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设计的四项原则

上传人:时间****91 文档编号:128909707 上传时间:2022-08-0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5.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结构设计的四项原则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结构设计的四项原则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结构设计的四项原则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结构设计的四项原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结构设计的四项原则(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构造设计的“四项基本原则”刚柔相济,多道防线,抓大放小,打通关节1、刚柔相济 合理的建筑构造体系应当是刚柔相济的。构造太刚则变形能力差,强大的破坏力瞬间袭来时,需要承受的力很大,容易导致局部受损最后所有毁坏;而太柔的构造虽然可以较好的消减外力,但容易导致变形过大而无法使用甚至全体倾覆。构造是刚多一点好,还 是柔多一点好?刚到什么限度或柔到什么限度才算合适呢?这些问题历来都是专家们争论的焦点,现今的规范给出的也只是某些控制的指标,但无法提供“放之四海皆准”的 精确答案。最后,专家们达到难以精确言传的共识:刚柔相济乃是设计者的追求。 道也许都是相通的。 想想看,人应当是刚多一点好还是柔多一点好呢?

2、思考的哲人们对此各抒已见,力求给出处世的灵丹妙方。总的来讲,做人太刚和太柔都不受推崇。过份刚强者,应变能力差,难以找到共同受力的合伙者,便要我行我素,要鹤立鸡群,虽然面对任何忽然袭来的恶势力,亦敢于硬顶硬撞而不留变通的余地,这种时候必须有足够的刚度才干立于不败,否则一旦后继乏力,油尽灯枯就会发生脆性破坏,导致伤痕累累、体无完肤的灭顶之灾。在盛赞这种刚气之余,却鲜有人可以或者乐意完全去做到,英雄的眼泪大抵只有英 雄自己能体味。人们唯有感慨道:精神可嘉,措施难取! 世人处世多以“柔”为本,退一步海阔天空,和为贵。柔者易于找到共同受力的构件以协同消化和抵御外力。但过柔亦为人所不耻。由于“柔”必然产生

3、变形以适应外力,太柔的成果必然是太大的变形,甚至会导致立足不稳而失去主线。处世极为圆滑者,八面玲珑,见风使舵,整日上窜下跳,左右逢源,活得游刃有余,这种柔得无形,表面上着实不容易受到伤害,骨子里却难免有“似我非我”的疑问,弄不好会个性丧失、面目全非,也许还免不了要背上奴颜婢膝的骂名。 因此古人在长期的实践后发现了中庸之道最适合生存。用现代的话来讲大意是做人最佳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也就是刚柔相济。刚是立足之本,必要刚度不能少,如此方能控制变形在可以忍受的范畴内,才不会失掉本质的东西;柔为护身之法,血肉之躯刚度毕竟有限,要学会以柔克刚,不断提高消化转换外力的能力,有时候,牺牲一点变形来抵御忽然到

4、来的摧毁力是必要的,也是值得的,但应以不失去自我为度。 只可惜“道可道,道难行”。不是想刚就能刚,想柔便得柔的,刚柔相济只是抱负中的“模糊构造”,每个人的构成材料千差万别,生存的地基也不尽相似,所受的外力更难统一定性。如此的差别下,企望哲人们找到统一的、万无一失的处世良方实在勉为其难。但是,每个人如果都能给自己多一点时间,去思考一下适合于自身的构造体系,想必这世界会有另一番光景。 2、多道防线 安全的构造体系是层层设防的,劫难来临,所有抵御外力的构造都在通力合伙,前仆后继。这时候,如果把“生存”的但愿所有寄托在某个单一的构件上,是非常非常危险的。多肢墙比单片墙好,框架剪力墙比纯框架好等等,就是

5、体现了多道防线的设计思路。也许我们会自信计算的对的性,但更要牢记绝对安全的防备构件是存在的,还是应当多多考虑:当第一道防线跨了,第二道防线能顶住吗?或者能顶住多少?尚有无第三、第四道防线? 人生也应当是多道设防的吧。毕竟,谁能坚信在一棵树上永远吊不死,或者谁又乐旨在一棵树上吊死呢?再好的汽车,都会有一种备胎在背面。一辈子平平安安、无灾无难的人实在很幸运。而每当看到饱 沧桑、历尽苦难的人竭力庇护甚至宠爱她们的子女时,也总有一股暧流涌入我的心中。可怜天下父母心,她们不 但愿自己的不幸际遇在下一辈去重演的!张开陈旧而温暖的大伞,她们时时设防,企图让子女在暴风雨来临时免受伤害。能有这样的父母作为人生的

6、第一道防线是该知足了。但进一步想想,这第一道防线就已经足够了吗?父母与否也该注意到去督促和协助子女学会构筑人生的第二、第三道防线呢?由于大多时候,最后陪我们走完毕生路程的,也许不会是别人,不会是父母,而只有自己啊。 记得有个同行朋友,在精心做完一种建筑的构造设计之后对我说,她煞费苦心地设计了一道又一道的防线来抵御也许浮现的地震破坏,真但愿来一场地震检查一下她的成果,可接着她又说心底里有点胆怯地震真会到来。我对此很有同感:想一想,最佳还是没有检查的机会吧,由于安全的储藏可以名副其实,永远处在储藏状态才是我们设计者的心愿。类似地,培养一种人坚强,固然决不是但愿她去遭受磨难的,而是让她具有化解磨难的

7、能力而已,如果能平平安安岂不更好?只是,我们千万千万不能放弃培养一种人变 得坚强起来的努力。 偶尔在报上会读到百折不挠者,她们象坚不可摧的建筑,无多次风雨雷电、天崩地裂之后仍然立在那里,让人肃然起敬。但我并不赞成“经历磨难越多越伟大”的观点,我觉得我们的生命真的不需要用磨难来证明些什么:生命本来可以不伟大的,但应当快乐,因此我们要努力使其免遭伤害,由于生命只有一次。我想到的只是,虽然生命历程中最佳没有任何劫难,但是抵御劫难的防线却是越多越好,我们宁愿这些防线一辈子都用不上,可谁又会觉得建立这些防线就是多余、是空费时间和精力呢?就象建筑构造的安全 储藏,用不上可不等于没有用的! 我忽然乱想一通。

8、战争来了人们寒暄:“还活着呢?”饥饿日子人们关怀:“吃饱了吗?”混乱之后人们调侃:“捞了多少?”竞争年代人们试探:“何时下岗?”什么时候,人们会笑问:“防线准备好了没有?”是呀是呀,奔跑时常回头看看备胎与否带上,啊喔。 3、抓大放小 “强柱弱梁”、“强剪弱弯”等是建筑构造设计中非常重要的概念。有人问:为什么不是“强柱强梁”“强剪强弯”呢?为什么所有构件都很强的构造体系反而不好,甚至会有安全隐患呢? 这里面一方面涉及着一种简朴的道理:绝对安全的构造是没有的。简朴地说,虽然整个构造体系是由多种构件协调构成一体,但各个构件担任的角色不尽相似,按照其重要性也就有轻重之分。一旦不可意料的破坏力量忽然袭来

9、,各个构件协作抵御的目的,就是为了保住最重要的构件免遭摧毁或者至少是最后才遭摧毁,这时候牺牲在所难免,让谁牺牲呢?明智之举是要让次要构件先去承当劫难。“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如果平均用力,也许会“玉石俱粉”,损失则更大矣!在建筑构造中,柱倒了,梁会跟着倒;而梁 倒了,柱还可以不倒的。可见柱承当的责任比梁大,柱不能先倒。为了保证柱是在最后失效,我们故意把梁设计成相对单薄的环节,使其破坏在先,以最大限度减少也许浮现的损失。如果梁柱等同看待,企图让她们都“坚不可摧”,则也许会导致同步破坏,后果会更糟糕,损失会更大。 因此核心时刻要分清主次,抓大放小,也就是要取大舍小。有舍才有得,舍是为了得。但取谁舍

10、谁,真是个难题。整个社会缩小了就象建筑构造体系。人们竟不住要自问:在冥冥众生中,我是一根梁还是一根柱?我能做一根梁还是能做一根柱?我愿做一根梁还是愿做一根柱?取舍在所难免时,我是被“取”还是被“舍”?按理说,不管梁还是柱,都属于社会体系的一分子,都不可或缺。但我相信很少有人甘心去做陪衬、做垫脚石的-每个人都但愿成为顶梁柱之类的重要角色。只可惜总要有人担任其她次要角色,去成为梁、楼板乃至填充墙等等的。于是这世界布满了竞争,布满了矛盾;于是在这种竞争和矛盾中导演了一出出角色互换的悲喜剧;于是这社会最后必然要论功行赏才显得公平。大概每个人都能在相应的岗位各得其所,社会才会变得有序起来。 身居高位者,

11、承当的责任较大,她(她)的行动会影响到多数人的利益,因此她不能倒,她只能最后倒;因此在予以相应特权的同步更要严格规定她,以保证大众的利益。如果高官和平民享有同样的待遇,不懂得还能有多少人想去做官想去承当更多责任。但是倘若手握重权而不慎用,享有特种待遇却没有做出相应的奉献,最后这样的官是做不长期的。就象一根柱子如果没有发挥柱子的作用,大厦将倾,最后倒掉的还涉及它自己。可见柱的选材设计须当谨慎,否则即害了柱,还要殃及整个大厦的。 担任次要角色、身处低位的人,身上的担子固然很轻,只能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去规定社会,由于自身的存亡对她人影响不大,因此获得的特权保护相对很少,甚至没有什么特权,非常时刻还要“

12、舍车保帅”,但幸亏大多时候还可以拥有活得轻松的心情,由于责任小嘛。不 始 寞者要想实现角色由低到高的转换,一方面要弄清晰自己?承受能力,然后再去努力把能力提高,如此方能担起重任,好高骛远是不明智的。也许我们所需要的,我们想争取的,其实只是一份发热后轻松的心情。 如果说“大材小用”导致的是挥霍,“小材大用”蕴藏的则是危险,因此严守“大”关实在很有必要。道理是简朴的,比较起来却很残酷-谁乐意承认自己是“小”呢? 4、打通关节 在构造体系中,所谓关节,是指变化相聚之处,或变化浮现的地方。不同类型的构件相接处,同一构件截面变化之处,是关节。广义上,诸如构造错层之处,体量变化之处,转换层亦是关节。关节无

13、处不在,由于构造体系乃是变化的统一。外力忽然袭来之时,对于单一的构件,力量的传递简要,因而容易控制。对于复杂的构造体系,关节的复杂性难于预测和控制,虽然从理论上保证了每个构成构件的强度和刚度,但因关节的普遍存在,力量的传递往往不能畅通而浮现集中甚至中断,破坏由此而发生。历次灾害表白,从节点开始破坏的建筑占了相称大的比例。 因此抱负的构造体系固然是浑然一体的-也就是没有任何关节的,这样的构造体系使任何外力都能迅速传递和消减。基于这个思路,设计者要做的就是要尽量地把构造中多种各样的关节“打通”,使力量在关节处畅通无阻。中医上云:“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构造就象一种人,气穴若不能畅通,症结和隐患就会

14、产生。在设计的四项基本原则中,“刚柔相济”,“多道防线”,“抓大放小”是设计概念中的战略问题,但要想得让这些战略思想得以实现,靠的是“打通关节”这个原则作为保证的,构造设计的具体操作,最后全都归到“打通关节”的贯彻和实行上来。 如何打通关节?在设计概念里,要解决的是外力在构造体系内重分派的问题,要保证力量是按照各构件的刚度大小进行分派的,避免浮现不合理的集中,最后达致静态的平衡。因构造形本为“静”,灭于“动”中。所有 “动” 的因素对于构造均为不利。打通关节保持平衡的目的其实就是使其永远处在原始的静态,当力量不能畅通时,构件与构件之间,构件的构成元素与元素之间的静态平衡一旦被破坏,构造变成机动

15、,“动”即是死,即为终结。可见设计者是协调者,其任务是让所有互不有关的静态构件相聚之后仍然处在静态(也就是使其保持常态),或者是处在相对的静态之中。 对比由构件与构件构成的静态“构造体系”, 来看看由人与人构成的动态的“社会体系”,这一静一动之间,实在有异曲同工之妙。 社会体系既是由动态的人构成,变化乃是其常态。如果把变化亦称为关节的话,这种关节是无形的,或者称为动态的。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核心在于“动”字,由于其形本为“动”,灭于“静”中,“静”即是死,即为终结。同样的,打通关节的措施是要解决多种各样的,诸如情感、金钱、地位等等的重分派的问题,要保证这种分派是按某种合理、有效的规则来进行的,避免形成集中而不畅,以期达到动态的平衡。任何静态-也许是强制性的静态,浮现了对社会都是不利的。打通关节的目的是使社会永远处在动态之中。无论是思想意识、还是行为举止,一旦被限制,一旦处在停滞,浮现静态的死角,社会必将有症结和隐患。是以对于任何动态异端,治理者只能以合理之规则加以疏导,不可强其静止,不可逆之堵之,如此方为长治久安。 其实解决和成就世间万物,必须使动为动,静为静,才干平衡;必须动者动之,静者静之,才干持久;必须知其本源,施以规则,顺之导之,才干达至繁华昌盛。一切的一切,以顺应自然为始,达到平衡为终,诸多规则,只是手段,只为平衡,只为畅通。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