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土栽培绿豆芽的科技实践活动报告正式1

上传人:积*** 文档编号:129696915 上传时间:2022-08-03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7.16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无土栽培绿豆芽的科技实践活动报告正式1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无土栽培绿豆芽的科技实践活动报告正式1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无土栽培绿豆芽的科技实践活动报告正式1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资源描述:

《无土栽培绿豆芽的科技实践活动报告正式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土栽培绿豆芽的科技实践活动报告正式1(2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无土栽培绿豆芽科技实践活动报告南康市大岭中心小学科技实践活动小组指引教师:龚小伟 邱慧莲一、研究活动的背景一般植物都生长在土壤中。离开了土壤,植物能不能生长呢?植物的生长究竟与土壤有着什么样的关系?我们懂得某些比较具体的实例,例如:鲜花可以插在营养泥中,仙人掌可以生活在沙漠中,水仙花只要有水就可以成活于是我们对“无土栽培”产生了浓厚的爱好。但我们的理解是非常有限的。虽然,课本上也提供了有关的资料,但不具体、不全面。于是我们好奇地想:除了这些植物外,我们身边那么多的植物是不是也可以进行无土栽培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去请教了教师。教师建议我们采用绿豆种子自己去动手研究。由于绿豆种子取材简便,并且绿

2、豆芽是日产生活中较常用的一种蔬菜,是由绿豆种子在无光无土和合适的温度条件下哺育的芽菜。因此,本次栽培绿豆芽的实践活动便诞生了。二、无土栽培绿豆芽实践小构成员及分工组长:张越 负责整个研究活动的筹划、组织、协调副组长:江瑶 唐开辉 参与实践研究,负责活动报告的撰写成员:钟菁 卢汇 参与实践研究,负责资料的收集、整顿李娟 钟叶月 参与实践研究、负责撰写实践活动记录钟燕 参与实践研究,负责摄像三、活动准备:1选择优质绿豆种子。2选择两个大小合适且相似的容器。3工具:矿泉水瓶子、小塑料桶、毛巾、天平、不锈钢盘子、量杯、照相机等。 4查阅有关无土栽培的资料。四、实践活动筹划表 通过我们实践小构成员的共同

3、讨论,制定了如下“实践活动筹划”:时 间内 容11月10日成立无土栽培绿豆芽实践小组11月11日至 11月13日上网查阅无土栽培有关资料11月14日到附近种植豆芽的阿姨家理解豆芽的生长过程11月15日参观菜市场的豆芽11月16日到市场上购买绿豆种子11月17日浸种11月18日至11月23日催芽。小构成员继续开展实验实践活动,对催芽过程进行认真的观测和记录11月24日归纳活动成果、进行活动成效分析11月25日至11月29日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和反思、撰写研究实践活动报告五、实践活动的过程第一阶段:成立无土栽培绿豆芽实践小组及查找资料。11月11日至11月13日,我们组全体成员观看了有关“无土栽培”

4、的视频(见网址:),钟菁和卢汇查阅了大量有关绿豆芽生长的资料,使我们理解到了无土栽培绿豆芽的基本措施和一般环节。同步也理解了栽培绿豆芽所需要的条件,涉及光照、温度、水分等内容。(1)光照管理。绿豆芽生产过程规定在黑暗或弱光条件下进行。在有光照的状况下,绿豆芽的幼茎表面具有刺毛、纤维多、色绿,口感较差。为达到黑暗或弱光条件,栽培容器上面必须加盖或播种后在种子上面加盖毛巾。(2)温度管理。一般来说在2025时为最适温度。但低于20时生长缓慢,易烂种、烂根,不利于产品的形成。高于25时生长迅速,纤维化限度高,易倒伏、烂脖、根系生长明显,产品质量差。在生产过程中,温度的控制可以通过水温调节来进行。如气

5、温高时可多浇井水或自来水,气温低时可用温水进行灌溉。亦可通过透气或强制通风等进行温度调节。(3)水分管理。由于绿豆芽栽培所采用的基质是纸张或白棉布,其保水能力不同于一般无土栽培的其他基质(如砂),加之绿豆芽自身鲜嫩多汁,在温度较高的状况下容易导致脱水形成烂脖,或产生酒精味。因此必须进行频繁的补水工作。一般每天应进行45次喷淋,以保持较高的空气相对湿度。以上资料为我们活动的开展打下了夯实的理论基本,提供了丰富的指引规定。第二阶段:理解绿豆芽的生长过程及选种。11月14日,我们活动小构成员到陈阿姨家理解豆芽的栽培过程,重要有如下环节:、精选豆种;、投洗干净后泡种子;3.装入容器中进行哺育;4.催芽

6、、淋水;5.采收。11月15日早上,我们在学校食堂观测已经成熟的豆芽。11月16日下午,李娟、钟叶月前去种子店购买绿豆种子。在浸种前我们进行选种,把破瓣的、干瘪的、虫蛀的绿豆都去掉。第三阶段:泡种哺育。(11月17日上午开始浸种并观测填写活动记录)我们把200克的优秀种子和200克的25温水放入容器中。浸泡6小时后,发现种子已充足饱胀,大部分绿豆呈“露白”状态。我们把泡胀后的豆子装入容器中进行哺育,并将育芽的容器放在空气稳定的弱光环境处,在容器上面盖上毛巾。(见下图)校零正在称豆称好200克绿豆种子净水200克 把称好的种子平均放入两个量杯中将水倒入杯中将容器置于弱光处浸泡六小时后的种子观测饱

7、满种子第四阶段:催芽,淋水豆芽生长必须有充足的水分,可以通过定期的淋水来供应水分,我们理解到的淋水措施有二种,一种是每次淋水时水量要多,应将整个容器内豆芽普遍淋到,使淋下去的水与出来的水温度同样。另一种措施可以将水灌满整个容器,然后放走水,这样反复二、三次即可。我们采用了第二种淋水措施。淋水前将哺育容器上方的毛巾掀开,将温水均匀地洒在容器中的绿豆芽上,淋完后将毛巾及时重新盖密。(淋水时间一般6小时一次)。活动图片如下:将杯中多余的水清除平铺于不锈钢方盆内用毛巾将其盖密六小时后进行淋水(淋水图片1)淋水过程(淋水图片2)淋水过程(淋水图片3)11月18日催芽过程(图片1)11月18日催芽过程(图

8、片2)11月19日观测到的(图片1)11月19日观测到的部分豆芽已长至大概8毫米(图片2)11月20日部分豆芽已有一厘米长11月21日豆芽图片1(豆芽长势良好,呈玉白透明状)11月21日豆芽特写图片2(豆芽长约两厘米)11月22日豆芽图片1(芽长约3厘米,部分有4厘米)11月22日豆芽图片2(部分长至5厘米长)11月22日豆芽图片3(局部特写图片)11月23日豆芽图片111月23日豆芽图片2(大部分的豆芽已有5厘米)11月24日豆芽图片(豆芽都已经长至5-6厘米) 第五阶段:归纳活动成果、进行活动成效分析通过六天的观测实验,得出如下结论:容器中的绿豆种子发芽率约为90%。我们已初步完毕无土栽培

9、绿豆芽的活动,并且成功哺育出了绿豆芽。经测量,豆芽重量为1165克,长势良好。称重图片如下:计算后得出种子与豆芽的比例约为1:6,基本符合我们实验前的预测成果。如下为本次实践活动成果的部分图片:第六阶段: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和反思通过半个多月来的研究实践,我们获得了无土栽培绿豆芽的第一手资料和珍贵经验,既增长了知识,又得到了锻炼。(一)懂得绿豆芽的确可以进行无土栽培。在实践操作中,大部分绿豆芽生长较好,虽然其中有少部分浮现生长缓慢或根部腐烂的现象,但总体来说通过无土栽培,我们还是成功哺育出了绿豆芽,成效明显。分析绿豆芽的哺育过程,我们得出如下某些经验。1、精选种子。种子的选择很重要,在清除虫蛀的

10、、破瓣的、干瘪的种子后,还要尽量选择体积较大的,以保证营养供应。2、在催芽的最初阶段,我们将容器放在不通风的弱光环境中,发现其长势缓慢,翻阅资料后懂得水培生长中植物最缺少的是氧气,而不是水分。因此我们进行了调节,将其放置在通风的弱光环境处。实践证明,在通风弱光环境中豆芽的生长得更快。3、豆芽的成长与温度有关。我们的实验是在冬天开展的,对温度的规定比较高,因此在淋水过程中,我们都保证水温保持在2530,以保证绿豆芽的正常生长。(二)理解了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措施在研究实践活动过程中,全构成员都能积极积极地参与到整个研究实践活动之中。从方案的拟定分组分工查找资料实地参观、采访实践研究撰写研究实践报告等

11、环节我们都亲身参与,收获颇多。每一种环节我们成员都分工明确,任务贯彻到人,实现了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由于我们事先的周密安排,制定了具体具体的日程安排,因而在开展整个研究活动时就显得有条不紊。通过活动也使我们理解了科学实践活动的过程和措施,丰富了我们的课外知识。(三)培养了我们多方面的能力在本次实践活动中,我们查阅了大量的资料,提高了收集、和解决信息的能力,同步也提高了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交流与合伙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得到了逐渐的提高。当今世界,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业的发展,以及交通、河流的变通,使我们所拥有的耕地面积越来越少。但人口却在不断的增长,使农业生产面临了一种极大的困难。国内拥有全世界21%的人口,却只有世界7%的耕地,虽然袁隆平爷爷的杂交技术解决了我们的“温饱问题”,但面对人口加速增长,耕地面积逐渐减少的状况下,我们不得不为将来的生活思考解决的措施。也正是由于这样,我们小组才选择了无土栽培的实践活动,由于我们相信,可以充足运用空间的无土栽培技术一定会成为将来粮食种植的首选。届时候我们在家里的窗台、阳台、走廊、屋顶及其他空闲地栽种植物,这样不仅可以让我们吃上健康的蔬菜,还可以净化空气、节省用水,又能减少杀虫剂的使用,既不污染环境,也不为环境所污染。我们的实践活动虽然已经告一种段落,但我们还会为她做更多的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