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胜辉国际竞争力理论及其评价体系课件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28371612 上传时间:2022-08-01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4.31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陈胜辉国际竞争力理论及其评价体系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陈胜辉国际竞争力理论及其评价体系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陈胜辉国际竞争力理论及其评价体系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资源描述:

《陈胜辉国际竞争力理论及其评价体系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陈胜辉国际竞争力理论及其评价体系课件(5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国际竞争力理论及其评价体系国际竞争力理论及其评价体系陈胜辉 2014.111.国际竞争力的概念及其发展2.关于国际竞争力的代表理论3.关于国际竞争力的评价体系4.WEF体系下国际竞争力的国别分析5.关于目前国际竞争力评价方法的评价1.国际竞争力的概念及其发展2.关于国际竞争力的代表理论3.关于国际竞争力的评价体系4.WEF体系下国际竞争力国别分析5.关于评价方法的评价1.1.国际竞争力的概念及其发展国际竞争力的概念及其发展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进程的加速,当代国际竞争力理论与评价体系逐步形成与发展。WEF(World Economics Forum):世界经济论坛是以研

2、究和探讨世界经济领域存在的问题、促进国际经济合作与交流为宗旨的非官方国际性机构。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IMD:(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Management Development)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全球顶尖商业管理学院,坐落于瑞士西部城市洛桑。是欧洲第一,世界第三的管理学院。WEF&IMD:在世界范围内,一国企业设计、生产和销售产品与服务的能力,其价格和非价格特性比国内外竞争对手更具有市场吸引力。19911992美国竞争力政策委员会:一国能提供满足国际市场检验标准的产品和服务,同时又能长期地持续提高国民生水平的能力。1994WEF&IMD:一国或公司在世界市

3、场上均衡地生产出比其竞争对手更多财富的能力1996WEF:一国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持续高速增长的能力2003IMD:一国创造与保持一个使企业持续产出更多价值和人民拥有更多财富的环境的能力。WEF首次提出:一国企业能够提供比国内外竞争对手更优质量和更低成本的产品与服务的能力。19852005OECD:一国能在自由和公正的市场条件下生产产品和服务,而这些产品和服务既能满足国际市场的检验标准,同时又能长期保持和扩大该国人民的实际收入的能力。金碚:各国产业或同类企业之间相互比较的生产力。产业国际竞争力则是指在国际间自由贸易条件下,一国特定产业以其相对于他国的更高生产力,向国际市场提供符合消费者或购买者

4、需求的更多产品,并持续获得赢利的能力。中国国际竞争力研究课题组:从本质上说,一国国际竞争力的高低取决于经济体制的设计、改革和经济政策的选择2.12.1国际竞争力的理论的历史溯源国际竞争力的理论的历史溯源“创新理论”“索罗增长”“竞争优势理论”“绝对成本理论”是一种关于国际竞争力的最初思想来源。亚当亚当斯密斯密“相对成本理论”是关于国际竞争力的比较分析。大卫大卫李嘉图李嘉图约瑟夫约瑟夫熊彼特熊彼特罗伯特罗伯特索罗索罗迈克尔迈克尔波特波特1980竞争战略:分析产业和竞争者的技术1985竞争优势:创造和维持优良绩效1998国家竞争优势1986全球产业中的竞争1.国际竞争力的概念及其发展2.关于国际竞

5、争力的代表理论3.关于国际竞争力的评价体系4.WEF体系下国际竞争力国别分析5.关于评价方法的评价国际竞争力是一个多层次和综合性的概念。国家竞争力国家竞争力产业竞争力产业竞争力企业竞争力企业竞争力产品竞争力产品竞争力OECD的分层方法宏观竞争力国家法规教育技术层次微观竞争力企业取得市场企业获取利润结构竞争力技术基础设施投资结构生产类型外部性VS参考资料:OECD(1992).Technology and The Economy:The Key Relationships,Paris,P.243.1.国际竞争力的概念及其发展2.关于国际竞争力的代表理论3.关于国际竞争力的评价体系4.WEF体系下

6、国际竞争力国别分析5.关于评价方法的评价1980竞争战略:分析产业和竞争者的技术1985竞争优势:创造和维持优良绩效1998国家竞争优势1986全球产业中的竞争2.22.2竞争优势理论竞争优势理论国家竞争力国家竞争力产业竞争力产业竞争力企业竞争力企业竞争力产品竞争力产品竞争力国家竞争优势模型五种作用力模型企业“价值链”模型NULL迈克尔波特(Michael E Porter,1947-)哈佛大学“大学教授”荣誉获得者,目前仅四人获得;“竞争战略之父”,18本著作风靡全球;5次获得“麦肯锡奖”;1997年,获“亚当斯密”奖;1.国际竞争力的概念及其发展2.关于国际竞争力的代表理论3.关于国际竞争

7、力的评价体系4.WEF体系下国际竞争力国别分析5.关于评价方法的评价2.2.12.2.1国家竞争优势模型国家竞争优势模型-针对国家针对国家又称波特钻石模型(Porter Diamond Model),波特菱形模型;来自于波特1990年出版的国家竞争优势;为什么特定的国家会成为特定产业中,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企业的母国基地?初级要素高级要素高级要素的优劣是一国国际竞争力强弱的主要决定因素。挑剔的需求细分的需求前瞻的需求具有“互补性”的产业参考资料: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中译本),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提供合作机会原料和中间产品的提供信息的传递+企业管理企业建立企业组织+1.国际竞争力的概念及

8、其发展2.关于国际竞争力的代表理论3.关于国际竞争力的评价体系4.WEF体系下国际竞争力国别分析5.关于评价方法的评价2.2.12.2.1国家竞争优势模型国家竞争优势模型-发展阶段发展阶段要素驱动(Factor-Driven)依赖于国内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的拥有状况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一般是那些资源密集型产业投资驱动(Factor-Driven)竞争优势的获得主要来源于资本要素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一般是那些资本密集型产业创新驱动(Innovation-Driven)竞争优势主要来源于企业的创新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一般是技术密集型产业财富驱动(Wealth-Driven)产业竞争依赖于已获得的财富投资

9、、经理人员和个人的动机转向了无助于投资、创新和产业升级方面,产业竞争力逐渐衰退1.国际竞争力的概念及其发展2.关于国际竞争力的代表理论3.关于国际竞争力的评价体系4.WEF体系下国际竞争力国别分析5.关于评价方法的评价2.2.12.2.1“五种作用力五种作用力”模型模型-针对产业针对产业波特五力模型(Porters Five Forces Model),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已进入者报复进入壁垒设置了产业中企业的定价上限,从而设置了获取潜在利润的上限。索取更多服务压低价格要求更高质量降低产品质量提高价格企业无法使得价格跟上成本而遭受压力参考资料: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中译本),华夏出版社,19

10、97年版。1.国际竞争力的概念及其发展2.关于国际竞争力的代表理论3.关于国际竞争力的评价体系4.WEF体系下国际竞争力国别分析5.关于评价方法的评价2.2.12.2.1“五种作用力五种作用力”模型模型-针对产业的三大战略思想针对产业的三大战略思想成本领先战略建立起高效规模的生产设施,在经验的基础上全力以赴降低成本,抓紧成本与管理费用的控制,以及最大限度地减小研究开发、服务、推销、广告等方面的成本费用。差别化战略差别化战略是将产品或公司提供的服务差别化,树立起一些全产业范围中具有独特性的东西。实现差别化战略可以有许多方式:设计名牌形象、技术上的独特、性能特点、顾客服务、商业网络及其它方面的独特

11、性。专一化战略专一化战略是主攻某个特殊的顾客群、某产品线的一个细分区段或某一地区市场1.国际竞争力的概念及其发展2.关于国际竞争力的代表理论3.关于国际竞争力的评价体系4.WEF体系下国际竞争力国别分析5.关于评价方法的评价2.2.12.2.1“价值链价值链”模型模型-针对企业针对企业参考资料: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中译本),华夏出版社,1997年版。波特价值链模型(Value Chain Model),1985年提出;企业的任务是创造价值1.是否可以在降低成本的同时维持价值不变2.是否可以在提高价值的同时保持成本不变3.是否可以在降低工序投入又保持成本收入不变4.更为重要的是,企业能否可以同时

12、实现1、2、3条并不是每一个环节都创造价值真正创造价值的叫做“战略环节”战略环节要紧扣在企业内部1.国际竞争力的概念及其发展2.关于国际竞争力的代表理论3.关于国际竞争力的评价体系4.WEF体系下国际竞争力国别分析5.关于评价方法的评价2.2.12.2.1“价值链价值链”模型模型-一个例子:钢铁企业的价值链一个例子:钢铁企业的价值链1.国际竞争力的概念及其发展2.关于国际竞争力的代表理论3.关于国际竞争力的评价体系4.WEF体系下国际竞争力国别分析5.关于评价方法的评价2.32.3核心竞争优势理论核心竞争优势理论它从企业内部寻找国际竞争力的来源1990年,普拉海拉德(C.K.Prahalad)

13、和哈默(Gary.Hamel)提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核心竞争力短期:取决于当前产品的价格和性能比长期:比竞争对手以更低的成本和更快的速度建立可以应用于无法预知的未来产品企业核心竞争力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艾迈斯尼德(Amy Snyder)和威廉艾勃林(William H.Ebeling)指出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就是那些有形的价值增值活动。优势技术良好的商誉顾客忠诚参考资料:1.C.K.Prahalad and Gary Hamel(1999).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Ha

14、rvard Business Review,1999,66,pp.79-91.2.Amy Snyder and William H.Ebeling(1992).Targeting a Companys Real Core Competence,Journal of Business Strategy,1992.一.避免罗列一系列核心竞争力,成功的公司只定位于一项或两项关键活动二.高层管理人员必须就核心竞争力问题达成一致意见,并使之在全公司范围内广泛共享;三.利用组织力量对核心竞争力加强管理,以保持这一竞争优势;四.在经济全球化的市场环境下,公司学会使用联合的方式在企业外共享核心竞争力1.国际竞

15、争力的概念及其发展2.关于国际竞争力的代表理论3.关于国际竞争力的评价体系4.WEF体系下国际竞争力国别分析5.关于评价方法的评价2.3IMD2.3IMD国际竞争力理论国际竞争力理论国际竞争力是指一国提供创造增加值和积累国民财富环境的能力。参考资料:1.IMD&WEF(1989-1995).The World Competitive Yearbook.2.IMD(1996-2005).The World Competitive Yearbook.竞争力环境竞争力环境吸引力吸引力&扩张力扩张力个人冒险精神个人冒险精神&社会凝聚力社会凝聚力竞争资产竞争资产&竞争过程竞争过程本土化本土化&全球化全球

16、化吸引国外商品和资本对外输出商品和资本净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国的国际竞争力状况开放的小国较多地依赖于全球性经济大国则较多地依赖于国内市场本土化经济为主导的国家如何参与和适应全球性经济,是一国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所在竞争资产是指自然资源、土地、人口等继承的资产竞争过程则是一国把资产转化为增加值的能力发达国家经过活跃的竞争过程,积累起雄厚的竞争资产而发展中国家由于没有经历这种活跃的转化过程,其竞争资产十分薄弱盎格鲁-萨克逊模式(Anglo-Saxon Model),强调冒险精神、废除管制、私有化和个人责任,追求社会福利体系最小化。欧洲大陆模式(European Model),强调社会凝聚力、一

17、致性和平等主义,追求广泛的社会福利体系。难以评价其优劣,但近年来“A-S”盛行而成为不少国家追求的目标模式1.国际竞争力的概念及其发展2.关于国际竞争力的代表理论3.关于国际竞争力的评价体系4.WEF体系下国际竞争力国别分析5.关于评价方法的评价3.13.1国际竞争力评价的主要机构国际竞争力评价的主要机构1989年世界竞争力年鉴(World Competitiveness Yearbook)全球竞争力报告(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1996年参考资料:1.IMD&WEF(1989-1995).The World Competitiveness Yearbook

18、.2.IMD(1996-2005).The World Competitiveness Yearbook.3.WEF(1996-2014).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美国的商业风险评比公司韩国的产业研究院韩国的大宇经济研究所日本的经济新闻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竞争力与评价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1.国际竞争力的概念及其发展2.关于国际竞争力的代表理论3.关于国际竞争力的评价体系4.WEF体系下国际竞争力国别分析5.关于评价方法的评价3.23.2国际竞争力评价的主要方法国际竞争力评价的主要方法多因素(环境)综合评价法:评价国家竞争力多因素(工业)综合评价

19、法:评价工业发展生产率法:评价产业竞争力进出口数据法中国人民大学竞争力与评价研究中心世界经济论坛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研究院波特的钻石模型中国国内研究较多:郭克莎、魏后凯、高金昌荷兰格林根大学建立的“产出和生产率国际比较”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标(RCA 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贸易竞争指数(TC,Trade Competition)国际市场份额(MS,Market Share)贸易条件指数(TOT,Term of Trade)产业内贸易指数(IIT,Index of Inner-industry)国内资源成本系数(DRC,Domestic Resources C

20、ost)等市场份额模型(CMS)1.国际竞争力的概念及其发展2.关于国际竞争力的代表理论3.关于国际竞争力的评价体系4.WEF体系下国际竞争力国别分析5.关于评价方法的评价3.2.1IMD3.2.1IMD的评价方法的评价方法1989年起,IMD和WEF合作,运用和借鉴经济、管理和社会发展的最新理论,建立了国际竞争力成长的基本目标,对世界各国或地区国际竞争力的发展过程与趋势进行测度,分析一国或地区的国际竞争力的优劣势,并提出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发展战略与政策。经济推动力市场导向金融推动力人力资源政府影响力自然资源利用国际化水平工业效率社会稳定政治稳定1989年十大因素国内经济实力国际化水平政府管理水

21、平金融体系基础设施企业管理科学技术国名素质1992-2001年八大因素经济运行竞争力企业效率竞争力政府效率竞争力基础设施竞争力2001年四大因素4大因素20小因素300个指标1.国际竞争力的概念及其发展2.关于国际竞争力的代表理论3.关于国际竞争力的评价体系4.WEF体系下国际竞争力国别分析5.关于评价方法的评价3.2.1IMD3.2.1IMD的评价方法的评价方法314314个个指标指标20142014年年IMDIMD评价指标分配数量评价指标分配数量硬指标:来源于国际、国家或地区的机构和非官方机构统计数据软指标:来源于高级管理人员的问卷调查结果软指标硬指标IMD的评价覆盖全球60个国家或地区通

22、过世界各国竞争力的排名突出了国家之间的竞争力差距,指出各国国际竞争力的强项和弱项,便于进行各国间国际竞争力的比较对各国国际竞争力最差20个指标的单独排序和模拟排名,向决策者提出了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政策建议1.国际竞争力的概念及其发展2.关于国际竞争力的代表理论3.关于国际竞争力的评价体系4.WEF体系下国际竞争力国别分析5.关于评价方法的评价3.2.1IMD3.2.1IMD的评价方法的评价方法1.1.经济运行竞争力经济运行竞争力 国内经济国内经济 国际贸易国际贸易 国际投资国际投资 价格价格2.2.政府效率政府效率 公共财政 财政政策 机构结构 商业立法 社会结构3.3.企业效率企业效率 生产力

23、与效率 劳动市场 金融体系 管理实践 态度与价值观4.4.基础设施基础设施 基本基础设施 技术基础设施 科学基础设施 健康与环境 教育1.国际竞争力的概念及其发展2.关于国际竞争力的代表理论3.关于国际竞争力的评价体系4.WEF体系下国际竞争力国别分析5.关于评价方法的评价1996年开始,WEF独自出版全球竞争力报告。WEF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以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技术内生化经济增长论、竞争优势理论等为基础,科学界定国际竞争力的内涵,系统解释国际竞争力的来源,从而构建国际竞争力评价的指标体系。3.2.2 WEF3.2.2 WEF的评价方法的评价方法国际竞争力综合指数经济增长指数市场增长指数199

24、6年三个指数国际竞争力综合指数经济增长指数市场增长指数微观竞争力指数1998年四个指数增长竞争力指数当前竞争力指数竞争创造指数环境管理制度指数2000年四个指数增长竞争力指数企业竞争力指数2003年两个指数1.国际竞争力的概念及其发展2.关于国际竞争力的代表理论3.关于国际竞争力的评价体系4.WEF体系下国际竞争力国别分析5.关于评价方法的评价增长竞争力指数企业竞争力指数3.2.2 WEF3.2.2 WEF的评价方法的评价方法经济增长的潜在前景一国当前的增长潜力技术指数公共机构指数宏观经济环境指数技术创新技术转让信息和通讯技术合同与法律腐败宏观经济稳定国家信用排名政府浪费公司运行和策略微观经营

25、环境质量指数1.国际竞争力的概念及其发展2.关于国际竞争力的代表理论3.关于国际竞争力的评价体系4.WEF体系下国际竞争力国别分析5.关于评价方法的评价体制结构基础设施宏观经济健康与基础教育更高水平教育培训基础商品市场效率劳动市场效率金融市场发展科技准备度市场规模商业成熟度创新能力GCI指数(Global Competitiveness Index)联合国教育署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144国家地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国际货币组织IMF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每个支柱下面分若干子项,每个子项满分7分,最后通过加权平均算出一国的GCI指数,排名根据GCI指数由

26、高到低。参考资料:1.Solow,R.1957.“Technical Change and the Aggregate Production Function.”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39(3):31220.2.Hall,R.and C.Jones.1999.“Why Do Some Countries Produce So Much More Output Per Worker than Others?”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14(1):83116.3.Barro,R.and X.Sala-i-

27、Martn.2004.Economic Growth,2nd edition.Cambridge:MIT Press.Solow在1957年提出了全要素生产率(TFP,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的计算,用来表达GDP的实际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的差异,这个差异存在的原因有物理资本与人力资本的积累。索罗的计算无法体现实际增长的水平,GCI可以对此进行修缮,这也正是GCI指数推出的目的。Hall and Jones(1996)发现人均GDP的大约89%的变化是由于生产率的变化而造成的。所以,人均GDP可以作为一个国家粗略的生产力的估计。左图表明了,GCI指数与人均GDP的

28、关系。通过对各国人均GDP取对数,与GCI指数进行回归估计,大约2/3的GDP的变化可以又GCI指数进行解读。3.2.2 WEF3.2.2 WEF的评价方法的评价方法GCIGCI指数的理论性指数的理论性人均GDPGCI指数1.国际竞争力的概念及其发展2.关于国际竞争力的代表理论3.关于国际竞争力的评价体系4.WEF体系下国际竞争力国别分析5.关于评价方法的评价参考资料:1.Solow,R.1957.“Technical Change and the Aggregate Production Function.”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39(3):3

29、1220.2.IMF(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2014.World Economic OutlookDatabase,April.Available at http:/www.imf.org/external/pubs/ft/weo/2014/01/weodata/index.aspx.另一种来观察GCI和生产力之间关系的方法是通过察看GCI指数与经济增长率之间的关系。因此,大多数理论认为GCI指数和经济增长率呈正相关。然而,估计经济增长率与GCI指数之间的双边关系是有问题的。这就是“条件收敛效应”(Conditional Convergence Effect

30、)。“条件收敛效应”指如果其他因素相同,贫穷的经济体比富裕的经济体有更加快速发展的趋势。如果所有的国家拥有相同的投资和人口增长率,我们就会发现穷国确实比富国增长更快。相反,如果所有的国家拥有一样的收入水平,那么那些更有竞争力的国家将会在长期有更高的经济增长率。作为替代,我们可以计算GCI指数和GDP增长率之间的相关性(因为条件收敛效应被打了折扣)。“净收敛增长率”可以更加贴切地来考察不同经济体的生产力水平。增长率与GCI指数正相关,与当年人均GDP呈负相关。经济增长率GCI指数利用世界银行1990-2012的数据,对方程进行回归,得到下列方程。00.067*ln(GCI)0.01*ln(Y)5

31、.235.82Yiiittt3.2.2 WEF3.2.2 WEF的评价方法的评价方法GCIGCI指数的理论性指数的理论性1.国际竞争力的概念及其发展2.关于国际竞争力的代表理论3.关于国际竞争力的评价体系4.WEF体系下国际竞争力国别分析5.关于评价方法的评价根据1960年W.W.Rostow的经济发展阶段的理论经济发展的第一个阶段是要素驱动(Factor Driven)阶段。国家在要素禀赋的基础上竞争,比如原始的劳工和自然资源。公司在价格和销售产品的基础上竞争,他们的生产力和劳动报酬都很低。维持这个阶段的竞争优势主要依靠体制结构(第一支柱),良好的基础设施(第二支柱),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第

32、三支柱)和健康的生产力(第四支柱)。3.2.2 WEF3.2.2 WEF的评价方法的评价方法GCIGCI指数的理论性指数的理论性共37个,典型国家:印度、埃塞俄比亚、老挝、巴基斯坦1.国际竞争力的概念及其发展2.关于国际竞争力的代表理论3.关于国际竞争力的评价体系4.WEF体系下国际竞争力国别分析5.关于评价方法的评价经济发展的第二个阶段是“效率驱动”(Efficiency Driven)阶段。3.2.2 WEF3.2.2 WEF的评价方法的评价方法GCIGCI指数的理论性指数的理论性当国家变得更加有竞争力时,生产力和工资水平会更加地发展,因此必须要求更高效率的生产工艺和产品质量。于此同时,劳

33、动力价格上涨使得无法提高价格。这种情况下,竞争力主要由更高的教育和培训(第五支柱),有效商品市场(第六支柱),运行良好的劳工市场(第七支柱),成熟的金融市场(第八支柱),利用现有科技福利的能力(第九支柱)和广大的国内和国外市场(第十支柱)来决定。共30个,典型国家:中国、埃及、印尼、秘鲁1.国际竞争力的概念及其发展2.关于国际竞争力的代表理论3.关于国际竞争力的评价体系4.WEF体系下国际竞争力国别分析5.关于评价方法的评价经济发展的第三个阶段是“创新驱动(Innovation Driven)阶段。3.2.2 WEF3.2.2 WEF的评价方法的评价方法GCIGCI指数的理论性指数的理论性在这

34、个阶段,工资增长迅速,国家只有在企业可以与新型产品进行竞争时,才可以维持高工资和相对应的生活标准。这个阶段,企业必须通过最复杂精细的生产工艺来生产新型和差异化的产品去进行竞争,因此最有影响力的因素是商业精细度(第十一支柱)和创新力(第十二支柱)。共37个,典型经济体: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日本、南韩、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英国等大部分西欧北欧国家1.国际竞争力的概念及其发展2.关于国际竞争力的代表理论3.关于国际竞争力的评价体系4.WEF体系下国际竞争力国别分析5.关于评价方法的评价这些指标对所有经济体都有的影响,但是对于发展程度不同的经济体来说,各自的影响力是有差异的,因此要通过加权平均的方

35、法来进行调整。不同发展阶段国家的每个子指数的权重如上表琐事。这些权重是通过极大似然法,对过去20年人均GDP针对子指标进行回归,得出不公阶段经济发展的系数。3.2.2 WEF3.2.2 WEF的评价方法的评价方法GCIGCI指数的理论性指数的理论性1.国际竞争力的概念及其发展2.关于国际竞争力的代表理论3.关于国际竞争力的评价体系4.WEF体系下国际竞争力国别分析5.关于评价方法的评价3.2.3 IMD 3.2.3 IMD 与与 WEFWEF的评价方法比较的评价方法比较理论原则指标体系评价方法指标结构IMD一国创造使企业有竞争力环境的能力,它强调创造和积累国民财富的能力。大国际竞争力要素调整为

36、四大国际竞争力要素着重于从一国竞争力的结果来评价各国的竞争力,更多体现的是静态分析IMD使用了2/3的硬指标和1/3的软指标,且硬指标的权重大于软指标WEF一国保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持续高增长的能力,它侧重于促进经济持续增长的能力四大评价指标体系调整为两大评价指标体系,最终变为GCI指数法国际竞争力的来源评价一国的竞争力,更多体现的是动态分析WEF的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中大量使用定性指标,软指标占全部指标的绝对多数1.国际竞争力的概念及其发展2.关于国际竞争力的代表理论3.关于国际竞争力的评价体系4.WEF体系下国际竞争力国别分析5.关于评价方法的评价3.2.4 UNIDO3.2.4 UNIDO工

37、业竞争力评价体系工业竞争力评价体系参考资料:1.UNIDO(2003).Industrial Development Report 2002/2003:Competing through Innovation and Learning,UNIDO,Vienna.2.UNIDO(2004).Industrial Development Report 2004:Industrialization,Environment and the Millennium Development Goal in Sub-Saharan Africa:The New Frontier in the Fight ag

38、ainst Poverty,UNIDO,Vienna.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的各国工业竞争力指数(the Competitive Industrial Performance Index,简称CIP),是反映一国生产工业制成品的竞争能力。2003四个指数涵盖了87个国家人均制造业增加值人均制成品出口额制造业增加值的中市场增长指数制成品出口的中高技术产品比重人均制造业增加值人均制成品出口额制造业增加值的中市场增长指数制成品出口的中高技术产品比重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制成品占总出口比重20046个指数涵盖了155个国家每个指标的取值范围都标准化为从0(最差)到1(最好)。1.国际竞争

39、力的概念及其发展2.关于国际竞争力的代表理论3.关于国际竞争力的评价体系4.WEF体系下国际竞争力国别分析5.关于评价方法的评价3.2.4 UNIDO3.2.4 UNIDO工业竞争力评价体系工业竞争力评价体系UNIDO工业竞争力评价体系专注于产业竞争力的层次。参考资料:UNIDO(2003).Industrial Development Report 2002/2003:Competing through Innovation and Learning,Box 3.1.由于UNIDO工业竞争力评价体系建立的时间较短,指标系统尚未成熟,缺陷也十分明显。例如,按照制造业增加值进行技术水平分类仍不完

40、善,主要原因是缺少进行细致的技术水平分类所必需的连续的国别数据序列,而且不能区分在单一的技术能力基础上的和在高低技术水平混杂基础上的工业或出口结构,这一问题在处理出口数据时更加突出。总出口中高技术组装产品比重大的国家结果跻身于工业绩效优良之列,菲律宾就是一个实例。1.国际竞争力的概念及其发展2.关于国际竞争力的代表理论3.关于国际竞争力的评价体系4.WEF体系下国际竞争力国别分析5.关于评价方法的评价3.2.53.2.5多因素(工业)综合评价法多因素(工业)综合评价法郭克莎(2003),采用了产业的增长潜力、就业功能、带动效应、生产率上升率,技术密集度、可持续发展性以及国际比较等7个指标,对我

41、国的制造业进行比较排序。参考资料:1.郭克莎.工业化新时期新兴主导产业的选择.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第2期。2.魏后凯、吴利学:“中国地区工业竞争力评价”,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第11期3.张金昌:国际竞争力评价的理论和方法,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魏后凯(2002)评价区域工业竞争力,采取这样5个指标:一是市场影响力,用地区工业在全国工业市场的占有率来衡量。二是工业增长力,用地区工业总产值的增长率来反映。三是资源配置力,用工业销售利润率和全员劳动生产率加权平均来表示。四是结构转换力,用高增长行业产值占地区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反映工业对市场变化的适应性)和加工工业产值占地区工业总产值的

42、比重(反映工业层次升级能力)这两个指标表示。五是工业创新力,用非国有工业产值占地区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来反映该地区的制度创新能力,用企业科技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即R&D投入比重)来反映地区的技术创新能力,以二者的加权平均来反映该地区工业的总体创新能力。张金昌(2002)的标杆测定方法,不但能够评价和判断竞争力的高低,找出竞争力高低的主要原因,而且还能够告诉我们为了提高竞争力应该如何去做,即可以将竞争力的评价和提高引向操作层面。1.国际竞争力的概念及其发展2.关于国际竞争力的代表理论3.关于国际竞争力的评价体系4.WEF体系下国际竞争力国别分析5.关于评价方法的评价3.2.63.2.6生产率法生

43、产率法基于购买力平价(PPP)法而非汇率法,对两个国家的产业产出进行比较研究,以确定产业层次的国际竞争力。荷兰格林根大学建立的“产出和生产率国际比较”(ICOP)项目组所提出的“生产法”。以K.Wagner、R.Van Ark、M.N.Baily 和M.Freudenberg 为代表,1983年开始收集数据,包括世界主要大国和强国的制造业数据,将这些数据按统一的分类标准进行重新整理后,应用产业来源法计算出各国产业产出的购买力平价数据,进行国际比较。以Dale W.Jorgenson和M.Kuroda为代表,通常称为“支出法”。在1992年提出了以计算GDP购买力平价时所使用的153组商品组数据

44、为基础,计算产业产出购买力平价数据的方法,并用这种方法计算了生产率和成本方面的数据,进行国际比较。这一计算方法比较复杂,但它不但能够计算出产业产出的购买力平价,而且能计算出投入要素的购买力平价,以更加准确地说明和解释相比较国家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变化及原因。参考资料:1.B.Van Ark,Productivity and Competitiveness in Manufacturing:A Comparison of Europe,Japan and the United States,International Productivity Difference edited by K.Wagne

45、r and B.Van Ark,1996,North Holland,Amsterdam,the Netherlands.2.D.Jorgenson and M.Kuroda,1992,Productivity and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in Japan and U.S.19601985,Edited by Bert G.Hickman,International Productivity and Competitiveness,New York,Oxford.3.任若恩:“关于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进一步研究”,经济研究,1998年第2期。国内以任若

46、恩研究为主,他自1993年起和格林根大学有关人员合作进行中国制造业各产业部门的国际比较研究,并就中国和美国制造业务行业的生产率及其决定因素进行了对比分析。1.国际竞争力的概念及其发展2.关于国际竞争力的代表理论3.关于国际竞争力的评价体系4.WEF体系下国际竞争力国别分析5.关于评价方法的评价3.2.73.2.7进出口数据法进出口数据法进出口数据法最常用的主要指标有: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标(RCA,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贸易竞争指数(TC,Trade Competition)国际市场份额(MS)贸易条件指数(TOT)产业内贸易指数(IIT)国内资源成本系数(

47、DRC)等市场份额模型(CMS)应用进出口数据计算有关指标,是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的另一大类方法。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中,理论部分提出了钻石模型和产业集群的产业竞争力确定方法,而在实证部分,使用的就是以出口数据为基础的计算方法。XTC=ijijijijMXM1.国际竞争力的概念及其发展2.关于国际竞争力的代表理论3.关于国际竞争力的评价体系4.WEF体系下国际竞争力国别分析5.关于评价方法的评价Stage 3Stage 2Stage 1Stage 1Stage 23Stage 3Stage 3Stage 234.1WEF4.1WEF评论体系下的国别竞争力分析评论体系下的国别竞争力分析瑞士连续6年坐

48、镇力排行榜第一名,得益于其顶尖的科研机构,高投入的R&D以及学术与商业的合作程度,这都使得瑞士成为了国际中强大的一个创新者。新加坡连续四年排名第二,其在各个支柱的得分都很均匀。在优良商品市场排名第一,在劳工市场排名第二,同时新加坡还拥有非常高质量的基础设施(排名第二)。美国在金融危机后,在各个领域强势反击。值得一提的是,美国的企业都非常的成熟和具有创新性,他们的背后总有一大批的高校作为研发的支撑力量。同时具有灵活的劳动力市场和全世界最大的国内市场,这都使得美国非常有竞争力。但是,商业对于政治的信任度还是很低(排名48),以及对于政府花费资源过于浪费(排名73),都影响了美国的竞争力。1.国际竞

49、争力的概念及其发展2.关于国际竞争力的代表理论3.关于国际竞争力的评价体系4.WEF体系下国际竞争力国别分析5.关于评价方法的评价4.1WEF4.1WEF评论体系下的国别竞争力分析评论体系下的国别竞争力分析俄罗斯俄罗斯(Russia Fedaration)Russia Fedaration)俄罗斯今年排名53名,比上一年排名提高9名,这得益于国内有效市场的扩大,ICT的利用以及商业精细化。但是俄罗斯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比如国内低效体制的改革,腐败和徇私的减少,金融市场的发展以及司法的独立。1.国际竞争力的概念及其发展2.关于国际竞争力的代表理论3.关于国际竞争力的评价体系4.WEF体系下国际

50、竞争力国别分析5.关于评价方法的评价前述问题的解决需要的是良好教育的人口基数,ICT的广泛使用(排名47),以及坚实的创新基础(排名65)。由于乌克兰的危机,使得俄罗斯遭受到了制裁对于其在石油天然气贸易的收益收到影响,这势必会影响到国内的公共支出,从长远来看也会影响到教育等基础设施的投入。4.1WEF4.1WEF评论体系下的国别竞争力分析评论体系下的国别竞争力分析巴西巴西(Brazil)Brazil)巴西相对于去年跌了一名,排名57位,这主要可能是因为其长期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低效,以及在体制执行方面的破坏。在宏观经济环境方面,巴西表现也不好(排名85),教育以及健康医疗事业排名也很靠后(排名

51、77)1.国际竞争力的概念及其发展2.关于国际竞争力的代表理论3.关于国际竞争力的评价体系4.WEF体系下国际竞争力国别分析5.关于评价方法的评价作为金砖四国的巴西,迫在眉睫的是要落实生产性的投资和对于税赋的改革。在2008年金融危机时,有大量的外资涌入巴西,挤压了国内资本的投放。然而巴西还是通过庞大的国内市场以及高附加值的产品生产保持着一定的竞争力。4.1WEF4.1WEF评论体系下的国别竞争力分析评论体系下的国别竞争力分析印度印度(India(India)印度相比于去年下滑了11名,排名连续6年下滑。尽管印度有巨大的潜力和期望,但是很多统计表明印度任然遭受着贫困的困扰,其中1/3的人口出于

52、极度贫困中,可能是除了撒哈拉以南地区最贫困的地方。因此印度的宏观环境(排名101)、医疗教育(排名98)竞争力都不理想。1.国际竞争力的概念及其发展2.关于国际竞争力的代表理论3.关于国际竞争力的评价体系4.WEF体系下国际竞争力国别分析5.关于评价方法的评价4.1WEF4.1WEF评论体系下的国别竞争力分析评论体系下的国别竞争力分析印度印度(India(India)参考资料:1.When measured at purchasing power parity.GDP figures are from IMF 2014c.2.In the Plan,“infrastructure”covers

53、 all modes of transportation,as well as telecommunication,sanitation,and irrigation infrastructures.See Planning Commission of India 2012.自从2011年开始,印度就开始了一轮经济增长的下跌。在2013年,印度经济增长率只有4.4%。因此对于印度来说,提升竞争力以期经济增长能落足于更稳定的支撑点上,是印度目前发展的首要任务。在1991年之前,印度的人均GDP是超过中国的。在这之后,中国的增长速度明显要高于印度。2013年,中国人均GDP达到9000美元左右,而

54、印度不到4000美元,中国人比印度富裕两倍多。人均GDP差距5000$1.国际竞争力的概念及其发展2.关于国际竞争力的代表理论3.关于国际竞争力的评价体系4.WEF体系下国际竞争力国别分析5.关于评价方法的评价4.1WEF4.1WEF评论体系下的国别竞争力分析评论体系下的国别竞争力分析印度印度(India(India)参考资料:1.When measured at purchasing power parity.GDP figures are from IMF 2014c.2.In the Plan,“infrastructure”covers all modes of transportat

55、ion,as well as telecommunication,sanitation,and irrigation infrastructures.See Planning Commission of India 2012.印度连续六年竞争力下跌,连续四年排名金砖国家垫底。在2007年,印度排名第48位,今年排名71位,下跌了23位;于此同时,中国2007年排名43位,今年排名28名,上升了14名。其实印度在2009年经济增长率仍然有8.5%,2010年甚至达到了10.3%。但是印度的竞争力指数的下跌,却在背后留下了很多问题。从2011年开始,印度增长率开始在5%的水平挣扎。从2007年开始

56、,印度在很多领域的指数都在下跌,下跌最严重的就是机构、商业成熟度、金融市场发展和良好的市场效率等方面。8.5%10.3%5%1.国际竞争力的概念及其发展2.关于国际竞争力的代表理论3.关于国际竞争力的评价体系4.WEF体系下国际竞争力国别分析5.关于评价方法的评价4.1WEF4.1WEF评论体系下的国别竞争力分析评论体系下的国别竞争力分析印度印度(India(India)参考资料:1.World Bank,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 database(accessed May 12,2014).2.Estimates are for fiscal year 201

57、4.NASSCOM,“India IT-BPMO verview,”available at http:/www.nasscom.in/impact-indias-growth(accessed August 3,2014).Labor force size estimates for 2012 are from the World Bank,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 database(accessed August 3,2014).The GDP estimate is for 2013 and sourced from IMF 2014c.总体上说,印度在更

58、加复杂的领域的GCI评分较高,比如在创新支柱(排名49),商业成熟度(排名57)。但在更为基础的支柱,得分却很低。在基础医疗和基础教育排名98。健康卫生状况给印度敲响了警钟,印度是全世界新生儿夭折率和营养不良程度是最高的国家之一,只有36%的印度人可以得到较好的医疗卫生帮助,其平均寿命在亚洲排名倒数第二。在某些积极角度来看,印度正走在发展高等教育的路径上,但是基础教育普及仍然很差(排名88),在高水平教育和培训方面排名93.交通和电力基础设施仍然需要进一步升级(排名87)。在制度改革方面,印度取得了一些成就,以保证投资的落实。腐败指数排名65,红头文件减少,意味着政府效率在逐渐提升。然而,总体

59、的商业环境和市场效率不高(排名95,下滑了10名),是由于保护主义、垄断和多种扭曲措施的存在,包括进入和运营的补贴和行政壁垒。世界银行估计,在印度,注册一家公司需要12个步骤(排名130),耗时10个月才能完成(排名106)。而且,印度企业的平均税赋占到利润的63%(排名130)。1.国际竞争力的概念及其发展2.关于国际竞争力的代表理论3.关于国际竞争力的评价体系4.WEF体系下国际竞争力国别分析5.关于评价方法的评价4.1WEF4.1WEF评论体系下的国别竞争力分析评论体系下的国别竞争力分析印度印度(India(India)1.国际竞争力的概念及其发展2.关于国际竞争力的代表理论3.关于国际

60、竞争力的评价体系4.关于中国的国际竞争力分析5.关于评价方法的评价参考资料:1.World Bank,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 database(accessed May 12,2014).2.Estimates are for fiscal year 2014.NASSCOM,“India IT-BPMO verview,”available at http:/www.nasscom.in/impact-indias-growth(accessed August 3,2014).Labor force size estimates for 2012 are f

61、rom the World Bank,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 database(accessed August 3,2014).The GDP estimate is for 2013 and sourced from IMF 2014c.在12个支柱中,印度在科技准备度最差(排名121)。尽管印度移动科技发展很好的,但却是全世界最不联通的国家之一。只有15%的人可以宽带上网,这只是少部分人的特权。印度的财政状况也不如人意,在宏观环境排名101位。除了2007年,印度中央政府自2000年以来,财政一直保持赤字。因为税收制度的不正式性,印度的税基相对较窄,只占到

62、GDP的10%。除此之外,在过去的几年里,印度一直饱受高通胀率的困扰,在2013年,通胀率甚至达到了9.5%。尽管印度有大量的低成本劳动力,但是印度的制造业基础非常薄弱。制造业只占GDP的15%,农业占GDP的18%,并占用了总劳动人口的47%,服务业占GDP比重56%,雇佣了28%的劳动人口,不过大部分的服务业劳动力都是低技能、工资低的。白领阶级还是很罕见的。印度需要为“失去的中产阶级”创造价值,这些中产阶级是那些25岁以下,即将步入工作的年轻人,他们的数量达到了6.1亿,占了印度人口的一半之多。举个例子:商业流程外包部门雇佣了310万的员工,大概是全印度强劳动力(4.82亿)的0.6%,但

63、是其产值达到了GDP的6%。在政府结构方面略有改变(排名47)。政府效率提高(排名31),但是腐败(排名66),安全问题(排名68,提高7名),低水平的问责制(排名80)和透明度低(排名43)仍然制约着体制的改革。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IBD26272429313331292431191519151819232123WEF36292832413933444649543430292726292928参考资料:1.IMD(1996-2

64、014).The World Competitiveness Yearbook.2.WEF(1996-2014).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表:中国自表:中国自1996-20141996-2014的竞争力排名的竞争力排名1.国际竞争力的概念及其发展2.关于国际竞争力的代表理论3.关于国际竞争力的评价体系4.WEF体系下国际竞争力国别分析5.关于评价方法的评价4.1WEF4.1WEF评论体系下的国别竞争力分析评论体系下的国别竞争力分析中国中国(China)China)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China343029272629

65、2928USA11245753表:表:WEFWEF中国与美国自中国与美国自2007-20142007-2014的竞争力排名的竞争力排名参考资料:1.WEF(1996-2014).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1.国际竞争力的概念及其发展2.关于国际竞争力的代表理论3.关于国际竞争力的评价体系4.WEF体系下国际竞争力国别分析5.关于评价方法的评价4.1WEF4.1WEF评论体系下的国别竞争力分析评论体系下的国别竞争力分析中国中国(China)China)1.国际竞争力的概念及其发展2.关于国际竞争力的代表理论3.关于国际竞争力的评价体系4.关于中国的国际竞争力分析5

66、.关于评价方法的评价相比于去年,中国又提升了一名,排名28名,继续领跑金砖四国。在多个支柱的微小提升使得中国正在创造一个良好的的生态企业和创新环境:高水平的教育和培训(排名65,提高5名),商业精细度(排名43,提高两名),科技准备度是所有支柱中中国最靠后的(排名83,提高2名),在极其重要的金融部门(排名54),中国存在这一些问题。大量小微企业(SME)融资还是非常困难。4.1WEF4.1WEF评论体系下的国别竞争力分析评论体系下的国别竞争力分析中国中国(China)China)宏观环境比较喜人(排名10),通胀率在3%一下,预算赤字减少,公共债务GDP比重在22.4%,是全世界最低的。总储蓄率达到GDP的50%,考虑到中国要平衡投资和消费需求来说,这个比率似乎对中国来说太高了。中国的竞争力持续受到低可持续性的制约。在社会可持续方面,中国正在努力扩展对饮用水和卫生设施的覆盖,但是不平均现象还是很严重,社会福利体系还只是对一些城市全职工作人员有效。在环境可持续的方面,中国在水污染和空气污染遇到了很多困难。二氧化碳排放已经停止增长,但还是很高,pm2.5也表明空气污染严重。国家对于水资源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