几丁质,多聚糖或寡糖繁殖方式无性繁殖无性繁殖、有性繁殖分裂方式二等分裂有丝分裂、减数分裂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