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名称: 藤野先生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29392412 上传时间:2022-08-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课题名称: 藤野先生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课题名称: 藤野先生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课题名称: 藤野先生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课题名称: 藤野先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题名称: 藤野先生(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课题名称: 藤野先生 土门中学 张学武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课程标准要求,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背景分析【教材分析】藤野先生是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篇回忆录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真挚怀念,赞扬了他正直

2、热诚、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作者追述了自己弃医学文的思想变化,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学情分析】初二的学生学习本文,有一定的难度,一是阅历较浅,二是心理不够成熟。鲁迅在写作时,一向把自己的思想藏得很深,他说的与他想的往往不同。鉴于以上原因,课上要多用阅读品味思考的方法,在老师的讲授引导下,看清文中的鲁迅。安排三课时,一课时梳理字词,扫清文字障碍,读课文,整体感知;二课时归纳事件,及人物性格,完成重点。三课时归纳主题,解决句义,突破难点。实际操作时,目标重点难点是交融的。教学目标1、了解鲁迅留学阅历及其救国梦的不断探索与更变的过程。2、理解藤野先生伟大的人格魅力。3、掌

3、握本文通过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教学重点和难点对重点语句的理解理解特定时代背景,以及特殊留学环境中的鲁迅的动态思想。教法、学法分析朗读法、启发式教学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第一课时一、导入学过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散文,我们了解到三味书屋中的老先生寿镜吾先生,“极严厉极方正”、因此,鲁迅对他“很恭敬”。藤野先生是鲁迅在日本仙台学医时的一位日本医专的教授,他是一位怎样的老师呢?鲁迅对他的感情又是如何呢?让我们一起走访藤野先生吧!倾听设置情境,激发兴趣二、了解作家作品 (一)走进鲁迅: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

4、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二)写作背景:简介作者的留学目的:鲁迅是抱着寻求救国道路的心愿到日本学医的。19041906年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

5、学医,他原准备毕业回来救治像他父亲一样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来实现治病救人,救人救国的人生梦想。可鲁迅最终并没有成为一名医生,他后来放弃了医学,于1906年到东京开始从事文学活动,1910年回国后,继续用文艺作为武器进行战斗,成为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写作背景:藤野先生这篇散文,1926年10月12日写于厦门大学。它主要记叙了1904年夏末至1906年初春作者在日本留学时的一段学习与思想经历,重点回忆了与这段经历有重要关系的藤野先生。1902年3月,22岁的鲁迅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离别祖国,到日本留学。1904年8月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他想用医学“救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

6、,战争时候便去当医”,为反压迫、反侵略的斗争出力;还想以医学作为宣传新思想的工具,启发人们社会改革的信仰,达到改造国家的目的。但是,现实的教育,使他终于认识到“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重要的是改变人们的精神,于是1906年秋便弃医从文,离开仙台去东京,决定用文艺唤醒人民,使祖国富强起来。鲁迅在仙台医专学习期间,结识了藤野先生,并建立了深挚的情谊。鲁迅与藤野先生分别20年后的1926年,正值中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进入高潮的时期,也是鲁迅世界观发生伟大飞跃的前夜。这年秋天,在反动军阀及其御用文人的迫害下,鲁迅离开北京,来到厦门。他在一封信中曾说:“我来厦门,虽是为了暂避军阀官僚正人君子们的迫害,然而

7、小半也在休息几时,使有些准备。”所谓“休息”和“准备”,乃是回顾自己走过的革命路程,清理和解剖自己的思想,总结斗争经验,以迎接新的更大的战斗。藤野先生就是这时在厦门大学图书馆楼上写成的(三)作品介绍:朝花夕拾(原名叫旧事重提),由小引狗猫鼠阿长与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后记等组成。朝花夕拾一书使得更多的青少年能够分享鲁迅的“温馨的回忆和理性的批判”。 朝花夕拾的文学价值: 中国现代回忆散文的典范之作;作品带有自传性质,在鲁迅的创作中占有特殊的地位; 鲁迅唯一的一部回忆性散文集。了解作者了解写作背景了解作品积淀文学素养积累文学常识三、初步感知课文教师播放朗

8、读,学生聆听,完成下列任务: 1标注出难字难词。 2这篇散文是以什么顺序记叙的?又是以什么作为中心记叙的? 以什么为线索来记叙的? 3注意:文章变换了几个地点? 4划分文章的段落层次,并说说各部分的大意。 学生听读后,讨论明确: 1、需要注意的字词列举如下: 绯(fi)红:鲜红。 流言:流传的毫无根据的坏话。 瞥(pe)见:很快地看一下。 畸(j)形:不正常的形状。 遗民:a留下的在国外的人;b改朝换代后仍效忠前一朝代的人;c大乱后遗留下来的人民。 不逊(Xn):不客气;无礼貌;骄傲、蛮横。 美其名曰:(把不美的事物)美化它的名字叫。2、 明确:文章是按事情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来组织典型材料的。

9、以藤野先生为记叙的中心,以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变化为线索。3、 变换了三个地点:“我”在东京;“我”在仙台;“我”离开仙台后4、理清结构第一部分(第13段):写“我”在东京的见闻及感受。 第二部分(第435段):这是全文的主体部分,写“我”在仙台与藤野先生相识、相处和离别,赞扬先生的崇高品质。 第三部分(第3638段):写“我”离开仙台后怀念藤野先生的感情,以及先生的崇高精神对我的激励与鼓舞。5、本文记叙线索:“我”与藤野先生的交往(明线) “我”的爱国感情的变化(暗线)圈画生字词,借助工具书注音,扫清文字障碍按要求默读课文思考回答思考回答整体感知课文四、课文小结1、了解写作背景 2、理清文章结构 3、学习双线结构学会思考在思考中提升五、布置作业1、读课文。2、摘抄文中好词语佳句。课后完成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