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A声级的计算(共4页)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28882403 上传时间:2022-08-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平均A声级的计算(共4页)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平均A声级的计算(共4页)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平均A声级的计算(共4页)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平均A声级的计算(共4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均A声级的计算(共4页)(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附 录 B平均A声级的计算(补充件)B1 平均A声级Lp的计算公式:(B1) 式中:Lp测量表面平均A声级,dB(A); (基准值为20 Pa) N测点总数; Lpi第i点测得的A声级,dB(A); (基准值为20 Pa) KLi第i点的背景噪声修正值,dB(A); K2环境修正值,dB(A); K3环境温度和气压修正值,dB(A)。表B1 背景噪声修正值 dB(A)发动机噪声与背景噪声声压级之差667891010K1测量无效1010100.50.50表B2 环境修正值A/S比值456.8101522K2 dB(A)3.02.52.01.51.00.5B2 环境温度和气压修正值K3计算公式 (

2、B2) 式中:K3环境温度和气压修正值,dB(A); t测试环境的温度,; p测试环境的气压,kPa。 注:当K30.5 dB(A)时不用修正。A声级A-weighted sound level声级计(见噪声测量仪器)具有 A计权特性时测得的计权声压级,单位为分贝,记作dB。人耳对声音强弱的感觉,不仅同声压有关,而且同频率有关。例如,人耳听声压级为67分贝、频率为100赫的声音,同听60分贝、1000赫的声音主观感觉是一样响。因此,在噪声的主观评价中,有必要确定声音的客观量度同人的主观感觉之间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建立了响度和响度级的理论,并用实验的方法测出感觉一样响的声音的声压级和频率的

3、关系,绘成一组曲线(称为等响曲线),曲线通过1000赫的声压级的“分贝”数,称为这条曲线响度级的“方”数。在20世纪30年代,人们为了用仪器直接测出反映人对噪声的响度感觉,便从等响曲线中选取了40方、70方、100方这三条曲线,按这三条曲线的反曲线设计了由电阻、电容等电子器件组成的计权网络,设置在声级计上,使声级计分别具有A、B、C计权特性。用声级计的A、B、C计权网络分别测出的声级即为 A声级、B声级、C声级。人们总结具有A、B、C计权特性的声级计近 40年的实际使用经验,发现 A声级能较好地反映人对噪声的主观感觉,因而在噪声测量中,A 声级被用作噪声评价的主要指标。B声级已基本不用,C声级

4、有时用作代替可听声范围内的总声压级。这种声级计测量响度级的功能已失去意义了。A声级:A声级的概念会使普通人感到迷惑。声级是将各个频率的声音计权相加(不是简单的算术相加)得到的声音大小,A声级是各个频率的声音通过A计权网络后再相加得到的大小,A声级反映了人耳对低频和高频不敏感的听觉特性例如,如果100Hz的声压级为80dB,在计算A声级时,将按计权减去50.5dB,即按29.5dB来计算;而1KHz的声压级为80dB,计权值为0dB,即仍按80dB计算。A声级的目的在于,A声级越大,则表明声音听起来越响。A声级分贝通常计为dBA。许多与噪声有关的国家规范都是按A声级作为指标的A计权声级是模拟人耳

5、对55dB以下低强度噪声的频率特性,B计权声级是模拟55dB到85dB的中等强度噪声的频率特性,C计权声级是模拟高强度噪声的频率特性。声级计 预加校准的,包括拾音话筒、放大器、衰减器、适当计权网络和规定动态特性的的指示仪表的一种测量 声级的仪器。有A、B、C等计权方式,A计权测量声级范围为0至30分贝之间,B计权测量声级范围为30至 印分贝之间,C计权测量声级范围为印至130分贝之间。 等效连续A噪声级又称等能量A计权声级。它是一个在相同时间T内与起伏噪声能量相等的连续稳态的A声级。声学基本概念:声音的强度.分贝.A声级.计权声音的强度: 其一是从物理上来描述:我们知道由于空气分子本身固有的不

6、规则运动及相互排斥会形成一个静态的压力,这个压力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大气压。前面我们讲过,声音是空气分子的振动,振动的空气分子对它通过的截面就会产生额外的压力,这种额外的压力我们就称之为声压。声压比之大气压要小得多得多,举个例子,一个声压仅仅相当于大气压的一万分之一的声音就足以把人的耳朵振聋。 物理学家引入了声压级(spl)来描述声音的大小:我们把一很小的声压p0=210-5帕作为参考声压,把所要测量的声压p与参考声压p0的比值取常用对数后乘以20得到的数值称为声压级,声压级是听力学中最重要的参数之一,单位是分贝(db)。 其二我们要了解的概念是听力级(hl),前面所讨论的声压级是比较客观的声学参

7、数,而在听力学中我们经常要讨论的是人耳听到了什么,而不仅仅是测量到了什么。人耳不是一个很好的测量声音的仪器,因而听力学家引入了听力级这个概念来更好地解释人耳听到的声音的大小。 前面我们讲过声压级是基于一个参考声压p0=210-5帕来定义的,即每个不同频率上的零分贝声压级(0dbspl)对应的声压都是210-5帕。而零分贝听力级(0dbhl)的定义则不同,听力学家通过大量的实验把正常人耳在某个频率上刚刚能听见的声音大小的平均值定义为零分贝听力级。 声压级(spl)和听力级(hl)两个概念单位都是分贝,但概念却不同,声压级描述的是声音的物理特性,听力级描述的是人耳感觉的声音。很多电声学的概念如助听

8、器的增益、信噪比、听阈值、听力损失等,单位都是用分贝,但概念都不同。许多用分贝来作测量单位的参数都是拿一个参数与另外一个参数比较得来的。比如,助听器的增益gain是把放大后的声压跟输入的声压作比较;信噪比是把信号的强度跟噪声的强度作比较。这些概念都是在听力学中都是非常重要的。 分贝: 分贝对于非专业人员来讲是最难理解的,然而对于专业人士来讲分贝又是再熟悉不过了。分贝(dB)是以美国电话发明家贝尔命名的,因为贝的单位太大,因此采用分贝,代表1/10贝。 分贝的概念比较特别,它的运算不是线性比例的,而是对数比例的,例如两个音箱分别发出60dB的声音,合在一起并不是120dB,而是63dB。如果某种

9、吸声材料吸收了80%的声能,声音降低了不是0.8dB也不是80dB而是 10lg(1-0.8)=7dB。如果某种隔墙隔声量为50dB,那么透过去的声音为0.00001。分贝的计算较为复杂,需要具备专业知识才能完成。 使用分贝描述声音时需要同时给出频率。任何一个声音,不同频率的分贝数可能是不同的。我们可以说在某频率时,声压级是多少,或吸声系数是多少,或隔声量是多少等等。A声级: A声级的概念会使普通人感到迷惑。声级是将各个频率的声音计权相加(不是简单的算术相加)得到的声音大小,A声级是各个频率的声音通过A计权网络后再相加得到的大小,A声级反映了人耳对低频和高频不敏感的听觉特性。例如,如果100H

10、z的声压级为80dB,在计算A声级时,将按计权减去50.5dB,即按29.5dB来计算;而1KHz的声压级为80dB,计权值为0dB,即仍按80dB计算。A声级的目的在于,A声级越大,则表明声音听起来越响。A声级分贝通常计为dBA。许多与噪声有关的国家规范都是按A声级作为指标的。计权: 加权,本是统计学、测量学上的概念。“权”在这里应该是指外在于直接数学计算的某些因素,这些因素对于统计与测量结果有很重要的、实际的意义(例如音响参数测量中人耳的因素就是如此)。加权,就是说在统计、测量时将这些因素一并加以考虑。简单说,计权(又叫加权)参数是在对频响曲线进行了一些加权处理后测得的参数,以区别于平直频

11、响状态下的不计权参数。例如信噪比,按照定义,我们在额定的信号电平下测出噪声电平(可以是功率,也可以是电压、电流),额定电平与噪声电平之比就是信噪比,如果是分贝值,则计算二者之差。这是不计权信噪比。 不过,由于人耳对各频段噪声的感知能力是不一样的,对3kHz左右的中频最灵敏,对低频和高频则差一些,因此不计权信噪比未必与人耳对噪声大小的主观感觉能很好的吻哈。例如A功放和B功放的不计权信噪比一样,但A的主要分布在低频,而B的噪音分布在中频,主观听感上,A机将比B机更“安静”,或者说B机的噪声感觉要大一些。 如何将测量值与主观听感统一起来呢?我们可以设计一种均衡网络,或者叫加权网络,对低频和高频都加以适度的衰减,这样中频便更突出。把这种加权网络接在被测器材和测量仪器之间,于是器材中频噪声的影响就会被该网络“放大”,换言之,对听感影响最大的中频噪声被赋予了更高的权重,此时测得的信噪比就叫计权信噪比,它可以更真实地反映人的主观听感。上述例子中,B机的中频噪声被加权网络“放大”,所以测出来的计权信噪比A机更高,与听感相符。 计权网络有多种曲线形状,分别以A、B、C来表示,以针对不同的场合。相应地,测得的参数就是A计权、B计权、C计权。对这些曲线具体怎么衰减怎么提升感兴趣的话,可以查IEC的相关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