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20课教案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28448836 上传时间:2022-08-01 格式:DOC 页数:264 大小:29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国学经典20课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64页
国学经典20课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64页
国学经典20课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64页
资源描述:

《国学经典20课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学经典20课教案(26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国学经典20课教案弟子规弟子规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教学内容: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教学目标:1、引领学生诵读“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理解基本意思。2、通过诵读,陶冶学生情操,培养自觉搜索、不耻下问的行为习惯,指导言行。3、感受中华文化的根源

2、魅力,欣赏中华文化的语言美。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主动理解“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中相应语句的意思,理解经典中一些生僻字的读音与字义。2、进行个人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陶冶学生情操,进行中华传统美德的养成教育。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1、引领展示(1)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谨而信”的前两句“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谁能说说这两句的意思?(2)听说,有的同学已经把这两句话编成了歌、小品多种多样的形式,谁来展示一下?(学生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示诵读经典的快乐,给经典注入时尚的元素)建议拉近经典与学生的距离,激起孩子们探索的欲望,提高他们的兴趣,使

3、学生在愉悦中获得身心的全面发展;可以用丰富多彩的形式来展示自己的学习所得,比如:快板背、配乐吟唱、小品表演等,避免了枯燥乏味的“念经”式背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之获得成功的快乐。2、答疑解惑(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一章,让我们把这一章的内容完整地读一读。(齐读“谨而信”部分)(2)今天我们共同学习的是“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同学们自己读一读,看看有什么疑问?(借助书本,引导学生互相解疑)建议这个环节对于经典的学习定位于“答疑解惑”。问题由学生中来,课堂上更多的是“生成”。学生将学习时的疑惑提出,由师生共同解决。教师不同于教材体系的语文课教学,不做

4、“传道授业”式的讲解,不对经典原文做照搬理解。画面:生1:这一段的大部分意思我都懂,就是那个“晨必盥”的“盥”我不理解。师:你真是个善问的孩子,不过我要纠正你一下,“盥”这个字的读音是(gun)。生1:噢,我知道了,谢谢老师。师:真有礼貌!请你带着大家一起读读这个字。生1:带着大家齐读。生2:老师,“袜与履”中“袜”是指袜子,“履”是什么意思呢?师:这个词平常我们做动词用,其实它的本义是名词。你看看袜子和什么呢?哪个同学可以做他的小老师?生3:我知道了!“履”的本义就是鞋子!师:真聪明!学贵有疑!但还要善读书。还有什么不懂的,再读读书!我们这本弟子规后还有“经典解说”,请你试着向它求解!(学生

5、读书自学)建议在这个画面中,学生质疑提问,教师起引导、点拨作用。新课改要求培养学生质疑探新的精神。(3)这章所写的其实就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些行为习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但是这些细节往往影响到你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大家了解吗?(交流王安石的成就)(4)我们手中的这本弟子规里有一个关于他的小故事。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默读故事)建议故事生动形象,富有趣味和感染力,还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学生在读故事中能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本小节后配备王安石不讲卫生的小故事,和生硬的说教相比,这样浅显的小故事更易于让学生接受。3、链接“经典故事”不讲卫生的王安石(见弟子规第51页)4、“经

6、典拓展”(见弟子规第51页)(1)谁来谈谈自己的感受?(相机交流)(2)这个故事后还有几个小问题,你是怎么看这些问题的呢?(完成习题,交流)(3)如果我们能按这一章所说的去做,就能培养出良好的言行举止,将来自然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让我们齐背这两句!5、自由创编(1)弟子规是清代的儿童蒙学教材,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我们是新时期的弟子,在理解这几句的基础上,让我们来改一改、编一编!创作出具有时代特点的新弟子规。(配乐、独立创编)(2)编好了吗?在四人小组内好好交流交流,把你的大作读给伙伴们听,大家都要洗耳恭听!(四人小组交流)(3)你觉得谁创作得最好,推荐他代表你们小组展示给全班同学听。我们来

7、评评看谁编得最好,谁是我们班的“大学士”。(小组交流后推荐一名代表,全班展示)(4)还有许多同学也想展示自己的作品,现在你就可以去找你的小伙伴互相交流交流。(全班交流)评析如果说前面两个环节是诵读、理解,那么这个环节就是在理解基础上的运用。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联系实际,联系个人经验,创编具有时代特点的弟子规,赋予经典以鲜活的生命,以真正继承中华经典中的精华,弘扬民族精神。6、总结延伸(1)到这里,这一章就全部读完了。你能完整地背一背吗?(自由背)(2)我们来比一比、赛一赛。(分男女生比赛)评析这节课只是一个“驿站”或“加油站”。在课堂上更多的是让学生激发兴趣,受到熏陶,获得方法,所以课堂是以“

8、还准备读什么经典书籍”而结束的。给学生打开的是读经典的大门,读经典的广阔天空。让学生一直走下去,读下去论语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教学内容: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教学目标:1、引领学生诵读“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理解基本意思。2、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及时复习、勤于思考的习惯。3、感受中华文化的根源魅力,欣赏中华文化的语言美。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主动理解“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中相应语句的意思,理解经典句中多音字的读音和字义。2、进行及时复习、勤于思考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陶冶学生的情操,进行中华传统美德的养成教育。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1、交

9、流展示(1)出示论语学而篇第一一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你们还记得这段古文吗?这是我国哪位历史名人说的?(2)这段时间我们一起共同学习了论语学而篇第一部分,谁来为我们展示一下你的学习成果?(读背交流,可以按顺序读背,也可以把内容有联系地放在一起读背;可以单人读背;也可以邀请同学合作读背。)(3)学了论语学而篇第一后,孔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建议反复单一的读背会让学生对经典著作产生厌倦。所以要根据学生的兴趣,从他们的需要出发,给他们创建平台展示自己。同时,这个环节的目的既是复习巩固旧知,也是对不同的学习方式进行指导。建议学习不仅是停

10、留在知识本身,对于知识背后,尤其是这样的经典著作背后所蕴含的人文价值,教师也可以适当引领。(4)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论语学而篇第一。(齐读论语学而篇第一)2、答疑解惑(1)论语中还有许多思想至今仍然闪烁着夺目的光辉,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论语为政篇第二中的两则。(2)请看这一章的其中一句:“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出示相应内容和自学建议)默读文句,看注释或查字典理解字词,有不懂的地方记下来。和同学们交流,互相帮助解决问题。连起来自己说说句子的意思。(借助书本,引导学生互相解疑)建议无论是何种教学,学生都是学习的主体,即使是教学经典著作也不例外。学生自己产生的疑问,自己才有探究、解决的

11、兴趣。但论语这部经典是以文言文的形式呈现的,所以对于小学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要想自己解决问题,势必要借助外力。好的是,我们的这套丛书,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工具性,每一则都标有拼音,每一则后都有“经典注释”和“经典解说”环节,一定程度上已经帮助学生扫清了认读和理解的障碍,所以也帮助教师在教学时消除了理解的顾虑,这样为放开教学、鼓励学生充分自学奠定了基础。(3)交流汇报通过自学,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用你自己的话说一说。(提醒“为”的读音)找出句中的一对反义词。用“故”组词。这句话后来演化成了一个成语“温故知新”。(相继出示“新故”、“温故知新”)建议除了理解论语中的每一则的意思外,文字训练也可以适当

12、地贯穿在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词语的训练和积累,达到知识的迁移。同桌合作,一人读原文,一人说意思。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画面:师:通过借助书本以及大家的互相学习,现在还有什么问题吗?生(齐答):没有了。师:真的没有了吗?那么下面请大家做小老师了。这里有个问题你们思考过吗:“为什么温习学过的知识,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就可以做老师了?”生1:说明这个人聪明,有创造精神。师:这种解释是有些道理,但好像理由还不够充分。生2: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说明是获得了过去连老师也没有讲到的知识,如果把这新知识告诉别人不就是老师了?师:嗯,有道理。虽然这则论语是我们刚刚学的,不过这个同学已经可以“为师矣”了,因为你

13、已经把这个大家都知道的句子做了更充分的诠释。这就叫温故而知新。建议在教学中,对于文言文的理解,我们不应该只局限于对文字本身的理解,“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这样经典著作中所蕴含的人文理念才能为学生所吸收,经典著作的教育价值才能得以体现。了解了意思,再来读读原文。(4)“温故而知新”的确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但凡知识渊博的人都有这样的习惯。毛泽东主席就有这样的习惯,书中“经典链接”里就记载了他的故事。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默读故事)建议本书每篇后都有相应短小而富含哲理的小故事,和生硬的说教相比这些浅显的小故事更易于学生接受。链接“经典链接”:毛泽东读书(见论语第26页)“温故知

14、新”:请结合自己平时的学习,用“温故而知新”写一句学习感受。 读了这个小故事,你想说些什么?(交流感受)故事后的习题,就是用我们这则论语中出现的成语命名的。下面我们就是要对学过的知识进行新的理解和运用了。(完成习题,交流)建议既然教材本身的语言文字就有和本则论语教学相关的内容,当然要把握好这一契机,随时引导学生关注相关知识的迁移和运用,强化学生的认知。(5)如果我们能坚持这样去对待知识,养成这样的习惯,那么一定会受益匪浅的。让我们来背一背这则论语。(集体背诵)3、总结延伸(1)我们已经学了十几则论语了,这其中有些是教导我们如何学习的,有些是指导我们如何做事情的,还有些是教导我们如何做人的。你们

15、能自己总结一下学过的这十几则论语分别是属于哪一类的吗?(总结归类)(2)其中哪一则给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或者说对你的帮助最大,为什么呢?(结合实际,交流总结)(3)对于学习、对于生活,你有什么样的感悟呢?能试着像孔子这样用凝练的一句话概括出来吗?(自由创编)建议理解的目的是为了应用。这一环节中,学生能联系实际,自我提炼,说明他们已不仅仅停留在学知识的层面,而是具备了运用知识的能力。学到的知识能被学生自由运用,这才是我们教学所追求的,这样经典才能被赋予新的价值和新的意义。教学随感:我们为什么要读国学经典?少儿读国学经典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这个问题一直以来都在被人们所争论。综观近年来网络

16、及主流媒体对少儿读经典一事的评论,持批评意见者居多。反对少儿读经典的代表性观点是,历史已经证明,四书五经救不了中国,让孩子们背诵经典完全是在开历史倒车,培养不出现代化人才,万一把我们的下一代培养成百无一用的书生,于私不能养家糊口,于公不能报效国家,只怕悔之晚矣。从一个一线教师的角度而言,亲身经历让我深深感到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教。不是因为他们不聪明,相反,他们的智力、他们的眼界在不断地发展,应该说他们的起点更高。可是,他们却不爱学习,不懂得如何为人处事。而在我们那一部部国学经典中积淀了优秀的民族文化,中华民族的精髓都蕴含于此:其中有对学生心智的启迪,有对学生习惯的培养,有对学生审美的熏陶。所以,

17、我觉得国学经典教学有必要从娃娃抓起,让他们在记忆力的黄金时期熟读经典著作,在潜移默化中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道德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诫子书教材分析:诫子书是修身立志的名篇,其文短意长、言简意赅,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澹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荒唐焦躁。学习本文重在引导学生理解内容,把握主旨,体会情感,从中获得精神的力量: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并由此积累背诵相关警言以自励。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读准字音,掌握关键词句,理解文章内容,熟读成诵。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组讨论,探究式学习,体会作者情感,把握文章主旨。3、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文中深刻的人生理念和父对子的殷殷期望。教学重点:背诵

18、课文,积累警句,理解主旨,勤学励志,修身养性。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情感,赏析精彩妙点教法、学法设想:本篇文章短小精悍,辞约意丰,字字珠玑,掷地有声,有谆谆告诫之语,更溢满殷殷期盼之情。在教学中要达成目标,掌握重点,突破难点,采用的首要方法就是以“读”贯穿课堂始终:通过反复地读让学生自然成诵;让学生合作交流探究释疑理解作者情感,把握文章主旨,联系现实实际谈体会,赏析品味拓展积警句;中间穿插历史背景小故事,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兴趣,感受诸葛亮的人格魅力,提升自己的品德素养情趣。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丞相名垂汗简青,书台犹在谁复登”“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千古良相诸葛亮不

19、但是陆游、文天祥笔下的精英忠魂,更是后人眼中的智慧化身。他一生立志“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为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更以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高风亮节言传身教,惠及子女。诸葛亮是在岁的时候逝世的,在逝世前他曾经对他五岁的儿子说过一段话,这段话后来一直被诸葛家族奉为祖训,可见他对诸葛子孙有着多么深远的影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段话(板书:诫子书),相信大家也一定受益匪浅。二、初读,读熟课文:1、解题:诫子书,告诫儿子的一封家书。2、找生朗读课文,师点拨存在的问题。3、师范读,提示长句停顿。示例: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指定学生诵读,余生纠正,后齐读)4、学生自由朗

20、读。5、指定一名学生朗读,听者点评(从字音、停顿两方面)。6、学生齐声朗读。三、精读,疏通文意:1、自主学习:学生借助课下注释,工具书自主译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圈画疑难问题。师巡回指导。2、合作探究:小组合作,解决个人疑难问题。探究不成的,小组代表上台板书。师参与讨论。3、总结交流:1)四人一组互相翻译课文,交流指正;2)典型代表两名译文,师阐述自己观点,供参考。四、读,赏析文章:故事引子: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他躬耕陇亩时“苟全姓名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但注意结交名士,研读古籍,留心时政,常以管仲、乐毅自励。被刘备三顾茅庐请做军师之后就提出著名的隆中对,策动孙、刘联盟,

21、大破曹操,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蜀汉建立,拜为丞相。为完成统一中原,兴复汉室的大业,他效忠先主,辅佐后主,外联东吴,内修政理,南征平叛,北抗强魏,先后五次北伐魏国,终因积劳成疾而逝世,享年54岁,临终遗嘱“掘棺材之地,穿平常服饰,不配器物”,留给子孙的财产只有桑800株,薄田15公顷。他以自身言行感染激励自己的子孙,“善政嘉事”,“美声溢誉”,其子诸葛瞻、诸葛尚均义无返顾,为国捐躯,一家三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深为后人传诵。由此引申:1、集体探究:(1)葛亮写这封家信的用意是什么?(学生举手发言)(告诫儿子要注意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表达了他希望后代志存高远的厚望)(2)文

22、本作者抓住一个“静”字,围绕学习告诫儿子要成材必须具备哪几个条件?(淡泊、立志、惜时)其原句分别用逻辑学中的“否定之否定规律”(双重否定句式)来强调其重要性,找出这几个句子,再次加以品读,联系自身实际,谈谈感受体会。A、淡泊: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B、立志: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C、惜时: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萎,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3)请按照议论文的结构来给文章分层,并找出论点句,治学、修身、惜时句,再次品读。(按照板书提示分组讨论完成,后总结再板书)板书:提出论点正(静)反(躁)两方面论证(治学、修身)劝戒惜时,有所为A、论点句:静以修身,俭以养德;B、治学(静

23、):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正)。C、修身:(躁):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反)。D、惜时:(见上,略)(4)按照板书提示思路,引导学生背诵原文。自背。互背。齐背。五、读,积累词句:学生再次放声朗读课文,圈画自己喜欢的句子。六、业设置:1、背诵全文,积累警句。2、请同学们查找历代歌咏人间真情的诗词,分门别类加以整理,一周后在班内开展一次“人间自有真情在”为主题的诗词诵读活动。板书设计:诫子书诸葛亮淡修身宁泊静明治学致志惜时远。孔子家语教材分析:孔子家语孔子当年教学的时候弟子各有所记,记录孔子言语和孔子当时与弟子等有关人物进行对话的记录。教学目标:1、读准字

24、音,掌握关键词句,理解文章内容,熟读成诵。2、通过分组讨论,探究式学习,体会作者情感,把握文章主旨。教学重点:,积累警句,理解主旨,勤学励志,修身养性。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论语大家都熟悉了吧,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也是记录孔子言语和孔子当时与弟子等有关人物进行对话的记录,叫孔子家语。二、初读,读熟课文:1、解题:孔子家语孔子当年教学的时候弟子各有所记,记录孔子言语和孔子当时与弟子等有关人物进行对话的记录。2、找学生朗读课文,师点拨存在的问题。3、师范读,提示长句停顿。“芝兰生于深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以困穷而改节。故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

25、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又曰:不以无人而不芳,不因清寒而萎琐;气若兰兮长不改,心若兰兮终不移。”三、精读,疏通文意:1、自主学习:学生借助课下注释,工具书自主译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圈画疑难问题。师巡回指导。2、合作探究:小组合作,解决个人疑难问题。探究不成的,小组代表上台板书。师参与讨论。3、总结交流:1)四人一组互相翻译课文,交流指正;2)典型代表两名译文,师阐述自己观点,供参考。四、研读,赏析文章:芝和兰这两种香草生长在幽深的山谷中,但它们不会因为没有人来欣赏它们变得没有香气;人格高尚的人修行道义以

26、身立德,他们也不会因为艰难窘迫物质贪乏而改变气节。所以说,与人格高尚的人住在一起,就好像住在了放有芝兰的屋子里,时间长了闻不到它的香气,是因为你已经为之同化,满身是香了;而与品德低劣的人住在一起,就好像住进了卖咸鱼的店铺一样,时间长了闻不出它的腥臭,是因为你已与之同化满身臭气了。放有红色朱砂的地方会使其染红,而放有漆墨的地方会被其染黑,因此,想要做君子的人或者说是君子,都会慎重选择他们所居所处的环境。事实上,君子就像芝兰和松梅一样,不会因为没有人来而不芳香四溢,也不会因为清苦卑微而变得庸俗丑陋;他们的志气如香兰一样天长地久不会改变,他们的信念如芝兰一样坚定不移始终如一。五、朗读,积累词句:学生

27、再次放声朗读课文,圈画自己喜欢的句子。六、作业设置:背诵全文,积累警句。从军行教学目标:1、边塞诗歌的特点。2、借助教材注释,结合课外资料,通过学习,正确理解古诗的大概意思,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边塞诗歌中意象的运用。3、学习诗歌的对比,了解诗人不同作品的特色。教学重难点:1、理解边塞诗歌中诗人怀乡思亲之情。2、学习诗歌的对比,了解诗人不同作品的特色。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准备:幻灯片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简介作者1、背诵学过的古诗,漫谈学习古诗的方法。2、揭示课题,板书:从军行3、简介作者及时代背景。4、介绍从军行一共诗七首,本课学习的是其四和其五。二、初读古诗,引入意境1、

28、教师范读,激发热情。2、自读,扫清障碍: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字典读准字音。反复读,读正确,读熟,为理解古诗扫清障碍。同桌互读,互相正音。3、指名读,注意读出停顿。三、再读古诗,理解诗意1、理解词语。结合注释、查字典或其他工具书,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及其在表达思想感情中的作用。2、借助插图,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对两首古诗的理解。3、交流对诗歌大意的理解,教师相机指导四、布置作业:熟读古诗第二课时一、复习1、指名读古诗,理解个别字词的意思。2、分别说说两首古诗所描写的内容。二、细读古诗,感悟意境(一)学习从军行(一)1、出示课文挂图,教师感情朗读。2、出示问题,引导读、悟:(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

29、景象,从中你有什么感受?(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戍边将士的什么精神?3、指名读,体会诗情:假如你是作者王昌龄,你该怎样读才能把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4、指导背诵。(二)学习从军行(二)1、指名读,画出表示时间的词语。(夜、平明)2、感悟诗情(1)读诗的前两句说说你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这支横行大漠的健儿,将要演出怎样一种惊心动魄的场面呢?在这种悬想之下,再读后两句:“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2)结合诗句说说你从诗的后两句感受到了什么?3、诵读古诗,体会边塞军队的威武形象。三、布置作业1、背诵课文,默写从军行两首。2、收集赞美爱国精神和英雄气概的古诗,读一读,背一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

30、感教学目标:1、感受我国古代进步诗人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忧国忧民,珍视友情的高尚情操。2、学会本课3个生字,能说出课文后第1题句子中6个带点词的确切意思,并能正确理解诗句。3、理解陆游在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重点:逐字逐句地理解诗的意思,边读边想象诗歌描写的情景;难点:理解陆游在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准备:幻灯片相关资料:注释篱:篱笆,用竹子、树枝等编成的围墙。河:黄河。仞:古代长度单位,七尺或八尺为一仞。五千仞,形容山非常高。岳:指西岳华山。摩:触摸。遗民:指沦陷在金人占领地区的宋朝百姓。胡尘:胡(金)人兵马践踏扬起的尘土

31、。王师:指南宋军队。译文三万里黄河东流入大海,五千仞华山高耸接青天。铁蹄下遗民欲哭已无泪,盼望官军收失地又一年。赏析同示儿诗一样,这首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也是一篇很富有爱国感情的作品。作者两岁时,北宋被金灭亡,所以他从小立志要杀敌报国,后来更是多次亲赴前线。这首诗写于1192年,他已退居在山阴家中,而北方领土仍在金人统治下。深秋的早晨,他推开篱笆院门,迎面凉风吹来,更增添了他的痛苦悲愤。虽然已是68岁的老人,而且身处贫困,但他仍然念念不忘沦陷区内的大好河山,以及金人奴役下的北方人民他们哭干了眼泪,望眼欲穿地盼望南宋军队早日解救他们,却一年又一年地白白等待。对此,作者寄予了深切的同情。“遗民

32、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两句诗,是诗人对南宋饱含强烈愤怒的控诉。“河”,指黄河,哺育中华民族的母亲;岳,指东岳泰山、中岳嵩山、西岳华山等立地擎天的峰柱。巍巍高山,上接青冥;滔滔大河,奔流入海。两句一横一纵,北方中原半个中国的形胜,鲜明突兀、苍莽无垠地展现在我们眼前。奇伟壮丽的山河,标志着祖国的可爱,象征着民众的坚强不屈,已给读者以丰富的联想。然而,如此的山河,如此的人民,却长期以来沦陷在金朝贵族铁蹄蹂躏之下,下两句笔锋一转,顿觉风云突起,诗境向更深远的方向开拓。“泪尽”一词,千回万转,中原广大人民受到压迫的沉重,经受折磨历程的长久,企望恢复信念的坚定不移与迫切,都充分表达出来了。他们年年

33、岁岁盼望着南宋能够出师北伐,可是岁岁年年此愿落空。当然,他们还是不断地盼望下去。人民的爱国热忱真如压在地下的跳荡火苗,历久愈炽;而南宋统治集团则正醉生梦死于西子湖畔,把大好河山、国恨家仇丢在脑后,可谓心死久矣,又是多么可叹!后一层意思,在诗中虽未明言点破,强烈的批判精神则跃然可见。教学过程:一、整体通读,把握诗境1、介绍作者陆游及写作背景2、指名朗读古诗,听听是否读得既正确又通顺。3、全班齐读古诗二、分步解读,品悟诗情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正确、读通顺。读后借助课文注释,试着说说诗的大概意思。2、指名朗读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读后说说题目的意思。3、指名说说诗的大意,随机指导理解“三万里河”

34、和“五千仞岳”的虚指写法。4、疏通诗义后追问:这里的“胡尘”,写出的难道仅仅是金兵战马所扬起的尘土吗?听音效展开想象:在金兵战马嗒嗒的践踏声中,你仿佛看到了一幕幕怎样的场景?哀声遍野,生灵涂炭。老人在流泪,小孩在流泪,妇女在流泪,北宋的遗民在流泪啊!(板书:泪)这滴滴流淌的是怎样的泪啊?金兵横行,遗民泪尽,国破家亡,生灵涂炭,这是何等凄凉、何等悲惨的生活呀!当你面对这一切的时候,你的心情是什么?请你怀着这样的心情读读这首诗吧!4、参读陆游的示儿,深化感悟。“南望王师又一年”,你可知道,这“又一年”是多少年吗?诗人陆游写这首诗的时候,中原已经沦陷整整年了。同学们,年啊,个月啊,个日日夜夜呀!引读

35、“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又一个十年过去了,遗民们苦苦盼望的南宋王师来了没有呢?背诵陆游示儿,南宋王师盼到没有,你是从哪儿体会到的?(但悲不见九州同)此时此刻,你还体会到了什么?古诗读到这里,你觉得“遗民”的“遗”仅仅是“遗留”的意思吗?(遗忘、遗弃)是谁早早地遗忘了他们?是谁无情地遗弃了他们?三、整体参读,体察诗蕴1、杭州的权贵们在歌与酒的沉醉中昏昏度日,中原的百姓们却在金兵的铁蹄下苦苦期盼、度日如年学生齐读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迎凉有感的背后,是诗人一颗怎样的心在跳动啊?2、面对醉生梦死的南宋权贵,面对水深火热的北宋遗民,面对忧国忧民的爱国诗人,你想对谁说些什么?(自由选择,自由

36、练笔。畅谈体会,随机点评。)3、沉沦的是无道昏君,堕落的是无耻佞臣。(课件播放MTV满江红)面对破碎的河山,面对苦盼的人民,抗金名将岳飞喊出了“尽忠报国、还我河山”的豪言壮语。国学经典三字经教学目标:1、诵读三字经原文“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一段,理解其义,达到熟读成诵。2、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知道德才兼备的人才能被世人称颂。3、了解大禹治水的故事。教学重点:实践中达到朗读成诵。教学难点:知道德才兼备的人才能被世人称颂。教学准备:课前了解“三王”的故事。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师:这几天,我们这儿都是阴雨绵绵,给我们上学和生活带来很多的不便。但是在海南省,从上月底开始已经连续下

37、了9天大暴雨,范围波及15个市县,受灾人口达164、8万,海南万宁特大暴雨中心区致经济损失约5亿元,是1951年海南省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大暴雨过程。水灾如此严重,我们不得不说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治水。早在夏朝就有一个君主对治水很有办法,他就是大禹。你听说过他治水的故事吗?2、是啊,大禹是一位很好的君主,为了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得到了百姓的拥戴,孔子论语泰伯篇中说:“禹,吾无闲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禹,吾无闲然矣”!意思是:对于大禹,我没有什么好批评的,为什么呢?因为他自己吃的很差,但是把祭祖先祭神的祭品办得非常丰盛;自己穿得很差,

38、但是把祭服,祭祀时穿的衣服做得很华美;他住得也很简陋,不住好房子,但是却把力量完全用在水利建设上。对于禹,我没有什么好批评的。这是孔子的原话。这就足以证明在孔子的心目中大禹的地位是多么崇高。我们的三字经就把大禹这个有名的人物编了进去。你想读一读吗?二、大声诵读、品读解意1、初读感知。(1)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2)指名读。(3)教师领读,学生跟读,初步感受语言的韵律美。(4)全班齐读。2、品读解意,边读边试解释内容。(1)从这四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夏、商、周是中国历史上的三个朝代,夏统治了四百年,商朝统治了六百年,周朝统治了八百年。禹、汤和武王指的是三个君主。(2)你听说过他们的故事

39、吗?学生分小组说说各自收集的故事。再每组推举一名代表来介绍故事。(3)小结:从这些故事中你懂得了什么?你认为他们为什么能得到世的人尊敬?(4)是啊,商汤、周武王和大禹一样,也是非常善良、仁爱、开明的国君,所以这段经文的意思是:夏朝的开国君主是禹,商朝的开国君主是汤,周朝的开国君主是武王。这几个德才兼备的君王被后人称为三王。(5)让我们带着崇敬的心情再次诵读,学生齐读。3、各种形式朗读(1)学生练习朗读(2)男生、女生赛读(3)小组比赛读4、背诵比赛A、重点字空留记忆夏()商()周()称三王B、主句缺失记忆夏有禹()周武王()5、理解“称三王”(1)这里的“王”字,不是指哪一个具体的帝王,而是特

40、指“王道”。王字是“三画而连其中”,三画表示天地人三才,中间是顶天立地的一竖代表道,即孔子所谓“吾道一以贯之”。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王,天下所归也”。王既然是垂示于天地间的大道,它在人间的首席代表天子人王,也应该顶天立地,成为人群的典范和样板。王道指的是先王之道,即夏商周三王的统治方法。三王的统治用的是仁义道德,其结果就是无为而治,天下太平,这种政治体制是王道。历史上描绘这个时期,是五日一风,十日一雨,万民乐业,天下太平。三、联系实际,感悟升华如果你长大后,做了市长,甚至是国家主席,你会怎么做呢?四、课堂小结,提出希望说说本节课的收获。板书设计:夏有禹,商有汤,周武王,称三王弟子规教学目标:

41、1、熟读弟子规入则孝部分。2、通过讲解及活动体验,培养学生的孝心。教学重点:1、熟读成诵,感受孝心的魅力。2、联系实际,抒发孝心。教学过程:一、课前热身,弟子规知识抢答赛。老师知道,同学们都可以背诵弟子规,甚至可以倒背如流。关于弟子规的知识,你知道的有多少呢?让我们一起进入知识抢答赛。1、弟子规的作者是谁?2、弟子规分为几个部分?3、弟子规的作者是谁?4、弟子规的意思是什么?二、热情诵读,齐诵弟子规入则孝。1、读书的要求有那些?你能做到吗?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2、齐诵入则孝部分。3、小组比赛读。三、进入主题,讲解“亲有疾不离床”部分。讨论:1、怎样做才是孝顺的好孩子呢?2生病的感觉

42、是怎样的呢?生病的时候你最希望身边的人怎么照顾你?3、父母生病的时候会怎样想,他们希望我们做子女的怎样做呢?4、古时候,孝顺的儿女是这样做的(出示PPT: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有谁知道这句话的意思?(生说,教师补充)5、感动你的地方是哪里?(药先尝,不离床)父母心中会怎样想呢?四、情景体验,感悟孝道。古时候子为父母尝药,是为了为父母试探药的温度。可是现在我们不能为父母尝药,因为乱吃药是危险的。当父母生病的时候,我们可以怎样做呢?小组讨论后请一个小组到讲台上表演。(一个扮演生病的母亲,一个扮演儿子)请大家给出建议和意见。给予鼓励。五、积极讨论,解决问题。1、我们班的同学们都很聪明,现在

43、有一个小朋友遇到了一个难题,你们能帮他解决吗?2、讲述故事:“小明想跟妈妈学家务,可是妈妈说只要专心学习就好了。小明要怎样做?”同学发言。3、你们真是有礼貌的孩子。你们觉得说服妈妈要注意哪几点?(礼貌,有道理,恭敬)4、如果妈妈仍然坚持自己的看法呢?你该怎么办?(找机会再和妈妈讲)六、情景表演,小组活动。如果遇到下列问题的时候,你会解决吗?讲述:小明的爸爸随手把垃圾扔到车窗外,小明该怎么劝说呢?小组活动,然后展示。七、总结升华,神情寄语。孝心是最美的品质,孝顺的孩子是最可爱的孩子。让我们从小事做起,做一个孝顺的孩子!齐诵入则孝部分,结束本课。论语(一)同学们,诵读论语,不仅仅是学习语言,更是在

44、学习我们民族的文化,希望大家做一个有中国灵魂,有世界眼光的中国人。教学目标:1、从日常生活入手,学习有关信的论语章句,激发孩子学习论语的热情。2、理解诚信的涵义,懂得诚信的意义。3、学习经典语句,培养文言语感。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交友需“信”这些语句历经2500多年的淘洗,已经沉淀到我们内心的深处,成为我们思想和语言的一部分,孩子们,这就是“经典”。经典该怎么读?请你们大声地、悠扬地来读。在你刚才读得这些论语章句中,哪一句提到了交友? 板书:交友生背:子曰:“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读对了,但不够韵味悠扬!)什么意思呀?(言而有信,也就是说到做到,遵守承诺。)谁还有不同的理解?板书:诚信你

45、能结合自己的例子说说怎么才是“言而有信”吗?中国自古以来就特别强调诚信的重要性,朋友间更看重诚信的品格。“失信”者必将失去朋友;“守诚”者一定能赢得真情。诚信,可以让我们打开友谊的大门。我们请大家再读。二、解析字理,明白“信”义为什么要特别强调“言”而有信呢?那是因为“信”和“言”和人的口有关。在我国第一部按部首编排的字典说文解字里,对“信”这样解说:信,诚也。诚实不欺。字形采用“人、言”会义,是会字。信,金文 (人) (口,说话),表示开口许诺。有的金文 (千) (言,说话),表示用千言万语保证。造字本义就是:许诺,发誓,自然和言有关。我们没有看到拍拍手、跺跺脚来许诺、发誓的。引申为守信、可

46、靠等意思。所以论语中有这样一句话:言必信,行必果。三、走进曾子,教子需“信”孔子的言行深深影响到了他的弟子。相传孔子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在诚信方面最听孔子教诲的是谁,你知道吗?不错,是他的得意弟子之一曾子。曾子谨遵老师教诲,每天要多次做一件事:反省自己,反省什么呢?请你读论语,找答案: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师:读对了,但洪亮、悠扬,不像自我反省的味道,反而像自我表扬!谁再来读!)最先反省的是“对人对友忠信吗”,最后反省学的语文“复习了吗”。可见,在孔子、曾子的心中,(道德修养)比(知识的学习)重要的多。所以,儒家圣贤非常重视诚信品德,非常重

47、视对小孩子的诚信教育。于是,曾子家的(猪)遭殃了。谁来读一读这篇小古文:曾子杀猪师:你读得很好,特别是文中的多音字、通假字都读对了。曾子的这番话,你读明白了吗?同位俩结合注释,互相读一读,议一议。师:那你觉得这猪,这头养了多年的猪,杀了值不值?(生说:孩子学到了诚信,对他以后做人做事都很有益。)曾子给天下的父母上了很好的一课,要诚信教子。板书:教子四、货真价实,经商需“信”虽然这“教材”贵了点,但为了培养孩子的诚信品德,挺值。如果孩子将来不讲诚信,坑蒙拐骗,少的可能就是(孩子的幸福和自由)。(学生举例、展示自己搜集的失信案例)一件件触目惊心的新闻事件,让我们感觉到:不仅“交友”“教子”需要诚信

48、,还有什么需要诚信?板书:社会板书:经商一个人如果不讲诚信,那他真是什么事都做得出来。真可谓:“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出示: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没有了诚信,个人将像脱缰的野马;没有了诚信,社会这辆大车,就像没了方向盘。而有些人,牢记儒家教诲,三省吾身,坚守诚信,谱写出一曲曲感人的诚信佳话。(谁带来了这样的故事)学生交流搜集的资料师:看了这个故事,海尔集团崛起的秘诀是什么?经商需要诚信,诚信赢得信誉。板书:经商做生意货真价实,公平交易,才能长久。能把儒家的思想和道德准则变成自己的商业智慧,这就是“儒商。”六、治国理政,同样需“信”个人失信,会被拉黑。企业失信,倒闭破产;国君失信,家破

49、人亡。在中国的历史上,因为失信而付出代价最大的人是谁?(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丢了王位,失了性命,国破家亡,身败名裂。)即使外敌不来入侵,周幽王能治理好国家吗?板书:立国(生议论)那我们可以送给周幽王那句论语中的话:子曰: “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指导理解:道、千乘)治理中等以上的国家上,必须要取信于民,只有赢得百姓的信任和拥护,国家才能政令畅通,世界无敌。“诚信”是为政之道,立国之本。七、归纳诵读,总结提升同学们,通过今天的课堂,你对“诚信”二字是否有了更深的理解。(生谈)论语中阐述的“信”,无论是修身,齐家,还是治国,平天下,都应该是我们坚守的品德。我提议:我们再来

50、齐诵这些论“信”的句子。(齐诵)1988年7月1日, 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发出了联名倡议:“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要回到2500年前,从中国孔子那里寻找智慧!”你找到智慧了吗?信。信,只不过是论语中的一种智慧,论语中还有“仁义礼智”等好多智慧,当当今世界价值观混乱、陷入迷茫和纷争的时候,孔子这些智慧尤为显得熠熠生辉。所以孩子们,我们身为孔孟之乡的孩子,身在以“孔子”命名的学校,当亲近经典,践行诚信,无论面对什么诱惑,都能是非分明;无论身处什么岗位,都能坚守诚信砥柱中流。论语(二)今天让我们一起再来学习论语。请同学们展开自己的学习资料,读一遍这些论语中节选的经典语句。注意读准确

51、字音,读通顺句子。好,大家都读完了,我检查一下读好没有?指名读。读完之后大家有什么发现? 你知道这些语句的意思吗?对,你的眼光真了不起,这些都是关于做“君子”的语句。我们在生活中常常遇到这样的评价:这个人是个君子,那个人做的是不够君子。而且,被称为君子的人很高兴,说到不够君子的人就像受到批评和侮辱一样。那么什么是君子呢?君子就是让我们再次走进这些论语经典。小组成员共同研读教材纸上选取的论语写到君子的语句,结合译文,想一想君子具有哪些品格?你最推崇哪些君子品格?说说理由。并请你把最推崇的君子品格词语或短语写到君子树上。同学们介绍一下。古往今来,我们中华民族涌现了非常多的君子,可以说,每一位仁人志

52、士都是君子。这些君子成就了中华民族的民族魂。让我们一起来观看君子故事,学做君子。看故事,学君子:从子路身上,我们学到了君子的哪些品格?读故事,学君子 :我们再来看两个故事。看又学到了什么?读论语,讲君子 :你还知道历史中哪些著名的君子人物或君子故事?读论语,践行动:生活中,你将怎样努力做一名少年君子?读论语,辨行为 :读论语,唱君子 :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的君子精神传颂至今,他们的君子魅力让我们敬佩不已。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不过有的同学也在怀疑:君子的要求那么高,我能不能做君子?同学们,我可以毫不犹豫的告诉你:每一个人都能做君子。孔子说:道不远人!只要你心生向往,努力践行,勿以恶小而

53、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坚持用君子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你就能无限靠近并能达到。尤其我们是中国少年,更应该做时代的少年君子。因为我们要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就应该从少年做君子。那么我们该怎样做新时代的少年君子呢?这是我们对未来人生的庄严承诺,这是我们终身不渝的铮铮誓言。每一位立志做君子的学生都应该起立宣誓:我要做君子,今天做君子,明天做君子论语关于诚信的句子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2、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3、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4、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5、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

54、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6、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7、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8、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9、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诚不以富,亦只以异。10、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已者。过,则勿惮改。1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12、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

55、人。13、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关于诚信的句子释义一、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人办事没有尽心尽力吗?与朋友交往没有做到诚实守信吗?老师传授的学业没有经常复习吗?”二、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译文)孔子说:“治理一个大国,要严肃认真地处理政事,讲究信用,节省财用,爱护臣下,根据农事的忙闲合理使用民力。”三、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译文)孔子说:“年轻弟-子,在家孝顺父母

56、,出门敬重兄长,言语谨慎守信博爱众人,亲近仁人。做到这些后还有余力,就用来学习文化典籍。”四、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译文)子夏说:“对待妻子,能看重其品德而不看重其容貌;侍奉父母,能尽心尽力;侍奉君主,能献出生命;与朋友交往,说话守信用。(这样的人,)虽然说没有经过学习,我必定说他学习过了。”五、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已者。过,则勿惮改。”(译文)孔子说:“君子不庄重,就不会有威严;从事学习,学业就不会巩固。要把忠诚和信实作为(待人处事的)主导思想。不跟与自己不同道的人做朋友。犯了错误

57、,要不怕改正。”六、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译文)有子说:“诺言符合义的原则,才可以实践诺言。恭敬符合礼的原则,才可以免遭耻辱。依靠自己的亲族,也就可靠了。”以上出自学而篇七、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为政篇(译文)孔子说:“一个人不讲信用,不知他怎么做人哩!(就像)大车少了輗,小车少了軏,车子还怎么能走呢?”八、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述而篇(译文)孔子从四个方面教育学生:古代文献,行为规范,对人忠心,诚实守信。九、子张问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

58、其死,是惑也。诚不以富,亦只以异。”-颜渊篇(译文)子张问怎样提高道德,辨清昏惑。孔子说:“注重忠信,遵从道义,就能提高道德。爱一个人,就希望他活着,厌恶他,就巴望他死掉。既希望他活着,又巴望他死掉,这样(好恶无常)便是昏惑。(诗经上说:)肯定不会困此得到好处,只会收到相反的结果。”十、子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子路篇(译文)孔子说:“说话一定兑现,做事一定果决。这是(不懂变通的)固执的小人呀!不过也可以算是再次一等的士了。”十一、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

59、行。”子张书诸绅。-卫灵公篇(译文)子张问怎样(使自己)行得通。孔子说:“说话真诚守信,做事厚道谨慎,那么即使到了落后野蛮的国家也能行得通。如果说话不真诚守信,做事不厚道谨慎,那么即使在本乡本土,难道能行得通吗?站着时,似乎就看见忠信笃敬几个字在自己面前,坐车时,似乎就看见这几个字刻在车辕的横木上,做到这样就处处行得通了。”子张把这些话写在自己的衣带上。十二、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季氏篇(译文)孔子说:“三种朋友是有益的,三种朋友是有害的。同正直的人交友,同守信用的人交友,同见闻多的人交友,就有益。同阿谀奉承的人交友,同表面友善

60、的人交友,同花言巧语的人交友,就有害了。”十三、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阳货篇(译文)子张问孔子,怎样做可以称仁。孔子说:“能将五种品德施行于天下,就可以称仁了。”子张说:“请问哪五种。”孔子说:“恭敬,宽厚,信实,勤勉,(给人)恩惠。恭敬就不会招来侮辱,宽厚就能得到众人拥护,信实就会得到别人任用,勤勉就会有成绩,(给人)恩惠就足以使唤人。”一、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人办事没有尽心尽力吗?与朋友交往没有做到诚实守信吗?老师传授的学业没有经常复习吗?”二、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译文)孔子说:“治理一个大国,要严肃认真地处理政事,讲究信用,节省财用,爱护臣下,根据农事的忙闲合理使用民力。”三、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