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核能的发展及利用

上传人:d****1 文档编号:129774693 上传时间:2022-08-0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1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简述核能的发展及利用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简述核能的发展及利用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简述核能的发展及利用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简述核能的发展及利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简述核能的发展及利用(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简述核能的发展及利用【关键词】:能源危机 核能发展 开发利用现状 核电 环境污染【摘要】:面对日益加剧的能源危机以及化石能源的利用产生的温室效应、环境污染等问题, 世界 各国都对能源的发展决策给予极大重视。核能是一种清洁、安全、技术成熟的能源,开发利 用核能成为能源危机下人类做出的理性选择。本文着重阐述了核能的发展历程、核能的开发 利用现状以及核能的开发利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分析了核能、核电相对于传统能源的明显 优势,指出了大力开发利用核能、发展核电是实现人类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清洁、高效的核能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能源是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保障性资源,同时能源问题也是世界性的问题

2、。目前人类 所使用的能源主要是化石能源,自19 世纪70 年年代产业革命以来,化石燃料的消费量急剧 保持增长,90%以上的世界经济活动所需的能源都依靠化石能源提供,由于大量消耗,这类 资源正趋于枯竭;同时化石燃料的大规模利用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导致了温室效应和 全球气候变暖等一系列环境问题。能源危机与环境危机日益紧迫,寻找新的清洁、安全、高 效的能源是人类所面临的共同任务。现代社会中,除了煤炭、石油、天然气、水力资源外,还有许多可利用的能源,如风能、 太阳能、潮汐能、地热能等等,但是由于技术问题和开发成本等因素,这些能源很难在近期 内实现大规模的工业生产和利用;而核能是一种经济、安全、可靠

3、、清洁的能源,同各种化 石能源相比起来,核能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更小,这些明显的优势使核能成为新世纪可 以大规模使用的安全和经济的工业能 源。从20世纪50 年代以来,前苏联、美国、法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建造了大量的核 电站, 由于核电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和广阔的利用前景,和平发展利用核能将成为未 来较长一段时期内能源产业的发展方向。1 能源危机与发展核能的必然性由于人类对化石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可供开采的化石能源日益衰竭,在世界一次能 源供应中约占87.7% , 其中石油占37.3%、煤炭占26.5%、天然气占23.9%。非化石能源和可 再生能源虽然发展迅猛、增长很快,但仍保持较低的比

4、例,约为12.3%。根据2004年BP世 界能源统计,截止到2003年底,全世界剩余石油探明可采储量为1565.8亿吨,2003年世界 石油产量为36.79亿吨,即可供开采年限大约42年。煤炭剩余可采储量为9844.5亿吨,可供 192年,天然气剩余可采储量为175.78万亿立方米,可供67年。化石燃料在使用过程中也造 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温室效应、酸雨和全球气候变暖等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不断加剧,资源 危机和环境危机使人类文明的可持续发展受到制约和挑战。在已知的可再生新能源中,由于技术上的困难和经济性等因素,已开发的太阳能、风能、 沼气等均未能大规模利用,只有水电资源已大规模开发利用,尽管尚可继

5、续开发,但仅靠水 电资源难以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由此看来 ,要使可再生能源达到全面应用并足以 支持经济持续发展的水平,还需要相当一段进一步开发的时期。由于新的可再生清洁能源目 前面临技术和成本的问题,只有核能是一种既清洁、又安全可靠且经济上具竞争力的最现实 的替代能源。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的一位专家发表的报告,一座装机容量为100万KW的燃煤电厂, 每年要耗煤 250 万吨,所排放的废物有:二氧化碳 650 万吨(含碳 200 万吨),二氧化硫 1.7 万吨,氮氧化物4000 吨,煤灰28 万吨(其中含有毒重金属约400 吨)。而同样规模的 一座压水堆核电站,每年才消耗低浓铀25 吨(相当

6、于天然铀150 吨),所排放的废物为: 经处理固化的高放废物9 吨(体积约3 立方米),将被存放于地下深层与环境隔绝的岩井中, 另有中放废物200 吨、低放废物400 吨。核电厂不排放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或氮氧化物,且 1kgU-235 裂变产生的能量相当于 200 吨标准煤。据有关报告显示,现在世界每年因燃烧化 石燃料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已达55 亿吨(以碳计)之多,而截止1993 年的统计,由于使用核 能发电已使世界二氧化碳的排放减少了 8%。所以在未来相当一段时期内,发展利用核能将 成为 21 世纪人类应对能源危机和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2 核能的发展历程与开发利用现状2.1核能发展的

7、简单历程人类对核能的现实利用始于战争。核能的战争用途在于通过原子弹的巨大威力损坏敌方 人员和物资, 达到制胜或结束战争的目的,目前人类对核能的开发利用主要是发展核电, 相对 与其他能源,核能具有明显的优势。核电站的开发与建设开始于20 世纪50 年代, 1954 年, 前苏联建成电功率为5000kW的实验性核电站;1957年,美国建成电功率为9万kW的希平 港原型核电站;这些成就证明了利用核能发电的技术可行性。国际上把上述实验性和原型核 电机组称为第一代核电机组。20 世纪 60 年代后期以来,在试验性和原型核电机组基础上,陆续建成电功率在30 万 kW 以上的压水堆、沸水堆、重水堆等核电机组

8、,它们在进一步证明核能发电技术可行性的 同时,使核电的经济性也得以证明:可与火电、水电相竞争。20 世纪70 年代,因石油涨价 引发的能源危机促进了核电的发展,目前世界上商业运行的四百多座核电机组大部分是在这 段时期建成的,称为第二代核电机组。第三代核电设计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第三代核电站按照URD或EUR文件或IAEA推 荐的新的安全法规设计,但其核电机组的能源转换系统(将核能转换为电能的系统)仍大量 采用了第二代的成熟技术,预计一般能在2010 年前进行商用建造。从核电发达国家的动向 来看,第三代核电是当今国际上核电发展的主流。与此同时,为了从更长远的核能的可持续性发展着想,以美国为首

9、的一些工业发达国 家已经联合起来组成“第四代国际核能论坛”(GIF),进行第四代核能利用系统的研究和 开发。第四代是指安全性和经济性都更加优越,废物量极少,无需厂外应急,并具有防核扩 散能力的核能利用系统,其目标是到2030 年后能进行商用建造。2.2 世界核能的利用现状与核电的发展1954年前苏联世界建成第一座发电功率为5000KW的试验性核电站,美国则在1957年 12月建成了发电功率达90000KW的希平港压水堆核电站。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是世 界各国经济快速发展时期, 电力需求也以十年翻一番的速度迅速增长, 此时, 核电的安全性和 经济性得到验证, 相对于常规发电系统的优越性鲜

10、明地显现出来, 给核电发展提供了一个广 阔的市场。核电迅速实现了标准化、批量化的建设和发展。国际原子能机构公布的一份报告显示, 立陶宛核能发电在全国发电总量中所占的比重接 近 80%, 这一比重在世界上是最高的。在世界主要工业大国中, 法国核电的比例高, 核电占国 家总发电量的 78%, 位居世界第二, 日本的核电比例为40%, 德国为 33%, 韩国为 30%, 美国为 22%, 而我国仅为 2%右, 发展空间很大。由于三里岛核电站事故尤其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 核能在上世纪 90 年代发展速度明 显放缓,核恐惧和高成本使得核能利用较高的发达国家重新审视核电的利弊,美国 90年代一 直致力于

11、核电站的维护而不是新建; 在欧洲,许多国家也在讨论如何迅速关闭其核电厂。但进 入新世纪核电又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出现了较快的发展势头。截至2007 年 12月,全世界 正在运行中的反应堆有439座, 相比2002年的444座微量下降,但发电能力稳步上升,总发电 量达到37117GW,全世界核电供应已经达到总供电量的16%,许多国家达到总供电量的1/3。随着国际能源价格的进一步飙升, 2000 年以来发达国家正在转变其原有的核电发展态 度,调整原有的核电发展计划。美国2005年通过能源政策法,联邦政府开始积极鼓励建设新 的反应堆。英国政府在2008年 2 月宣布将投巨资发展核电,在2020 年以

12、前,新建反应堆6 个,使英国的电力供应提高18%。据国际原子能机构预测,到2030年,全球核电所占份额将增 加到27%。正在崛起的发展中国家能源需求旺盛,其核能增长最快,1999到2020年间将增长 417% ,尤其是发展中的亚洲,据世界原子能机构的统计,未来65 座正在兴建或正在立项的核 电站中, 2/3 分布在亚洲各国。中国目前运行核电机组11 个,核电比例为119%,核电装机容 量900万千瓦,计划到 2020年提高到 4000万千瓦。印度运行核电机组17 个,核电比例为 216%,计划到2020年增加20至30个新核电机组,所以目前核电的扩展以及近期和远期的 发展前景仍集中在亚洲,亚洲

13、地区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发展核电的势头强劲。2.3 我国能源的利用特点与核能的开发利用现状3 核能的利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虽然核能具有来源丰富、安全、清洁、高效等明显的优点,但是核能仍然可能对环境造 成严重的污染,对人类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造成重大损害。核能的利用对环境造成的污 染主要是放射性污染。核能利用上的任何疏忽、无知、差错,其结果并不亚于爆发一场小型 核战争,有时甚至遗患无穷,给人类的生活乃至生存,投下可怕的阴影。目前核阴云主要来 自核废料的严重污染,使用核能所产生的核废料会产生危险的辐射,并且影响会持续数千 年。到目前为止,全世界核能民用的历史上仅发生过两起重大核安全事故。 1979年3

14、月, 美国三哩岛核电站二号堆发生了一次严重的失水事故,幸好由于堆的事故冷却紧急注水装置 和安全壳等设施发挥了作用,使排放到环境中的放射性物质含量极小,虽然并没有造成大的 人员伤亡但在经济上却造成了10到18亿美元的损失,事故的危害尚在进一步观测调查中。 1984 年4月,前苏联基辅附近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事故,造成大量的发射性物质泄漏, 30km 范围内的居民被迫撤离,欧洲不少国家也受到轻微的核污染,引起了强烈的国际反响。 据报道,有31人死亡,203人受伤,135000人被疏散。当前对环境造成污染的放射性核素大多来自核电站排放的废物,核电可能产生的放射性 废物主要是放射性废水、放射性废弃和

15、放射性固体废物。1座100万KW的核电站1年卸出 的泛燃料约为25t,其中主要成分是少量未燃烧的铀、核反应后的生成物一一钚等放射性核 素,核废料中的放射性元素经过一段时间后会衰变成非放射性元素。此外,还有铀矿资源的 开发问题,由于铀矿资源的开发造成的废弃、废水、废渣等污染也不可忽视,对铀尾矿也必 须进行妥善处理,如果处理不好,将会覆盖农田、污染水体,甚至对自然和社会都造成严重 影响。一旦发生核事故或核泄漏,对人类和环境造成的影响都是灾难性的,只有加强核安全 和辐射安全的管理,处理好放射性核废料,合理科学地利用核能,才能保证核能安全的开发 利用。3 展望未来,核能有广阔的发展前景21世纪初人类面

16、临发展的能源瓶颈,传统能源存量不足,效率低,污染大。目前“三足鼎 立”的核能、水能、燃气能中核能优势明显,核电具有资源丰富、高效、清洁而安全的相对 优势,水电资源的开发取决于长远生态影响的评估和科学论证,燃气能受制于资源的存量,其 他可再生新型能源如风能、生物质能特别是太阳能由于成本高、效率低, 短期内难以成为能 源供应主力,因此,未来 2030年核电将会迅速发展以缓解人类能源需求的燃眉之急。21 世纪的能源格局是核能、水能、燃气能“三足鼎立”, 核电的开发和利用给生态资源 环保护、社会生活以及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利益 , 也对人类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形成潜在威 胁,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核电开发和利用进行分析 , 能更好地保护环境和促进人类利 益。【参考文献】【1】 彭俊愈军,世界核电现状与发展趋势简介,核安全,2007(4).【2】傅济熙,可持续发展与核能利用,中国核工业核能论坛,1999 (2).【3】 欧阳予,核能和平利用的发展历程与前景展望,电气技术, 2009(8).【4】谭衡霖 徐光平等,核能利用与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关系,电力环境保护, 2008(1) . 【 5】 唐黎标,世界各国如何处置核废料.【6】 欧阳予,世界核电国家的发展战略历程与我国核电发展,中国核电, 2008(2) .【 7】 刘艳红 李刚,核能是危险还是安全的,科学之友, 2009( 8) .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