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金属采矿设计规范宣讲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28390844 上传时间:2022-08-01 格式:PPTX 页数:127 大小:3.30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有色金属采矿设计规范宣讲_第1页
第1页 / 共127页
有色金属采矿设计规范宣讲_第2页
第2页 / 共127页
有色金属采矿设计规范宣讲_第3页
第3页 / 共127页
资源描述:

《有色金属采矿设计规范宣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色金属采矿设计规范宣讲(12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v1 1、适应贸易技术壁垒,走出国门的需要、适应贸易技术壁垒,走出国门的需要v 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标准化组织(ISOISO)、国际电工委员会()、国际电工委员会(IECIEC)、)、国际电信联盟(国际电信联盟(ITUITU),关贸总协定:贸易技术壁垒。),关贸总协定:贸易技术壁垒。要适应我国加入要适应我国加入WTOWTO后经济全球化、全面市场化的需要后经济全球化、全面市场化的需要,密切跟踪本行业国际上先进技术的发展动态,不但要,密切跟踪本行业国际上先进技术的发展动态,不但要考虑引进先进技术和先进标准,也要为我国企业走出去考虑引进先进技术和先进标准,也要为我国企业走出去做好必要的准备。(参与国

2、外设计采用标准)做好必要的准备。(参与国外设计采用标准)v2 2、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确保工程质量安全的需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确保工程质量安全的需要v 由于机构的调整和经费的严重不足,一些行业的标准由于机构的调整和经费的严重不足,一些行业的标准化工作已经严重滞后,使得这些行业(尤其是煤炭、有化工作已经严重滞后,使得这些行业(尤其是煤炭、有色、冶金、机械、建材、纺织、化工)的新技术、新工色、冶金、机械、建材、纺织、化工)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难于广泛推广和应用,影响了行业的技术进艺、新材料难于广泛推广和应用,影响了行业的技术进步,影响了产业技术升级,使得我们的一些企业仍然使步,影响了产业技

3、术升级,使得我们的一些企业仍然使用落后的技术,并以沉重的资源和环境代价为社会提供用落后的技术,并以沉重的资源和环境代价为社会提供产品。(举例:设备进步采矿回采率、北京水灾)产品。(举例:设备进步采矿回采率、北京水灾)3 3、国家对标准编制的重视、国家对标准编制的重视 长期以来,我国的工业增长主要是靠资源、资长期以来,我国的工业增长主要是靠资源、资金和廉价劳动力推动的外延式、粗放式的增长。金和廉价劳动力推动的外延式、粗放式的增长。传统工业基础薄弱,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不合理传统工业基础薄弱,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不合理,技术水平低、产品质量差,多数产品的国际竞,技术水平低、产品质量差,多数产品的国际竞

4、争力还不是很强;产品档次低、能耗高、污染重争力还不是很强;产品档次低、能耗高、污染重等问题仍然普遍存在。因此,国家对标准建设非等问题仍然普遍存在。因此,国家对标准建设非常重视,对矿山设计和建设的要求越来越高,责常重视,对矿山设计和建设的要求越来越高,责任越来越明确,设计承担的责任越来越大,设计任越来越明确,设计承担的责任越来越大,设计需遵循的法律法规规程规范越来越多,矿山设计需遵循的法律法规规程规范越来越多,矿山设计越来越规范。越来越规范。现在矿山项目除了做常规的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现在矿山项目除了做常规的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外,还需编制项目申请报告、各类安全评、施工图设计外,还需

5、编制项目申请报告、各类安全评价和专篇、节能专篇、环境评价、地质灾害评估、水土价和专篇、节能专篇、环境评价、地质灾害评估、水土保持、开发利用方案等。保持、开发利用方案等。设计主要遵循的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设计主要遵循的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法、环境保护法、清洁生源法、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法、环境保护法、清洁生产促进法、节约能源法、循环经济促进法等。产促进法、节约能源法、循环经济促进法等。v 设计需遵循的规程规范:行业准入条件、金属非金设计需遵循的规程规范:行业准入条件、金属非金属安全规程、爆破安全规程、有色金属采矿设计规范、属安全规程、爆破安全规程、有

6、色金属采矿设计规范、有色金属井巷设计规范等。有色金属井巷设计规范等。v 本次讲述和与大家共同学习的内容为本次讲述和与大家共同学习的内容为有色金属采矿有色金属采矿设计规范。设计规范。v(一)矿床地质(一)矿床地质v1 1、地质资料、地质资料v设计规范对地质基础资料要求:设计规范对地质基础资料要求:v 3.0.1 可行性研究报告应依据经评审、备案的详查可行性研究报告应依据经评审、备案的详查或勘探地质报告编制。初步设计应依据经评审、备案的或勘探地质报告编制。初步设计应依据经评审、备案的勘探地质报告编制;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的小型矿山和改勘探地质报告编制;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的小型矿山和改、扩建矿山,初步设计

7、可依据经评审、备案的详查地质、扩建矿山,初步设计可依据经评审、备案的详查地质报告编制。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应对勘查方法、勘查报告编制。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应对勘查方法、勘查工作质量、勘查程度、资源可靠程度、开采和加工技术工作质量、勘查程度、资源可靠程度、开采和加工技术条件等进行评价。条件等进行评价。v讲述地质报告的重要性讲述地质报告的重要性v 地质报告分普查、详查、勘探,勘查程度不同,资地质报告分普查、详查、勘探,勘查程度不同,资源可靠程度差异大,对矿山设计规模、方案、投资、经源可靠程度差异大,对矿山设计规模、方案、投资、经济效益影响大。济效益影响大。v矿床工业指标制定是最容易忽失的问题,在设

8、计过程中矿床工业指标制定是最容易忽失的问题,在设计过程中往往均采用地质报告中数据。往往均采用地质报告中数据。一般工业指标一般工业指标v国土资源部开发利用方案要求:国土资源部开发利用方案要求:v 采矿权人在登记管理机关划定的矿区范围内,根据采矿权人在登记管理机关划定的矿区范围内,根据矿床赋存条件、勘探程度,并考虑产品方案及建设规模矿床赋存条件、勘探程度,并考虑产品方案及建设规模的要求,结合矿石品位变化,对开采品位进行技术、经的要求,结合矿石品位变化,对开采品位进行技术、经济论证,确定开采矿体的最低品位,在此基础上,圈定济论证,确定开采矿体的最低品位,在此基础上,圈定矿体,并确定开采对象。有共、伴

9、生矿产的,必须体现矿体,并确定开采对象。有共、伴生矿产的,必须体现综合开采、综合利用的原则。综合开采、综合利用的原则。适用矿床开采工业指标适用矿床开采工业指标v规范规定:规范规定:v4.1.1 矿床工业指标的制定,应有顾客的委托书和地质矿床工业指标的制定,应有顾客的委托书和地质勘查单位提供的工业指标建议书及相关资料。勘查单位提供的工业指标建议书及相关资料。v 4.1.2 静态工业指标应按边界品位、最低工业品位、矿静态工业指标应按边界品位、最低工业品位、矿床平均品位、最小可采厚度、夹石剔除厚度的指标体系床平均品位、最小可采厚度、夹石剔除厚度的指标体系制定。必要时,可增加剥采比、米百分值、含矿率、

10、伴制定。必要时,可增加剥采比、米百分值、含矿率、伴生有用组分含量、有害组分允许含量、品级划分标准、生有用组分含量、有害组分允许含量、品级划分标准、氧化率、铝硅比等针对性指标项;对有多种有用组分共氧化率、铝硅比等针对性指标项;对有多种有用组分共生的矿床,可制定综合工业指标。生的矿床,可制定综合工业指标。v4.1.3 圈定矿体时,边界品位应用于单个样品;最低工圈定矿体时,边界品位应用于单个样品;最低工业品位宜用于单工程或样品段,也可用于小块段;最小业品位宜用于单工程或样品段,也可用于小块段;最小可采厚度和夹石剔除厚度应为工程中矿体的真厚度。可采厚度和夹石剔除厚度应为工程中矿体的真厚度。v4.1.4

11、 矿床工业指标的制定,应以整个矿床的资源储量矿床工业指标的制定,应以整个矿床的资源储量进行试算。条件不具备时,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勘探进行试算。条件不具备时,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勘探程度较高的主矿体和资源储量集中地段试算,试算范围程度较高的主矿体和资源储量集中地段试算,试算范围的储量占矿床总储量的比例不宜低于的储量占矿床总储量的比例不宜低于60%。v选矿试样采取:采取设计、试样代表性、采样内容规范选矿试样采取:采取设计、试样代表性、采样内容规范均作了明确要求。均作了明确要求。v 选矿试验样品选矿试验样品的采取,直接影响选矿工艺流程及相的采取,直接影响选矿工艺流程及相关技术经济指标的确定,所采取

12、的矿样,应能基本反映关技术经济指标的确定,所采取的矿样,应能基本反映未来矿山生产实际,试样采取应综合考虑矿石特征、矿未来矿山生产实际,试样采取应综合考虑矿石特征、矿山建设方案等因素,因此,选矿试样的采取应进行专项山建设方案等因素,因此,选矿试样的采取应进行专项设计。设计。v 试样的代表性试样的代表性是选矿试验矿样采取的核心问题,此是选矿试验矿样采取的核心问题,此三条中规定了试样采取的基本原则和采取方式,从采样三条中规定了试样采取的基本原则和采取方式,从采样点的空间分布(范围和数量)、试样的矿石化学性质、点的空间分布(范围和数量)、试样的矿石化学性质、矿物成份、结构构造、矿石类型和品级等方面保证

13、了试矿物成份、结构构造、矿石类型和品级等方面保证了试样的代表性。样的代表性。v4.2.1 实验室扩大连续试验、半工业试验和工业试验的选矿试样实验室扩大连续试验、半工业试验和工业试验的选矿试样采取应进行专项设计。采样设计应根据详查或勘探地质报告、初采取应进行专项设计。采样设计应根据详查或勘探地质报告、初步确定的矿山建设方案及选矿试样要求进行编制。步确定的矿山建设方案及选矿试样要求进行编制。v4.2.2 选矿试验应采取整个矿床的代表性试样。条件不具备时,选矿试验应采取整个矿床的代表性试样。条件不具备时,应采取前期生产不少于应采取前期生产不少于5 5年的代表性试样。年的代表性试样。v4.2.3 试样

14、的主要和伴生有用组分含量、矿物组成、矿石结构构试样的主要和伴生有用组分含量、矿物组成、矿石结构构造、矿物嵌布粒度特征、氧化程度、细泥含量等,应与生产入选造、矿物嵌布粒度特征、氧化程度、细泥含量等,应与生产入选矿石基本一致。矿石基本一致。v4.2.4 当矿床中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品级的矿石,且可能分当矿床中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品级的矿石,且可能分采时,应分别采样进行试验。采时,应分别采样进行试验。v4.2.5 采样设计内容应包括矿样的种类、数量,采样点布置,采采样设计内容应包括矿样的种类、数量,采样点布置,采样方法,采样施工,样品制备,配样和矿样包装等。样方法,采样施工,样品制备,配样和矿样

15、包装等。v资源储量直接影响矿山采、选(冶)方案和生产规模以资源储量直接影响矿山采、选(冶)方案和生产规模以及有关技术经济指标等相关内容的确定,因此设计应对及有关技术经济指标等相关内容的确定,因此设计应对估算方法及其结果的正确性进行检验。估算方法及其结果的正确性进行检验。v应用地质统计学方法估算资源储量时,所用的软件必须应用地质统计学方法估算资源储量时,所用的软件必须经国务院地质矿产主管部门组织专家鉴定、验收并认可经国务院地质矿产主管部门组织专家鉴定、验收并认可后,方可使用。后,方可使用。v当资源储量估算结果的误差超出允许范围时,应找出产当资源储量估算结果的误差超出允许范围时,应找出产生误差的原

16、因,并进行处理。生误差的原因,并进行处理。v注意:注意:资源储量估算中,首先以地质详查或勘探报告钻资源储量估算中,首先以地质详查或勘探报告钻孔资料建立资源储量模型,核实地质报告资源储量结果孔资料建立资源储量模型,核实地质报告资源储量结果,按采矿阶段或台阶分割储量,当以地质提交的一般工,按采矿阶段或台阶分割储量,当以地质提交的一般工业指标圈定矿体无法产生经济效益时,应重新确定工业业指标圈定矿体无法产生经济效益时,应重新确定工业指标、计算储量。指标、计算储量。v规范主要规定:规范主要规定:v4.3.1 设计应对地质资源储量进行检验估算,估算方法设计应对地质资源储量进行检验估算,估算方法宜采用地质统

17、计学法。资源储量估算结果应与评审、备宜采用地质统计学法。资源储量估算结果应与评审、备案的资源储量进行对比,其允许相对误差应符合下列规案的资源储量进行对比,其允许相对误差应符合下列规定:定:v 1 矿石量允许相对误差矿石量允许相对误差3%5%,铝土矿矿石量允许,铝土矿矿石量允许相对误差不大于相对误差不大于7%;v 2 主要有用组分的品位允许相对误差主要有用组分的品位允许相对误差3%5%,金属,金属量允许相对误差不大于量允许相对误差不大于5%;v 3 估算方法相同时,应取下限;估算方法不同时,估算方法相同时,应取下限;估算方法不同时,应取上限;超过此条应取上限;超过此条1款、款、2款误差规定时,应

18、分析说明款误差规定时,应分析说明理由。理由。v 3.0.3 设计利用资源储量和设计可采储量,应按下列规定估算:设计利用资源储量和设计可采储量,应按下列规定估算:v 1 依据的资源储量主要类型为探明的、控制的经济基础储量依据的资源储量主要类型为探明的、控制的经济基础储量和内蕴经济资源量,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可部分使用;和内蕴经济资源量,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可部分使用;v 2 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可信度系数应根据矿床赋存特征和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可信度系数应根据矿床赋存特征和勘探工程控制程度选取,可取勘探工程控制程度选取,可取0.50.8;v 3 设计损失量应包括露天开采设计不能回收的挂帮矿量,地

19、设计损失量应包括露天开采设计不能回收的挂帮矿量,地下开采设计的工业场地、井筒及永久建构筑物等需留设的永久性下开采设计的工业场地、井筒及永久建构筑物等需留设的永久性保护矿柱的矿量,及因法律、社会、环境保护等因素影响不得开保护矿柱的矿量,及因法律、社会、环境保护等因素影响不得开采的矿量;采的矿量;v 4 设计利用资源储量可按下式估算:设计利用资源储量可按下式估算:v 设计利用资源储量设计利用资源储量=(经济基础储量(经济基础储量+探明、控制的内蕴经济资探明、控制的内蕴经济资源量源量+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可信度系数可信度系数)设计损失量)设计损失量v 5 设计可采储量可按下式估算

20、:设计可采储量可按下式估算:v 设计可采储量设计可采储量=设计利用资源储量采矿损失量设计利用资源储量采矿损失量v 为什么要进行基建(生产)探矿、探矿的条为什么要进行基建(生产)探矿、探矿的条件、主要任务?件、主要任务?v 基建勘探是对先期开采地段勘探程度不足的基建勘探是对先期开采地段勘探程度不足的矿床,在基建过程中对基建开拓范围内矿体进行矿床,在基建过程中对基建开拓范围内矿体进行的探矿工作。其目的是提高基建开拓范围内矿床的探矿工作。其目的是提高基建开拓范围内矿床的地质研究程度和勘查控制程度,满足矿山建成的地质研究程度和勘查控制程度,满足矿山建成投产所需的基础储量,为实施基建采掘进度计划投产所需

21、的基础储量,为实施基建采掘进度计划、保证矿山投产后生产即能正常持续地进行,为、保证矿山投产后生产即能正常持续地进行,为采准矿块布置提供准确的地质资料。由于矿床勘采准矿块布置提供准确的地质资料。由于矿床勘探程度和开采设计的具体特点,并非所有的矿山探程度和开采设计的具体特点,并非所有的矿山都要进行基建探矿,基建探矿的条件是什么。都要进行基建探矿,基建探矿的条件是什么。v基建探矿条件,规范中作了如下规定:基建探矿条件,规范中作了如下规定:v4.4.1 符合符合下列情况之一时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基建勘探:,应进行基建勘探:v1 探明的基础储量保有量不能满足先期开采要求;探明的基础储量保有量不能满足先

22、期开采要求;v2 矿床地质条件复杂,采用较密的工程间距,仍未获得矿床地质条件复杂,采用较密的工程间距,仍未获得探明的基础储量;探明的基础储量;v3 位于主矿体上下盘、对先期开采有重要影响的小矿体位于主矿体上下盘、对先期开采有重要影响的小矿体,工程控制和研究程度不足;,工程控制和研究程度不足;v4 先期开采地段不同类型、不同品级矿石的空间分布和先期开采地段不同类型、不同品级矿石的空间分布和数量,未能详细查明;数量,未能详细查明;v5 采空区或断层规模较大,其分布范围及特征,尚未详采空区或断层规模较大,其分布范围及特征,尚未详细圈定和评价。细圈定和评价。v 基建勘探的主要任务,是在基建范围内解决以

23、下问题:基建勘探的主要任务,是在基建范围内解决以下问题:v 1 地质勘查阶段虽已探获探明的基础储量,但数量不足或未分布在先期开采地地质勘查阶段虽已探获探明的基础储量,但数量不足或未分布在先期开采地段,而应补充探获需要的探明的基础储量;段,而应补充探获需要的探明的基础储量;v 2 地质勘查阶段虽然探获了符合要求的探明的基础储量,但因矿山设计方案改地质勘查阶段虽然探获了符合要求的探明的基础储量,但因矿山设计方案改变、致使其不能为基建采准所利用,应在重新确定的先期开采地段内探获探变、致使其不能为基建采准所利用,应在重新确定的先期开采地段内探获探明的基础储量;明的基础储量;v 3 由于地质条件复杂,地

24、质勘查阶段采用较密的勘查工程间距,仍未探获探明由于地质条件复杂,地质勘查阶段采用较密的勘查工程间距,仍未探获探明的基础储量,而应探获一定数量的探明的基础储量;的基础储量,而应探获一定数量的探明的基础储量;v 4 位于基建开拓范围内主矿体上、下盘的小矿体,地质勘查阶段一般只探求控位于基建开拓范围内主矿体上、下盘的小矿体,地质勘查阶段一般只探求控制的与推断的资源储量,须进行基建勘探使其升至探明的基础储量;制的与推断的资源储量,须进行基建勘探使其升至探明的基础储量;v 5 存在不同矿石类型或矿石品级的矿床,需要进行分采、分选或分级利用时,存在不同矿石类型或矿石品级的矿床,需要进行分采、分选或分级利用

25、时,地质勘查阶段未查明其空间分布,为满足投产需要,基建期间需在基建开拓地质勘查阶段未查明其空间分布,为满足投产需要,基建期间需在基建开拓范围内进一步研究和探明矿石类型和品级;范围内进一步研究和探明矿石类型和品级;v 6 在地质勘查阶段,对先期开采地段的控制程度遗留某些局部问题的矿床,如在地质勘查阶段,对先期开采地段的控制程度遗留某些局部问题的矿床,如采空区、断层破碎带分布不明等,须进行基建勘探予以查明。采空区、断层破碎带分布不明等,须进行基建勘探予以查明。v 由于矿床地质勘查程度达不到地质勘查规范要求,或经基建工程揭露后,矿由于矿床地质勘查程度达不到地质勘查规范要求,或经基建工程揭露后,矿体规

26、模、形态、产状、资源储量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基建开拓、采准工程无体规模、形态、产状、资源储量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基建开拓、采准工程无法施工,而必须补做的地质勘查工作,都属于补充地质勘探范畴,不是基建法施工,而必须补做的地质勘查工作,都属于补充地质勘探范畴,不是基建勘探的任务。勘探的任务。v(二)水文地质设计工作(二)水文地质设计工作v 水文地质设计工作主要进行涌水量计算、地面和井下防水、矿床水文地质设计工作主要进行涌水量计算、地面和井下防水、矿床疏干、防渗帷幕。疏干、防渗帷幕。v 1、涌水量计算、涌水量计算v 5.1.1 地下开采矿山应计算最低开拓阶段及以上排水阶段的涌水地下开采矿山应计算最低开拓

27、阶段及以上排水阶段的涌水量。涌水量计算应包括正常涌水量和最大涌水量。矿体采动后导量。涌水量计算应包括正常涌水量和最大涌水量。矿体采动后导水裂隙带波及地面时,还应计算错动区降雨径流渗入量。水裂隙带波及地面时,还应计算错动区降雨径流渗入量。v 注意:(注意:(1 1)地下开采的矿山,阶段正常涌水量一般指非降雨集地下开采的矿山,阶段正常涌水量一般指非降雨集中季节涌向阶段的经常性涌水量;最大涌水量则为降雨集中时,中季节涌向阶段的经常性涌水量;最大涌水量则为降雨集中时,涌向阶段的设计降雨频率的最大涌水量。当矿体采动后导水裂隙涌向阶段的设计降雨频率的最大涌水量。当矿体采动后导水裂隙带不波及地面时,各阶段的

28、涌水量可不计算崩落区降雨渗入量,带不波及地面时,各阶段的涌水量可不计算崩落区降雨渗入量,否则必须计算该渗入量。当计算降雨渗入量时,正常涌水量为地否则必须计算该渗入量。当计算降雨渗入量时,正常涌水量为地下水正常涌水量与正常降雨径流渗入量之和,最大涌水量为地下下水正常涌水量与正常降雨径流渗入量之和,最大涌水量为地下水最大涌水量与设计频率暴雨径流渗入量之和。水最大涌水量与设计频率暴雨径流渗入量之和。v (2 2)排水能力计算应包括井下采矿废水。)排水能力计算应包括井下采矿废水。v 地面和井下防水设计规范规定:地面和井下防水设计规范规定:v 5.2.1 存在地表径流危害的矿山,应在露天境界、采矿错动区

29、、存在地表径流危害的矿山,应在露天境界、采矿错动区、岩溶集中塌陷区之外设置截水沟或修筑防洪堤。岩溶集中塌陷区之外设置截水沟或修筑防洪堤。v 5.2.2 存在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河流改道:存在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河流改道:v 1 河流流经矿体上方的地下开采矿山,采用保护顶板的采矿方河流流经矿体上方的地下开采矿山,采用保护顶板的采矿方法或留设矿柱仍不能保证安全或经济上不合理;法或留设矿柱仍不能保证安全或经济上不合理;v 2 河流穿越设计的露天境界;河流穿越设计的露天境界;v 3 河床地处岩溶塌陷区,对河床作渗漏处理仍不能保证矿山开河床地处岩溶塌陷区,对河床作渗漏处理仍不能保证矿山开采安全。采安

30、全。v 5.2.3 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矿山,当采用矿床疏干、排水、防渗帷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矿山,当采用矿床疏干、排水、防渗帷幕等措施技术经济不合理时,应留设防水矿柱。留设的防水矿柱幕等措施技术经济不合理时,应留设防水矿柱。留设的防水矿柱应具有隔水性,其规格应经计算确定。应具有隔水性,其规格应经计算确定。v5.2.4 存在突水危害的地下矿山,必须采用超前探水或存在突水危害的地下矿山,必须采用超前探水或其他防水措施。其他防水措施。v“存在突水危害存在突水危害”主要有:主要有:v 1 1 巷道接近或穿越导水的或充水状况不明的构造带,如断裂巷道接近或穿越导水的或充水状况不明的构造带,如断裂带、接触带、破碎

31、带;带、接触带、破碎带;v 2 2 巷道接近或穿越具突水危险的强含水层;巷道接近或穿越具突水危险的强含水层;v 3 3 巷道或其它采掘工作面接近预测积水的老窿和老采空区;巷道或其它采掘工作面接近预测积水的老窿和老采空区;v 4 4 巷道或其它采掘工作面接近已知的流砂层、地下暗河、规巷道或其它采掘工作面接近已知的流砂层、地下暗河、规模较大的岩溶、裂隙;模较大的岩溶、裂隙;v 5 5 地表水(如湖、河、海、水库地表水(如湖、河、海、水库)与地下水具密切联系)与地下水具密切联系,当巷道或其它采掘工作面接近地表水体分布范围。,当巷道或其它采掘工作面接近地表水体分布范围。v5.2.5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矿

32、山,应在关键巷道内设置防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矿山,应在关键巷道内设置防水门。同一矿区的水文条件复杂程度明显不同时,在通水门。同一矿区的水文条件复杂程度明显不同时,在通往强含水带、积水区和有大量突然涌水可能区域的巷道往强含水带、积水区和有大量突然涌水可能区域的巷道,以及专用的截水、放水巷道内也应设置防水门。防水,以及专用的截水、放水巷道内也应设置防水门。防水门应设置在岩石稳固的地点。门应设置在岩石稳固的地点。v5.2.6 防水门水压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防水门水压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v 1 地下开采矿山设计水压应大于所防含水层的静止地下开采矿山设计水压应大于所防含水层的静止水位至防水门设置阶段标

33、高差的水柱压力;水位至防水门设置阶段标高差的水柱压力;v 2 使用井巷排水方式的露天开采矿山,设计水压应使用井巷排水方式的露天开采矿山,设计水压应大于防水门设置标高至设计频率暴雨时露天坑最高允许大于防水门设置标高至设计频率暴雨时露天坑最高允许淹没标高的水柱压力值。淹没标高的水柱压力值。v 矿床疏干一般采用地面深井疏干、地下疏干,疏干的目的是有效矿床疏干一般采用地面深井疏干、地下疏干,疏干的目的是有效地降低地下水位,形成稳定的疏干降落漏斗。地降低地下水位,形成稳定的疏干降落漏斗。v 规范对矿床疏干条件、疏干孔和观测孔布置、疏干泵选择作为具规范对矿床疏干条件、疏干孔和观测孔布置、疏干泵选择作为具体

34、规定。体规定。v 5.3.4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宜采用地面深井疏干: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宜采用地面深井疏干:v 1 含水性较强、岩溶裂隙发育的岩溶含水层,裂隙特别发育的裂含水性较强、岩溶裂隙发育的岩溶含水层,裂隙特别发育的裂隙含水层及第四系砂砾含水层,渗透性好,有良好的补给条件;隙含水层及第四系砂砾含水层,渗透性好,有良好的补给条件;v 2 无有效隔水层或弱含水层可供地下疏干开拓利用的地下矿山;无有效隔水层或弱含水层可供地下疏干开拓利用的地下矿山;v 3 开采深度不大的露天矿山;开采深度不大的露天矿山;v 4 矿层及其顶底板均为含水丰富、渗透性强的含水层。矿层及其顶底板均为含水丰富、渗透性强

35、的含水层。v 应注意:应注意:地面深井疏干系统的位置宜布置在地下开采错动范围或地面深井疏干系统的位置宜布置在地下开采错动范围或露天开采最终境界以外露天开采最终境界以外20m50m。v5.3.8 下列情况宜采用地下疏干:下列情况宜采用地下疏干:v1 可用平窿自流排水疏干的矿山;可用平窿自流排水疏干的矿山;v2 需疏干的含水层渗透性较差、含水性很不均一或疏干需疏干的含水层渗透性较差、含水性很不均一或疏干深度较大;深度较大;v3 露天开采矿山,上部存在渗透性良好的砂砾含水层,露天开采矿山,上部存在渗透性良好的砂砾含水层,且有地表水强烈补给且有地表水强烈补给。v5.3.10 专用的疏干巷道应布置在岩石

36、比较稳固的隔水或专用的疏干巷道应布置在岩石比较稳固的隔水或弱含水层中。下列情况可布置在强含水层中:弱含水层中。下列情况可布置在强含水层中:v1 矿体及其顶底板无隔水或弱含水层;矿体及其顶底板无隔水或弱含水层;v2 矿体及其顶底板隔水或弱含水层工程地质条件差;矿体及其顶底板隔水或弱含水层工程地质条件差;v3 需加强疏干强度;需加强疏干强度;v4 可用平窿自流疏干。可用平窿自流疏干。v规范重点规定了防渗帷幕实施条件、帷幕轴线确定、帷规范重点规定了防渗帷幕实施条件、帷幕轴线确定、帷幕效果观测。幕效果观测。v5.4.1 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

37、,宜采用防渗帷幕:宜采用防渗帷幕:v1 采用疏干措施难以保证有效降低地下水位;采用疏干措施难以保证有效降低地下水位;v2 矿区附近存在重要的建、构筑物和城镇等大型居民集矿区附近存在重要的建、构筑物和城镇等大型居民集中点,采用疏干措施不能保证安全;中点,采用疏干措施不能保证安全;(举例)(举例)v3 覆盖型岩溶塌陷矿区,含水层厚度大、分布广,渗透覆盖型岩溶塌陷矿区,含水层厚度大、分布广,渗透性、含水性强,采用疏干措施形成的降落漏斗半径大,性、含水性强,采用疏干措施形成的降落漏斗半径大,塌陷范围广;塌陷范围广;v4大量排水影响附近城镇供水和地下水资源保护要求。大量排水影响附近城镇供水和地下水资源保

38、护要求。v5.4.2 采用防渗帷幕,宜具备下列水文地质基础条件:采用防渗帷幕,宜具备下列水文地质基础条件:v1 地下水进入矿坑的通道比较狭窄;地下水进入矿坑的通道比较狭窄;v2 进水通道两端和底部均有可靠和连续分布的隔水层或进水通道两端和底部均有可靠和连续分布的隔水层或相对隔水层;相对隔水层;v3 含水层必须具备良好的灌注条件,受灌注的含水层全含水层必须具备良好的灌注条件,受灌注的含水层全段埋深较浅。段埋深较浅。v5.4.3 帷幕轴线位置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帷幕轴线位置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v1 应布置在地下开采错动界线或露天开采最终境界外不应布置在地下开采错动界线或露天开采最终境界外不小于

39、小于20m的地段;的地段;v2 应垂直地下水进水方向;应垂直地下水进水方向;v3 宜布置在受灌层底板埋藏浅、过水断面窄、边界条件宜布置在受灌层底板埋藏浅、过水断面窄、边界条件可靠的部位。可靠的部位。v 5.3.11 存在突水危害的矿山,应设计地下水位观测孔,观测孔开存在突水危害的矿山,应设计地下水位观测孔,观测孔开孔直径应大于孔直径应大于91mm,终孔直径不得小于,终孔直径不得小于75mm。水文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复杂,采用预先疏干或防渗帷幕的矿山,应设计系统的地下水观复杂,采用预先疏干或防渗帷幕的矿山,应设计系统的地下水观测网,观测网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测网,观测网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v

40、1 观测网应由观测网应由2条以上剖面组成,每条剖面上的观测孔不应少于条以上剖面组成,每条剖面上的观测孔不应少于3个;个;v 2 重点观测区应为采掘范围,最远的观测孔不宜超过预计的疏干重点观测区应为采掘范围,最远的观测孔不宜超过预计的疏干漏斗边缘;漏斗边缘;v 3 应能控制对矿坑充水有影响的含水层和地表水体附近地下水的应能控制对矿坑充水有影响的含水层和地表水体附近地下水的动态变化;动态变化;v 4 岩溶塌陷矿区,应兼顾重要工业及民用建、构筑物地下水动态岩溶塌陷矿区,应兼顾重要工业及民用建、构筑物地下水动态变化的观测;变化的观测;v 5 采用防渗帷幕的矿山,应在帷幕内、外布置观测孔。采用防渗帷幕的

41、矿山,应在帷幕内、外布置观测孔。v 矿山生产规模确定是矿山设计非常重要的一环,设矿山生产规模确定是矿山设计非常重要的一环,设计计算的生产能力是技术上可能的最大生产能力,矿山计计算的生产能力是技术上可能的最大生产能力,矿山的生产能力受矿床勘探类型、勘探程度、开采技术条件的生产能力受矿床勘探类型、勘探程度、开采技术条件和采矿工艺复杂程度、市场需求、资金筹措等因素影响和采矿工艺复杂程度、市场需求、资金筹措等因素影响,因此矿山生产建设规模应经多方案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因此矿山生产建设规模应经多方案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定。v 规划或预可行性研究阶段,地下矿山生产能力可按规划或预可行性研究阶段,地下矿山生产

42、能力可按下式估算:下式估算:v A=4.88Q0.75v式中:式中:A矿山生产能力(矿山生产能力(st/a););v Q设计开采范围内可采储量(设计开采范围内可采储量(st)。)。v 9.1.1 地下矿山生产能力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地下矿山生产能力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v 1 阶段生产能力应根据阶段上同时回采的矿块数和矿块生产阶段生产能力应根据阶段上同时回采的矿块数和矿块生产能力计算;能力计算;v 2 矿山设计生产能力宜以一个开采阶段保证,在条件许可时矿山设计生产能力宜以一个开采阶段保证,在条件许可时,可适当增加回采阶段,但上、下相邻阶段的对应采场不得同时,可适当增加回采阶段,但上、下相

43、邻阶段的对应采场不得同时回采;采用一步骤连续回采的矿山,应以一个阶段回采计算矿山回采;采用一步骤连续回采的矿山,应以一个阶段回采计算矿山生产能力;划分矿房、矿柱两步骤回采的矿山,应以一个阶段采生产能力;划分矿房、矿柱两步骤回采的矿山,应以一个阶段采矿房、一个阶段采矿柱为基础进行计算,当矿柱矿量比例小于矿房、一个阶段采矿柱为基础进行计算,当矿柱矿量比例小于20%时,可不计其生产能力;时,可不计其生产能力;v 3 计算的生产能力,应按合理服务年限、年下降速度、新阶计算的生产能力,应按合理服务年限、年下降速度、新阶段准备时间分别进行验证;开采技术条件复杂的大中型矿山,宜段准备时间分别进行验证;开采技

44、术条件复杂的大中型矿山,宜编制采掘进度计划表最终验证;编制采掘进度计划表最终验证;(生产能力验证公式已规定)(生产能力验证公式已规定)v 4 矿山生产能力应根据计算的生产能力,并结合矿床勘探类矿山生产能力应根据计算的生产能力,并结合矿床勘探类型、勘探程度、开采技术条件和采矿工艺复杂程度、市场需求、型、勘探程度、开采技术条件和采矿工艺复杂程度、市场需求、资金筹措等因素,经多方案综合比较后确定。资金筹措等因素,经多方案综合比较后确定。v9.2.2 岩石移动范围的圈定,应符合下列规定:岩石移动范围的圈定,应符合下列规定:v1 岩石移动范围应以开采矿体最深部位圈定,对深部尚岩石移动范围应以开采矿体最深

45、部位圈定,对深部尚未探清的矿体应从能作为远景开采的部位圈定;未探清的矿体应从能作为远景开采的部位圈定;v2 开采深度大、服务年限长,采用分期开采的矿山,可开采深度大、服务年限长,采用分期开采的矿山,可分期圈定岩石移动范围;分期圈定岩石移动范围;v3 矿体邻近岩层中有与移动角同向的小倾角弱面,且其矿体邻近岩层中有与移动角同向的小倾角弱面,且其影响范围超越按完整岩层划定的范围时,应以该弱面的影响范围超越按完整岩层划定的范围时,应以该弱面的影响范围修正;影响范围修正;v4 圈定的岩石移动范围和留设的保安矿柱,应分别标在圈定的岩石移动范围和留设的保安矿柱,应分别标在总平面图、开拓系统平面图、剖面图和中

46、段平面图上。总平面图、开拓系统平面图、剖面图和中段平面图上。v9.2.3 地表主要建、构筑物应布置在岩石移动范围保护地表主要建、构筑物应布置在岩石移动范围保护带外,因特殊原因需布置在岩石移动范围保护带内时,带外,因特殊原因需布置在岩石移动范围保护带内时,应留设保安矿柱。应留设保安矿柱。v岩石移动范围:岩石移动范围:0000=40表土层=70=60=55LL移动带表土层陷落带表土层陷落带上盘移动带开采的最低水平陷落线陷落线移动带=65=60=55=60=55=80=75=80=75000000=40表土层=70=60=55LL移动带表土层陷落带表土层陷落带上盘移动带开采的最低水平陷落线陷落线移动

47、带=65=60=55=60=55=80=75=80=7500陷落带及移动带界线陷落带及移动带界线a垂直走向剖面垂直走向剖面大于大于及及/情况;情况;b垂直走向剖面垂直走向剖面小于小于及及/情况;情况;c沿走向剖面沿走向剖面矿体倾角;矿体倾角;/下盘陷落角;下盘陷落角;/上盘陷落角;上盘陷落角;/走向端部陷落角;走向端部陷落角;下盘移动角;下盘移动角;上盘移动角;上盘移动角;走向端部移动角;走向端部移动角;0 表土移动角;表土移动角;L 危险带危险带CDABCDABGHKMGHMKMGHK矿层表土层保 护保 护等级等级 主要建筑物和构筑物主要建筑物和构筑物 国务院明令保护的文物、纪念性建筑;一等

48、火车站,发电厂主厂房,在同一跨度内有国务院明令保护的文物、纪念性建筑;一等火车站,发电厂主厂房,在同一跨度内有2台重型台重型桥式吊车的大型厂房,平炉,水泥厂回转窑,大型选矿厂主厂房等特别重要或特别敏感的、桥式吊车的大型厂房,平炉,水泥厂回转窑,大型选矿厂主厂房等特别重要或特别敏感的、采动后可能导致发生重大生产、伤亡事故的建、构筑物;铸铁瓦斯管道干线,高速公路,机采动后可能导致发生重大生产、伤亡事故的建、构筑物;铸铁瓦斯管道干线,高速公路,机场跑道,高层住宅,竖(斜)井、主平硐,提升机房,主通风机房,空气压缩机房等场跑道,高层住宅,竖(斜)井、主平硐,提升机房,主通风机房,空气压缩机房等(20m

49、)高炉、焦化炉,高炉、焦化炉,220kV及以上超高压输电线路杆塔,矿区总变电所,立交桥,高频通讯干线及以上超高压输电线路杆塔,矿区总变电所,立交桥,高频通讯干线电缆;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工业厂房,设有桥式起重机的工业厂房,铁路矿仓、总机修厂电缆;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工业厂房,设有桥式起重机的工业厂房,铁路矿仓、总机修厂等较重要的大型工业建筑物和构筑物;办公楼、医院、剧院、学校、百货大楼,二等火车站等较重要的大型工业建筑物和构筑物;办公楼、医院、剧院、学校、百货大楼,二等火车站,长度大于,长度大于20m的二层楼房和三层以上住宅楼;输水管干线和铸铁瓦斯管道支线;架空索道的二层楼房和三层以上住宅楼;

50、输水管干线和铸铁瓦斯管道支线;架空索道,电视塔及其转播塔,一级公路等(,电视塔及其转播塔,一级公路等(15m)无吊车设备的砖木结构工业厂房,三、四等火车站,砖木、砖混结构平房或变形缝区段小于无吊车设备的砖木结构工业厂房,三、四等火车站,砖木、砖混结构平房或变形缝区段小于20m的两层楼房,村庄砖瓦民房;高压输电线路杆塔,钢瓦斯管道等的两层楼房,村庄砖瓦民房;高压输电线路杆塔,钢瓦斯管道等(10m)农村木结构承重房屋,简易仓库等(农村木结构承重房屋,简易仓库等(5m)地表建、构筑物的保护等级划分地表建、构筑物的保护等级划分 v 9.3.1 开拓井巷位置及井口工业场地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开拓井巷位

51、置及井口工业场地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v 1 竖井、斜井、平硐位置,宜选择在资源储量较集中、矿岩运输功小、岩层稳竖井、斜井、平硐位置,宜选择在资源储量较集中、矿岩运输功小、岩层稳固的地段,宜避开含水层、断层、岩溶发育地层或流砂层,并应布置工程地固的地段,宜避开含水层、断层、岩溶发育地层或流砂层,并应布置工程地质检查孔,斜井和平硐的工程地质检查孔应沿纵向布置;质检查孔,斜井和平硐的工程地质检查孔应沿纵向布置;v 2 竖井、斜井、平硐、斜坡道等井口的标高,应高于当地历史最高洪水位竖井、斜井、平硐、斜坡道等井口的标高,应高于当地历史最高洪水位1m以上;以上;v 3 每个矿井应至少有两个独立的直达地面

52、的安全出口,安全出口的间距不应小每个矿井应至少有两个独立的直达地面的安全出口,安全出口的间距不应小于于30m;大型矿井,矿床地质条件复杂,且走向长度一翼超过;大型矿井,矿床地质条件复杂,且走向长度一翼超过1000m时,应在时,应在矿体端部增设安全出口;矿体端部增设安全出口;v 4 进风井宜位于当地常年主导风向的上风侧,进入矿井的空气,不应受到有害进风井宜位于当地常年主导风向的上风侧,进入矿井的空气,不应受到有害物质的污染;回风井宜设在当地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侧,排出的污风不应对物质的污染;回风井宜设在当地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侧,排出的污风不应对矿区环境造成危害;放射性矿山出风井与入风井的间距应大于

53、矿区环境造成危害;放射性矿山出风井与入风井的间距应大于300m;v 5 井口工业场地应具有稳定的工程地质条件,应避开法定保护的文物古迹、风井口工业场地应具有稳定的工程地质条件,应避开法定保护的文物古迹、风景区、内涝低洼区和采空区,且不应受地面滚石、滑坡、山洪暴发和雪崩的景区、内涝低洼区和采空区,且不应受地面滚石、滑坡、山洪暴发和雪崩的危害,井口工业场地标高应高于当地历史最高洪水位;危害,井口工业场地标高应高于当地历史最高洪水位;v 6 井口工业场地布置应合理紧湊、节约用地、不占或少占农田和耕地,对有可井口工业场地布置应合理紧湊、节约用地、不占或少占农田和耕地,对有可能扩大生产规模的企业应适当留

54、有发展余地;能扩大生产规模的企业应适当留有发展余地;v 7 位于地震烈度位于地震烈度6度及以上地区的矿山,主要井筒的地表出口及工业场地内主度及以上地区的矿山,主要井筒的地表出口及工业场地内主要建、构筑物,应进行抗震设计。要建、构筑物,应进行抗震设计。v 对照图纸讲规范对照图纸讲规范开拓巷道名称示意图开拓巷道名称示意图 1 1风井;风井;2 2矿体;矿体;3 3选矿厂;选矿厂;4 4箕斗提升井;箕斗提升井;5 5主溜井;主溜井;6 6斜坡道;斜坡道;7 7溜井;溜井;8 8充填井;充填井;9 9、1717阶段运输巷道;阶段运输巷道;1010副井;副井;1111大断层;大断层;1212主平硐;主平

55、硐;13-13-盲竖井;盲竖井;14-14-回风井;回风井;14-14-露天坑;露天坑;16-16-盲斜井;盲斜井;1313盲竖井;盲竖井;1414溜井;溜井;1515露天采矿场;露天采矿场;1616盲斜井;盲斜井;1717石门石门v 根据主要开拓巷道的类型,矿床开拓方法可分为平硐、斜井根据主要开拓巷道的类型,矿床开拓方法可分为平硐、斜井、竖井、斜坡道开拓和联合开拓。凡用一种主要开拓巷道开拓矿、竖井、斜坡道开拓和联合开拓。凡用一种主要开拓巷道开拓矿床的称为单一开拓床的称为单一开拓 ,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主要开拓巷道开拓矿床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主要开拓巷道开拓矿床的称为联合开拓。的称为联合开拓。v 矿床

56、开拓方法选择原则:矿床开拓方法选择原则:宁平不斜、宁斜不立。宁平不斜、宁斜不立。v 9.3.2 平硐开拓应符合下列规定:平硐开拓应符合下列规定:v 1 当矿体或相当一部分矿体赋存在当地侵蚀基准面以上时,当矿体或相当一部分矿体赋存在当地侵蚀基准面以上时,宜采用平硐开拓;宜采用平硐开拓;v 2 采用平硐集中运输时,宜采用溜井下放矿石;当生产规模采用平硐集中运输时,宜采用溜井下放矿石;当生产规模小、溜井设施等工程量大、矿石有粘结性或岩层不适宜设置溜井小、溜井设施等工程量大、矿石有粘结性或岩层不适宜设置溜井时,可采用竖井、斜井下放或无轨自行设备直接运出地表;时,可采用竖井、斜井下放或无轨自行设备直接运

57、出地表;v 3 当双轨运输主平硐较长,岩层不稳固,且无其他条件制约当双轨运输主平硐较长,岩层不稳固,且无其他条件制约时,宜采用单轨双平硐开拓;时,宜采用单轨双平硐开拓;v 4 确定主平硐断面时,应满足通过坑内设备材料最大件及有确定主平硐断面时,应满足通过坑内设备材料最大件及有关安全间隙的要求。关安全间隙的要求。上盘平硐开拓法上盘平硐开拓法 1 1阶段平硐;阶段平硐;2 2溜井;溜井;3 3主平硐;主平硐;4 4辅助盲竖井辅助盲竖井侧翼平硐开拓法侧翼平硐开拓法、上部阶段平硐;上部阶段平硐;1主平硐;主平硐;2辅助盲竖井;辅助盲竖井;3、4主溜井;主溜井;5溜井溜井下盘平硐开拓法下盘平硐开拓法 1

58、1阶段平硐;阶段平硐;22溜井;溜井;33主平硐;主平硐;44辅助盲竖井辅助盲竖井v 斜井开拓按提升容器划分为箕斗斜井、串车斜井、斜井开拓按提升容器划分为箕斗斜井、串车斜井、带式输送机斜井、台车斜井四类。带式输送机斜井、台车斜井四类。v 斜井开拓按斜井与矿体的相对位置划分为脉内斜井斜井开拓按斜井与矿体的相对位置划分为脉内斜井开拓、下盘斜井开拓、侧翼斜井开拓三种开拓方法。开拓、下盘斜井开拓、侧翼斜井开拓三种开拓方法。v 急倾斜矿床一般采用伪倾斜斜井开拓,对于急倾斜急倾斜矿床一般采用伪倾斜斜井开拓,对于急倾斜侧翼倾覆的矿床可用侧翼斜井开拓。侧翼倾覆的矿床可用侧翼斜井开拓。v 串车斜井与阶段运输平巷

59、的连接方式分为吊桥连接串车斜井与阶段运输平巷的连接方式分为吊桥连接、甩车道连接和平车场连接。、甩车道连接和平车场连接。脉内斜井开拓法脉内斜井开拓法 下盘斜井开拓法下盘斜井开拓法 侧翼斜井开拓侧翼斜井开拓 v 9.3.3 斜井开拓应符合下列规定:斜井开拓应符合下列规定:v 1 埋藏深度小于埋藏深度小于300m的缓倾斜或倾斜中厚以上矿体,宜采用的缓倾斜或倾斜中厚以上矿体,宜采用下盘斜井开拓;矿体走向较长,埋藏深度小于下盘斜井开拓;矿体走向较长,埋藏深度小于200m的急倾斜矿的急倾斜矿体,可采用侧翼斜井开拓;形态规整、倾角变化较小的缓倾斜薄体,可采用侧翼斜井开拓;形态规整、倾角变化较小的缓倾斜薄矿体

60、,宜采用脉内斜井开拓;矿体,宜采用脉内斜井开拓;v 2 下盘斜井井筒顶板与矿体的垂距应大于下盘斜井井筒顶板与矿体的垂距应大于15m;脉内斜井井;脉内斜井井筒两侧保安矿柱的宽度不应小于筒两侧保安矿柱的宽度不应小于8m;v 3 串车斜井不宜中途变坡和采用双向甩车道,当需要设置双串车斜井不宜中途变坡和采用双向甩车道,当需要设置双向甩车道时,甩车道岔口间距应大于向甩车道时,甩车道岔口间距应大于8 m;v 4 斜井下部车场应设置躲避硐室;斜井下部车场应设置躲避硐室;v 5 行人的运输斜井应设人行道。人行道有效宽度不应小于行人的运输斜井应设人行道。人行道有效宽度不应小于1.0m,有效净高不应小于,有效净高

61、不应小于1.9m;斜井坡度为;斜井坡度为1015时应设时应设人行踏步;人行踏步;1535时应设踏步及扶手;大于时应设踏步及扶手;大于35时应设梯子时应设梯子;有轨运输的斜井,车道与人行道之间应设隔离设施;有轨运输的斜井,车道与人行道之间应设隔离设施;v 6 斜井有轨运输设备之间,以及运输设备与支护之间的间隙斜井有轨运输设备之间,以及运输设备与支护之间的间隙,不应小于,不应小于0.3m;带式输送机与其他设备突出部份之间的间隙,;带式输送机与其他设备突出部份之间的间隙,不应小于不应小于0.4m。v 本条第本条第2 2款款,脉外底盘沿倾向斜井顶板与矿,脉外底盘沿倾向斜井顶板与矿体的垂直距离应大于体的

62、垂直距离应大于15m15m。主要是考虑下列因素。主要是考虑下列因素:一是为了便于斜井与车场巷道衔接,斜井甩车:一是为了便于斜井与车场巷道衔接,斜井甩车道平曲线半径一般为道平曲线半径一般为15m15m左右;二是斜井上部留左右;二是斜井上部留设设15m15m以上的岩柱,可不留斜井矿柱;三是为矿以上的岩柱,可不留斜井矿柱;三是为矿体底板的起伏变化留有余地。体底板的起伏变化留有余地。v 本条第本条第4 4款款,斜井下部的车场设置躲避硐室,斜井下部的车场设置躲避硐室,是为了防止上部车场误操作时,或者提升钢丝,是为了防止上部车场误操作时,或者提升钢丝绳断绳时发生跑车事故,对下部车场的工作人员绳断绳时发生跑

63、车事故,对下部车场的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一旦发生这样的事故,下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一旦发生这样的事故,下部车场的人员可以到硐室内躲避。部车场的人员可以到硐室内躲避。v 随着无轨采掘设备的发展和在井下的大量应用,为随着无轨采掘设备的发展和在井下的大量应用,为了便于无轨设备运输矿石和出入井下,产生了一种新的了便于无轨设备运输矿石和出入井下,产生了一种新的巷道巷道斜坡道。无轨斜坡道用来运输矿石时,可直通斜坡道。无轨斜坡道用来运输矿石时,可直通地表,构成斜坡道开拓;或与其他主要开拓井巷联合使地表,构成斜坡道开拓;或与其他主要开拓井巷联合使用,构成联合开拓。用,构成联合开拓。斜坡道开拓分类:斜坡

64、道开拓分类:v 按斜坡道与矿体位置关系,斜坡道开拓分为下盘斜坡按斜坡道与矿体位置关系,斜坡道开拓分为下盘斜坡道、上盘斜坡道、端部斜坡道、脉内斜坡道四种开拓方道、上盘斜坡道、端部斜坡道、脉内斜坡道四种开拓方式;式;v 按用途可分为主斜坡道和辅助斜坡道两种开拓方式;按用途可分为主斜坡道和辅助斜坡道两种开拓方式;v 按运输线路的布置形式,斜坡道开拓可分为直线式斜按运输线路的布置形式,斜坡道开拓可分为直线式斜坡道、螺旋式斜坡道、折返式斜坡道三种开拓方式。坡道、螺旋式斜坡道、折返式斜坡道三种开拓方式。折返式斜坡道开拓法折返式斜坡道开拓法1斜坡道;斜坡道;2阶段石门;阶段石门;3阶段运输平巷阶段运输平巷

65、v9.3.4 斜坡道开拓应符合下列规定:斜坡道开拓应符合下列规定:v 1 开拓深度小于开拓深度小于300m的中小型矿山,可采用斜坡道的中小型矿山,可采用斜坡道开拓,且斜坡道应位于岩石移动范围外;条件许可时,开拓,且斜坡道应位于岩石移动范围外;条件许可时,宜采用拆返式布置;宜采用拆返式布置;v 2 斜坡道的坡度,用于运输矿石时不宜大于斜坡道的坡度,用于运输矿石时不宜大于12,用于运输设备材料时不宜大于用于运输设备材料时不宜大于15;弯道坡度应适当降;弯道坡度应适当降低;低;v 3 斜坡道长度每隔斜坡道长度每隔300m400m,应设坡度不大于,应设坡度不大于3、长度不小于、长度不小于20m并能满足

66、错车要求的缓坡段;并能满足错车要求的缓坡段;v 4 大型无轨设备通行的斜坡道干线转弯半径不宜小大型无轨设备通行的斜坡道干线转弯半径不宜小于于20m,阶段斜坡道转弯半径不宜小于,阶段斜坡道转弯半径不宜小于15m;中小型无;中小型无轨设备通行的斜坡道转弯半径不宜小于轨设备通行的斜坡道转弯半径不宜小于10m;曲线段外;曲线段外侧应抬高,变坡点连接曲线可采用平滑竖曲线;侧应抬高,变坡点连接曲线可采用平滑竖曲线;v 5 斜坡道,应设人行道或躲避硐室;人行道宽度不得小于斜坡道,应设人行道或躲避硐室;人行道宽度不得小于1.2m,人行道的有效净高不应小于,人行道的有效净高不应小于1.9m;躲避硐室的间距,在;躲避硐室的间距,在曲线段不应超过曲线段不应超过15m,在直线段不应超过,在直线段不应超过30m。躲避硐室的高度。躲避硐室的高度不应小于不应小于1.9m,深度和宽度均不应小于,深度和宽度均不应小于1.0m;v 6 无轨运输设备之间,以及无轨运输设备与支护之间的间隙,无轨运输设备之间,以及无轨运输设备与支护之间的间隙,不应小于不应小于0.6m;v 7 斜坡道路面宜采用混凝土、沥青或级配合理的碎石路面。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