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冲突

上传人:d****1 文档编号:128438976 上传时间:2022-08-0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1.1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科学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冲突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科学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冲突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科学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冲突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科学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冲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冲突(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自然辩证法作业浅谈科学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的冲突与协调我国著名的机械工程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先生曾说过,“从表面上看,科学是求 真,解决对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认识问题;人文是求善,解决的是精神世界的认识问题。但 从两者内在的关系来看,真为善奠基,善为真导向,两者不可分割。”科学技术文化与人文文 化是人类文明的左膀右臂,两者在浩瀚的文明发展史上相爱相杀,纠葛不止。可以说世界范围内,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前,人文文化的发展状况要远比科学技术的发 展要繁荣。在那个长达几千年的时间跨度里,无论是在东方还是在西方,科学技术的发展都 受到了歧视和打压,被视作一种与固有人文、宗教精神格格不入的“异者,”

2、是一种可怕的需 要打压的冲突,是荒谬而又可笑的“外乡人。”15 世纪至 17 世纪时,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等发现和发展了“日心说,” 这个本可以 让人类对宇宙星空的认识进一个大步的新发现,却因为与天主教所遵从的“地心说”相悖而得 到罗马教廷的封杀和禁锢。以至于,在天体运行论出版以后的半个多世纪里,“日心说” 极少受到人们的关注,支持者更是寥寥无几。在中国古代,汉武帝“废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学说一步步成为统治思想。朝廷 里一些迂腐的儒士片面理解儒家典籍中孔子对待技术的思想,将科学技术视为“艺成而下”的 “小道。” 头脑灵光的年轻人都秉持“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观念,鲜有人涉足民用工

3、具或 军事器械的革新创造。有发明被采纳,无非也是因为辅助了人文文化的发展而得已延存,如 造纸术与活字印刷术等。从文艺复兴开始,科学技术逐渐赶上人文文化的发展步伐,两者开始有了一些新鲜而 有趣的交融。达芬奇的著名素描维特鲁威人就是一部科学与人文完美融合的经典之作。 达芬奇将生物学基础(形体和比例)和几何学知识(方形和圆形)都运用到这幅人体素描之 中,使维特鲁威人在他的妙笔下既展现出精妙的比例又有了艺术的美感。中国改革开放之后,在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的号召下,各级政府、大 中专院校、研究所都将推动各自领域科学技术的发展定为最重要的工作。一大批知识青年投 身于科学技术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

4、用中,曾被长期冷落的科学技术终于在知识体系中翻身, 成为先进和富强的代名词。国家对科技的重视造就了科学技术文化的繁荣,也成就了我国经 济飞速发展的三十年。此时,已没有人再说科技使无关紧要的东西,更没有人用排斥的眼光 看待它。科技一跃成为了无比重要的一个工具,甚至一度超越“人文”在人们内心中的地位。进入 21世纪以来,尤其是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我国的发展不再是单 打独斗,而是与国际社会接轨。除了获得巨大的国际市场这一好处外,我们也面临着来自各 方面的冲击和竞争,而文化竞争就是一方面。改革开放带给人民群众的实惠就是物质生活极 大的丰富,这不能不说是国家大力倡导科技强国战略的硕果。然

5、而,这在另一方面也造成了 人文文化发展的滞后。广大群众普遍拥有了充裕的物质条件,但却没有相对丰富的精神生活。 于是,外国的文化产品趁着国内市场的空缺而迅速涌入。进口的文化产品带来的是西方文化, 而西方文化在我国的传播造成了“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盛行和人民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不自 信,这两者的后果就是国人道德观念的沦丧与一系列有悖社会公德的违法活动的出现。如食 品生产中“毒豆芽、”“地沟油、”“激素奶”等有毒食品的层出不穷以及拐卖妇女儿童、建造“豆腐渣” 工程、在景区乱写乱画等违法行为的屡禁不止。面对如此多棘手的社会矛盾,党和国家领导人开始意识到,人文文化与科学技术文化 一样是社会发展不可或缺

6、的支柱,要用“辩证”的思维看待两者的关系。科学技术与人文艺术看似是两面对立的墙,一为理性,一为感性。无论是历史偏向感性导致的错误,抑或当代人 注重理性忽略感性而带来的困扰,都使我们明白,两者固然不同,我们也该用辩证的思维看 待两者之间的关系。自此,人文文化的发展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相应的人力物力也投入到了人文文化建 设事业中来。借此契机,人文文化如春天的桃花一般在科技发展的浪潮中恣意绽放,吐露芬 芳,为科技的进步增添了许多灵动的元素。同时,科技的创新也为人文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新 的媒介。举个简单例子,书法是我国一门古老的艺术,它伴随着中华文明的繁衍而变得丰富 多彩,从图画符号开始,逐渐衍生出篆、

7、隶、楷、行、草等形式。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书法 不仅作为汉字的载体而促进了知识传承和文化传播,它还作为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一个瑰宝 在各国文明交流中独放异彩。但是,科技让我们拥有了许多不需要纸笔就可以编辑和传送信 息的工具,再加上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我们无暇领略书法的刚柔之美,只得以呆板僵硬的印 刷字体来承载我对于万千世界的种种想法。此时书法在与印刷字的较量中因为书写速度的劣 势而败下阵来。但渐渐地,“千人一体”的印刷字让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变得极度枯燥、乏味, 我们迫切地想要找到曾经书法艺术带给我们的惊喜和舒畅的感觉。于是,书法再一次回归到 我们的创作过程中,它出现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中,呈现出“和”的

8、简约;也出现在上海世博 会的会徽上,展示出“世”的活泼。书法本身所具有的曼妙、生动的特性为科技创新注入了鲜 活的血液,让科技发明具有了生命力。同时,科学技术的进步也给予书法以更多展示空间。回过头来我们才发现,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从未有任何一个时期出现过科 学技术文化或人文文化独立存在的情况,有的只是因为当权者偏袒而造成的一种文化相比于 另一种文化更具优势的发展状况。一个文明能够经久不息、源远流长,除了有科学技术文化 和人文文化的冲突,必然少不了两者的协调。我们正在竭力地让人文文化与科学技术文化完美而富有个性地交融。北京奥运会开幕 式中重现的活字印刷术表演、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展出的数字化清明上河图,都是智慧的 现代中国人将科技融入人文而创造出的伟大艺术。我们只有辩证看待科技与人文的关系,让两者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用科学技术展现 人文艺术之柔美,用人文艺术装点科学技术之高深,而非完全割裂、只重一方,才能创造长 远留存且精彩纷呈的人类遗产。Welcome ToDownload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