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每日一题古代记叙散文阅读二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29234958 上传时间:2022-08-0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92.5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中语文每日一题古代记叙散文阅读二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中语文每日一题古代记叙散文阅读二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中语文每日一题古代记叙散文阅读二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每日一题古代记叙散文阅读二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每日一题古代记叙散文阅读二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古代记叙散文阅读(二)阅读古代记叙散文应讲究一定的要领,除了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等基础知识之外,还需要注意情节结构、叙事手法、人物形象和叙事语言等四个方面。1寻根振叶觅文脉抓情节结构古代记叙散文在情节结构上很注重完整性,注意对事件过程的生动叙述,有时,大量的戏剧性情节,常常使作品充满故事性,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如鸿门宴一文,整个“鸿门宴”的情节结构,大致可以概括为“三起三落”: 三起:一起是“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示意项羽杀掉刘邦,气氛顿趋紧张;二起是范增见项羽“默然不应”,于是叫项庄以舞剑为由,趁机刺

2、杀刘邦,形势极为严峻。三起是樊哙撞倒守门卫士而入帐,怒视项羽,严辞斥责,情节发展到最高潮,紧张气氛达到了极点。三落:一落是对樊哙闯帐,项羽不仅不怒,反而称为“壮士”;二落是项羽赐酒赐肉,被樊哙斥责之后反而赐坐;三落是刘邦以“如厕”为由逃离项羽军营。在这里,作者通过这“三起三落”的结构安排,一方面,有意制造了情节冲突,忽张忽弛,跌宕有致,引人入胜;另一方面,成功塑造了项羽、刘邦等人的鲜活形象。2绿叶衬花花更艳赏叙事手法 叙事手法的灵活多样性是古代记叙散文的一大特征。也正是由于这一特征,古代记叙散文就在情节结构上呈现跌宕多姿的风采。 如烛之武退秦师(僖公十三年)就是按照时间的顺序记述的秦晋联合攻打

3、郑国之前开展的一场外交斗争。在郑国被晋、秦两个大国的军队所包围,国家危在旦夕之际,烛之武奉郑君之命,去说退秦军;随后,烛之武巧妙地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说服了秦伯;最终,秦伯不仅撤走了围郑的秦军,反而派兵保卫郑国,最后晋军也不得已而撤退,从而解除了郑国的危机。作者运用的虽是平铺直叙的手法,但在情节上还是巧设伏笔,显出波澜跌宕,为后文蓄势。如危急之际,佚之狐推荐烛之武去说秦君,没想到引起了烛之武的一番牢骚,使事情发生了波折,直至郑文公的引咎自责才得以平息。 古代记叙散文叙事的精妙之处远不止这些,有时还采用倒叙、补叙、插叙、预叙等诸多出色的艺术手法来描摹。 3横看成岭侧成峰研人物

4、形象 人物是古代记叙散文中一个不可或缺的要素。这类作品中不仅大量地记叙了各种人物,对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表情、神态、心理等多方面进行了精细刻画,而且还善于把人物放在矛盾斗争中通过人物自身的活动来展现人物的性格。于是,在作品中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了人物性格的丰富性、复杂性和鲜明性。因此,我们在阅读时应当多角度去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如荆轲刺秦王中对人物形象的精彩刻画:“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色变振恐”的神色,写出武阳的年幼胆怯;“群臣怪之”的神态,说明荆轲一行行迹可疑。而荆轲的一“顾”,一“笑”,

5、一“谢”,竟然化险为夷,足见其沉着冷静、智勇双全。 4吹尽狂沙始得金品叙事语言 古代记叙散文语言最主要的特点有三:一是言简意丰;二是形象生动;三是精美典雅。比如形容人的去世,尤其是尊长的去世,用今天的话对可以说“您假若百年之后”,但怎如“山陵崩”之形象生动、简洁、委婉、典雅?足见文言叙事之简洁精炼。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犀首立五王犀首立五王,而中山后持。齐谓赵、魏曰:“寡人羞与中山并为王,愿与大国伐之,以废其王。”中山闻之,大恐,召张登而告之,曰:“寡人且王,齐谓赵、魏曰,羞与寡人并为王,而欲伐寡人。恐亡其国,不在索王,非子莫能吾救。”登对曰:“君为臣多车重币,臣请见田婴。”

6、中山之君遣之齐,见婴子曰:“臣闻君欲废中山之王,将与赵、魏伐之,过矣。以中山之小而三国伐之,中山虽益废王,犹且听也。且中山恐,必为赵、魏废其王而务附焉。是君为赵、魏驱羊也,非齐之利也。岂若中山废其王而事齐哉?”田婴曰:“奈何?”张登曰:“今君召中山,与之遇而许之王,中山必喜而绝赵、魏,赵、魏怒而攻中山,中山急而为君难其王,则中山必恐,为君废王事齐。彼患亡其国,是君废其王而立其国,贤于为赵、魏驱羊也。”田婴曰:“诺。”张丑曰:“不可。臣闻之同欲者相憎同忧者相亲今五国相与王也负海不与焉此是欲皆在为王而忧在负海。今召中山,与之遇而许之王,是夺四国而益负海也。致中山而塞四国,四国寒心。必先与之王而故亲

7、之,是君临中山而失四国也。且张登之为人也,善以微计荐中山之君久矣,难信以为利。”田婴不听,果召中山君而许之王。张登因谓赵、魏曰:“齐欲伐河东。何以知之?齐羞与中山并为王甚矣,今召中山,与之遇而许之王,是欲用其兵也,岂若令大国先与之王,以止其遇哉?”赵、魏许诺,果与中山王而亲之。中山果绝齐而从赵、魏。(选自战国策中山策,有删改)1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将与赵、魏伐之,过矣 过:错了B必为赵、魏废其王而务附焉 附:依附C岂若中山废其王而事齐哉 事:侍奉D彼患亡其国 患:祸害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臣闻/之同欲者相憎/同忧者相亲/今五国相与/王也负海/不与焉此是

8、欲皆/在为王而忧在负海B臣闻之/同欲者相憎/同忧者相亲/今五国相与王也/负海不与焉/此是欲皆在为王/而忧在负海C臣闻之/同欲者相憎/同忧者相亲/今五国相与/王也负海不与焉/此是欲皆在为王/而忧在负海D臣闻/之同欲者相憎/同忧者相亲/今五国相与王也/负海不与焉/此是欲皆在为/王而忧在负海3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登认为齐国与赵、魏两国攻打中山国,这无异于为赵、魏两国赶羊,对齐国没有什么好处。B在张登看来,齐王现在应该召见中山君,并允许他称王,中山君就会与赵、魏两国断交,并会与齐结交。C张丑认为,张登长期以来善于把一些小计谋进献给中山君,很难相信张登会给齐国带来好处。

9、D田婴按张登所说的做了,但张登又去游说赵、魏两国,并且赵、魏两国也同意了张登的建议,最终中山与齐绝交。4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1)寡人羞与中山并为王,愿与大国伐之,以废其王。 (2)恐亡其国,不在索王,非子莫能吾救。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荆轲者,卫人也。其先乃齐人,徙于卫,卫人谓之庆卿。而之燕,燕人谓之荆卿。荆卿好读书击剑,以术说卫元君,卫元君不用。其后秦伐魏,置东郡,徙卫元君之支属于野王。荆轲尝游过榆次,与盖聂论剑,盖聂怒而目之。荆轲出,人或言复召荆卿。盖聂曰:“曩者吾与论剑有不称者,吾目之;试往,是宜去,不敢留。”使使往之主人,荆卿则已驾而去榆次矣。使者还报,盖聂曰:“固去也

10、,吾曩者目慑之!”荆轲游于邯郸,鲁勾践与荆轲博,争道,鲁勾践怒而叱之,荆轲嘿而逃去,遂不复会。荆轲既至燕,爱燕之狗屠及善击筑者高渐离。荆轲嗜酒,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荆轲虽游于酒人乎,然其为人沉深好书;其所游诸侯,尽与其贤豪长者相结。其之燕,燕之处士田光先生亦善待之,知其非庸人也。居顷之,会燕太子丹质秦亡归燕。太子曰:“愿因先生得结交于荆卿,可乎?”田光曰:“敬诺。”即起,趋出。太子送至门,戒曰:“丹所报,先生所言者,国之大事也,愿先生勿泄也!”田光俯而笑曰:“诺。”偻行见荆卿,曰:“光与子相善,燕国莫不知。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

11、知吾形已不逮也,幸而教之曰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光窃不自外,言足下于太子也,愿足下过太子于宫。”荆轲曰:“谨奉教。”(节选自史记刺客列传,有删改)(注)曩(nn):以往,从前。博:古代一种博戏。争道:争夺博局上的格道。嘿:同“默”。5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与盖聂论剑,盖聂怒而目之 目:瞪视B而之燕,燕人谓之荆卿 之:到、往C愿足下过太子于宫 过:拜访D荆卿则已驾而去榆次矣 去:前往6下列语句中的加点词不属于敬称的一项是( )A愿因先生得结交于荆卿B丹所报,先生所言者,国之大事也C光与子相善,燕国莫不知D言足下于太子也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12、A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B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C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D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8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篇传记一开始先交代了荆轲的身世籍贯,从文中可知,荆卿是燕国人对他的称呼。B文中写荆轲遭盖聂和鲁勾践的怒目、怒叱,都不计较,这和史记中记叙韩信受胯下之辱的故事一样,意在表现他们“含羞忍耻丈夫事,一朝之愤非良图”的励志精神。C荆轲与屠狗者、高渐离的交往,特别是酒后在街上狂歌哭笑,表

13、现了荆轲想报仇而不得的苦恼。D燕国隐士田光知道荆轲不是一个平庸之人,当太子丹想通过田光结识荆轲时,田光就推荐了他。9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居顷之,会燕太子丹质秦亡归燕。 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 一1D【解析】患:担忧。2B【解析】“臣闻之”中“之”是凑足音节的词,与前面“臣闻”构成一个完整的结构,所以在“之”后停顿,排除A、D。“也”“焉”后可停顿,所以排除C,选择B。3B【解析】“齐王现在应该召见中山君”错,应该是“田婴召见中山君”。4(1)寡人为与中山君并立为王感到耻辱,希望与你们讨伐他,来废掉他的王号。(2)寡人只是害怕国家灭亡,不在乎要那个王号,除了您没有谁能救我。 【

14、参考译文】公孙衍让五国一起称王,只有中山落在最后。齐王对赵、魏两国说:“寡人为与中山君并立为王感到耻辱,希望与你们讨伐他,来废掉他的王号。”中山君听说后,非常害怕,召见张登告诉他说:“寡人就要称王了,齐王对赵、魏两国说,与寡人一起称王感到耻辱,想要讨伐寡人。寡人只是害怕国家灭亡,不在乎要那个王号,除了您没有谁能救我。”张登回答说:“您为臣下准备车辆和丰厚的礼物,臣下请求去拜见田婴。”中山君就派张登去了齐国。张登见到田婴说:“臣下听说您要废掉中山君的王号,准备同赵、魏两国攻打中山,您错了。以中山那样的小国,三个大国去攻打它,中山国即使遭到比废除王号还大的祸患,也会听命的。再说中山君很害怕,一定会

15、因为赵、魏两国要废掉他的王号而竭力依附它们,这样做,您是为赵、魏两国赶羊,并非对齐国有利,哪比得上让中山君废掉王号来侍奉齐国呢?”田婴说:“怎么办呢?”张登说:“现在您应该召见中山君,同他会面并允许他称王,中山君一定高兴,就会断绝与赵、魏两国的邦交,赵、魏两国发怒,攻打中山,中山形势危急,而齐国又阻止他称王,中山君一定很害怕,自己就会为您废掉王号侍奉齐国。他担心自己的国家被灭掉,这样您废掉了他的王号并保存了中山,比为赵、魏两国赶羊要好得多。”田婴说:“好。”张丑说:“不可以这样做。我听说,有同样欲望者互样憎恨,有同样忧虑者互样亲近。现在五国一起称王,而齐国没有参与。这样看来,五国的欲望都在称王

16、上,只是担心齐国干预。现在您如果召见中山君,和他会面,允许他称王,这就侵夺了四国的权利而使齐国获得好处。得到了中山的邦交却隔绝了四国的联系,四国会感到心寒。您一定要先让中山称王,故意同中山亲近,这样您接近了中山却失去了四国。再说张登的为人,他长期以来善于把一些小计谋进献给中山君,难以相信张登会给我们带来好处。”田婴不听,真的召见了中山君并允许中山君称王。张登对赵、魏两国说:“齐国要进攻你们的河东。我怎么知道的呢?齐国对与中山同时称王感到非常耻辱,现在却召见中山君,同他会面并允许他称王,这是想利用中山的军队,这哪比得上你们让中山君先称王,来阻止他们的会面呢?”赵、魏两国答应了,果真同中山一起称王

17、,并且非常亲近中山。中山也真的断绝了同齐国的邦交,服从赵国、魏国。二5D 6B【解析】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B项,“丹所报,先生所言者,国之大事也”中的“丹”是自称,称自己的名字,为谦辞。文章最后一段说“太子送至门,戒曰:丹”,这是燕国太子丹说的一番话,句中的“丹”是太子丹的自称。所谓“敬称”应是称对方。A项,“愿因先生得结交于荆卿”,句中的“先生”是太子丹对田光的敬称;C项,“光与子相善,燕国莫不知”,句中的“子”指你,指荆卿,是田光对荆轲的敬称;D项,“言足下于太子也”,“足下”是对对方的敬称。7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首先把语句放入文本,结合上下文理解句子的含义,

18、“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这句话的含义是“喝得似醉非醉以后,高渐离击筑,荆轲就和着节拍在街市上唱歌,相互娱乐,不一会儿又相互哭泣,身旁像没有人的样子”,了解了句子大意之后,抓住断句中的关键点,如主语“高渐离”“荆轲”,句式“歌于市中”,时间状语“已而”等。“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是两个人的行为,A项和D项把两人的行为断到一处,故排除,“于市中”是介宾短语,放在谓语后,交代高渐离和荆轲行为的地方,C项把介宾短语断到下一句的句首,故排除。8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考生应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然后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C项,

19、“表现了荆轲想报仇而不得的苦恼”有误,“荆轲与屠狗者、高渐离的交往”以及“酒后在街上狂歌哭笑”在文章三、四、五段,文中写这些内容主要表现的是荆轲不被世人理解的苦恼。9过了不久,适逢在秦国做人质的燕太子丹逃回燕国。燕国、秦国势不两立,希望先生留意。 【参考译文】荆轲是卫国人,他的祖先是齐国人,后来迁移到卫国,卫国人称呼他庆卿。到燕国后,燕国人称呼他荆卿。荆卿喜爱读书、击剑,凭借着剑术游说卫元君,卫元君没有任用他。此后秦国攻打魏国,设置了东郡,把卫元君的旁支亲属迁移到野王。 荆轲漫游曾路经榆次,与盖聂谈论剑术,盖聂对他怒目而视。荆轲离开以后,有人劝盖聂再把荆轲叫回来。盖聂说:“刚才我和他谈论剑术,

20、他谈的有不甚得当的地方,我用眼瞪了他;去找找看吧,我用眼瞪他,他应该走了,不敢再留在这里了。”派人到荆轲住处询问房东,荆轲已乘车离开榆次了。派去的人回来报告,盖聂说:“本来就该走了,刚才我用眼睛瞪他,他害怕了。”荆轲漫游到邯郸,鲁勾践跟荆轲博戏,争执博局的路数,鲁勾践发怒呵斥他,荆轲默无声息地逃走了,于是不再见面。荆轲到燕国以后,喜欢与一个以宰狗为业的人和擅长击筑的高渐离交往。荆轲特别好饮酒,天天和那个宰狗的屠夫及高渐离在燕市上喝酒。喝得似醉非醉以后,高渐离击筑,荆轲就和着节拍在街市上唱歌,相互娱乐,不一会儿又相互哭泣,身旁像没有人的样子。荆轲虽说混在酒徒中,然而他的为人深沉稳重,喜欢读书;他

21、游历各诸侯国时,都是与当地贤士豪杰德高望重的人相结交。他到燕国后,燕国隐士田光先生也友好地对待他,知道他不是平庸的人。过了不久,适逢在秦国做人质的燕太子丹逃回燕国。太子说:“希望能通过先生和荆卿结交,可以吗?”田光说:“遵命。”于是即刻起身,急忙出去了。太子送到门口,告诫说:“我所讲的,先生所说的,是国家的大事,希望先生不要泄露!”田光俯下身去笑着说:“是。”田光弯腰驼背地走着去见荆卿,说:“我和您彼此要好,燕国没有谁不知道。如今太子听说我盛壮之年时的情景,却不知道我的身体已力不从心了,我荣幸地听他教诲说燕国、秦国誓不两立,希望先生留意。我私下和您不见外,已经把您推荐给太子,希望您前往宫中拜访太子。”荆轲说:“谨领教。”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