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地热资源开发利用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28418003 上传时间:2022-08-01 格式:PPT 页数:102 大小:1.97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第十四章地热资源开发利用_第1页
第1页 / 共102页
第十四章地热资源开发利用_第2页
第2页 / 共102页
第十四章地热资源开发利用_第3页
第3页 / 共102页
资源描述:

《第十四章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四章地热资源开发利用(10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1/103第十四章第十四章 地热资源的评价和开发利用地热资源的评价和开发利用v第一节第一节 中国地热资源的分布中国地热资源的分布 v第二节第二节 研究地热资源的水文地球化学方法研究地热资源的水文地球化学方法 v第三节第三节 地热资源评价地热资源评价v第四节第四节 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 2/103 地球是一个巨大的能源宝库,越向地球深部,温地球是一个巨大的能源宝库,越向地球深部,温度就越高。这种以热能为主要形式储存于地球内部的度就越高。这种以热能为主要形式储存于地球内部的热量就是地热能。热量就是地热能。地热能一部分来源于地球深部的高温熔融体,另地热能一部分来源于地球深

2、部的高温熔融体,另一部分来源于岩石中放射性元素(一部分来源于岩石中放射性元素(U U、TuTu、4040K K)的衰)的衰变。变。3/103按照形成机理与传热属性,地热能可分为四种类型:按照形成机理与传热属性,地热能可分为四种类型:水热型地热能,即地壳浅处水热型地热能,即地壳浅处(地下地下100-4500m)100-4500m)暴露暴露的热水或蒸汽;的热水或蒸汽;地压地热能,即在某些大型含油气盆地深处地压地热能,即在某些大型含油气盆地深处(3-6km)(3-6km)存蕴含着的高温高压热流体,其中含有大量甲烷气体;存蕴含着的高温高压热流体,其中含有大量甲烷气体;干热岩地热能,由于特殊地质构造条件

3、造成高温但干热岩地热能,由于特殊地质构造条件造成高温但少水甚至无水的干热岩体蕴含的热能,需用人工注水少水甚至无水的干热岩体蕴含的热能,需用人工注水的方法才能将其热能取出;的方法才能将其热能取出;岩浆热能,即储存在高温岩浆热能,即储存在高温 (7001200)(7001200)熔融岩浆熔融岩浆体中的巨大热能体中的巨大热能,但如何开发利用这类地热能源目前但如何开发利用这类地热能源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仍处于探索阶段。4/103 通常所说的地热资源是指在我国当前的技术条件通常所说的地热资源是指在我国当前的技术条件下,地壳表面以下一定深度内具备现实或潜在开发利下,地壳表面以下一定深度内具备现实或潜在开发

4、利用价值的已经勘查和待勘查的地热能、地热流体及其用价值的已经勘查和待勘查的地热能、地热流体及其伴生有用组分的总和。伴生有用组分的总和。根据地热流体温度及开发利用目的根据地热流体温度及开发利用目的,可将水热型可将水热型地热资源分为高温地热资源分为高温(150)(150)、中温、中温(90(90150)150)和低和低温温90)150)(150)及中低温及中低温(中温中温90-15090-150,低温,低温90)90)两两类,而从热量传递的方式又可将上述地热资源分为传类,而从热量传递的方式又可将上述地热资源分为传导型和对流型。据此,将我国地热资源分为:高温对导型和对流型。据此,将我国地热资源分为:

5、高温对流型地热资源、中低温对流型地热资源、中低温传导流型地热资源、中低温对流型地热资源、中低温传导型地热资源三大类。型地热资源三大类。7/103图图14-2 中国地热资源分布中国地热资源分布8/103一、高温对流型地热资源一、高温对流型地热资源 我国高温对流型地热资源主要分布在藏南我国高温对流型地热资源主要分布在藏南-川西川西-滇西地热带以及台湾地区。滇西地热带以及台湾地区。从全球地热系统及地球资源分布来看,藏南从全球地热系统及地球资源分布来看,藏南-川川西西-滇西地热带滇西地热带(或称或称“喜马拉雅地热带喜马拉雅地热带”)实际上是实际上是地中海地热带的东延部分,是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的产地中海地

6、热带的东延部分,是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的产物。物。9/103图图14-3 西藏羊八井热田的概念模型西藏羊八井热田的概念模型 10/103v在西藏南部,地表共有在西藏南部,地表共有600600多处高温地热显示,包多处高温地热显示,包括间歇喷泉、沸泉、喷气孔、冒汽地面、水热爆炸括间歇喷泉、沸泉、喷气孔、冒汽地面、水热爆炸等,目前确定的西藏境内高温地热系统有等,目前确定的西藏境内高温地热系统有129129个。个。v四川西部有四川西部有3838个热储温度超过个热储温度超过150150的水热活动区,的水热活动区,其中其中3434个分布于甘孜藏族自治州,个分布于甘孜藏族自治州,4 4个分布于凉山个分布于凉山彝

7、族自治州。彝族自治州。v滇西地区有滇西地区有8888个水热活动区初步可定为高温地热系个水热活动区初步可定为高温地热系统。统。11/103图图14-4 西藏的地热显示西藏的地热显示12/103 研究表明,藏南研究表明,藏南-川西川西-滇西地热带总的发电潜力滇西地热带总的发电潜力为为5817.60MW5817.60MW。其中西藏为。其中西藏为3040.04MW3040.04MW,占整个地热带,占整个地热带的的5252。西藏羊八井地热电站目前总的装机容量为。西藏羊八井地热电站目前总的装机容量为5.18MW5.18MW,只占西藏地热资源发电潜力的,只占西藏地热资源发电潜力的1/1211/121。13/

8、103 台湾地热上属全球台湾地热上属全球“环太平洋地热带环太平洋地热带”,即火山,即火山学上的学上的“环太平洋火环环太平洋火环”的一部分,高温地热资源丰的一部分,高温地热资源丰富。台湾高温地热资源主要分布在大屯现代火山区和富。台湾高温地热资源主要分布在大屯现代火山区和中央山脉变质岩带。中央山脉变质岩带。大屯火山群有大屯火山群有13 13 处温泉区;中央山脉及其周边处温泉区;中央山脉及其周边地区有地区有83 83 处,其中变质岩区共有温泉处,其中变质岩区共有温泉7070处,而其周处,而其周边的沉积岩温泉区共计边的沉积岩温泉区共计13 13 处。另外在绿岛与龟山岛处。另外在绿岛与龟山岛也各有也各有

9、1 1处温泉区。处温泉区。目前台湾已在中央山脉地区的清水和土场建造了目前台湾已在中央山脉地区的清水和土场建造了两座地热发电厂。两座地热发电厂。14/103二、中低温对流型地热资源二、中低温对流型地热资源 我国中低温对流型地热资源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南我国中低温对流型地热资源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包括广东、海南、广西以及江西、湖南和沿海地区,包括广东、海南、广西以及江西、湖南和浙江,胶辽山地和汾渭地堑边缘。这些都是新构造活浙江,胶辽山地和汾渭地堑边缘。这些都是新构造活动强烈的地区,活动断裂发育。动强烈的地区,活动断裂发育。15/103图图14-4 14-4 中低温对流型地热系统概念模型中低温对

10、流型地热系统概念模型16/103我国中低温对流型地热资源分布有如下特点:我国中低温对流型地热资源分布有如下特点:其一是没有特殊的附加热源,主要靠正常或略微偏高其一是没有特殊的附加热源,主要靠正常或略微偏高的区域大地热流供热和维持,这是与高温地热系统的的区域大地热流供热和维持,这是与高温地热系统的主要区别。主要区别。其二是这类地热系统必须要有足够的水量和一定的循其二是这类地热系统必须要有足够的水量和一定的循环深度,这样水在经由断层破碎带或裂隙发育带入渗环深度,这样水在经由断层破碎带或裂隙发育带入渗时才能从围岩中汲取热量成为中低温热水。一般情况时才能从围岩中汲取热量成为中低温热水。一般情况下,地热

11、背景越高,下渗(或循环)深度越大,地下下,地热背景越高,下渗(或循环)深度越大,地下热水温度亦越高。热水温度亦越高。其三是这类地热系统多出现在断裂破碎带或两组不同其三是这类地热系统多出现在断裂破碎带或两组不同方向的断裂的交汇部位,岩体本身的渗透性能很差,方向的断裂的交汇部位,岩体本身的渗透性能很差,主要靠裂隙和破碎带导水,在地形高差和相应的水力主要靠裂隙和破碎带导水,在地形高差和相应的水力压差下形成受迫对流,构成地下热水环流系统。压差下形成受迫对流,构成地下热水环流系统。17/103三、中低温传导性地热资源三、中低温传导性地热资源 我国中低温传导型地热资源是一类能源潜力巨大我国中低温传导型地热

12、资源是一类能源潜力巨大的地热资源,主要埋藏在华北、松辽、苏北、四川、的地热资源,主要埋藏在华北、松辽、苏北、四川、鄂尔多斯等大中型沉积盆地之中。鄂尔多斯等大中型沉积盆地之中。据估算,我国据估算,我国1010个主要沉积盆地的可采资源量可个主要沉积盆地的可采资源量可达到达到18.5418.54亿吨标准煤的量级。目前北京、天津、西亿吨标准煤的量级。目前北京、天津、西安等大中城市及广大农村开发利用的就是这类地热资安等大中城市及广大农村开发利用的就是这类地热资源。源。18/103图图14-6 14-6 天津天津地区地区地温地温场分场分布图布图 19/103 中低温传导型热水的赋存,受区域地质构造、地中低

13、温传导型热水的赋存,受区域地质构造、地层组合及水文地质条件等因素控制。传导型中低温储层组合及水文地质条件等因素控制。传导型中低温储热构造的地质要素可概括为:远离补给区,具有深循热构造的地质要素可概括为:远离补给区,具有深循环径流特征的地下水系统;导热性和导水性均相对较环径流特征的地下水系统;导热性和导水性均相对较差,连续性较好和一定空间发育范围的盖层;下伏热差,连续性较好和一定空间发育范围的盖层;下伏热导率相对较高的地质体或沉积基底。地下水在含水构导率相对较高的地质体或沉积基底。地下水在含水构造中运动,并在运移过程中不断升温且能得以有效保造中运动,并在运移过程中不断升温且能得以有效保持。持。地

14、下热水的运动规律总体符合地下水运动的基本地下热水的运动规律总体符合地下水运动的基本规律,但热能的传输、聚集则遵循热力学定律。规律,但热能的传输、聚集则遵循热力学定律。20/103图图14-7 中低温传导性地热系统概念模型中低温传导性地热系统概念模型 21/103第二节第二节 研究地热资源的水文地球化学方法研究地热资源的水文地球化学方法 地热地球化学研究是以地热水中各种常量和微量地热地球化学研究是以地热水中各种常量和微量元素及其同位素化合物(液态和气态)化学成分的分元素及其同位素化合物(液态和气态)化学成分的分析测试为基础的。地热地球化学分析测试的必测的基析测试为基础的。地热地球化学分析测试的必

15、测的基本项目包括:本项目包括:pHpH,NaNa+,K K+,CaCa2+2+,MgMg2+2+,ClCl-,SOSO4 42-2-,HCOHCO3 3-,Si0Si02 2,DD和和1818O O;选测项目包括:;选测项目包括:LiLi+,RbRb,CsCs,B B,3 3H H和硫化物中的和硫化物中的1818O O,对有气体逸出者还应,对有气体逸出者还应包括:包括:COCO2 2,H H2 2S S,H H2 2,HeHe,ArAr,O O2 2,N N2 2,CHCH4 4以及以及C0C02 2中中的的1313C C和和H H2 2S S中的中的3434S S。22/103 以上各类项目

16、按照性质可划归两类,并分别有不以上各类项目按照性质可划归两类,并分别有不同的用途:一类在地热水上涌至采样点的过程中基本同的用途:一类在地热水上涌至采样点的过程中基本保持不变,可以用作标记物或示踪剂;另一类对于地保持不变,可以用作标记物或示踪剂;另一类对于地热系统内部发生的作用,如温度变化、水热系统内部发生的作用,如温度变化、水-岩反应、岩反应、蒸气分离、混合作用等的影响十分敏感蒸气分离、混合作用等的影响十分敏感,这种特性使这种特性使它们适合于充当这些作用过程的指示剂。它们适合于充当这些作用过程的指示剂。23/103 地热地球化学方法可用来研究以下几个问题:划地热地球化学方法可用来研究以下几个问

17、题:划分地热系统的成因类型、确定补给源、估算热储温度、分地热系统的成因类型、确定补给源、估算热储温度、计算地热水年龄、研究地热水与其它天然水之间的相计算地热水年龄、研究地热水与其它天然水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与地热水成份的形成与演化有关的水热互关系、研究与地热水成份的形成与演化有关的水热化学作用等。化学作用等。另外,将地热地球化学方法和地质、水文地质、另外,将地热地球化学方法和地质、水文地质、现代数学方法相结合可以建立地热系统的热储概念模现代数学方法相结合可以建立地热系统的热储概念模型和数学模型。型和数学模型。24/103 地下水的基本化学类型在热水中均可见到。不同地下水的基本化学类型在热水中均

18、可见到。不同的是,地热水由于温度比较高,与围岩反应强烈些,的是,地热水由于温度比较高,与围岩反应强烈些,因而溶解的化学物质总量较大,成分也比普通地下水因而溶解的化学物质总量较大,成分也比普通地下水复杂。地热水的化学成分影响着地热水利用方式与类复杂。地热水的化学成分影响着地热水利用方式与类型,如地热水的腐蚀性、结构性,医疗矿泉价值等。型,如地热水的腐蚀性、结构性,医疗矿泉价值等。地热水常见离子有地热水常见离子有NaNa+、K K+、CaCa2+2+、MgMg2+2+、ClCl-、SOSO4 42-2-、HCOHCO3 3-、Si0Si02 2,另外还有,另外还有H H+、溶解氧、溶解氧、NHNH

19、+等。其等。其中的中的ClCl-、SOSO4 42-2-、H H+、NHNH+、溶解氧等都对管材等地热、溶解氧等都对管材等地热开发设备有腐蚀作用,尤其是以开发设备有腐蚀作用,尤其是以ClCl-的腐蚀性为最强,的腐蚀性为最强,在开发前需对地热水的腐蚀性进行评价,采取必要的在开发前需对地热水的腐蚀性进行评价,采取必要的防腐措施。防腐措施。25/103 地热水的矿化度一般较高地热水的矿化度一般较高,当地热水从热储层向当地热水从热储层向地面运移或在管道输送过程中,由于温度和压力的变地面运移或在管道输送过程中,由于温度和压力的变化,其中溶解的某些固体物质析出并沉积在井管或管化,其中溶解的某些固体物质析出

20、并沉积在井管或管线上而发生结垢现象,在地热水利用过程中最普遍存线上而发生结垢现象,在地热水利用过程中最普遍存在的是碳酸钙垢。因此可以说地热水中碳酸钙的溶解在的是碳酸钙垢。因此可以说地热水中碳酸钙的溶解平衡决定着其结垢倾向,由碳酸钙的饱和状态可以粗平衡决定着其结垢倾向,由碳酸钙的饱和状态可以粗略预测其在地热水中的结垢趋势。略预测其在地热水中的结垢趋势。26/103 地热水溶解有某些对人体有益的化学成分,有一地热水溶解有某些对人体有益的化学成分,有一定的矿泉医疗价值,如定的矿泉医疗价值,如H H2 2S S、COCO2 2能刺激皮肤引起反射能刺激皮肤引起反射性治疗作用,引起皮肤毛细血管扩张,加速血

21、液循环,性治疗作用,引起皮肤毛细血管扩张,加速血液循环,改善心脏的血液供应而使血压下降。改善心脏的血液供应而使血压下降。西安华清池、北京小汤山、黑龙江五大连池、庐西安华清池、北京小汤山、黑龙江五大连池、庐山等都是全国闻名的温泉,有着长久的温泉文化,在山等都是全国闻名的温泉,有着长久的温泉文化,在现在城市经济文化发展中仍起着重要作用。现在城市经济文化发展中仍起着重要作用。27/103二、地热水的稳定同位素二、地热水的稳定同位素 世界上有代表性的地热系统中地热水氢氧同位素世界上有代表性的地热系统中地热水氢氧同位素组成特征级相应的大气降水的同位素组成。地热水的组成特征级相应的大气降水的同位素组成。地

22、热水的氘(氘(DD)值接近大气降水表明它的大气起源特征,)值接近大气降水表明它的大气起源特征,而地热水中的氧而地热水中的氧-18-18(1818O O)较高则是热水在较高温)较高则是热水在较高温度下与围岩发生同位素交换的结果。度下与围岩发生同位素交换的结果。28/103 大气降水渗入地下后,有多个作用过程影响着其大气降水渗入地下后,有多个作用过程影响着其同位素组成。对它进行分析,可以有效地解决地热水同位素组成。对它进行分析,可以有效地解决地热水的起源与补给源,确定热储温度范围,研究混合作用的起源与补给源,确定热储温度范围,研究混合作用等。等。29/103(一)确定地热水成因与热储温度范围(一)

23、确定地热水成因与热储温度范围 绝大部分地热系统中的地热水来自于大气降水,绝大部分地热系统中的地热水来自于大气降水,因此在研究一个地区的地热水起源时,首先要探讨其因此在研究一个地区的地热水起源时,首先要探讨其与大气降水的关系。可以通过地热水同位素组成在与大气降水的关系。可以通过地热水同位素组成在DD1818O O图上的位置,特别与大气降水线的关系图上的位置,特别与大气降水线的关系来判断。来判断。一般来说,高温热储中地热水的一般来说,高温热储中地热水的1818O O值较大,即值较大,即存在存在“氧漂移氧漂移”现象。这是由于高温下地热水与岩石现象。这是由于高温下地热水与岩石发生同位素交换所致,而且温

24、度越高,地热水从岩石发生同位素交换所致,而且温度越高,地热水从岩石中获得的中获得的1818O O越多,氧漂移现象越明显。可据此初步判越多,氧漂移现象越明显。可据此初步判断热储温度的范围。断热储温度的范围。30/103(二)确定地热水的补给高度(二)确定地热水的补给高度 大气降水的氘和氧大气降水的氘和氧-18-18值随地形高程增加而降低,值随地形高程增加而降低,称之为高程效应。借助研究区内大气降水的高程效应称之为高程效应。借助研究区内大气降水的高程效应可以推测地下水补给区的位置和高度。可以推测地下水补给区的位置和高度。为避免为避免“氧飘移氧飘移”的影响,常用的影响,常用DD来估算地下来估算地下水

25、补给区的高程。地热水补给区的海拔高度可用下式水补给区的高程。地热水补给区的海拔高度可用下式加以确定:加以确定:hHKP-S31/103式中式中:H:H为同位素补给高度(补给区标高),为同位素补给高度(补给区标高),m m;h h为取样点标高,为取样点标高,m m;SS为地下水的为地下水的DD值,值,;PP为大气降水中的为大气降水中的DD值,值,;K K为同位素高度梯度,相当于海拔高度每变化为同位素高度梯度,相当于海拔高度每变化100 m100 m时的时的DD值变化量,值变化量,DD高度梯度约为高度梯度约为-2.5-2.5100m100m-2.0-2.0100m100m。计算出补给高程后,结合研

26、究区的地质条件和地计算出补给高程后,结合研究区的地质条件和地质构造就可判断地热田的补给区范围。质构造就可判断地热田的补给区范围。32/103(三)计算不同补给源之间的混合比例(三)计算不同补给源之间的混合比例 假设地热水是由两个不同补给水源的水混合而成。若已知假设地热水是由两个不同补给水源的水混合而成。若已知两补给源的同位素组成,按照质量守恒原理可计算两补给源各两补给源的同位素组成,按照质量守恒原理可计算两补给源各自所占的份额,其计算公式为:自所占的份额,其计算公式为:混合混合):补给源混合比(补给源-D-D2121式中的式中的DD混合、混合、D1D1、D2D2分别为地热水和两个分别为地热水和

27、两个补给源的补给源的DD值,值,。33/103 用同位素法确定各种来源水的混合比例时,必须用同位素法确定各种来源水的混合比例时,必须具备下列条件:具备下列条件:参加混合的两种以上的水中参加混合的两种以上的水中D D或或1818O O含量必须存在明含量必须存在明显差异;显差异;同位素含量必须在时间上保持稳定;同位素含量必须在时间上保持稳定;水的同位素成分不因同含水层岩石相互作用而发生水的同位素成分不因同含水层岩石相互作用而发生改变。改变。34/103三、地热流体的放射性同位素三、地热流体的放射性同位素 利用地热水中溶解的利用地热水中溶解的3 3H H和和1414C C,3636ClCl、8181

28、KrKr等放射等放射性同位素可以测定热水的年龄,计算公式如下:性同位素可以测定热水的年龄,计算公式如下:式中:式中:t t为地热水的年龄,为地热水的年龄,a a;T1/2T1/2为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为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1414C C为为5730573040a40a,3 3H H为为12.26a12.26a;A0A0为放射性同位素的初始浓度,为放射性同位素的初始浓度,%;AtAt为放射性元素为放射性元素t t时刻的浓度或实测的浓度,时刻的浓度或实测的浓度,%。tAATt02/1ln2ln35/103 从定义来看,由于弥散、混合、源汇等多个因素从定义来看,由于弥散、混合、源汇等多个因素的影

29、响,的影响,AtAt的值是多个因素影响后的结果。因此,应的值是多个因素影响后的结果。因此,应用放射性同位素计算地热水年龄时要注意适用条件,用放射性同位素计算地热水年龄时要注意适用条件,通常只有能概化为无混合的活塞流(通常只有能概化为无混合的活塞流(“活塞模型活塞模型”)或沉积层中的封存水计算出的年龄才有意义。或沉积层中的封存水计算出的年龄才有意义。对于均值含水层,若能同时判断两个点上的年龄对于均值含水层,若能同时判断两个点上的年龄值,则可以计算两点间地热水运移的速度。值,则可以计算两点间地热水运移的速度。36/103活塞流:又称平推流,理想置换流,理想排挤流或栓活塞流:又称平推流,理想置换流,

30、理想排挤流或栓式流等,是理想流动的一种。式流等,是理想流动的一种。特征是在流动方向上,即轴向不存在混合,而在径向特征是在流动方向上,即轴向不存在混合,而在径向则达到完全混合,因而在垂直于流动方向的横截面上,则达到完全混合,因而在垂直于流动方向的横截面上,其流速均一,浓度均一。其流速均一,浓度均一。37/103四、地球化学温标四、地球化学温标 热储温度是划分地热系统的成因类型和评价地热热储温度是划分地热系统的成因类型和评价地热资源潜力所不可缺少的重要参数。而地球化学温标则资源潜力所不可缺少的重要参数。而地球化学温标则是提供这一参数经济而有效的手段,特别是在勘探初是提供这一参数经济而有效的手段,特

31、别是在勘探初期无法直接取得温度参数时。期无法直接取得温度参数时。地球化学温标的原理是:在一定温度下,经过漫地球化学温标的原理是:在一定温度下,经过漫长时间后,地热流体与围岩矿物的化学反应将达到平长时间后,地热流体与围岩矿物的化学反应将达到平衡,在随后即使热储温度降低,这个化学平衡也不会衡,在随后即使热储温度降低,这个化学平衡也不会被马上破坏,而是维持一段时间。因此可用化学成份被马上破坏,而是维持一段时间。因此可用化学成份来确定热储温度。来确定热储温度。38/103 目前,不同作者提出的温标方法已有目前,不同作者提出的温标方法已有2020多种。已多种。已有的温标法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有的温标法可

32、分为两大类:一类是SiO2SiO2温标,另一类温标,另一类是阳离子温标。是阳离子温标。由于所依据的原理及实际资料均不相同,故应用由于所依据的原理及实际资料均不相同,故应用条件各异。因此,应在了解各类温标方法应用条件的条件各异。因此,应在了解各类温标方法应用条件的前提下,针对当地热储层的埋藏分布特征,选择合适前提下,针对当地热储层的埋藏分布特征,选择合适的温标方法进行研究。的温标方法进行研究。39/10340/103 二氧化硅温标是根据实验室不同温度时二氧化硅温标是根据实验室不同温度时SiOSiO2 2矿物矿物溶解度建立起来的经验公式。适用范围比较宽,精度溶解度建立起来的经验公式。适用范围比较宽

33、,精度较高,是用得最早和最普遍的方法。较高,是用得最早和最普遍的方法。一般来说,一般来说,SiOSiO2 2温标的应用条件是:温标的应用条件是:适用于近代火山活动地区的地下热流系统;适用于近代火山活动地区的地下热流系统;适用于阳离子含量低且适用于阳离子含量低且pH8pH8的地下热流系统;的地下热流系统;应用最佳温度区间是应用最佳温度区间是150-225150-225。当水沸腾时,。当水沸腾时,水中水中SiOSiO2 2随蒸汽闪蒸而浓度增大,应采用随蒸汽闪蒸而浓度增大,应采用“最大蒸汽最大蒸汽损失的石英温标损失的石英温标”公式;公式;41/103对于取样之前可能发生对于取样之前可能发生SiOSi

34、O2 2聚合和沉淀作用,应试聚合和沉淀作用,应试算非晶质算非晶质SiOSiO2 2温度,若有勘查钻孔时应同采样时的实温度,若有勘查钻孔时应同采样时的实测温度进行对比,以验证是否发生了这种聚合或沉淀;测温度进行对比,以验证是否发生了这种聚合或沉淀;取样后随温度降低,在样品运输和保存期间亦可能取样后随温度降低,在样品运输和保存期间亦可能发生发生SiOSiO2 2聚合作用,当水中聚合作用,当水中SiOSiO2 2浓度大于浓度大于115 mg/L115 mg/L时,时,取样时需做稀释处理;取样时需做稀释处理;除石英外,还应注意其他硅酸盐对水中除石英外,还应注意其他硅酸盐对水中SiOSiO2 2的控制;

35、的控制;42/103当当pHpH值大于值大于8.58.5时,应先进行水中时,应先进行水中H H4 4SOSO4 4形式的形式的SiOSiO2 2含量计算;含量计算;温标公式不适用于已稀释的热水;温标公式不适用于已稀释的热水;温标公式不适用于温标公式不适用于pHpH值远小于值远小于7 7的酸性水。的酸性水。43/103 阳离子温标是利用热水中阳离子比值与温度之间阳离子温标是利用热水中阳离子比值与温度之间关系建立起来的经验近似方法,主要有关系建立起来的经验近似方法,主要有K-NaK-Na、KMgKMg地热温标等。地热温标等。K-NaK-Na地热温标不适用于地热温标不适用于pHpH远小于远小于7 7

36、的酸性、富钙的酸性、富钙热水(如出现钙华)及发生了混合的热水。热水(如出现钙华)及发生了混合的热水。KMgKMg地地热温标适用于热储层埋藏不太深尤其是中低温地下热热温标适用于热储层埋藏不太深尤其是中低温地下热流系统。流系统。44/10345/10346/10347/103第三节第三节 地热资源评价地热资源评价 地热资源的评价包括地热资源地热资源的评价包括地热资源/储量计算、地热储量计算、地热流体质量评价和地热资源开发利用评价三部分。流体质量评价和地热资源开发利用评价三部分。48/103一、地热资源一、地热资源/储量评价储量评价(一)基本概念(一)基本概念1 1、热储:埋藏于地下、具有足够有效空

37、隙率和渗透、热储:埋藏于地下、具有足够有效空隙率和渗透性的地层、岩体或构造带,其中储存有一定的地热性的地层、岩体或构造带,其中储存有一定的地热流体可供直接开发利用。流体可供直接开发利用。2 2、地热田:经过调查、勘查或研究,证实赋存有一、地热田:经过调查、勘查或研究,证实赋存有一定质量和数量可供经济开发利用地热资源的地热区。定质量和数量可供经济开发利用地热资源的地热区。3 3、地热系统:构成相对独立的热能储存、运移、转、地热系统:构成相对独立的热能储存、运移、转换的系统。换的系统。49/1034 4、地温梯度(地热增温率):地球不受大气温度影、地温梯度(地热增温率):地球不受大气温度影响的地层

38、温度随深度增加的增长率,单位为响的地层温度随深度增加的增长率,单位为/100m/100m。5 5、地热异常区:地表热流量显著高于地球热流平均、地热异常区:地表热流量显著高于地球热流平均值的地区。(实际工作中,常将地温梯度大于值的地区。(实际工作中,常将地温梯度大于3/100m3/100m的区域称为地热异常区)的区域称为地热异常区)6 6、热储工程:涉及热储性质的工程数据和为取得这、热储工程:涉及热储性质的工程数据和为取得这些数据需要进行的测试和研究,包括地热井井试、些数据需要进行的测试和研究,包括地热井井试、动态拟合和热储模型及回灌等。动态拟合和热储模型及回灌等。50/1037 7、热储概念模

39、型:对地热田包括热储、盖层、热源、热储概念模型:对地热田包括热储、盖层、热源和热传递、流体运动等要素的几何和物理形态的简和热传递、流体运动等要素的几何和物理形态的简化描述。化描述。8 8、热储模型:在充分掌握热田机制和开采生产的全、热储模型:在充分掌握热田机制和开采生产的全系列工程测试数据的基础上,依靠类比、统计、解系列工程测试数据的基础上,依靠类比、统计、解析等数值模型,随时拟合热储生产和条件现状,为析等数值模型,随时拟合热储生产和条件现状,为地热资源规划、利用、管理和保护等服务。地热资源规划、利用、管理和保护等服务。9 9、地热储量:在当前经济技术可行的勘查深度内,、地热储量:在当前经济技

40、术可行的勘查深度内,经过勘查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查明贮存于热储岩石及经过勘查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查明贮存于热储岩石及其空隙中的地热流体所赋存的地热资源量。相对于其空隙中的地热流体所赋存的地热资源量。相对于地热资源勘查的四个阶段(调查、普查、详查和开地热资源勘查的四个阶段(调查、普查、详查和开采),地热资源储量可分为探明的、控制的和推采),地热资源储量可分为探明的、控制的和推断的三类。断的三类。51/1031010、可开采量:经可行性勘查或经开采验证的在当前、可开采量:经可行性勘查或经开采验证的在当前开采经济技术条件下能够从热储中开采出来的那部开采经济技术条件下能够从热储中开采出来的那部分量,即基础储量

41、的一部分。通常是指在热田勘查、分量,即基础储量的一部分。通常是指在热田勘查、开采和监测的基础上,考虑到可持续开发,经拟合开采和监测的基础上,考虑到可持续开发,经拟合计算允许每年合理开采的地热流体量。计算允许每年合理开采的地热流体量。1111、比热容:单位体积的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比热容:单位体积的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1时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时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52/103(二)地热资源储量计算(二)地热资源储量计算 地热资源储量计算的重点是地热流体的可开采地热资源储量计算的重点是地热流体的可开采量(包括可利用的热能量)。计算方法主要有地表热量(包括可利用的热能量)。计算方法主

42、要有地表热流量法、热储法、此拟法、统计分析法、解析法和数流量法、热储法、此拟法、统计分析法、解析法和数值法,方法的选择主要决定于地热资源的勘查阶段。值法,方法的选择主要决定于地热资源的勘查阶段。53/1031 1地表热流量法地表热流量法 根据地热田地表散发的热量而估算地热资源量的根据地热田地表散发的热量而估算地热资源量的方法。地热田向外散发的热量包括通过岩石传导散发方法。地热田向外散发的热量包括通过岩石传导散发到空气中的热量和通过温泉、热泉和喷气孔等散发的到空气中的热量和通过温泉、热泉和喷气孔等散发的热量。热量。这种方法仅能对地热资源进行很粗略的估,一般这种方法仅能对地热资源进行很粗略的估,一

43、般只在勘查程度低、无法用热储法计算地热资源的情况只在勘查程度低、无法用热储法计算地热资源的情况下使用。下使用。54/1032 2热储法热储法 热储法的计算公式如下:热储法的计算公式如下:55/103 利用热储法计算地热资源储量时,岩石的热物利用热储法计算地热资源储量时,岩石的热物理参数(比热容、密度等)如果没有实测值,可以参理参数(比热容、密度等)如果没有实测值,可以参考经验数据,而热储体积和温度的确定最为重要。考经验数据,而热储体积和温度的确定最为重要。对于传导型地热系统而言,热储体积和地温梯度对于传导型地热系统而言,热储体积和地温梯度的计算比较简单,而对流型地热系统由于在热储的不的计算比较

44、简单,而对流型地热系统由于在热储的不同深度都存在热水与冷水的混合作用,不仅热异常的同深度都存在热水与冷水的混合作用,不仅热异常的面积随深度变化,而且地温梯度在随深度变化的同时面积随深度变化,而且地温梯度在随深度变化的同时在水平方向的变化也是不可忽略的。在水平方向的变化也是不可忽略的。56/10357/1033 3比拟法比拟法 比拟法又称类比法,即利用已知地热田的地热资比拟法又称类比法,即利用已知地热田的地热资源量推算地热地质条件相似的地热田的地热资源量,源量推算地热地质条件相似的地热田的地热资源量,或者用同一地热田内已知地热资源量的部分推算其他或者用同一地热田内已知地热资源量的部分推算其他部分

45、的地热资源量。部分的地热资源量。类比必须是在地热的储藏、分布条件相似的两者类比必须是在地热的储藏、分布条件相似的两者之间进行,否则类比的结果与实际情况可能会存在很之间进行,否则类比的结果与实际情况可能会存在很大差异。大差异。58/103 4 4统计分析法统计分析法 在地热田经历一定时间开采且存在相应的监测资在地热田经历一定时间开采且存在相应的监测资料时,可以建立适当的统计模型来预测地热田对开采料时,可以建立适当的统计模型来预测地热田对开采的反映。建立统计模型要对监测资料进行深入分析,的反映。建立统计模型要对监测资料进行深入分析,选择适当的统计变量。选择适当的统计变量。59/103 使用的统计学

46、方法可以是相关分析、回归分析、使用的统计学方法可以是相关分析、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等,可以采用简单的统计模型,也可以时间序列分析等,可以采用简单的统计模型,也可以采用复杂的多元统计方法。采用复杂的多元统计方法。最为常用的是压力和开采量之间的相关分析、压最为常用的是压力和开采量之间的相关分析、压力降低和开采量的相关分析。当所建立的模型具有较力降低和开采量的相关分析。当所建立的模型具有较高的相关系数时方可用于地热田的预测。预测的时限高的相关系数时方可用于地热田的预测。预测的时限应考虑建立模型时采用实际监测资料的时段长度,不应考虑建立模型时采用实际监测资料的时段长度,不可使预测时间长度超过实际监测

47、资料的时段长度。可使预测时间长度超过实际监测资料的时段长度。60/1035 5解析模型法解析模型法 在勘查程度比较低、可用资料比较少时,可以采在勘查程度比较低、可用资料比较少时,可以采用解析法计算地热井或地热田的可开采量。用解析法计算地热井或地热田的可开采量。当热储可以概化为均质、各向同性、等厚、各处当热储可以概化为均质、各向同性、等厚、各处初始压力相等的无限(或存在直线边界)的承压含水初始压力相等的无限(或存在直线边界)的承压含水层时,可以采用层时,可以采用“地下水动力学地下水动力学”中的非稳定流泰斯中的非稳定流泰斯公式计算单井的开采量、水位(压力)随开采时间的公式计算单井的开采量、水位(压

48、力)随开采时间的变化,从而对单井的地热资源进行计算和评价。变化,从而对单井的地热资源进行计算和评价。当地热田中有多个地热井时,可以采用叠加原理当地热田中有多个地热井时,可以采用叠加原理计算在给定压力允许下降值下地热水的可开采量。计算在给定压力允许下降值下地热水的可开采量。61/103 6 6数值模型法数值模型法 在地热田的勘查程度比较高且具有一定时期的开在地热田的勘查程度比较高且具有一定时期的开采历史、具有比较齐全的监测资料时,应建立地热田采历史、具有比较齐全的监测资料时,应建立地热田的数值模拟模型,用以计算评价地热储量。的数值模拟模型,用以计算评价地热储量。数值模型的求解方法主要包括有限差分

49、法、有限数值模型的求解方法主要包括有限差分法、有限单元法和边界元法等,有关原理和计算步骤可参考相单元法和边界元法等,有关原理和计算步骤可参考相关教材。关教材。62/103(三)地热资源储量评价(三)地热资源储量评价 利用上述方法进行地热资源储量计算后,可利用上述方法进行地热资源储量计算后,可按照表按照表14-314-3和表和表14-414-4评价地热田的开采规模和开发评价地热田的开采规模和开发利用途径。利用途径。63/10364/103 二、地热流体质量评价二、地热流体质量评价 地热流体质量,主要是指地热流体的物理性质、地热流体质量,主要是指地热流体的物理性质、化学成分、微生物指标及其能量品位

50、。化学成分、微生物指标及其能量品位。地热流体质量评价,应与地热资源储量计算和地热流体质量评价,应与地热资源储量计算和评价同步进行,以提供地热资源的质量品位,作为地评价同步进行,以提供地热资源的质量品位,作为地热资源开发的基础和依据。热资源开发的基础和依据。65/103(一)按用途划分的地热流体质量评价(一)按用途划分的地热流体质量评价 1 1、医疗热矿水评价、医疗热矿水评价 应根据热矿水的化学成分判断其是否具有医疗价应根据热矿水的化学成分判断其是否具有医疗价值,或是否达到命名浓度以及类型等。具体评价标准值,或是否达到命名浓度以及类型等。具体评价标准见表见表14-514-5,医疗矿泉的分类见表,

51、医疗矿泉的分类见表14-614-6。66/10367/10368/1032 2、饮用天然矿泉水评价、饮用天然矿泉水评价 作为饮用天然矿泉水开发的低温地热水,其水质作为饮用天然矿泉水开发的低温地热水,其水质标准应根据标准应根据饮用天然矿泉水饮用天然矿泉水(GB 8537-2008)(GB 8537-2008)进行进行评价。评价。3 3、生活饮用水质评价、生活饮用水质评价 有的地热区只产地热水而没有凉水,为解决当地有的地热区只产地热水而没有凉水,为解决当地人、畜饮水问题,应根据人、畜饮水问题,应根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GB 5749-2006)并结合当

52、地实际情况做水质评价。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做水质评价。69/1034 4、农业灌溉用水水质评价、农业灌溉用水水质评价 低温地热水可用做农业灌溉水,由于地热水中通低温地热水可用做农业灌溉水,由于地热水中通常含有较高浓度的氯化物和氟、硼等,其是否适用于常含有较高浓度的氯化物和氟、硼等,其是否适用于农业灌溉,需对照农业灌溉,需对照农田灌溉水质标准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5084-(GB 5084-2005)2005)进行评价。进行评价。5 5、渔业用水水质评价、渔业用水水质评价 低温地热水亦可适用于鱼类的养育越冬及孵化等,低温地热水亦可适用于鱼类的养育越冬及孵化等,并可适用于高密度工厂化养殖罗非鱼等喜

53、温热带鱼种,并可适用于高密度工厂化养殖罗非鱼等喜温热带鱼种,其水质标准应按照其水质标准应按照渔业水质标准渔业水质标准(GB 11607-89)(GB 11607-89)进行水质评价。进行水质评价。70/1036 6、工业用水水质评价、工业用水水质评价 根据热流体质量特性、结合不同工业对水质要求、根据热流体质量特性、结合不同工业对水质要求、依据相关技术标准做出水质评价。依据相关技术标准做出水质评价。7 7、有用矿物组分评价、有用矿物组分评价 对于高浓度地热流体,可以从中提取锂、碘、溴、对于高浓度地热流体,可以从中提取锂、碘、溴、硼等成分还可生产食盐、芒硝等,是否达到工业利用硼等成分还可生产食盐、

54、芒硝等,是否达到工业利用价值可参照表价值可参照表14-714-7予以评价。予以评价。71/10372/103(二)地热水腐蚀性和结垢趋势评价(二)地热水腐蚀性和结垢趋势评价 由于地热水温度较高且含有多种化学组分,往往由于地热水温度较高且含有多种化学组分,往往对地热水开发和输送设备造成严重腐饨性破坏和发生对地热水开发和输送设备造成严重腐饨性破坏和发生结垢现象,从而影响设备的效率和寿命,因此应开展结垢现象,从而影响设备的效率和寿命,因此应开展地热流体腐蚀性和结垢趋势评价。地热流体腐蚀性和结垢趋势评价。1 1、地热流体腐蚀性评价、地热流体腐蚀性评价 地热流体中的腐蚀成分主要有:地热流体中的腐蚀成分主

55、要有:ClCl,SOSO4 42-2-、NHNH3 3、H H+、H H2 2S S、C0C02 2、溶解氧、悬污物含量等。其中,以氯、溶解氧、悬污物含量等。其中,以氯离子的腐蚀性最强,其他成分的腐蚀性相对较弱且容离子的腐蚀性最强,其他成分的腐蚀性相对较弱且容易防治。易防治。73/103 根据国内外经验,氯离子含量小于根据国内外经验,氯离子含量小于200 mg/L200 mg/L时地时地热水不具有腐蚀性,反之则有腐蚀性。除经验方法外,热水不具有腐蚀性,反之则有腐蚀性。除经验方法外,氯离子的腐蚀性常用拉申指数氯离子的腐蚀性常用拉申指数(LARSON)(LARSON)进行判断。进行判断。LILI计

56、算式如下:计算式如下:74/103当当LI0.5LI0.5时,为无腐蚀性的地热水;时,为无腐蚀性的地热水;当当0.5LI3.00.5LI3.0时,为轻微腐蚀性地热水;时,为轻微腐蚀性地热水;当当3.0LI10.03.0LI10.0LI10.0时,为强腐蚀性地热水。时,为强腐蚀性地热水。75/1032 2、结垢趋势评价、结垢趋势评价 当地热流体从热储层向地面运移,或在管道输送当地热流体从热储层向地面运移,或在管道输送过程中由于温度和压力变化其中溶解的某些固体物质过程中由于温度和压力变化其中溶解的某些固体物质超过饱和度时即析出并沉积在井管或管线上,生成结超过饱和度时即析出并沉积在井管或管线上,生成

57、结垢。地热水水垢按其主要化学成分可分为碳酸钙垢、垢。地热水水垢按其主要化学成分可分为碳酸钙垢、硫酸钙垢、硅酸盐垢和氧化铁垢等,在地热水利用过硫酸钙垢、硅酸盐垢和氧化铁垢等,在地热水利用过程中最普遍存在的是碳酸钙垢。程中最普遍存在的是碳酸钙垢。76/103 可以利用地热水中碳酸钙的溶解平衡判断其结垢可以利用地热水中碳酸钙的溶解平衡判断其结垢趋势。由碳酸钙的饱和状态粗略预测其在地热流体中趋势。由碳酸钙的饱和状态粗略预测其在地热流体中的结垢趋势,如果地热流体中的碳酸钙处于不饱和状的结垢趋势,如果地热流体中的碳酸钙处于不饱和状态,那么该地热流体不会发生结垢现象;如果处于过态,那么该地热流体不会发生结垢

58、现象;如果处于过饱和状态,那么该地热流体具有结垢趋势。大量实践饱和状态,那么该地热流体具有结垢趋势。大量实践表明,碳酸钙处于过饱和状态并不意味着结垢一定发表明,碳酸钙处于过饱和状态并不意味着结垢一定发生,尤其是在溶解度曲线附近时。生,尤其是在溶解度曲线附近时。77/103 碳酸钙结垢趋势亦可用拉申指数评价,计算式与碳酸钙结垢趋势亦可用拉申指数评价,计算式与腐蚀性拉申指数计算式相同,其氯化物浓度、硫酸盐腐蚀性拉申指数计算式相同,其氯化物浓度、硫酸盐浓度和总碱度均以等当量浓度和总碱度均以等当量CaCOCaCO3 3(mg/L)(mg/L)表示。表示。当当LI0.5LI0.5LI0.5时,不结垢。时

59、,不结垢。78/103第四节第四节 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一、开发利用方式一、开发利用方式 地热水的温度不同,利用的范围和方式也不同。地热水的温度不同,利用的范围和方式也不同。按温度高低,地热能的利用方式可分为地热发电和按温度高低,地热能的利用方式可分为地热发电和直接利用两大类。直接利用两大类。79/10380/103 地下水水温随自然地理环境、地质条件及循环深地下水水温随自然地理环境、地质条件及循环深度不同而变化。近地表处为变温带,变温带之下的一度不同而变化。近地表处为变温带,变温带之下的一定深度为恒温带,地下水温不受太阳辐射影响。不同定深度为恒温带,地下水温不受太

60、阳辐射影响。不同纬度地区的恒温带深度不同,水温范围纬度地区的恒温带深度不同,水温范围10221022。恒。恒温带向下,地下水温随深度增加而升高,升高多少取温带向下,地下水温随深度增加而升高,升高多少取决于不同地域和不同岩性的地热增温率。决于不同地域和不同岩性的地热增温率。地表以下地表以下5-105-10米的地层温度就不随室外大气温度米的地层温度就不随室外大气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变化而变化,常年维持在常年维持在15-1715-17。81/103(一)地热发电(一)地热发电 我国大规模开发利用地热资源用于发电始于我国大规模开发利用地热资源用于发电始于2020世世纪纪7070年代初期,先后在河北后郝窑

61、、广东邓屋、湖南年代初期,先后在河北后郝窑、广东邓屋、湖南灰汤、江西温汤、广西象州、山东招远、辽宁熊岳等灰汤、江西温汤、广西象州、山东招远、辽宁熊岳等地建地热试验电站。地建地热试验电站。西藏羊八井地热电站,目前装机容量西藏羊八井地热电站,目前装机容量25.18MW25.18MW,实际发电稳定在实际发电稳定在15.0MW15.0MW左右,开发利用地热水温度左右,开发利用地热水温度130-170130-170,开采地热水总量为,开采地热水总量为10.9510.95万万m m3 3/d,/d,主要为主要为拉萨市提供电力资源。拉萨市提供电力资源。82/103(二)地热供暖(二)地热供暖 用于供暖的地热

62、水温度一般在用于供暖的地热水温度一般在6060以上,也有采以上,也有采用用50506060的,有直接供暖和间接供暖两种方式:直的,有直接供暖和间接供暖两种方式:直接供暖是将地热水直接送入供热系统,其对地热水的接供暖是将地热水直接送入供热系统,其对地热水的水质要求高,不得对供暖管道系统产生腐蚀和结垢,水质要求高,不得对供暖管道系统产生腐蚀和结垢,一般适用于矿化度较低的地热水;间接供暖是使地热一般适用于矿化度较低的地热水;间接供暖是使地热水通过热交换器将热转换给供热系统进行供暖。开采水通过热交换器将热转换给供热系统进行供暖。开采具有腐蚀性和易产生结垢的地热水供暖,一般采用间具有腐蚀性和易产生结垢的

63、地热水供暖,一般采用间接供暖方式。接供暖方式。83/103(三)医疗洗浴(三)医疗洗浴 用于医疗洗浴的地热水对水温和水质均有要求,用于医疗洗浴的地热水对水温和水质均有要求,一般来说适于医疗洗浴的地热水温度是一般来说适于医疗洗浴的地热水温度是40-6040-60(人(人体洗浴感觉舒适的热水温度在体洗浴感觉舒适的热水温度在4242左右),而水质需左右),而水质需满足医疗热矿水水质标准的要求。满足医疗热矿水水质标准的要求。据统计,用于医疗保健的地热田在全国已有据统计,用于医疗保健的地热田在全国已有126126处,遍及全国处,遍及全国2020多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多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84/103

64、(四)水产养殖(四)水产养殖 温度在温度在30-4530-45,符合,符合渔业水质标准渔业水质标准的低矿的低矿化的地热水,可用于水产养殖。化的地热水,可用于水产养殖。我国利用地热水进行水产养殖始于我国利用地热水进行水产养殖始于7070年代,北京、年代,北京、天津、福建等地起步较早,现已遍及天津、福建等地起步较早,现已遍及2020多个省、自治多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区和直辖市的4747个地热田,养殖场地个地热田,养殖场地200200多处,鱼池多处,鱼池面积近面积近200200万万m m2 2,主要养殖罗非鱼、鲤鱼、草鱼、鳗鱼、,主要养殖罗非鱼、鲤鱼、草鱼、鳗鱼、甲鱼、青虾、牛蛙等。甲鱼、青虾、牛

65、蛙等。85/103(五)矿泉水生产(五)矿泉水生产 不少低温地热水,因其来源于深部未受人为污染,不少低温地热水,因其来源于深部未受人为污染,并含有一些有益于人体健康的微量元素,可作为饮用并含有一些有益于人体健康的微量元素,可作为饮用天然矿泉水开发利用。我国近年来开发的一些饮用天天然矿泉水开发利用。我国近年来开发的一些饮用天然矿泉水中,就有相当一部分是低温地热水。然矿泉水中,就有相当一部分是低温地热水。据统计全国利用地热水生产或准备生产饮用天然据统计全国利用地热水生产或准备生产饮用天然矿泉水的有近矿泉水的有近4040处,主要是北京、河南、河北、安徽、处,主要是北京、河南、河北、安徽、广东、广西、

66、重庆、贵州、云南、陕西、青海等省广东、广西、重庆、贵州、云南、陕西、青海等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利用矿化度(自治区、直辖市),以利用矿化度0.6 g/L0.6 g/L以下、以下、温度温度5050以下的地热水为主。以下的地热水为主。86/103(六)农业利用(六)农业利用 一是利用地热建立温室,种植名贵花卉、蔬菜等一是利用地热建立温室,种植名贵花卉、蔬菜等作物;二是用于农田灌溉或给土壤加温。前者利用地作物;二是用于农田灌溉或给土壤加温。前者利用地热水温度在热水温度在30-7530-75之间,后者利用地热水温度一般之间,后者利用地热水温度一般在在4040以下。用于农田灌溉的地热水水质应满足农田以下。用于农田灌溉的地热水水质应满足农田灌溉用水水质标准。灌溉用水水质标准。目前,我国建有地热温室面积目前,我国建有地热温室面积600600多万多万m m2 2,分布在,分布在1313个省市自治区内,其中河北个省市自治区内,其中河北300300万万m m2 2,北京,北京7979万万m m2 2,天津天津9 9万万m m2 2。87/103二、可持续开发二、可持续开发 地热资源可通过地下水系统的循环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