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市城市总体规划(共32页)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29252558 上传时间:2022-08-02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1.41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巢湖市城市总体规划(共32页)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巢湖市城市总体规划(共32页)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巢湖市城市总体规划(共32页)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资源描述:

《巢湖市城市总体规划(共32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巢湖市城市总体规划(共32页)(3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巢湖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年)公示为积极推进我市城镇化进程,更好地引导城乡建设和发展,经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同意,我市组织开展了巢湖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修编工作。按照规划编制计划,已完成基础资料收集、专题研究、总规纲要、总规成果。为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民主性,适应我市城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相关规定,现将巢湖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草案摘要)予以公示,以更广泛地征求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的意见和建议。一、公示时间2010年9月 6日-2010年10月6日 二、公示载体巢湖市政府网 ,巢湖建设网 三、意见和建议反馈方式(1)发送电子邮件到:

2、ghj2446(2)信件寄往:巢湖市东塘路市城乡规划局 邮编:(3)传真:0565-,也可与巢湖市城乡规划局规划科直接电话交流反馈(0565-)。巢湖市城乡规划局二一年九月六日巢湖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年)(草案摘要)一、规划概述(一)规划期限规划基期2009年,近期至2015年,中期至2020年,远期至2030年。(二)市域人口与城镇化水平规划近期2015年,市域人口465万人,城镇人口223.2万人,城镇化率达48%。规划中期2020年,市域人口480万人,城镇人口278.4万人,城镇化率达58%。规划期末2030年,市域人口510万人,城镇人口382.5万人,城镇化率达75%

3、。(三)城市性质皖江北岸核心城市,合肥经济圈副中心城市,以休闲旅游为主要特色的滨湖宜居城市。(四)城市职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先进制造业集聚区之一;皖江北岸重要的交通枢纽,区域性现代商贸、物流和休闲旅游服务中心;市域政治、经济、文化、科教中心。(五)城市规模规划近期2015年,巢湖城市人口规模55万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55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指标为100平方米/人;规划中期2020年,巢湖城市人口规模65万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65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指标为100平方米/人;规划期末2030年,巢湖城市人口规模9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90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指标为1

4、00平方米/人。 二、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一)市域城乡统筹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为指导,制定城乡统筹发展的有效措施和目标,努力实现经济实力雄厚、社会事业进步、人民生活富裕、生态环境良好的城乡统筹发展新格局。促进农村工业化进程,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以大项目为突破口,增强县域农村经济的内在活力,推动县域经济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带动第三产业和小城镇发展。促进市域城镇功能的逐步完善和城镇化水平的稳步提升,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加快重点城镇的建设,增强城镇辐射力和吸引力。积极推进公共财政向农村的倾斜、基础设施向农村的延伸、社会保障向农村的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的蔓延,为建设社

5、会主义新农村打下坚实的基础。形成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长效机制,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进程。综合各方面的发展目标和要求,制定“巢湖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指标体系”,为巢湖市城乡经济社会及城镇现代化建设提供“量化目标”指引。(表)表 巢湖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指标体系编号大类指标类别中类指标名称小类指标名称现状2007年末近期2015年远期2030年1经济增长目标经济总量GDP预测(亿元)479.331054.736329.95GDP年增长率(%)11.9911.912.4产业结构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30.61159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40.054543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

6、29.344048效益目标人均GDP预测(元)802428878其它指标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35.139.246.52社会发展目标人口与城市化规划期总人口数(万人)45546551065岁以上老人比例预测(%)9.613城镇化水平预测(%)344875生活质量发展目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130443482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47851027760809恩格尔系数0.510.400.35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岁)6870城镇人均居住面积(平方米)26.783040住房成套率(%)68.77595就业与社会保障城镇人口登记失业率(%)3.94.53.6社会保障覆盖率(%)959

7、8文教体卫设施发展目标人均文化活动场所(平方米/千人)1220千人拥有体育场面积(平方米/千人)8001500千人拥有医生数(人)1.734千人拥有病床数(床)246基础设施发展目标城市人均道路面积(平方米)11.21315城市万人拥有公交车辆(标辆)81215城镇自来水普及率(%)99.4990100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21.24090城镇燃气普及率(%)94.33100100城乡总用电量(千瓦时/年)35亿75亿140亿城镇电话普及率(部/百人)43.94860城镇有线电视入户率(%)951003资源利用目标资源总量中心城区面积(平方公里)40.55590中心城区建设用地占城市总用地比

8、重(%)20.2527.545农业用地占城市总用地的比重(%)70.041.5能源消耗单位GDP用水量(m3/万元)200100单位GDP综合能耗(吨标准煤/万元)1.120.834环境发展目标环境保护大气环境质量国家级标准国家级标准国家级标准城市SO2气体日平均浓度(毫克/ m3)0.0240.060.03城市悬浮物日平均浓度(毫克/ m3)0.130.2280320水环境质量类水质标准类水质标准类水质标准城乡生活饮用水达标率(%)100100100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59898绿化景观城市绿化覆盖率(%)36.538405人文发展目标科研教育公共教育经费占GDP比重(%)3.5

9、4.5城市每万人科技人员数(人)10001500城市每万人大学生数(人)120140学龄儿童入学率(%)99.92100100初中入学率(%)99.07100100初中生升高中、职高的比率(%)9595人文素质城市居民健身达标率(%)8590社区活动参与度(%)7590(二)市域城镇发展与布局规划(1)市域产业发展战略结合巢湖市域资源分布、产业发展、城镇空间分布以及主要交通干线布局等基础条件,引导产业集聚,构筑以“产业转移集中区”为主要载体的“一带三组团七产业区”市域产业空间总体布局框架。一带是指沿江产业发展带,三组团是指省直管“产业转移集中区”中重点打造的二坝、姥桥、沈巷等三个产业组团,七产

10、业区是指省直管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集中区、高沟电线电缆产业聚集区、巢含综合工业聚集区、历阳乌江工业聚集区、庐西休闲产业聚集区、庐南工矿加工聚集区和同大白山特色产业集聚区。(2)市域城镇空间发展战略市域城镇空间发展的总体战略是“拥湖沿江、强化核心、三区协同、多极联动、区域协调、合理分工”,并且形成“两带三轴三区”的市域城镇空间结构。“拥湖沿江”的战略目标是强化 “环巢湖城镇发展带”和“沿江城镇产业发展带”两带,充分利用巢湖岸线资源,优先发展巢湖北岸的城市综合产业和生态休闲旅游产业,注重南岸的生态环境保护,加速融入合肥经济圈的进程;同时依托皖江岸线资源,贯彻实施“产业转移集中区”的建设,承接

11、长三角产业转移;进而在皖江北岸形成百万人口城镇聚集区。“强化核心”战略是指依托 “合巢芜城镇产业发展轴”、“合巢宁(马)城镇产业发展轴”和“合铜黄城镇产业发展轴”的集聚功能,进一步强化各种生产要素向中心城镇的集聚,增强中心城镇的竞争力和辐射力,进而提升巢湖城市在整个城镇体系中的龙头作用。“三区协同、多极联动”战略中的“三区”是指“巢含发展一体化区域”、“承接产业转移发展一体化区域”、“庐江发展一体化区域”。 “多极”是指多发展极点,包括“巢湖含山城镇集聚区”、“黄麓中庙城镇集聚区”、“无城高沟城镇集聚区”、“二坝沈巷姥桥城镇集聚区”、“历阳乌江香泉城镇集聚区”、“庐城万山汤池镇城镇集聚区”、“

12、庐南工矿城镇集聚区”、“同大白山城镇集聚区”。要积极培育各极点并形成城镇网络,完善服务功能,促进人口、产业等资源的集聚,实现区域的一体化发展,进而提升整个区域的竞争力。“区域协调合理分工”的战略目标是从区域高度统筹巢湖市域的城镇化发展,重点推进皖江北岸、巢湖北岸、沿重大交通基础设施沿线等地区的建设发展,实现人口及产业资源整合、基础设施共享、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和空间对接;在发展的同时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以巢湖水环境及其他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的治理工作为重点,通过空间管治等措施来确保可持续发展;积极推进跨区域交通,包括京福高铁、商杭客运专线、庐铜铁路,以及沿江港口和过江通道等跨区域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

13、,以交通设施服务区域的一体化。(三)市域城镇等级结构规划以提高市域城镇化质量为目标,以“优化城镇布局、重点发展中心城市、积极发展重点城镇、合理发展一般镇”为指导思想,以 “中心城市县城重点镇一般镇(乡)” 为四个等级,完善城镇的等级结构。表 市域城镇等级结构一览表城镇等级数量城镇名称中心城市1巢湖市县城4庐城镇、无城镇、历阳镇、环峰镇重点镇15居巢区:柘皋镇、槐林镇、黄麓镇(含中庙街道)无为县:高沟镇、二坝镇 庐江县:泥河镇、汤池镇、同大镇、白山镇含山县:林头镇、清溪镇 和 县:乌江镇、姥桥镇、沈巷镇、香泉镇一般镇(乡)51居巢区:夏阁镇、散兵镇、炯炀镇、苏湾镇、栏杆集镇、坝镇镇、银屏镇、中垾

14、镇、庙岗乡无为县:襄安镇、汤沟镇、 姚沟镇、白茆镇、泥汊镇、陡沟镇、福渡镇、石涧镇、严桥镇、红庙镇、开城镇、赫店镇、蜀山镇、泉塘镇、刘渡镇、牛埠镇、昆山乡、鹤毛乡、洪巷乡、十里墩乡庐江县:罗河镇、矾山镇、盛桥镇、万山镇、郭河镇、金牛镇、石头镇、龙桥镇、柯坦镇、白湖镇、冶父山镇、乐桥镇含山县:陶厂镇、仙踪镇、运漕镇、韶关镇、铜闸镇和 县:西埠镇、功桥镇、白桥镇、善厚镇、石杨镇(四)市域城镇规模结构规划市域城镇规模结构的规划目标是建构4个规模等级。其中,级:人口=50万的大城市,即巢湖市中心城区;级:人口20-50万的中等城市(镇),为4个县政府所在城镇以及二坝镇;级:人口5-20万,包括4个小城

15、市(镇);级:人口5万以下,包括56个建制镇和5个乡集镇。表 市域城镇规模结构一览表规模等级数量城镇名称=50万人1巢湖市中心城区20-50万人5庐城镇、无城镇、环峰镇、历阳镇、二坝镇5-20万人4黄麓镇(含中庙街道)、高沟镇、沈巷镇、姥桥镇5万人61(含5个乡集镇)乌江镇、林头镇、清溪镇、柘皋镇、槐林镇、泥河镇、汤池镇、香泉镇、同大镇、白山镇、襄安镇、汤沟镇、矾山镇、苏湾镇、陶厂镇、仙踪镇、西埠镇、罗河镇、盛桥镇、炯炀镇、夏阁镇、散兵镇、栏杆集镇、万山镇、 运漕镇、姚沟镇、白茆镇、泥汊镇、龙桥镇、冶父山镇、银屏镇、中垾镇、陡沟镇、福渡镇、石涧镇、严桥镇、红庙镇、开城镇、赫店镇、蜀山镇、泉塘镇

16、、刘渡镇、牛埠镇、乐桥镇、郭河镇、金牛镇、石头镇、柯坦镇、白湖镇、坝镇镇、韶关镇、铜闸镇、功桥镇、白桥镇、善厚镇、石杨镇,庙岗乡、鹤毛乡、洪巷乡、十里墩乡、昆山乡(五)市域城镇职能结构规划按市域各城镇的比较优势和在区域中的定位,规划分为5种职能类型,即综合型、交通型、旅游型、工贸型、商贸型(同时保留乡集镇的农业型职能)。支持城镇的差别化发展,旨在引导形成分工明确、功能互补、联系紧密的城镇职能结构体系。表 市域城镇职能结构一览表职能类型城镇名称综合型巢湖市中心城区、环峰镇、历阳镇、无城镇、庐城镇、清溪镇、白茆镇、炯炀镇、香泉镇、石涧镇、陡沟镇、善厚镇、中垾镇、襄安镇工贸型高沟镇、林头镇、乌江镇、

17、泥河镇、二坝镇、柘皋镇、槐林镇、姥桥镇,沈巷镇、夏阁镇、运漕镇、罗河镇、散兵镇、陶厂镇、仙踪镇、矾山镇、姚沟镇、泥汊镇、汤沟镇、龙桥镇、严桥镇、开城镇、泉塘镇、牛埠镇、坝镇镇、同大镇、石头镇、金牛镇、郭河镇、柯坦镇旅游型汤池镇、盛桥镇、西埠镇、韶关镇、白桥镇、白湖镇、冶父山镇、银屏镇商贸型黄麓镇(含中庙街道)、红庙镇、赫店镇、蜀山镇、石杨镇、功桥镇、白山镇、乐桥镇交通型万山镇、栏杆集镇、苏湾镇、福渡镇、刘渡镇、铜闸镇农业型庙岗乡、昆山乡、鹤毛乡、洪巷乡、十里墩乡(六)市域城镇建设用地标准按照节约土地、集约发展的总体原则,确定市域城镇建设用地标准。基本划分为两个层次,即分别为人均建设用地90.1

18、-105.0平方米和人均建设用地105.0-120.0平方米。表 市域城镇建设用地标准建议指标一览表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平方米/人)城镇名称90.1105.0中心城区、庐城镇、无城镇、环峰镇、历阳镇、二坝镇、高沟镇、襄安镇、乌江镇、林头镇、清溪镇、柘皋镇、运漕镇、汤沟镇、牛埠镇、矾山镇、沈巷镇、苏湾镇、陶厂镇、仙踪镇、西埠镇、罗河镇、盛桥镇、烔炀镇、香泉镇、汤池镇、泥河镇、夏阁镇、散兵镇、姚沟镇、龙桥镇、冶父山镇、银屏镇、万山镇、栏杆集镇、坝镇镇、姥桥镇105.0120槐林镇、中韩镇、白茆镇、陡沟镇、福渡镇、石涧镇、严桥镇、红庙镇、开城镇、赫店镇、蜀山镇、泉塘镇、刘渡镇、泥汊镇、乐桥镇、同大

19、镇、白山镇、郭河镇、金牛镇、石头镇、柯坦镇、白湖镇、韶关镇、铜闸镇、黄麓镇、功桥镇、白桥镇、善厚镇、石杨镇(七)市域综合交通规划(1)铁路网规划京福高铁(巢湖段):京福高铁从京沪高铁的蚌埠合肥巢湖(市区、无为)铜陵黄山江西上饶福建福州。庐铜铁路:该铁路经合肥南站引出经庐江、无为,利用京福高铁公铁两用桥到铜陵。该铁路作为一条重要的煤炭、原材料运输通道,将沟通从漯河经阜阳、六安、庐江、铜陵、黄山至金华、温州的运输联系,成为华东南北铁路第三通道。合安(合肥安庆)城际铁路:起始于合肥南站,终点为宁安(南京安庆)城际铁路安庆站,巢湖境内线路走向建议经庐江西站(万山)沿合九铁路一线。合巢芜城际铁路:合巢芜

20、城际铁路属于商丘杭州客运专线的一部分,也是华东第二通道的一部分。线路走向建议为商丘阜阳合肥巢湖芜湖宣城等地。该线建成后将承担淮南复线的客运功能。宁巢城际铁路:宁巢城际铁路在巢湖段的走向建议为江浦和县含山巢湖。其建设将进一步促进巢湖与南京地区的联系。规划宁巢城际铁路线与合肥的联系为沿京福高铁线,规划建议在巢湖中心城区龟山以西设巢湖西站。淮南铁路复线电气化改造:淮南复线合裕段(合肥撮镇至芜湖裕溪口)铁路电气化改造项目,是华东二通道的组成部分。改造后的淮南复线以货运为主,客运功能由建设中的合巢芜城际铁路承担。铁路站场规划:配合京福高铁建设,在无为县福渡镇增设铁路站;规划在万山镇结合原有的万山站设置一

21、个铁物流枢纽庐江西站,通过铁路和公路的协同网络,实行多种方式联运;配合庐铜铁路的建设和庐南工业区的发展,在庐江县泥河镇增设铁路站;配合淮南复线改造,原位于中心城区的货站宜迁至林头镇,以靠近产业区,并减少货站及货运交通对城区的影(2)高速公路网规划北沿江高速公路(巢湖段):安徽省高速公路网规划中东西横线中的扬州武汉高速公路的组成部分。线路走向为扬州天长滁州和县无为枞阳安庆潜山宿松武汉。该高速是巢湖市域重要的横向通道。巢庐高速公路(合铜黄高速北沿江高速联络线):一端在万山与合铜黄高速相连接,经过冶父山镇、坝镇、严桥镇,另一端在石涧镇与北沿江高速相连接。该高速建成后将极大地缩短巢湖市区和庐城镇的交通

22、距离。合巢马高速公路(联络线):一端连接规划中的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向东延伸可与沪渝、宁杭、宁沪高速公路相连,另一端与北沿江高速公路在和县相接,进而可与合巢、合宁、合徐、合安和合六等高速公路相衔接。巢湖繁昌高速公路(联络线):安徽省高速公路网规划中南北纵线中徐州福州高速公路的组成部分,北部与北沿江高速公路相接,经无为县,过芜湖长江二桥(暂名)与沪渝高速连接。西埠乌江南京长江三桥高速公路(联络线):该高速一端与北沿江高速在西埠镇相接,另一端过乌江镇从南京长江三桥通往南京。该高速进一步缩短巢湖市与南京市区的联系,是接轨长三角的重要通道。巢芜铜高速公路(联络线):该高速北端与北沿江高速公路衔接,经过

23、京福高铁公铁两用桥(暂名)到铜陵,进而与沪渝高速公路相连接,是巢湖市与铜陵市最为直接的高速连接通道。(3)公路网规划一级公路规划:市域内所有八条省级道路均要经技术改造升级到一级公路。改造完善沿江公路系统,其中以现有沿江省道S319和S206、县道为基础,完善连接沿江县城和重点城镇的生活性交通主干道系统。依托部分县道新建完善一条连接沿江产业组团和港区的、生产服务功能为主的集疏道路,以实现主要产业组团、港区与高速公路、铁路之间快速便捷的联通;建议省道S316部分改线,一端接市区的亚父路经过银屏镇,在散兵镇再接入原来的省道S316;改造升级槐林镇开城镇襄安镇的一级公路联络线,连接环湖旅游专用道和二军

24、路(S319);改造升级联络中垾镇柘皋镇苏湾镇栏杆集镇为一级公路,并与跨湖隧道联通形成巢湖市区的外环线;县道X016连接着巢湖、二坝镇和林头镇,并且沿线企业较多,交通量大,建议升级为一级公路;升级改造大塔路(S226)并且向南延伸到通江大道;升级改造连接无城镇和高沟镇的公路为一级公路。规划中心城区北环路滨湖分区段向西延伸至中庙街道与黄麓镇的公路为一级公路;规划健康西路滨湖分区段向西延伸至黄麓镇为一级公路;规划合巢旅游快速通道为兼具旅游景观功能的一级公路;规划中庙街道与黄麓镇之间增加南北向的一级公路贯通联系以上3条东西向的一级公路;通过以上4条位于中心城区规划区范围内的一级公路加强与合肥市的对外

25、交通对接。二级公路规划:除所有上述提及外的等级公路均要经技术改造升级到二级公路。环湖旅游专用道规划:依托巢湖北岸正在建设的旅游快速通道、南岸的部分省道线路(S316)以及新建的盛桥镇至白山镇一线的环湖大道,构建巢湖市域的环湖旅游专用道,以完善“环巢湖风景旅游圈”,带动巢湖市旅游资源的开发与旅游业的大发展,并促进与合肥市的跨区域合作。 市域村镇道路规划:规划建设(改扩建)连接市域内各镇、乡、村之间的道路,完善乡道和农村路网,提高乡镇之间的可达性。(4)航运与港口规划航运规划:配套“引江济巢”工程,建设裕溪复线船闸、按三级航道标准改造提升裕溪河航道,提升合肥巢湖长江通道;建设凤凰颈船闸,疏浚整治兆

26、河航道、西河航道等,按三级航道标准打通皖中通江达海第二通道,形成通江达海两大通道。港口规划:合理规划港口建设,打造沿江沿河“一带一轴”的港口发展空间格局。“一带”指沿长江的港口发展带,“一轴”指沿裕溪河、沿巢湖岸线的港口发展轴。重点建设沿江港区,构筑“沿江城镇+港口”的空间格局。依托乌江镇的乌江石跋河专业港区;依托历阳镇、姥桥镇的郑蒲综合港区;依托姥桥镇、白桥镇的西梁山专业港区;依托二坝镇、沈巷镇的二坝综合港区,依托高沟镇、襄安镇的刘渡高沟专业港区等,实现港口带动城镇、城镇推进港口建设的互动发展模式;加强港区的配套设施的建设和与相关城镇的交通设施建设,有效拓展港口腹地,以大运量工业项目建设为主

27、动力,推动港口与城镇的协调发展,形成多功能、多组团的新型港区。积极发展内河干线港口,打造皖中地区水上运输走廊。重点建设沿裕溪河和沿巢湖岸线的巢城新港、林头港、运漕港等。其中,沿裕溪河的港口发展要逐步完善港口集疏运通道,并与合巢芜城镇产业发展轴相互配合;港口朝大型化方向发展,打造皖中地区水上运输的重要枢纽走廊,带动沿线城镇的发展;巢湖南岸的港口建设要注意产业、城镇与生态岸线的协调,实现岸线资源开发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统一。改建新建旅游码头改造升级中庙旅游码头、巢湖望城码头、散兵镇码头等。新建滨湖新区旅游码头、三河旅游码头、西坝口旅游码头、蛇山旅游码头、姥山登岛旅游专用码头等。(5)过江通道规划

28、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连接沪渝高速公路和北沿江高速公路,促进马鞍山与巢湖的跨江合作。芜湖长江二桥(暂名):贯通滁黄高速,沟通沿江地区“三纵”与长江南岸高速路网,加强巢湖与芜湖的经济联系。芜湖长江三桥(暂名):是商丘杭州客运专线(合巢芜城际铁路)跨江的通道。京福高铁公铁两用桥(暂名):是京福高铁、庐铜铁路跨江的通道;连通沪渝高速、北沿江高速,带动沿江区域西南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巢湖芜湖越江隧道:在二坝镇沿江区域加强与芜湖市内交通网络的联系,在沿江留两个过江隧道走向(东线和南线)推动跨江合作发展,同时缓解芜湖长江大桥的交通压力。(八)市域重大基础设施规划(1)供水设施规划:保证巢湖市的供水安全性,积

29、极推进引江济巢工程,规划期末巢湖市域年用水量约22亿立方米。饮用水水质100%达到城市供水水质标准要求,城镇管网普及率达到100。(2)排水设施规划:规划期末,巢湖市域年污水总量为17亿立方米,中心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5%以上,县城及重点镇的污水处理率达到85%以上,中心城市建成5座污水处理厂,中心城市及县城内排水管网覆盖率达到95%,各镇区排水管网平均覆盖率达到75%。(3)供电设施规划:规划期末市域城乡总用电量为140亿千瓦时/年。根据用电负荷需求在市域范围内扩建或新建500千伏变电站2座和220千伏变电站18座。(4)防洪设施规划:中心城市的防洪标准为100-200年重现期,各县城的防洪

30、标准为50-100年重现期,重点镇的防洪标准为20-50年重现期,城镇建设以外的重大工矿企业区的防洪标准为50-100年重现期。规划长江、巢湖的城镇建设段的防洪标准为100年一遇;规划清溪河、柘皋河、裕溪河等主要河道的城镇建设段的防洪标准为20-50年一遇;山洪防洪标准为10-20年一遇。(5)垃圾处理设施规划:规划期末市域规划建设6座大型垃圾综合处理厂与填埋场,确保中心城市、各县城及主要城镇均有综合性垃圾处理设施。三、城市规划区规划(一)城市规划区范围:巢湖城市规划区范围为,现状市区五个街道办事处,周边的中庙街道、黄麓镇、烔炀镇、夏阁镇(不包括原西峰乡范围)、中垾镇、散兵镇、银屏镇,规划区总

31、面积772平方公里。(二)规划协调区范围:规划将含山县清溪镇和林头镇划定为与巢湖城市的规划协调区。(三) 重大协调规划建设项目京福高铁站应确定站前范围,统筹各项专业规划,协调建设管理。具体规划协调范围宜包括规划北沿江高速公路以西的含山县用地,以及高铁站周边用地。在北沿江高速公路林头镇道口周边地区,应统筹规划和协调建设管理,确保与巢湖城区及林头镇区的合理衔接,完善道路联系及用地布局。在巢湖城市东侧林头镇境内的现状淮南铁路线以西,规划选址淮南货运站及编组站备用地1处。在北沿江高速公路以东林头镇境内进行规划选址,预留垃圾处理厂及填埋场用地1处。在北沿江高速公路以东林头镇境内规划选址,预留墓地1处。规

32、划北沿江高速公路以东林头镇境内,在规划货站附近和沿X016处选址预留危险品储存设施用地1处。四、中心城区规划(一)中心城区空间增长边界巢湖城市空间增长边界内用地200平方公里。即东面及东北面以居巢区行政区划边界为界;南面以清溪河、裕溪河、银屏山山脊线及天河街道行政边界为界;西北面以京福高铁线、中垾镇规划东边界、柘皋河与巢湖湖北岸水面控制蓝线为界;北以卧牛山街道、凤凰山街道及半汤街道行政边界为界;西南面以巢湖水面控制蓝线为界。(二)城市建设用地范围2030年规划为90平方公里城市建设用地。在现状城市建设基础上,规划新增城市建设用地的重点发展空间包括:(1)向东北方向的半汤分区、高铁站点周边和高速

33、公路以北的花山工业区;(2)向西方向的湖光路以西至中垾镇东南侧的滨湖分区、柘皋河两岸地区;(3)东南方向的裕溪河两岸地区。(三)城市建设用地布局 空间结构为“一体两翼三组团”,实施策略为:“中心带动,西进东延,组团推进”。“一体”为老城区,“两翼”分别为:东侧是指以半汤路、亚夫路、东环路(规划)为主要方向拓展半汤分区,包括半汤政务区、半汤经济开发区、花山工业区、半汤温泉旅游度假区和高铁站商务区等;西侧以健康路、龟山路为主要方向湖光路以西拓展滨湖分区,建设以龟山以东的北岸文体休闲区、龟山-柘皋河景区、龟山以西的滨湖新区等为主的滨湖分区,以及与中垾镇毗邻协调发展。“三组团”的推进:通过“一体两翼”

34、的建设优化“中心分区”、延伸“半汤分区”、推进“滨湖分区”,其中,西进的滨湖分区(包括龟山以东的北岸文体休闲区、龟山和柘皋河景区、龟山以西的滨湖新区,不包括中垾镇的规划建设用地)约30平方公里。滨湖分区的启动区为龟山以东的北岸文体休闲区,面积为5平方公里左右。 (四)城市公共中心与主要公共设施规划 规划布局“一主三副”的城市级公共中心,即以旧城人民路商业中心为依托的市级老城商业综合公共中心、市级滨湖商务休闲公共副中心、市级北岸体育休闲公共副中心和市级半汤行政商务公共副中心。(1)行政办公设施 进一步优化引导市级行政办公设施在半汤行政商务公共中心集中布局。居巢区行政机构规划迁至滨湖分区。 (2)

35、商业设施 市级商业设施集中商办、会展、金融、娱乐、餐饮等主要布局在人民路商业步行街、巢湖东站地区、龟山以西的滨湖分区公共中心滨湖一带和半汤分区的温泉旅游度假区。片区级商业设施主要布局在市级北岸文体休闲中心、世纪大道公共次中心、龟山中路公共次中心、滨湖公共次中心等。(3)文化设施 在滨湖分区公共中心范围内选址新建的科技馆、影剧院等重大文化设施;在半汤分区的温泉旅游度假区结合温泉主题规划旅游休闲文化设施;保留现状巢湖市电影院,巢湖市少年宫等,在各片区级公共中心应充分考虑为片区服务的文化馆、青少年活动场馆和老年活动场所等文化设施。 (4)体育设施 市级体育设施主要集中布局在北岸文化体育中心及龟山以西

36、的体育公园;各中学或较大企业单位内的较大体育场馆应当纳入到片区级体育场馆层面进行统筹。 (5)医疗卫生设施 规划在滨湖分区和半汤分区各建设1家大型综合性医院。规划中心城区8-9个街道医院。中心城区除现有的骨科医院、中医院、妇幼医院等专业医院以外,规划新建传染病医院1座。 (6)社会福利设施 在滨湖分区和半汤温泉度假区设置2处社会福利中心(包括市流浪未成年人保护中心、敬老院等设施),分别占地约2-3公顷。 (7)殡葬设施 规划保留现状位于居巢区岠嶂山南麓的墓地,继续建设完成夏阁镇域内在建墓地。 规划在夏阁镇新墓地附近选址建设新火葬厂备用地1处,取消现状火葬厂。(五)城市道路交通规划(1)城市道路

37、规划城市主干道与对外交通干道主要有“三横两纵八联”,架构“三环八放射”的结构性道路体系:三横:巢滨路(规划)半汤路、龟山路、健康路(亚父路)长江东路; 两纵:巢湖路南山路(规划)、汤山路半汤路(与横线在政务区重合)东塘路向阳路; 八联:巢中路(规划)、巢湖南路、湖光路南段、银屏路北段、金湖大道、北外环路(跨越合巢芜高速段)、金山路东段(规划)、花林路(规划)。 三环 内环:银屏路裕溪路龟山路; 中环:湖光路亚父路金山路北环路; 外环:柘皋河西路巢湖大桥南外环东外环S105新线。 放射:合巢旅游快速通道、巢滨路、柘皋河西路等八条对外联系道路。(2)客运站规划除巢湖客运总站和巢湖客运南站,分别在规

38、划巢湖东站(高铁站)、规划巢湖西站(城际铁路站)和合巢旅游快速通道的滨湖分区段建设长途客运东站、长途客运西站和旅游专用客运站。(3)高速公路出入口规划 在现状合巢芜高速公路与规划北沿江高速的交叉口西侧增设巢湖城市出入口;预留合巢芜高速公路的夏阁镇出入口;在林头镇增加城市东向的高速公路出入口。现状合巢芜高速公路的半汤出入口暂予保留,条件成熟情况下可予取消。 (4)铁路规划推进高铁站的规划建设;适时推动合巢芜城际铁路和宁巢城际线建设以及巢湖西站(城铁站)的规划选址与建设。适时推动淮南铁路城区段专用线改造以及货运站场调整至林头镇。 (5)港口规划 巢湖港为综合性港口,根据水运需求可适当向南扩建巢湖港

39、区;取消现状散货码头。改造升级中庙旅游码头、巢湖望城码头、散兵镇码头等。新建滨湖新区旅游码头、西坝口旅游码头、蛇山旅游码头、姥山登岛旅游专用码头等。(六)城市住区组织与住房建设发展规划规划中心分区核定居住人口规模55-60万人,划分为核心居住片区、环城河西居住片区、北部居住片区、东南居住片区和南岸居住片区5个居住片区;规划半汤分区核定居住人口规模13-15万人,规划设置半汤居住片区1个居住片区; 规划滨湖分区核定居住人口规模22-25万人,划分北岸居住片区和滨湖居住片区2个居住片区。规划期末,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30平方米及以上。积极推进经济适应房为主导的社会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合理控制经济适用房的面积标准。适度发展高档商品房,严格控制容积率小于1.1的居住地块开发。(七)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至规划期末(2030年),人均城市绿化用地为12平方米/人,人均城市公共绿地为7.0平方米/人。规划市级城市公园8处,即卧牛山公园、环城河公园、河南塘公园、湖滨公园、半汤水景公园、放王岗山林公园、裕溪河公园、滨巢公园。规划市级郊野公园6处(不纳入规划建设用地平衡),柘皋河公园、鼓山公园、旗山公园、南山烈士陵园、龟山公园、汤山-花山公园。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