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K理论视域下ESP教师专业发展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29612845 上传时间:2022-08-0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3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PCK理论视域下ESP教师专业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PCK理论视域下ESP教师专业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PCK理论视域下ESP教师专业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PCK理论视域下ESP教师专业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CK理论视域下ESP教师专业发展(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PCK理论视域下ESP教师专业发展摘要学科教学知识(PCK)是使教学最有效的知识。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ESP教学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ESP教师的素质。PCK理论给ESP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关键词PCK理论:EsP教师:教师专业发展一、引言二、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内涵解读教师专业发展指教师个体知识、专业技能、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徳不断成长和成熟的渐进过程。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走向职业化的基石和源泉,是教师立足的根本保障。教育从业者若要成长为一名专家型和学者型教师,需要通过接收专业训练或自身主动学习,通过不断学习和探究来拓展其专业内涵,提髙专业水平,从而达到专业成熟的境界。教师专业发

2、展意味着教师由非专业人员成长为专业人员的过程。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界泄,国内外学者给岀了不同的左义解释。霍伊尔认为:教师专业发展是指在教学职业生涯的每一阶段教师掌握良好专业实践所必备的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哈格里夫斯和富拉恩指岀:教师发展可以从知识与技能的发展、自我理解和生态改变三个方而来理解。教师专业发展这一词汇,既指通过在职教师教弃或教师培训而获得的特泄方而的发展,也指教师在目标意识、教学技能和与同事合作能力等方而的全而的进步。国内著名教冇家叶澜则认为:教师专业发展就是教师的专业成长或教师内在专业结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朱宁波认为教师专业发展指教师个人在历经职前师资培育阶段、任教阶段

3、和在职进修的整个过程中都必须持续地学习与研究,不断发展其专业内涵,逐渐达到专业圆熟的境界。虽然定义众说纷纭,但其核心内涵是一致的,即教师要发挥自主意识,通过积极参与各种与专业发展有关的活动,不断学习,成长和完善的过程。正如儒家思想创始人孔子所日:活到老,学到老。教师发展的研究始于六十年代末的美国,兴盛于七八十年代的欧美,其中涌现了大疑的理论学说,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有福勒的教师教学关注阶段理论、休伯曼的教师生命周期理论、伯顿的教师发展阶段论、叶澜的普通教师发展阶段说等。美国学者弗朗四斯?福勒是最早对教师专业发展作系统研究的人,是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的研究鼻祖,其在1969年编制的教师关注问卷成为教

4、师发展理论研究的开始。福勒将师范生成长为专业教师的成长过程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任教前关注阶段(pre-teachingconcerns)o此阶段因为师范生尚未经历教学角色,没有教学经验,师范生仍然是大学生的角色,还没进行身份的转换所以只关注自己:第二阶段为早期生存关注阶段(earlyconcernsaboutsurvival)。这个阶段主要关注的是作为教师自己的生存问题,如关注班级管理、教学内容、指导者的评价、同事间的接纳等:第三个阶段为教学情境关注阶段(con-cernsaboutteachingsituations)o此阶段所关注的是教学情境的限制和挫折,以及对教师各种不同的教学要求,

5、譬如如何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以及如何正确地掌握相应的教学技能:第四阶段为关注学生阶段(concernsaboutstudents)0教师开始把重心放在关注学生上,关注他们的学习、生活、情感、认知需求等。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休伯曼(Huberman)结合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深入探索教师职业周期中每个特龙时期的发展主题,将教师的职业生涯归纳为5个时期:入职期(ca-reerentry).稳定期(stabilizationphase).实验和歧变期(experi-mentationandreassessment)T-静和保守期(serenityandconser-vatism)和退出教

6、职期。我国学者叶澜提岀了普通教师发展阶段说,认为教师发展一般可分为生存阶段、巩固阶段和提髙发展这三个阶段。综观上述的教师发展理论,可以看出教师发展不是静I匕的、不变的,而是处于一个动态的、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三、教师发展的新视角-PCK理论对教师专业知识及其性质和特点的认知,是决左教师专业知识发展路径的前提与基础。教师的专业发展不仅能实现自身价值的过程,同时能不断满足教育发展需求。因此,教师发展的大前提是我们必须搞淸楚教师发展到底需要发展什么。美国著名教授李?舒尔曼首次提出了PCK理论,PCK理论阐述了一般教师专业知识结构的内容体系是由哪些知识类型构成的。美国在建国后短短300多年时间内迅速崛起

7、为世界一流大国,与其重视教育密不可分。二战以后国家的快速发展壮大以及争做世界霸主地位更亟须一批高质量的经济、军事和高科技人才,然而当时美国国家的教育质量整体处于下滑趋势,公众普遍对教育出现不满情绪,因此一场新的教冇改革势在必行1986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舒尔曼教授(LeeShulman)进行一项名为“教师知识发展”研究项目,研究对象为一组科学、数学、社会科学和英语专业的教师,研究这些职前教师的学科知识与教学方法之间的关系,并在发表于教育研究者的研究报告中首次提出了PCK概念,并得到了广泛的支持。1987年舒尔曼在知识和教学:新改革的基础一文中又重新定义了PCK。他认为,学科教学知识(pedago

8、gicalcontentknowledge)是指教师个人教学经验、教师学科内容知识和教弃学的特殊整合。换句话说,教师不仅应具有学科知识和一般教学法知识,同时需要了解如何将学科知识转化为学生能懂且易于接受的知识。他把教师专业知识分为学科内容知识、一般性教学知识、课程知识、教学的内容知识、学习者及英特点的知识、教弃环境的知识和关于教冇目标、目的与价值以及它们的哲学和历史基础的知识等七个方而。鉴于PCK理论的重要性,国内外学者不断探索其理论内涵和外延。其中最为典型的格罗斯曼(P.L.Grossman)淀义PCK由四部分组成,即关于学科教学目的知识、学生对某一主题理解和误解的知识、课程和教材的知识、特

9、定课题教学策略和呈现知识,他进一步继承和总结了舒尔曼学科教学知识理论,对于学科教学知识概念给予了重要阐释。科克伦、徳鲁特和金认为学科教学知识(pedagogicalcontentknowl-edge)应改为学科教学认识(pedagogicalcontentknowing,简称PCKg)0学科教学认识是教师对教学法、学科内容、学习特征和学习情境等四个构成因素的综合理解,总是处于连续的发展过程中,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仿照布卢姆的目标分类方法,维尔和马金斯特对不同文献中提到的PCK成分加以搜索归类,然后将PCK分为普通PCK(GeneralPCK),学科PCK(DomainSpe-cifcPCK)和话

10、题PCK(TopicSpecificPCK)。四、PCK理论对ESP教师专业发展的指导(-)工作坊工作坊(workshop)一词最早出现在教冇与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之中。教师工作坊就是参加研修的教师不仅要听专家讲,而且还要讲给专家和同行们听:不仅要观摩别人上课,更要自己备课、讲课让別人观摩。通过个人备课、集体讨论、教学实践、评点反思等,让培训教师们对课本、对教学内容、对教学方式都有全新的认识。大学青年教师(简称为青椒)大多而临教学和科研的双重压力,在我国众多大学中青年教师承担着庞大的课程教学任务。繁重的教学和科研双重压力迫使他们没有更多的时间和心思用于进一步钻研课程、教学、教材。为了生汁和生存,他

11、们大量重复地进行着基础教学工作,缺乏深入探究钻研的空间和精力,长此以往英学科知识很难有长足发展。中年教师较之于青年教师,由于教龄的增加和实战教学经验的积累,已经形成了较为固泄和成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在各大髙校成为单位的中坚力量和卄干精英,对教学有了自己的一套独门秘诀”。老年教师大多将自己毕生的心血都付诸于教疗事业,凭借他们执着、踏实和刻苦的精神大多已成为学院里面的学者和专家型人物,在学科领域里有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和看法。因为他们渊博的学识,经常在教学工作中起到传帮带的作用,给广大中青年教师给予指导和帮助。利用教学工作坊形式,老中青三代教师可以相互切磋教学内功和水平,共同学习共同进步。(二)研

12、讨会研讨会,英文名为seminar,是专门针对某一行业领域或某一具体讨论主题在集中场地进行研究、讨论交流的会议。它对于制左政策、发展战略、方法措施都有巨大作用。对于广大教师而言,经常参与的莫过于教学研讨会或科研研讨会。研讨会无疑有利于教师们开拓眼界,了解各领域的研究动态,对教师们的教学与研究起到启发和激励作用。但现实是,很多教师只是为参加会议而参加,参加完后就搁置一边不再继续后续关注。另外,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师大部分都主修语言,研究方向为文学、语言学和翻译等主流方向,他们的知识结构相对单一,多数是文科知识背景结构,无法胜任具有跨学科性质的专门用途英语或分科英语教学。因此,教冇界要改变这种现状,重

13、新认识研讨会的意义。广大中青年教师要利用好研讨会向专业教师学习和研讨,了解一些专业知识,涉及一些入门级的专业书籍,这样不至于上课时成为“门外汉”,犯专业知识上的低级错误。还可以成立教学小组、科研专题研讨会等形式拓宽专业知识,熟悉相关的教冇学、心理学等知识,最终提髙教师自身的务种素质和综合技能。时代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促使教师们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跟上时代的步伐。广大中青年教师只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克服重重困难和挫折,登上教学和科研的高峰。(三)行动研究行动研究(actionresearch)是指有计划有步骤的对教学实践中产生的问题由教师或研究人员共同合作边研究边行动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的一种

14、科学研究方法。教师行动研究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思想、信念、知识及苴实践进行有目的、有系统、批判性研究的方式,是提升自身教疗实践理性,获得专业成长的过程。通过行动研究,教师从课程的讲授者变成课堂活动的策划者,转变传统的所谓权威”角色,进而发挥引导者、辅导者的角色。在行动研究中,教师会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和特点,换句话说教师的学生知识会不断增长,教师能根据学生的种种反映和反馈,及时调整整个课堂教学活动和教学策略等以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教师行动研究能一建程度上提升教师的PCK知识。五、结语PCK是使教学最有效的知识。ESP教师专业发展需要不断提高英自身的PCK,本文阐述了如何通过工作坊、研讨会、行

15、动研究等方式均能提髙教师专业知识发展。ESP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需要教冇界和语言学界进行多维度的交叉研究。参考文献:1HargreavesA.(1995)DevelopmentandDesire:aPostmodernPerspectiveInR.Guskey&M.Hubermn(Eds人ProfessionalDeve1opmentinEducation:NewParadigms2 Hoyle,EProfessionalizationandprofessionalizationinEducationAEricHoyle&JacquettaMagarry.WorldYearbookofEducationProfessionDevelopmentOfTeachersCLondon:Kogan19803 蔡基刚.ESP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发展方向J.外语界,2004(2).5 顾佩娅.优秀外语教师成长案例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岀版社,2009.6 郭燕玲.ESP教师角色与教师专业发展J.中国外语,2012(6):86-90.8 张典兵,马衍.教师专业成长研究引论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9 朱宁波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72.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