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2[2] (2)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28513955 上传时间:2022-08-0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5.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练习2[2] (2)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练习2[2] (2)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练习2[2] (2)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练习2[2]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练习2[2] (2)(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设计 施教时期11年3月 日教学内容练习二共几课时3课型新授第几课时1教学目标1读懂小芳和爸爸的对话,了解有关磁悬浮列车的知识,并为句子加标点。2学习用不同的语言形式表达同一种意思。教学重难点学习用不同的语言形式表达同一种意思。教学资源磁悬浮列车是一种靠磁悬浮力(即磁的吸力和排斥力)来推动的列车。由于其轨道的磁力使之悬浮在空中,行走时不需接触地面,因此其阻力只有空气的阻力。磁悬浮列车的最高速度可以达每小时500公里以上,比轮轨高速列车的300多公里还要快手。磁悬浮技术的研究源于德国,早在1922年德国工程师赫尔曼肯佩尔就提出了电磁悬浮原理,并于1934年申请了磁悬浮列车的专

2、利。1970年代以后,随着世界工业化国家经济实力的不断加强,为提高交通运输能力以适应其经济发展的需要,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继开始筹划进行磁悬浮运输系统的开发。 中国国产磁悬浮列车,西南交通大学在2000年研制的世界第一辆载人高温超导磁悬浮列车“世纪号”以及后来研制的载人常温常导磁悬浮列车“未来号”等受到胡锦涛、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关注和充分肯定。据介绍,早在1994年,西南交大就研制成功中国第一辆可载人常导低速磁浮列车,但那是在完全理想的实验室条件下运行成功的。2003年,西南交大在四川成都青山磁悬浮列车线完工,该磁悬浮试验轨道长420米,主要针对观光游客,票价低于出租车费。悬浮列车

3、的原理并不深奥。它是运用磁铁“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性质,使磁铁具有抗拒地心引力的能力,即“磁性悬浮”。科学家将“磁性悬浮”这种原理运用在铁路运输系统上,使列车完全脱离轨道而悬浮行驶,成为“无轮”列车,时速可达几百公里以上。这就是所谓的“磁悬浮列车”,亦称之为“磁垫”。预习设计收集有关磁悬浮列车的资料学 程 预 设导 学 策 略调整与反思第一板块:处处留心(32分钟)1学生自由练习读爸爸与小芳的对话。预设:讨论了“这车为什么叫磁悬浮列车?”“它怎么会悬浮在铁轨上的?”学生交流交流:哪几句是小芳说的,哪几句是爸爸的回答。小组内分角色朗读对话。小组展示朗读。指名找出对话中的提示语。学生回忆:如何根

4、据提示语的位置来加标点。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加标点的练习集体交流小组内互相批改。2学习第二部分指名学生回答。学生练习读一读小芳说的话。指名读(要读出小芳兴奋的心情。)学生交流:为了表现列车的快,还能怎么说?学生自由练说。交流:假如你是小芳,坐在列车上,会怎么说呢?预设:哇,真像飞起来了一样!噢!空中列车,让我们和飞机赛跑吧!爸爸,“超人”的速度恐怕也没有我们快吧!眨眼之间就走了这么远啦,真比孙悟空的“筋斗云”还快呢!第二板块:明确任务,完成作业(8分钟)第一板块:处处留心1教学第一部分(1) 创设情境:爸爸带小芳坐了一次磁悬浮列车,这可是小芳第一次坐磁悬浮列车呢!她可激动了,让我们来听听她和爸爸说

5、了些什么?(2)自由读爸爸与小芳的对话,思考:小芳和爸爸讨论了哪些问题?通过和爸爸的交谈,小芳对于磁悬浮列车有了哪些了解呢?请学生谈谈。(3)再读这段对话,仔细分辨哪几句是小芳说的,哪几句是爸爸的回答。(4)小组内分角色朗读对话。小组展示朗读,指导读出人物不同的语气。(5)判断提示语的位置。再读对话,找出这里的提示语。(6)小组交流:如何根据提示语的位置来加标点。根据交流小结:提示语在前:提示语在后:(7)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加标点的练习,教师巡视。全班集体订正。(8)以后遇到不明白的事情也要像小芳这样多提几个“为什么”。2教学第二部分(1)磁悬浮列车的速度极快了,每小时可以走400500千米。小

6、芳第一次坐上磁悬浮列车,说了什么,又是怎么说的呢?自由读一读小芳说的话。指导读出小芳兴奋的心情。(2)小芳的话突出了磁悬浮列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车速快。思考:为了表现列车的快,还能怎么说?(3)学生在小内自由练说,教师巡视指导。(4)全班交流。师生评价第二板块:布置作业课内作业:小练笔:将自己练说的内容写下来。作业设计课外作业:完成一课一练单元自测2中的第一、三、四题。 “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设计 施教时期11年3月 日教学内容练习二共几课时3课型新授第几课时2教学目标1学会美观地书写钢笔字,知道半包围结构的字要写得端正,均匀,饱满。提高观察能力和书写能力。养成读帖的好习惯。 2熟记八个成语和

7、诗歌真知。教学重难点重点:帮助学生进行成语积累,丰富文化积淀。难点: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书写能力,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教学资源1. 纸上得来冬夜读书示子聿 (宋) 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2.、过沙头(杨万里)过了沙头渐有村,地平江阔气清温。暗潮已到无人会,只有篙师识水痕。理想不抛弃苦心追求的人,只要不停止追求,你们会沐浴在理想的光辉之中。 巴金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只小船,理想是小船的风帆。 张海迪 人有了物质才能生存,人有了理想才谈得上生活。你要了解生存与生活的不同吗?动物生存,而人则生活。雨果 每一个人要有做一代豪杰的雄心壮志!应当做个开创

8、一代的人。 周恩来预习设计1借助工具书理解成语的意思。2能读熟成语和真知。3收集有关真知的诗句或名人名言等。学 程 预 设导 学 策 略调整与反思第一板块:写好钢笔字(8分钟)1学生读题目。 2引导学生读帖,重点观察这三个字的结构和关键笔画的书写要求。在观察比较的基础上作出小结:“启、戴、氛”这三个字,都是半包围结构的字。 3学生认读“启、戴、氛”三个字 4学生观察,谈谈书写要点5学生练习描红。6.组内展示写的好的字,相互评价。纠正。第二板块:读读背背(30分钟)1.指名读读这几个成语。 开火车读成语。齐读成语。预设:浅尝辄止:略微尝试一下就停止。比喻学习或做事不肯下功夫,深入钻研。囫囵吞枣:

9、把枣子整个咽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比喻学习时生吞活剥,对所学的并不理解。浮光掠影:水面上的反光,一闪而过的影子,比喻观察不细,印象不深。不甚了了:了了,了解,明白。不太了解,不太清楚。天道酬勤:上天偏爱于勤奋的人们,付出的努力一定会得到回报。熟能生巧:熟练了就能产生巧办法,或找到窍门。寻根问底:追根究底,泛指弄清一事的来龙去脉。无所不晓:没有什么不知道的,指的是什么都懂。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交流。2.学习真知。(1)学生自由读(2)指名试读,相机正音。(3)理解诗句意思。(4)交流。学生再读。思考:在你的印象中真知是什么?我们要怎样做才能获取真知呢?在小组内谈谈自己对诗句的理解,并提出不懂的

10、问题。小组展示汇报。齐读全诗。自由背诵诗歌齐背诗歌。学生展示交流5、集体交流:课后搜集到的有关真知的诗句或名人名言等。第三板块:明确任务,完成作业(2分钟)第一板块:写好钢笔字1审题。(1)指名读题目。(2)明确练字的重点。2指导。(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启、戴、司”三个字。(3)引导学生读帖,重点观察这三个字的结构和关键笔画的书写要求。在观察比较的基础上作出小结:“启、戴、司”这三个字,都是半包围结构的字。(4)示范书写“启“。提醒学生注意:写这三个字时,既要注意被包围的部分要略伸出外框些,又要注意字中的撇、斜钩或横斜钩要写得舒展些。3练习。(1)学生练习描红,教师巡视指导。(2)根据

11、描红情况,教师即时小结,再让学生仿写。4、反馈。(1)展示写得好的字。(2)对于写得不够好的字,进行纠正,强化练习。第二板块:读读背背1熟记成语。预习作业1指名汇报预习情况,指导读准字音。交流成语意思,并体会每排两个成语在意义上的联系。师小结:这里的每排两个成语意思大体相同,读起来朗朗上口,同学们可以试着背诵出来。(4)学生练习朗读和背诵。2背诵真知。(1)出示诗歌内容,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2)指名试读,相机正音。(3)理解诗句意思。全班交流,教师适当点拨。(4)指导学生正确断句,读出节奏。(5)指导学生朗读全诗,并能正确、有节奏、有感情地背诵。(6)预习作业3:交流:课前你

12、收集到了哪些有关真知的诗歌或名言?第三板块:布置作业课内作业:熟记这八个成语,和真知完成一课一练单元自测2中的第二题。作业设计1.抄写八个成语两遍,能默写成语及真知。2.将搜集到的真知诗句或名人名言写在课前准备好的书签上。 3.选用一个或几个成语写几句话。“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设计 施教时期11年3月 日教学内容练习二共几课时3课型新授第几课时3教学目标1学习续编童话故事。 2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及想象力。让学生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锻炼。教学重难点1.表达时要有条理,语言流畅,声音响亮。2.认真倾听别人发言,有礼貌。教学资源1插图2已阅读过的狐狸和乌鸦的故事狐狸在树林里找

13、吃的。他来到一棵大树下,看见乌鸦正站在树枝上,嘴里叼着一片肉。狐狸馋得直流口水。他眼珠一转,对乌鸦说:“亲爱的乌鸦,你好吗?”乌鸦没有回答。狐狸赔着笑脸说:“亲爱乌鸦,您的孩子好吗?乌鸦看了狐狸一眼,还是没有回答。狐狸又摇摇尾巴说:”亲爱的乌鸦,您的羽毛真漂亮,麻雀比起您来,可就差多了。您的嗓子真好,谁都爱听您唱歌,您就唱几句吧!”乌鸦听了狐狸的话,非常得意,就唱了起来。“哇”她刚一开口,肉就掉了下来。狐狸叼起肉,一溜烟跑掉了。预习设计阅读狐狸和乌鸦的故事学 程 预 设导 学 策 略调整与反思第一板块:口语交际(30分钟)指名学生读题。指名讲述故事。小组内进行讨论,。集体交流。小组合作讨论后,

14、分别练说,互相评议,纠正。小组展示。师生评议。第二板块:写下故事(9分钟)学生起草将自己编的故事写下来。第三板块:明确任务,完成作业(1分钟)第一板块:口语交际1、审题学生读题,明确本次说说写写的具体要求。2、指导。(1)请学生讲述原狐狸和乌鸦的故事,讨论:乌鸦会上当,狐狸能得逞的原因是什么?(2)想一想,当狐狸再次遇到叼着肉的乌鸦的时候会怎么做?乌鸦又会怎么应付呢?再想想,可能会有几种结局呢?(3)学生选择一种自己觉得最合理的结局续编故事,分组练说,组员之间互相评议。提醒:(1)注意想象要合情合理。(2)人物角色的语言、动作、神态可描述细致些,这样故事才讲得有声有色。(3)故事结束时,还可以发表一下对故事人物的看法或说说故事告诉别人的道理。(4)每一组推荐代表到讲台上说,师生评议。第二板块:写下故事学生起草将自己编的故事写下来。第三板块:明确任务,完成作业课后作业: 回家将自己编的故事写完整并修改好。作业设计课后作业: 回家将自己编的故事写完整并修改好。7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