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及对策分析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29072114 上传时间:2022-08-0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及对策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及对策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及对策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资源描述:

《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及对策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及对策分析(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精心整理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及对策分析精心整理摘 要目前,留守儿童成为我国农村的普遍现象。农村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其成长开展受到社会各界亲密关注。在留守儿童的一系列问题中,家庭教育是极其重要却又薄弱的一个环节。在留守家庭中,家庭教育职能弱化,亲子情感沟通欠缺,教育方向不正确,隔辈监护,给留守儿童身心开展带来诸多负面影响。如:平安问题、生活问题、心理问题、学习问题、道德问题等。要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家庭、学校和社会应当齐管共抓:家庭方面应当弥补亲情的缺失,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学校应当充分发挥职能,加强家校沟通;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当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注,踊跃改善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外部条件。

2、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精心整理目 录I摘 要一、引言1(一)留守儿童概述1 二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现状1 1.父母关爱缺失12. 隔代监护弱化了家庭教育23. 家庭教育方向不正确2二、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给孩子带来的负面效应3(一) 人身平安和生活问题3 (二) 家庭内部情感问题4(三) 心理问题4四学习问题4五道德问题5三、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对策探讨5(一) 家庭方面51.父母变更双双外出打工的方式52.父母要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和联系6(二) 学校方面6 1.建立留守儿童档案6 2.举办家长学校6(三) 政府及社会方面7四、完毕语7参考文献8致谢9 精心整理一、 引言(一) 留守儿

3、童概述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飞速开展,人口的快速流淌成为转型期社会的一大特征。据统计,全国现有劳动人口I已超过1.3亿。如安徽、河南等劳务输出大省,每年在外的农夫工都在1000万人左右。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大批未成年孩子留守家中。在这种状况下,农村出现了一种新的社会群体留守儿童。依据中国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样本数据推算,目前全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为6102.55万,占农村儿童总数的37.7%,占全国儿童总数的21.88%。留守儿童生活在亲情缺失的家庭中,亲子之间缺乏沟通,缺乏亲情关爱,成了“有家的孤儿”。针对留守儿童亲情缺失,人数不断增加的事实,了解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

4、育现状,思索这样的家庭教育给孩子带来的负面影响并提出对策,已经刻不待时。(二) 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现状辞海中指出:家庭教育是“父母和其他年长者在家庭中对儿童和青少年进展的教育”。李天燕在其家庭教育学中那么指出:“现代家庭教育是指发生在现实生活中,以血亲关系为核心的家庭成员主要是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双向沟通、相互影响的相互教育”。儿童生活在父母共同构成的家庭关系中,家庭存在的客观方式构成了对儿童的教育影响力。家庭中的生活看法、生活方式、以及蕴涵其中的文化、心理、人际关系气氛,是影响儿童成长的一种教育环境。传统的家庭教育是以家庭成员“面对面”为条件绽开亲子互动。而与其他儿童群体相比拟,留守儿童的特点是“

5、留守”,而“留守”即“空间距离上远离父母,未与父母生活在一起”。在父母外出打工,家庭成员离散的状况下,这种教育影响力又是如何产生,又会对留守儿童产生何种影响?本文主要从一下几个方面来阐述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现状:1.父母关爱缺失家庭教育是建立在亲情根底上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但是,有些留守儿童的家长,由于对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相识不够,只顾着出门挣钱,对孩子只管生养,不管教育。几乎很少关心孩子的学习状况、道德行为和心理问题。有些留守儿童的家长不与学校沟通,也很少参与学校的家长会,甚至不知道孩子在哪个班上课。他们不清晰孩子心理和身体的变更,不了解孩子的情感需求。而且,在情感沟通上,因客观条件的限制,父母没有

6、时机向留守儿童表达自己的关爱。留守儿童正处在身心快速成长的时期,他们面临学习压力、人际交往、自身变更等很多社会问题和心理问题。此时得不到父母的引导、关心和协助,他们极有可能产生心理障碍甚至行为失控。2.隔代监护弱化了家庭教育 隔代监护是指父母双双外出打工,由祖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来抚养留守儿童的监护方式。这些监护人普遍文化素养偏低,他们对于家庭教育的意识特别淡薄,认为他们的责任在于照看好孩子的饮食起居,让他们吃好喝好身体好,很少关注孩子情感变更的意识。对孩子的开展问题最关注的是学习成果而不是素养的全面开展,他们普遍认为“教育是学校教师的事情,我们只管他们健安康康去上学就行”。这类儿童的

7、家庭教育通常具有以下的一些问题:第一,对孩子的学习无从辅导。农村老年人大多文化程度较低,或根本就不识字,对孩子学习辅导真是无能为力。他们很少意识到监视孩子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或是意识到了,由于农活、家务繁重,再加上自身实力有限,也只能是管管孩子的吃穿而已。其次,在思想上很难与孩子沟通。由于农村的老人大多是目不识丁,在教育上缺乏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教育方法,更不懂得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和成长规律,加之年纪大了精力有限,无论在体力还是智力上都难以有效担当起对孙辈的家庭教育职能。因此造成孩子在生理和心理上都有些失衡。第三,对孩子的行为约束不够。爷爷奶奶一般对孙辈较溺爱,又觉得孩子的父母不在身边,很

8、可怜,因而对孩子的顽皮行径也舍不得严厉约束,这对孩子道德的形成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影响。3.家庭教育方向不正确留守儿童的监护人首要关心的是孩子的身体安康,关注的是孩子吃饱穿暖的问题。他们一般把孩子的教育问题全权交给学校和教师。一方面是因为精力有限,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文化程度限制。他们很少关心孩子在学校的状况而只留意考试分数。至于孩子品德方面的教育,他们无暇顾及,而教师也很难对孩子进展特地的品德教育。这就导致了留守儿童在德育方面的缺乏。孩子犯了错误也无人订正,这会使孩子养成一些不好的习惯或者是产生一些不正确的思想观念,影响孩子的安康成长。据访谈发觉,大多数留守儿童父母大多一个月与孩子联系一次,一年甚至

9、更久才回一次家。有些家长为了弥补对孩子的关爱,在物质上对孩子有求必应。这就造成了一局部留守儿童养成了花钱大手大脚的坏习惯。因为手里有足够的钱,一些孩子会进出网吧,KTV等,从而荒废了学业,甚至沾染上很多恶习。这足以说明,家长所采纳的物质补偿的方式,只会让孩子分散学习的留意力,玩物丧志,形成错误的价值观,阻碍孩子的开展。“物质补偿”最终害了孩子。二、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给孩子带来的负面效应 在正常的家庭生活状态下,父母与子女间情感沟通活动特别亲密,子女对于父母的依恋、平安等情感体验与血缘认同感、家庭利益感交织,成为有利于儿童成长的亲子心理场,这种家庭情感气氛正是儿童成长的重要条件5。父母之爱是不

10、行替代的,虽然有的代理监护人特别关爱孩子,但始终无法代替他们的父母。孩子的内心仍旧渴望来自父母的爱,仍旧表现出对父母情感的剧烈须要。但是父母从空间上远离家庭,失去了经常与孩子发生面对面的互动,家庭教育的缺失使得留守儿童存在很多问题。一人身平安和生活问题农村留守儿童多由爷爷奶奶或其他亲戚照看,但由于不能得到父母有效和有力的监管,极易产生平安隐患。这种平安问题表此时此刻两个方面:一是受到他人的非法侵害或人身损害;二是自己行为失控,走上违法犯罪甚至自杀轻生的道路,危及自己的人身和生命平安。在生活方面,农村留守儿童根本上衣食无忧,由于家人疏于管教,局部孩子会大手大脚地花钱,养成奢侈攀比的坏习惯。由于没

11、有父母很好的照看,局部孩子养分不良,局部孩子安康指数低,经常生病,有时甚至会面临生命的威逼。二家庭内部情感问题 由于经济、时间等各方面缘由,外出务工的父母回家次数很少。这在必须程度上导致留守儿童成为了“父母双全的孤儿”。长期的分别使得亲子之间缺乏沟通,干脆导致了亲子关系出现障碍。很多留守儿童在与外出工作的父母相处时感到生疏冷漠、沟通困难,甚至有的还会出现敌对心情。这种现象对于父母和孩子来说都是一种不行名状的损害。父母辛苦工作只为给孩子缔造更好的将来,可是换来的结果却是孩子的漠视甚至敌视。而孩子因为自小父母不在身边,缺乏对家庭的依靠和信任感,这也会导致父母产生更多的内疚和懊悔的情感。极易引起家庭

12、内部冲突。三心理问题 调研结果显示,心理安康和人格开展问题是留守儿童最简单出现的问题,也是表现最为突出的问题。突出表现为三类:第一是学习差或学习动力缺乏;其次是纪律性差,留守儿童在学校简单滋事违反纪律;第三是特性问题,突出表现为攻击型和畏缩型人格两类。攻击型的性格特征是动辄吵闹打架,自控实力差,好冲动,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畏缩型人格的突出表现为心情冷漠,畏惧,自卑,优柔寡断,胆怯与人交往等。 未成年人处于性格形成的关键期。在这一时期,他们尤其须要长辈特殊是父母的关爱和引导。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别,对心灵关心的渴求和对感情沟通的渴望得不到满意,一些失落心情如失落、担忧等得不到排解,于是便会导致不同

13、程度的心理问题。比拟突出的主要有:心情不稳定、为人孤僻内向、自卑心理紧要、逆反心理和对抗心情紧要、甚至有憎恨、仇视的畸形心理和暴力倾向等。有的留守儿童甚至认为父母之所以不陪在自己身边是因为不爱自己,因此对父母产生埋怨、仇恨等心情。四学习问题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主要由爷爷奶奶或其他亲戚监护。这些监护人普遍文化程度不高,没有辅导孩子学习的实力,更不知从何下手。有的甚至干脆全部把问题丢给学校教师。留守儿童在家进展的学习是少之又少,遇到疑难问题也无法得到刚好解答。长此以往,势必会降低孩子的学习爱好,影响孩子的学习成果。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状况很少有人问津,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农村留守儿童根本失去

14、了承受家庭教育的最正确时期。当留守儿童在学习上取得胜利或遇到失败时,父母亲很少有时机采纳最干脆、最有效的方式赐予他们鼓舞、奖赏或是正确引导。五道德问题 由于留守儿童的父母对子女的物质生活关心较多 , 对其伦理道德 、法制教育关注较少 ,致使局部留守儿童思想功利化和世俗化 , 对社会共同志向和主流价值观缺乏认同 。他们的道德观念 、道德情感 、道德行为受负面影响较多 ,有的留守儿童好逸恶劳 , 奢侈奢侈 , 摆阔气 , 产生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思想 。又由于监护人的特殊性 , 只要孩子不犯大错误 ,监护人对其行为一般不会过问 ,因而缺乏刚好有效的约束管教 ,导致局部留守儿童纪律散漫 , 不遵守规章

15、制度 , 出现旷课 、逃学 、痴迷“网吧”等现象 , 有的与社会上一些有不良习气的人混在一起 , 极个别的儿童甚至因此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 三 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对策探讨 农村留守儿童是将来农村和谐社会的建立者,他们能否安康成长、成才,干脆关系到我国农村和谐社会的开展。而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所学校,针对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本探究从家庭、学校、政府、社会四个方面提出解决的对策。一家庭方面1、父母变更双双外出打工的方式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依托和根底,良好的家庭环境能够增加孩子在学校学习的信念,不良的家庭环境会使孩子无法专心学习,甚至产生逆反心理。父母对子女成长起的作用是任何人无法取代的

16、,来自父母双方的关爱和教育,才有利于子女身心全面的开展,同时,哺育子女也是父母的责任。在父母方面,要意识到孩子与父母分别会对孩子的心理、学习、特性、行为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挣钱养家虽然重要,自己打工是为了孩子为了整个家,本意是好,但是他们也必需意识到儿童留守潜在的问题。不能认为把孩子交给长辈和学校就万事大吉,在条件许可的状况下,在孩子未成年期间尽量留在家担当起教育的责任。即使要外出务工,也要尽量留下一方在家照看孩子,或到离家较近的城市务工,保证家庭的完整。2.父母要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和联系哺育、教育孩子是法律赐予家长的责任,特殊是在孩子行为、习惯成长的关键时期,最须要父母的关爱和呵护。身为父母应

17、义不容辞地担当起家庭教育的责任。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警告世人:“儿童时代错过的东西,到了少年时期就无法弥补,到了成年时期就更无望了。”因种种缘由必需外出务工的留守儿童父母,不能因为外出或工作繁忙而耽搁了孩子的最正确教育期。要多抽出时间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和联系,多向临时监护人和教师了解孩子留守期间的学习、生活和心理状况,与孩子多进展心灵的沟通,即使远离家乡也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真情关爱和家庭的暖和。专心弥补孩子感情的饥渴,专心经营孩子的将来。二学校方面家庭、学校及社会是儿童成长过程中不行或缺的三大教育阵地。因为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存在缺失、缺乏或偏离等方面的问题,在这样的状况下,人们对学校赐

18、予了更高与更多的期望,一方面要求学校教育和催促学生学好文化学问,另一方面要求学校给这些留守儿童以更多的关爱,弥补其在家庭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1.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学校应当协作留守儿童父母或临时监护人改善家庭教育环境。面对大量留守儿童的农村学校,有必要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对留守儿童的家庭根本状况,孩子根本状况、父母联系方式、临时监护人状况等建立具体的档案,主动与留守儿童的父母和临时监护人联系沟通,刚好反应留守儿童在学校的学习状况,协同他们做好留守儿童的教育。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机融合,相辅相成。学校应当针对留守儿童现实状况,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以弥补其家庭教育的缺乏。学校教育的主要作用是传授学问

19、,但是留守儿童每天长时间接触的是学校的集体,包括教师,同学。他们的品德行为更简单受这这些人的影响。学校应当充分发挥其教育职能,关注每一个留守儿童,要亲密留意留守儿童身心开展状况,对孩子的不良行为表现刚好订正。2.举办家长学校学校可利用师资和地理优势,在农闲和春节等留守儿童父母回家团聚的时间,举办家长培训学校。也可由退休老教师和热心留守儿童问题的志愿者组成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委员会,深化到留守儿童家庭,向留守儿童父母和临时监护人传授家庭教育的学问和方法,协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提高家庭教育的实力和教育效果。三政府和社会方面政府应采纳一些专项的、干脆性的措施,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政府要为农

20、夫工儿童进城就近入学供应经济和政策上的支持,免除农夫工子女的借读费,使多数留守孩子能够成为进城学习儿童。不能跟随父母进城的孩子,所在的乡镇、村组、妇联要把留守儿童的教育重视起来,建立农村少年儿童教育和监护体育,组织镇、村的教育资源,发动退休教师、退休干部来担当代理家长,关心留守孩子的思想、学习和生活,尽量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安康欢乐地成长。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父母家庭教育缺位的现实状况,广阔热心的教育工作者和热衷于农村教育的人士可以在留守儿童集中地区适当地建立一些青少年活动中心、留守儿童活动站、儿童乐园等作为社会教育活动基地,造就孩子自信、自强和合作的人生看法,给留守儿童以生活、学习和心理上更多的关爱

21、,以此补偿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总而言之,社会各界应当高度重视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想方设法解决外出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四、结语 孩子是社会和国家的将来,留守儿童的开展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而家庭教育与留守儿童的开展有着亲密的关系。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值得进一步分析探究,而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家庭、学校和社会应当各司其职,严密合作,为留守儿童撑起一片华蜜蓝天,让他们安康欢乐成长。参考文献1徐梅.对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思索J.文教资料,2007,52:5-72 蒋平.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根本缺失的问题及对策J.理论视察,2005,84:78-793王付欣,李旭.论农村留守儿

22、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缘由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244:2-34黄宝中,闭文彩.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与对策探讨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279:20-215兰兴妞,李启金.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及对策探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1,1:37-396高亚兵,彭文波.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2008,224:12-137王凤霞.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及对策探究J.胜利,2011,8:33-348董天鹅.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及对策分析J.管理视察,2009,23:41-439李勇.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成因及对策分析以贵州省安顺市开发区为例J.凯

23、里学院学报,2009,271:39-4110张礼.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问题及对策J.学前教育探究,2008,711:13-1511秦珊珊.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浅析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11,103:312-31412梅明玉,梅子行.农村家庭教育的现状与隐患J.根底教育探究,2009,123:16-1813王奕,张克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76:24-2514罗琴,胡桂谚.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A.中小学教育应用C.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陶秀英,2002,610:19-2115谢丽萍.论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弱化J.文化教育,2007,38:68-70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