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经济师笔记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29405014 上传时间:2022-08-0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7.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级经济师笔记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中级经济师笔记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中级经济师笔记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资源描述:

《中级经济师笔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级经济师笔记(1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WORD格式.可编辑 1、 基数效用论(直接加总、边际效用理论)和序数效用论(不可直接加总、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约束线),两者结果相差无几。多选题必定有一个是错的,少选得分。2、 消费者偏好的假定:完备性、可传递性、多多益善3、 无差异曲线的概念和特征:用来描述消费者偏好的线,2种商品的组合能够带来相同效用的曲线为无差异曲线,曲线的平移代表效用的大小。越远越好:多多益善不能相交:可传递+多多益善自左向右、凸向原点、斜率为负:商品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决定,斜率的绝对值为商品边际替代率4、 预算约束线:一定收入下对两种商品可以拥有的数量,斜率为两种商品价格的负值。预算约束线的变动:可支配收入或者商品价

2、格的变化。平移的意义,斜率的意义5、 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预算线和无差异曲线的切点为效用的最大值,因此商品边际替代率=商品价格之比为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均衡的前提条件:偏好、收入、价格均不变价格-消费曲线:一种商品价格变化导致预算线变化,形成不同的效用最大化均衡点,这样就形成了这种商品的需求曲线,因此需求曲线上的商品数量可以满足消费者的最大效用6、 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由商品价格变化的两种效应: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决定的收入效应:名义收入不变,价格增加,则需求数量减少替代效应:实际收入不变时,一种商品价格增加会导致另一种需求量增加收入与需求量之间的变化大部分都是反方向的,只有低档商品的

3、收入与需求量之间的变化为同方向的,这反映出的是收入效应第三章 :生产和成本理论一、生产者组织形式和企业形成理论1、生产者组织形式:个人独资、合伙制、公司制2、依据“经济人假设”,生产者的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3、经济学家并不认为追求经济最大化是人们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唯一动机:但从长期看,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是企业在竞争中求得生存的关键企业形成理论1、美国经济学家认为企业的本质特征是作为市场机制或价格机制的替代物2、企业存在的根本原因是交易成本的节约3、导致市场机制和企业交易费用不同的原因是信息的不完全性二、 一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曲线1、 生产函数:技术不变条件下,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与最大产出量之间

4、的函数(边际产量)2、 生产曲线:三点三线(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三个抛物线,边际产量最大时,总产量快速增加,边际产量下降,总产量增加变缓,边际产量为0时,总产量最大,边际产量负数,总产量下降边际产量与平均产量相交时,平均曲线最大3、 规模报酬:研究企业长期生产决策问题,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企业内部生产要素同比例变化带来产量的变化三、成本和利润的含义机会成本、显成本、隐成本、总成本=显成本+隐成本经济利润(超额利润)=总收益-总成本正常利润=企业家支付的报酬四、 成本函数和成本曲线短期总成本=总固定成本+总可变成本长期成本是可变成本边际成本=增加一单位的产量,可变成本(总成本)的增加数1

5、、成本曲线(总成本、可变成本、固定成本)(右上倾斜,固定不变)2、平均总成本、平均价可变成本、平均固定成本,边际成本线(反向抛物线)第四章:市场结构理论1、划分市场结构的主要依据数目、差别、障碍划分完全竞争市场和垄断竞争市场的依据:差别(同质性)2、 各种市场结构的特征完全竞争:很多、同质、了解、自由垄断竞争:很多、不同质、自由寡头垄断市场:很少、不自由、影响价格完全垄断市场:一个、没有替代品、进入市场困难3、 完全竞争市场、完全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需求曲线、决策及收益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完全竞争市场企业的产品需求曲线是水平线原则:利润最大化:边际收益=边际成本企业的需求曲线是不是行业的需求

6、曲线取决于是不是一个企业价格需求弹性:价格对需求的影星程度(看替代品的多少)完全竞争市场、完全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收益曲线完全竞争市场:三线合一:价格=边际收益=平均收益为需求曲线(为水平线)完全垄断市场:二线合一:边际收益线在平均收益线和需求曲线的内部,需求曲线和平均收益线重合四、 完全垄断企业定价法则及价格歧视边际收益=边际成本加价比例=需求价格弹性倒数的相反数弹性低,定价高,弹性高,则定价低价格歧视基本条件:1、划分不同的消费者2、能够隔离开原则:边际收益=边际成本五:寡头垄断市场价格形成的模型协议制:卡特尔模型、领袖制第五章 :生产要素市场理论一、生产者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引致需求(派

7、生需求)、联合需求(复合需求)二、生产者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边际收益产品=边际要素成本三、生产要素供给曲线和生产要素需求曲线需求曲线:右下方倾斜,竖轴为W,纵轴为L,边际收益曲线=边际产品价值曲线=需求曲线供给曲线:水平线,边际要素成本曲线=平均要素成本曲线=供给曲线四、劳动的供给原则:劳动的边际效用=闲暇的边际效用五、劳动的供给曲线(劳动的提供者的曲线)向后弯曲的曲线: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解释六、土地、资本的供给曲线短期的资本供给曲线是垂直的,长期的资本供给曲线是向后弯曲的土地的供给曲线为垂直的,不论长短期第六章 :市场失灵和政府干预1、 资源最优配置的有关概念一般均衡或瓦尔拉斯均衡:供求平衡

8、,效用最大。帕累托改进:其他人福利不变,提高某人的福利不存在帕累托改进了,就达到帕累托最优2、 帕累托最优状态(经济效率)的条件主体合理、信息完整、完全竞争、不存在外部性3、 市场失灵的原因:垄断,外部性、公共物品、信息不对称税收抑制外部不经济,补贴可以实现外部经济,另外合并相关企业也能消除外部性现在是明晰产权,可以消除外部性,因此科斯定理:产权明晰且交易成本很小为零,最终的均衡都是帕累托最优因此不同的产权制度,会形成不同的资源配置效率4、 公共物品,非竞争性,非排他性纯公共物品:国防、治安。准公共物品(有一定的拥挤型):教育、医疗、公路私人物品:竞争性,排他性5、信息不对称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

9、风险第七章:国民收入核算和宏观经济调整模型1、GDP形态:价值形态、收入形态、产品形态国民生产总值2、 GDP的计算发放:生产法、收入法、支出法收入法:GDP=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生产税净额:不含所得税,营业盈余包含政府补贴支出法:GDP=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消费支出C+固定资产投资I+政府购买G+净出口(X-M)运用支出法核算GDP,可以得出资本形成率和最终消费率3、 宏观经济均衡的基本模型四部 门:总支出=总收入(s:私人储蓄,T:税收)C+I+G+(X-M)=C+S+T即I=S+(T-G)+(M-X)(总的投资=私人储蓄+政府储蓄+外国储蓄)三部 门

10、:I=S+(T-G)两部门:I=S4、 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凯恩斯消费理论假设:两减一收,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收入是决定消费的重要因素,平均消费倾向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边际消费倾向小于平均消费倾向,因为有自发性消费的存在)凯恩斯消费函数:C=a+bY即:消费=自发性消费+边际消费倾向*均衡国民收入储蓄函数:储蓄=收入-消费平均消费倾向+平均储蓄倾向=1边际消费倾向+边际储蓄倾向=1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理论:消费取决于家庭所处的生命周期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理论:消费取决于持久收入投资乘数K=边际储蓄倾向的倒数,而边际储蓄倾向=1-边际消费倾向,5、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均衡国民收入=消费+投资+政

11、府购买+净出口将凯恩斯消费函数代入为:均衡国民收入=自发消费+边际消费倾向*均衡国民收入+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可以求出均衡国民收入6、 总需求和总供给利率越高:总需求越低货币供给量越多,总需求越高政府购买越多,总需求越高税收越高,总需求越低预期越高,总需求越高价格总水平越高,总需求越低总需求曲线右下方倾斜产生的原因:财富效应(消费)、利率效应(投资)、出口效应(净出口)短期总供给曲线:右上方倾斜,长期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于横轴的直线决定供给的基本因素是价格和成本其他因素:技术、工资、能源、原材料等影响长期总供给的因素没有价格长期来看,影响社会总供给的因素有:劳动、资本、技术、经济体制等因素总供

12、求的模型长期来看:影响商品价格的因素是总需求短期来看,总需求和总供给共同影响价格。总需求的增加会导致价格上升,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的基本模型第八章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理论一、经济增长率(现行价格计算反应规模,不变价格计算反应增长速度)二、经济增长率=技术进步率+劳动份额*劳动增加率+资本份额*资本增长率全要素生产率是扣除劳动、资本等要素的贡献之后,技术进步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三、 经济波动的类型按照周期波动的长短:长周期(50-60年)、中周期(8年,影响明显)、短周期(3-5年)按照经济总量是绝对下降还是相对下降:古典型周期(低谷增长率为负值)、增长型周期(低谷增长率为正值)四、 经济波

13、动的一般原因(了解):投资、消费、技术、预期、经济体制、国际经济变动五、 分析和预测经济波动的指标体系一致指标: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先行指标:订货单、股票价格指数、广义货币M2滞后指标:库存、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六、 经济发展核心: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以人为本是经济发展的基本内容。把经济发展转到科学发展上来,促进“三个转变”依靠投资、消费、出口依靠一二三产业依靠科学进步,技术创新等新常态三大特征:中高速增长、质量效率型增长、创新增长十三五基本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供给侧改革三大任务:三去一降一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第九章 :价格总水平和就

14、业失业一、我国CPI是衡量价格变化的指标二、 影响价格变动的因素:货币供给量、货币流通速度、总产出、总需求和总供给费雪方程式:MV=PT(T为总产出)三、 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自愿失业(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非自愿失业(周期性失业、需求不足失业)五、 奥肯定律:经济增长和失业率呈正向变化就业弹性,经济增长的变动对就业增长的变动,第三产业比重大,则就业弹性更大菲利普斯曲线(通胀率和失业率的关系)分短期(右下方倾斜和横轴相交)和长期(垂直线)第十章:国际贸易理论一、国际贸易理论的演变亚当斯密绝对优势理论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赫克歇尔俄林要素禀赋理论克鲁格曼规模贸易理论(解决相似要素资源同质产品的双

15、向贸易问题)二、 影响进出口的因素汇率:贬出三、 政府对进出口的干预对进口的干预方式关税限制非关税限制:进口配额、自愿出口限制、歧视性公共采购、技术标准和卫生检疫标准对出口的干预直接补贴间接补贴:出口退税、出口信贷四、 倾销和反倾销掠夺性倾销持续性倾销隐蔽性倾销偶然性倾销反倾销税需要满足的条件:事实、损失、因果关系第一部分:经济学基本知识一、 微观经济学第一章 :市场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2条线)第二章 :消费者行为分析(2条线)第三章 :生产和成本理论(10条线)第四章 :市场结构理论(5条级)第五章 :生产要素理论()二、宏观经济学第六章: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第七章: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

16、经济模型()第八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理论()第九章:价格总水平和就业、失业()第十章:国际贸易理论第二部 分:财政第十一章 :公共物品1、保罗萨米尔森提出了公共物品的概念2、公共物品的特征:非竞争性(强调潜在收益)、非排他性(强调潜在困难)3、公共物品的需求显示:强制性的政治交易实现4、私人物品的需求显示:自愿的市场交易5、公共物品的融资:强制税收(没有多样性)私人自愿融资(公共物品的结构或者数量不足)联合融资(税收优惠或者补贴)6、公共物品的生产:政府生产合同外包其他方式7、 公共物品供给的制度结构决策制度(核心)融资制度生产制度收益分配制度8、 供求规律及政府活动范围市场系统的组成:居民

17、、企业、政府供求规律:供给大于需求、供给小于需求政府活动范围:(1) 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2) 矫正外部性(3) 维持有效竞争(4) 调节收入分配(5) 稳定经济9、 公共财政的职能:资源配置(公共物品与服务),其手段:公共工程提供资金、引导投资方向、提高自身管理和运营效率收入分配(税收(所得税、资源税)调节、财政转移支付、发挥公共支出作用)经济稳定与发展(四大目标: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手段:调节社会投资需求)10公共选择理论:关于政府失灵的理论理论基石:个人主义方法论、经济人假设、作为一种交易的政治过程11、 政府失灵的表现形式:选民、政治家、投票、官僚体系无效率、利

18、益集团与寻租12、 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我国财政存在的主要问题:预算管理制度不健全、税收制度不适应、中央和地方的责任不清晰,转移支付制度不完善、财政收入与支出不匹配第十二章 :财政支出一、根据编制预算需求分类:支出功能的分类(能看出是公共物品):根据公共物品的产出性质进行分类,反映政府职能的(17大类)一般公共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保险医疗环境、转移性支出等支出经济分类(看不出是公共物品):从公共物品的成本投入的角度分类,反映经济性质和具体用途(12大类)工资福利性支出、商品服务支付、转移性支出等,转移性支出是重合的二、根据交易经济性质分类购买性支出:反映出资源配置的职能转移性支出:反映出收入分配

19、的职能三、 财政支出规模变化的指标财政支出增长率:与上年相比财政支出增长的弹性系数:财政支出增长率和GDP增长率的比例财政支出增长的边际倾向:财政支出增长额和GDP增长额的比例四、 财政支出规模增长的理论解释1、 瓦格纳政府活动扩张法则2、 匹考克威丝曼梯度渐进增长理论(公众能够容忍最大的税收负担是财政支出的最大限额)3、 马斯格雷夫经济发展阶段增长理论4、 鲍莫尔非均衡增长理论5、 公共选择学派的解释:从选民、政治家、官僚行为及民主制度的特征财政幻觉是从选民的角度考虑的6、 中国财政支出结构的问题购买性支出比重大(转移性支出)投资性支出比重大(消费性支出)社会性支出比重小(行政性消费支出、转

20、移性支付结构)7、 财政支出绩效考评主体:政府及其财政部门对象:使用财政资金的部门或机构内容:公共委托-代理事项原则:经济、效率、效果、公平方法:公众、比较、成本、因素指标选择:确定合理的绩效考核指标是考评的关键指标选择原则:相关、经济、可比、重要第十三章 :财政收入一、 衡量政府收入的口径最小口径:税收小口径:税收+一般预算的非税收入(是我国最常用的财政收入口径)中口径;税收+一般预算的非税收入+社会保障缴费收入大口径:全部的政府收入因此债务收入是大口径中的政府收入二、 财政集中度(宏观税负)三、税收的特征:强制性、无偿性(本质特征)、固定性四、 税制分类按征税对象分流转税:增消营关所得税:

21、个、企财产税::土增、房、契、船资源税:土、资源税行为税:印花、城建按税收管理分中央:消费税、关税中央和地方共享:增值税、所得税、证券交易印花税地方:五、 拉弗曲线和征税的限制开口向下的抛物线(税收收入和税率的关系)六、 税负转嫁方式前转(顺转)、后转(逆转)、旁转(侧转)、税收资本化(未来预期)影响税负转嫁的因素:涨价、好、容易转嫁七、 国债的特征:自愿、有偿、灵活国债的功能:弥补财政赤字、筹集建设资金、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调整宏观经济国债的负担;认购者、债务人、纳税人、代际国债负担率(国民经济负担率)第十四章 :政府预算一、 政府预算原则:完整、统一、可靠、合法、公开、年度性二、 政府预

22、算分类1、按形式划分:单式预算、复式预算(经常预算(税收)、资本预算(国债)2、按照内容和方法:增量预算、零基预算3、时间长短:年度预算、多年预算4、收支状态: 平衡预算、差额预算5、经济效益:投入预算、绩效预算、规划项目预算6、管理层级:中央预算、地方预算三、政府预算体系: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障预算政府性基金管理原则:以收定支、专款专用、结余结转下年继续使用四、 全面规范、公开透明预算管理制度1、 建立健全机制、2、完善政府预算体系、3、跨年度预算平衡/4、中期财政规划管理(3年)5、预算绩效管理/6、政府资产报告制度/7、建立权责发生制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

23、度/8、建立财政库底目标余额管理 第十五章 :财政管理体制一、 狭义的财政管理体制:预算管理体制二、政府间事权及支出责任的划分原则:技术性、效率性、区域性、收益性税收属性是决定政府间财政收入划分的主要标准收入划分原则:恰当、集权、效率、收益与负担对等政府间收支划分基本特征:收入结构和支出结构的非对称性安排三、 财政管理体制的类型财政联邦制类型(美国):州余权主义,依靠分税制和转移支付制度实现财政单一制模式(中法英日韩)四、 中央税:关税、消费税和海关代收的增值税中央和地方共享税:增值税(75%)、所得税(60%)、资源税、证券交易(印花)税(97%)五、最早提出转移支付:庇古财政转移支付最基本

24、的作用:为地方政府提供稳定的收入来源,弥补收支差额转移支付包括一般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专项转移支付严格限于中央委托事务、共同事权事务、效益外溢事务、中央政策导向事务第十六章 :财政政策一、 财政政策的功能:导向、协调、控制、稳定财政政策目标: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经济增长二、财政政策工具:支出增加,收入减少,配套三、财政政策的类型按照调节经济周期作用: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累进所得税、政府福利支出等)、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汲水政策和补偿政策)按照调节经济总量和结构的作用:扩张型、紧缩性、中性四、 财政政策乘数:,财政政策对国民收入的影响平衡预算乘数=税收乘数+政府支出乘数=1政府支

25、出乘数=投资乘数=1/(1-b) b为边际消费倾向税收乘数=-b/(1-b)即使使用同等规模的税收规模和政府购买规模,对国民收入也具有1倍的效应财政政策时滞:认识时滞、行政时滞、决策时滞、执行时滞、效果时滞第二部分:财政-公共物品与行政职能-财政支出-财政收入-财政政策-政府预算-政府财政管理体系第三部分:货币与金融第十七章:货币供求与货币均衡一、货币需求:经济需求、有效需求、派生需求、客观需求二、货币需求理论费雪现金交易数量说:MV=PT剑桥学派现金余额数量说:货币价值与数量成反比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流动性偏好理论):2个基本假设:未来的不确定性、收入是短期资产影响流动性的三种动机:交易(国

26、民收入的增函数)、预防(国民收入的增函数)、投机(利率的减函数)流动性陷阱:利率低点时、货币需求量无限增大弗里德曼现代货币数量说: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财富总额(恒久性收入越高,货币需求量月高)、财富构成(人力财富越多,货币需求量越多)、金融资产的收益率越高,货币需求量越低三、货币供给层次划分原则:依据流动性M0(现金)/m1(现金+活期存款)/m2(现金+活期+定期(财政存款除外)股票、债券等均不是货币社会融资规模:实体经济从金融系统获取的资金总额(金融体系:证券、保险、银行),包括投资性房地产四、货币供给机制1、中央银行的信用创造货币2、商业银行的信用扩张、创造派生存款机制受三类因素制约:存

27、款准备金、提现数量、需要交纳的税款货币供应量=货币乘数*基础货币基础货币:包括现金和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货币乘数:商业银行的信用扩张能力=存款准备金率和货币结构比率合计的倒数货币的增长率略高于GDP的增长率,才有利于经济的增长五、通货膨胀萨米尔森:在一定时期内,商品和生产要素价格总水平持续上涨马克思:由于纸币过度发行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共同点:有效需求大于有效供给、物价持续上涨通货膨胀的类型(按成因):1、 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扩张性财政政策导致2、 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工资推进型通货膨胀、利润推进型通货膨胀3、 输入型通货膨胀进口商品价格上涨4、 结构型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的类型(按表现形式)

28、:1、 公开型通货膨胀物价上涨2、抑制型通货膨胀货币流动性变慢通货膨胀形成的原因直接原因:过度的信贷供给通货膨胀的治理:紧缩需求、积极供给第十八章:中央银行和货币政策一、中央银行的业务对象:政府、商业银行、其他金融机构主要业务:发行货币、集中准备金、最后贷款人、全国清算二、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资产:资产、债权负债:债券、储备、存款三、货币政策工具: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法定准备金(猛药货币乘数、时效慢)、再贴现、公开市场业务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消费者信用控制、证券市场信用控制、优惠利率、预缴进口保证金直接信用控制:利率最高限、信用配额、流动比率、直接干预间接信用指导:道义劝告、窗口指导第十九章:商

29、业银行和金融市场一、商业银行的性质金融企业盈利唯一能吸收存款的商业银行的职能:信用中介(最基本)、支付中介、信用创造商业银行的业务:负债、资产、中间业务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原则:赢利性、流动性、安全性二、存款保险制度被保险的存款不包括:同业存款、高管存款、外资银行中国的存款、中资银行海外的机构限额承付:50万三、 金融市场效率和有效市场理论弱型效率:证券的历史资料对证券的价格没有任何影响半强型效率:公开发表的资料对证券的价格没有任何影响强型效率:证券的所有信息包括内幕信息对证券的价格没有任何影响金融市场分类:货币市场(同业拆借、票据市场、短期债券)、资本市场(长期债权、股票、期货)第二十章:金融

30、风险与金融监管一、 金融风险的特征:不确定性、相关性、高杠杆性、传染性二、 金融风险的类型: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三、金融危机的类型:债务危机、货币危机(实行固定、盯住汇率容易货币危机)、流动性危机、综合危机次贷危机的三个阶段:债务危机、流动性危机、信用危机四、 金融监管首先是从银行开始的金融监管我国是独立于中央银行的分业监管体系1988巴塞尔报告:核心资本、附属资本(资本充足率8%,核心资本充足率4%)2003巴塞尔协议,三大支柱:最低资本要求(最基本的)、监管当局监督检查、市场约束2010巴塞尔协议微观审慎监管和宏观审慎监管结合资本监管和流动性监管并重资本充足率和杠杆率并

31、行内容:1、 强化资本充足率的监管标准3个充足率:普通股充足率:4.5%-7%一级资本充足率:6%-8%总资本充足率:8%-10%2个超额资本:留存超额资本反周期超额资本2、 杠杆率监管标准自2011年3%的标准(一级资本/总资本)3、 流动性风险量化监管流动性覆盖率(短期压力)净稳定融资比率(长期)4、 新监管过渡期为8年第二十一章:对外金融关系与政策一、 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1、固定汇率体系:金本位制度(英国、铸币平价是各国汇率的决定基础、黄金的输送点是汇率波动的上下限)、布雷顿森林体系:以美元为中心的人为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度短期失衡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信贷资金长期失衡通过调整汇率平价

32、来解决2、浮动汇率体系牙买加体系:多元化的国际储备体系多种汇率安排并存的浮动汇率体系国际收支的调节:通过汇率、利率、市场融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3、 影响一个国家汇率制度的因素倾向选择固定汇率制度的因素:经济开放程度高、4、 人民币汇率制度: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揽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5、 国际储备的构成货币性黄金、外汇储备(银行存款、国库券)、IMF的储备头寸、特别提款权国际储备(外汇储备)管理的基本原则:获取收益第四部 分:统计一、 统计2分支描述统计:研究数据收集、整理和描述的统计方法推断统计:利用样本数据推断总体特征参数估计:样本推断总体假设检验:利用样本的信息判断总

33、体的假设是否成立变量:定量变量:数值定性变量:分类变量(性别等)、顺序变量(高低程度等)描述统计:集中趋势:均值、中位数、众数(唯一适用分类数据)离散程度:方差(差的平方的平均数)、标准差、变异系数(即标准差系数、离散系数,是标准差/均值)偏态:分布形态的测度指标:偏态系数(离差三次方/标准差三次方,0,-1,-0.5,1,0.5的意义)标准分数:离差/标准差正态分布【-1,1】68%,【-2,2】95%,【-3,3】99%变量间的相关关系:(完全相关、不相关、不完全相关)散点图相关系数【-1,1】,皮尔孙相关系数0-0.3-0.5-0.8-1 依次为相关程度极弱、低度相关,中度相关,高度相关 专业知识整理分享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