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设计自评估报告

上传人:Sc****h 文档编号:129091121 上传时间:2022-08-02 格式:DOC 页数:131 大小:836.5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绿色建筑设计自评估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31页
绿色建筑设计自评估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31页
绿色建筑设计自评估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31页
资源描述:

《绿色建筑设计自评估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绿色建筑设计自评估报告(13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绿色建筑自评项目名称: 自评内容:绿色建筑设计自评估报告(住宅建筑)申报项目名称:申报单位名称:参与单位名称:自评星级: 填表说明1、此表用于申报“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绿色建筑竣工评价标识”及“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住宅建筑,由申报单位自行填写; 2、“达标判定”项的填写方式:满足要求的项选“”,不满足要求的项选“”,不参评的项选“”,规划设计阶段不参评的项已用“”标出;3、“实际提交材料”中逐条填写对应条文实际提交的证明材料的全称,如有材料编号请一并注明。一、 评价标准4二、 自评总述5三、 自评内容74.1 节地与室内环境74.2 节能与能源利用334.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534.4

2、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744.5 室内环境质量914.6 运营管理108四、附录127附录一 节能计算 报告要求127附录二 可再生能源利用设计说明要求128附录三 非传统水源利用率计算书要求129附录 四 可再循环材料利 用率计算书要求130一、 评价标准绿色建筑设计阶段应满足标准中所有控制项的要求,并按满足一般项数和优选项数的程度,划分为三个等级。等级划分按表 1确定。表 1 划分绿色建筑设计阶段等级的项数要求(住宅建筑) 等级 一般项最低合格项数 优选项数最低合格项数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运营管理优选项项数 一般项与优选项最低合格总项数 共

3、12项共 9 项共10 项共 7 项共 8 项 共4 项共 10项 银4 2 3 2 2 1 0 23 金230 铂金540 绿色建筑竣工阶段应满足标准中所有控制项的要求,并按满足一般项数和优选项数的程度,划分为三个等级。等级划分按表 2确定。表 2 划分绿色建筑竣工阶段等级的项数要求(住宅建筑) 等级 一般项最低合格项数 优选项数最低合格项数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运营管理优选项项数 一般项与优选项最低合格总项数 共12项共 9 项共10 项共10项共 9 项 共5项共 13项 银4 3 3 4 3 2 0 27 金235 铂金646 绿色建

4、筑整体评价阶段应满足标准中所有控制项的要求,并按满足一般项数和优选项数的程度,划分为三个等级。等级划分按表 3确定。表 3 划分绿色建筑整体评价阶段等级的项数要求(住宅建筑) 等级 一般项最低合格项数 优选项数最低合格项数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运营管理优选项项数 一般项与优选项最低合格总项数 共12项共 9 项共10 项共 10 项共 9 项 共12 项共 13项 银4 3 3 4 3 5 0 31 金239 铂金652 二、 自评总述经自评估后,简述本项目的设计阶段控制项是否全部达标,一般项与优选项项数达到设计阶段几星级的标准。一般项与优选

5、项的达标总情况见表 4:表 4 项目设计阶段达标总情况一般项(共 50 项)优选项数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运营管理 共 12项 共 9 项共 10 项 共 7项 共 8 项 共 4 项 共 10项 达标 不达标 不参评 经自评估后,简述本项目的竣工阶段控制项是否全部达标,一般项与优选项项数达到设计阶段几星级的标准。一般项与优选项的达标总情况见表 5:表 5 项目竣工阶段达标总情况一般项(共 50 项)优选项数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运营管理 共 12项 共 9 项共 10 项 共 10项 共

6、9 项 共 5 项 共 13项 达标 不达标 不参评 经自评估后,简述本项目的整体评价阶段控制项是否全部达标,一般项与优选项项数达到设计阶段几星级的标准。一般项与优选项的达标总情况见表 6:表 6 项目整体评价阶段达标总情况一般项(共 50 项)优选项数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运营管理 共 12项 共 9 项共 10 项 共 10 项 共 9 项共 12 项 共 13项 达标 不达标 不参评 三、 自评内容4.1 节地与室外环境名 称类 别 编号 标准条文达标判定 节 地 与 室 外 环 境 控 制 项 4.1.1 场地选址应符合重庆市城乡总体

7、规划及以下各层次法定规划的规定,规划建设程序必须合法。 4.1.2 场地建设不应破坏现场文物、自然水系、湿地、基本农田、森林和不应违反与之相关的其他保护区规定内容。 4.1.3 场地选址无地质灾害、洪涝灾害及含氡土壤的威胁,建筑场地安全范围内无电磁辐射危害物和火、爆、有毒物质等危险源。 4.1.4 人均居住用地指标:低层不高于38、多层不高于28、中高层不高于20、高层不高于12。 4.1.5 住区建筑布局保证室内外的采光和通风的要求,应满足国家标准和重庆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4.1.6 种植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乡土植物,选用少维护、抗逆性强、病虫害少、对人体无害的植物。 4.1.7

8、住区的绿地率不低于3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不低于1。 4.1.8 住区内部无排放超标的污染源。 4.1.9 施工过程中应执行重庆市建筑施工现场管理标准DBJ50-077有关规定;制定并实施保护环境的具体措施,控制由于施工引起的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噪声影响、水污染、光污染以及对场地周边区域的影响。 一 般 项 4.1.10 住区公共服务设施按规划配建,合理采用综合建筑并与周边地区共享。 4.1.11 充分利用尚可使用的旧建筑。 4.1.12 结合山地城市地形特点,合理利用地形高差和地下空间 4.1.13 住区环境噪声符合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的规定,等效噪声级白天不大于55dB,夜间不

9、大于45dB 4.1.14住区室外日平均热岛强度不高于1.5 4.1.15 住区风环境有利于冬季室外行走舒适及过渡季、夏季的自然通风。 4.1.16住区建筑布局保证室内外的日照要求,应满足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中有关住宅建筑日照标准的要求 4.1.17 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植物自然分布特点,栽植多种类型植物,乔、灌、草结合构成 多层次的植物群落,每 100m绿地上不少于 3株乔木。 4.1.18 选址和住区出入口的设置方便居民充分利用公共交通网络,出入口的位置应满足规范要求。住区出入口到达公共交通站点的步行距离不超过500m 4.1.19 住区非机动车道路、地面停车场和其

10、他硬质铺地采用透水地面,并利用园林绿化提供 遮阳。室外透水地面面积比不小于 45%。 4.1.20建筑密度高层建筑20%,多层建筑25% 4.1.21土建与装修工程一体化设计施工,避免因二次装修造成噪声、固体废弃物等污染 优 选 项 4.1.22 合理选用废弃场地进行建设。对已被污染的废弃地,进行处理并达到有关标准 4.1.23居住区绿地率不低于3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不低于2 4.1.24平屋面采用种植屋面,其面积不小于屋面可绿化面积的70% 控制项4.1.1 场地选址应符合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以及以下各层次法定规划的规定,规划建设程序必须合法。1) 达标自评:达标、不达标、不参评2) 评价要

11、点:绿色建筑是否为合法建筑:是、否3) 证明材料:申报“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的建筑、 “绿色建筑竣工评价标识”与“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建筑建议提交材料:项目的规划建设程序合法性文件,包括重庆市规划管理中要求的建设工程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实际提交材料:4.1.2 场地建设不破坏当地文物、自然水系、湿地、基本农田、森林和不应违反与之相关的其他保护区规定内容。1) 达标自评:达标、不达标、不参评2) 评价要点:场地内是否有以下资源或地形: 文物、自然水系、湿地、基本农田、森林、其他保护区_ 、以上皆无 简要说明场地地形或资源概况(100 字以内)。若含有上款所列资源

12、或地形,简要说明保护或改造的措施(200 字以内)。 3) 证明材料:申报“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的建筑、 “绿色建筑竣工评价标识”与“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建筑建议提交清单: 土地出让时规划管理部门提供的标准地块规划现状地形图,由具有资质的第三方提供的环评报告书(表)或场址检测报告,文物局、园林局、旅游局或自然保护区管理部门的相关证明文件,相关处理方案等。 要求: 1. 现状地形图要求能反映建设用地范围及地形地貌; 2. 如场地内有以上资源或地形,应包括相应改造或生态复原措施。 实际提交材料:4.1.3 场地选址无地质灾害、洪涝灾害及含氡土壤的威胁,建筑场地安全范围内无电磁辐射危害和火、爆、有

13、毒物质等危险源。1) 达标自评:达标、不达标、不参评2) 评价要点:场地选址附近是否有以下威胁或者危险源: 洪灾、泥石流、含氡土壤、风切变、抗震不利地段(如地震断裂带、易液化土、人工填土等)、电磁辐射(如电视广播发射塔、雷达站、通信发射台、变电站、高压电线等)、火、爆、有毒物质等(如油库、煤气站、有毒物质车间等)、以上皆无 简要说明避免以上威胁或危险源的措施。(300 字以内) 3) 证明材料:申报“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的建筑、 “绿色建筑竣工评价标识”与“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建筑建议提交清单: 土地出让时规划管理部门提供的标准地块规划现状地形图,由具有资质的第三方提供的环评报告书(表)或场

14、址检测报告、相关专项报告等。 要求: 1. 现状地形图要求能反映建设用地范围及地形地貌; 2. 如场地内包含可能的威胁或危险源,相关专项报告中应提供针对不同类型威胁或危险源的防护措施。 实际提交材料: 4.1.4 人均居住用地指标:低层不高于38、多层不高于28、中高层不高于20、高层不高于12。1) 达标自评:达标、不达标、不参评2) 评价要点:项目审批时间:_ 年 住宅层数:低层、多层、中高层、高层 住区用地面积:_居住人口(按每户 3.2 人计算):_ 人人均居住用地指标:_/人3) 证明材料:(1)申报“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的建筑建议提交清单: 相关管理部门提供的项目审批文件,由设计

15、单位提供的小区规划设计图纸、说明;建筑总平面图等。 (2)申报“绿色建筑竣工评价标识”与“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建筑建议提交清单:建筑专业竣工图纸、建筑设计说明、现场审核报告。要求: 1、土地出让时规划部门提供的标准地块规划现状图,包括红线范围、竖向标高、原有地物等。若地块中或其周边还涉及文保单位、水体等,地块现状图中还需包含紫线、蓝线与绿线; 2、技术经济指标中应包含住区用地面积、户数、人均居住用地指标等。 实际提交材料: 3、现场审核报告应体现对建筑套型的审核。4.1.5 住区建筑布局保证室内外的采光和通风的要求,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和重庆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1) 达标自评:达标、不达标、不

16、参评2) 评价要点:住区位于_ 气候区,所在城市为:_ ,属于:大城市、中小城市本项目中住宅标准日最低日照时数:_ 小时 住区内是否有老年人居住建筑:是、否 如有老年人居住建筑,则老年人居住建筑冬至日日照时数:_小时 是否为旧区改建内的新建住宅:是、否3) 证明材料:(1)申报“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的建筑建议提交清单:由设计单位提供的小区规划设计图纸,由设计单位或第三方提供的日照模拟分析报告1、室内采光分析计算报告。 (2)申报“绿色建筑竣工评价标识”与“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建筑建议提交清单:由设计单位或第三方提供的自然通风模拟分析报告、室内采光分析计算报告或现场检测报告、室外风环境模拟分析

17、报告或现场测试报告。要求: 1.小区规划图纸应标有清晰的红线、绿线,以及提供能反映本地块与周边地块的空间相邻关系(距离、高度等); 2.日照模拟分析报告中应通过当地规委认可的计算软件对标准日最低日照时数进行模拟计算;3. 对不同朝向、不同楼层的典型户型室内自然采光效果进行模拟计算,提供照度、采光系数的计算说明文档;4.对于利用风压、热压进行自然通风的建筑,需要对其自然通风效果进行模拟计算,提供自然通风换气次数计算说明文档。 实际提交材料1模拟分析报告应有对所使用软件类型、版本的简要说明,对模型简化方法、主要参数设置进行介绍,并提供模拟计算电子文件。下同。4.1.6 种植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

18、乡土植物,选用少维护、抗逆性强、病虫害少、对人体无害的植物。1) 达标自评:达标、不达标、不参评2) 评价要点:绿化物种是否主要选用适宜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乡土植物:是、否 列举本项目中的主要绿化物种。(100 字以内)3) 证明材料: (1)申报“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的建筑建议提交清单: 由设计单位提供的景观设计图纸和说明(包含总平面图)、种植设计图、苗木表等。 (2)申报“绿色建筑竣工评价标识”与“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建筑建议提交清单:植物配植报告、景观设计文件(室外景观或园林绿化主要竣工资料、种植竣工图、苗木表),现场审核报告。要求: 1、 苗木表中应包括所有植物名称和数目,并与图纸相

19、吻合;2、 现场审核报告应体现对植被类型的审核结论。实际提交材料: 4.1.7 住区的绿地率不低于3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不低于1。1) 达标自评:达标、不达标、不参评2) 评价要点:住区绿地面积:_ 住区用地面积:_ 住区绿地率: _ (%)住区总公共绿地面积:_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_ 3) 证明材料:(1)申报“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的建筑建议提交清单: 由设计单位提供的小区规划设计及景观设计图纸和说明、建筑专业施工图纸、设计说明等。 (2)申报“绿色建筑竣工评价标识”与“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建筑建议提交清单:建筑专业竣工图纸、设计说明、景观(或园林绿化)主要竣工资料、现场审核报告。要求

20、: 1、 设计图纸上应标明所有绿地位置、面积,给出技术经济指标,如绿地率、人均公共绿地指标;2、 现场审核报告应有对绿地率、人均公共绿地指标的审查结论。实际提交材料:4.1.8 住区内部无排放超标的污染源1) 达标自评:达标、不达标、不参评2) 评价要点:场地内是否有以下建筑或设施: 餐饮类建筑、锅炉房、垃圾运转站、其他易产生烟、气、尘、噪声的建筑或设施(请填写)_、以上皆无 如有以上建筑或设施,说明采用何种控制措施避免排放超标:(200 字以内)3) 证明材料:(1)申报“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的建筑建议提交清单: 由设计单位提供的建筑总平面设计图、可体现各控制措施的图纸或说明,由具有资质的

21、第三方提供的环评报告、相关专项报告等。 (2)申报“绿色建筑竣工评价标识”与“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建筑建议提交清单:由设计单位提供的建筑总平面竣工图、可体现各控制措施的图纸或说明,由具有资质的第三方提供的环评报告(或检测投入使用后各项环境指标)、相关专项报告、现场审核报告。要求: 1、应在设计图纸上标明各污染源的位置和类型; 2、相关专项报告中应包括针对各污染源采取的控制措施,并与设计图纸相吻合;3、环评报告或检测内容应包括:噪声、空气质量、水质、光污染等;4、现场审核报告的内容: 1)区域内有无污染源;2)如有污染源,环保措施落实情况及措施有效性。实际提交材料: 4.1.9 施工过程中应执行

22、重庆市建筑施工现场管理标准DBJ50-077-2009的有关规定;制定并实施保护环境的具体措施,控制由于施工引起的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噪声影响、水污染、光污染以及对场地周边区域的影响。1) 达标自评:达标、不达标、不参评(设计阶段此项不参评)2) 评价要点:施工单位提交的施工组织设计文件中对控制扬尘的技术路线和方案、以及提出避免、消除、减轻土壤侵蚀和污染的对策与措施的简述:(400 字以内)施工工地污水施工现场是否制定降噪措施及噪音是否符合要求: 是、否有无采用合理的照明方式和技术减少眩光:是、否施工现场设置围挡的高度_施工现场设置围挡的高度、用材有无达到有关规定要求:是、否3) 证明材料:申

23、报“绿色建筑竣工评价标识”与“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建筑建议提交清单: 施工过程有关文件,包括:提交项目组编写的环境保护计划书、实施记录文件(包括照片、录像等)、环境保护结果自评报告、当地环保或建设等有关管理部门对环境影响因子如扬尘、噪声、污水排放评价的达标证明。要求: 1 施工单位提交的施工组织设计文件中,应提出行之有效的控制扬尘的技术路线和方案并切实履行;提出避免、消除、减轻土壤侵蚀和污染的对策与措施;实际提交材料: 一般项4.1.10 住区公共服务设施按规 划配建,合理采用综合建筑并与周边地区共享 。1) 达标自评:达标、不达标、不参评2) 评价要点:住区内是否建立会所及幼儿园:是、否 住

24、区及周边服务半径内可共享的公共服务设施类别包括: 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商业服务、金融邮电、社区服务、市政公用、市政管理 请填写下表:住区及周边服务半径内可共享的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名称类别服务半径(m)3) 证明材料:申报“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 “绿色建筑竣工评价标识”与“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建筑建议提交清单:由设计单位提供的小区规划设计图纸、住区总平面图、相关分析图等。 要求: 小区规划设计图纸上应标明各公共服务设施的位置和服务半径。 实际提交材料:4.1.11 充分利用尚可使用的旧建筑1) 达标自评:2达标、不达标、不参评(如本项目的建筑场地选址在荒地、废地等无旧建筑的空地上,或旧建

25、筑面积在 200m以下,或旧建筑的使用年限已过时,此项不参评。)2) 评价要点:1、是否对旧建筑进行利用:是、否 原有旧建筑面积:_ 旧建筑利用面积:_ 2、简要说明以下内容:(300 字以内) (1)原有旧建筑基本情况; (2)对旧建筑如何进行再利用。 3) 证明材料:申报“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 “绿色建筑竣工评价标识”与“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建筑建议提交清单: 由申报单位提供的场地地形图、旧建筑相关图纸或照片;由设计单位提供的建筑总平面设计图纸(申报“绿色建筑竣工评价标识”与“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建筑提交总平面竣工图纸)、旧建筑改造方案(图纸和说明)、由具有资质的第三方提供的旧建筑结构

26、检测报告等。 要求: 1. 总平面中应标出旧建筑位置; 2. 旧建筑改造方案说明应明确原有旧建筑的功能、面积等基本情况及旧建筑改造方案。 实际提交材料:4.1.12 结合山地城市地形特点,合理利用地形高差和地下空间。1) 达标自评:达标、不达标、不参评2) 评价要点:地下建筑面积:_ 地面建筑面积:_ 地下建筑面积与地面建筑面积之比为:_地下空间主要功能为:_(如设备用房(消防储水池、生活储水池、泵房及雨水收集池、变配电所、单元配电间、通信机房等)、停车场等)3) 证明材料:申报“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 “绿色建筑竣工评价标识”与“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建筑建议提交清单: 由设计单位提供的建筑

27、地下空间设计图纸、说明(申报“绿色建筑竣工评价标识”与“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建筑提交建筑地下空间竣工图纸、说明)。 要求: 地下空间设计说明应包括地下空间的功能、面积等。 实际提交材料:4.1.13 住区环境 噪声符合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 准GB 3096 的规定,等效噪声级白天不大于55dB,夜晚不大于45dB。1) 达标自评:达标、不达标、不参评2) 评价要点:场地位于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_类型场地噪声标准值(dB)测试值(dB)昼间夜间如环境噪声值不达标,简要说明降噪声措施。(200字以内)3) 证明材料:申报“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 “绿色建筑竣工评价标识”与“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建筑

28、建议提交清单: 由具有资质的第三方提供的环评报告书(表)、噪声现场测试报告(申报“绿色建筑竣工评价标识”与“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建筑提交建成后的现场测试报告)、噪声相关设计分析文件。要求: 1. 环评报告书中应包括场地环境噪声测试结果; 2. 若环境噪声测试值比标准规定值高,应提供降低噪声的措施说明; 3. 噪声相关设计分析文件包括与住区环境噪声相关的其他自述说明文件,如住区周边交通噪声、社会生活噪声,主区内室外空调机、风机等机械设备噪声状况。 实际提交材料:4.1.14 住区室外日平均热岛强度不高于1.51) 达标自评:达标、不达标、不参评2) 评价要点:夏季典型时刻的郊区气候条件(风向、风

29、速、气温、湿度等)下,模拟住区室外 1.5m 高处的典型时刻的温度分布情况,得到日平均热岛强度为:_ 3) 证明材料:(1)申报“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的建筑建议提交清单: 由第三方提供的热岛模拟分析报告等。 (2)申报“绿色建筑竣工评价标识”与“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建筑建议提交清单:由第三方提供的运行后的热岛现场测试报告,现场审核报告。要求:1、 热岛现场测试报告检测条件为夏季典型日的室外热岛强度(所谓典型气候条件应与当地气象部门提供的过去几十年的风速、风向进行对比);2、 现场审核报告的内容应包括控制热岛措施的落实情况。实际提交材料:4.1.15 住区风环境有利于冬季室外行走舒适及过渡季、

30、夏季的自然通风。1) 达标自评:达标、不达标、不参评2) 评价要点:建筑物周围人行区距地 1.5m 高处的风速为:_ m/s,风速放大系数为:_是否位于严寒、寒冷地区:是、否 3) 证明材料: (1)申报“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的建筑建议提交清单: 由设计单位提供的小区总平面设计施工图纸,由第三方提供的室外风环境模拟分析报告等。 (2)申报“绿色建筑竣工评价标识”与“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建筑建议提交清单:由设计单位提供的小区总平面设计竣工图纸,由第三方提供的室外风环境模拟分析报告或者现场测试报告等。要求: 室外风环境模拟分析报告应对不同造型、不同布局建筑的室外风环境进行模拟计算,并提出最优设计

31、方案;应包括建筑物周围人行区距地 1.5m 高处的风速和风速放大系数,并对夏季、过渡季自然通风情况做出分析。 实际提交材料:4.1.16 住区建筑布局保证室内外的日照要求,应满足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中有关住宅建筑日照标准的要求。1) 达标自评:达标、不达标、不参评2) 评价要点:是否满足居住建筑日照标准“不得低于大寒日日照2h的标准”的规定。3) 证明材料:申报“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 “绿色建筑竣工评价标识”与“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建筑建议提交清单: 日照模拟分析报告。要求:1、日照模拟分析报告中应通过当地规委认可的计算软件对标准日最低日照时数进行模拟计算。实际提

32、交材料:4.1.17 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植物自然分布特点,栽植多种类型植物,乔、灌、草结合构成多层次的植物群落,每100m绿地上不少于3株乔木。1) 达标自评:达标、不达标、不参评2) 评价要点:平均每 100 绿地面积上的乔木数:_ 棵 住区内木本植物种类数:_简述本项目的绿化特点,并列举主要绿化物种:(300 字以内)3) 证明材料:(1)申报“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 的建筑建议提交清单: 由设计单位提供的景观设计图纸和说明、种植设计图、苗木表等。 (2)申报“绿色建筑竣工评价标识”与“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建筑建议提交清单:景观设计文件(包括景观竣工图纸和说明、种植竣工图、苗木表),现场

33、审查报告。要求: 现场审查报告的内容应包括植被情况,苗木表中应包括所有植物名称和数目并与图纸相吻合。 实际提交材料:4.1.18 选址和住区出入口的设置方便居民充分利用公共交通网络,出入口的位置应满足规范要求。住区出入口到达公共交通站点的步行距离不超过500m。1) 达标自评:达标、不达标、不参评2) 评价要点:住区出入口 500m 以内的公交站点数为:_公交线路名称为:_3) 证明材料:申报“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 “绿色建筑竣工评价标识”与“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建筑建议提交清单: 设计单位提供的小区规划总平面图、交通分析图、申报单位提供的当地最新交通地图等。 要求: 1 小区规划总平面图

34、上应标明所有出入口设置和附近公交站点; 2 提供的当地最新交通地图应为正规交通地图,并标出项目所在位置。 实际提交材料:4.1.19 住区非机动车道路、地面停车场和其他硬质铺地采用透水地面,并利用园林绿化提供遮阳。室外透水地面面积比不小于45%。1) 达标自评:达标、不达标、不参评2) 评价要点:室外透水地面面积:_(自然裸露地面、公共绿地、绿化地面和镂空面积大于等于40%的镂空铺地,如植草砖) 室外地面面积:_ 室外透水地面面积比:_(%) 简要说明室外透水地面设计方案以及各类透水地面面积。(200 字以内)3) 证明材料:申报“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 “绿色建筑竣工评价标识”与“绿色建筑

35、评价标识”的建筑建议提交清单:由设计单位提供的景观设计图纸、景观设计说明、场地铺装图等。要求: 应在场地铺装图中标明室外透水地面位置、面积、铺装材料等。 实际提交材料:4.1.20 建筑密度高层建筑20%,多层建筑25%。1) 达标自评:达标、不达标、不参评2) 评价要点:建筑类型:高层、多层、其他建筑密度计算值 _3) 证明材料:申报“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 “绿色建筑竣工评价标识”与“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建筑建议提交清单: 规划图纸、设计图纸等。 实际提交材料:4. 1.21 土建与装修工程一体化设计施工,避免因二次装修造成的噪声、固体废弃物等污染。1) 达标自评:达标、不达标、不参评2

36、) 评价要点:1、是否采用土建与装修一体化设计方案:是、否 是否实现土建与装修一体化施工:是、否 2、是否采用多种成套化的装修设计方案:是、否是否实现了土建与装修一体化施工:是、否3、是否采用多种成套化的装修设计方案,且土建与装修一体化施工中采用工厂化预制的装修材料或部件:是、否; 如采用工厂化预制的装修材料或部件,其重量:_(吨);本项目装饰装修材料总重量_ (吨);工厂化预制的装修材料或部件是否占装饰装修材料总重量的 50%以上:是、否3) 证明材料:(1)申报“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 的建筑建议提交清单:由设计单位提供的结构施工图纸、土建和装修设计施工的设计书、施工图。(2)申报 “绿色

37、建筑竣工评价标识”与“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建筑建议提交清单: 土建与装修一体化设计施工证明材料或避免重复装修的证明材料等设计文件、工厂化预制的装修材料或部件重量占装饰装修材料总重量的比例计算书。 要求: 1、结构设计图纸; 2、土建和装修设计施工的设计书,明确是否采用土建与装修一体化设计施工,采用了几套方案; 3、工厂化预制的装修材料或部件重量占装饰装修材料总重量的比例计算书中应明确工厂化预制的装修材料或部件的使用比例; 4、另准备结构施工图以便核查。 实际提交材料: 优选项4.1.22 合理选用废弃场地进行建设。对已被污染的废弃地,进行处理并达到有关标准。1) 达标自评:达标、不达标、不参评

38、2) 评价要点:是否利用废弃场地:是、否 所选废弃场地为:不可建设用地、仓库、工厂弃置地、其他对原有场地是否进行检测或处理:是、否 简要说明该废弃场地情况以及相应的处理措施。(200 字以内)3) 证明材料:申报“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 “绿色建筑竣工评价标识”与“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建筑建议提交清单: 由申报单位提供的场地地形图;由具有资质的第三方提供的环评报告书(表)、场址检测报告、处理方案等。 要求: 1. 场地地形图中应包括原有废弃场地地形,并标明废弃场地区域; 2. 废弃地处理方案中应说明对废弃场地采取的检测和处理措施。 实际提交材料:4.1.23 居住区绿地率不低于35%,人均公

39、共绿地面积不低于2m2。1) 达标自评:达标、不达标2) 评价要点:住区绿地面积:_ 住区用地面积:_ 住区绿地率: _ (%)住区总公共绿地面积:_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_ 3) 证明材料:(1)申报“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的建筑建议提交清单: 由设计单位提供的小区规划设计及景观设计图纸和说明等。 (2)申报 “绿色建筑竣工评价标识”与“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建筑建议提交清单:建筑专业竣工图纸、设计说明、景观(或园林绿化)主要竣工资料、现场审核报告。要求: 1、 设计图纸上应标明所有绿地位置、面积,给出技术经济指标,如绿地率、人均公共绿地指标;2、 现场审核报告应有对绿地率、人均公共绿地指标的

40、审查结论。 实际提交材料:4.1.24 平屋面采用种植屋面,其面积不小于屋面可绿化面积的70%。1) 达标自评:达标、不达标2) 评价要点:1、屋面是否为平屋面:是、否2、是否采用种植屋面:是、否3、种植面积:_、可绿化面积:_、种植面积占可绿化面积百分比:_3) 证明材料:(1)申报“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的建筑建议提交清单: 规划设计文件、建筑专业施工图纸、设计说明。(2)申报 “绿色建筑竣工评价标识”与“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建筑建议提交清单:建筑专业竣工图纸、设计说明。实际提交材料:4.2 节能与能源利用名 称类 别 编号 标准条文达标判定 节 能 与 能 源 利 用 控 制 项 4.2

41、.1住宅建筑热工设计和暖通空调设计符合国家和地方居住建筑节能标准的规定。 4.2.2当采用集中空调系统时,所选用的冷水机组或单元式空调机组的性能系数、能效比符合现行重庆市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的有关规定值 4.2.3采用集中采暖和(或)集中空调系统的住宅,设置室温调节和热(冷)量计量设施 一 般 项 4.2.4利用场地自然条件,合理设计建筑体形、朝向、楼距和窗墙面积比,使住宅获得良好的日照、通风和采光。 4.2.5用效率高的用能设备和系统。集中采暖系统热水循环水泵的耗电输热比,集中空调系统风机单位风量耗功率和冷热水输送能效比符合现行重庆市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的有关规定值 4.2.6当采用集中

42、空调系统时,所选用的冷水机组或单元式空调机组的性能系数、能效比比现行重庆市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的有关规定值高一个等级 4.2.7 公共场所和部位的照明采用高效光源、高效灯具和低损耗镇流器等附件,并采取其它节能控制措施,在有自然采光的区域设定时或光电控制。 4.2.8 采用集中采暖和(或)集中空调系统的住宅,设置能量回收系统(装置)。 4.2.9 根据当地气候和自然资源条件,充分利用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 的使用量占建筑总能耗的比例大于 5%。 4.2.10空调器的室外机位置和风口的设施布置合理,室外换热器的进、排风流畅,不发生气流短路现象;冷凝水单独有组织排放 4.2.11空

43、调设备采用环保工质 4.2.12建筑外围护结构采用墙体自保温技术 优 选 项4.2.13 采暖或空调能耗不高于当地现行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规定值的80%4.2.14 可再生能源的使用量占建筑总能耗的比例大于 10%。 4.2.15 合理设置活动外遮阳4.2.16南、西向外墙采用墙面垂直绿化或距离外墙5m内种植有落叶乔木 控制项4.2.1 住宅建筑热工设计、采暖、空调和通风设计应符合当地现行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强制性规定。1) 达标自评:达标、不达标、不参评(本项目如处于温和地区,此项不参评)2) 评价要点: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指标比较:热工参数单位参评建筑标准要求是否满足类型 I类型 II 类型

44、 II体型系数窗墙比东向南向西向北向屋顶透明部分面积比例 外墙(包括非透明幕墙)传热系数 K W/(.K)底面接触室外空气的架空或外挑楼板传热系数 KW/(.K)外窗(包括透明幕墙)传热系数K东向W/(.K) 南向W/(.K)西向W/(.K)北向W/(.K)遮阳系数SC东向南向西向北向屋顶透明部分传热系数KW/(.K)遮阳系数SC地面热阻R(.K)/W地下室外墙热阻R(.K)/W能耗计算: 当所设计的建筑不能同时满足国家或地方标准中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所有规定性指标时,应按照当地节能标准中规定的计算方法进行能耗计算,计算结果为(夏热冬冷地区、夏热冬暖地区建筑填写下表,其余地区建筑按照当地标准要求

45、另附表格参照填写): 指标单位参照建筑(限值)实际建筑HDD18d耗热量指标W/m2采暖年耗电量kWh/m2CDD26d耗冷量指标W/m2空调年耗电量kWh/m23) 证明材料:(1)申报“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的建筑建议提交清单: 由设计单位提供的建筑施工图设计说明、围护结构做法详图,由设计单位或第三方提供的节能计算报告(以管理部门批复后的复印件为准)。(2)申报 “绿色建筑竣工评价标识”与“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建筑建议提交清单:由设计单位提供的建筑竣工图设计说明、围护结构做法详图,由设计单位或第三方提供的节能计算报告(以管理部门批复后的复印件为准),现场审核报告。 要求: 1、建筑施工(竣

46、工)图设计说明中应有完整的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参数说明,其做法应与详图吻合; 2、当所设计的建筑不能同时满足居住建筑节能设计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所有规定性指标时,应提供节能计算报告(详见附录一)。 3、现场审核报告内容应包括:围护结构施工情况(是否按图施工)、破损、改造情况及效果等。实际提交材料:4.2.2 当采用集中空调系统时,所选用的冷水机组或单元式空调机组的性能系数、能效比符合现行重庆市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的有关规定值。1) 达标自评:达标、不达标、不参评(本项目如未采用集中空调系统,此项不参评)2) 评价要点:简要说明系统冷热源形式、输配系统形式、末端形式:(150 字以内)设备性能参数:

47、编号设备类型额定制冷量(KW)性能参数(W/W)实际设备标准要求3) 证明材料:(1)申报“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的建筑建议提交清单: 由设计单位提供的暖通施工图全套图纸,包括设计说明、设备清单、各层平面图、立面图及机房大样。(2)申报 “绿色建筑竣工评价标识”与“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建筑建议提交清单: 由设计单位提供的暖通竣工图全套图纸,包括设计说明、设备清单、各层平面图、立面图及机房大样。 要求: 1、暖通施工(竣工)图设计说明中应有对空调采暖系统的完整详细说明,并与设计图纸吻合; 2、暖通施工(竣工)图设备列表中应有相关设备性能参数的完整详细说明,必要时附设备说明书。 实际提交材料:4.

48、2.3 采用集中采暖和(或)集中空调系统的住宅,设置室温调节和热(冷)量计量设施。1) 达标自评:达标、不达标、不参评(本项目如未采用集中采暖或集中空调系统,此项不参评)2) 评价要点:简要说明室温调节手段及热量分户分摊技术措施:(150 字以内)3) 证明材料:(1)申报“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的建筑建议提交清单: 由设计单位提供的暖通施工图设计说明、热量分户计量系统图。(2)申报“绿色建筑竣工评价标识”与“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建筑建议提交清单: 由设计单位提供的暖通竣工图设计说明、热量分户计量系统图。 要求: 暖通施工(竣工)图设计说明中应有对室温调节手段和热量分户分摊技术措施的完整、详细

49、说明,并与设计图纸吻合。对于新建建筑,应该预留能耗监测平台。 实际提交材料:一般项4.2.4 利用场地自然条件,合理设计建筑体形、朝向、楼距和窗墙面积比,使住宅获得良好的通风和采光。1) 达标自评:达标、不达标、不参评2) 评价要点:该住宅建筑的体型系数为 _ ,是否满足国家或地方节能标准:是、否、不参评(温和地区此条不参评); 该住宅建筑的窗墙比为:东向_ 南向_西向_ 北向_,是否满足国家或地方节能标注:是、否、不参评(温和地区此条不参评); 该住宅建筑的朝向为_ ; 卧室是否设置外遮阳装置:是、否,安装朝向为:_ ; 起居室(厅)是否设置外遮阳装置:是、否,安装朝向为:_; 自然通风效果

50、优化模拟计算结论。(200 字以内)自然采光效果优化模拟计算结论。(200 字以内) 3) 证明材料:(1)申报“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的建筑建议提交清单: 由设计单位提供的建筑施工图设计说明;由设计单位或第三方提供的自然通风效果优化模拟计算报告、自然采光效果优化计算模拟报告、日照模拟计算报告。 (2)申报“绿色建筑竣工评价标识”与“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建筑建议提交清单: 由设计单位提供的建筑竣工图设计说明;由设计单位或第三方提供的自然通风效果优化模拟计算报告、自然采光效果优化计算模拟报告、日照模拟计算报告,现场检测报告。 要求: 1、建筑施工(竣工)图设计说明中应有对体形系数、窗墙比、外遮阳设施的具体说明,并与详图吻合; 2、自然通风、自然采光模拟报告中应对模拟计算的计算模型、初始条件、计算参数、计算结果(自然通风效果、自然采光效果)进行详细说明。 3、现场检测报告除了反应日照、采光、通风效果外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