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脊柱的结构和体表定位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29277107 上传时间:2022-08-0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3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人类脊柱的结构和体表定位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类脊柱的结构和体表定位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类脊柱的结构和体表定位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人类脊柱的结构和体表定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类脊柱的结构和体表定位(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人类脊柱的构造和体表定位为了拟定病变的位置,一方面应理解各椎骨体表标志。从枕骨结节向下,第一种触及的是第2 颈椎棘突;它与第2 颈椎椎体约在同一水平。第7 颈椎棘突特别长,颈前屈时更为明显,故又称隆椎。将双上肢垂于体侧,两肩胛冈内端连线通过第3 胸椎的棘突,棘突下缘约平第3 、4 胸椎间隙。两肩胛下角的连线、通过第7 胸椎棘突,约平第8 胸椎椎体。腰肌两侧可触及的最长的横突为第3 腰椎横突,同第3 腰椎椎体水平。双侧髂嵴最高点的连线,一般通过第4 腰椎椎体下部或第4 、5 椎体间隙。双侧髂后上棘的连线,通过第5 腰椎与第一骶椎棘突之间。脊柱各构造的体表定位和临床应用一,脊柱各构造的常用体表定位

2、法(一) 触抹法:此法最以便,最常用,较精确。是运用人体的骨性标志,对脊柱各构造进行触抹而拟定其位置。1,棘突的触抹定位法:(1) 颈椎:常 运用枕外粗隆、C2、C7棘突,来拟定颈椎各棘突的位置。枕外粗隆:粗大,任何人均可精确触抹清。沿此向下,有一凹陷,再向下推摸,可触及一骨突,即为C2棘突。C2棘突:较大,末端分叉。瘦弱者低头时可见其隆起于项部的上段。任何人也可摸清。可做为颈棘突检查的基点。C2既定,向下推摸,即可触抹清C3棘突。C7棘突:长而大,多不分叉。低头时,其隆起于项背交界处。也可精确抹清。沿其向上触摸 ,就可拟定C6、C5棘突的位置。唯 C4棘突不易抹及。但可从己标出的C3、C5棘

3、突而可推测出其位置约。约有20%的人,C6棘突比C7棘突长。个别人的T1棘突比C7的长。应注意鉴别。(2) 腰椎棘突:常运用可精确抹清的双侧髂嵴最高点来定位。L4棘突、或L4.5棘间,正位于双侧髂嵴最高点的连线上。S1:双侧髂后上棘连线水平,正相称于S1椎体。故S1中嵴也能较精拟定位。故L3、L4、L5棘突就能较精拟定位;甚至L2、L1棘突也基本能定位(3) 胸椎棘突:当人直立,双上肢自然下垂,双肩胛岗内侧端连线,与 T3棘突平。双侧肩胛骨下角的连线,与 T7棘突平。由于C7、T3、T7的棘突均能较精拟定位,故T1、T2、T3、T4、T5 T6 、T7、T8,甚至T9、T10也能较对的地定位。

4、2,横突的触抹定位法:(1)颈椎横突的触抹定位:C1横突:位于乳突与下颌角连线中点水平的胸锁乳突肌后缘。C2横突:位于下颌角水平线与胸锁乳突肌后缘的交界处。C3横突:位于舌骨角水平线与胸锁乳突肌后缘的交界处。C4横突:位于甲状软骨近上缘水平线与同肌后缘的交界处C5横突:位于甲状软骨水平线与同肌后缘的交界处。C6横突:位于环状软骨水平线与同肌后缘的交界处。C7 横突:位于上一横突之下。也可如此定:均在胸锁乳突肌后缘触抹,自乳突尖始,每隔约1.0-1.5cm,即为一种横突。(2)胸椎各横突的触抹定位:不易触 抹清。(3)腰椎各横突的触 抹定位:L3横突:最易触抹。在骶棘外缘与第12肋交界处或稍下即

5、是。另一措施:医生将拇、食指竭力张开,置于患者的腰肋部,食指的桡侧贴近患者的肋弓,拇指尖所指即为 L3横突尖。L4、L2横突:既然L3横突可定,其上下即为L2、L4横突。L5横突:位于髂后上棘的稍外上方。3,关节突的触抹定位:在棘突的两侧,用力按压时,可触到一系列串珠状骨性隆起,即为关节突。颈腰椎关节突较深,胸椎者较浅,后者较易抹清。4,椎体:第L3腰椎体平脐。触抹法定位法,虽简便、实用,但因个体的发育、肥瘦不一,病理变化千差万别,故精确性较差。(二)比移法:即从个体的X线片上,测量出各构造间的具体数据,再按比例(即将此数据除以X线片的放大或缩小率),将数据移到人体上,以定出各构造的体表位置。

6、具体措施如下:1,颈椎棘突定位:从颈椎侧位片上,可以清晰地测量出该片之C2尖至C7顶尖的距离。并且还可测量出C2棘突尖至C3棘突尖、C3至C4棘突的距离;依次类推,颈椎每个颈椎棘突的位置在一张线侧位片上都能精确地测量出。而任何人的C2、C7棘突是能精确触抹清晰的。故在人体上其C2、C7间的距离也能测量出。根据下列计算就可精确地标出颈椎各棘突的位置。如X线上其C2-C7,为15cm.而人体的C2-C7为10cm. 其放大率:15cm/10cm=1.5。若需知人体C4棘突的位置。则测量 X线上C2-C4为6cm。那么人体上C4棘突,则 应位于人体C2棘突下:若要拟定人体C5的位置。则就测量X线片上

7、C2-C5=7.5cm.那么人体上C2-C5的距离,应为7.5cm/1.5=5cm处。2,腰椎的棘突定位亦可如此。仅胸椎稍困难点。再者,运用侧位片,还可粗略估计表皮至黄韧带的深度。以策针刀安全3,上下关节、横突、椎板间隙、椎板间距的位置,均可在颈、胸、腰段正位X 线片上显示出。因而也可测量出其间的数值关系。故亦可用比移法在人体表面标出。目的:以选用进针刀的安全区 。在脊柱周边进针刀,有相对安全区、相对危险区、危险区。如患者颈椎正位片上:C5.6棘间的中点(A)到其右侧的椎板内侧(b)为0.6cm;(A)到关节突关节的外侧缘(c)为2.0cm。如果该片的缩小率为0.5。故该患C5.6棘间的中点到

8、右侧椎板内缘的距离,即为:A- b=0.6cm/0.5=1.2cm.中点到关节突外侧缘的距离,为:A-c=2.0cm/0.5=4.0cm.若D为上下关节突的中点:即为(A-c)-(A-b)X1/2处。即:(4.0cm-1.2cm)X1/2=1.9cm.故该患者在中点旁1.9cm处(D点)进针,是相对安全的。亦可用此法选用胸、腰段进针之安全区。二,脊柱各构造体表定位的应用(一)用于诊断:1, 已知棘突位置,就能定棘突间位置:2,既知棘突间位置,就可定其椎间孔、脊神经根出口处的位置。3,已知棘突位置,就能定椎体、脊髓节段的位置。正常成人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每一脊神经根的分布、病损区,在体表的节段性分

9、布,见下表及图:如颈椎病:C5脊N根受激压,浮现肩、腕以上的上肢外侧痛或麻痛,三角受累最明显, C4、C5棘突及C4-5棘旁压痛明显。影象学异常所见,也应在颈椎相似节段。C6脊N根受激压,感觉异常部位也为肩及上肢桡侧,但可放射1、2指。肱二头受累重;二头肌反射异常;C5、C6棘突及C5-6棘旁压痛重。影象学异常所见节段同。C7脊N根、C8脊N根受累时,其症状、体征、影象学异常亦应能互相印证,其诊断才会可靠。不同节段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激压不同腰脊神经根,其临床症状、体征、影象学异常所见,三者均应是互相印证的。但应注意:在胸腰段,由于脊柱与脊髓节段的长度差,较颈段更大。故同是节段性皮肤感觉异常,由

10、脊柱或由脊髓病变所致者,则棘突的压痛部位,与颈段就不同。如下腹部皮节区,是由 T11-12脊N根支配。此区的感觉异常,若是脊髓病变,则是脊髓T11-12节段。此处相称于T8-9棘突处。应为T8、T9棘突压痛。若脊柱病变致,应为T11、T12棘突压痛。若小腿前外侧节段性感觉异常:为L5脊N根受激压之体现。若为腰椎间盘突出致,应为L4-5椎间盘突出。则为L4、L5棘突压痛。若为脊髓病变致,则为脊髓L5节段;其相应于T12棘突、L1椎体节。则为T12、L1棘突压痛。余略。(二)用于治疗:1,使选用的进针点精确:如要精确地选用颈椎棘间点:若术前拍一张与手术体位相似的X线片,对每一种患者所选用的棘间点均会很精确。如颈椎手术,术前拍一张过屈侧位片(特别是在C2、C7棘突顶,做一可显影的记号时),则若要选用C2-3、C3-4、C4-5、C5-6、C6-7、C7-T1之棘间点,均会完全精确。同样,腰椎、胸椎各棘间点的选用,也可精确无误。选点对的,是针刀疗效的基本。2,使选用的进针点安全:对针刀来说,行脊柱周边软组织松解术,有相对危险区,即脊柱正中的椎板间隙区。也有相对安全区,即椎板和上下关节突所在的骨性区。也有危险区,如颈前区。尚有应视为禁区(我个人觉得),如椎管内针刀操作。棘旁点,都选在相对安全区进针。即选用上下关节突及椎板所在的骨性区。如前述的颈椎D点即是。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