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医生谈日常生活中负性情绪的处理

上传人:lis****211 文档编号:128780446 上传时间:2022-08-0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3.8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心理医生谈日常生活中负性情绪的处理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心理医生谈日常生活中负性情绪的处理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心理医生谈日常生活中负性情绪的处理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心理医生谈日常生活中负性情绪的处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医生谈日常生活中负性情绪的处理(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心理医生谈日常生活中负性情绪的处理日常生活中常见情绪问题的处理和应对现代心理学家将人的基本情绪归纳为五类:快乐、愤怒、 厌恶、恐惧、内疚。除了快乐之外,其他情绪都可以归入否定性 情绪。人一切心理活动都带有情绪色彩,并以不同的状态显露出 来。心理学家认为,一切情绪状态都具有暂时性及主观性,但他 们都是由一定的原因所引起的,尽管人们并不总是明确地意识到 自己情绪的成因。从心理健康角度来看,情绪的控制与调整是自 我心理结构中最重要的调节机能,也是一个人心理成熟的首要标 志。而情绪控制的前提条件:一是接受自己的情绪而不否定和排 斥它;二是理解自己的情绪。不过,要做到这两点,多数情况下 是需要寻求专业心

2、理医生或精神分析师的帮助的。情绪分为负性情绪和正性情绪,也就是消极情绪和积极情 绪。但不论哪一类情绪,都会在人的行为上留下烙印,使人的活 动具有某种情调,激发或压抑个人的积极性。当你被否定性的负 性情绪如抑郁、忧伤、焦虑、厌恶、愤怒等所困扰时,你的生活 最容易遭受打击或损伤。持久的否定情绪是典型的自我挫败行 为,最终的受害者是自己,它导致生活困扰、人际关系冲突和各 种心理障碍,最终可能演化为智力障碍(如判断力下降、思维运 转不灵、工作总是出错等)和躯体化症状(如偏头痛等神经官能 症、心血管系统疾病、骨癌等),严重地阻碍你的人生走向成功 与幸福。心理咨询的目的则是帮助来访者分析否定情绪的成因,

3、提供相应的减压指导,帮助来访者从各种恼人的情绪中走出来。一、关于愤怒愤怒情绪大家都有切身感受,但它的强烈程度和带给人的伤 痛却因人而不同。其共同表现为:血液涌向四肢躯干、脑部,心 率加快、肾上腺激素分泌增加,产生强大的身心能量,以应付激 烈的行动。愤怒、生气、不满、仇视、鄙视等情绪都属于激惹冲 动类情绪。这种性格类型人,常容易产生难于控制的行为。在咨询电话中,常有许多年轻人询问这样的问题:我的人际 关系差,是不是与我的性格上好冲动有关?当然!这类问题又常 表现为与同事或上司之间关系障碍。述说如何看不惯部门领导, 自己的顶头上司如何地专横、不公平、苛刻、刁难等,但又不敢 得罪人,不敢自由表达自己

4、的观点,是常见的愤怒心理的表现, 尤其是女性青年面对上司的为难要求时尤为突出。我们必须明 白,真正容易以极端愤怒的情绪对待别人的人,往往在生活中是 比较压抑自我的人。我的一位来访者,一位40岁左右的先生,技术员,大专文 化,是某一单位的业务骨干,因与单位领导经常发生顶撞和冲突, 便辞职干起了个体。原因开始于他的幼年时代,其父自被打成右 派以后,他常受别人欺侮,读中学以来,入团、入党、升学等也 常受父亲问题的牵连。工作处境稍好后,又遇领导不重视人才, 并因自己在技术上的一次差错被罚款数千元,被记过处分。李某 气急败坏,企图预谋与领导同归于尽。在多方劝导下,李某稍息 怒气,决定辞职以储备力量,怀着

5、“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意念, 而拟定了报仇计划。之后两年,报仇的冲动情绪虽有些缓解,当 得知那位领导调到外省工作去了,又激起他不平衡的心理,既恨 当初为何没对某领导“通一刀”,有耿耿于怀“如今上哪儿去找 那位领导”。不服气的是“如今落得丢了铁饭碗,生活靠自己打 拼,仇也没报”。就这样怀着错综复杂的心情,长时地体验着愤 怒冲突情绪,难以释怀。处理建议:倘若你陷入愤怒情绪,首先调动自己的自制力, 并弄清愤怒情绪的根源。(1)采取内心质问:“在我的生活中, 究竟是谁给我造成了怒气冲冲的感觉,这种感觉从什么时候就开 始反复体验的?”通常,通过分析会发现,自己的愤怒往往都有 较长的历史根源。(2)分析一

6、下发怒或冲动或报复的后果,重 要的是会对自己会造成什么后果。(3)怎样使自己不过分冲动? 平常要训练自己的自我约束能力和放松能力,尽量做到避免冲动 后的遗憾。同样是别人不友好的举动,关键在于自己怎样去理解。(4)尝试做出建设性的行动来改善人际关系。美国一位社会心理学家对容易发怒的人提出了这样一个建议:试试推迟你的动怒 时间。一旦你意识到可以推迟动怒,你便学会了自我控制。推迟 动怒也就是控制愤怒。经过多次练习后,你便知道如何消除愤怒。二、关于内疚内疚感包括耻感、自责心理、自卑心理、无地自容,觉得自 己像是欠了别人的债似的。这是一种消极无益的情绪。为这类情 绪所缠绕的人,常常会沉湎于往事,为过去所

7、做的事情而自悔自 恨。有哲学家说:“内疚的人是生活在过去的人,他们不去体验 现在的快乐,更没有明天的梦想,他们仅仅在不断的反省自己的 错误与过失,从而试图为自己的失误还债。”许多人在生活中不 同程度地受到内疚情绪的影响,而至精神抑郁。从精神分析的角 度看,内疚是导致抑郁的主要情绪根源,它实际上是指向自我的 愤怒与不满,也是抑郁症患者惯常的症状表现,因而,极端抑郁 的人往往有自杀倾向,他们有一种对自我的极端自责和否定。有一婚外情案例,余某,男,45岁,夫妻感情和睦,但他 却与另一位女子保持着长期的婚外情关系,并为此感到内疚,长 久地忐忑不安。虽如此,他仍然瞒着妻子和情人幽会。这是婚外 情当事人常

8、见的内心矛盾心理。长期受内疚感折磨的人,甚至可 能出现性功能障碍。心理学家戴埃指出:他们的内疚情绪毫无意 义,它既不能改善婚姻生活的质量,也无法享受与情人幽会的乐 趣。他们实际上面临着两种选择:要么长期为内疚情绪所困扰并 付出身心代价,要么就认真审视自己的婚姻生活并设法改变这阿 訇状况。控制内疚情绪的积极措施是:1、设法面对和理解你所一再 逃避的问题,对婚姻情感问题和内心冲突做出理性的评估,必要 时可以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2、保证最重要的心理需要得到满 足的同时,学会放弃一些并不重要的需要。3、检查造成内心冲 突和焦虑的观念,用新的观念替代陈旧的观念。这需要在精神分 析状态下才能做到。三、关于

9、厌恶厌恶包括讨厌、恶心、难受、拒绝、不满等。抽象的地说, 生活中凡是和真、善、美相对立的东西,都容易引起人们的厌恶 情绪。但实际上并不如此泾渭分明,有时厌恶情绪与真善美的标 准似乎无关,它不过是由于某种挫折感引起的,比如升学、应聘、 晋级受阻受挫。挫折感通常是当个体的愿望与现实发生矛盾时发 生的,它导致人的心理失调。长期处于对某一对象的厌恶感中的 人,可能会把这种厌恶感“泛化”到更多的对象身上,从而严重 影响当事人的社会适应功能,造成人际关系紧张。例如,有这样一件事情:小静先生在朋友李先生的心目中是 个品质高尚的人,但有一次李先生突然发现小静乘车时不买票, 而李先生对逃票行为十分厌恶,这时他对

10、小静的感情就有了挫折 感,从而对他的整个认识也改变了,非常讨厌小静。那么,如何 调整因此而产生的厌恶感呢?有专家提出“认识平衡理论”的三 角模型,很适合处理这些问题:由于你对朋友原先是肯定的,朋 友的逃票行为你不认可,因而“你”、“朋友”和“逃票行为” 三者之间所形成的三角关系中,有两个正号(对朋友的认同、朋 友对逃票行为的肯定),一个负号(你对逃票的否定),三个符 号相乘为(负)乘(正)乘(正),结果为负,这时,三角形处 于不平衡的状态,你会产生焦虑。如果你因此而改变对朋友的看 法,变为否定,即出现“两负一正”的关系,三个符号相乘为正, 三角关系处于平衡状态。从“三个符号相乘为正就可以维持平

11、衡”的角度说,你(李 先生)实际上可以有三种解决办法,而不是只有疏远朋友一个办 法:1)你改变对朋友的态度,对他产生厌恶感,并因此疏远 他。这是李先生准备采用的办法;2 你改变对逃票行为的看 法,从朋友品格和行为习惯养成的角度理解他行为的原因,达成 谅解,接纳他偶尔所犯的错误,三角关系也能恢复平衡;3 ) 明确要求你的朋友不再逃票,让他放弃这种行为,这也是一种积 极的措施。类似情况太多,只要你不断调整自己用来对比的参照 体系,看到更多的解决途径,才能减少由于挫折感而引起的厌恶 情绪,从而保持良好的心境。四、关于恐惧恐惧感包括担心、惧怕、被威胁感、不安、焦虑等。在负性 情绪中,恐惧是最常易出现的

12、,区别只是程度上的差别。因为来 自生活方方面面的困难与矛盾太多太多一一担心长得不好看、担 心不能胜任工作、担心朋友背叛自己、担心配偶在情感上抛弃自 己、害怕生病、害怕孤独、害怕穷困潦倒、害怕别人对你印象不 好、焦虑考试不及格、焦虑高考落榜丢血子、害怕失业等等,无 以穷尽。例如,有这么一位大学生,他总害怕别人取笑自己。其实他 是一名成绩优秀的学生会干部,在大学,一次联欢晚会上唱歌唱 跑了调,引起台下同学哄堂大笑,立即觉得面子扫地、极度羞辱, 而后服毒自杀。因恐惧而导致的心理疾病可算是缤纷多采,如疑病症、强迫 症、焦虑症、恐怖症等,仅恐怖症就包括有对人恐怖、异性恐惧、 对物恐怖、广场恐怖、动物恐怖

13、、高空恐惧、社交恐怖等。日常 生活中常见有人总是怕别人说三道四,怕社会舆论压力,怕被别 人拒绝而使行为受阻,这些所有的“怕”,都会严重影响事业顺 利开展和成功。恐惧感通常与当事人幼年及青春期经历和挫折体验有关,但 相对来说是比较容易治疗的心理症状,疗程也比较短,精神分析 治疗、催眠治疗、脱敏治疗、森田疗法等,往往均有明确的疗效。 日常处理建议:1、面对现实、接受事实。首先要确定你害怕的 是什么?对于已经存在的恐惧事件,与其逃避,不如正视它并改 变它。观念上要明确,只有面对才能消除恐惧。2、放弃消极无 效的行动,采取积极行动。有了观念的改变,才有望建立克服恐 惧的信心。有恐惧倾向的朋友应该好好想想,采取些什么方法措 施来防止恐惧的加深,在纸上一一列出来,并“由易到难”地排 列出来,一步一步地做到。3、对于潜在的危险、威胁、恐惧等, 最好的办法是,从心理上做最坏的打算。通常,为了消除中学生 的高考焦虑,心理医生会与来访的学生一起讨论高考失利或落榜 的后果及其落榜以后的打算,道理就在于此。把失败考虑在前, 有利于以放松的心态参与竞技。这样,你就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应 对不测。著名的哲学家罗素提出过这种缓和恐惧情绪的技巧,即: 只要你坚持面对最坏的可能性,并怀着真诚的信心对自己说“不 管怎样,这没有太大的关系”,你的恐惧情绪就会减少到最低限 度。四川成都蓝天心理咨询所 (熊玲)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