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威论教育本质的三个命题及其启示

上传人:daj****de2 文档编号:129134283 上传时间:2022-08-0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3.4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杜威论教育本质的三个命题及其启示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杜威论教育本质的三个命题及其启示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杜威论教育本质的三个命题及其启示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杜威论教育本质的三个命题及其启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杜威论教育本质的三个命题及其启示(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杜威论教育本质的三个命题及其启示摘要杜威是 20 世纪美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在美国社会发生重 大变化的历史时期,杜威以实用主义哲学为基础,构建起庞大的教育 理论体系,力图改造传统的学校教育,使其更好地适应并促进美国社 会的工业化和民主化。他的教育理论对美国乃至世界教育都产生了深 远影响。杜威的思想深邃而广博,对其思想的研究对当今的教育改革 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杜威的教育思想已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本文从杜威教育思 想形成的社会背景着手,采用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集中阐释了杜 威教育思想中关于论教育本质的三个教育命题即“教育即生长”、“教 育即生活”、“教育即生活经验的改组或改造”。通过研

2、究杜威教育思 想的三个主要命题,批判继承其思想并结合当前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 现状以及笔者本人的专业学习体会,对学前教育准教师的发展提出一 些建议。关键词:杜威 教育思想 经验 教学杜威是现代美国著名的教育家,他将实用主义哲学同美国教育实 际相结合,创立了独具特色的教育理论,对美国以及世界许多国家的 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试图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解析杜威教育思 想中论教育本质所提出的三个主要命题,并结合当前我国学前教育的 发展现状以及笔者本人的专业学习体会,对学前教育准教师的发展提 出一些建议。一、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长”是杜威侧重于个人因素或心理学的角度表述 教育本质的一种说法。杜威认为儿童的

3、心理内容基本上是以本能活动 为核心的先天生理机能的不断发展、生长,如习惯、冲动、智慧等。 教育的本质和作用是促进这种本能的生长。他说:“生长是生活的特 征,所以教育就是生长;在它自身以外,没有别的目的。他受到卢梭 有关思想的深刻影响,实际上杜威的“教育即生长”发展了卢梭的天 赋“自然生长”理论,扩充了“生长”概念的内涵。他说:“生长,或者生 长着即发展着,不仅指体格方面,也指智力方面和道德方面,并引用 生物学的“生长”概念加以发挥。杜威还指出:“教育就是各种自然 倾向和能力的的正常生长。”生长并非儿童所特有的现象,成人也在 不断地生长。但是儿童的生长有自己的方式。儿童具有很大的“依赖 性”和“

4、可塑性”,因而具有从经验学习的能力。但是,儿童的成熟要 经过一定的时间,不能操之过急。同时杜威并不认为儿童的生长仅仅是一个从内部将潜能展开的 过程,也不是从外部进行塑造的工作。比如儿童社交、制作、探索和 艺术这四种本能的积极生长,依赖于对他们的运用,依赖于对社会生 活的参与。因此,要想使儿童正常的生长,需要认真研究儿童的特点, 正视他们的需要,并提供相应的环境,以便使两者相互作用。杜威在“教育即生长”的观点指出儿童的生长有其自身的特点, 儿童的成熟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作为教育者应尊重儿童生长的需要 和时机,这与我们现在所提出的要“学会等待孩子”相类似。在杜威 看来,教育决不是强迫儿童去吸收外面

5、的东西,而是要使人类与生俱 来的能力得以生长。出于强调教育在儿童本能生长发展的本质作用的 认识,杜威提出了“儿童中心主义”的教育原则,反对把教育变成一种 外在的压力和忽视儿童内部机能的倾向。主张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 施要围绕儿童组织起来。杜威所提出的“儿童中心观”对传统儿童观 有很大的冲击,同时也引起了儿童教育方式方法等方面的改变,产生 了重大影响。当然杜威的“教育即生长”的表述存在着不科学的问题。如“教 育即生长”给人以重视个体的生物性而回避社会性的印象。并且生长 有方向、方式之异,有好坏优劣之别,所以笔者认为仅仅说“教育即 生长”是不够严谨的。笔者认为杜威的“教育即生长”的观点充分尊重了儿

6、童本身的 特点,该观点认为教育的本质是促进和发展儿童先天所具备的本能的 发展。所以作为学前教育的准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儿童观,这样在学 习以及未来的工作中才能更好地做好本职工作。首先面对孩子时首先 要考虑的是孩子的需要,树立“以孩子为中心”的观点也就是树立“儿 童本位观”。教师作为一个支持者、引导者、观察者要学会关注孩子, 了解孩子,而不是从自己的观点出发,自己认为孩子该怎样发展,该 怎样做。教师要充分尊重孩子,采取适当的方式促进孩子潜能的发展。 同时教师又要学会倾听孩子,等待孩子。“教育即生长”指的是孩子 本身能力的生长,而生长有其自身的规律特点,需要一定的时间,所 以教师要尊重这种生长,不要

7、急于求成,要耐心等待。有这样的认识, 才有可能避免我们以后工作中我们在幼儿教育工作中“小学化的倾 向”。虽然有人认为目前幼儿园小学化倾向严重,主要是受家长以及 社会的影响,幼儿园不得已而为之,要避免小学化有一定的难度,但 是我认为如果只要作为专业的幼教工作者有“等待孩子,尊重孩子” 的意识并实践,这一现象会得到一定的改观。二、教育即生活从教育与社会生活关系的角度,从教育即生长出发,杜威提出了“教育即生活”。他认为生活是生长的社会表现,一切事物的存在都是 人与环境相互作用产生的,人不可脱离环境,学校也不能脱离眼前的 生活,所以教育就该是生活本身,必须把教育与儿童眼前的生活融为 一体。杜威批评美国

8、的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儿童生活相脱离,造成 教育中的巨大浪费。他提出“教育即生活”的主要目的,即在于试图 消除上述“隔离”状态,而实现这一目的的主要途径是使学校教育社 会化,因而他又提出“学校即社会”的口号。杜威强调应该使学校成 为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在杜威看来,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 习”。教育就是给儿童提供保证生长或充分生活的条件,而不问他们 的年龄大小;教育就是儿童现在的生活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 应把学校改造成简化、净化的雏形社会,学校中的课程不应该着眼于 文字科目,而应着眼于儿童现在的生活经验,教学应该从学习者现有 的直接经验开始,注重培养儿童对现实社会的适应能力。“教育即

9、生活,生活即发展”这一观点,杜威在他的著作中有详 细的论述,在其著作我的教育信条中杜威指出:“教育是生活的 过程,而不是未来生活的准备。”学校应当呈现现在生活即对儿童来 说是真实而富有生机的生活,像在家庭里、在邻里间、在运动场上所 经历的生活那样。不通过各种生活形式来实现的教育,对于真正的现 实而言,总是贫乏的代替物,结果变得呆板而死气沉沉。关于生活与 发展,杜威说:“生活就是发展;而不断发展,不断生长,就是生活。” 从教育的角度,从儿童和成人生活的特征来看,所谓的发展,就是将 能力引导到特别的渠道,如养成各种习惯,这些习惯包含活动的技能、 明确的兴趣和特定的观察与思维的对象。儿童具有特别的能

10、力,忽视 这个事实,将会阻碍儿童生长所依靠的器官的发展或导致其畸形发 展。而成人利用他的能力改造环境,在环境的改造中引起许多新的刺 激,新的刺激又指导他的各种能力,促进它们不断发展。忽视这个事 实,发展就会受阻,适应环境就成了完全被动的。因为儿童与成人都 在发展,所以他们之间的区别不在于生长与不生长,而是由于儿童与 成人的情况不同,决定了他们的生长方式不同。他们的生长方式各有 其优越性。关于专门应付特殊的科学和经济问题的能力,儿童应向成 人方面发展。对于同情的好奇心、不偏不倚的敏感性以及坦率的胸怀, 成人应向儿童学习。杜威还指出,关于发展有3种错误的思想:(1)把未成熟状态看作没有发展;(2)

11、把发展看作对固定环境的静止的适应;(3)认为发展的方向是千篇一律的。这3种错误的发展观归 结起来都与在生长和发展问题上的一个根本错误有关。那就是,认为 生长或发展总是朝着一个固定的目标运动,把生长看作是有目的的, 而不是看作目的本身。与这3种错误的发展观相联系,在教育上有3种错误:(1)不考虑儿童的本能和先天的能力;(2)不发展儿童应付环境的首创精神;(3)过分强调训练和其他方法,牺牲个人的理解力,以养成 机械的技能。这3种错误,都是把成人的环境与标准强加给儿童,其 后果不堪设想。杜威的“教育即生活”观点强调了幼儿的学习应该与实际生活相联 系,而不是脱离生活。这一观点与他“五步教学法”中的“创

12、设真实 的经验的情景”这一步相通。杜威曾把教育的过程分为“正式教育” (学校教育或直接教导)与“偶然教育”(环境教育或间接教育)两 个方面,认为“教育哲学所要研究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就是要在非 正式的和正式的、偶然的和有意的两种教育形式之间,保持恰当平衡 的方法。”杜威并不认为“教育”和“学校教育”是同义词,而肯定 社会的其他部分也具有教育的潜力,并认为两者各有利弊。他的设想 是,通过改革挖掘学校的潜力,使其同时担负起正式教育和非正式教 育的双重任务。根据杜威的划分及其设想,笔者认为我们需重视非正式教育,因 为传统教育方式中忽视了非正式教育。传统教育方式中教师对幼儿的 教育基本上都是预设好的,

13、在教育中基本上是按照预设的来进行的, 忽视了偶然生成的教育,而有时候孩子们偶然生成的想法做法恰恰体 现了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所以作为准教师我们须注意以后在教 学中要重视对孩子的随机教育和生成性教育。但是对于杜威提出的 “通过改革挖掘学校的潜力,使其同时担负起正式教育和非正式教育 的双重任务。”这一观点,笔者认为其实不必强求,因为孩子的生活 除了学校还有家庭、社会,孩子在生活中遇到的情况并不总是能通过 简化的方式搬到幼儿园来使用。所以笔者认为要实现“生活即教育” 对孩子进行全面的教育,可以通过家园共育,家长与幼儿园共同合作 的方式来实现。例如学校重视预设性教育和生成性教育,家庭要注重 对孩子

14、在家庭生活中的随机教育。杜威提到“教育即生活,生活即发展”。要注意儿童发展的个体性、 差异性,不要把发展看成是千篇一律,一成不变的。笔者认为这一观 点对教育工作者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注重儿童发展的个体性、差异性, 对于不同的孩子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关注理解个别孩子异于群体的 言语举动,不嘲笑,不讥讽孩子,理解孩子。这和孔子所提出的“因 材施教”有异曲同工之妙。幼儿教师平等的看待每一位孩子,呵护每 一位孩子,尊重孩子,这是每一个幼儿教师都应该有的观念。三、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或改造从获得知识的角度来看,杜威认为“经验的不断改造”是教育的又 一特性,他把经验看做是世界的基础,教育也就是通过儿童的主动活 动去经验一切和获得各种直接经验的过程,即把求知的过程和知识看 成一个东西,让儿童在主观和客观交互作用中获得经验。以此出发, 杜威指责传统的教学是填鸭式的灌输,“只让儿童静听”,把师幼关系 搞成“像抽水桶和蓄水池一样的关系”,“忽视儿童的个性、个人经验以 及他的自由的、直接的和主动的活动。”与之针锋相对,杜威主张“做 中学”的教学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