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动力基础及并联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控制策略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29232728 上传时间:2022-08-0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56.6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混合动力基础及并联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控制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混合动力基础及并联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控制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混合动力基础及并联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控制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混合动力基础及并联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控制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合动力基础及并联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控制策略(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精品资料,欢迎大家下载!混合动力根底及并联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控制策略1混合动力技术的分类及原理电动汽车EM1是21世纪活洁、高效和可持续得交通工具,是一种电力驱动的道路交通工具.电动汽车这个概念的内涵很广泛,它包括蓄电池电动汽车或纯电动汽车BEV、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EV和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涉及到很多学科,内容广泛而且复杂,其核心技术包括底盘和车身技术、驱动技术和能源技术.目前,蓄电池电动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处丁不同的开展阶段,面临着不同的挑战.蓄电池电动汽车的关键问题在丁蓄电池及其管理系统,主要适用丁短程、低速的社区间,难以实现市场化.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具有作为未来主流

2、汽车的潜力,但其技术尚处丁研发阶段,它的本钱太高和燃料系统的供给是主要问题.因此,从1996年以后,国外很多公司开始研究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国内多家科研机构和企业也纷纷涉足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研发.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能量效率高,排放性能好,技术相对成熟,市场化进程快,与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相比,技术实现的障碍小,本钱低.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notforcommercialuse当人们把解决汽车能源与环境问题的希望寄托在混合动力上后,各种混合动力汽车如雨后春笋般纷纷面世2.1997年,在第57届法兰克福国际车展上,奥迪首先展出一款并联混合动力汽车Duo

3、;同年,在第32届东京国际车展上,丰田公司推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Prius车型.奥迪与丰田的这一举动引发了混合动力汽车的研发热潮;1998年1月,克莱斯勒公司宣布开发出DoudgeIntrepidESX拼联混合动力车;1999年,福特公司P2000型5座并联混合动力车在北京展出;1999年11月,在第33届东京国际车展上,除了丰田公司以外,本田、三菱和日产等公司也分别推出各自产品,并在性能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善;而2000年1月的北美国际车展更是让人耳目一新,通用、宝马、戴-克和丰田等公司所展出的混合动力汽车新产品总计有23款,其中,13款由内燃机与电机混合驱动,10款为燃料电池混合动力汽车.预计在

4、今后的十几年里,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开展将更为迅速.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按结构一般分类为3种:申联式、并联式、混联式1.1申联变速器峰动机机械连接一电气连接图一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notforcommercialuse申联结构的特征是以电力形式进行复合,发动机直接驱动发电机对储能装置和牵引电机供电,电动机用来驱动车轮,储能装置起着发动机输出和电动机需求之间的调节作用.其优点是发动机的运行独立丁车速和道路条件,适用丁车辆频繁起步、加速和低速运行.发动机在最正确工况点附近运转,防止了怠速和低速工况,从而提升了效率,提升了排放性能.但在机械能与电能的转

5、化过程中有效率损失,很难到达明显降低油耗的目的,目前主要用丁城市大客车,在轿车中很少见.1.2并联并联结构的特征是以机械形式进行复合,发动机通过变速并联混合动力系统装置和驱动桥直接相连,电机可同时用作电动机或发电机以平衡发动机所受的载荷,使其能在高效率区域工作.但是由丁发动机和驱动桥机械连接,在城市工况时,发动机并不能运行在最正确工况点,车辆的燃油经济性比申联时要差.发动机发电机*1电动机一机械连接电池组-电连接电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如有侵权,留言删除!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notforcommercialuse其中转速复合装置类似丁差速器,这

6、种结构形式在实际中很难被采用,由于这种结构需要发动机和电动机的输出转矩时刻保持相等;单轴转矩复合式车辆驱动系中机械功率的联合是在发动机曲轴输出端处实现的,变速器为单轴输入,本田Insight届丁这种形式;双轴转矩复合式的机械功率的联合是在变速器的输出轴处实现的,发动机和电机采用不同的变速系统,变速器为双端输入;华沙工业大学设计的混合动力系统届丁这种形,这种结构也可以实现无级变速,但是不能实现发动机输出转矩和电机输出转矩的直接叠加.在牵引力复合式系统中,机械功率的联合是在驱动轮处通过路面实现的,具有两套独立的驱动系,可以实现全轮驱动,主要适用丁SUV丰田的THAC系统就届丁这种形式.1.3混联混

7、联式结合了申联和并联的优点.但是结构复杂,以丰田Prius为例,如图3所示,Prius采用行星齿轮机构作为动力分配装置,发动机与行星架相连,发动机的一局部功率通过发电及转换为电能对电机供电或对储能装置进行充电;另一局部机械能直接作用丁齿圈上,同时电机与齿圈相连,提供局部功率和转矩.m是电1野总卜电溯i弁联支蔬串眠支路2混合动力技术开展的技术根底汽车混合动力技术开展与机械、电气、内燃机、能源技术息息相关,随着这些方面技术的开展,混合动力技术的开展也随之广泛.主要包括:1最先进的内燃机技术,体积小重量轻以及油耗低排放性能优良的发动机都引领着汽车业的开展,而目前Prius发动机的技术已经到达了目前先

8、进的水平.2先进的电机系统技术,电机技术那么决定着电动汽车的开展空间,对于电动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电动机要具有较大的负载特性以及很宽的高效率工作区问.3高性能的动力电池,动力电池在混合动力电动汽车上应用,主要起到以下作用:a起动、加速时作为动力;b车辆减速、下坡行驶时回收车辆动能.因此要求动力电池具有:高输出能力和高回收能量的接受水平;体积小、重量轻;SOC控制技术;高可靠性和平安性;长的使用寿命.以上的技术开展带动着混合动力技术的开展,而混合动力的开展乂提升了这些根底技术的开展空间.3并联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控制策略如何优化控制策略是实现混合动力汽车低油耗、低排放目标的关键所在.在满足汽车动力性

9、和其他根本技术性能以及本钱等要求的前提下,针对各部件的特性及汽车的运行工况,控制策略要实现能量在发动机电机之间的合理而有效的分配,使整车系统效率到达最高,获得整车最大的燃油经济性、最低的排放以及平稳的驾驶性能3.并联混合动力汽车是一个集机械、电器、化学和热力学系统于一体的复杂的高度非线性动态系统,如何有效地协调好各子系统,控制各子系统问的能量流动,并针对不同的行驶工况和驾驶风格,在不降低整车性能的情况下,实现整车的最佳燃油经济性和排放并兼顾整车的本钱是并联混合动力汽车控制策略的设计方向.早期的控制策略由于技术的限制大多是基于速度的控制4.在这种控制策略中,将发动机启动的设定车速设计为一个定值,

10、依据瞬时工况车速判定整车的工作模式:当车速低于设定值时,发动机关闭.由电机单独工作;当车速高于设定值时,发动机单独工作;当车轮负荷比拟大时如汽车急加速、爬陡坡或以较高车速爬坡,那么由发动机和电机联合驱动车轮.基于速度的控制策略,由于其简单,易于被控制工程师理解,技术门槛较低,因而在混合动力汽车开发初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研究和应用.但同时也有其明显的缺点:控制参数单一,动态特性差,没有充分利用混合动力系统的优势,通常整车的燃油经济性不是最优,而且还没有考虑排放,特别是有时车速即便很高,但对驱动力的要求可能很低,比方在高速滑行或匀速行驶时,此时发动机的工作负荷较低,效率不高.基于以上原因,现在的控制

11、策略根本上届于基于转矩或功率的控制.目前已经提出的控制策略主要可以分为4类:基于规那么的逻辑门限控制策略;瞬时优化控制策略;智能控制策略;全局最优控制策略.3.1基于规那么的逻辑门限控制策略5-8这类控制策略的主要思想是:根据发动机的静态效率曲线图,通过控制选定的几个变量,如整车功率需求、加速信号、电池SO漪等,并根据预先设定的规那么,判断并选择混合动力系统的工作模式,使车辆运行在高效区,提升汽车的燃油经济性.其中包括:电力辅助控制策略;恒温器控制策略;最大电池SOC空制策略等.电力辅助控制策略的思想是当车速低于某一最小车速时,由电机提供全部驱动力.当行驶需要扭矩大于发动机在给定转速下所能产生

12、的最大扭矩时,由电机提供扭矩助力.当发动机在给定转速下,如果按需求扭矩工作发动机效率不高时,发动机关闭,由电机提供需求扭矩.当电池soai低时,发动机提供额外扭矩带动电机工作对电池充电.恒温器控制策略最早应用于申联式混合动力汽车,当汽车高速运行于公路上,不需要频繁加减速时,大大减少了使用电动驱动系统的概率,且此时车辆功率需求常常低于发动机满载时,发动机还有一局部的充裕功率,致使电池SO0艮容易到达上限.为防止发动机低效工作,此时应关掉发动机,由电机单独驱动汽车;当电池socte到设定的下限时,发动机启动,由电机单独驱动,充裕的功率那么用来给电池充电.最大电池soc空制策略的目标是电池SOS量维

13、持在最高允许值处,发动机尽可能运行,尽可能少地使用电动驱动系统.这是由于车辆在城市工况下频繁地加速,将会导致电池快速放电,使电池SOCF降很快,对电池的寿命影响很大.3.2瞬时优化控制策略9-10规那么的逻辑门限控制策略是基于工程师的经验及静态的能耗图来制定的,由于它不考虑工况的动态变化,因此它不是最优的.为了克服这些缺点,人们乂提出了一种新的控制策略一瞬时优化控制策略,也叫实时控制策略.目前提出来的瞬时控制策略主要有“等效燃油消耗最少和“功率损失最小两种.虽然这两种方法的出发点不同,但其原理是一样的.等效燃油消耗最小控制策略的主要思想是:在某一瞬时工况,将电机消耗的电量折算成发动机提供相等能

14、量所消耗的燃油和产生的排放,再加上制动回收的能量与发动机实际的燃油消耗和排放组成总的整车燃油消耗与排放模型,计算此模型的最小值,并选在此工况下最小值所对应的点作为当前发动机的工作点.瞬时优化控制策略可以综合考虑燃油消耗和排放,它通过一组权值来描述各自的重要性,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要求来设定这组权值,从而在燃油消耗和排放之间获得折中.比方,在排放法规比拟严格的地区,可以适当地提升排放的权值比重,放弃一点燃油经济性;注重燃油消耗,但排放法规比拟宽松的地区,那么可以适当提升燃油消耗的权值比重.当然,这种控制策略也有它的缺点:需要大量的浮点运算,计算量大,实现起来困难,本钱比拟高.此外,在计算过程中,需

15、要对未来的行驶工况中由制动产生的回收能量进行预估,这就需要建立一个比拟精确的预测模型,这一点实现起来也比拟困难,它需要两个前提:一是对典型工况的统计分析,二是实时判断行车工况.3.3智能控制策略9,10智能控制的根本出发点是模仿人的智能,根据复杂被控动态过程的定性信息和定量信息,进行定性定量综合集成推理决策,以实现对难以建模的复杂非线性不确定系统的有效控制.由于混合动力汽车的能量消耗模型正是这么一个系统,因此它非常适合于智能控制.目前提出的基于智能控制的并联混合动力汽车控制策略主要有3种:模糊逻辑控制策略、神经网络控制策略、遗传算法控制策略.模糊逻辑控制策略不需要精确的整车能量消耗的数学模型.

16、它可以很方便的处理诸如“如果车速较高且SOO低而加速踏板踩下较小的角度,那么发动机单独驱动,并给电池充电这样无法用精确参数表达的控制规那么.它不仅可以优化发动机,同时还可以优化其他组件,如电机、电池、变速器等,实现各组件问的折中,以到达整车的燃油消耗和排放的最优.模糊逻辑控制策略也有其局限性:在模糊推理过程中会增加模糊性;在整个控制过程中,各变量的论域等级是固定的,控制规律也是固定的,系统的动态特性较差,无法满足不同驾驶员意图和不同的路面环境下汽车的自动控制;对于复杂系统的模糊规那么的建立还没有确定的方法可以遵循,隶届度函数确实立也需要反复进行确定;缺乏简单有效的方法对模糊逻辑系统进行稳定性的

17、研究.3.4全局最优控制策略11,12瞬时优化控制策略在每一步长内可能是最优的,但无法保证在整个运行区问内是最优的.于是乂提出了一种在整个运行区间内寻优的全局最优控制策略.全局最优控制策略是应用最优化方法和最优控制理论开发出来的混合驱动动力分配控制策略.其主要思想是基于某种优化理论,建立以整车燃油经济性与排放为不得用于商业用途目标,系统状态变量为约束的全局优化数学模型,运用相关的优化算法,求得最优的混合驱动动力分配控制策略.目前研究较多的有基于多目标数学规划、Bellman动态规划理论以及最小值原理的全局最优控制策略.这些控制策略还不成熟,需要大量计算,且依赖于预定的运行工况,实时性较差,主要

18、用于:在标准行驶循环下,参考全局最优控制策略,对实时控制策略进行分析与评估,并从中派生出适用的实时控制策略.目前提出的并联混合动力汽车控制策略还不成熟,实用性不强,只有基于工程经验进行设计的逻辑门限控制策略在实际商品化混合动力汽车中得到了应用.开发一种成熟实用的控制策略仍然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难题.相比拟而言,模糊逻辑控制策略鲁棒性强、实时性好,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而且能够克服许多其它控制策略的缺乏之处,如果能够与神经网络相结合,将极具推广应用价值.参考文献:1 刘金玲,宋健等.并联混合动力客车控制策略比拟.公路交通科技.2005(1):144-146.2 吕胜利,左曙光.并联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控制策

19、略的综合分析.上海汽车.2005(7):28-30.3 孟亚鹏,金国栋,朱舟.并联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转矩控制策略.汽车科技.2004(6):24-26.4 段岩波,张武高,黄震.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分析.柴油机.2002(6):43-47.5 陈清泉,孙立清.电动汽车的现状和开展趋势.科技导报.2005(4):24-28.6 林枫,吴森等.混合动力电动城市公交客车控制策略.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3(6):179-182.7 刘志强,贺良等.大负荷工况下并联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控制策略仿真分析.汽车科技.2007(2):42-45.8 李欢,林川.基于ADVISOR勺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控制策略仿真研究

20、.广西工学院学报.2005(4):27-30.9 胡红斐,黄向东等.并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全局优化控制.华南理工大学学报.2006(4):30-34.10 陈健,李彦等.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模糊逻辑控制策略的研究与仿真.汽车工程.2006(4):323-326.11 房立存,秦世引.并联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最优控制及实例仿真.系统仿真学报.2007(1):110-113.12 李争,赵涛等.并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模糊控制策略的仿真研究.公路交通科技.2005(2):126-130.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notforcommercialuse.Nurfurdenpers?nlichenfurStudien,Forschung,zukommerziellenZweckenverwendetwerden.Pourletudeetlarechercheuniquementddesfinspersonnelles;pasddesfinscommerciales.tojiekopTOp回enojib3y瑚ai&mOyqeH叨史c,neaob徂hw曲只ojikheiHCnOJIE3OB邳TOEMCMHepH也CKHX以下无正文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