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方案编制技术大纲(共59页)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29377417 上传时间:2022-08-03 格式:DOC 页数:59 大小:53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湖南省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方案编制技术大纲(共59页)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湖南省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方案编制技术大纲(共59页)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湖南省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方案编制技术大纲(共59页)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资源描述:

《湖南省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方案编制技术大纲(共59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方案编制技术大纲(共59页)(5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湖南省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方案编制技术大纲湖南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二 一 五 年 六 月目 录1、总论1.1目的意义获得安全的饮水是人类的基本需求和基本生存权。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供水的要求将越来越高,保障饮水安全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高人口素质、稳定社会秩序的基本条件,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具体行动,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也是贯彻落实水法、践行治水新思路的具体体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中发【2011】1号)明确要求加强饮用水安全保障,提出到2020年“城镇供水水源地水质全面达标”的目标。为切实保

2、障饮水安全,水利部下发了关于开展全国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的通知(水资源【2011】329号),对全国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开展安全保障达标建设工作,为做好此项工作,需对我省重要饮用水水源地进行现状调查评估,编制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方案,为开展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工作打好基础。1.2 方案编制(1)实事求是的原则。方案充分反映饮用水源保护的本质特征,达到水源保护的实际效果。编制的各个环节均应实事求是,坚持从实际出发,符合客观实际需要。(2)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方案切实体现以预防为主的思想,预防和治理相结合。污染治理控制与产业结构调整、技术改造结合,点源治理与综合治理结合,源头控制

3、与末端治理结合,工业布局调整与基础设施建设协调统一,区域整体优化原则。(3)适用性原则。在坚持科学性的基础上,方案具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易于推广应用,并具有持久效果,前瞻性强,以保证方案的全面落实。(4)与流域污染控制相协调的原则。方案的编制,应与流域内水污染防治规划和环保规划相协调,统筹流域水污染治理和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保护工作。(5)统筹管理的原则。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分析可能导致饮用水源地污染的各类问题,对影响水源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畜禽污染进行统筹治理。(6)经济、环境、社会效益协调统一的可持续发展原则。(7)以人为本、公众参与原则。饮用水源地达标建设的目的是人民大众的饮水安全,

4、在规划方案的编制与实施过程中需要注重公众的广泛参与。1.3 方案编制依据1.3.1主要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年8月);(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1年3月);(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6月);(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2000年3月);(6)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供水条例(1994年7月);(7)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1989年7月);(8)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1997年7月)。1.3.2有关规范、规程和技术标准(1)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标准(GB/T50331-2

5、002);(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3)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4)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5)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通则(GBT15772-2008);(6)水质采样技术规范(SL187-96);(7)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T338-2007);(8)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标志技术要求(HJ/T433-2008);(9)地表水资源质量评价技术规程(SL395-2007);(10)湖南省水功能区划(湘政函【2014】183号)(11)湖南省主要水系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DB-2005);(12)湖南省用水定额(DB43/

6、T388-2008)。1.3.3其他依据(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中发20111号);(2)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国发20133号);(3)关于开展全国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的通知(水资源2011329号);(4)全国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技术大纲(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2005年8月);(5)全国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细则(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2005年10月);(6)全国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状况评价技术细则(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2005年10月);(7)湖南省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的通知(湖南省人民

7、政府办公厅,2013年11月)。1.4 方案编制范围2011年5月30日,水利部下发关于公布全国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名录的通知(水资源【2011】109号),公布了全国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名录,我省被水利部列入名录的国家级重要饮用水水源共6个,具体为:长沙市湘江水源地、湘潭市湘江饮用水水源地、株树桥水库水源地、株洲市湘江水源地、岳阳市铁山水库水源地、常德市沅江水源地。2014年12月17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南省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名录的通知(湘政办函【2014】146号),共核定124个省级重要重要饮用水源地(含6个国家重要饮用水源地),其中水库型水源地42个,河流型水源地78个、地下水水源

8、地4个。我省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建设方案编制的范围为:本次方案编制范围为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南省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名录的通知(湘政办函2014146号)中公布的124个省级水源地,每个水源地均编制一个安全保障达标建设方案(6个已列为全国重要饮用水水源地不再另行编制,但需要汇总已有成果)。详见附录一。1.5 建设方案期限水源地达标建设达标建设方案期限为2016年-2020年,一般选取其中三年作为建设期限,分阶段确定达标目标和建设进度,力求做到点面结合、主次分明、总体推进的效果。1.6 目标到2020年,我省重要饮用水水源地达到“水量保证,水质合格,监控完备,制度健全”,初步建成重要饮

9、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体系。具体目标为 “一个保障、两个达标、三个没有、四个到位”。“一个保障”是指保障水源地安全供水,正常情况下水源地安全供水,突发事件情况下保证应急供水;“两个达标”是重要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到国家规定的水质标准,供水保证率达到95%以上;“三个没有”是一级保护区范围内没有与供水设施无关的设施和活动;二级保护区范围内没有排放污染物的设施或活动;准保护区范围内没有对水体污染严重的建设项目、设施或活动;“四个到位”是水源地保护机构和人员到位;警示标牌、分界牌和隔离措施到位;备用水源地和应急预案到位;水质自动监测和预警设施到位。2、饮用水水源地现状调查内容和方法2.1调查基准年和区

10、域2.1.1调查基准年 调查现状年为2014年,规划区调查基准年为:2020年、2030年。2.1.2调查区域(1)供水城市调查现状年供水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和用水、供水等情况。(2)水源地 调查现状年水源地保护区(包含饮水渠道、管线)水量、水源水质及污染源和生态状况、重要湖库型水源地水土流失、水源地保护和管理等情况。 (3)规划区 结合城市总体规划,调查2020年、2030年城市规划区范围及其基本情况。 2.2 调查方法 (1)收集资料法 以收集和利用现有资料为主,合理选用水资源综合规划、统计年鉴或年报、水质通报、土地详查成果、水资源公报、水源地监测数据、城市总体规划等相关成果。(2)现场

11、调查与监测如缺乏有关资料,应进行相应的现场调查和监测。2.3 城市状况调查2.3.1 城市经济社会情况调查收集统计分析与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密切相关的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为分析现状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及其预测未来需水提供基础资料。主要指标包括城市人口、国内生产总值(GDP)等。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分析说明城市的经济社会特点,重点分析城市人口增长、城市总体定位、主要功能分区(工业区、科技园区、商住区、旅游区、生态保护区等)。填入附表1。2.3.2 城市用水和供水调查 调查统计分析城市用水和供水状况,主要包括城市用水结构和用水水平、居民生活用水价格。用水结构分为居民生活用水、第三产业用水、第二产业用水

12、和生态用水4类。城市居民生活用水水平以居民生活人均用水量和综合生活人均用水量等指标表示。城市供水结构按水源性质分为地表水、地下水和其他水源三大类。地表水分为水库、湖泊与河道三类。地下水分为浅层地下水和深层承压水。其他水源包括微咸水利用、污水处理再利用、雨水集蓄利用、海水直接利用和海水淡化。 城市供水量包括集中式供水量和自备集中式供水量。集中式供水:由水源集中取水,经水厂统一净化处理和消毒后,通过输水管网送到用户的供水。自备集中式供水:除城建部门建设的各级自来水厂外,还有各单位自备的集中式供水方式。 居民生活用水量是指使用公共供水设施或自备供水设施供水的城市居民家庭日常生活用水。 生态与环境用水

13、量指建成区绿化用水、环境用水和河湖补水等的一次性使用的淡水。未经处理的污水和海水直接利用量不计入总用水量中,需另行统计并要求单列。城市用水和供水调查填写附表2和附表3。2.4 水源地调查2.4.1水源地基本情况调查调查统计分析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基本信息包括3个方面:(1)水源地地理信息 包括水源地名称、水源地所在水系或河流湖库、水源地经纬度等。(2)水源地运行状况包括水源地类型、工程规模、建立时间、供水城市和供水人口等。(3)水源地水体所在水功能区水源地所在功能区名称针对已划定水功能区的水源地,没有划定功能区的水源地可以不填。调查成果填入附表4。2.4.2 水源地水量调查对地表水水源地通过调查掌

14、握城市饮用水水源地设计和现状条件下水源地来水量、城市供水量、供水保证率、供水结构的变化和差异,分析变化的过程和原因。 填写地表水源设计枯水年来水量和现状水平年枯水年来水量是为了对比分析设计和现状条件下水源地来水量的变化;填写设计供水量和现状年实际供水量是在对比分析设计供水和实际供水量的差异,从而分析可能存在的水量不安全的原因,为水量安全评价提供基础资料。 对地下水源地要求查清水源地所处流域、可开采量、实际开采量、超采量、开采井数及由于超采而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等情况。 城市供水量指水源地向城市供给的毛水量(包括输水损失量)。 其他工业供水量是指直接从水源地取水的工业毛供水量。 综合生活供水量可采

15、用自来水供给的综合生活用水毛供水量,并需包括水源地至自来水厂的输水损失在内。调查数据填入表附5和附表6。 对附表5,若缺乏2014年水平年的资料,当20112013年水平年的数值变化不大时,除现状年实际供水量外,其他项目可以采用20112013年水平年数值代替2014年数值。当城市从渠道取水时,来水量填入附表5中河道取水一栏中,但要在报告中给予说明。渠道设计来水流量采用城市取水设计报告中的资料。有城市供水的保证率和在此保证率条件下的渠道来水流量,此流量作为设计来水量。 在附表5中,现状水平年枯水年来水量是指2014年水平年的枯水年年来水量,其枯水年频率和本表中设计枯水年来水量的频率相同。201

16、4水平年枯水流量是指2014年水平年的枯水期来水流量,其频率和本表中设计枯水年来水量的频率相同。2014年水平年的来水量是指在历年降水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在2014年的下垫面条件和上游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条件下,进入水库和湖泊的来水量。一般情况下,由于2014年水平年下垫面条件的变化和上游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提高,2014年水平年的来水量往往比以往减小,如上游新建大型多年调节水库,来水量可能增多。 根据资料情况,现状水平年枯水年来水量和2014水平年枯水流量的获取途径分为几种情况: 从现有成果中获取。这些计算成果可以是水资源综合规划中的水资源配置成果或最近的水源地设计复核资料等。 当上游水资源开发利

17、用程度较低,实测流量资料能代表现状水平年来水量资料时,用实测来水量资料代替现状年来水量资料,并进行频率分析,计算枯水年来水量和枯水流量。 上游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虽然较高,但是,当某段时间内上游水资源开发利用对来水量的影响和现状水平年上游水资源开发利用对来水量的影响相近时,可以用该段时间的实测流量代替现状年来水量,并进行频率分析,计算枯水年来水量和枯水流量。 当不符合上述三种情况时,需要进行来水量的还原和还现计算,提出2014年水平年来水系列并进行频率分析,计算枯水年来水量和枯水流量。 对河道无坝取水,当上游水资源开发利用对枯水流量的影响较大时,采用实测来水量代替2014年水平年来水量要慎重。2

18、.4.3 水源地水质调查1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调查评价包括河流(渠道)和湖库型水源地。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点(断面)的选择应能反映水源地取水口的水质状况。水质监测点(断面)布设和监测方法参见水环境监测规范(SL 219)。城市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项目包括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 2002)表1和表2中所有的29个项目。评价所用原始数据分别按汛期、非汛期和年度平均3个值,填入附表7。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 2002)表3中的部分有毒有机物项目,各城市可根据实际情况安排监测,也可采用已有专项有毒有机物监测成果。附表7中的基本项目包括GB:3838

19、-2002表1中的24个项目;补充项目包括GB 3838-2002表2中的5个项目;特定项目可从GB 3838-2002表3中的项目中选择。地方特定项目主要指当地特有的水质指标,如背景值高的指标、特有污染指标等。 已经划定水功能区划内的水源地,水质监测选用的监测点(断面)应是该水功能区的水质监测代表断面。未划定水功能区划的水源地,水质监测断面选用方法参考有关水质监测评价规范。除有毒有机项目外,基本项目和补充项目栏中所有列的项目要全而且一致,缺乏监测数据的项目填零(pH除外)。 水源地补充项目(硫酸盐、氯化物、硝酸盐、铁、锰)和有毒有机物项目水质类别评价结果为“达标”、“不达标”。地表水水源地水

20、质评价标准采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 2002)。评价方法采用单项标准指数法(最差的项目赋全权,又称一票否决法)确定水源地水质类别。按汛期、非汛期和年度平均分别统计,并以类地表水标准值为界限,给出是否超标、主要超标物及其超标倍数等,填入附表8。河流(渠道)型饮用水水源地总氮不参与水质综合评价。 基本项目水质类别分I、II、III、IV、V和劣V类评价;补充项目、有毒有机物和地区特定项目按达标、不达标评价;湖库类水源地富营养化按“贫”、“中”、“富”评价;所在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状况只填达标或不达标。主要超标项目按水质标准指数由大到小排序,选取前3项填写(水质标准指数一污染物i的实测浓度

21、水质参数i的标准值,标准值按地表水水质标准类标准执行)。填写超标项目时,同时填写超标项目的水质标准指数,并加括号,如高锰酸盐指数(3.2)。水功能区水质调查评价只限于含有饮用水水源地的水功能区。关于水功能区水质达标评价标准,对于只有一个水功能的水域,以相应的水质目标作为评价标准;对于有多个水功能的水域,应采用饮用水功能作为评价标准。饮用水水源地所在水功能区,应在表的备注栏中注明其水功能区的名称。2湖库型饮用水水源地营养状况调查评价 对湖库型饮用水水源地应进行营养状况评价。湖库型饮用水水源地营养状况评价方法和标准依据地表水资源质量评价技术规程(SL395)要求一致。富营养化评价项目包括总磷、总氮

22、、叶绿素、透明度和高锰酸盐指数5项;营养程度按贫营养、中营养、轻度富营养、中度富营养和重度富营养五级评价。有多测点分层取样的湖泊(水库),评价年度代表值采用各垂线平均后的多点平均值。填入附表9。3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水质 将评价所用原始数据按年均值填写入附表10中。地下水水质评价标准采用国家标准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1993)。采用单项组分评价和综合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将地下水水源地水质指标分为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或细菌学指标、毒理学、放射性指标和地方特定项目四大类。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或细菌学指标对人体健康影响较小或可通过净水厂传统处理方法去除,这一类指标按地下水水质标准的

23、5类进行评价,并将其类水标准值的上限值确定为地下水水质控制标准。毒理学和放射性指标作为一类,按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进行达标评价,填入附表11。一般化学指标和细菌学指标一栏中,按照地下水水质标准,分I、V类填写类别。毒理学、放射性指标和地区特定项目,按照饮用水卫生标准,达标评价只填达标或不达标;超标项目按水质标准指数由大到小排序,选取前3项填写(水质标准指数一污染物i的实测浓度水质参数i的标准值,标准值按地下水水质标准类标准执行)。填写超标项目时,同时填写超标项目的水质标准指数,并加括号,如高锰酸盐指数(3.2)。2.4.4 水源地污染源调查 污染源调查包括污染源类型(点源、面源、内源等)、污染来

24、源及其时空分布。污染源分为点污染源、面污染源和内污染源3类,其中,面污染源、内污染源调查主要针对湖库型水源地。 1水源地排污口和污染源调查 饮用水水源地排污口和污染源调查范围:重点调查保护区和水功能区的排污口和污染源,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查对取水口水质有一定影响和潜在威胁的排污口。 废污水排放量、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调查、估算方法采用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细则有关规定。 饮用水水源地排污口和污染源调查分入河排污口和污染源(含潜在污染源)两类调查。 入河排污口调查内容包括排污口名称、排入水源地的废污水量、污染物量等。污染物排放量COD和氨氮为必选项,其他项可根据水质超标情况,选择34项填写。按附表12

25、填写。内源污染调查仅限于湖库型饮用水水源地的水域,不包括陆域范围。内源污染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水产养殖、底泥污染状况以及水面流动污染源等。水面流动污染源包括航运、水上娱乐等,将调查结果进行定性描述其污染程度,分轻微、一般、严重。按附表12填写。污染源调查内容包括污染源类型、所在位置、废污水排放量、污染物排放量等。污染源类型包括城镇生活污水、工矿企业废水、垃圾填埋场以及集中式禽畜养殖场排水等。污染物排放量COD和氨氮为必选项,其他项可根据水质超标情况,选择34项填写。按附表13填写。 2水源地周边面源污染调查目前估算面源污染负荷主要有三种途径:第一种是在对流域区域的水土流失过程及其主要制约因素进行大

26、量详细调查的基础上,利用数学模型对面源污染物的输出、迁移转化过程进行详细模拟,预测流域区域面源污染物的输出总量和空间动态变化;另一种是根据流域主要土地利用类型、降水径流资料等实测资料通过直接或间接途径估算流域区域的总降水径流量和平均径流污染物浓度计算总污染负荷量;第三种则是根据汛期、非汛期河流控制断面污染物通量以及点源负荷调查数据进行估算。面源污染调查范围为湖库汇流区中影响取水口所在功能区水质状况的区域。面源污染调查包括城镇地表径流、化肥农药使用、农村生活污水和固体废弃物、水土流失及分散式禽畜养殖等。按附表14填写。2.3.5水源地水土流失及其治理情况调查 重点调查水土流失影响严重的湖库型水源

27、地。 调查范围:在上级水库以下、对湖库影响大的主要汇流区域。 基本情况主要根据2014年年鉴资料统计;土地利用现状采用土地管理部门2014年的土地利用现状资料。 水土流失调查以水力侵蚀为主,利用近几年的治理面积和保存率,调查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情况。水土流失治理成果主要对20102014年的治理情况进行调查。湖库型水源地基本情况、土地利用现状、水土流失及其治理成果调查内容填附表15、附表16和附表17。2.3.6水源地管理现状调查 水源地管理状况调查分析包括水源地的管理体制和保护状况两个部分。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管理体制和水资源保护情况调查数据填写附表18附和表19。水源地管理情况调查分为水源地保

28、护地方法规、应急预案、运行状况等。 水源地保护情况调查包括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法制建设、水质水量监测及信息发布、已实施的保障饮用水安全的措施等。报告应说明城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管理工作情况,总结经验教训,提出加强管理和保护的对策建议。3、水源地安全评价3.1 水质安全状况评价3.1.1 评价原则1)对水源地进行水质状况指数评价,按一般污染物指数、有毒污染物指数、湖库富营养化指数等,分为五个等级,分别以指数1、2、3、4、5表达。2)对人体健康危害明显和存在长期危害,而目前饮用水处理工艺难以去除的有毒类,归纳为有毒污染物;其指数评价采用单因子法,即对最差的项目赋全权。3)除有毒污染物外其余指数归

29、纳为河道型水源地和地下水水源地的一般污染物,其指数评价采用等权重综合评价。4)河流和地下水水源进行一般污染物指数和有毒污染物指数评价,湖库型水源地增加富营养化指数评价。5)在计算一般污染物指数、有毒污染物指数、富营养化指数的基础上,进行安全评价。3.1.2 评价项目1)一般污染物项目监测项目全部参与评价(项目不得少于5项),具体项目在表4-1和表4-2规定的项目中选择。2)有毒污染物项目地表水水源地有毒污染物项目:挥发性酚类、硝酸盐、重金属类中各类至少选择一项;地下水水源地有毒污染物项目:挥发性酚类、重金属类中各类至少选择一项。3)湖库富营养化评价项目富营养化评价项目包括总磷、总氮、叶绿素、透

30、明度和高锰酸盐指数,见评价表4-3。3.1.3 评价标准一般污染物指数和有毒污染物指数评价标准参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制定,详见表3-1,表3-2。富营养化评价项目控制标准参照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有关技术细则,见表3-3。表3-1 地表水饮水水源地水质评价项目、标准及指数 项 目评价标准及指数12345一般污染物项目溶解氧(mg/L)7.56532高锰酸盐指数(mg/L)2461015化学需氧量(mg/L)15203040生化需氧量(mg/L)34610氨氮(mg/L)0.150.51.01.52.0铜(mg/L)0.011.

31、0锌(mg/L)0.051.02.0硫化物(mg/L)0.050.10.20.51.0硫酸盐(mg/L)未检出250250氯化物(mg/L)未检出250250铁(mg/L)未检出0.30.3锰(mg/L)未检出0.10.1硒(mg/L)0.010.02有毒物项目挥发性酚类(mg/L)0.0020.0050.010.1石油类(mg/L)0.050.51.0硝酸盐(mg/L)102025氟化物(mg/L)1.01.5砷(mg/L)0.050.1汞(mg/L)0.000050.00010.001镉(mg/L)0.0010.0050.01铬(mg/L)0.010.050.1铅(mg/L)0.010.0

32、50.1氰化物(mg/L)0.0050.050.2表3-2 地下水饮水水源地水质评价项目、标准及指数项 目评价标准及指数12345一般污染物项目色 度(度)55152525嗅和味无无无无有浑浊度 (度)3331010肉眼可见物无无无无有pH值6.58.55.56.58.599总硬度(mg/L)150300450550550溶解性总固体 (mg/L)300500100020002000硫酸盐 (mg/L)50150250350350氯化物 (mg/L)50150250350350铁(Fe) (mg/L)0.10.20.31.51.5锰(Mn) (mg/L)0.050.050.11.01.0铜(C

33、u) (mg/L)0.010.051.01.51.5锌(Zn) (mg/L)0.050.51.05.05.0高锰酸盐指数 (mg/L)1.02.03.01010氨氮(mg/L)0.020.020.20.50.5有毒物项目挥发性酚类(mg/L)0.0010.0010.0020.010.01阴离子合成洗涤剂(mg/L)未检出0.10.30.30.3硝酸盐(mg/L)2.05.0203030亚硝酸盐(mg/L)0.0010.010.020.10.1氟化物 (mg/L)1.01.01.02.02.0碘化物 (mg/L)0.10.10.21.01.0氰化物 (mg/L)0.0010.010.050.10

34、.1汞(Hg) (mg/L)0.000050.00050.0010.0010.001砷(As) (mg/L)0.0050.010.050.050.05硒(Se) (mg/L)0.010.010.010.10.1镉(Cd) (mg/L)0.00010.0010.010.010.01铬(六价) (mg/L)0.0050.010.050.10.1铅(Pb) (mg/L)0.0050.010.050.10.1滴滴滴 (g/L)未检出0.0051.01.01.0六六六 (g/L)0.0050.055.05.05.0总放射性(Bq/L)0.10.10.10.10.1总放射性(Bq/L)0.11.01.01

35、.01.0表3-3 富营养化项目、标准、指数水质评价指数评分值叶绿素a(mg/m3)总磷(mg/m3)总氮(mg/m3)高锰酸盐指数(mg/L)透明度(m)110200.51.01.04.020500.150.410.05.0230402.04.010251003001.02.03.01.53506010.026.05010050010004.08.01.00.504708064.0160.02006002000600010.025.00.400.30590100400.01000.0900130090001600040.060.00.200.123.1.4 评价方法1)一般污染物项目指数计算

36、(1)计算单项指标指数。当评价项目i的监测值Ci处于评价标准分级值Ciok和Ciok+1之间时,该评价指标的指数:式中,Ci:i指标的实测浓度; Ciok:i指标的k级标准浓度; Ciok1:i指标的k1级标准浓度; Iiok:i指标的k级标准指数值。(2)计算综合指数(WQI),其值是各单项指数的算术平均值。即: (i=1,2,n)n:参与评价的指标数。(3)确定评价类别:当0WQI1时,水质指数为1;当1WQI2时,水质指数为2;当2WQI3时,水质指数为3;当3WQI4时,水质指数为4;当4WQI5时,水质指数为5。(4)某些细节处理:关于溶解氧指标的指数计算溶解氧与一般指标(项目)不同

37、,一般说,溶解氧越大,水质越好,所以溶解氧的计算公式与其它指标的指数计算公式相反。如有类似情况,同等处理。两级或多级标准值相等的处理当标准中两级分级值或多级分级值相同时,单项指标指数按下列公式计算。即:式中,m相同标准的个数。当只有一个区域时,如果该项目未检测出来,则评价指数Ii=1;如监测值小于所给标准,则评价指数Ii=2;如监测值大于所给标准,则评价指数Ii=5。CiCio5的处理当CiCio5时,为劣类水,其单项指标指数一律计为Ii=5。2)有毒物项目指数计算有毒物项目指数计算的具体步骤如下:单项指标指数的计算与一般污染物项目指数计算相同;综合指数,取其各单项指数最大值为有毒物项目综合指

38、数,即采用水质项目评价最差的作为有毒物项目的评判结果(最差项目赋全权)。3)湖库营养状况指数计算湖库型水源地需进行富营养化评价,其评价方法和标准与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有关技术细则一致。营养程度按富营养指数1、2、3、4、5评价。有多测点分层取样的湖泊(水库),评价年度代表值采用各垂线平均后的多点平均值。评价方法采用评分法,具体做法为:查表将单项参数浓度值转为评分,监测值处于表列值两者中间者可采用相邻点内插;几个参评项目评分值求取均值;用求得的均值再查表得富营养化指数。4)水质安全状况评价通过上述方法计算出一般污染物指数、有毒污染物指数和富营养化指数,取其中最大的指数作为水源地水质综合评价指数,利

39、用水质综合评价指数确定水源地水质安全状况,确定方法为:当水质综合评价指数为1和2时,则水质评价为安全;当水质综合评价指数为3时,则水质评价为基本安全;当水质综合评价指数为4和5时,则水质评价为不安全。3.2 水量安全状况评价3.2.1水量安全评价方法、指标及标准饮用水水源地水量安全状况评价主要根据工程供水能力和枯水年河道来水保证率或地下水开采率判断水量是否满足水源设计供水量的程度。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评价体系分为目标层和指标层两个层次。目标层反映水量是否满足水源设计水量要求,指标层反映水源地水量安全的具体因子。饮用水水源地安全评价指标具体见表3-4。表3-4 湖南省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评价指标

40、目标层指 标 层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水量安全评价工程供水能力:现状综合生活供水量/设计综合生活供水量100%。反映取水工程的运行状况枯水年来水量保证率,表征水源地来水量的变化情况河道:2004水平年枯水流量/设计枯水流量100%湖库:现状水平年枯水年来水量/设计枯水年来水量100%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水量安全评价工程供水能力:现状综合生活供水量/设计综合生活供水量100%。反映取水工程的运行状况地下水开采率:实际供水量/可开采量。表征地下水水量保证程度评价指标表中:a)现状综合生活供水量为:现状居民生活用水与第三产业用水量之和,设计综合生活供水量=水源设计供水量设计工业供水量设计农业供水量;b)若

41、暂无现状综合生活供水量或设计综合生活供水量数据,工程供水能力可采用现状城市供水量设计城市供水量100%。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水量安全评价以指数1、2、3、4、5五级表达,各类型水源地的安全性评价指标(数)及标准见表3-5。表3-5 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评价指标(数)及标准目 标评价指标评价指数及标准12345地表水水源地水量安全工程供水能力(%)9590807070枯水年来水量保证率(%)9795908585地下水水源地水量安全工程供水能力(%)9590807070地下水开采率(%)851001151301303.2.2水量安全状况评价按照评价方法和评价体系里的评价指标、指数及标准进行各水源地水量

42、安全评价,并按水源地的设计情况和实际供水情况进行分析和修正,譬如某水源地尚未充分发挥供水效益致使用水量未能达到原设计水量而造成现状综合供水量减少,其评价指数应修正为1。取两个评价指标安全评价指数最大的作为水源地水量安全评价指数,利用水量安全评价指数确定水源地水量安全状况,确定方法为:当水量安全评价指数为1和2时,则水量评价为安全;当水量安全评价指数为3时,则水量评价为基本安全;当水量安全评价指数根据为4和5时,则水量评价为不安全。3.3 应急能力评价 风险与应急相互对应,密不可分。风险应急就是在科学的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的基础上,当面临风险时从可以采取的转移、接受、回避、化解和分担风险等各种手段

43、中选择最优方案的过程,其主要任务是以最低的代价获得最佳效益。当发生水质或水量突发事件时,城市饮用水应急能力就会发挥其作用,显现其重要性。城市饮用水应急能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备用和应急水源及其供水能力、应急供水的手段和应急预案,对饮用水应急能力进行评估可以为有效风险预报和风险应急提供依据。3.3.1 评价内容 1 应急和备用水源 伴随着水资源严重短缺、突发事故频发、水量需求增大、供需矛盾等问题的显现,应急及备用水源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对于单一水源的地级城市、20万人口以上城市,应急及备用水源显得尤为重要。由于水在工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城市供水要求水源水体必须是质与量的统一。然而近几十年来,由

44、于工农业的发展,城市、工业企业排污量大量增加,农田广泛施用化肥、农药,因而使许多地区的水源受到污染,水质严重恶化。应急和备用水源的有无及其工程供水能力是城市应急供水的前提条件,因此,城市饮用水应急能力安全评估首先是对应急和备用水源及其工程状况的评估。 2 应急供水手段 城市饮用水应急供水手段包含了应急管理以及一系列应急供水保障,是饮用水安全及应急供水的保障。 (1)应急管理 城市饮用水安全应急管理应当从源头做起,并贯穿于整个饮用水的处理和输送过程中,应急管理应当包括管理机制、管理和监控预警等方面,其中,应急管理机制分为水源地保护机制、水质水量预警机制以及安全保障应急机制;管理应当从饮用水水源地

45、管理和城市应急供水管理入手;监控预警涵盖水源地保护监控、水质水量监测与公报、水质应急监测以及供水系统水质监控预警。(2)应急供水保障 应急供水保障指所有支持和保证应急供水的条件,是应急预案付诸反应行动的基础,当发生突发水污染事件或水量短缺时,要求有相应的应急保障措施来保证应急反应的快速性和有效性,支持应急供水的顺利进行。应急供水保障系统由技术、人员和物资三方面构成,具体包括通信和信息保障、应急力量和装备保障、交通运输保障、医疗保障、治安保障、资金保障和社会动员保障等,因此,城市饮用水应急供水保障应从以上三个方面加强。 3 应急预案 突发水环境污染事件具有不确定性、流域性、难处理性和影响的长期性

46、,往往事发突然且危害性大,必须快速、及时、有效地处理。现阶段,很多城市供水部门没有应对突发事件的切实可行的应急预案体系,并且水质应急监测难度大。我国对紧急重大灾害预警及应急措施的认识不足,起步较晚,水质预警应急机制尚不完备。城市供水管理体系不完备,应对突发水环境污染事件的能力较弱。发生饮用水水源污染事故后,供水部门缺乏应变能力,无法采取正确的处理手段,不能以最快速度恢复正常秩序,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事件带来的损失。一些地方没有高度重视对突发水环境污染事故的预警防范工作,应对突发重特大水环境污染事件及洪水干旱事件信息收集的报告和反馈工作不力,应急监测能力和处置能力明显不足。因此,评估城市饮用水应急

47、能力安全时,必须将应急预案的编制、完备性及其可操作性纳入评估范围,对此进行评估。3.3.2评估指标及标准 城市饮用水应急能力评价依据城市是否有备用和应急水源及其应急工程、应急供水手段等的有效性、应急预案的有无及完备情况这三个方面,构建应急能力指数评价等级,详见表3-6。取三个方面安全评价指数最大的作为城市饮用水应急能力评价指数,确定城市饮用水应急能力安全状况,确定方法为:当城市饮用水应急能力评价指数为1和2时,则城市饮用水应急能力评价为安全;当城市饮用水应急能力评价指数为3时,则城市饮用水应急能力评价为基本安全;当城市饮用水应急能力评价指数为4和5时,则城市饮用水应急能力评价为不安全。表3-6

48、 城市饮用水应急能力安全评价等级评价标准评价依据备用和应急水源及工程能力应急供水手段应急预案1有备用及应急水源、工程能力完好齐备有应急预案,编制和实施有效2有备用及应急水源、工程能力完好齐备有应急预案,编制和实施有效3有备用及应急水源、工程能力完好基本保证应急供水有应急预案,预案编制不完备,实施效率低4有备用及应急水源、工程能力差不能保证应急供水有应急预案,预案编制不完备,实施效率低5无备用及应急水源不能保证应急供水无应急预案4、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核定与补充划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为主要依据,根据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338-2007),对已

49、经划定的保护区进行核定,对尚未划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地区开展划分工作。核定与划分原则为:(1)与水功能区划相结合。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划分应与水源地所在水功能区的水域相结合,即与水功能一级区中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和二级水功能区中的饮用水水源区的水域相结合并延伸一定的陆域范围,以保证取水达到水质目标为基本要求。水源保护区水质目标应不低于相应水功能区的水质目标。(2)水量、水质保护并重。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的划分要做到水量、水质保护并重,在取水量有保证的地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应以保护水源水质为重点。(3)符合水源地特点。水源保护区划分的标准和方法应针对河道型、湖库型、地下水等不同类型饮用水水源的保护

50、特点。(4)现实性和前瞻性相结合。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不仅考虑现状水源水质水量的各种影响因素,同时还应与流域水资源保护规划、区域的城市发展规划及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要相结合,保护区的划分不仅要满足现状要求,还要考虑未来发展。(5)因地制宜、便于监管。排污现状、水源周边情况、管理实际及经济社会发展等各种现状因素,划定适合地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力求明确简单,既要便于主管单位部门管理,也要便于公众参与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的监督。(6)对于调整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和补充划定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需要按照相关的法律规定,报省级人民政府或人大审批。核定成果填入附表20。5、饮用水水源地达标建设内容5.1 总体要求我省

51、重要饮用水水源地达标建设内容按以下要求制定工程与非工程措施。1、 水量(一)饮用水水源地供水保证率达到95%以上。(二)流域和区域调度中,应有优先满足饮用水供水要求的调度配置方案,确保相应保证率下取水工程正常运行的水量和水位。(三)供水设施完好,取水和输水工程运行安全;取水口处河势稳定;地下水水源地采补基本平衡,长期开采不产生明显的地质和生态环境问题。(四)建立重要城市应急备用水源地,建立特枯年或连续干旱年的供水安全储备,制订特殊情况下的区域水资源配置和供水联合调度方案;备用水源能够满足特殊情况下一定的时间内生活用水需求,并具有完备的接入自来水厂的供水配套设施。2、 水质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建

52、设目标包括水质保护和区域综合治理两类。(一) 水质保护1)、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取水口供水水质达到或优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按基本项目和补充项目评价)。2)、地下饮用水水源地供水水质达到或优于地下水环质量标准(GB/T14848-1993)类标准。(二)区域综合治理1)、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内有条件的应实行封闭管理,保护区边界设立明确的地理界标和明显的警示标志;取水口和取水设施周边设有明显的具有保护性功能的隔离防护设施。2)、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内,没有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没有从事网箱养殖、旅游、游泳、垂钓或者其他可能污染饮用水水体的活动;二级

53、保护区内,无入河排污口,无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无污染饮用水水体的网箱养殖、旅游等活动,无固体废物贮存、堆放场所,禁止使用含磷洗涤剂、农药和化肥;准保护区内,没有对水体产生严重污染的建设项目,没有危险废物、生活垃圾堆放场所和处置场所。3)、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范围内有公路、铁路通过的,交通设施应建设和完善桥面雨水收集处置设施与事故环境污染防治措施,在进入保护区之前应设立明显的警示标志,确保水源不被污染。4)、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适宜绿化的陆域,植被覆盖率应达到80%以上,二级保护区和准保护区内适宜绿化的陆域,植被覆盖率应逐步提高。3、 监控(一)实现对饮用水水源地的全方位监控1)、管理部门建立自

54、动在线监控设施,对饮用水水源地取水口及重要供水工程设施实现24小时自动视频监控。2)、建立巡查制度,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实行逐日巡查,二级保护区实行不定期巡查,做好巡查记录。(二)常规性监测和排查性监测相结合,形成较为完善的监测机制1)、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指标定期监测,监测项目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规定的基本项目和补充监测项目;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水域每月至少监测2次,取水口附近水域实施必要的在线监测。2)、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规定的特定项目,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每年至少进行1次定期排查性监测。3)、湖库型饮用水水源地,除按照以上要求开展相关

55、监测外,还应按照地表水资源质量评价技术规程(SL395-2007)规定的项目开展营养状况监测。4)、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按照地下水监测规范(SL183-2005)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1993)有关规定,对水位、水质和采补量进行定期监测。(三)具备一定的信息管理和应急监测能力具备水量、水质、水位、流速等水文水资源监测信息采集、传输和分析处理能力,建立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水量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加强针对突发污染事件及藻华等水质异常现象的应急监测能力建设,具备预警和突发事件发生时,加密监测和增加监测项目的应急监测能力。4、 管理(一)按照水污染防治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地方政府负责全国重

56、要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水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做好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工作。重要饮用水水源地的管理和保护应配备专职管理人员,落实工作经费。(二)建立水源地安全保障部门联机机制,实行资源共享和重大事项会商制度。(三)完成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报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实施;完成饮用水水源地边界、保护区边界警示标志的设置。(四)制定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的相关法规、规章或办法,并经批准实施;建立稳定的饮用水水源地保护资金投入机制;完善饮用水水源地监测设施,加强技术人员培训,提高监测能力和水平。(五)制定应对突发水污染事件、洪水和干旱等特殊条件下供水安全保障的应急预案;建立应对突发事件的人员、物资储备机制和技

57、术保障体系;实行定期演练制度,建立健全有效的预警机制等。5.2 水量达标建设1、流域和区域调度中,应制定优先满足饮用水供水要求的调度配置方案,确保相应保证率下取水工程正常运行的水量和水位。2、制订特枯年或连续干旱年等特殊情况下的区域水资源配置和供水联合调度方案。3、对由于水质恶化、污染严重或者水源枯竭而基本丧失饮用水水源地功能以及存在重大水质安全隐患且目前暂无可行的处理措施和解决方案的现有水源地,应提出替代水源地方案。针对在连续干旱年、特殊干旱年及突发污染事故情况下风险程度较高的城市,应提出城市应急备用水源地方案。成果填报附表21。5.3 水质达标建设5.3.1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措施地表水

58、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主要包括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建立隔离防护、污染源综合整治、生态修复与保护等综合工程体系。(1)隔离防护为防止人类活动对水源保护区水量、水质造成影响,主要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应设置隔离防护设施,包括物理隔离工程(护栏、围网等)和生物隔离工程(如防护林)。其中,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内有条件的应实行封闭管理,保护区边界设立明确的地理界标和明显的警示标志;取水口和取水设施周边设有明显的具有保护性功能的隔离防护设施。隔离工程原则上应沿着水源保护区的边界建设,各地可根据保护区的大小、周边具体情况等因素,合理确定隔离工程的范围和工程类型。成果填报附表22。(2)污染源综合整治污染源综合整治是指对保护区

59、内现有点源、面源、内源、线源等各类污染源采取综合治理措施,包括对直接进入保护区的污染源采取分流、截污等工程措施,防止污染物直接进入水源地水体。点源污染综合整治工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点污染源治理包括工业和生活污染点源治理、保护区内人口搬迁、集中式禽畜养殖控制等治理工程。工业、生活污染点源治理:按照有关法律规定,对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污染点源以及入河排污口提出关停要求;提出工业、生活污染源治理的工程方案,明确治理项目类型、所属行政区、行业,估算治理后的废污水削减量及污染物削减量。人口搬迁:为保护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水质,应对位于保护区内的人口进行搬迁,提出搬迁人口数及相应投资。集中式禽畜养殖污染控制: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第九号令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2001年)中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新建畜禽养殖场、对原有养殖业限期搬迁或关闭等有关规定,提出规划水平年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养殖厂搬迁或关闭计划。暂时不能搬迁的要采取防治措施,提出对畜禽养殖场排放废水、粪便、废渣处置方案及综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