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思路有效品读

上传人:fgh****35 文档编号:128428271 上传时间:2022-08-0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5.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创新思路有效品读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创新思路有效品读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创新思路有效品读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创新思路有效品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思路有效品读(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创新教学策略 提高阅读实效保康县马桥镇小学 李忠英新课程、新理念、新方法,给课堂注入新的活力,给学生带来无限精彩。但时间一长,精彩也会使学生产生学习倦怠,那是因为演绎精彩的只有老师,而老师的精彩也让学生揣摩透了定势。为此我们只有不断创新,才能让课堂永远充满活力。教学草船借箭,课前我了解到不少学生都看过三国演义这部电视剧,也有好多学生读过三国演义名著,其中一个学生读过两遍,还看过易中天“评三国”。草船借箭这篇课文也因学生喜欢,新书一发下来,就读了好几遍,有的甚至对文中插图津津乐道。见于这种情况,我打破常规,创新教学策略,重新让课堂鲜活起来。一、鼓励学生设计开课语一直以来,为了吸引学生老师总是想尽

2、办法设计各种导语,可天长日久,老师设计的导语也被学生认为“不过如此”了,因此对新课学习缺乏吸引力。我改变了老师设计导语的传统方式,尝试让学生设计开课导入语,果然学生感到十分新奇,都积极准备,想和老师的导入语一样好,有的甚至想超越老师。课堂上不同学生不同的导入语,丝毫不比老师逊色。如有学生说“草船借箭是我国著名长篇小说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故事讲的是诸葛亮同周瑜斗智,用草船借箭的方法得胜,使得周瑜不得不服输,今天学习草船借箭,我们要看看诸葛亮是怎样和周瑜斗智的。”有学生这样说:“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草船借箭,节选自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三国演义这本书不少同学都看过吧,说起三国演义的故事,可是家喻户晓

3、啊!看到草船借箭几个字,我仿佛走进了三国,看到了那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尤其是让我深深佩服的诸葛亮。就让我们一起从草船借箭里看一看诸葛亮是怎样一个人吧。”学生能说这么好,为何非老师说不可?为何不给学生创新表达的机会?经常让学生设计导入语,我们会看到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参与,都变得愉悦主动。通过有效实践,我深深体会到让学生设计导入语这一教学资源非常丰富,值得我们很好地开发。当然有效的导入语设计需要老师的鼓励和引导,可让学生提前准备,可让学生即兴演说,但一定要鼓励学生广泛收集课文的相关资料,鼓励学生评价,不失时机地加以引导,才能把这项工作做好,发挥它应有的功能。由学生设计各种各样的导入语,可以为新课的学习

4、添加兴奋剂、创新剂,更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二、培养学生质疑能力老师们常说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事实上问的权利还没有还给学生,课堂上还是老师问的多,关键时候也都是老师问,学生被问,以至于学生连自己不懂的问题也不想问,也不会问了。我尝试让学生提问,一节课上所有的问题几乎都由学生来问,我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提问,提示学生:你的问题要统摄全文;引导学生从细节上提问,启发学生:你可以从某一段、某一句、某一词提问,可以从含义深的地方提问,可以在矛盾处提问,从写法上提问,甚至可以从特殊的标点处提问;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提问,我鼓励学生,你的问题可以由本课延伸到课外,从更广阔的范围提问,我们学习的内容就更宽

5、泛了。下面是学生三个层面的提问案例:1、从整体上提问:师:我们一起读课题草船借箭。看题目你能提出多少个问题?(每人至少提两个)生1:借东西一般都是人去借的,“草船”怎么能借箭?为什么要借箭?生2:谁用草船借箭?怎样借箭?生3:草船借箭的具体情形是怎样的?结果怎样?生4:“草船借箭”说明了什么?借箭成功在哪里?生5:作者为什么以“草船借箭”为题?“借”字有什么用意?学生围绕课题提了十来个问题,没有重复,击中要害,这些问题都是从整体提的。由于给了学生充足的问题空间,学生把以往由老师提的问题全部提出,而且从不同侧面进行提问。看得出学生的问题欲望是比较强烈的,他们的提问水平也随之提高了。能提出这些问题

6、,说明他们对课文有一定的整体把握能力。从整体上提问不只是针对课题质疑,也可以在初读课文以后进行,学生会抓课文的中心句提问或概括一下课文内容进行提问,甚至可以在学完课文以后让学生再从整体上提一个有深度的问题,这样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可能会上升一个高度。2、在细节处提问师:要想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我们就要学会从细节入手,抓住那些意蕴深刻的词句段,问一问为什么。生1:“周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妒忌。”“挺”是什么意思?诸葛亮有什么才干?课文中写了哪些才干?生2:课文第二段是周瑜和诸葛亮的对话,周瑜想用“十天之内造十万支箭”来为难诸葛亮,可他并不直说,而是一步步用计套诸葛亮,诸葛亮一步步中了周瑜的圈套

7、,让周瑜很高兴。看来周瑜也是有计谋的,难道诸葛亮竟然不知道自己中计了?生3:诸葛亮说:“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诸葛亮为什么敢这样说?生4:鲁肃见了诸葛亮。诸葛亮说:“三天之内要造十万支箭,得请你帮帮我的忙。”鲁肃不是周瑜派去探听诸葛亮的吗?诸葛亮怎么请鲁肃帮忙呢?下面诸葛亮还说“不过不能都督知道,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计划全完了。”难道诸葛亮不担心鲁肃报告周瑜吗?生10:诸葛亮吩咐把二十条船用绳索连接起来,朝北岸开去。为什么要把船用绳索连接起来?生11:“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儿摆开。”“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这样做有什么好

8、处?生18:诸葛亮为什么要吩咐军士们齐声高喊“谢谢曹丞相的箭”?生19:“草船借箭”中的“借”可以换成什么词? “借”字妙在哪里?生20:课文主要人物是诸葛亮,还有周瑜、鲁肃、曹操,这些人物对突出主要人物有什么作用?在细节处提问,学生随处可问,一句话,一个词能提好几个不同的问题,问题越提越有,思路越提越明,兴致越提越高,含义越提越透。3、拓展提问。师:课文大家都读懂了,但如果还有想知道的问题也可以提出来。生:诸葛亮为什么那么聪明?生:如果第三天四更没有雾怎样办?生:诸葛亮斗智的故事还有哪些?生:中国历史上还有谁像诸葛亮这样有才干?生:在草船借箭的故事里,曹操因多疑谨慎而上当,还有哪些才能?让学

9、生提出向课外延伸的问题,为是的让学生学了课文还应该产生新的问题思考,可以是对课文的再认识,可以是对课文的再质疑,可以是预知课文以外的但又与课文相关联的问题,通过提问,涉猎更广泛的知识,探寻知识的源泉。从三个层面,学生似乎有问不完的问题,这些问题有浅有深,但都有思考价值,透过这些提问我们可以看到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看到学生间相互启发,思维火花不断闪烁。这些问题有的学生已经明了,不需集中解决,有的暗含其中,需要以问题为突破口深入研读。这一个个问题的提出,就像一个个钻头,深入地下,打出一汪汪涓涓流淌的活水。还有些是课堂还不能解决的问题,不管是什么类型的问题,只要能提出来,就说明学生读书是认真的,思

10、考是积极主动的。把一篇课文教给学生自己读,就要相信学生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用提问做导向,让提问促思考,把提问作为开启智慧的钥匙。课堂上,我总是让学生把自己想问的问题都提出来,不怕耽误时间,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提问,相互启发提问,鼓励并引导学生逐步学会提问,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我觉得这一定比老师提问强得多,学生思维活跃,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大增强,真是难得。三、引导学生围绕中心问题品读师:同学们提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有的大家已经知道答案,有的包含的意思很深,需要我们仔细品读才能解决。大家提的拓展性问题中有的我们现在还不能解决,需要以后阅读查阅资料后才能解决。现在请大家从我们需要研

11、读的问题中选择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同时其他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想想哪一个问题最合适?生1:诸葛亮是怎样一个人?其他人物对主要人物起到什么作用?生2:“草船借箭”中的“借”可以换成什么词? “借”字妙在哪里?师:这两个问题都能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如果只选一个,你们会选哪一个?生:第1个。师:好,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这节课我们就着重研究诸葛亮这个人物。请大家细致地到文中找一找写诸葛亮的语句,细细揣摩这些语句认识诸葛亮这个人物。生1:诸葛亮挺有才干。师:对,板书:有才干。生2: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都督委托,当然照办。”“只要三天。”诸葛亮一步步进了周瑜的圈套,使周瑜没

12、费吹灰之力就控制了诸葛亮。生:实际上诸葛亮早已看穿周瑜的把戏,却不动声色,将计就计,顺水推舟,其实他早有了应对的策略。师:听了这个同学的发言,大家能不能提一个问题?生:诸亮亮为什么要将计就计?生:他早已有了什么样的应对策略?师:谁能回答?生:诸葛亮算到第三天四更的时候有大雾。生:课文后面写道:“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师:刚才,我们从两方面解读诸葛亮的才干,哪两方面?请概括成两个词:生:识人、识天师:板书:识人、识天。师:请同学们读一读这两方面的内容。指名读。师:识人,识哪些人?为什么要识这些人?生:识周瑜,看破阴谋,免遭陷害;生:识鲁肃,草船借箭帮大忙;

13、生:深知鲁肃的为人,愿意帮他的忙。生:识曹操谨慎不敢轻易出动,草船借箭巧成功。师:除了识天、识人,还识什么?生:?师:请读这样两句话:(1)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2)这边的船顺风顺水,已经驶出二十多里。生:诸葛亮选择江上借箭,从北岸驶向南岸顺风顺水。生:诸葛亮识地利。师: 诸葛亮识天、识地、识人说明什么?生:他善于观察、知识面宽广、经验丰富。生:他是一个足智多谋的人;生:他是一个神机妙算的人。生:他是一个识大体顾大局的人。师:我们抓这样一个中心问题研读,是不是把大家提的30多个问题解决得差不多了?事实上,我们提出的那么多问题,没有必要一个一个地解决,只要抓住一个核心问题研读,其它的问题

14、就能迎刃而解了。有同学会说,既然不需要解决,提那么多问题干吗?请大家议一议,有没有必多提问题?生:有必要,因为提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生:我觉得通过提问我们理解课文含义深的地方更容易了。生: 如果没有在细节处提问,我们对课堂理解就不会很深入。师:说得对。还有几个问题没有解决怎么办?生:我们查资料后再讨论。根据课文的不同特点,开展不同形式的读书活动,一是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二是能够提高阅读的实效性。草船借箭这篇课文就比较适合围绕一个中心品读。品读诸葛亮,内容集中,统摄全文。在这个案例中,我让学生从大家提的众多问题中筛选一个核心问题,然后放手让学生抓住关键词句品读理解,畅谈自己的体会,放得开,也收得住,不是信口开河,信马由缰,而是在品读中理解、体会、提炼,总结人物的特点,让学生全面正确认识人物形象,从而达到准确理解、深度体会,广度拓展的阅读效果。课堂上我常常引导学生做这三件事:一是由学生设计开课语或过渡语;二是让学生“整体提问”“细节提问”“拓展提问”;三是引导学生选择中心问题进行深入品读。课堂生动活泼,学生学得轻松扎实。多年来,我一直在寻找“学生喜欢又学得扎实”的教学策略,现在获得这份欣喜,自觉功夫没有白费。 单位:保康县马桥镇小学姓名:李忠英联系电话:13986316232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