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规划与标准规范工作八讲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29188640 上传时间:2022-08-02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14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信息化规划与标准规范工作八讲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信息化规划与标准规范工作八讲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信息化规划与标准规范工作八讲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资源描述:

《信息化规划与标准规范工作八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化规划与标准规范工作八讲(2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文物调查项目”2005年度高级管理人员培训班讲稿之二信息化规划与标准规范工作八讲陈刚内容提要一、什么是信息化规划?如何进行信息化规划?二、文物保护事业信息化建设与“十五”信息化规划实施基本情况三、文物事业信息化发展“十一五”规划的基本思路四、“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的四大信息化建设项目五、标准与标准化的基础知识六、我国标准化的发展沿革与发展战略七、文物保护事业标准化与文物保护事业信息化标准工作情况八、“文物调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建设”项目中的标准规范建设一、什么是信息化规划?如何进行信息化规划?1、 信息化规划的概念古人称理发为“干天下头等大事;作人间顶上文章”。那么,信息化建设的头等大事是什么

2、呢?那就是信息化规划。那如何进行信息化规划呢?本讲对信息化规划的原则、内容以及信息化规划的方法进行初步探讨。 严格地说,信息化规划是信息化建设的基本纲领和总体指向,是信息系统设计和实施的前提与依据。信息化规划的核心内容是要从组织目标和信息化战略中抽取信息需求和功能需求,形成组织总体的信息化框架和系统整体模型,为进一步系统设计和实施奠定基础。 2、信息化规划的四个层面信息化规划是一个涵盖面很宽的概念。从层次上来看,可以分为信息战略规划(ISP)、信息资源规划(IRP)、信息系统规划(ISP)、企业资源规划(ERP)。 可以说,这四个层次是从组织战略出发,由远而近、由粗到细,逐步具体化、逐步实现化

3、的动态递进过程。而通常人们所说的信息化规划应该是指其中的信息系统规划。也有人将信息系统规划这一层细分成信息架构规划和信息方案规划。3、信息化规划过程中的5大平衡(1)如何在长远规划与适应变化之间取得平衡 在信息化规划过程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是,既要尽可能地保持开放性和长远性,以确保系统的稳定和延续性;同时又因为规划没有变化快,再长远的规划也难以保证能跟上信息化技术和环境的变化。老实说,解决这一问题没有非常理想的方法。相对有效的做法是,在信息化规划时,认真分析行业的战略与IT支撑之间的影响度,并合理预测环境变化可能给行业战略带来的偏移,在规划时留有适当的余地,从事业发展到信息战略,做务实的牵引,不

4、要追求大而全。 (2)如何在组织流程与系统流程之间取得平衡 信息化推广中一直在争论的话题就是,到底应该是改变业务流程来适应软件,还是修改软件来适应业务流程?管理咨询公司会毫不迟疑地告诉你是前者,客户则更愿意坚持后者。而供应商的态度则非常微妙,他们往往会取中间路线,比如通过修改软件的部分模块或开发接口程序,来迎合用户“以我为主”的心态。 从根本上说,组织采用新技术的方式决定着新技术对组织结构和流程的影响程度。而组织及管理模式也影响着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这就要求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在理论和应用上要不断创新,同时要具有适应变化的能力。解决这一问题,通常是基于行业自身的动因,即是出于战略考虑还是出于实际

5、考虑。如果着眼于行业长远发展战略,则倾向于让业务行为和业务流程适应系统;相反,如果着眼于更现实的需求,则可能更乐意让系统适应行业流程。 (3)如何在管理变革与技术变革之间取得平衡 业务管理的变革需求往往是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原因,比如出于提高管理效率的考虑,而缩短生产周期和交货期,加快资金和存货周转;出于提高管理效益的考虑,而加强成本控制,降低制造成本,集中资金管理;出于提高竞争力的考虑,而改善服务方式,提高投诉响应速度等等。技术的变革同样是迫切和必要的,从单主机应用到C/S应用,再到B/S应用,每一次技术的演进都能带来管理上巨大的变革和更大的想象空间。 那么是不是越先进的技术就越适合业务需求

6、?答案是不确定的。因为至少有三个方面会导致不同的行业对管理变革有不同的需求。一个是不同行业的业务需求有可能不同,第二个是不同业务流程的行业可能有不同的需求,第三个是不同管理模式的业务可能有不同的需求。不同的管理变革需求必须有不同的解决方案,特别是不同的技术方案去满足。 (4)如何在信息化规划的各层级之间取得平衡 信息化规划的四个层次之间,同样应该有一个很好的平衡。完整的信息化规划,无疑应具备这四个层次,而且理想的规划应该是分层递进的。然而不同性质的行业、不同规模的行业,也可能采取灵活的方法。比如信息化基础空白的行业在上信息化时,就可能有多种选择,比如:不经过信息资源规划,直接进行信息系统规划;

7、或者不经过行业资源规划,就选择最急需的、又容易实施的模块(如OA、财务等)先上,待见成效后再回头做行业资源规划。 (5)如何在信息化规划与建设实施之间取得平衡 信息化规划的目的是为信息化建设和实施提供框架指南。事实上,这二者之间存在天然的断层。原因主要出自于不同的参与者所站立场不同。在信息化规划阶段,通常应该是以第三方专家为主导、业主积极参与配合;而在信息化建设实施阶段,则以供应商为主导、业主参与配合。如何确保信息化规划在后期的实施建设过程中不走样,单纯靠业主去协调和监督,效果往往是不理想的。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办法是,让第三方咨询监理进来,由他们来协调业主和供应商之间的步调,站在第三方立场,本

8、着客观公正、忠于信息化规划、忠于系统需求的原则,来全力推动和监控信息化建设实施过程,并对竣工工程进行专业的验收测试。有了第三方的介入,信息化规划才有了刚性约束力,才能确保与信息化建设实施的无缝衔接。 二、文物保护事业信息化建设与“十五”信息化规划实施基本情况1、 概述文物保护事业信息化,是指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充分利用文物信息资源,全面提升文物保护、抢救、利用和管理工作水平。当今信息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信息化已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继续深入开展文物保护事业信息化建设是加强文物保护、提高文物工作科学决策和宏观管理能力的重要举措,是促进文物信息资源互通共享、满足人民群众日

9、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必要保障,是实现我国文物保护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文物保护事业信息化规划是文物保护事业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规范并指导全国文物保护事业信息化工作的纲领性文件。2、文物保护事业信息化二十年之回顾自二十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文物行政主管部门的统一组织和指导下,经过二十年时间的不断努力,文物事业信息化建设取得了初步成绩。回顾中国文物事业信息化发展历程,可以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1)80年代文物事业信息化摸索阶段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在1983年召开的全国博物馆工作座谈会(无锡会议)上,首次提出用高科技促进博物馆现代化建设的倡议。1985年4月国家文物

10、事业管理局在上海召开了全国博物馆电脑管理座谈会,研讨我国文物博物馆领域信息化基本建设思路。此后,上海博物馆、军事博物馆、南京博物院等陆续开始进行博物馆藏品电脑化管理的摸索。1988年6月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在上海召开的博物馆藏品电脑化管理现场会, 进一步推动了博物馆信息化进程。(2)90年代文物事业信息化萌芽阶段在国家文物行政主管部门的大力指导下,北京故宫博物院90年代初开始,从藏品照片管理入手,立足于藏品多媒体光盘数据库,建设藏品信息管理系统。河南博物院1998年6月实现了内部局域网与国际互联网的连接,8月开通了互联网站点。广东省博物馆从1997年开始着手建立了以藏品信息管理为主,以12万件文

11、物藏品为基本管理对象的局域网系统。泰山风景名胜区1998年开发完成的泰山综合信息计算机管理系统;秦俑博物馆完成的考古发掘信息管理系统;以及敦煌研究院与美国西北大学合作进行的敦煌洞窟壁画的数字化工作,则是对不可移动文物信息化建设的先导。1999年5月,国家文物局针对文物博物馆领域信息化建设,在河南专门召开了博物馆藏品信息标准化研讨会。在99年下半年基本完成了全国文物、博物馆事业信息化“十五”规划(简称规划)、全国文物资料普查和文物保护项目管理系统总体方案(简称总体方案),同时还初步完成了中国博物馆藏品信息暂行规范和中国文物保护单位信息暂行规范的制订。这一系列基础性工作的开展为文物事业信息化建设的

12、全面起步奠定了有力基础。(3)21世纪文物事业信息化起步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末,文物事业信息化建设是以各地文物单位陆续开展各单位本身的信息化工作为主。进入21世纪以来,在各级文物行政主管部门的正确指导下,文物事业信息化全面进入了起步阶段。“十五”期间,是文物、博物馆事业信息化取得显著成就的一年,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建立专门的信息化工作机构,国家文物局成立了专门的全国文物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并组建了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作为全国文物事业信息化工作机构。山西、甘肃、辽宁等省也纷纷建立了自己的省文物信息化工作机构。二是制定并颁布了有关文物、博物馆信息化标准规范,其中,博物馆藏品信息指标

13、体系规范(试行)、博物馆藏品二维影像技术规范(试行)、文物保护单位信息指标体系规范分别由国家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正式颁布实施。三是开展了包括文物调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建设项目在内的一系列重大信息化建设项目的实施。通过整合原有文物信息化资源,有力地推进了全国文物事业信息化建设,在文物信息资源建设、信息网络与网站建设、信息技术行业应用以及信息化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显著进展。3、文物保护事业信息化“十五”规划实施“十五”以来,文物保护事业信息化建设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稳步推进,基本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果,为“十一五”期间的信息化建设工

14、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文物信息资源建设初具规模。“文物调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建设”项目试点工作基本完成,山西等四省完成154万余件馆藏文物数字化工作,建立了四省馆藏珍贵文物基础数据库。基本建立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馆藏一级文物档案,并启动数字化工作。文物信息法规库建设基本完成。科技成果与科研管理信息数据库初步建立。故宫博物院、敦煌研究院等文博单位相继开展数字化工作,在藏品影像、石窟壁画、古建等方面的信息资源建设进展顺利。(2)文物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已经起步。结合重点信息化项目的实施,初步完成国家文物数据中心建设,建立了四个省级文物数据分中心。全国文物信息网络体系框架初步建立,基本实现中央与山

15、西、河南、辽宁、甘肃四省及其省内试点单位的网络连接。国家文物局机关局域网建设已经完成。江苏等部分省市启动了连接辖区内文物管理机构和文博单位的区域性文物信息网络建设。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等文博单位建立了内部局域网。(3)行业信息化应用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国家文物局及部分省级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开通了政府网站,初步实现了网上政务服务功能。国家文物局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科技平台投入使用。一批文博单位网站先后开通。初步搭建以馆藏文物信息管理系统为主的文博单位、省到中央的三级馆藏文物信息动态管理体系框架。中国珍贵文物数据库系统、文物出入境鉴定信息管理系统、科研课题申报系统、考古发掘审批系统、文物博物馆事业信息统

16、计管理系统等投入应用。部分文博单位开发并开始应用各类管理信息系统,数字故宫、上海博物馆信息化工程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4)信息化标准规范建设及基础性研究取得进展。信息标准规范研究取得初步进展,行业标准规范体系框架基本建立。博物馆藏品信息指标体系规范(试行)、博物馆藏品二维影像技术规范(试行)等一系列信息化标准技术规范已正式颁布实施。文物保护单位信息指标体系规范研究基本完成。中国珍贵文物数据库研究、中国数字博物馆研究、虚拟现实技术在大遗址保护中的应用研究、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管理动态信息系统和预警系统论证研究等一批重点课题顺利完成。(5)信息化工作机构与人才队伍建设初见成效。国家文物局成立了信息化领

17、导小组,领导全国文物保护事业信息化工作,组建成立了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部分省级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和文博单位设立了信息化工作机构,山西等省成立了省文物信息资料中心。结合文物调查等重点信息化项目实施,通过在职人员信息技术培训,吸引高素质信息技术和管理人才,初步形成了一支文物行业信息化建设方面的工作队伍。4、存在的不足我国文物保护事业信息化建设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文物保护事业发展的要求相比,与国内其他领域的信息化发展水平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部分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和文博单位对信息化建设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律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尚未建立有效的信息化建设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对文

18、物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产业化运作的意识薄弱。2、标准制度建设相对滞后。信息化标准规范和制度体系建设不完善,相关的基础研究不足。信息化项目建设标准不统一,存在各自为政、重复建设的现象,影响信息资源的广泛共享和开发利用。3、基础设施仍显薄弱。全国文物系统的网络、数据库系统等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大容量信息交换通道不畅、效率不高。数据备份系统建设滞后,信息加密传输尚未实现,网络及信息安全缺乏可靠保障。4、资金投入不足。与其他相关领域的信息化投入相比,文物保护事业信息化建设投入不足,资金使用效率不高。地区间投入不均衡,信息化发展差距不断加大。5、人才依然匮乏。行业从业人员的信息化意识和应用水平普遍较低,信息

19、化专业人才队伍相对薄弱,既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又熟悉文物业务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尤为紧缺。三、文物事业信息化发展“十一五”规划的基本思路1、“十一五”期间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十一五”期间,文物保护事业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国家文物保护事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坚持以信息化建设服务于文物保护、服务于社会公众、服务于管理决策,为实现文物保护事业的跨越式发展发挥基础支撑作用。“十一五”期间,文物保护事业信息化建设坚持“统筹规划、协调发展,需求主导、信息共享”的原则。统筹规划、

20、协调发展是指文物事业信息化建设要从全局的角度进行规划,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的积极性,兼顾各地的实际情况和不同领域的具体需求。已有的充分利用,欠缺的逐步完善,没有的抓紧建设。立足现有的基础条件,通盘考虑,避免各自为政和重复建设。需求主导、信息共享是指文物保护事业信息化建设必须以文物保护事业全面发展的需求为导向,服务于文物的保护、利用和管理。建立科学、高效的信息共享机制和体系,依据统一的标准规范,开展各项信息化建设,实现网络系统的互联、互通与数据资源共享。为全社会提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物信息服务。2、建设目标(1)总体目标“十一五”期间,文物保护事业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是:以文物信息资源开发利用

21、为核心,以文物信息基础设施和公用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为基础,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全面实现文物保护、抢救、利用和管理工作信息化,满足文物保护事业跨越式发展的需要。(2)具体目标现代信息技术在文物保护事业各项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创新能力明显提高;初步建成覆盖全国的文物信息网络体系和完成各级文物信息应用服务系统建设;基本完成全国馆藏珍贵文物和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基础数据库建设,建立动态的数据库管理系统;逐步建立文物保护事业政务信息管理平台,为文物保护管理工作提供决策支持服务;继续推动信息资源的开放共享,建立文物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服务和管理的良好环境;加强文物信息化关键技术的研究和成果

22、推广应用。3、主要任务 为完成规划目标的要求,“十一五”期间文物保护事业信息化建设主要完成以下任务:(1)建立较为完善的信息化规划、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体系开展文物保护事业信息化体系和发展趋势等重大战略问题的研究,编制重点信息化工程项目和文化遗产区信息化专项规划。制定并完善文物信息资源开发、管理、利用和共享等方面的政策法规,创造有利于文物保护事业信息化发展的政策环境。建立较为完整的行业信息化技术标准规范体系,完成信息分类与编码、元数据、信息采集、交换、安全等标准规范的研制,对部分现有标准规范进行修订和完善。(2)基本完成以全国馆藏珍贵文物和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重点的国家文物基础数据库建设结合文

23、物调查工作开展,完成全国馆藏珍贵级文物数字化工作,建立全国馆藏珍贵文物基础数据库。基本完成一至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资料统计和数字化工作,初步建立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记录档案数据库。有条件的地方逐步开展馆藏一般文物与省、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数字化工作,逐步建立馆藏一般文物目录数据库。启动民间收藏文物、港澳台及海外流失中国文物的调查和信息化工作,逐步建立社会文物和海外流失中国文物数据库。有计划地开展无形文化遗产调查和信息化研究工作。(3)初步完成以国家文物数据中心为核心、以文物信息网络为基础、以信息安全体系为保障的文物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完善国家文物数据中心建设,初步建成文物数据异地容灾备份

24、中心。以多种形式开展省、地方及重要文博单位文物数据分中心和数据节点建设。充分利用公网和建设中的国家政务外网,建立连接国家文物数据中心、分中心和数据节点的文物信息网络,实现国家文物局、省级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和重要文博单位的互联互通。强化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实现信息安全传输等功能,维护并促进文物保护事业信息化应用的健康发展。(4)以基本信息资料数字化为基础,推进考古发掘、大遗址保护及文物保护工程的信息化工作配合三峡工程、南水北调、丝绸之路等重大抢救性考古发掘和保护工程,研究开发考古发掘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启动区域考古、航空遥感考古、水下文化遗产信息资料数据库建设,以有条件的省市考古所等单位为试点,加

25、快考古发掘领域的信息化应用和推广。建立和完善全国大遗址保护基本信息资料库,初步建立大遗址保护基本信息资料管理系统。启动文物保护工程信息化建设,初步建立文物保护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开展壁画等濒危珍贵文物的抢救与保护信息化工作。(5)利用信息监测和网络通讯技术,提升文化遗产保护的监测预警与安全防范能力应用GIS/GPS(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技术,以世界文化遗产地和古建筑安防、消防为重点,初步探索和建立全国文化遗产动态监测与预警网络体系框架,提高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的信息监测、动态管理与辅助决策支持能力。启动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动态监测和预警信息系统项目建设,建立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网络监测体系和预警体系

26、,建设文化遗产动态信息综合管理与服务平台系统,基本实现对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实时监测预警和动态管理。(6)继续推进博物馆数字化工作,加紧开展中国数字博物馆技术框架研究启动博物馆藏品管理、鉴定、保护、修复、陈列、展览以及博物馆人员、机构、经费管理的数字化工作。初步完成全国重点博物馆的基本信息化建设,建立和完善博物馆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基本实现全国重点博物馆日常业务工作信息化。继续开展中国数字博物馆基础研究,完善中国数字博物馆技术框架体系。应用网络通讯、多媒体、三维动画、虚拟现实、人机交互等数字化技术和手段,实现文物信息的社会化服务。(7)全面开展政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提高文物管理部门日常事务工作的

27、信息化水平 开展与各级文物行政管理业务相关的信息系统建设,重点建成网上行政许可申报审批平台。逐步开展以公文流转、政策法规、执法督察、人事、党建、财务、外事与科技为主要内容的综合事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建立文物保护事业发展信息综合统计系统,加强国内外文物保护信息分析与研究,逐步建立面向政府管理的文物保护事业战略研究与宏观决策支持信息系统。继续建设和完善文物信息服务网站,开发网上服务系统,建立统一、权威的国家文物局对外信息服务窗口,基本形成全国文物信息服务网站体系。(8)继续建立和完善科技基础条件信息平台,实现文物保护科技信息充分开放与共享以资源系统整合为主线,以科技信息资源共享为核心,继续建立和

28、完善具有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有效改善科技创新环境,增强持续发展能力,为文物保护事业科技长远发展与重点突破提供强有力的服务和支撑。建成文物保护行业专家信息库,建立文物科技信息数据库、文献资料库、文物研究标本数据库和国际文物保护科技信息数据库。初步建立较为权威的文物保护科技查新数据库系统。利用数字化的声像技术手段记录、保存文物保护的传统工艺过程,为文物保护科学技术研究和应用的不断创新提供参考。(9)建立23个行业信息技术研究与应用科研基地,建设一批省级信息化成果应用推广示范基地。依托文博单位、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建立文物保护行业信息化研究与应用科研基地,开展文物信息智能处理技术

29、、文物修复数字仿真、图形图像处理、古汉字数字化处理、虚拟现实与3D技术等关键信息技术应用研究。加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技术的研究。选择部分有条件的单位和机构,建立信息化成果应用推广示范基地,开展文物保护领域的信息技术应用研究和关键技术成果的推广。四、“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的四大信息化建设项目为保证文物保护事业信息化建设目标和主要任务的实现,“十一五”期间,将紧紧围绕信息资源建设、文物保护监测、数字博物馆和政务管理等方面,重点抓好以下四大项目的建设:1、文物调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建设 文物调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建设项目(以下简称“文物调查”项目)旨在通过数字化手段开展文物调查,掌握基础资料,提高管

30、理水平,是推进文物保护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十一五”期间,文物调查项目强调以信息资源建设为核心,充分调动中央和地方两方面的积极性,综合运用各种技术手段,调查、采集、整理我国文物、博物馆领域的国情资料,为科学决策和管理提供可靠的信息支撑,为社会公众提供高质量的文物信息资源。具体工作包括:通过对馆藏文物和文物保护单位信息的数字化采集、标准化整合,建设以馆藏文物、文保单位信息为主的全方位的文物基础信息数据库。建立各级文物数据中心,搭建从国家文物数据中心到省级文物数据中心、相关部委的一级网络和从省级数据中心到省内中心城市及重点文博单位节点的多级网络体系。根据项目建设需求,结合文物行业特点,

31、在丰富、完善已有软件的基础上,研制开发能够满足可移动和不可移动文物信息不同层次需求的各类软件:对参与项目的人员进行操作培训和系统管理培训,开展项目宣传活动。保障数据库管理系统正常平稳运行,开展系统软硬件设备维护、升级和技术指导。加强项目管理。2、文化遗产保护信息动态监测平台“十一五”期间,文化遗产保护信息动态监测平台建设主要实现对文化遗产自然环境信息、自然灾害信息、人为破坏信息和保护管理信息的动态监测,建立文化遗产的信息动态管理和危机预警机制,为各级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加强对文化遗产的综合保护和有效管理提供准确、科学的决策依据,为促进文化遗产的综合开发和资源利用提供信息技术保障。主要内容包括:世界

32、文化遗产管理动态信息数据库建设。提供世界文化遗产动态信息系统和预警系统的记录档案和系统支撑的数据基础。采用分布式数据库的建设模式,逐步构建统一的世界文化遗产管理动态信息数据库。采用实时数据库技术来处理不断更新的快速变化的数据。世界文化遗产网络监测体系建设。监测体系建设将采用数据仓库技术,针对文博部门工作的具体特点,构建一个包括国家级监测数据中心、省级监测数据中心、文化遗产地监测站的网络体系结构,覆盖全国世界文化遗产的监测体系。世界文化遗产预警体系建设。以世界文化遗产网络监测体系为基础,采用统一的预警指标体系和标准规范,根据不同文化遗产地的情况分别设定相应的预警指标。建立包含预警机制和反馈机制两

33、方面在内的综合预警体系。世界文化遗产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在世界文化遗产管理动态信息数据库基础上,加强世界文化遗产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提供面向国家宏观管理的决策信息服务、面向研究人员的科研信息服务、面向大众的旅游与教育信息服务。3、中国数字博物馆工程建设中国数字博物馆工程建设通过开发全国博物馆及其它文博单位的可移动和不可移动文物信息资源,建立超大规模的分布式文物信息资源基础数据库群,以互联网和虚拟现实技术为基础,建立统一的文物信息综合展示平台,向全社会提供生动、高效的文物信息服务。中国数字博物馆工程建设的主要任务可以概括为“五个一”工程,即建设一个分布式的文物基础数据库群、一个开放的文物信息网络

34、体系、一个统一的文物信息综合展示平台、一个功能齐全的文物数据加工中心和一个便捷的文物数据交换中心:建设一个分布式的文物基础数据库群。整合全国珍贵文物和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信息资源,建设超大规模的、高质量的、分布式的、可实现跨库无缝链接与智能检索的文物信息基础数据库群;建设一个开放的文物信息计算机网络体系。依托已有的文物信息网络平台,建设模块化、开放性、互相联通并且稳定可靠、可扩展的计算机网络体系;建设一个统一的文物信息综合展示平台。构建集成异构网络流媒体服务、交互3D视频、虚拟时空重构、沉浸交互式虚拟演播、多媒体导览等多项应用展示技术手段在内的文物信息综合展示平台。建设一个功能齐全的文物数据加

35、工中心。对各类文物信息资源进行整理、加工、标引,使物理状态上分散的信息资源按照统一的标准与规范实现重新整合。建设一个高速便捷的文物数据交换中心。建立基于XML(扩展性标识语言)的通用数据交换标准。建立以元数据目录服务为核心的数据交换中心。4、全国文物综合业务管理平台“十一五”期间,全国文物综合业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将根据国家关于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意见,结合文物行业的特点,建立标准统一、功能完善、安全可靠的综合政务管理信息平台。主要建设内容包括:进一步完善“两网、一站、一平台”文物综合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基础建设。实现国家文物局和省级文物行政主管部门之间的网络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加密传输。开展文物行业管

36、理系统建设:包括馆藏文物、文物保护单位、考古发掘、文物安防与监管、民间与海外收藏文物、文物拍卖与流通、文物涉外监管、文物鉴定、文物知识产权与版权、行业资质资格、文物类社会团体等业务管理系统,以及党务、人事、财务、预算等行政管理信息系统。继续开展省级区域文物业务管理信息网络建设,根据基层单位综合业务管理特点,在条件成熟的地方逐步建设文博单位人、财、物及相关业务流程管理的系列管理信息系统。五、标准与标准化的基础知识1、标准与标准化(1)什么是标准? 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活动或其结果规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导则或特性的文件,称为标准。该文件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经一个公认机构的批准。标准应

37、以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以促进最佳社会效益为目的。(2)什么是标准化? 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称为标准化。它包括制定、发布及实施标准的过程。标准化的重要意义是改进产品、过程和服务的适用性,防止贸易壁垒,促进技术合作。 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是标准化的实质。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则是标准化的目的。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中,凡具有多次重复使用和需要制定标准的具体产品,以及各种定额、规划、要求、方法、概念等,都可称为标准化对象。标准化对象一般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标准化的具体对象,即需要制定标准的具体事物;另一类是标准

38、化总体对象,即各种具体对象的总和所构成的整体,通过它可以研究各种具体对象的共同属性、本质和普遍规律。2、标准化的基本原理标准化的基本原理通常是指统一原理、简化原理、协调原理和最优化原理。下面分别作一介绍:(1)统一原理就是为了保证事物发展所必须的秩序和效率,对事物的形成、功能或其他特性,确定适合于一定时期和一定条件的一致规范,并是这种一致规范与被取代的对象在功能上达到等效。统一原理包含以下要点: 统一是为了确定一组对象的一致规范,其目的是保证事物所必须的秩序和效率; 统一的原则是功能等效,从一组对象中选择确定一致规范,应能包含被取代对象所具备的必要功能; 统一是相对的,确定的一致规范,只适用于

39、一定时期和一定条件,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条件的改变,旧的统一就要由新的统一所代替。(2)简化原理就是为了经济有效地满足需要,对标准化对象的结构、型式、规格或其他性能进行筛选提炼,剔除其中多余的、低效能的、可替换的环节,精炼并确定出满足全面需要所必要的高效能的环节,保持整体构成精简合理,使之功能效率最高。简化原理包含以下几个要点: 简化的目的是为了经济,使之更有效的满足需要; 简化的原则是从全面满足需要出发,保持整体构成精简合理,使之功能效率最高。所谓功能效率系指功能满足全面需要的能力; 简化的基本方法是对处于自然状态的对象进行科学的筛选提炼,剔除其中多余的、低效的、可替换的环节,精练出高效能的能满

40、足全面需要的环节; 简化的实质是精练化而非简单化,其结果不是以少替多,而是以少胜多。 (3)协调原理就是为了使标准的整体功能达到最佳,并产生实际效果,必须通过有效的方式协调好系统内外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确定为建立和保持相互一致,适应或平衡关系所必须具备的条件。协调原理包含以下要点: 协调的目的在于使标准系统的整体功能达到最佳并产生实际效果; 协调对象是系统内相关因素的关系以及系统与外部相关因素的关系; 相关因素之间需要建立相互一致关系(连接尺寸),相互适应关系(供需交换条件),相互平衡关系(技术经济招标平衡,有关各方利益矛盾的平衡),为此必须确立条件; 协调的有效方式有:有关各方面的协商一致,

41、多因素的综合效果最优化,多因素矛盾的综合平衡等。按照特定的目标,在一定限制条件下,对标准系统的构成因素及其关系进行选择、设计或调整,使之达到最理想的效果,这样的标准化原理称为最优化原理。3、标准制定(1)标准制定应遵循的原则是:要从全局利益出发,认真贯彻国家技术经济政策;充分满足使用要求;有利于促进科学技术发展。(2)标准制定的目的:获得最佳秩序、促进最佳社会效益。这里所说的最佳效益,就是要发挥出标准的最佳系统效应,产生理想的效果;这里所说的最佳秩序,则是指通过实施标准使标准化对象的有序化程度提高,发挥出最好的功能。(3)标准的分级: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将我国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

42、标准、行业标准四级。 国家标准是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国家标准的年限一般为五年,过了年限后,国家标准就要被修订或重新制定。此外,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需要制定新的标准来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的需要。因此,标准是种动态信息。强制性国家标准是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标准和法律及行政法规规定强制执行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是指没有国家标准而又需要在全国某个行业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行标应用范围广、数量多,收集较为不易。 (4)标准的有效期限:自标准实施之日起,至标准复审重新确认、修订或废止的时间,称为标准的有效期;又称标龄。由于各国情况不同,标准有效期也不同。以ISO标准每5年复审一次,平均标龄为

43、4.92年。我国在国家标准管理办法中规定国家标准实施5年内要进行复审,即国家标准有效期一般为5年。我国各级标准分别由谁来制定? (5)我国的国家标准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制定;行业标准由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地方标准由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制定;行业标准由行业自己制定。(6)具有法律属性,在一定范围内通过法律、行政法规等手段强制执行的标准是强制性标准;其他标准是推荐性标准。根据国家标准管理办法和行业标准管理办法,下列标准属于强制性标准: 药品、食品卫生、兽药、农药和劳动卫生标准; 产品生产、贮运和使用中的安全及劳动安全标准; 工程建设的质量、安全、卫生等标准; 环境保护

44、和环境质量方面的标准; 有关国计民生方面的重要产品标准等。(7)什么叫推荐性标准? 推荐性标准又称非强制性标准或自愿性标准。是指生产、交换、使用等方面,通过经济手段或市场调节而自愿采用的一类标准。这类标准,不具有强制性,任何单位均有权决定是否采用,违犯这类标准,不构成经济或法律方面的责任。应当指出的是,推荐性标准一经接受并采用,或各方商定同意纳入经济合同中,就成为各方必须共同遵守的技术依据,具有法律上的约束性。(8)如何将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订入采用国国家标准的? ISO/IEC导则21-1981(E)中规定,一般采用六种方法将有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订入(编入)采用国国家标准。认可法,由国

45、家标准机构直接宣布某项国际标准为国家标准,其具体办法是发一认可公告或通知,公告和通知中一般不附带国际标准的正文,也不在原标准文本上加注采用国家的编号。封面法,在国际标准上加上采用国国家标准的编号,并附一简要说明和要求,如说明对原标准作了哪些编辑修改,以及如何贯彻等要求。完全重印法,将国际标准翻译或不作翻译,采用原标准标题,重新印刷作为国家标准,并可在国际标准正文前面,加一篇引言,作一些说明或指示、要求。 翻译法,国家标准采用国际标准的译文,可以用两种文字(原文和译文)或一种文字出版,采用时,也可在前言中说明被采用国际标准作了哪些编辑性修改,或作一些要求说明。重新制定法,根据某项国际标准,重新起

46、草国家标准,即把国际标准熔入国家标准之中,或作层次上的修改或作结构上的变动,但一般要保留国际标准的主要指标,或基本上保留原结构格局。包括与引用法,制定国家标准时,完全引用或部分引用国际标准的内容。根据国际标准的包容情况及专业深度,制定国家标准时,可以选择相关部分进行贯彻,其余部分不贯彻;也可包括其国际标准的一部分,其余根据需要补充新的内容和指标。 4、标准代号(1)国家标准代号GB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性国家标准,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管理GB/T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荐性国家标准,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管理 GB/Z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管理 GB/T中的T是推荐的意

47、思。例如:GB/T13387-1992电子材料晶片参考面长度测量方法系指该标准为推荐性标准。值得注意的是T的读音为汉语拼音中的tui。(2)地方标准代号DB+省级行政区划代码前两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性地方标准代号,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管理 DB+省级行政区划代码前两位/T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荐性地方标准代号,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管理 (3)行业标准代号Q+行业代号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产品标准,行业自身管理(4)行业标准代号BB包装,中国包装总公司管理 CB船舶,国防科工委(船舶) CH测绘,国家测绘局 CJ城镇建设,建设部(城镇建设) DA档案,国家档案局 GA公共安全,公安部 HY海洋,国家海洋局 J

48、B机械,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LB旅游,国家旅游局 SC水产 农业部(水产) WH文化,文化部 WW文物,国家文物局YY医药,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注:行业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上述为强制性行业标准代号,推荐性行业标准代号是在强制性行业标准代号后面加“/T”,例如:农业行业的推荐性行业标准代号是NY/T。5、有关标准的常用说法(1)什么是国外先进标准? 国外先进标准是指未经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确认并公布的其他国际组织的标准,发达国家的国家标准,区域性组织的标准和国际上有权威的团体标准与行业(公司)标准中的先进标准。例如:美国标准(ANSI),德国标准(DIN),英国标准(BS),日本

49、工业标准(JIS),法国标准(NF)以及前苏联国家标准(GOST)等。(2)什么是国际标准? 国际标准是指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和国际电信联盟(ITU)制定的标准,以及国际标准化组织确认并公布的其他国际组织制定的标准。国际标准在世界范围内统一使用。目前,被国际标准化组织确认并公布的其他国际组织是:(1)国际计量局(BIPM)、国际人造纤维标准化局(BISFA)、食品法典委员会(CAC)、时空系统咨询委员会(CCSDS)、国际建筑研究实验与文献委员会(CIB)、国际照明委员会(CIE)、国际内燃机会议(CIMAC)、国际牙科联盟会(FDI)、国际信息与文献联合会(FI

50、D)、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国际民航组织(ICAO)、国际谷类加工食品科学技术协会(ICC)、国际排灌研究委员会(ICID)、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国际辐射单位和测试委员会(ICRU)、国际制酪业联合会(IDF)、万围网工程特别工作组(IETF)、国际图书馆协会与学会联合会(IFTA)、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合会(IFOAM)、国际煤气工业联合会(IGU)、国际制冷学会(IIR)、国际劳工组织(ILO)、国际海底组织(IMO)、国际种子检验协会(ISTA)、国际电信联盟(ITU)、国际理论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国际毛纺组织(IWTO)、国际动

51、物流行病学局(OIE)、国际法制计量组织(OIML)、国际葡萄与葡萄酒局(OIV)、材料与结构研究实验所国际联合会(RILEM)、贸易信息交流促进委员会(TarFIX)、国际铁路联盟(UIC)、经营交易和运输程序和实施促进中心(UN/CEFACT)、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国际海关组织(WCO)、国际卫生组织(WHO)、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世界气象组织(WMO)。 (3)什么叫通用标准? 许多个性标准之间往往包含有一些相同的特征,如产品标准中的尺寸规格、参数系列、使用环境条件、验收规则和试验方法等。将这些相同特征综合在一起,制定一个在一定范围通用的标准,即为通用标准,通常也

52、称共性标准。 (4)什么叫个性标准? 表明各种标准化对象不同个性特征的标准,称为个性标准。例如产品标准,它所表示的都是具体产品的个性特征。六、我国标准化的发展沿革与发展战略1、发展历程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非常重视标准化事业的建设和发展。1949年10月成立中央技术管理局,内设标准化规格处。1950年重工业部召开了首届全国钢铁标准化工作会议。1955年中央制定的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中提出设立国家管理技术标准的机构和逐步制定国家统一技术标准的任务。1957年在国家技术委员会内设标准局,开始对全国的标准化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同年参加了国际电工委员会(IEC)。1958年国家技术委员会颁布第一

53、号国家标准GB1标准幅面与格式、首页、续页与封面的要求。1962年国务院发布我国第一个标准化管理法规工农业产品和工程建设技术标准管理办法。1963年4月第一次全国标准化工作会议召开,编制了19631972年标准化发展规划。同年9月经国家科委批准成立国家科委标准化综合研究所。10月经文化部批准成立技术标准出版社。至1966年已颁布国家标准1000多项。但文化革命期间,标准化事业同其他事业一样遭到严重破坏,从1966年至1976年10年间,仅颁布400项国家标准。1978年5月国务院成立了国家标准总局以加强标准化工作的管理。同年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名义参加了国际标准化组织(ISO)。1979年召开了第

54、二次全国标准化工作会议,提出了加强管理、切实整顿、打好基础、积极发展的方针。同年7月国务院颁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管理条例,体现了为四化积极服务的指导思想;该年还在杭州召开了中国标准化协会首次代表大会。1979年开始,国家标准化行政部门组建了234个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400多个分技术委员会,有25000多名各行各业专家 、学者和标准化管理人员被聘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有100多个标准化技术归口单位。1988年7月19日国务院为了加强政府对技术、经济监督职能,决定将国家标准局国家计量局和国家经委的质量合并成立国家监督局。1998年改名为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直属国务院领导,统一管理全国

55、标准化、计量、质量工作。1999年省以下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实行垂直管理。1988年12月29日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并以国家主席令颁布,于1989年4月1日起施行,这标志着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标准工作,进入法制管理的新阶段。国务院有关部门设有负责管理本部门、本行业的标准化管理机构;26个部门及各省、直辖市、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机构成立了标准化研究及信息情报机构。至1999年底,我国已有国家标准19278项,其中强制性国家标准2653项(占国家标准的13.8),推荐性标准16625项,依法备案的行业标准30000项(其中强制性标准约占10);近9000项地方标

56、准和依法备案的行业标准约35万项。基本形成了以国家标准为主,行业标准、地方标准衔接配套的标准体系。标准的覆盖已从传统的工农业产品、工程建设向高新技术、信息产业环境保护、职业卫生、安全与服务等领域扩展,同时在农业标准化、信息技术标准化、能源标准化以及行业标准化和消灭无标生产等项工作方面都取得较好进展。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把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作为我国重要的技术政策,国家标准中有43。6不同程度地采用了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重点行业的国际标准采标准率已达60,一些重要产品已按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组织生产。标准化工作已对提高我国产品质量、工程质量和服务质量,规范市场秩序,发展对外贸易,

57、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保证和技术支持作用。2、我国标准化发展战略的思考 随着我国加入WTO指日可待和对外贸易的不断扩大,对标准化工作改革的呼声愈来愈强烈。如何建立一个既与国际接轨,又符合中国国情的标准化体系,充分发挥标准化工作对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提高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是我国标准化工作改革面临的挑战。为使标准化工作持续适应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需要考虑以下几方面的标准化发展战略:(1)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并尽可能使我国标准上升为国际标准或直接采用国际标准最近几年,国际标准化活动的范围和深度已经有了巨大的发展。必须认识到国际标准已成为增加贸易协议数量的一

58、个重要因素,要想在全球市场上取得竞争优势,就必须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活动。(2)工作方向和资源应主要关注三个关键领域:对中国公众至关重要的健康、安全和环境领域及其他社会热点问题;能使我国受益的贸易部门;标准的协调,尤其是与发达国家的协调。上述三个关键问题是为了确保我国的标准化作用力完全集中于大家所关心的社会问题及与人身健康、安全相关的行业部门。(3)跟踪合格评定惯例的变化,并加入能使我国受益的国际合格评定协议该战略承认合格评定对行业产生明显的影响 - 公司采用测试/认证和注册程序来证明其产品符合标准要求。各国合格评定制度的不同导致重复的测试并延期产品投放市场,致使公司和用户付出时间和金钱的代价。

59、必须认识到需要持续发展与贸易伙伴的协议,以减少合格评定对公司的负担,从而确保用户确信他们所使用的产品和服务是安全的。标准制定机构和合格评定机构面临加快其活动和降低成本的压力, 因而提出了诸如一致决策和第三方合格评定的原则。最终目标是:一个标准、一次测试和一个标签,从而使产品在全球市场内自由流通。(4)使社会公众,尤其是政府部门和各类机构的决策者更多的意识到标准化带来的好处及面临的挑战该战略强调需用有效的市场机制来调节和支撑标准化工作。我国国家标准体系已经运行很长时间,需要不断对其进行改进和完善,以保持其有效性和适宜性。因此,必须保证标准化的利益和影响广泛地被理解,并开辟相应的渠道,以引起所有层

60、面和所有部门的人员广泛关注。(5)鼓励在法规中及公众政策的制定中采用标准在法规中使用标准将产生明显的效益, 即减少了法规负担、节省了公众资源,并与国际的方法和惯例协调一致。提倡法规制定者应优先采用国际标淮。 然而,标准不只是用于解决贸易和技术问题,同样也用于环境问题及诸如隐私权和职业安全与卫生所涉及的社会问题。在某些领域,标准应该被用作法规的一部分或作为法规的替代物。(6)开辟一条途径将标准化原理应用于新的社会和经济领域传统的标准制定强调的是所涉及的技术,而没有强调必须的相关的问题,如可持续发展、人口老龄化、电子市场和转基因食品等。因此,需要应对新的问题制定新的标准,以满足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求

61、。(7)使标准制定体系更具灵活性,并增加参与性需要有效的体系和过程,使之适用于任何国家任何利益相关方,无论大的或小的、公众的、私人的志愿者都可成为标准制定工作的参与者。由于中小行业 、用户、劳动者、非政府组织及政府组织在标准制定中都有利益关系,为了有效地参与通常必须投入其资金。(8)与现行的或潜在的参与者建立伙伴和战略联盟关系国家标准体系应成为一个真正的包容和合作结构,这就需要加强与所有部门的合作伙伴关系。标准化工作包容性和合作性的重要原理同样适合于制定国家标准化战略。七、文物保护事业标准化与文物保护事业信息化标准工作情况1、 2004年8月11日,国家文物局发布文物保护行业标准管理办法(试行

62、)国家文物局颁布的标准和技术规范包括: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文物保护规划编制审批办法及编制要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记录档案工作规范、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记录档案著录说明、博物馆藏品信息指标体系及著录规范。正在组织起草: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文物保护单位信息指标体系规范、博物馆藏品影像信息指标体系及技术规范、不可移动文物信息指标著录规范、不可移动文物影像信息指标体系及技术规范、文物信息系统数据质量管理技术规范、文物信息专用字符编码标准。2、文物保护行业标准归口管理范围一览表主管部门行业标准管理范围备 注国家文物局一、不可移动文物1文物的认定、定级和评估2维修与抢救工程技术、材料

63、及质量控制3文物保护单位的环境及规划4世界文化遗产的业务管理工作规范5相关基础标准二、可移动文物1文物认定和定级2文物保护修复与检测、材料及质量控制3文物保存环境4文物流通5文物保护修复专用设备6相关基础标准三、文物调查与考古发掘1文物调查与勘测、发掘2考古发掘的业务管理工作规范及质量控制3考古发掘的环境4相关专用设备5相关基础标准四、博物馆1博物馆业务管理工作规范及质量控制2博物馆环境及规划3博物馆内部功能设施及设备4相关基础标准五、文物保护、博物馆信息化及信息建设1文物、博物馆档案建设2文物、博物馆信息化业务管理和服务工作规范3文物、博物馆信息化建设专用设备4相关基础标准八、“文物调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建设”项目中的标准规范建设标准规范体系建设是“文物调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建设”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有效开发和利用文物信息资源,开发先进的信息技术应用系统,保障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