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维杰先生董氏奇穴及传统针灸研讨题

上传人:s****a 文档编号:129144747 上传时间:2022-08-0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5.8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杨维杰先生董氏奇穴及传统针灸研讨题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杨维杰先生董氏奇穴及传统针灸研讨题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杨维杰先生董氏奇穴及传统针灸研讨题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杨维杰先生董氏奇穴及传统针灸研讨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杨维杰先生董氏奇穴及传统针灸研讨题(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杨维杰先生董氏奇穴及传统针灸研讨题一、问:董氏奇穴的核心思想是脏腑别通还是阴阳五行? 答:应该说脏腑别通是董氏奇穴的特点,也是董氏奇穴经络学的中心,至于五行 当然是整个中医及十四经穴中心,当然也是奇穴应用的中心。为甚么说脏腑别通 是董氏奇穴的特点,也是董氏奇穴经络学的中心呢?例如董氏奇穴一开始的大小 外浮中间五个穴为甚么能治疗疝气,或睪丸痛尿道炎?第六个穴木穴为甚么能治 眼干眼泪多?当年我曾问老师是甚么道理,老师也不知其然,只说你用就是了。 这就引起我很大的好奇及探索。由于在 医经精义(清唐宗海着)中读到脏 腑通治一词,虽然只有简单解说,但没有实际应用,而且欠缺胃与包络通,然 而这却带给我一个

2、概念,于是将其开始运用于针灸,并名之为脏腑别通针法。 在七零年代初期我用脏腑别通针法治病原是用在十四经的,例如用曲池治头晕 (肝与大肠通)特效;用内关(胃与包络通)治膝痛及胃痛特效等,这些都写于我 1975年出版之针灸经纬及1978年出版之针灸经穴学,后来我发现脏腑 别通可以解开许多董氏奇穴的应用原理。例如前述六个穴都在食指上,若非以脏 腑别通的肝与大肠通来解说,又怎能解说的通呢? 其他可以用脏腑别通来解 说之董氏奇穴的原理者至少占三分之一以上。在1980年出版之董氏奇穴针灸 学,我开始用来解说董氏奇穴之应用,之后又继续探索发现脏腑别通与内经之 开合枢及易经都有关系(参见余着之针灸宝典)。脏腑

3、别通理论不只用于针灸 用于伤寒及温病辨证及处方,也是很实用的。二、问:有人用六冲及十二宫来叙说脏腑别通,可以吗? 答:用六冲来叙说脏 腑别通,只能解说一半,只能说明相反相成的互补关系,这 个方法在二十多年前,我在写系统八字学及在大学教授易理时,经常研究刑 冲会合,也曾尝试用过。六阳干子午冲、寅申冲、辰戌冲还讲得通(见下图(见红 字标明),但六阴宫就说不通。这个图把十二消息挂放进去(十二月卦消息图显现了阴阳消长调和、互施互补、 相推演化的特征。该图阴阳的运动特征是周而复始,回寰相推。),可以看到对 冲的宫相互为伏挂,即一个别挂六爻变成相反性质的六爻,构成另一个新的卦体 称“伏”,伏卦有利于人们从

4、正反进行逆反思维,从正反两个方面去认识疾病。 子时(或子月)复卦一阳生(其他五阴),午时(或午月)姤卦一阴生(其他五阳),两 者平均恰为六阴六阳。丑宫与未宫加起来也是六阴六阳,如此类推,则其他对冲 宫皆成总量互相平衡状态,也就是在本宫时为最强时,对宫时为其最弱时,例如 酉时肾最强。然后愈来愈衰弱,至卯时弱到极点,然后开始转强,越来越强,至 酉时强到极点又开始转衰,其他各脏腑皆同其理。 此亦常用于临床,例如五更 泻虽病发于清晨卯时,事实多因命门火虚责在肾火,就宜补肾火;心脏病常发于 子夜,子时心脏最弱,责之于心虚,调治心脏。三、问:你说董氏奇穴的核心是阴阳五行?这怎样解释? 答:阴阳五行是一门系

5、统学、控制学、信息学。有人说:不知脏腑经络,开口动 手便错,也有一说:不知阴阳五行,中医寸步难行。五行是中医及经穴学的 中心,当然也是奇穴应用的中心。五行与倒马针及牵引针皆有密切关系。打开董 氏奇穴针灸学,可以发现五行几乎无所不在。光是一一手指部位直接用五行命名 的穴位就有木穴、木炎穴、木火穴、指五金穴、指千金穴等穴。其次以脏象命名 的穴位也多与五行有关,二二部位的大白、中白、上白、下白、土水穴都直接与 五行有关。其他手脚足膝以下肘臂以下的穴位都与五输(行)穴有密切关系。五输 穴有其时间对应,也有空间对应,活用五输穴的时空用法,可以把五输穴用的很 灵活,也能因此把奇穴用的很灵活。了解五输穴的时

6、间对应后,为何木火穴不能 久留针,自然就明白了。一般人研究五行仅止于生克乘复,但五行之间的化合交应交济通透更重要,在针 灸的应用也更多更灵活,而更重要的是五行气与质的应用,包含上下升降内聚外 散往复等。虽说是五行,若精简归纳就只阴阳而已,由于金沉水降属阴;木火清 扬上升属阳。(至于土则有燥土湿土,燥土属阳湿土属阴),所以肺、心、心包 (寅 午戌三合火) 三焦、大肠、小肠(亥卯未三合木)之经络走上部。脾、肾、肝(巳 酉丑三合金)膀胱、胆、胃(申子辰三合水)之经络走下部(均请参考上题之十二消 息挂图)。而五输穴阴经井穴起于木,阳经井穴起于金,亦系从其气与质而定。 再以金白水清、金寒水冷,木火炎燥来

7、看,今年子年水旺,冬日夜晚出生者;脸 色皮肤偏白者身体一般较差。而夏日白昼生;皮肤焦黑者今年体质较好或转好。 这也能作为用针的参考(这些可参看灵枢经及一般四柱学)。在我过去的针 灸五输穴应用有一章同气相求对生克交应之针灸应用有详细的介绍。新修 定明年即将出版的针灸五输穴发挥,是我1981年所写针灸五输穴应用(目 前已十版,尚未增修)的增订全修新书,对五输穴的时空观,及五行气与质的应 用介绍的更清楚,五行配穴是五输穴应用的精华,也作特别介绍。董氏奇穴 与五输穴的关系在新书中也有专章介绍。四、问:那么你的董氏奇穴讲座穴位学是否都已讲解的很清楚呢?答: 其实我的董氏奇穴讲座穴位学基本上已讲解得很清楚

8、了,对于一些原理 都做了解说与发挥,对于一些方法也已经作了不少介绍,也增加了一些功用。必 须知道每一个理论的产生至成熟,都是要经过读很多书,经过多次的验证及修正 才确立的(参见我与脏腑别通),这中间是要发费很多时间的。因为董氏 奇穴讲座穴位学及董氏奇穴讲座治疗学这两本书是根据在韩国上课录音写 成,当时是根据大纲,现场实时讲课临时发挥,很多东西没有写出来,不是藏私, 也不是不知道。受讲课时间限制(一周讲完穴位及治疗),当然不可能与坐下来慢 慢写书相比。但比起前一本我的奇穴学著作董氏奇穴针灸学(在大陆及台湾 皆有出版)(目前只能算作入门读本)已充足完备的多。现在的董氏奇穴讲座 可以定位在中级水平,

9、但以五年至八年一个学问增长台阶来看,这本书目前只能 算是初级教本。希望在我的针灸经穴学(出版已三十年,已发行二十版都未增定 修改过,明年将加紧修订)增订修改完成后,再写一本比较完整全面的高级奇穴 穴位学,理论更深化,每个穴位会发挥得更多,更切合临床。一定会比现在的奇 穴学讲义内容丰富充实的多。五、问:在你的书中曾提到针方相对 ,能再说清楚些吗?答:针方相对针法是极高明的用针,如果内科基础愈强则针灸疗效愈强。现 在有些地区的针灸医师,只作针灸不研究方剂,殊为可惜,实则两者在理论方面 可以相辅相成,推进彼此的进步与发展。即以失眠为例:失眠用针灸治疗的效果 非常好,而且是立刻就见效,当天即见效。只要

10、记住几个常用穴就够了,但如果 有内科基础,能以针方相对的观念来用针,疗效可以更提高。以下举例说明: 大白与合谷穴之间的间谷穴,治疗失眠极为有效。我们知道大白可以治疗上焦病 很有效,合谷治疗中焦病很有效,灵骨治疗下焦病很有效(像坐骨神经痛)。失眠 的时候常常会有心烦、胸闷,心胸之间很烦燥,就该取用大白与合 谷中间的间 谷穴来治疗会很有效,按照全息的对应法来讲,因间谷穴和心胸一带对应,约等 于栀子豉汤之治疗虚烦胸中窒懊憹,所以治疗失眠非常有效。四关穴治疗失眠症,也就是合谷配太冲效果也不错,四关穴能疏肝,有消遥散的 意味。四关穴又有镇静、镇痉、镇定的作用所以治疗失眠很好,近年来又改成间 谷配行间来使

11、用,行间在太冲之前,为肝经之荥火穴,能泻肝火,我把间 谷和 行间配合叫做前四关穴,这种配伍有丹栀逍遥散之意味在,故治失眠甚效。 针灸治失眠用九里穴(即风市)治疗效果也非常好,是什么道理呢?九 里穴是一 个镇静止痛作用很强的穴位,对神经系统的病都有治疗效果。九里(风市)位在 胆经,透过心与胆通能治心火旺,及痰热扰心,九里也可以透过肝胆表里来治疗 肝火旺的失眠,在这里就有温胆汤的意味,因此是治失眠很好的穴位。至于心脾 两虚气血不足之失眠,则可针下三皇,即有归脾汤之意味在。中医说久病多有瘀血,久年失眠用血府逐瘀汤很有效,同理也可在五岭穴点刺刺 血治疗失眠也很有效,近年来我都只在耳尖点刺泻血治疗失眠就

12、见大效,甚至不 用再扎针当晚就可睡眠很好。耳尖刺血为什么有这么好的效果?我们都知道肾开 窍于耳,但素问.金匮真言论说:心开窍于耳,如此一来心肾皆开窍于 耳,因此在此针刺有黄连阿胶汤交济水火的作用,治疗失眠非常有效。大家知 道血府逐瘀汤治疗久年失眠甚效(见医林改错)。在耳尖刺血,也有血府逐瘀 汤之意味。除了活血化瘀以外,又少阳经也绕耳入耳。总之,耳尖刺血可以镇定 袪风、交通心肾、活血化瘀,因此它是治疗失眠最特效的穴位,是治疗失眠第一 针。六、问:你提过动气针法,你知道大陆也有运动针法吗?是否大陆比较先 呢?答:董老师早在五零年代或更早就应用动气针法,我在1975年已详述于针灸 经纬中。近几年才从

13、事针灸的人有些认定大陆早有运动针法,但据我所知有 记戴最早皆于1980年以后,大陆流行运动针法应该是这近十几年单穴流行才开 始的事,至少晚于董老师三十年。八零年代及九零年初期,我曾在大陆进行过学 习及讲课教学,到过不少地方,当时到处均以针 刺局部为主,重视补泻,患处 扎满了针,试想那有可能让患处活动而运用动气针法?若是有,也可能只是少数 穴位少数病种,像董老师这样以动气针法为主,并全面应用的似乎没有。如果大 陆有五零年之前就以运动针法为主的报导,那关乎针灸历史,我当然要修正。 动气针法之作用首在治神,素问?宝命全角论说:针有悬布天下者五,. 一曰治神,又说:凡刺之真,必先治神,灵枢?官能篇说:

14、用针之要, 毋忘其神,灵枢?本神篇云:凡刺之法必先本于神,标幽赋也说:既刺也,使本神定而气随,都在强调治神之重要。医生及病人都要精神专一, 集中精神集中力量向患处施治,所谓必一其神,令治在针(灵枢?终始篇)。 需知每个穴位皆能治疗许多病,若不施以动气针法,则作用四处流散,甚么病可 能都要去治,力量分散,效果就不大了。由于动气时精神集中患处,治疗作用集 中于活动之患处,效果当然很好,但是前题是让患处能够活动,那就不能在局部 扎针。或许书本未载明的并不表示没有,由于生活时空环境的不同与差异,而致信息与 认知不全是有可能的。基本上大陆的中医及针灸是一直是走在较前端的,所以也 不能说大陆早期绝对没有此

15、类针法。就如现在火神派在大陆似乎是一种时尚与流 行。姜附剂的书出了不少,甚至有名之为火神派医案全解的书,但事实上全 解并不全。在台湾的中医师差不多都读过中国医药出版社出版的名医心得集 谭述渠医案,谭述渠医师善用大剂四逆汤及真武汤,附子用量一般五六两(180 克),中则八两(240 克),重则十几两(五百克或更多)也是常事。甚至桂枝一剂 也常用至十几两,吴茱萸也有用到一两(30 克)以上者。案例比吴佩衡及李可还 多,剂量也比较大。据其表示系少从广东新会陈伯坛游,见其用大剂附子之经验 (轻则三四两,重则十几两)心有所疑,研究而获其理大有心得。据此来看 XX 先 生之全解连大陆的医师都收集的不全(云

16、南之戴丽三(医案中多次提及郑钦安) 李继昌等重用附子者都未收入),更不用说广东之陈伯檀,香港之谭述渠了。在 台湾之中医师用重剂附子的并非少数,大剂四逆汤及真武汤之运用也不少见,大 家认知这不过是活用熟用伤寒论及金匮要略温阳方剂而已,辩证论治当用则用, 无人自称或被称为火神派。我想这就是时空差异信息不同所致吧。有这样的顾虑, 所以编书不能随便称全书,也不能任意否定不知的信息。 不过,话说回来,董 老师是1949年自山东迁到台湾的,时时不忘表明自己是山东董景昌 ,因此 纵然是董老师先用动气针法,这与大陆是否较先又有甚么区别呢?七、问:有人说:经络走行的是路线,经络系统覆盖不到的地方就不会生病了吗?

17、 换言之,非经络系统覆盖走行之处生病就是离经叛道了吗?答:这句话说的很奇怪,此人可能不懂中医,或尚未接触中医,或只懂中医皮毛, 或者误解中医。中医有句话说:不知脏腑经络,开口动手便错,经络外连四肢, 内连脏腑,人体没有不受经络影响的,否则中药及针灸就无用武之地了。 一般人学针灸只知经络之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其他经筋、经别、皮部、络脉、 孙脉、别通,根本、气街都未深入研究,经络周围亦系影响所在,许多条文说道: 散入(例如手太阴之络散入鱼际,故土水鱼际重子治疗就有交集,手阳明经 之络入耳合于宗脉而主聋,此为合 谷灵骨(不只是贴骨主肾)治耳鸣之效因,) 散在,这就表示经络是一个带。若经络只是一条线,

18、 相信也不会是一条细 线,否则请问有几个人能扎准?八、有人说:治病扎针不以多少论英雄,以效为是!你对这句话有何看法?答: 治病扎针当然以效为是,但也要考虑到病人针刺的疼痛。若能一针治好就不 用第二针,若能两针治好就不用第三针,尽量减少病人的痛苦。用针若不求精少, 一是表示不长进,二是表示没有医德。不过在这个工商时代,每个人都很忙碌, 来针刺的时间有限,想治疗的病种又多,常常好几种病一起治疗,有时许多病是 一种原因,或就是一个整体病,那还好办,总体治疗不必用太多针就可解决。设 若有好几个不相连属的病,则纵然每病一针,都可能需要很多针。在这种情况下 想少针都难,但若平时养成尽量少针的习惯,再多针也不会多到 那里去。 治疗疾病纵然讲求一针疗法,也最好有几组特效一针,可以有所选择适合病人方 便,也可在用针不多的状况下,起到互相加强的作用。例如治疗美尼尔氏证,曲 池及内关都是特效针,针曲池透过肝与大肠通能治头晕,透过手足阳明同名经与 胃之关系可解决呕吐,一针即效。针内关透过手足厥阴同名经与肝之关系能治头 晕,透过包络与胃通可治呕吐。一针即效。如果两穴合用并不算多,效果更强, 这样多加一针又何妨。(2008 年 5 月 2 日刊出 ,5 月 5 日补充)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