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中药优秀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28331165 上传时间:2022-08-01 格式:PPT 页数:130 大小:8.05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医学中药优秀_第1页
第1页 / 共130页
中医学中药优秀_第2页
第2页 / 共130页
中医学中药优秀_第3页
第3页 / 共130页
资源描述:

《中医学中药优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学中药优秀(13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中医学中药优秀 第八章 中 药中医学中药优秀1234炮制性能用法 中药基本知识产地、采集、干燥和贮存中医学中药优秀【定义】凡是以中医传统理论为指导,进行采收、加工、炮制、制剂,以利于临床应用的药物称中药。【中药的起源】神农尝百草中 药中医学中药优秀产地 道地药材是指产地历史悠久、品种优良、疗效突出、带有地域特点的一些药物,中医学中药优秀一、植物类药物二、动物类药材三、矿物类药材麻黄碱 89月。丹参酮II-A在11月高出23倍。霜前810月,桑叶中芸香甙高。甘草甜素含量,生长初期为6.5%,开花前期为10%,开花盛时为4.5%,生长末期为3.5%。中医学中药优秀炮制一、安全 巴豆霜制、酒炙常山:

2、二、强效 醋炙元胡、蜜炙麻黄三、变性 地黄、何首乌、酒大黄四、存储制剂 桑螵蛸、种子五、中医学中药优秀炮制方法o 修制法(纯净、粉碎、切制)o 水制法(漂洗、浸泡、喷洒、水飞)o 火制法(炒、炙、烫、煅、煨)o 水火共制法(蒸、煮、炖)o 其他制法中医学中药优秀中医学中药优秀四气中药性能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即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与特征的高度概括。o中药性能中医学中药优秀四 气o 概念:寒、热、温、凉四种性质,又称四性。(平)大寒石膏寒 黄连微寒(凉)芦根热性大热附子热干姜温麻黄微温三七寒性中医学中药优秀o 定义:是药物酸、苦、甘、辛、咸五种味道,也是对药物不同功能的高度概括。另外,涩附于酸,淡附

3、于甘。o 五味的作用:五味中医学中药优秀辛发散表证散行行气行血气滞血瘀中医学中药优秀甘和缓补调和脾胃调和药性补益缓急止痛缓和药性缓解毒性中医学中药优秀淡渗利水肿、小便不利渗湿利水中医学中药优秀生津化阴津伤口渴酸收涩涩收敛固涩收敛止汗收敛止血涩肠止泻涩精止遗中医学中药优秀坚阴阴虚火旺通泄降泄清泄热结便秘咳喘呕呃实火上炎苦坚泄燥燥湿湿证 中医学中药优秀软坚散结咸瘰疬、痰核瘿瘤、癥瘕软下便秘泻下中医学中药优秀温咸辛苦酸甘肉苁蓉麻黄苍术五味子黄芪中医学中药优秀辛温凉寒热麻黄薄荷石膏附子中医学中药优秀o确定依据与病势趋向相反的上焦里证表证下焦上里外下呕吐表证入里盗汗脱肛生姜麻黄五味子升麻升降浮沉中医学中

4、药优秀o 何谓归经归经是指药物对于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 归 经o临床指导意义o确定的依据 归经是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以所治病证疗效为依据而确定的。中医学中药优秀o 使用注意(1)、结合其他药性更全面 如:干姜 黄芩 百合 葶力子 均因气味不同作用不同;黄连、黄芩、黄柏同为苦寒,因归不同的脏腑作用不同。归肺经 热温肺散寒寒清肺热甘润肺阴苦泻肺实中医学中药优秀 中药的毒性小柴胡汤事件;马兜铃酸事件、排毒养颜事件绿色的,天然药物;有病去病,无病健身中医学中药优秀1、中药到底有没有毒;2、如何正确认识中药的毒性;3、如何有针对性的提高中药用药安全度;中医学中药优秀一、概念:毒药和毒性1、毒药广义

5、狭义 所有中药的总称。一般是指能损害机体,引起功能障碍、疾病甚至死亡的物质。中医学中药优秀2、毒性广义 狭义 药物的偏性 类经:“药以治病,因毒为能,所谓毒者,因气味之偏也“。药物对机体的损害性 毒性分级:大毒-有毒-小毒。中医学中药优秀二、影响药物毒性的因素:用量品种采集保存产地炮制配伍剂型患者体质用药准确性中医学中药优秀用量砒霜(三氧化二砷)品种白木通、川木通、关木通防己:汉防己、木防己中医学中药优秀保存产地轻粉(氯化亚汞)采集寄生:桑寄生、槲寄生乌头:海拔的高低附子:云南藤冲、四川附子中医学中药优秀炮制配伍朱砂:汞雄黄:氧化砷十八反、十九畏剂型注射剂:桔梗中医学中药优秀患者体质是否对症附

6、子:虚寒、实热中医学中药优秀中药的用法 一、配伍的含义 配伍是指有目的地按病情需要和药性特点,有选择地将两味以上的药物配合同用。二、中药配伍的目的中医学中药优秀三、“七情”药物的“七情”:单味药的应用和药与药之间的(六种)配伍关系合称药物的“七情”。o“单行”单味药的应用又称为“单行”。o 药与药之间的配伍关系有六种: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中医学中药优秀o 相须:性能、功效相类似的药物的配合应用,可以增强原有疗效。(无主辅之分)。中医学中药优秀o 相使:在性能功效方面有某些共性,或性能功效虽不相同,但治疗目的一致的药物配合应用,而以一种药为主,另一种药为辅,能提高主药的疗效中医学

7、中药优秀o 相畏:一种药物的毒性反应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o 相杀: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反应或副作用中医学中药优秀 相恶: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原有的功效降低,甚至丧失。o 相反:两种药物合用,能产生或增强毒性反应或副作用,属于配伍禁忌,如,十八反,十九畏。中医学中药优秀(二)用药禁忌1.配伍禁忌(1)中药配伍禁忌o 十八反o 十九畏十八反 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及攻乌,藻戟遂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反藜芦。十九畏硫磺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京三棱;川乌草乌不顺犀(犀角);人参

8、最怕五灵脂;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赤石脂)便相欺;大凡修合看顺逆,炮爁(lan)炙煿(bo)莫相依。中医学中药优秀妊娠用药禁忌禁用药慎用药 凡是对母体不利、对胎儿不利、对产程不利和对新生儿不利的药物。【定义】【古代中医认识】中医学中药优秀3.饮食禁忌(1)病证食忌温热病:忌食辛辣油腻煎炸之品。寒凉证:忌食生冷寒凉之品。(2)服药食忌人参忌萝卜,地黄、何首乌忌葱、蒜。中医学中药优秀中药用量1.药物性质:2.药物配伍:3.年龄、病情、体质:4.季节与地域:剂量中医学中药优秀中药煎服法中药煎服法器具煎药用水煎前浸泡煎煮火候及时间榨渣取汁煎煮次数中医学中药优秀先煎矿物药介壳类其它类中医学中药优秀后

9、下其它类易挥发类易破坏类中医学中药优秀包煎其它类粉末绒毛粘性强类粉末绒毛粘性强类中医学中药优秀另煎其它类贵重药材中医学中药优秀冲服其它类汁类、结晶类中医学中药优秀烊化其它类胶类药物中医学中药优秀3.服药法1)汤剂一般每日一剂,分23次服。2)补益药宜早晚空腹服。3)对胃有刺激的药物宜饭后服。4)泻下药及驱虫药宜空腹服。5)宁神安眠药宜睡前服。中医学中药优秀第二节 中药分类及常用中药中医学中药优秀一、解表药定义:具有发散功效,发散表邪为主,解除 表证的药物。分类:发散风寒药 发散风热药代表药物:麻黄 薄荷 菊花中医学中药优秀辛温解表药麻黄 麻黄科植物草麻黄、木贼麻黄及中麻黄的草质茎中医学中药优秀

10、麻黄麻黄【性味】辛,微苦,温【功效主治】辛温解表 宣肺平喘 利水消肿 【用法用量】310g 生用发汗,蜜炙止咳平喘中医学中药优秀辛凉解表药薄 荷中医学中药优秀薄 荷【性味】辛,凉【功效主治】辛凉解表 清利头目 利咽透疹 疏肝解郁【用法用量】3 10g 后下中医学中药优秀柴胡【性味】微苦、微辛、微寒【功效主治】疏散风热 和解表里 疏肝解郁【用法用量】3 10g中医学中药优秀中医学中药优秀独活中医学中药优秀祛湿药-藿香(化湿燥湿药)【性味】辛,微温【功效主治】化湿解暑暑湿证 和中止呕湿阻中焦 辛温解表夏月外感风寒 藿香正气丸中医学中药优秀利水渗湿药 凡以通利水道,渗泄水湿为主要功能,治疗水湿内停病

11、症的药物,称利水渗湿药,亦称利水药或利尿药。本类药物味多甘淡,主归膀胱经。利水消肿,利尿通淋,利湿退黄水肿尿少,泄泻,痰饮,淋证,黄疸,带下,湿疹,湿温等。中医学中药优秀利水渗湿药二、分类和应用 1.利水退肿药:这类药物增加尿量作用突出,消肿效果好。主治尿少水肿,亦用于痰饮,泄泻等。茯苓、猪苓、薏苡仁、泽泻等。中医学中药优秀 2.利水通淋药 本类药物的特点:性寒凉,善清利膀胱湿热,主治小便不利,淋漓涩痛,灼热,混浊,尿血等。利水渗湿药车前子、滑石、木通、通草、瞿麦等。中医学中药优秀3、利湿退黄药。本类药性多寒凉,入肝胆而清利肝胆湿热,以利湿退黄,主治湿热黄疸,若与温里药为伍,亦可兼治阴黄。利水

12、渗湿药茵陈、金钱草、虎杖等。中医学中药优秀使用注意:1.阴虚津亏之尿少忌用,(大汗无尿,失血尿少者)2.梦遗滑精,尿频失禁等滑脱证忌用。3.久服伤正。利水渗湿药中医学中药优秀 来源: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野生或栽培。主产云南、四川等地。茯苓本经中医学中药优秀 处方用名:茯苓、茯苓皮、赤茯苓、白茯苓、茯神。茯苓本经中医学中药优秀茯苓本经 性味归经:甘、淡,平。归心,脾,肾经。功 效:利水渗湿消肿,健脾,安神。利而不猛,补而不腻 张景岳本草正称其“补少利多”一利二补三安神 中医学中药优秀茯苓本经 主治:1、尿少水肿。茯苓利水作用平和,可通治各种尿少水肿,无论因寒因热,因实因虚,邪之在表在里;

13、亦可用于淋证。治水肿多用茯苓皮,白茯苓,治淋证宜用赤苓。宜与其它利水药配伍,更宜与少量枝桂配伍,以通阳化气,中医学中药优秀茯苓本经 脾虚 诸证 脾气虚:乏力倦怠,配人参脾虚湿胜泄泻,配扁豆,砂仁脾虚咳嗽痰多,配陈皮,半夏饮邪停留于胃的呕吐,配生姜健脾2、茯苓即可用于单纯脾虚,亦可用中湿,更宜于脾虚兼湿之证。中医学中药优秀茯苓本经 取其健脾,安神之效。多用茯神或神木,也可用茯苓,单用力弱,常配枣,柏,远志等安神药。如酸枣仁汤,归脾汤。茯苓适宜于心脾虚弱所致心悸失眠亦可用于水气凌心者3.心神不安,心悸失眠。中医学中药优秀茯苓本经附:其它治证:1、尿多,滑数不禁:与山药等份为末,稀米饮调服。2、上盛

14、下虚消渴:黄连等份为末,熬天花粉调糊为丸。3、白浊,白带:配以猪苓一份,熔黄蜡四两。中医学中药优秀茯苓本经用法用量:煎服,915g。使用注意:虚寒滑精者忌用。中医学中药优秀茯苓本经 总之,茯苓为利水消肿健脾代表药,用于脾虚诸湿证候,有标本兼顾之效。该药性质和平,补而不腻,利而不猛,扶正祛邪,或取其补,或取其泻,可随配伍而灵活变通。茯苓皮、赤茯苓、白茯苓、茯神功效各有所长,宜择证应用。中医学中药优秀茯苓本经歌曰:茯苓甘淡性和平,健脾渗湿小便通,宁心安神化痰饮,脾虚湿盛百病宗,苓皮通利消水肿,茯神性守益心灵,赤苓渗热利水道,淋浊肿满有奇功。中医学中药优秀祛湿药-茯苓(利水渗湿药)【性味】甘、淡,平

15、【功效主治】利水渗湿水肿 补中健脾脾虚湿盛便溏 宁心安神心悸失眠 白茯苓、赤茯苓、茯苓皮、茯神中医学中药优秀中医学中药优秀清热药清热泻火药清热解毒药清热凉血药清热燥湿药清热解暑药清热明目药清虚热药中医学中药优秀石膏(清热泻火)【性味】辛、甘,大寒【功效主治】清热泻火-肺胃气分实热证 除烦止渴-肺胃燥热口渴 生肌收敛-疮疡溃不收口,烧伤烫伤【用法用量】1560g 先煎 清热泻火生用,敛疮止血煅用中医学中药优秀金银花(清热解毒)【性味】甘,寒【功效主治】清热解毒温病初起,疮疡初起 疏散风热-外感风热表证 凉血止痢-热毒血痢替代品:山银花中医学中药优秀生地黄(清热凉血)【性味】甘,寒【功效主治】清热

16、凉血-温病热入营血 养阴生津-热病伤津,阴虚内热中医学中药优秀黄 芩(清热燥湿)中医学中药优秀黄芩【性味】苦,寒【功效主治】清热燥湿 泻火解毒 清热凉血 清热安胎中医学中药优秀荷叶(清热解暑)【性味】苦,凉【功效主治】清热解暑(暑热症)健脾升阳(脾胃虚热药)凉血止血(血热所致病症)中医学中药优秀决明子(清热明目)【性味】甘、苦、咸,微寒【功效主治】清热明目(肝火上炎所治病证)润肠通便(内热肠燥所致大便秘结)中医学中药优秀地骨皮(清虚热药)中医学中药优秀地骨皮【性味】甘,寒【功效主治】清虚热-阴虚内热证 清肺热-肺热咳喘 泻白散中医学中药优秀消导药-山楂【性味】酸、甘,微温【功效主治】消食化积(

17、用治肉食积滞)行气散瘀中医学中药优秀催吐药瓜蒂【性味】苦、寒【功效主治】催吐痰食(误食毒物或宿食停滞)利湿退黄(治湿热黄疸难愈者)中医学中药优秀泻下药攻下药 热结便秘或实热证润下药 肠燥津枯便秘逐水药 水肿、鼓胀、水饮中医学中药优秀大 黄(攻下药)中医学中药优秀大黄【性味】苦,寒【功效主治】泻热通便-热结便秘 凉血解毒-血热妄行出血,热毒痈肿 逐瘀通经-瘀血阻滞诸证【用法用量】攻下通便生用,活血逐瘀用酒大黄,止血用大黄炭【使用注意】入汤剂应该后下,或用温开水泡服,久煎则泻下作用减弱中医学中药优秀火麻仁(润下药)【性味】甘、平,有毒【功效主治】润肠通便用治津血不足的肠燥便秘,常与当归、桃仁、生地

18、黄同用 中医学中药优秀大戟(逐水药)【性味】苦、辛、寒【功效主治】泻水逐饮用治水肿膨胀、便秘尿少、正气未衰者 消肿散结中医学中药优秀祛痰药-贝母(清热化痰药)【性味】苦、甘,微寒【功效主治】清化热痰 解毒散结-痈疽疮疡初起【用法用量】川贝母药性凉润,用于肺热燥咳及阴虚痨嗽;浙贝母苦寒,用于肺热咳嗽及瘰疠痰核。中医学中药优秀半夏(温化寒痰)【性味】辛、温,有毒【功效主治】温化寒痰 燥湿化痰 降逆止呕 消痞散结中医学中药优秀杏仁(止咳平喘)【性味】苦、微温【功效主治】止咳平喘 润肠通便中医学中药优秀温里药附 子中医学中药优秀温里药-附子【性味】辛、甘,大热 大毒【功效主治】温里助阳-脾胃虚寒回阳救

19、逆-亡阳证祛寒止痛-风寒湿痹所致关节疼痛【用法用量】315g,需先煎去毒附子反半夏、瓜蒌、贝母等。中医学中药优秀陈 皮(理气药)中医学中药优秀理气药-陈皮【性味】苦、辛,温【功效主治】理气和中-脾胃气滞燥湿化痰-湿痰所致咳嗽胸满、痰多色白,常与半夏、茯苓同用中医学中药优秀活血药【定义】凡能通畅血行、消散瘀血,治疗瘀血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活血化瘀药,又称活血祛瘀药,简称活血药或化瘀药。中医学中药优秀丹 参中医学中药优秀丹参【性味】苦,微寒【功效主治】活血通经 凉血消肿 祛瘀止痛 清心除烦中医学中药优秀止血药-三七中医学中药优秀止血药具有止血功效,可以制止体内外出血的药物三七【性味】甘、微苦,

20、温【功效主治】化瘀止血-血证 消肿定痛-跌打损伤所致瘀肿疼痛;痈疽肿痛中医学中药优秀补益药补益药o补气药:人参、黄芪o补血药:当归o补阴药:枸杞子o补阳药:鹿茸中医学中药优秀人参【性味】甘、微苦,微温【功效主治】益气固脱益气固脱-气脱证,需大剂量气脱证,需大剂量 大补元气大补元气-元气不足元气不足 益气活血 益气摄血 益气健脾 益气补肺 益气生津 益气安神【用法】文火另煎中医学中药优秀黄 芪(补气药)中医学中药优秀黄芪【性味】甘,微温【功效主治】补气升阳-中气下陷 补中益气汤 益气固表-自汗 益气利水 益气摄血 益气活血 托毒排脓中医学中药优秀当 归(补血药)中医学中药优秀当归【性味】甘、辛,

21、温【功效主治】补血调经 活血止痛 润肠通便【用法】补血用当归身,活血用当归尾中医学中药优秀枸 杞 子(补阴药)中医学中药优秀枸杞子【性味】甘,平【功效主治】益精补肾 养肝明目 润肺止咳中医学中药优秀鹿 茸(补阳药)中医学中药优秀鹿茸【性味】甘、咸,温【功效主治】补肾壮阳 强筋健骨 固冲止带 托毒起陷 鹿角 鹿角胶 鹿角霜中医学中药优秀固涩药o 收敛止汗药麻黄根o 涩肠止泻药肉豆蔻o 涩精缩尿药山茱萸o 固崩止带药海螵蛸中医学中药优秀麻黄根收敛止汗药【性味】甘、微涩【功效主治】收敛止汗常配黄芪、白术 阳虚自汗 常与附子同用 阴虚盗汗 常与熟地黄、山茱萸同用 产后虚汗 常与当归、黄芪同用中医学中药

22、优秀肉豆蔻涩肠止泻药【性味】辛、温【功效主治】涩肠止泻 温中行气中医学中药优秀涩精缩尿药山茱萸【性味】酸、涩、微温【功效主治】收敛固涩 补益肝肾中医学中药优秀固崩止带药海螵蛸【性味】咸、涩,微温【功效主治】止带固精 固崩止漏 制酸止血 收湿敛疮中医学中药优秀平肝息风药-天 麻中医学中药优秀天麻【性味】甘,平【功效主治】平肝息风-肝阳上亢所致头痛眩晕(要药)祛风通络-风寒湿痹,关节疼痛 中医学中药优秀安神药朱砂【性味】甘、微寒【功效主治】镇心安神 解毒祛腐中医学中药优秀开窍药麝香【性味】辛、温【功效主治】开窍醒神 活血消肿 通络止痛中医学中药优秀驱虫药使君子【性味】甘、温【功效主治】驱虫杀虫 健

23、脾消积中医学中药优秀抗肿瘤药白花蛇舌草【性味】味苦甘,性温,无毒【功效主治】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活血止痛中医学中药优秀外用药硫磺【性味】酸,温【功效主治】除湿杀虫 温肾壮阳【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研末香油调敷中医学中药优秀思考题(1)o何谓道地药材,o何谓四气,五味及各自作用o何谓药物的归经及引经药o中药常见毒性药及中毒原因o中药配伍七情o中药配伍禁忌及妊娠用药禁忌o中药煎煮方法及特殊要求中医学中药优秀思考题(2)o 掌握以下药物的功效主治,用法用量及特殊煎服:麻黄、薄荷、菊花、藿香、茯苓、石膏、金银花、生地黄、黄芩、地骨皮、山楂、大黄、贝母、附子、陈皮、丹参、三七、人参、黄芪、当归、枸杞子、鹿茸及天麻o 泻下药分类及各自适应病症o 活血药的定义o 补益剂分类中医学中药优秀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