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综合管理的经济学基础研究——兼论海洋综合管理体制创新

上传人:卷*** 文档编号:129404723 上传时间:2022-08-03 格式:DOCX 页数:128 大小:8.39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海洋综合管理的经济学基础研究——兼论海洋综合管理体制创新_第1页
第1页 / 共128页
海洋综合管理的经济学基础研究——兼论海洋综合管理体制创新_第2页
第2页 / 共128页
海洋综合管理的经济学基础研究——兼论海洋综合管理体制创新_第3页
第3页 / 共128页
资源描述:

《海洋综合管理的经济学基础研究——兼论海洋综合管理体制创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洋综合管理的经济学基础研究——兼论海洋综合管理体制创新(12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海洋综合管理的经济学基本研究兼论海洋综台管理体制创新海洋综合管理的经济学基本研究兼论海洋综合管理体制创新捅要21世纪是海洋世纪,将来时代是海洋时代。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1, 是地球生命支持系统的一种重要构成部分,是环境的重要调节器,也是生命的摇 篮,资源的宝库,风雨的家乡,五洲的通道。当以陆地为重要活动舞台的人类进 入20世纪中叶后来,日益为陆地资源短缺、人口膨胀、环境恶化等矛盾所困扰, 加快了对海洋开发和运用的研究,使21世纪正逐渐成为海洋经济世纪。中国是世界上拥有丰富海洋资源的国家之一,可管辖的海域面积300万平方 公里,中国的社会和经济发展将越来越多地依赖海洋。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的海 洋

2、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海洋经济总产值从1978年的60亿元发展到 超过100777亿元,其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国内GDP的增长速度,海洋经济已成 为我们国家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然而,随着人类社会开发海洋与运用海洋活动 的增多,海洋管理工作的难度和压力日益加大,科学合理的海洋综合管理已受到 国际社会特别是沿海国家的广泛关注和高度注重。因此,海洋综合管理的发展具 有突出的战略地位,海洋经济学体系的建立已经成为目前国内海洋环境、资源、 经济跨世纪大发展所一方面要解决的重大课题,建立高效的海洋综合管理体制已迫 在眉睫。本文基于对海洋资源属性的分析,率先从经济学的角度,研究国内海洋管理 状况;率先从经济学和

3、管理学的角度为海洋综合管理体制做出理论分析并提供理 论基本,提出以体制竞争力为核心内容的新型海洋综合管理体制。本文的重要研究内容及成果涉及如下几种方面:一方面,对海洋资源的基本属性和海洋综合管理的背景作了分析。论述了海洋 资源具有的特点,并以国内海洋资源现状为基本,讨论了新形势下全球海洋的国 家利益和21世纪国内海洋战略目的和重大战略任务。同步结合目前全球化大背 景对海洋综合管理提出的新规定,进一步拓展了海洋综合管理的内涵。另一方面,对国际上海洋管理和海洋管理体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重点的分 析。重点对韩国和美国两个海洋管理相对较成功国家的海洋管理体制和模式进行海洋综合管理的经济学基本研究兼

4、论海洋综合管理体制创新了分析,并与国内现行海洋管理体制作了比较,为国内新型海洋管理体制的建立 提供了借鉴。第三,从经济学角度对国内现行海洋管理和海洋管理体制中存在问题进行了 分析,得出海洋管理必须采用综合管理才干达到海洋资源有效配备的结论,同步 论证了实行海洋综合管理的必要性。第四,研究海洋综合管理的理论框架和理论体系架构。在前文分析的基本上, 通过引用海洋生态经济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循环经济理论、产权经济学理论、 战略产业论、模块化理论和体制竞争力理论,力图建立起海洋综合管理的理论支 撑体系。第五,将价值链的管理思想引入到海洋管理中来。通过具体分析海洋管理活 动的价值链体系,研究海洋管理的

5、价值链构造,构建海洋综合管理体系的价值链 运营模式和系统,以此提高整体海洋管理系统各个管理环节和管理活动的统一性 和协调性,提高整体海洋管理系统的效率,实现海洋管理的目的。第六,提出了以体制竞争力为取向的新型海洋综合管理体制模式。在海洋综 合管理中引入竞争力和体制竞争力的概念,并在海洋综合管理体制模式中进行运 用。试图以体制竞争力为基本模式取向,构造新型海洋综合管理体制模式。最后,在前文分析论证的基本上,给出了国内海洋综合管理体制创新的方略 取向。针对国内现行海洋管理体制的现状,在总结和归纳海洋综合管理体制各理 论模式的基本,本着体现海洋综合管理体制竞争力的目的,提出了我I雪海洋综合 管理体制

6、的总体取向,对国内海洋综合管理的体制创新给出某些政策建议。核心词:海洋综合管理、体制创新、可持续发展、竞争力、体制竞争力、海洋资 源、政策、战略规划2海洋综合管理的经济学基本研究兼论海洋综台管理体制创新An Economic Research on Integrated Marine ManegementStudy of Innovation of Integrated MarineAdministrative SystemAbstract2lst Century would be the century ofthe ocean, and the age offuture would be t

7、he age ofthe oceallCoveting 71ofthe surface ofthe earth,the ocean is not only a major component in the supposing system ofthe lire on the earth,a cradle for life,and an important adjustor of也e environment,but also a treasttre house ofresources the home ofwind and rain,and a passageway ofthe connecti

8、on of也e five continents on the earthFrom the 20th century,human being have increasingly fallen into a troubleaboutresourcesshortage,populationexplosionandenvironment deterioration,which made them have accelerated to exploit and utilize the resourcesof the oceanWi也out exaggeration, 21st century would

9、 definitely become thecentury ofmarine economyChina,as one ofthe fichest oceanicresources countries in the world,owns theocean area of 3 million km2l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economy in China willdepend on 0cean Economy more tightlySince the open and refom the oceaneconomy has made quite a great

10、progresseThe gross product value of the main industries increased from 6 billion yuan in 1978 to over 100777 billian in Accounting for the hi曲er grow rate than the GDPs,the marine economy has become a new grow point of GDP in ChinaThe ocean has become the greatest wealth and final developingklea for

11、 human being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n the earth Therefore the scientific and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of the ocean has become widely emphasized and been higrlly paid attention on bv也e coastal coullt6esTherefore, integrated marine management and cycling develop will be in the prominent strategy po

12、sitionConstructing a sustainable marine economic system has become the most important task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arine resource, marine enviorment and marine economy in the new century in China, and constructing aeffective integrated marine management system becomes more and more necessaryBased on

13、 the analysis ofmarine resource character, 也is t11esis takes也e lead in studying the situation of marine management in China and analysizing the integrated marine management system and providing the theory for it on the point of view of economic and management, and also takes the lcad in providing in

14、novation ofintegrated marine management system which is based on the system competitivenessThe main content and results from the research ofthis thesis ineludes as follows:Firstly,the thesis analyzes血e basic property of廿le ocean resources and thebackground of the integrated marine managementBased on

15、 the current condition of ocean resources in China,the thesis furtherly dicusses the national benefitS under the new concept of the global ocean as well as the strategic goals and the major strategic tasks of our country in 2lst centuryThe thesis furtherly puts forward the new requestment of integra

16、ted marine management and insentively expands the coneept ofit3海洋综合管理的经济学基本研究兼论海洋综合管理体Stl色,l新Secondly,the thesisspecially analyzes thecurrentcondition and developed trend in OCean management system of other coutltriCS,In this chapter,we mairdy analyzes the ocean management systems and models of Kore

17、a and UnJIted States, which did sucessfully in this area,and tries tocompare tllem with ourcountryS currently ocean management system in order to use for referenceThirdly, we discuss the problems of OUr countryS current ocean management from the economics aspect, and make a conclusion that ocean man

18、agement must adopt the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system SO as to realize the efficient allocation of ocean resourcesMeanwhile we also demonstrate the necessarity of setting up theintegrated marine management systemIn chapter four,we do some research in the theory frarn and theorofic system ofintegrat

19、ed marine managementBased on the above comext, we try to set up a theorotically supposing system of integrated marine management by adducing the theories ofEconomics ofOcean Biology,Sustainab把Development Theory,Cycling EconomicsEconomics ofProperty RightStrategic lndustry Theory,Modeling Theory and

20、System Competitiveness TheoryIn chapter five,we creatively in仃oduee the idea of the ValHe chain into theocean managementBy analyzing the Value chain system ofthe activities ofthe oceanmanagement and researching the value c蛐construction of ocean management, weconstruct a running model and system of i

21、ntegrated marine management in order toimprove the unity and harmony of every link and aetivity in the ocean management,enhance也e efficiency of ocean management system, and矗llfill也e goals ofmanagementInchaptersix,weputforwardanewmodelof theintegratedmarinemanagement system oriented by System Competi

22、tivenessIn this part we adduce the concept of competition into the integrated marine managementWith the application of competition in血e model of integrated marine management, we try to model a new system ofintegrated marine management oriented by competitionFinallythethesisgivesthetacticsofourcountr

23、ySintegratedmarinemanagement based on tlle analysis aboveBased on the current condition of OUr ocean management system as well as the summary of the theories mentioned above, and 埘tll也e aim of realizing competition of integrated illal血e management, tlle final chapter puts forward the general orienfi

24、on and some policy suggestion of system innovation ofour countryS integrated marine managementKey words:Integrated Marine Management,System Innovition,Sustainable Development,Competitiveness,SystemCompetitiveness, MarineResource。Policy,StratagiePlanning4海洋综合管理的经济学基本研究兼论海洋综合管理体制创新导论孙中山先生说:“自世界大势变迁,国力

25、之盛衰强弱,常在海而不在陆。” 与大陆相比,海洋可以给人类提供更多、更稀缺的资源;海洋是对外进行交流、 把世界联为一体的最广阔通道;海洋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第二空间。纵观人类 社会的发展史,世界列强的崛起、中华古文明的式微,都充足证明了这样一种 结论:亲近海洋的民族必然强盛,疏远海洋的民族必然衰败!管理是随着着人类社会和社会组织的产生而浮现的一种实践活动。海洋管 理是社会管理的一种领域和构成部分,它是随着人类海洋开发活动的展开和发 展而产生的一种管理活动。海洋管理是海洋事业的重要构成部分,它通过行政、 法律、群众团队、舆论、经济等途径,对海洋区划、规划、筹划、海洋调查、 科学研究、开发运用、生产

26、活动进行组织、领导、指挥和调控,从而保证有效 地维护海洋权益和秩序,合理开发运用海洋资源,切实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实 现海洋资源、环境的永续运用和海洋事业的协调发展。海洋是一种流动的大生态系统,多种海洋资源互相依存,多种海洋开发活 动互相影响。海洋管理是复杂的,这不仅是由于海水自身的流动性、三维特性、 风暴等自然灾害的难以预测性、自然环境与行政边界往往缺少有机联系等原 因,并且随着人类开发运用海洋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浮现了许多新的海洋产业, 引起了不少海洋管理的新问题。因此,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海洋综合管理之路, 才干使多种海洋资源的开发协调有序,才干发挥海洋资源的综合优势,保证海 洋经济的持续发展

27、。一、海洋管理的历史与现状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海洋科技和海洋开发的推动下,海洋管理理论与措施的研究不断进一步并得到较快发展。近二三十年来,人类在摸索海洋奥秘、 开发运用海洋、发展海洋经济方面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同步在对海洋重要 性的结识,海洋管理的理论和实践方面也获得了重大进展。在新的形势下,海洋管理也随之发生了新的变化。这突出地表目前由联海洋综合管理的经济学基本研究兼论海洋综合管理体制创新合国海洋法公约所确立的世界海洋管理的新制度和新秩序,变化了由沿海国 在其领海内的狭窄管辖带和其领海之外的公海自由构成的老式海洋管理;多数 沿海国家倡导对海洋,特别是对海岸带实行综合管理的新理念。从

28、此海洋环境 资源保护和海洋综合管理的建设进入了一种新的发展时期。海洋作为临海国家的一项重要自然和经济资源,其地位也从此前的力图有 效的开发运用为主,转向了可持续发展的综合管理的战略高度。世界各大临海 国家都针对自己国家状况建立了相应的海洋管理体制。就管理的形式来看,分 为三种类型:一是分散型管理,二是相对集中型管理,三是集中型管理。然而, 从各个国家的海洋管理体制可以看出如下两点:第一点,无论是哪种管理类型, 分散的、相对集中的、还是集中的,均有一种统一的执法队伍。这个统一的执 法队伍有的是海洋综合部门管理,有的是直属国家管理,或者是国家有一种部 门管理。例如美国、瑞典、加拿大这些国家均有海岸

29、警备队,英国有皇家海岸 警备队,日本有海上保安厅等。第二点就是从世界范畴来看,由于海洋战略地 位的提高,实行综合管理已是目前海洋管理体制建构的一种普遍趋势。国内是世界上最早开展海洋管理的国家之一。对海洋的管理可以追溯到 3000近年前周代。20世纪50年代末,在国家科委设立了海洋组,60年代中期, 国务院设立了专门从事海洋管理和组织、指引海洋事业发展的政府机构一国家海洋局,至90年代,特别是1992年联合国召开环境与发展大会之后,中国政府十分注重国家海洋综合管理体制的建设,通过广泛地调研、论证和协商,决 定在改革原有国家海洋局职能和职责的基本上,建立中国的海洋综合管理的体 制框架。通过十年工作

30、,业已形成中国海洋综合管理现行的系统,涉及国家海 洋局沿海省、直辖市、自治区厅局一县、市局(处、办)行政管理系统、中 国海洋行政执法系统(中国海监国家总队一中国海监海区和省、市、自治区总 队一中国海监沿海市、县支队、大队)和中国海洋调查、监测、科研、预报、信息、原则等公益服务保障系统。目前这三大系统已基本建成,且能基本保证中国海洋综合管理任务的需要,固然还需进一步完善并不断提高其装备技术能力。中国加强了有关海洋领域的法制建设。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领海及毗连区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9塑堂堡垒鲎翌堕丝堕堂苎型堡堑二二茎堡查堂堡鱼里矍竺!剑堑环保法、中华人民共

31、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 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等海洋和涉海管理法律。国务院制定了对 外合伙开采海洋石油资源条例、涉外海洋科学调查研究管理规定、铺设 海底电缆管道管理规定和矿产资源勘查区块登记管理措施等行政法规。 这些法律、行政法规的内容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原则和有关规定是一致 的;它们的制定和实行,既维护了国家主权和海洋权益,也增进了海洋资源的 合理开发和海洋环境的有效保护,使中国的海洋综合管理初步走上法制化轨 道。海域使用管理制度和海洋功能区划制度是中国海洋管理两大标志性工作, 也是中国对世界海洋可持续发展的两大奉献。近年来,中国积极开展海岸带综 合管理实验,并获得了某

32、些可喜成绩。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日益突显,海洋已经成为世界各国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第二家乡。国际海洋管理界业已达到共识,觉得采用积 极措施建立海洋和海岸带综合管理制度,是保证海洋可持续运用、海洋事业持 续发展的核心措施。国际上在海洋和海岸带管理理论研究领域获得较为明显成果的是美国的 约翰克拉克,它通过对需要控制的环境影响描述和可供运用多种措施的概括 描述,简介了海岸带综合管理(ICMZ)的过程,并提出了以资源可持续运用 为原则的强化筹划、提高效率、并通过平等的资源共享而保证沿海社会获得最 大利益的海岸带管理目的,以及兼容多样化的综合管理手段,提出了海岸带综 合

33、管理的命题。联合国有关文献号召沿海国家建立海洋和海岸带综合管理制度:联合国环 境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规定沿海国家实行海岸带综合管理:联合 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号召沿海国家制定海岸带综合管理筹划,以解决全球气 候变化的影响;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建议沿海国家实行海岸带综合管 理,以减少全球气候变化引起的经济、环境和社会影响;经济合伙与发展组织 呼吁实行海岸带综合管理。对海洋和海岸带采用综合管理制度已成为世界海洋 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国内海洋管理理论领域,鹿守本先生从1997年起在其著作中系统地提出海洋综合管理的经济学基本研究兼论海洋综合管理体制创新了海洋价值观,分析了海洋工作和管理的特

34、点,论述了海洋管理的基本理论知 识;并基于当时海洋工作的各领域,对海洋管理进行了全面论述。虽然,由于 当时对海洋管理的范畴和内涵没有规范的结识,海洋管理理论上缺少系统性和 完整性,但鹿先生的工作为国内海洋管理理论研究开创了先河。1以刘容子为专项负责人的“九五”国家科技攻关筹划项目海岸带综合管理模式研究的成果报告中提出了,海岸带综合管理是目前国际社会竭力 推崇的一种新的管理制度。海岸带综合管理自身是一种过程,是一种自上而下、 自下而上不同方向和程序的理念的转变过程,是全球一体化进程中的重要标 志。杨金森在本课题中的海岸带综合管理任务和研究中,对海岸带综合管 理的基本概念、问题、战略以及政策原则和

35、体制规划等方面作了具体的论述。 杨金森还在随后的课题中,根据生态经济学的基本理论,采用生态经济管理的 措施,提出了管理范畴区域化、管理内容系统化、管理体制网络化的海洋生态 环境管理模式。随着海洋管理理论研究的进一步,以管华诗、王曙光等国内海洋界出名学者 为中心,根据国内海洋科技发展和海洋开发战略的规定,提出了海洋管理的总 体目的是:通过法律的、行政的、经济的手段和宏观调控措施,协调和控制海 洋资源的开发运用,维护海洋的生态平衡,建立布局合理、轻重有序的海洋产 业构造,增进海洋经济的迅速和可持续发展,同步保证国家的管辖海域主权、 权益和对公海共有资源的合理享有和运用。19】三、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

36、义 中国既是陆地大国,又是沿海大国,中国的社会和经济发展将越来越多地依赖海洋。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的海洋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海洋经济总产 值从1978年的60亿元发展到的100777亿元,其增长速度远远高于我 国GDP的增长速度,海洋经济已成为我们国家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海域是 发展海洋经济的载体,因此,管好用好海域,是增进海洋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 基本。但是在海洋领域中,对于海洋环境、资源、经济的综合管理和系统研究 仍然较少,目前只有不同领域、部门或行业的研究(据文献检索,虽然是国外 也尚未有该领域系统研究的专著)。21世纪被誉为“蓝色世纪”,海洋的综合管 理的发展具有突出的战略地位,可持续发

37、展海洋经济学体系的建立已经成为目海洋综合管理的经济学基本研究兼论海洋综合管理体制创新前国内海洋环境、资源、经济跨世纪大发展所一方面要解决的重大课题。2l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资源的战略地位将会在世界各国的经济和社会 发展筹划中不断提高,建立高效的海洋综合管理体制己迫在眉睫。虽然在联合 国的大力倡导和影响下,各国都已制定了针对本国国情的海洋综合管理体制, 并且有的已经产生了良好的效果。但是目前仍然没有建立一套从经济学、管理 学角度作为支撑的完善的、成熟的理论体系。本文力图基于对其她国家海洋管 理体制的比较分析,运用经济学理论分析国内现行海洋管理状况;运用经济学 和管理学理论来探讨海洋综合管理体制

38、,并力图建立海洋综合管理的理论体 系:分析海洋综合管理各管理活动和环节的关系,将价值链思想运用其中,构 建综合、统一、协调、高效的海洋综合管理系统;提出体制竞争力理论,并运 用于国内海洋综合管理体制和理论的建构中,作为国内海洋综合管理体制创新 的发展趋向和理论基本;最后在引入价值链思想和体制竞争力的概念的基本 上,得出海洋综合管理体制的新型模式,弥补海洋综合管理理论领域的研究不 足。作者但愿可觉得国内海洋综合管理体制的建构提供经济学和管理学上的理 论根据:为比较和借鉴国外海洋管理先进经验、分析国内现行海洋管理体制不 足提供参照;为实现国内由老式筹划体制下单一的海洋行政管理模式向市场经 济体制下

39、以市场为导向的可持续发展海洋综合管理模式的转变,提供有效的理 论根据;为国内海洋综合管理体制的创新提供理论根据和政策参照。12海洋综合管理的经济学基本研究兼论海洋综合管理体制创新下图是本文的整体思路框架,在这里提前给出但愿可觉得理解作者写作本 文的整体思想和脉络起到一点协助。图一:文章脉络海洋综合管理的经济学基本研究兼论海洋综合管理体制创新第一章海洋资源属性与海洋综合管理第一节海洋资源基本属性“海洋,由作为主体的海水水体、生活于其中的海洋生物、临近海面上空 的大气和环绕海洋的周缘的海岸及海底等构成的统一体。”(辞海,上海辞 书出版社,1980)海水自身的流动性和海洋的三维整体性是海洋区别于大陆

40、自 然系统的主线特点,同步也构成了海洋自然属性的基本特性。1、资源的有限性海洋资源虽然丰富,但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海洋资源大部分具有 不可再生性,如矿产资源等;虽然可再生资源,其再生能力也是有限的。如近 海水产品的可捕量有限,如不注意保护、合理开发,超越其再生能力开发,也 会导致资源枯竭。因此拟定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限度具有重要意义。2、资源环境的脆弱性 海洋水体具有流动性,潮间带和近海水域水层浅,互换慢,环境复杂,海水自净能力差,一旦受污染,容易引起病害,并能迅速蔓延整个海域,直接影 响海洋水产业,同步对旅游业、人文景观以及人类的身体健康导致的损失也难 以估计。因此必须注意海洋环保。3、

41、资源空间分布的复杂性 海洋资源的分布在空间区域上复合限度较高。海洋表面、海洋底部都广泛分布着多种资源,立体性强。此外在同一海区也存在多种资源。海洋资源区域 功能的高度复杂性,使得海洋资源的开发效果明显,响应速度快,这样为合理 选择开发方式增长了困难,规定必须强调综合运用,兼顾重点。4、海陆开发联系的紧密性 一方面,海洋资源与陆地资源具有较好的互补性;另一方面,由于海洋资源的产品转化为商品的活动都是在陆地上进行,同步海洋污染的污染物80 来自陆地。因此海洋资源的开发应同陆地经济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实现海陆一 体开发。这样才干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海洋综合管理的经济学基

42、本研究兼论海洋综合管理体制创新5、资源的共享性与外部性 共享资源是指一定范畴内任何主体都可享用的资源,如国家公园、野外游乐地、自然界的空气和阳光、世界公海等。海洋资源属于典型的公共资源,其 产权难以界定,例如,海洋水体覆盖下的生物资源可以游动,深海和公海资源 特别如此。因此,海洋资源具有较强的非竞争性、非排她性和共享性,例如, 海洋水体可以泊船、航行、捕鱼、养殖、排污等:可供多种开发主体共同开发 运用,也产生了外部性,浮现了掠夺性开发、破坏性排污等行为现象。基于海洋资源的有限性和海洋环境的脆弱性,海洋资源的开发必须遵循可 持续发展原则。并且,由于海洋资源的空间复合限度高,具有多层次、多组合、

43、多功能等特点,在开发过程中要综合运用,兼顾到多种资源的价值,提高海洋 资源的整体运用水平。综合运用必然规定实行综合管理,即对海洋资源的开发 运用活动进行统筹的、立体的、分层次的全面管理。第二节国内海洋资源状况和国家海洋利益一、国内拥有广阔的海域及资源和全球海洋的国家利益 (一)海域及其资源概况 国内既是一种大陆国家,又是一种海洋大国。自北向南,濒临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除去内海渤海约78万平方公里的海域外,黄海、东海和南_-一海的自然地理区域内的海域面积达465万平方公里(黄海:38万平方公里:东 海:77万平方公里;南海:350万平方公里),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 也许划归国内管辖的

44、海域面积最大为300万平方公里,其资源价值、环境价值 和空间价值不言而喻。国内拥有18000多公里的大陆岸线和14000余公里的岛屿岸线,深水岸线 达400公里,宜建中级以上的泊位港址160多处,其中深水港址62处。国内 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渔场面积280万平方公里,渔业资源比较丰富,海洋生物 物种繁多,已鉴定20278种。中国海域有浮游藻类1500多种,固着藻类320 多种,海洋动物12500多种,其中无脊椎动物9000多种,脊椎动物3200种, 脊椎动物中以鱼类为主,大概为3000种。滩涂面积2171万公顷。O一15米水 深的浅海面积124万平方公里,拥有合适海水养殖的广阔潜力。国内沿海地跨

45、海洋综合管理的经济学基本研究兼论海洋综合管理体制创新热带、亚热带、温带3个气候带,具有”阳光、沙滩、海水、空气、绿色”5个 旅游基本要素,旅游资源种类繁多,数量丰富。滨海旅游景点1500处,滨海 沙滩100多处。共有113处重要景点,其中45处海岸景点,11处最重要的岛 屿景点、8处奇特景点、19处比较重要的生态景点、5处海底景点、62处比较 出名的山岳景点,以及119处比较有名的人文景点。滨海砂矿资源储量164 亿吨,目前已探明具工业价值的砂矿有:锆石、锡石、独居石、金红石、钛铁 矿、磷钇矿、磁铁矿、褐钇铌矿、砂金、金刚石和石英砂等。海洋能理论蕴藏 量达63亿千瓦,重要涉及潮汐能、波浪能、海

46、流能、温差能和盐差能。其中 潮汐能资源量约11亿千瓦,年发电量可达2750亿千瓦时。波浪能理论功率约 O23亿千瓦。潮流可开发的装机容量约O18亿千瓦,年发电量约270亿千瓦时。 温差能和盐差能蕴藏量分别为15亿千瓦和11亿千瓦。国内大陆架海区含油 气盆地面积近70万平方公里,共有大中型新生代沉积盆地16个,海洋石油资 源量240亿吨,占全国石油资源量的20,海洋天然气资源量14万亿立方米, 占全国天然气资源量的33。近来调查成果表白,在东海和南海大陆架尚有天 然气水合物资源存在且其资源量十分可观。作为先驱投资者,国内在西北太平 洋拥有75万平方公里的开辟区,区内多金属结核资源量5亿多吨。(二

47、)全球海洋的国家利益1、公海和国际海底区域的国家利益公海和国际海底区域是在沿海国家管辖范畴以外的海洋区域,面积为25 亿平方公里。由于国内近海海洋环境质量下降,渔业资源枯竭,渔业生产必须 向深海、向大洋进军,要积极加入区域性的渔业组织,开辟新的作业海域和新 的捕捞品种,增长在公海海域的渔获量。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 家,所面临的人口、环境资源压力尤为严重,为满足日益增长的对优质蛋白、 海洋药物、海洋保健品的需要,就必须向大洋进军。在公海进行渔业生产不仅 可以提供优质水产品,并且可以减轻近海生物资源的捕捞压力,从而保护近海 的生物资源。国内的远洋捕捞量1997年达到105万吨,约占世界

48、远洋渔业生 产的10 占国内海洋捕捞产量的74。由此可见,公海海洋渔业资源对我 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6海洋综合管理的经济学基本研究兼论海洋综台管理体制创新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国际海底及其资源是人类共同财产。国际海 底区域的核心问题是海洋权益,权益问题的实质就是资源问题。国际海底及深 海区域拥有非常丰富的金属矿产资源、能源、生物基因资源等。环绕着这些资 源,区域内活动的竞争将会愈演愈烈,中国作为国际海底先驱投资者。已获得 了75万平方公里的多金属结核矿区。占领国际海底区域这一人类共同拥有继 承的财产并从中获取应得的份额,才干更好地维护国内在国际海底区域的海洋 权益。2、极地区域的国家利益南北

49、两极拥有丰富的资源,如淡水资源、矿物资源、生物资源以及尚未被 人类大量运用的潜在资源,例如低温微生物物种资源、探险旅游资源等。其潜 在的巨大的科学、经济利益和可运用性将会被人们所注重。南极是地球上唯一没有被瓜分的大陆,是至今保存最佳的最后一块净土, 考虑到环保的重要性,国际社会遵守南极公约体系的决策,将南极矿物 资源管理公约推后50年再讨论实行。在此期间,南极矿物资源实质性开采 被全面严禁。然而各国对南极洲丰富的淡水、矿物、生物和能源资源的研究工 作却不断加强。由于随着本世纪中叶的到来,国际协约和管理制度有也许重新 商量。对南极自然资源和能源的研究,甚至勘察的限度将大大提高,以便为日 后开发,

50、获得资源利益奠定基本。自1986年进行初次南极调查以来,国内已 成功组织了18次南极科学考察,并在南极建立了中山站和长城站。为人类和 平运用南极做出了应有的奉献。二、海洋资源管理的急切性与重要性 世界资源研究所所长詹姆斯斯佩斯瞥经告诉过我们:“可以对资源更有效地加以管理,为人们带来广泛的和持久的利益,同步表白,通过检查的、可 行的行动可使下个世纪变得更为光明。”(一)、海洋自然资源的价值 1、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自然资源是人类物质生产活动的基本前提,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重要基 础。自然资源的丰富限度是国家综合国力衡量的原则之一。自然资源有的具有海洋综合管理的经济学基本研究兼论海洋综合管理体制创新

51、直接运用价值,如旅游资源、能源、生物资源等,有的经开发、加工而具有使 用价值,如各类矿产、土地资源等。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使用价值,都 构成社会的物质财富。自然资源的勘探、开发、加工,直至形成社会生活所需的多种消费品,其 全过程带动着国家整体经济的运营。其中,仅加工环节的社会产值就非常大, 例如,美国矿产加工业的产值,1987年达2500亿美元,仅此一项产业就使美 国人均国民经济总产值(GNP)增长了1000美元。由此可见,自然资源在国民经 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此外,国家的自然资源丰度和开发潜力的大小,还决定国家的应变能力、 经济发展后劲和持续力的强弱,例如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等,都是自然

52、资 源丰富的资源大国,美国曾宣称:“我们将会满足我们的资源需要,正像过去 我们已经得到满足的那样。在美国,最基本的日用品的价格与整个的价格水平 相比较事实上稍有下降,这也表白对将来和目前的富裕有信心。”并进而觉得, 美国陆地和管辖海域内的资源,可觉得美国将来的发展提供足够的应变能力, 可以应付不测事件的发生(美国海洋科学、工程和资源委员会:我们的国家与 海洋)。【1】2、加强自然资源管理的重要性与急切性 在现代经济与技术条件下,虽然人类对宏观的自然过程影响力还比较有限,但对于某些具体的自然对象,特别是那些与社会生产、生活密切有关的自 然要素,如水、土地、生物、矿产等的影响力却在不断地增强。近几

53、十年来, 在世界人口较快增长和经济高速发展的牵动之下,人类对相称一部分自然资源 的开发运用强度空前加大。据专家研究,在70年代以来的30年里,世界金属 的消耗量几乎超过过去的二千年间的消耗量:近内能源的运用量是过去 1间运用量的3倍,食物的消耗也增长了50。自然资源的加速消耗,使 发展遇到了后继资源的危机。同步,也向人类智慧提出了挑战。这种危机与挑 战,从世界来看,联合国专门机构的分析觉得:来自陆地资源的大多数硬矿物, 估计供应量大体可以满足到稍后一点的需要,后继的局限性是显而易见 的。自然资源问题,在国内的形势更为严峻。国内虽然陆地国土广阔,自然资 源比较丰富,如矿产资源,就拥有的矿种与其她

54、国家相比,是世界上少数矿种18海洋综合管理的经济学基本研究兼论海洋综合管理体制创新配套限度较高的国家之,总的储量也很大,以潜在价值排列可占世界的第三 位。再如淡水资源,国内近年平均淡水资源量为28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的第 六位。但是,总量的大小有时难以精确阐明一种国家自然资源条件的优劣。因 为自然资源的消耗最后都是通过人或者环绕人的消费来实现的,因此,自然资 源的人均占有量能恰本地反映出一种国家的自然资源状况。庞大的人口数量, 使国内的人均资源量,同总储量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如淡水资源,总量尽管靠 前,但人均占有量却只有2500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土地资源, 总量高达123亿公顷,人

55、均仅及世界平均量的25;矿产资源,只是世界人均 量的一半,虽然总量排为第三位,但人均量的排序降到第85位。国内人口已 经达到13亿,人均耕地面积不到01公顷,并且其中干旱、半干早土地约占一 半,人均淡水量将下降到2200立方米。国内以水土为中心的农业资源,至下 个世纪的二三十年代将要接近或达到承载力的临界状态。目前生产、生活所需 的重要矿产资源,除煤炭等外,相称一部分矿种的供应局限性问题也会比较突出。 经对目前占矿产品消耗量90以上的45种重要矿产的普查分析,此后约 左右将有14的矿种不能完全满足需要,进入21世纪则也许继续上升到12。 固然以上预测只是根据现掌握的储量水平,如果进一步的调查、

56、勘探有更多的发 现,这种预测结论必然会发生变化。在这种形势下的自然资源,为使其保证社会的持续发展,必须解决作为经 济的初始物质基本的自然资源所面临的矛盾。近一种时期,国际社会均觉得自 然资源的将来对策,应放在大力加强管理工作上。80年代中期,美国世界资源 研究所发起召开了一次国际会议,就世界资源的状况、问题和应采用的政策等 进行了广泛讨论,会议表白,我们可以对资源更有效地加以管理,为人们带来 广泛和持久的利益,同步表白,通过检查的、可行的行动可使下一种世纪变得 更为光明。(美国,罗伯特-里佩托,资源管理战略,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1987年第1版,第3页)国内有关专门研究也得出同样的结论,198

57、9年为改革 国内资源管理体制,进一步强化国家对自然资源的管理,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会的资助下,国务院有关部门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历时3年,分工协作,对我 国土地、水、矿产、森林、草地、海洋、渔业、土地肥料、畜禽等九大类重要 资源管理的历史演变、现状、问题、对策进行了进一步调查研究,最后觉得:“我 国自然资源总量和物种丰富,但人均占有量相对局限性,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19海洋综合管理的经济学基本研究兼论海洋综合管理体制创新的增长,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供需矛盾还将更加突出。强化自然资源 管理,有效保护自然资源已成为国内各级政府和全国人民十分迫切的任务。” 因此提出“强化自然资源管理和保护已经刻

58、不容缓”(覃振超、方克定等主编,国内自然资源管理概况,中国筹划出版社1992年第l版,第12页)。 海洋自然资源不仅是世界自然资源的一种重要构成部分,并且是一种极富远景的资源领域。海洋资源中有些种类,目前己是人们生产或生活的原材料来 源或消费对象;有些种类已为调查、研究所肯定,将是人类将来发展的继续资 源。目前海洋资源的开发运用限度,严格说来,但是刚刚开始,但是人类活动 加于海洋资源的不利影响或破坏,在某些近海区域已经发生。其中有的还比较 严重,例如生物资源衰退、海岸侵蚀和沿海低平原下沉等,致使沿海土地资源、 渔业资源等受到严重损害。此类问题的浮现,极大地影响了海洋资源的战略价 值,业已引起沿

59、海国家的高度注重。同其她自然资源同样,海洋资源的高效益、 有秩序的合理开发,避免或减少人为破坏,维护其对人类的持续支持力,也必 须加强管理,通过国家对海洋自然资源政策、规划与监督、协调职能,把海洋 资源开发与保护结合起来,达到海洋资源永续运用的目的。【1】中国将来几年原油增量部分将重要来自海上石油033106:08:08北京3月30日电(记者张毅)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副总经理蒋龙生表 示,中国某些陆上油田进入枯竭期,但海洋石油迅速发展,第十一种五年计 划(至20lO年)期间,中国原油产量中的增量部分重要来自海上石油。 蒋龙生29日晚出席由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为中海油建造400英尺直 升式钻井船签

60、字典礼时说,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迅猛,石油消费量逐渐攀升。 自1993年中国成为原油净进口国以来,原油进口依存度不断提高。 原油挣进口超过1亿吨,原油进口依存度高达361。据国际能源署的最 新预测,中国原油进口将达12亿吨,成为世界上继美国之后第二大石油消费国。能源短缺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 蒋龙生简介说,自1982年中海油成立以来,中国海洋石油从年产9万吨发展到国内外油气产量3336万吨。今年中海油提出了实 现国内4000万方油当量,20lO年实现国内5000万至5500万方油当量,海外实现权益油万方油当量的战略目的。为了实现这一目的,中海油不断加大装备投入,陆续建造了多种类型 钻井平台、浮式生产储油轮等船舶25艘大幅度提高了公司的装备水平和 整体竞争力。资料来自新华网表一:中国将来几年原油增量部分将重要来自海上石油海洋综合管理的经济学基本研究兼论海洋综合管理体制创新三、2l世纪国内海洋战略目的和战略任务中国21世纪海洋战略的总目的是:至fJ21世纪中叶,以占国内国土面积约14的海洋国土为重要开发对象的海洋经济总产值达到国民生产总值的14,海洋 产业可以承载全国人口的14乃至更多,海防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高,进入海洋军事强国之列,从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