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物质的量浓度及有关计算

上传人:m**** 文档编号:128934708 上传时间:2022-08-0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0.5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5物质的量浓度及有关计算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5物质的量浓度及有关计算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5物质的量浓度及有关计算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资源描述:

《5物质的量浓度及有关计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物质的量浓度及有关计算(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5物质的量浓度及有关计算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理解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涵义,掌握有关计算的基本题型。能力培养: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思维能力。科学思想:在溶液计算中,贯彻守恒的思想。科学方法:演绎推理法,比较分析法。重点、难点有关物质的量浓度计算的6种基本类型是重点;电荷守恒、建立参比的基本解题方法是难点。教学过程设计教师活动【引入】今天我们复习物质的量浓度。【提问】物质的量浓度的定义是什么?请写出它的计算公式。学生活动回答:1L溶液中含有溶质的物质的量。板书:c=n(mol)/V(L)【再问】溶液的组成还常用什么来表示?回答:也常用溶质的质量分数来表示。溶质的质量分数表示单位质量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

2、量。板书:a%=m(溶质)/m(溶液)x100%【提问】根据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公式c=n/V,我们能够联想起哪些有关的计算思想?请同学们讨论后回答。思考,讨论,回答:(1) 在公式计算中,已知任何两个量,可以求得第三个量。(2)还可以根据物质的量联系溶质的质量、气体溶质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及微粒数目等。(3) 当溶质的量一定时,浓度和体积成反比;当体积一定时,浓度和溶质的物质的量成正比。(4) 根据n=cV,当取出一定浓度的溶液时,溶液的浓度不变,但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所取溶液的体积成正比。【评价】同学们说的都很正确,不过,有一个问题,为什么当取出一定浓度的溶液时,溶液的浓度不变?回答:溶液是均匀稳

3、定的体系。【板书】类型1代入公式的计算【投影】填空:硫釀盐皺?(moHL)0.10.17)100200(ml30.105li4!(畑l)可中和烧碱的轴质的园(1W1)思考,完成练习。(0.5N)一-(;00)C001)C0.2)(0.)105C03)【强调】体积必须以升(L)为单位进行计算。如果题目给的体积为mL,则必须进行换算。【提问】为什么醋酸的H+小于其酸的浓度?回答:醋酸为弱酸,H+=ca,因此,H+小于酸的浓度。【板书】类型2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质质量分数的换算【提问】在进行换算时,根据那个不变的量来推导计算公式?请写出计算公式?回答:溶液中溶质的量是不变的,分别用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质

4、的质量分数计算,于是得到如下方程:m=cVM=1000Vpa%【强调】在此公式中,物质的量浓度(c)、溶质的质量分数(a%)、溶质的摩尔质量(M和溶液密度(p),已知任何三个量,可计算第四个量。【投影】练习:63%硝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4molL-1,溶液的密度为。思考,完成练习。答案:1.4gmL-1【板书】类型3稀释问题【提问】溶液在加水稀释过程中,不变的量和变化的量是什么?计算的依据是什么?回答:不变的量是溶质的质量和物质的量,变化的量是水的质量、溶液的体积、溶液的密度和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因此,可根据如下公式计算:n=c1V1=c2V2计算依据是,在此公式中,已知任何三个量,可计算第

5、四个量。【再问】如何计算稀释后溶液的体积?能否用浓溶液的体积和水的体积相加?回答:不能相加,应该用质量相加除以稀溶液的密度。【板书】V(稀)丰V(浓)+V(水)m(稀)=m(浓)+m冰)V(mL)=m(稀)g/p(稀)gmL-1记笔记。【说明】对于浓度不超过1molL-1的稀溶液,混合时体积变化不大,可以作近似计算:用原溶液体积相加得混合后的溶液体积。【投影】讨论题:将12molL-1的盐酸(密度为p1gmL-1)50mL和1molL-1的盐酸(密度为P2gmL-1)100mL混合,所得溶液的密度为pgmL-1,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1讨论,思考,回答:基本思路:c=n/V混合后溶质的物

6、质的量为:n=12molL-1xO.05L+1molL-1x0.10L=0.7mol混合后溶液的体积为:V=(P1X50+P2X100)/1000P(L)答案:700p/(50p1+100p2)molL-1【板书】类型4气体溶质问题【投影】讨论题:标准状况下,AL氯化氢气体溶于1L水中,所得溶液密度为pgmL-1,则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提问】指导讨论:(1)这类型题目的基本入手点是什么?(2)请思考、讨论得出解题的正确思路。思考,讨论,回答:(1)解题的基本思路是从溶质的质量分数和浓度的定义公式入手:a%=m(溶质)/m(溶液)X100%c=n/V(2) 所得溶液

7、中,溶质的质量为:m(溶质)=36.5gmol-1XAL/22.4Lmol-1溶液的质量为:m(溶液)=(36.5A/22.4+1000)g根据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定义得到:a%=36.5A/(36.5A+22400)X100%(3)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为:n(溶质)=AL/22.4Lmol-1溶液的体积为:V=(36.5A/22.4+1000)/1000p(L)根据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定义得到:c=1000pA/(36.5A+22400)molL-1【小结】溶液的质量等于溶质和水的质量相加,但溶液的体积不等于溶质和水的体积相加,也不等于水的体积。溶液的体积一定用其质量除以密度来计算。【板

8、书】类型5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投影】讨论题:体积比为1:1:1的氯化钠、氯化镁和氯化铝溶液,分别加入等体积、等浓度的硝酸银溶液,均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则这三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提问】指导讨论:(1)三个反应的实质是什么?消耗等量的硝酸银说明什么?(2)请思考、讨论得出解题的正确思路。讨论,思考,回答:(1)这三个反应的实质均为:Cl-+AgAgCIJ消耗等量的硝酸银说明三种溶液中C1-的物质的量相等。(2)设:n(Cl-)=1mOl则:n(NaCl)=1moln(MgCl2)=1/2moln(AlCl3)=1/3mol根据c=n/V,体积相同时浓度和物质的量成正比,因此浓度

9、比为:1:(1/2):(1/3)=6:3:2【小结】此类型题目的关键是找出与浓度有关的n和V的比例关系,从而得到浓度的比例关系。【板书】类型6烧瓶内气体溶于水的浓度计算【投影】讨论题一:标准状况下,一圆底烧瓶充满氯化氢气体,倒扣于水槽中,假设溶液没有损失,则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提问】指导讨论:(1)解题基本入手点是什么?(2)请思考、讨论得出解题的正确思路。讨论,思考,回答:(1)解题基本入手点是公式:c=n/V(2)设烧瓶体积为VL,标准状况下,充满氯化氢气体,则氯化氢的物质的量为:V/22.4mol,由于氯化氢极易溶于水,则溶液将充满烧瓶,所得溶液的体积为VL。因此,烧瓶内盐酸溶

10、液的浓度为:1/22.4molL-1。【评价】完全正确,所得溶液的浓度与烧瓶的体积无关。【投影】讨论题二:标准状况下,用圆底烧瓶收集氨气,当混合气的平均式量为19时,停止收集,并将其倒扣于水槽中,假设溶液没有损失,则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讨论,思考,回答:根据混合气的平均式量为19,算出氨气和空气的体积比5:1,若设烧瓶的体积为6L,则其中的氨气为5L,5/22.4mol。空气为1L。氨气极易溶于水,而空气不溶于水,因此进入烧瓶的水形成的溶液的体积为5L,溶液浓度为:1/22.4molL-1。回答:氨气极易溶于水,而空气不溶于水,因此氨气所占的体积也就是所得氨水溶液的体积。因此,无论氨气

11、和空气的比例如何,溶液的浓度均为1/22.4molL-1。【评价】思路完全正确,还有没有更简单的思路。【评价】完全正确,因此讨论题一和讨论题二的结果是相同的,无论烧瓶的体积如何。【投影】讨论题三:标准状况下,将二氧化氮和氧气按4:1的体积比混合后,充满一烧瓶,倒扣于水槽中,当反应不再进行时,假设溶液没有损失,则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讨论,思考,回答:根据:4NO2+O2+2H2O=4HNO3若设烧瓶体积为1L,则NO2为4/5L,生成硝酸4/(5X22.4)mol,所得溶液体积为1L,因此,溶液浓度为1/28molL-1o【评价】完全正确,由于烧瓶内的气体的总物质的量和生成硝酸的物质的量

12、为5:4,因此所得溶液浓度为:(4/5)X(1/22.4)molL-1。【投影】讨论题四:标准状况下,将一氧化氮、二氧化氮和氧气的混合气充满一烧瓶,倒扣于水槽中,当反应不再进行时,溶液充满烧瓶,假设溶液没有损失,则所得溶液的浓度范围是:讨论,思考,回答:根据:4NO2+O2+2H2O=4HNO34NO+3O2+2H2O=4HNO3假定全部是二氧化氮和氧气的混合气,则其体积比一定为4:1,所得硝酸溶液的浓度为:1/28molL-1。假定全部是一氧化氮和氧气的混合气,则其体积比一定为4:3,所得硝酸溶液的浓度为:4/(7X22.4)=1/39.2molL-1。因此,若为一氧化氮、二氧化氮和氧气的混

13、合气,所得硝酸溶液的浓度范围是:1/39.2molL-1vcv1/28molL-1。【小结】此类型题目的基本思路是从公式c=n/V入手,找出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溶液的体积之间的关系。【过渡】上面我们讨论了有关溶液浓度计算的六种基本类型,下面我们再复习两种在溶液浓度的有关计算中的基本解题方法。倾听。【板书】基本计算方法1电荷守恒法【投影】讨论题:某地酸雨经检验,除含氢离子外,还含如下离子:Na+=1.4x10-3molL-1CI-=3.5x10-3molL-1NH4+=2.3x10-3molL-1SO42-=1.5x10-4molL-1则该溶液中的氢离子的浓度为。讨论,思考,回答:根据电荷守恒,溶液

14、中的阳离子的正电荷浓度之和等于阴离子的负电荷浓度之和:H+Na+NH4+=Cl-+SO42-x2将已知数据代入,计算得:H+=1.0x10-4molL-1【评价】完全正确,请注意SO42-带2个负电荷,因此其负电荷浓度等于其离子浓度的2倍。【板书】基本计算方法2参比法【投影】讨论题:物质X的1(溶质的质量分数,以下同)的溶液和9的溶液等体积混合后得溶液,物质Y的1%的溶液和9%的溶液等体积混合后得溶液,根据附表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5%,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5%D.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5%,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5%陪质的质呈分数X濬彼密度Y皓预密度0.9

15、5g1.02id50(0止1血l0.90g-mL11.10gmL1讨论,思考,倾听教师讲解:(1)建立参照体系,若溶液等质量混合,则混合后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9%)12=5%(2)对于X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越大,密度越小,因此,当等体积混合时,1%溶液的质量大于9%溶液的质量,稀溶液的比例大了,因此混合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将偏低,即小于5%。对于Y溶液,当等体积混合时,1%溶液的质量小于9%溶液的质量,浓溶液的比例大了,因此混合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将偏高,即大于5%。答案:D(3)因为纯水(密度为1gmL-1)相当于溶质的质量分数为0的溶液,因此,只要溶液的密度小于1gmL-1,就

16、和X溶液的情况相同,如:氨水、乙醇溶液等;反之,只要溶液的密度大于1gmL-1,就和Y溶液的情况相同,如:多数酸、碱、盐溶液。【小结】6种基本类型的基本思维方法在于紧扣物质的量浓度的基本公式:c=n/V,注意掌握基本题型的思考方法。掌握两种基本计算方法的解题技巧。倾听。精选题一、选择题实验室需用480mL0.1molL-1的硫酸铜溶液,现选取500mL容量瓶进行配制,以下操作正确的是A.称取7.68g硫酸铜,加入480mL的水B.称取12.0g胆矶,配成480mL溶液C.称取8.0g硫酸铜,加入500mL水D.称取12.5g胆矶,配成500mL溶液1. 将xg镁和yg铝溶于AmLMmol/L的

17、盐酸(过量),再往上述溶液中加入2AmL的NaOH溶液,溶液中的沉淀量达到最大值,则加入NaOH溶液的浓度为A.MmolL-1B.2MmolL-1C.M/2molL-1D.无法确定3.将amol钠和amol铝一同加入到mg足量水中,所得溶液密度为pgmL-1则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1)A1000pa/(50a+m)Bpa/(46am)C1000pa/(48a+m)D1000pa/(46a+m)在两个烧杯中分别盛有100mL3.0molL-1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向两个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铝粉,在相同状况下生成的气体的体积比为2:5,则加入的铝粉的质量为A8.1gB6.75gC5.4

18、gD2.7g向密度为pgmL-1的盐酸中滴入硝酸银溶液到过量,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原盐酸的质量相等,则原溶液的浓度为A.25.4pmolL-1B.12.7pmolL-1C.6.97pmolL-1D.6.35pmolL-14. 向50mL18molL-1硫酸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铜片并加热。充分反应后,被还原的硫酸的物质的量为C.在0.45mol和0.90mol之间D.大于0.90mol.在100g浓度为18molL-1,密度为pgcm-3的浓硫酸中加入一定量的水稀释成9molL-1的硫酸,则加入的水的体积为A.小于100mLB.等于100mLC.大于100mLD.等于100/pmL硫酸铝、硫酸钾和明矶的

19、混合溶液中,硫酸根离子的浓度为0.2molL-1,再向其中加入等体积的0.2molL-1的KOH溶液,生成的白色沉淀又恰好溶解,则原溶液中钾离子的浓度(molL-1)为A.0.20B.0.25C.0.225D.0.458. 已知氮的氧化物和烧碱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3NO2+2NaOH2NaN03+NO+H2ONO+NO2+2NaOH2NaNO2+H2O现有Mmol二氧化氮和Nmol氧化氮组成的混合气体,用浓度为VL的NaOH溶液完全吸收,则该NaOH溶液的浓度最小为(molL-1)A.M/VB.2M/3VC.2(M+N)/3VD.(M+N)/V在甲和乙两烧杯里分别盛同体积同浓度的xm

20、olL-1的硫酸溶液500mL向两个烧杯里分别放入mg镁和mg锌。反应停止后,发现有一烧杯中仍有金属残留,则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范围是A.m/12xm/32.5B.m/24xm/65C.m/12xm/32.5D.m/24xm/32.5、非选择题将十水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混合物4.54g溶于水,配成100mL溶液,测得溶液中钠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4molL-1,在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盐酸,完全反应后,将溶液蒸干灼烧至质量不变。则所得固体物质的质量为:g。9. 将8.8gFeS固体加入到200mL2.0molL-1的盐酸中,以制备硫化氢气体。反应完全后,若溶液中的硫化氢的浓度为0.10molL-1,假

21、定溶液的体积不变。计算:(1)收集到硫化氢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2)反应后溶液中Fe2+和H+的物质的量浓度。答案一、选择题I. D2.C3.D4.B5.C6.A7.A8.B9.D10.C二、非选择题II. 2.3412. (1)1.792L(2)0.5molL-11.0molL-1提示:2.氢氧化铝为两性,因此生成沉淀量最大时,溶液为中性,依题意,应为NaCl溶液,得:n(Na+)=n(Cl-),AmLxMmol-L-1=2AmLx,得:x=M/2molL-1。2. 将amol钠和amol铝一同加入到足量水中,恰好生成含amol偏铝酸钠的溶液。溶液的质量为:m+23a+27a-(0.5a

22、+1.5a)x2=m+46a溶液的浓度为:1000pa/(46a+mmolL-13. 根据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Al+6H+=2AI3+3H2f2Al+2OH-+2H2O=2AIO2-+3H2f若铝均不足,则生成氢气的体积比为1:1;若铝均过量,则生成氢气的体积比为1:3。根据生成氢气的体积比为2:5,则说明铝和盐酸的反应中铝是过量的,而铝和烧碱溶液的反应中,铝是不足量的。4. 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HCl+AgNO3=AgClJ+HNO336.5g143.5g依题意,设原盐酸溶液的质量为143.5g,则含溶质HCl36.5g(1mol)。6如果铜足量,浓硫酸的浓度将会越来越小,而铜和稀硫酸不能

23、反应,因此,硫酸只能有一部分参加反应。.硫酸的浓度由18molL-1稀释成9molL-1,则溶液的体积将增大为原来的2倍。加入水的质量(g)为:(100/p)X2心,-100(p为9molL-1硫酸溶液的密度)因为pvp,所以加入水的质量v100g,即体积小于100mL。7 根据溶液中的电荷守恒得:K+AI3+X3=SO42-X2.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生成的产物是NaNO3和NaNO2因此Na+和N的物质的量相等,故所需NaOH勺物质的量最小为M+Nmo。依题意,若mg镁恰好和硫酸完全反应,则硫酸的浓度为:m/12molL-1;若mg锌恰好和硫酸完全反应,则硫酸的浓度为:m/32.5molL-1。现有一种金属剩余,说明镁过量,而锌不过量,则:m/12xm/32.5。根据钠离子在整个过程中的守恒关系,得:Na+NaCl,从而得出生成固体产物NaCl的物质的量为0.04mol。12.根据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s+2H+=Fe2+H2ST,可判断出盐酸过量。以FeS的量计算出反应生成0.1mol的H2S但在溶液中溶解的H2S有0.020mol,因此,收集到的H2S气体为0.080mol,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792L。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