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皖南八校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29188633 上传时间:2022-08-0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0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安徽省皖南八校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安徽省皖南八校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安徽省皖南八校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安徽省皖南八校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皖南八校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安徽省皖南八校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12商鞅变法时规定:“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级别,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这表白商鞅变法A要取消贵族特权 B模糊了社会级别界线 C使贵族体制发生转变 D以废除奴隶制为重要目的13唐太宗曾下旨:“自今中书、门下及三品以上入阁议事,皆命谏官随之,有失辄谏。”唐太宗旨意有助于A将纳谏引入中央机构中 B健全中央监察机制C解决中央机制上的弊端 D减少中央决策失误14元末画家倪瓒说:“余之竹聊以写胸中逸气耳!岂复较其似与非,叶之繁与疏,枝之斜与直哉!”倪瓒觉得绘画应A不作修饰 B注重创新 C寄兴托志 D突出求

2、形15明宪宗成化二十一年,工部奏准:“轮班工匠有愿出银价者,每名每月南匠出银九钱,免赴京,所司类赍勘合,赴部批工;北匠出银六钱,到部随后批放。”这表白此时A手工业技术人才过剩 B工匠一律以银代役C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 D官营手工业市场化16吴明瑜回忆道:“鉴于当时复杂的国际形势,为了实现建设一种强大的中国的目的,当时出于战备考虑,提出要实行上天、入地、下海的科研战略。”提出此“科研战略”重要为了A加强国防力量 B提高国际地位 C建立科研体系 D服务生产发展17阅读下面的工农业总产值指数(1952一1957)表,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社会主义工业化基本实现 B国家政策影响产业发展C工农业生产浮现跃

3、进倾向 D全面整顿使经济迅速回升181986年3月,安徽省个体劳动者私营公司协会成立。它是安徽全省个体工商户和民营公司及从业人员自愿构成的全省联合非营利社会团队。对此点评对的的有反映了当时商品经济得到发展 阐明安徽最先进行了改革尝试是中国经济体制变化的产物 阐明安徽挣脱了姓“资”姓“社”的束缚A B C D 19公元61年,罗马市政官谢恭都斯为家中奴隶所杀。元老院将死者家中400名奴隶所有处死,这引起罗马城居民的骚动。元老院的这一判决A带有习惯法的色彩 B激化了平民与贵族的矛盾C表白成文法亟待制定 D激化了与被征服民族的矛盾20阅读1601一17间英格兰精英人士初始爱好取向中宗教与科学所占比例

4、的对比表。两者对比的变化反映的实质问题是项目16011605163116351651165516961700宗教(教士和神学家)70%63%54%19%科学17%46%70%52%A放弃宗教信奉的人数增多 B科学的进步彻底批驳了宗教神学C宗教改革的目的得以实现 D科学的发展增进人们思想的解放21下图是二战后初期有关朝鲜问题的一幅漫画。从该漫画中可以获取的有效信息有二战后美国打着民主旗号插足地方事务 美国的民主制度遭到韩国人民的反对南朝鲜半岛内部人民呼吁和平反对独裁 美苏“冷战”引起了朝鲜内战的爆发A B C D 22近些年来,日本在钓鱼岛的主权问题上不断挑起事端。中日双方在交涉过程中无不拿出该

5、岛的历史文献和沿革作为根据,往往追溯到该岛的历史渊源。若中国此前对这一问题没有系统的研究和考证,那么在谈判中中国将会是被动的。这段材料重要强调A历史学强调追根求源 B历史学可以服务于现实C历史史实具有真实性 D中日领土争端由来已久此资料来源于:中学历史教学园地(wwwzxlscom/),未经容许,谢绝转载。36(2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过去几十年中,来自国内和国外制造商的竞争压力显得微局限性道。在当时,这种国内外市场随着铁路建造热潮的即将到来和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国内市场呈现出明显的趋热行情环境下,对继承自先锋时代所曲折形成的基本经济构造,不列颠的公司家们也没有产生任何变化的动机

6、:棉纺和制铁仍占主导地位。材料二 它对于经济竞争双方(英德)中德国一方的解释同样也是不完整的。这里的分析大多是对的的:德意志关税同盟以及接下来的德意志帝国所获得的经济成就,以及普鲁士的军事胜利,共同促成了一种信心欣快的发展环境,并且回过来又强化了对于投资和经济增长的物质刺激。以上两则材料摘自剑桥欧洲经济史材料三 1950年至1964年间,西德、意大利和法国的国民总产值增长率分别为71%、56%和49%,而美国的国民总产值增长率只有35。西欧经济力量不断增长的另一迹象是:1948年至1962年间,美国在自由世界的黄金中所占的份额已从71下降到40,而西欧所占的份額則从15上升到44%。摘自全球通

7、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不列颠的公司家们没有变化的因素。(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给出德国得以同英国竞争的完整解释。(10分)(3)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三则材料研究欧洲的不同视角。试从其中一种角度谈谈你的结识。(12分)37(2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有人觉得,与其她国家相比,近代中国民主革命先后经历了三个阶级的领导,这不失为一种明显特色。三个革命阶级前仆后继故意或无意地环绕着“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历史任务展开革命活动,最后使中国获得了民主革命的胜利。如下图:民主革命的领导者农民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1)根据材料并结合

8、所学知识,简析图中每个阶级是如何环绕历史任务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12分)(2)结合所学知识,论述领导阶级的变化对民主革命前程的影响。(16分)(规定:联系中国民主革命的史实: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即可。)此资料来源于:中学历史教学园地(wwwzxlscom/),未经容许,谢绝转载。安徽省皖南八校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参照答案、解析及评分原则题号1213141516171819202122答案CDCCABBADCB12C 根据材料可知,有军功的人要授予爵位,宗室贵族若无军功将取消贵族身份。这表白贵族的认定发生变化,由血缘世袭变为军功授爵,C项对的。以军功论赏罚来重组社会的权力和财产构

9、造,并用各级别之“家”的男女奴隶的服饰式样色彩,来刺激将士好战善战加官晋爵。由此来看,商鞅变法不是要取消贵族特权,反而强化贵族级别特权,A项错误。社会级别的界线也未被模糊,反而得到强化,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D项。13D 材料反映了在三省分权的状况下,皇帝仍然对这些大臣不放心,而加派谏官驻阁监督伺察。“有失辄谏”阐明了唐太宗的用意是为了减少决策失误,故D项对的。A项是材料的表象,并非材料强调的重点;材料虽能体现唐朝对官员的监察功能增强,但不能阐明唐代的监察机制较为完备,B项错误;C项不能从材料中直接得出。14C 题干中倪瓒体现了其作品旨在体现个人的情绪,借物以抒情,故选C项。材料的后半段明确的

10、体现了作品不追求形似,但并不是说就不作修饰,同步也没有体现出创新,故A、B、D三项不对的。15C 从“南匠出银九钱”、“北匠出银六钱”可以看出,南方经济要比北方发达,故选C项。A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与否“以银代役”出于工匠自愿,B项表述绝对化;D项不符合史实。16A 根据材料中“战备”、“上天、入地、下海”等信息,可知中国当时的科研战略旨在发展军事,以提高国防力量,故选A项。材料并没有体现提高国际地位这一目的,故排除B项;材料中的科研战略重要是军事,因此不能说是建立科研体系,发展生产,故C、D两项也不对的。17B 图表反映了国内建国初期的经济建设状况。一五筹划实行后,中国优先发展重工业,因此重

11、工业增长速度远超其她产业,故选B项。A项不符合史实;图表中农业发展速度比较慢,因此C项错误;全面整顿是“文革”中邓小平采用的措施,故D项错误。18B 从材料中的组织名称及成员构成看,当时安徽私营经济得到发展,并达到一定数量和规模,这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重要体现,也阐明经济构造发生了变化,和对的。安徽改革走在了前列有史实根据,但是材料体现不出这一点,排除。人们挣脱姓“资”姓“社”的束缚是在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后,排除回。19A 根据题干给出的寸间,此时成文法即十二铜表法已经制定,故C项错误。元老院处决的是奴隶而非平民和外邦人,故B、D两项错误。由于奴隶杀死执政官而处决400名奴隶是非常野蛮的体现

12、,这正体现了习惯法野蛮的特点,故选A项。20D 表中数据表白,具有宗教爱好的人相对减少,而对科学产生爱好的人相对增长。但是,具有教士和神学家取向的人相对减少不等于人们放弃宗教信奉,排除A;宗教改革是要变封建宗教为资产阶级的宗教,材料中并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科学进步对解放人们的思想,逐渐挣脱宗教神学的束缚有重要意义,并进而会影响人们的爱好选择,故选D项。B项表述绝对化。21C 由漫画中的“南朝鲜人民反对美李法西斯统治”“民主伪装”“美国制”可知,美国打着民主的旗号协助南朝鲜李氏王朝进行独裁统治,由此可得出对的;南朝鲜反对的是美国干涉南朝鲜内政而非美国的民主制度,可排除;漫画无法体现朝鲜内战的爆

13、发,可排除。故对的答案为C项。22B 材料强调研究钓鱼岛主权的历史记载有助于中国在中日谈判中赢得积极权,这充足阐明历史学与现实紧密结合的特点也即历史学服务于现实的功能,故选B项。A、C两项是对材料的部分理解;D项不是材料的主旨。36(28分)(1)因素:国内外市场广阔,足以获取巨额利益;既有工业技术成熟,新技术尚未有所突破;英国引领工业革命,竞争对手单薄。(6分)(2)解释:德国统一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德国政治近代化,缓和了社会矛盾;普法战争获得战争赔款,提高了国际地位;德国政府干预经济,扶植公司发展;注重技术革新,充足运用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10分)(3)视角:英国引领发展的欧洲;

14、大国竞争发展的欧洲;走向联合发展的欧洲。(6分)结识:(一)英国引领发展的欧洲。在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下,欧洲各国竞相引进或研发新技术,这极大地推动了欧洲的发展。而欧洲国家追赶的过程是漫长的,在这一过程中英国难免运用其经济优势排挤其她国家,进而产生矛盾。但由于英国强大,欧洲整体上是和平的、发展的,这使得欧洲成为世界的中心。(二)大国竞争发展的欧洲。法德等国家的崛起,加剧了欧洲的竞争,推动了欧洲各国技术革新。随着法德等国的发展,欧洲政治经济发展日益不平衡,各国矛盾日益激化,最后导致世界大战。这就削弱了欧洲的实力,使之丧失世界中心的地位。(三)走向联合发展的欧洲。二战后,欧洲各国联合的不断发展,造就

15、了相对和平的欧洲,推动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提高了其国际地位,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推动世界多极化。但欧洲各国存在一定差距,这使得欧洲联合又有一定的困难。同步,欧洲一体化的发展势必影响世界其她地区。(任选其中一种视角作答,6分。言之有理即可)37(28分)(1)农民阶级:以拜上帝教为理论基本,通过拜上帝会组织民众发动起义,打击封建势力和侵略者(义和团运动沉重打击了西方侵略势力,遏制了西方彻底瓜分中国的企图)。资产阶级:借鉴西方政治近代化成果,宣传资产阶级维新思想、革命思想和社会思想,开展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无产阶级: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走农村包围都市的道路,获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12分,其她答案言之成理亦可)(2)规定:联系中国民主革命的史实;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即可。等次论述第一等观点明确,有概括性表述;史实对的,并能充足支持观点;论证充足,逻辑严密,表述清晰。第二等观点明确,表述较充足;史实基本精确,尚能支持观点;论证较完整,表述清晰。第三等观点不明确或无观点;史实不精确或未引用史实;表述不清。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