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市农业概况

上传人:daj****de 文档编号:129139303 上传时间:2022-08-0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9.4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柳州市农业概况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柳州市农业概况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柳州市农业概况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资源描述:

《柳州市农业概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柳州市农业概况(2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地理位置柳州市位于广西中部偏北,为湘桂、黔桂和枝柳铁路交汇处,地处东经108 32,110 28,北纬23 54,26 03,之间,东与桂林市的龙胜县、永 福县和荔浦县相连,西与河池市的环江县、罗城县和宜州市接壤,南与来宾市的 金秀县、象州县、兴宾区和忻城县毗邻,北与湖南省的通道县,贵州省的黎平县、 从江县交界。市区处柳江河中游,距离首府南宁约220公里。行政区划柳州市行政区划调整后,共辖六县四区,共有86个乡镇,935个行政村。 2006年全市总人口 360.5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 235.34万人,占人口总数的 65.28%,全市聚居着汉、壮、苗、侗、瑶、回、仫佬等30余个民族。地形地貌柳

2、州市主要以山地和丘陵地貌为主。山地丘陵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76.01%, 其北部为云贵高原的东南缘,西北部处于九万大山区域,一般海拔在1000-1200 米。东部、东南部为架桥岭-大瑶山,中部和东南部为岩溶地貌、丘陵和河谷 平原。整个地势总体上是北部、东部高,中部、南部低。按地貌形态、海拔高度 和切割深度,可分为中山、低山、丘陵和平原、岩溶地区。柳州境内山体主要有 九万大山、摩天岭、大苗山架桥岭和大瑶山等,位于大苗山上的元宝山,海拔 2081米,为境内最高峰,也是广西第三高峰。平原主要分布在融江一柳江、洛 清江中下游河谷两岸,较大的平原有柳江平原、洛满平原、穿山平原、柳城(融 水)平原和鹿寨平原

3、。自然资源1、土地资源2005年柳州市土地总面积为18686.051平方公里,山地丘陵面积占土地总 面积的70.01%。2005年全市耕地面积228224公顷,其中水田面积108399公顷, 旱地面积119825公顷。园地面积25582公顷,其中果园面积19218公顷、桑园 面积4106公顷、茶园面积2258公顷。全市土壤种类主要有红壤土、黄壤土、水 稻土、石灰土、冲积土和紫色土等土类,其中以红壤和石灰土所占的比例较大。 红壤主要分布在柳城、融安、融水、三江县境内,土质一般比较贫瘠,有机质含 量低,普遍缺氮、磷、钾;石灰土以南部的柳江县分布最广;耕作性土壤以旱作 土壤和水稻土为主,其中旱作土壤

4、占50%以上。在海拔150-450米的低山丘陵区,属于沙页岩红壤土 PH值呈酸性,土体较厚、粘性,有机质含量低;在海拔 80-150米的缓丘及平原地区,广泛分布红壤土和水稻土,土层深厚,肥沃,旱 地主要是红壤土,水稻土以淹育、潴育、潜育、盐渍型为主。2、气候资源柳州市处于中亚热带向南亚热带过渡的气候带,夏长炎热,冬短不寒,雨量 充沛,雨热同季,光、热、降雨等气候资源丰富。太阳辐射率总量多年平均为 102.52千卡/平方厘米,年有效辐射量为49.71千卡/平方厘米,年日照时数多 年平均值为1200-1635小时。垂直温差大于纬度温差,年温差大,日温差小, 中、南部多年平均气温为20.5C,北部山

5、区年平均气温则在16.5C之间,1月 通常为一年之中最冷月,历年平均10.3C,极端最低温度-5.8C,7月通常最热, 历年平均28.8C,极端最高温度39.4C。全年总积温492.4C,高于5C的有 359360 天,有效积温453.5C,N10C有 290 天,活动积温 6688.2C,N15C 有236天,有效积温5879C。无霜期约290330天,年平均降雨量为1500-1600 毫米左右,但全年降雨分配不均,多雨季节在58月。气温特点:北部山区地 区气温稍低,湿润、无霜期短;南部地区气温较高,阳光充足,无霜期长。由于 地域的差异性,天气灾害对农业收成影响较大,影响柳州市农业生产的气候

6、因子 主要是干旱、雨涝、低温等。3、水资源柳江流域属珠江水系西江流域,柳江为境内最大河流。柳州市境内河流众多, 径流丰富,主要河流有柳江、融江、贝江、洛清江、古宜河、沙埔河等。其中, 柳江河多年平均径流量1280立方米/秒,多年平均径流总量404亿立方米;古宜 河、都柳江每年径流量25.02亿立方米;融江河平均径流量180.37亿立方米; 鹿寨县洛清江等河流年径量为25.33亿立方米;全市中小型水库344座,塘库 1465座,总库容6.07亿立方米,有效库容3.73亿立方米;全市地下河流数量 较多,集水面积较大,水资源相对比较丰富,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4、生物资源全市有高等302科1232属

7、3278种,特有物种主要集中在九万大山,稀有植 物有16种。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主要分布在融江流域和洛清江流域,为广西主 要林区。主要农作物栽培品种有甘蔗、水稻、蔬菜、柑桔、油料作物、玉米、红 薯、黄豆、香菇、木耳、梨、桃、李、柿、枇杷、番石榴、芭蕉、桑、药用作物 等。境内还有两栖类、爬行类、兽类和昆虫等多种动物资源和野生资源。农业取得的主要成绩2002年,柳州市农业和农村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 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中央“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全面实施自治区 党委提出的“ 1234610”的农业和农村工作思路,按照“稳粮、调蔗、扩经、优 果、强菜、活商”的要求,以市场为

8、导向,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不断进行农 业结构调整,大力实施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全市农业 取得了新的发展。2002年全市农业总产值占全市国民生产总值的23.96%,种植 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61.6%。全市农作物总播种面积426417公顷。粮食播种 面积198184公顷,总产量91.1万吨,其中,水稻播种面积144469公顷,产量 797980吨;玉米播种面积22807公顷,产量58826吨;豆类种植面积14145公 顷,产量20292吨;红薯种植面积15253公顷,产量31922吨。甘蔗种植面积 80251公顷,产量613.4万吨,比上年增加19.47%,其中糖料蔗种植

9、面积78450 公顷,总产量598.62万吨;蔬菜播种面积78900公顷,总产量132.2万吨,比上 年增加5.4%;水果面积19218公顷,产量17.51万吨;鲜蚕茧产量6936吨,比 上年增加17.3% ;茶叶、食用菌、花卉、药用作物等经济作物迅速发展,粮食和 经济作物种植比例由上年的1: 1.06调整为1: 1.15。柳江县位于广西中部,与柳州市西南面连接,是中外闻名的“柳江人”遗址 所在地。全县总面积250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1万亩,辖11镇2乡,2002 年总人口 53.0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 45.25万人。柳江县境内呈岩溶地貌和低山丘陵地貌,峰林谷地、峰丛谷地、孤峰平原和 峰林

10、广谷地貌明显,山地面积占51%,平原面积占29%,丘陵面积为11%。柳江县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条件良好,经济繁荣发展。距柳州市中心仅10公 里,距柳州市白莲机场8公里,湘桂、黔桂、枝柳3条铁路及桂海、宜柳高速 公路在境内交汇,设9个火车站和2个高速公路出入口;国道322路和209 线贯穿境内4个乡镇,乡村公路纵横交错,村村通路;水运沿柳江河可达梧州、 广州等地。城区交通发达,柳州市内开有3路公共汽车直达县城,市区与县城 连为一体,县城周边设有5个经济开发区。工业以汽车配件、建材、制糖、农 产品加工、机械配件、印染和食品加工为主。2002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29.41 亿元,农业生产总值15.13亿

11、元,财政收入2.6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267 元。柳江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短夏长,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20.4 C,光 照充足,年平均无霜期330天,年日照1621小时,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 在14001700哑之间,适合南方各种农作物生长。县内盛产水稻、玉米、爪果、 甘蔗、蔬菜、桑蚕、花卉苗木,是国家糖料生产基地县、全国瘦肉型猪生产基地 县、全国秸杆养牛基地县、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重点县、广西商品粮基地县和柳州 市“菜篮子”基地。柳江县注重发挥区位优势,坚持走城型农业、特色农业、品牌农业发展道路, 实施了粮食自给工程、种子工程;建立了优质谷生产基地30万亩,无公害蔬菜 生产基地2万亩,双

12、季莲藕生产基地6万亩,生姜生产基地2 . 5万亩,高 产高糖原料蔗基地30万亩,花卉苗木生产基地0.4万亩,桑蚕养殖基地1.5 万亩,水果生产基地4.5万亩。2003年优质谷产量达1.5亿公斤,无公害蔬 菜上市量9万吨,进厂原料蔗产量178万吨,果蔗上市量16万吨,花卉苗木 可供量50万株,草皮可供量300万平方米,鲜蚕收获上市660吨,莲藕上市 量8万吨,其中有0.5万吨精藕出口日本、新加坡等地。柳江县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引进外资成立的柳江县桂乐现代农业开 发有限公司建立有2万亩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建有300m 3冷库一座,产品直接供应柳州市场和出口国外。还引进民营企业成立汇利丰茧丝公

13、司,建设年烤 干茧1000吨烤炉和10条茧丝抽丝生产线,是全区最大的茧丝加工企业。县内农产品流通组织和经纪人活跃,农村经纪人8000多人;建有农副产品 批发市场、蔬菜批发市场和28个集贸市场,大宗农产品还在田间地头交易,购 销秩序良好,信誉可靠。政府部门建设了经济信息中心、科技情报信息中心和农 业信息中心,无偿为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建设服务。随着农业对外开放战略的实施,加上便捷的交通通讯网络,柳江县的农业生 产、农副产品交易将具备更为有利的条件和更为广阔的前景。柳江将成为新世纪 农业发展的一块热土。柳城县农业概况柳城县位于广西中部偏北,东经108 36至109 50,北纬24 26至24 50之

14、间。县境内东西最大横距79公里,南北最大纵距47公里。东与鹿寨县毗 邻,西与罗城县、宜州市接壤、南与柳州市郊区、柳江县相连,北与融安、融水 两县交界。系柳州市辖县,距柳州市51公里。全县总面积2123.7平方公里,折 合318.55万亩,其中陆地面积303.34万亩,占95.23%,水域面积15.21万亩, 占 4.77%。全县辖9镇5乡,人口 40.6673万人,耕地面积6.89万公顷,森林面积 2.13万公顷。主要农产品有稻米、蔗糖、桑蚕、水果、淮山、烤烟、玉米、黄 豆、花生、木薯。以蔗糖业为支柱产业,全县甘蔗种植面积达40万亩,年产原 料蔗250万吨以上,有三家糖厂,日榨蔗1.2万吨,年

15、产“网山牌”白砂糖17.5 万吨以上、酒精1.5万吨以上,实现税利9000多万元。全县为低丘谷地与岩溶低山交错的半丘陵地区。融江自北向南将县境划为东 西两大块,东部为丘陵和山地,西部系岩溶石山和丘陵交错地区。西北部地势较 高,由东、西两面向中部融江递降。中部融江沿岸以低丘平原为主,地势平缓, 海拔200米以下。全县地处低纬度,属亚热带季风区,夏热冬寒四季明显,光照能量和水量丰 富。年日照总时数1300-1700小时,年平均气温20.2C,年均降水量1344毫米, 年无霜期334天。全县经济以农业及农产品加工为主。粮食、甘蔗、蔬菜、水果、桑蚕、畜牧 水产业是支柱产业。2002年粮食种植面积59万

16、亩,糖蔗面积46万亩,水果面 积9.78万亩,桑蚕面积2.3万亩,蔬菜面积15.6万亩。水果品种主要有柳城蜜 桔、早熟温州柑、桃形李(萘李)、脐橙、砂糖桔、杂交柑、葡萄等。柳城蜜桔以 其化渣、口感好,闻名区内外,早熟温州柑每年8月底上市,产品销往山东、武 汉、广东等地,远销东南亚国家;外销大宗蔬菜品种有:淮山、香芋、辣椒、西 洋南瓜、韭薹、韭黄、西瓜等。鹿寨县位于广西中部稍偏北,位于东经109 28110 12,30,北纬24 14 2024 51,20,南连工业城市柳州,北近著名旅游名城桂林,县城距柳 州市35公里,距桂林市115公里,东邻荔蒲、金秀,西与柳州市隔河相望,南 邻象州、柳江,北

17、邻永福、融安。湘桂铁路、桂海高速公路、322、323国道纵 贯南北县境,水路直达梧州、广州,交通十分方便。鹿寨县下辖雒容、鹿寨、寨沙、中渡、平山五镇以及黄冕、江口、导江、龙 江、拉沟、四排六个乡,共126个村民委。全县总人口 48.2万人,其中农业人 口 39万人。土地面积506.6万亩,耕地面积69.3万亩,其中水田面积34.8万 亩,旱地面积34.5万亩。鹿寨的地形地貌以缓坡丘陵为主,西北部为石灰岩山区,地势东北高,西南 低平,洛清江从东北向西南横贯县境,主要旅游景观有香桥岩、九龙洞、高岩等 风景区。鹿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夏热冬凉, 雨热同季,年平均气温20.

18、2C,平均年降雨量1450毫米,无霜期331天,适宜 发展特色农业、林业和亚热带经济作物。全县森林面积16.3万公顷,有杉、松、桉、油茶、油桐、黄栀子等十多种 主要木材和经济林;农作物种类主要有粮食、水果、甘蔗、桑蚕、蔬菜、油料及 其它经济作物;畜牧业主要是养殖猪、牛、羊及家禽类。2003年主要农作物生 产情况:粮食:年种植面积58万亩,主要种类有水稻、玉米、大豆、红薯,早、晚 稻种植面积42.2万亩,是“八五”国家商品粮基地县,近年大力发展优质谷生 产。水果:面积12.5万亩,总产量6.5万吨,主要品种有椪柑、温州柑、橙子、 蜜桔、柚子、柿子、枇杷、板栗等十多种,“桂鹿”牌椪柑清甜可口、品质

19、优, 曾获第二届全国农业博览会金奖,第三届全国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柑橙类主产 区有雒容、四排、鹿寨镇、平山等。甘蔗:面积19.8万亩,总产量93.4万吨,以新台糖16、22号等高产高糖 品种为主。主产区为雒容、鹿寨镇、平山。全县有制糖企业三家。洛江制丝厂桑蚕:是鹿寨的传统产业,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后,种桑养蚕得到迅速发展, 桑园面积达8万亩,饲养高丝量品种,应用方格簇营茧,蚕茧质量好。全县现有 缫丝企业三家。蔬菜:全县蔬菜面积27.1万亩,总产量32万吨,大宗及特色蔬菜有辣椒、 番茄、芥菜、豆角、苦瓜、淮山、马蹄、慈姑、香芋等,是南菜北运基地,大力 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油料:主要有花生、油菜籽、芝

20、麻等。花生面积4.2万亩,冬种油菜推广“双 低”优质油菜品种。茶叶:茶园面积0.7万亩,产量253吨,主要有桐林监狱茶场和黄冕林场茶 场。其它经济作物:主要有西瓜、香瓜、红瓜籽、木薯、黄红麻等。西瓜、香瓜 年种植面积2万亩,木薯3.8万亩,主要用于加工木薯淀粉。黄栀子是鹿寨的又一特产,种植面积达3.5亩,是广西较大的黄栀子生产基 地,主产区为龙江乡,其果实用于提取黄色素,是一种天然无公害的优质色素, 广泛用于食品、医药、化工等行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罗汉果生产是近年发 展的特色产品,拉沟乡山高、多雾、凉爽,特殊的小气候适宜种植罗汉果,已形 成1500亩的罗汉果生产基地。随着国家实施农业产业结

21、构调整和西部大开发战略,鹿寨农业抓机遇,求发 展,深入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效经济作物,水果、蔬菜、桑蚕等产业得到迅速 发展,农业综合效益提高。推广应用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发展无公害 农产品生产,提高产品质量。鹿寨正向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方向发展, 在农业产业化方面,初步形成了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的格局。近年鹿寨的投资环境有了较大的改善,扩大对外开放,出台了各方面的优惠 政策,一批客商已落户鹿寨,欢迎更多有识之士来鹿寨投资发展,特别是兴办农 产品加工、流通的龙头企业及农业综合开发。鹿寨区位优越,资源丰富,大宗的 柑桔、橙子、李子、芥菜、淮山、马蹄、头菜、竹笋、蚕茧、黄

22、栀子等特色产品, 蕴藏无限商机,让我们携手共进,再创佳绩。融安县位于广西北部,地处北纬24 46 25 34 ,东经109 13 109 47 。全县面积2905平方公里,辖6镇8乡140个村民委 2109个村民小组,聚居着汉、壮、苗、瑶、侗等19个民族,总人口 31.84万 人,其中少数民族12.61万人,占总人口 39%。全县社会耕地总面积38.949万亩,其中水田24.522万亩,旱地14.427 万亩;全县年有效灌溉面积21.724万亩,旱涝保收面积18.67万亩,其中保 水田18.389万亩,水浇地0.11万亩。人均耕地面积1.45亩,人均水田面积 0.92亩,人均旱地面积0.53亩

23、。全县粮食作物主要有水稻、玉米、大豆、红薯等,经济作物有甘蔗、罗汉果、 八角、桑蚕;果树以金桔、沙田柚、椪柑、脐橙、板栗、柿子、桃等为主。蔬菜 大宗产品主要有大白菜、萝卜、头菜、番茄、辣椒、茄子、瓜类、豆角等。据统 计:2002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34.36万亩,总产10.42万吨,人均有粮327 公斤。全县蔬菜种植面积19.43万亩次,总产13.7万吨;水果总面积达到11 万亩,投产面积5.8万亩,总产量1.9万吨;糖蔗面积4.52万亩,总产量 18.99万吨;有桑面积0.76万亩,蚕茧产量465吨。县境地势东北高西南低,东北部属中山、低山及丘陵地区,东南部为岩溶峰 林洼地和岩溶峰丛谷地;西南

24、部多为岩溶孤峰平原;西北部为融江河谷小平原。 县境地处中亚热带,土地肥沃,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9 C),雨量充沛(年 均总降雨量1942.5毫米),无霜期大于295天,为农、林、牧业发展提供了 优越的自然条件。融安特产十分丰富,盛产金桔、板栗、罗汉果、沙田柚、柑橙、 油茶、冬笋、香菇、头菜和竹、木及其制品等,其中金桔是全国最大的产区,其 产量和质量均为全国第一,年产800万公斤以上,多次进京被指定用于接待外 宾,因而享有“金桔之乡”之盛名。全县头菜种植面积1.2万亩,尤其是本县 的传统特色产品小洲头菜,面积达到1.09万亩,年产成品菜81万公斤,已有 近百年生产的历史,久负盛名,倍受消费者青

25、睐。融安又是广西三个罗汉果产 区之一,也是柳州市唯一的罗汉果主产区,其北部乡镇的农民栽培罗汉果已有 20多年的历史,罗汉果种植面积逐年扩大,至2003年种植面积达到1.3万多 亩,年产果量3500多万个,罗汉果已成为我县重要的特色产品,畅销区内外和 出口国外,深受人们喜爱。近年来,融安县大力实施农业结构调整,引进和推广一系列农作物新品种和 农业先进技术,各种优质农产品不断增长和打入区内外市场。同时,县委、县人民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优惠的政策,并积极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迎接区内外客商 来融投资开发,一批农产品加工企业已落户融安,利用地方特色农产品如竹笋、 蘑菇、萝卜、头菜、红薯、番茄、水果、蕨菜等加

26、工的产品已打入区内外市场, 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融安是桂北、湘西、黔东南三省区交界地区的交通枢纽,境内交通十分便利, 陆路可直通全国各地,枝柳铁路、209国道二级公路、省道20171线贯穿县境, 14个乡镇及大部份村都可通车;融江航道可上通贵州从江、榕江,下至柳州、 梧州。县城长安镇历史上都是湘、黔、桂重要的物资集散地,素有“小柳州”之 称,市场繁荣,交易活跃,各乡镇及主要交通干线经过的村都有集贸市场,县城 市场占地总面积达4万平方米,其中城东综合批发市场是全区20个区级重点 市场之一,荣获“全国文明市场”称号。规模最大、设施齐全,占地面积120亩 的融安综合批发市场,以其优惠的经营政策,完

27、善的服务,恭迎八方宾客。融水苗族自治区农业概况一、农业资源概况融水苗族自治县地处广西北部,属云贵高原苗岭山脉延伸,以山地为主,素 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全县土地面积4663.8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3.16 万公顷,其中水田1.57万公顷。耕地土层深厚,土质肥沃,耕性良好,可开发 利用的山地、丘陵、荒坡、河流滩涂、草场等农业资源丰富。气候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山外平原区年均降雨量为 1824.8毫米,无霜期320天,年均温度19.3 C,极端最低温度为-3C,最 高温为38C,M10C的年积温为6258C,平均日照时数为1379.7小时,平均相 对温度为79%,山区(海拔

28、800米以上)年平均气温为1216。4C,无霜期 240天,年降雨量2194毫米。该地区不仅温度低,而且昼夜温差大,云雾天气 多。全县有林业用地35.864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72.11%,林地植被属中国华 东植被区系,有原生植被、灌木植被、草木植被、人工植被四类。常见植被有 122科、704种。森林植被为典型的中亚热带常绿落叶混交林,森林资源丰富, 有高等植物323种、1239属、3332种。种类约占全广西高等植物的45%,其中 列入第一批中国珍稀植物名单的有42种,属国家一级保护的2种,二级保护的 16种,三级保护的24种。全县有丰富的土特产品。其中食用土特产品有香菇、木耳、笋干、峰蜜、香

29、 粳糯、沙田柚等;药材土特产品有薏米、田七、金银花、黄连、白术、黄精、灵 芝菌、走马胎、杜仲等;原料土特产品有木薯、山苍子、五倍子、灵香草、芒心、 白藤、龙须草等。枝柳铁路由北向南,经我县大浪、融水、永乐、和睦等乡镇,融江河道、209 线均经过我县县境,20个乡镇有85%的村民委通公路,交通条件比较便利。二、2003年融水县农业生产概况(一)粮油生产2003年全县完成播种面积26413公顷。其中稻谷播种面积为19346公顷(早 稻7391公顷、中稻7464公顷、晚稻4255公顷、旱稻236公顷),玉米2761公顷、红薯3424公顷、豆类420公顷、杂粮462公顷。全县粮食总产11.7978 万

30、吨。全县油料播种面积3240公顷,其中花生688公顷,油菜2552公顷,油料 总产为0.2914万吨。(二)甘蔗生产2003年全县甘蔗面积为5384公顷,其中糖料蔗5342公顷,果蔗42公顷, 甘蔗总产30.4617万吨。(三)蔬菜生产全县全年种植蔬菜7844公顷,社会总产量为9.5万吨。其中商品蔬菜6万 亩,主要品种有辣椒、黄瓜、豆角、食荚豌豆、大蒜、白菜、萝卜、芹菜等。全 县人工栽培食用菌500万袋,生产鲜菇约1250吨,主要品种有香菇、木耳、凤 尾菇、金针菇、鸡腿菇、茶树菇等。(四)水果生产2003年全县水果种植面积7.628万亩,投产面积4.022万亩,水果社会总 产量2.578万吨,

31、总产值4449.22万元,人均有果55.42公斤,农民人均水果收 入108元。水果品种以柚类、柑类、橙类、板栗等为主,其中柚类面积2.118 万亩,投产面积1.664万亩,产量1.522万吨;柑类面积1.21万亩,投产0.525 万亩,产量0.366万吨;橙类面积0.396万亩,投产0.053万亩,产量0.031 万吨;板栗面积1.233万亩,投产0.428万亩,产量0.059万吨。(五)桑蚕生产2003年全县有桑园307公顷,全年养蚕7686张,产鲜蚕26.9万公斤,总 产值376.61万元。(六)茶叶生产2003年全县茶叶种植面积为1187公顷,其中采收面积为234公顷,茶叶社 会产量15

32、0吨,主要产品为高山绿茶(云雾茶),分布在红水、安太、拱洞、香 粉、杆洞等乡镇。三、农副产品加工与龙头企业2003年全县有农副产品加工企业8家,从业人数15542人,固定资产4607 万元,销售收入8300万元,净利润690.5万元,纳税117.5万元,直接带动农 户33150户,增收总额1480.6万元,幅射带动农户46585户,增收总额970万 元。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有和睦糖厂、广西融水吉威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融水 县元宝山茶业有限公司等。四、市场流通、农产品检测与信息网络在抓农副产品市场流通方面,县组织成立了融水县农副产品购销总公司,有 14个乡镇成立了农副产品购销公司。有15个乡镇建立

33、有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其 中较大的市场有融水镇、和睦镇、三防镇、怀宝镇、大浪乡等。近年来,我县加 大对农产品加工营销大户的扶持力度,全县有农产品加工营销大户263户,其中 粮食加工营销大户158户,蔬菜加工营销大户32户,水果加工营销大户48户, 茶叶、竹笋等加工营销大户25户,总销售额为2787.8万元。五、农业招商项目目前我县农业招商项目有:(一)沙田柚中、低产果园改造。1. 项目名称:沙田柚中、低产果园改造2. 项目建设规模:项目实施面积5000亩,建设期3年。3. 产品市场:沙田柚是广西名特优水果,而我县所产“玉融”牌沙田柚连 续多年荣获广西沙田柚优质果品评比第一名和农业博览会优质果品奖

34、,是省优、 国优名牌产品,有广阔的销售市场。4. 投资及经济效益预测:项目总投资1595万元,其中自筹511万元,引资 1084万元,项目实施第三年可达到盛产期,平均亩产1.60吨,年产量8000吨, 以3000元/吨计价,年产值2400万元,三年可收回全部投资。5. 合作方式:联营6. 承办单位:融水苗族自治县农业局、融水苗族自治县果品开发公司。7. 项目负责人:何来源、何培军 联系电话:07725121918、5122249(二)茶叶深加工1. 项目名称:无公害高山云雾茶加工2. 项目建设规模:建设年加工无公害高山云雾茶500吨的生产线。3. 产品市场:我县生产的高山云雾茶无污染,属纯天然

35、饮品,随着人们生 活水平的提高,市场对优质无公害高山云雾茶的需求日益增大,生产无公害高山 云雾茶具有广阔的销售市场。4. 投资及经济效益预测:项目总投资200万元,其中自筹50万元,引资 150万元。项目区内已有茶园5000亩,可为加工厂提供充足的原料,加工厂正 常投产后,可年产利500万元,预计两年可收回全部投资并盈利。5. 合作方式:联营6. 承办单位:融水苗族自治县农业局7. 项目负责人:何来源 联系电话:07725121918三江侗族自治县农业概况1、自然地理(1) 位置、范围和面积三江侗族自治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地处湘、桂、黔三省(区)交界 地,介于北纬 25 2126 03,

36、东经 108 53109 47。总面积 2454 平方公里。东连龙胜、融安县,西接融水县、贵州省从江县,北靠湖南省通道县、 贵州省黎平县,南邻融安、融水县。境内峰峦迭障,山岭连绵起伏,呈现大丘陵 地形地貌,山高达800米至1000米。横贯县内的古宜河、都柳江两条干流,集 纳了孟江、八江、林溪、斗江等共14条支流,最后汇合老堡,流入融江。(2) 气候和水文三江属中亚热带南岭湿润气候区,山地谷地气候区。热量较丰富,雨量充沛, 雨热同季,年平均气温17C至19C之间,年平均积温5691.4C,无霜期平均为 320天,年平均降雨量1548毫米,汛期(48月)降雨量占全年77.1%以上, 充沛的雨量、热

37、量,为农作物生长提供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2、资源(1) 土 地三江属人多地少县份之一,全县总面积2454平方公里,其中农用地203353.9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83.69%,农用地中耕地20121.96公顷(其中水田16805.19 公顷,旱地3131.41公顷)、园地1274.51公顷、林地176630公顷、牧草地1335.95 公顷、水域3991.5公顷,山地面积占总面积达77.2%,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 之称。(2) 矿产三江的矿产资源丰富,有“矿产资源宝库”的美誉。目前已探明的矿类有: 重晶石、石英石、锰、粘土、铁、锌、金、钨、铀、石煤、辉绿岩等近30种, 已开发利用有7种,其中钒

38、矿潜在产值近100亿元,开发潜力巨大。(3) 水力三江雨量充沛,水资源相当丰富,全县有大小河流74条,年径流量25.02 亿立方米,水能理论储量54万kw,可开发的25.5万kw。(4)森林和动植物三江林木茂盛,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全县有数百种野生动植物品种资源, 目前已发现的国家二、三类动植物种资源的有:五针松、毛冠鹿、猕猴、大小灵 猫、苏门羚、水鹿、麝、穿山甲、金鸡、水獭、白鹇、蟒等。3、人口与生活水平三江是人口较稠密的县份之一,2003年末全县总人口 342549人,其中农业 人口 320349人,劳动力195379人,农民人均纯收入1340元。4、三江农业经济发展情况介绍三江县是农业县

39、,农业又以种植业为主,三江农业几经变革发展,逐步形成 了以粮食、林木、水果、茶叶、经济作物、养殖为主的经营格局。近几年来,三 江县依托山区资源优势,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念好“山水经”,发展具 有本地特色的农业产业,确立了 “一片茶、一根竹、一个果、一头牛”的发展思 路。“十五”期间,全县规划发展茶园面积达10万亩,发展水果面积10万亩, 发展毛竹面积15万亩,实现肉牛存栏12万头。目前“四大”农业产业已初具规 模,正在成为三江农业支柱产业,农业产业化经营正在稳步推进。5、名特优农产品茶油茶油系用山区山茶果提纯的植物油。因此,茶油是纯天然绿色食用油。茶油 营养丰富,色清味纯,所含单不饱和脂

40、肪酸的成份为天然植物油中之冠,人体的 消化吸收率达97%,长期食用能有效地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防止动脉硬化和冠 心病发生,实为食用的最佳选择。茶油不仅是理想的食用油而且是人们滋润皮肤、 护理泽发的天然化妆品。现全县茶油树种植面积74.77万亩,年产茶油8000吨, 茶麸32万吨。香糯三江香糯是三江农业技术服务中心经多年提纯复壮培育而成的优质品种,其 米质优良、疏松爽口、香味浓郁、营养丰富,是上乘的粮食、酿制佳酒、制作精 美糕点的优质原料和送礼佳品。以三江香糯为原料酿制的“三江菊花糯米密酒” 曾东渡日本参加国际比赛获金奖。年种植面积4.8万亩,产量1440万公斤。绿茶茶叶是三江侗族自治县支柱产业

41、之一,现有茶园面积5.72万亩,可开采面 积3.8万亩,年产茶叶(干)825吨,产值2475万元。主要产品有仙人山茶厂 生产的“仙人山茶”,其品种有银针、竹叶青、碧螺春、黄芽、毛峰等,其口味 香醇浓郁,滋味悠长而畅销区内外。2003年三江县1666.67公顷无公害茶叶生 产基地获得产地认定,计划2005年全县无公害茶叶产地认定面积达4000公顷, 届时三江县将成为广西区桂北山区最大的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县,也必将成为东 部茶叶产业向西部转移投资首先之地。油茶茶叶:油茶茶叶是三江县特产茶叶之一,现有茶园面积0.5万亩,年产茶叶(十) 250吨。油茶是侗族人民喜爱的饮食,其清香甘甜,提神醒脑,焕发精

42、神,兼有 祛除湿热,防治感冒之效,尤其是该县洋溪乡高露、林溪乡牙已的油茶茶叶品质 最佳。沙田柚沙田柚是三江县特产水果之一,其果大美观,品质优良,肉质脆嫩,风味清 甜,营养丰富,有健胃、清热解毒、润肺、化痰止咳等功效。被称为营养保健食 品,深受国内外消费者喜爱。其果皮较厚,耐贮运,贮藏4到5个月风味仍佳, 素有“天然水果罐头”之美称。三江县是“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少数民族山区县,具有发展沙由柚生产的得 天独厚的优越生态条件。土层深厚肥沃,属中亚热带气候,具有冬短夏长,很适 合沙田柚生长。加上三江独特的山区小气候,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沙田柚营养物 质积累,在柳州市2003年全市水果评比中荣获第二名。由

43、于三江沙田柚果大美 观,清甜爽口,果质优,每年春节前销售一空,尤以具有古城风韵丹洲镇丹洲沙 田柚最佳,曾作为广西特产水果出口港、澳、台。目前全县沙田柚种植面积9314.8 亩(包括新植),年产量1815吨。毛竹三江毛竹生长快,成林早,竹杆粗直,坚韧性强,富有弹性;纹理直,抗拉 力和抗压强;可供建筑、胶合竹板、农具、造纸等用。用其加工而成的竹凉席、 竹筷子远销区内外。目前全县毛竹种植面积达8万亩,年毛竹销售量40万根, 尤其是该县的高基、和平两乡镇的农民通过对竹子深加工,走上了致富路。地处桂北山区的三江县,这里森林茂密,自然环境优美,最适合板栗种植。目前,全县栗板栽培总面积达35710.1亩(包

44、括幼林地),年产板栗163.4 吨以上。产品以其果大(特级板栗每公斤40粒以内),质优(所产板栗颜色鲜艳, 营养丰富,极耐贮藏),上市时间长,一般从8月底至于11月中旬均有板栗上市。 热忱欢迎各界朋友来三江指导、考察、经营。椪柑三江椪柑,素以皮薄、肉厚、消渣少核、酸甜适度且耐贮运等特点,曾获柳 州市2003年水果评比第一名。三江大力推行的“养殖一一沼气一一种果”三位 一体的“优果工程”,大量使用农家肥,使果品纯正质优。目前全县种植面积 4208.2亩,年产量830吨。脐橙三江脐橙果实呈球形,果皮橙黄,大而无核,肉质脆鲜,甜酸适度,风味清 香,素有“柑桔之冠,水果之王”美誉。近年来,三江县大力推

45、行的“养殖一一 沼气一一种果”三位一体的生态农业模式,大量使用农家肥料,使果品纯正质优。 全县脐橙种植面积9372.04亩(包括幼林地),年产量450吨。罗汉果罗汉果是三江县新兴的种植业,该县境内气候温和,空气湿润,多雾,腐殖 质丰富,植被良好,昼夜温差大,生产出的罗汉果果大且色泽光润。罗汉果营养 价值高,有丰富的维生素、蛋白质。罗汉果味甘、性凉、归肺,具有清热解暑、 生津止渴功效,广泛运用于医药、饮料和调节味品,年产干果400万个。竹凉席精选于三江特有的优质楠竹,运用最新工艺趁鲜加工,并选用晶莹透明高强 尼龙条(丝)穿结而成的新型竹制用品,细腻光滑,通风透气,凉爽舒适,睡眠 时,有利于清除疲劳,提神保健。其造型美观高雅,色泽柔美,经科学蒸焙处理, 防腐防蛀,经久耐用。6、三江鼓励外商投资农业的领域(1)鼓励引进外资连片开发荒山地或残次林地,发展经济林、用材林、茶 叶、水果和竹子生产,及其配套的工业项目。(2)进一步扩大引进良种、良畜(禽)和种养良法,改造传统农业种养生 产工艺。(3)扩大引进先进技术设备、生产工艺和管理方法,改造传统农产品加工 企业,兴办农产品加工、保鲜、贮藏、运输项目。(4)鼓励引进外资兴办以出口为主的农产品商业企业和信息咨询。(5)有选择地优先发展农业,加快发展高产、高质、高效农业。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