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名词解释2019

上传人:lis****211 文档编号:129061700 上传时间:2022-08-0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3.4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流行病名词解释2019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流行病名词解释2019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流行病名词解释2019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流行病名词解释2019》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流行病名词解释2019(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流行病名词解释1. 流行病学:流行病学是研究疾病(包括伤害)和健康状态在人群中的分布及 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治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与措施的科学。2. 发病率:在一定时期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发病例出现的频率3. 罹患率:也是测量某人群某病新发病例频率指标在某一局限范围,短时间内 的发病率4. 续发率/二代发病率:指某些传染病在最短潜伏期到最长潜伏期之间,易感接 触者中发病人数占所有易感接触者总数百分比。5. 感染率:某时间内被检人群中某病病原体现有感染者人数所占的比例。6. 死亡率:在一定时期内,某人群中总死亡人数在该人群中所占的比例7. 病死率:一定时期内因某病死亡者占该病患者的比例8. 生存

2、率:指接受某种治疗的病人或某病患者中,经n年随访后,尚存活的病 人数所占的比例。9. 潜在减寿年数(PYLL):是指某病某年组人群死亡者的期望寿命与实际死亡年 龄之差的总和,即死亡所造成的寿命损失。10. 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从发病到死亡损失的全部健康寿命年,包括因早 死所致寿命损失年和疾病伤残引起的健康损失寿命年11. 散发:发病率呈历年的一般水平,各病例间在发病时间和地点方面无明显联 系,散在发生。12. 暴发:在一个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中,短时间内突然出现很多症状相同似病 人。13. 流行:某病在某地区发病率显著超过该病历年发病率水平。14. 大流行:某病发病率显著超过该病历年发病

3、率水平,疾病迅速蔓延,涉及的 地区广,短期内跨越省界、国界甚至洲届,形成世界性流行,称之为大流行。15. 自然疫源性:某些疾病的病原体在繁衍过程中不依赖于人,而是在野生动物 和家畜中传播,人是偶尔介入该环节时受到感染,这种情况成为自然疫源性。16. 地方性疾病:是指局限某些地区内相对稳定经常发生的疾病,也称地方病17. 短期波动:一般是指持续几天、几周、几月的疾病流行或者疫情爆发,是疾 病存在的特殊方式。18. 长期趋势:是指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内(通常是几年或几十年)疾病的临床特 征、分布状态、流行强度等方面发生的变化。19. 季节性:疾病在一定的季节内呈现发病率增高的现象。20. 周期性:是

4、指疾病的频率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有规律的起伏波动,每个若 十年出现一个流行高峰的现象。21. 移民流行病学:是探讨疾病病因的一种方法,通过观察疾病在移民、移居地 居民和原居地人群间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差异,从而探讨疾病的发生遗传因素或环 境因素的关系。22. 描述性研究: 是指利用常规监测记录或通过专门调查获得的数据资料,按 照不同地区、不同时间及不同人群特征分组,描述疾病或健康状态以及有关特征 和暴露因素的分布状况,获得三间分布特征,进而获得病因线索,提出病因假设。23. 现况研究:是通过特定时点或时期内,特定范围内人群的疾病或健康状况及 有关因素进行的调查研究,从而为进一步研究提供病因线索。这

5、种研究所得的频 率指标一般为特定时间内调查群体的患病频率,故又称为患病率研究。24. 普查:在特定的时点或时期内,特定范围内的全部人群(总体)作为研究调 查调查对象。25. 抽样调查: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对特定时点、特定范围内人群的一个代表 性样本进行调查,以样本的统计量来估计总体参数的范围,即通过对样本中的研 究对象的调查研究,来推论其所在总体的情况。26. 单纯随机抽样:也称简单随机抽样,从总体N的样本中,利用抽签或其他随 机方法抽取n个样本。它的原则是从总体中抽取的每个样本被抽到的概率一样。27. 系统抽样:又称机械抽样,是按一定的顺序,机械地每隔若十个单位抽取调 查一个单位的抽样方法。

6、28. 整群抽样:是将总体分成若干群组,抽取其中部分群组作为观察单位组成样 本,这种抽样方法叫做整群抽样。29. 分层抽样:将调查的总体按某种特征分成若干次级总体(层),在每一层内 进行单纯随机抽样,组成一个样本。30. 多阶段抽样:是指将抽样过程分成多个阶段进行,每个阶段使用的抽样方法 往往不同,即将上述抽样方法结合使用,在大型流行病学调查中常用。31. 偏倚:是指从研究设计、实施、数据处理和分析的各个环节产生的系统偏差, 以及结果解释和推论的片面性,导致研究结果与真实结果出现倾向性的差异。32. 生态学研究:又称相关性研究,是描述性研究的一种,在群体的水平研究暴 露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以

7、群体为观察和分析单位,通过描述不同人群中某因 素的暴露情况与疾病的频率,分析该暴露因素与疾病的关系。33. 生态趋势研究:连续观察人群中某因素平均暴露水平的改变与某种疾病的发 病率、死亡率的关系,了解其变动趋势;通过比较暴露水平变化前后疾病频率的 变化情况,来判断某因素与疾病的联系。34. 生态学谬误:由于在生态学研究以各个不同情况的个体“集合”而成群体(组) 为观察和分析单位,以及存在的混杂因素等原因而造成的研究结果与真实情况不 符,成为生态学谬误。35. 累积发病率:如果研究人群的数量大而且稳定,则无论其发病强度大小和观 察时间长短,均可用观察开始时的人口数作为分母,整个观察期内的发病(或

8、死 亡)人数作为分子,计算某病的累计发病率。36. 发病密度:若队列研究观察的时间较长,很难保证研究人口稳定,则需以观 察人时为分母,以整个观察期内的发病(或死亡)人数为分子计算发病率,用人 时计算的率带有瞬时频率的性质,成为发病密度。37. SMR(标化死亡比):在研究对象数目较少,结局事件的发生率比较低时,常 以全人口死亡率作为标准,计算观察人群的理论死亡人数,即预期死亡人数,得 到标化死亡比。38. 相对危险度(RR):也称为“危险度比”或“率比”。危险度比是暴露组的 危险度(测量指标是累计发病率)与对照组的危险度之比.率比是暴露组与对照 组的发病密度之比。39. AR (归因危险度):

9、又称特异危险度、危险度差和超额危险度,是暴露组的 发病率与对照组的发病率差的绝对值,表示危险特异归因于暴露因素的程度。40. 归因危险度百分比(AR%):又称病因分值,指暴露人群中的发病或死亡归 因于暴露的部分占全部发病或死亡的百分比。41. 匹配:也称“配比”,即要求对照在某些因素或特征上与病理保持一致,目 的是对两组进行对比时排除配比因素的干扰。42. 比值比(OR):病例对照研究中,表示暴露与疾病之间的关联强度的指标称 为比值比。所谓的比值是指某事物发生的可能性与不发生的可能性之比。43. (暴露)归因分值(AF):至暴露人群某疾病的发生中,由该暴露引起的发 病占全部发病的比例,也就是消

10、除该暴露,暴露组发病降低的比例。44. 功效:也叫做把握度,为拒绝无效假设的能力,既党无效假设不成立时,该 假设被拒绝的概率。45. 流行病学实验:以人群为研究对象的实验性研究成为流行病学实验。46. 临床试验:以病人为研究对象,主要用于评价药物或治疗方案的效果,同时 也可以用于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47. 现场试验:在特定的环境下,以自然人群为研究对象,主要用于评价疾病预 防措施的效果。48. 社区实验:又称社区干预试验,以社区人群整体作为研究对象,常用于评价 不易落到个体的干预措施的效果。49. 失访:是指研究对象因迁移或与本病无关的其他疾病死亡,称为失访。50. 筛检试验:是用于识别外表健

11、康的人群中可能患有某病的个体或未来发病危 险性高的个体的方法。51. 真实性:也称效度,指测量值与实际值相符合的程度,故又称准确性。52. 灵敏度:又称真阳性性率,即实际有病而按照该筛检试验的标准被正确的判 断有病的百分比,反映筛检试验发现真病人的能力。53. 假阴性率:又称漏诊率,实际有病而按照该筛检试验的标准被确定为无病的 百分比,反映筛检试验漏诊病人的情况。54. 特异性:又称真阴性,实际无病而按照该筛检试验的标准被确定为无病的百 分比,反映筛检试验确定非病人的能力。55. 假阳性率:又称误诊率,实际无病而按照该筛检试验的标准被确定为有病的 百分比,反映该筛检试验误诊病人的情况。56.

12、正确指数:反映筛检方法发现真病人与非病人的能力。57. 可靠性:也称信度、精确度或可重复性,指在相同条件下用某种测量工具重 复测量同一受试者时获得相同结果的稳定程度,58. 阳性预测值:筛检试验阳性者患目标疾病的可能性。59. 混杂偏倚:又称混杂,是指在流行病学研究中,由于一个或多个潜在混杂因 素的影响,掩盖或夸大了研究因素与研究疾病(事件)之间的联系,从而使两者 的真正关系被错误地评估的系统误差。60. 混杂因素:又称外来因素、混杂因子或混杂变量,是指与研究因素与研究疾 病均有关,若在比较的人群组中分布不均衡,可以歪曲(扩大或缩小)研究因素 与疾病之间的真实联系。61. 病因:是人群发病率增加的因素,均可称为病因,具有多因素性、群体性和 可预防性。62. 危险因素:复杂病因所致疾病或病因未明时,相关的致病因素称为危险因素。63. 疫源地:传染源及其排除的病原体向周围播散所能波及的范围,称为疫源地。64. 传播途径: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后,浸入新的易感宿主前在外环境所经历的 全部过程。65. 传染源:是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且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66. 潜伏期:自病原体侵入机体到最早出现临床症状的这段时间,称为潜伏期。67. 病原携带者:是指没有任何临床症状而能排除病原体的带菌者、带毒者和带 虫者的统称。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