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能计量装置管理信息系统毕业论文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28294955 上传时间:2022-08-01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785.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电能计量装置管理信息系统毕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电能计量装置管理信息系统毕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电能计量装置管理信息系统毕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资源描述:

《电能计量装置管理信息系统毕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能计量装置管理信息系统毕业论文(3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目 录摘 要2Abstract2第1章 绪 论31.1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31.2 课题实现目标和主要内容31.2.1 课题实现目标31.2.2 课题主要内容31.3 论文内容组织4第2章 相关技术综述52.1 系统开发模式C/S52.2 网络操作系统Windows Server 200362.3.1 C+特点62.3.2 C#特点72.4 数据库管理系统SQL Server 20058第3章 系统总体设计103.1 系统需求分析103.2 系统设计思想与设计原则103.2.1系统设计思想103.2.2 系统设计原则113.3 系统功能设计113.3.1库房管理模块子模块功能设计133.3.2

2、 档案管理模块子模块功能设计133.3.3计划管理模块子模块功能设计143.3.5条码管理模块子模块功能设计153.3.6所长授理模块子模块功能设计163.3.7基础设置模块子模块功能设计163.4数据库设计173.4.1概念设计173.4.2逻辑结构设计183.4.3系统数据库设计19第4章 系统的详细设计与实现224.1部分主系统功能实现过程224.1.1 登录功能设计与实现224.1.2主程序界面设计与实现234.1.3 库房管理 入待校库(电能表)设计与实现234.1.4库房管理 出待校库设计与实现244.1.5库房管理 入待装库设计与实现254.1.6库房管理 出待装库设计与实现25

3、结 论26参考文献27致 谢28附 录29摘 要农电管理的主要对象是小城镇和农村的居民用电和商业用电。由于农电管理的区域面积大、用户分散,导致农电管理工作量大、维护困难。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各行各业不断发展壮大,竞争越来越激烈。设计和实现电能计量装置管理信息系统,使得日常的管理工作可以高效、可靠、安全地进行是电能计量装置管理的一大需求。通过对电能计量装置管理工作的深入调研,本文设计并实现了电能计量装置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实现了包括库房管理、档案管理、计划管理、条形码管理、辅助管理等主要功能。本文综合运用计算机网络、管理信息系统和软件工程方面的知识,详细论述了电能计量装置管理信息系统的需求分析、

4、总体设计,数据库设计和实现方案。该系统采用C/S模式,运用面向对象的编程思想,使用C#开发语言和SQL Server 2005数据库管理系统来实现。为验证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对系统进行了基本测试。关键词:管理信息系统,C#,C/S,数据库AbstractRural Electrics main target is the target of small towns and rural electricity and commercial electricity. Owing to the area of is Rural Electrics main target large. Then ma

5、ke heavy workload, maintenance difficulties. As Chinese economic development, all kinds of trade develop continuously. The competition gets stronger and stronger. Designed and realized energy metering equipment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making the management of daily work can be highly efficien

6、t .Reliable and secure energy metering devices to be a big demand management.This article designed and realized energy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metering devices by deep research of energy metering devices system .The system realized ware house management, file management, project management ass

7、ist, management and other major functions.Though computer network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and software engineering knowledge and discuss the system needs analysis total scheme of power measurement device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The system uses c/s mode and face to the program idea of

8、 object .using the c# development language and SQL Server 2005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 to achieve in order to verify system performance and stability .The basic test of the system.Key word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C#, C/S, database.第1章 绪 论1.1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二十一世纪的今天,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应用,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社会和日常生活中

9、不可缺少的部分。现在各行各业都在进行信息化,以提供效益和竞争力,管理信息系统已经越来越受到青睐。农网改造后,农电管理工作确实有了很大的改观,但是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比较突出的有:维护管理面广、工作量大等。为此部分地区提出了积极推广以农网的安全、可靠、质量、节能、效益为目标的实用化项目,结合电网改造,探索农网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的应用,开展科技进步的试点工作。电能计量装置管理信息系统从实际工作出发,以DL/T448-2000规范为理论依据,以电力法、计量法为法律准绳,以电力系统计算单位现行工作模式为设计模型,以计量装置的生命周期为主线,结合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数据库技术、条形码技术设计而

10、成的一整套电业计量系统管理平台,真正做到切实可用,方便管理。1.2 课题实现目标和主要内容1.2.1 课题实现目标农网改造后,农电管理工作确实有了很大的改观,但由于地域广、用户散,设备管理又处在手工处理阶段,因此造成计量装置日常管理的维护工作复杂、工作量大,在管理上带来了很多的不便。因此需要设计一套完善的电能计量装置管理信息系统。本系统的实现目标:1.实现计量装置管理工作系统化、规范化、自动化、网络化,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工作人员的劳动量。2. 系统采用模块化结构设计,容易实现模块的增加、删除、修改,便于扩展,方便维护,容易推广。3. 确保数据安全并根据管理功能实行数据库的权限管理。4.为农

11、电公司与下属供电所提供了一个信息交互平台。1.2.2 课题主要内容本系统采用C/S模式,使用Microsoft Visual Studio.NET作为主程序开发工具,用SQL Server 2005开发后台数据库。主程序主要实现以下功能:库房管理;档案管理;计划管理;条码管理;辅助管理;基础设置。在本课题的研究与开发过程中主要做了如下工作:1.了解课题的研究现状以及相关技术的发展。2.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完成系统需求分析。3.进行系统设计,包括系统结构设计、系统功能设计、数据库设计。4.学习WinForm开发工具以及数据库开发案例和软件工程等方面的知识。5编写代码。1.3 论文内容组织第一章绪

12、论。主要介绍了课题的背景、意义、研究现状和本项目实现目标和主要内容。第二章相关技术综述。介绍了本系统所需用到的技术:系统的开发模式;网络操作系统;系统编程开发工具;系统的数据库管理。第三章系统总体设计。进行了系统需求的分析, 给出了系统的数据流程图。阐述了本电能讲理装置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和系统数据库设计,包括系统设计思想和设计原则,技术路线,功能设计,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和最终系统数据表设计。还设计用户权限和系统界面设计。第四章系统的详细设计与实现。首先讲解了本电能计量装置管理信息系统中的上个主要系统模块的设计: 一是库房管理模块包括入待校库子模块、出待校库子模块、入待装库子模块

13、、出待装库子模块。二是档案管理模块包括基本档案、运行档案、校验档案、设备档案、人员档案。三是计划管理模块包括周检计划、轮换计划、抽检计划。四是条形码管理模块。五是辅助管理模块包括厂商管维护、型号维护、规格维护、等级维护、常数维护、电压维护、分类维护、区域维护和年份维护。六是基础设置模块包括系统维护、权限维护、密码修改和条形码规则。然后介绍系统实现过程用到的一些关键技术:数据库操作公共类、自定义组件类等。最后是结论。第2章 相关技术综述在程序开发领域中,分成两大编程体系,一种是C/S(Client/Server)结构,另一种是基于浏览器的B/S(Brower/Server)结构。2.1 系统开发

14、模式C/SB/S结构(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模式),是WEB兴起后的一种网络结构模式,WEB浏览器是客户端最主要的应用软件。这种模式统一了客户端,将系统功能实现的核心部分集中到服务器上,简化了系统的开发、维护和使用。客户机上只要安装一个浏览器(Browser),如Netscape Navigator或Internet Explorer,服务器安装Oracle、Sybase、Informix或 SQL Server等数据库。浏览器通过Web Server 同数据库进行数据交互。而C/S 结构,即大家熟知的客户机和服务器结构。它是软件系统体系结构,通过它可以充分利用两端硬件环

15、境的优势,将任务合理分配到Client端和Server端来实现,降低了系统的通讯开销。目前大多数应用软件系统都是Client/Server形式的两层结构,由于现在的软件应用系统正在向分布式的Web应用发展,Web和Client/Server 应用都可以进行同样的业务处理,应用不同的模块共享逻辑组件;因此,内部的和外部的用户都可以访问新的和现有的应用系统,通过现有应用系统中的逻辑可以扩展出新的应用系统。这也就是目前应用系统的发展方向。当B/S淘汰C/S作为UI的时候,有一个非常好的理由是B/S比C/S更好维护。 但是到了今天,情况似乎已经发生了变化,今天无孔不入的已经不是病毒,而是木马和流氓软件

16、,今天对B/S应用不小心就阻挡了的,是浏览器的各种为了安全而做的设置,当你开发了一个B/S的应用系统,却发现客户电脑上的浏览器不是你必需的IE6,或者是更高的IE版本与你现有的程序不能很好的兼容,当你开发了一个B/S的应用系统,却发现客户的浏览器上的某个Toolbar把它给拦截了,当你开发了一个B/S的应用系统,却发现为了要符合客户的要求,重新陷入一大堆HTM,你不但无法维护客户端,让客户的浏览器符合你的要求,也无法更轻松地维护服务器端。C/S模式是一种两层结构的系统:第一层是在客户机系统上结合了表示与业务逻辑;第二层是通过网络结合了数据库服务器。C/S模式主要由客户应用程序、服务器管理程序和

17、中间件三个部分组成。C/S主要具有以下特点:首先,交互性强是C/S固有的一个优点。在C/S中,客户端有一套完整应用程序,在出错提示、在线帮助等方面都有强大的功能,并且可以在子程序间自由切换。其次,/CS模式提供了更安全的存取模式。由于C/S配备的是点对点的结构模式,采用适用于局域网、安全性可以得到可靠的保证。由于C/S在逻辑结构上比B/S少一层,对于相同的任务,C/S完成的速度总比B/S快,使得C/S更利于处理大量数据。由于客户端实现与服务器的直接相连,没有中间环节,因此响应速度快。再次,由于开发是针对性的,因此,操作界面漂亮,形式多样,可以充分满足客户自身的个性化要求。考虑到系统的实际使用情

18、况,本电能计量装置管理信息系统选择采用C/S结构。2.2 网络操作系统Windows Server 2003在网络操作系统的选择上,从对SQL Server 2008支持方面出发,综合考虑操作系统的性能、可靠性、安全性等方面,选择了Microsoft公司目前已正式推出的、针对服务器应用的、较新版本的网络操作系统Windows Server 2003。便于部署、管理和使用,安全的基础结构,企业级可靠性、可用性、可伸缩性和性能,稳定的管理工具,这些都是让我们选择Windows Server 2003的充分理由。2.3 编程开发工具Visual Studio 2008目前常用的Windows窗体应该

19、程序开发语言主要有以下几种: power builder、delphi、C+、C#。C#是微软公司推出的,是新一代的技术。C#简单易学、功能实用,加上微软的强力支持,在国内是最为流行的语言之一。2.3.1 C+特点1. 性能:性能有个两方面,算法速度和机器代码效率。一个算法可以定义为数据通过系统的概念化的路径,它描述一些点,在这些点上,数据能够被操作并可转换产生某个结果。例如,一个算法定义为获取一个字符串,计算字符串中的字符个数,并作为结果返回的过程。 C+性能良好,因为它被编译为机器代码。对于Java等语言,代码在运行时由程序解释,而且每次运行程序时都要将代码转换为机器码,这样做效率比较低,

20、不仅仅是已编译过的C+程序运行得较快,而且微软C+编译器已存在多年。这意味着微软的编译器程序员已经把许多优点集中到编译器上,以致于它能产生非常高效的机器码。因为C+是编译语言,而且非常自然,比VB更接近机器代码,所以由C+编译器产生的代码一定比VB的编译代码效率更高。 2. 错误处理:一个好的程序与一个伟大的程序的区别就是其是否具有良好的错误处理支持。实际上,如果在实现中首先进行错误处理,而不是在最后才进行,那么整个程序的开发和测试过程会更加完美。但是,错误处理只能与语言所支持的内容相一致。VBScript具有基本的错误处理支持功能。在默认情况下,不能捕获VBScript中的错误。每次怀疑产生

21、错误时,要调用On Error Resume Next功能,并检查Error对象。 而C+中的错误处理比较好,这是因为有“异常处理”。3. 最小的依赖性:正如上面所说,C+是一种编译语言,即C+代码在执行之前已转换为机器码。只要此代码不依赖于外部的动态链接库(DLL),C+就可以在不需要安装额外程序的情况下移动到运行同样操作系统的其他机器和微处理器上,而移动Java程序时需要先安装Java运行期库。4. 利用现有的代码:由于C和C+已经存在许多年了,现在有许多可利用的代码,你的服务器组件可以使用现有的C/C+代码或库。例如统计库和到老系统的C接口。 5. 最大化COM特征:COM与C+很接近,

22、实际上, Don Box(COM的权威)在他的Essential COM一书的第一章写道:“COM就是更好的C+”。他说明了COM规范是如何从C+语言规律中产生出来的。通过理解C+,会对COM有更深的理解。 6.不使用C+的原因:想象一下那些长期维护代码的人,如果他们中没有一些C+程序员支持C+,那么开发者们不得不把眼光转向另外一些他们熟悉的语言。 在C+中,对一些致命的错误不能获得更多的保护,写一个使组件崩溃的代码是很容易的。这是为了提供快速代码而付出的代价, C+不会停下来去检查代码是否按设计运行能否使程序不崩溃依赖于开发者的技巧。如果在这方面花的时间较少或刚刚学习C+,最好不要使用C+。

23、等到已经意识到C+中所有容易犯的错误,而且在检测组件之前花了许多时间,才可以使用C+。2.3.2 C#特点1.效率与安全性:新兴的网络经济迫使商务企业必须更加迅速的应对竞争的威胁。开发者必须不断缩短开发周期,不断推出应用程序的新版本,而不仅仅是开发一个标志性的版本。C#在设计时就考虑了这些问题。它使开发者用更少的代码做更多的事,同时也不易出错。2.消除大量程序错误:即使是专家级的C+程序员也常会犯一些最简单的小错误-比如忘了初始化变量,但往往就是这些小错误带来了难以预料的问题,有些甚至需要很长时间来寻找和解决。一旦一个程序作为产品来使用,就算最简单的错误纠正起来也可能要付出极其昂贵的代价。C#

24、的现代化设计能够消除很多常见的C+编程错误。 例如:(1). 资源回收减轻了程序员内存管理的负担。(2). C#中变量由环境自动初始化。3. 变量类型是安全的。这样,程序员编写与维护那些解决复杂商业问题的程序就更方便了。4.对版本的更新提供内在的支持降低了开发成本:更新软件组件是一项很容易出错的工作,因为代码的修改可能无意间改变原有程序的语义。为协助开发者进行这项工作,C#为版本的更新提供内在的支持。例如,方法重载必须显式声明。这样可以防止编码错误,保证版本更新的灵活性。还有一个相关的特性就是对接口和接口继承的内在支持。这些特性使得C#可以开发复杂的框架并且随着时间不断发展更新它。总体来说,这

25、些特性使得开发程序项目的后续版本的过程更加健壮,从而减少后续版本的开发成本。商业过程和软件实现的更好对应企业的商业计划要付诸现实,必须在抽象的商业过程和实际的软件实现之间建立紧密地对应。不过大多数语言都很难做到这点。例如,如今的程序员们一般使用代码注释来注明哪个类对应于某个抽象的商业对象。C#语言允许类型定义的,扩展的元数据。这些元数据可以应用于任何对象。项目构建者可以定义领域特有的属性并把他们应用于任何语言元素-类,接口等等。然后,开发人员可以编程检查每个元素的属性。这样,很多工作都变得方便多了,比如编写一个小工具来自动检查每个类或接口是否被正确定义为某个抽象商业对象的一部分,或者只是创建一

26、份基于对象的领域特有属性的报表。定制的元数据和程序代码之间的紧密对应有助于加强程序的预期行为和实际实现的之间的对应关系。5.扩展交互性:作为一种自动管理的,类型安全的环境,C#适合于大多数企业应用程序。但实际的经验表明有些应用程序仍然需要一些底层的代码,要么是因为基于性能的考虑,要么是因为要与现有的应用程序接口兼容。这些情况可能会迫使开发者使用C+, 即使他们本身宁愿使用更高效的开发环境。C#采用以下对策来解决这一问题:1. 内置对组建对象模型(COM)和Windows基于Windows的API的支持;2.允许有限制地使用纯指针(Native Pointer)。在C#中,每个对象都自动生成为一

27、个COM对象。开发者不再需要显式的实现IUnknown和其他COM接口这些功能都是内置的类似的,#可以调用现有的COM对象,无论它是由什么语言编写的。C#包含了一个特殊的功能,使程序可以调用任何纯API。在一段特别标记的代码中,开发者可以使用指针和传统C/C+特性,如手工的内存管理和指针运算。这是其相对于其它环境的极大优势。这意味着C#程序员可以在原有的C/C+代码的基础上编写程序,而不是彻底放弃那些代码。无论是支持COM还是纯API的调用,都是为了使开发者在C#环境中直接拥有必要的强大功能。总之,C#是一种现代的面向对象语言。它使程序员快速便捷地创建基于Microsoft .NET平台的解决

28、方案。C#增强了开发者的效率,同时也致力于消除编程中可能导致严重结果的错误。C#使C/C+程序员可以快速进行应用程序开发,同时也保持了开发者所需要的强大性和灵活性。综合比较以C+和C#两种编程语言,从性能、先进性、易用性等方面考虑,本电能计量装置管理信息系统决定选择使用C#。C#开发平台可以使用Microsoft Visual Studio.NET。Microsoft Visual Studio.NET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创建应用程序的图形集成开发环境IDE。通过它程序员可以使用一种或多种.NET编程语言,开发和测试应用程序。例如VisualBasic.NET (VB.NET),Visual C+

29、.NET, Visual C#等。现在选择使用的版本是Microsoft Visual Studio.NET 2008。2.4 数据库管理系统SQL Server 2005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是用户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管理、控制的接口。因此,选择恰当的数据库管理系统至关重要。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是Microsoft公司的大型数据库系统,是Windows系统下最优秀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之一。SQL Server数据库能够轻松通过Internet和内部网络加以访问。它提供对数据的快捷访问,是一个可伸缩、高性能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具备内置的复制能力、Internet集成

30、、开放系统体系结构及强大的基于GUI的管理工具。它的一个独特功能是基于服务器的作业调度系统,允许直观地控制多个服务器和远程操作。这极大地增强了数据库的性能和可靠性。Microsoft SQL Server提供下述主要功能:1.数据库引擎是SQL Server包中主要的服务器应用程序。数据库引擎能保证发送到数据库引擎的数据得以可靠存储;提供快速访问数据的方法;提供数据的一致访问方法;通过安全性控制数据访问;遵循数据完整性规则,保证数据实际有效。2.为整个企业范围信息的可靠传播的内部复制机制减小了发生故障的风险,并将即时的精确信息传递给需要数据的用户。3.与Microsoft Windows NT

31、线程和调度服务、性能监视器和事件浏览器集成。通过一个单一的Windows NT登录到SQL Server上简化了用户账户。4.利用综合的分布式框架集中管理整个企业范围的服务器。5.并行结构。通过并行内部数据库功能,提高了系统的性能和可缩放性。6.充分利用并行结构的优点提供对超大型数据库的更好支持。为很多开发和维护任务减少输入/输出(I/O)。 7.在分布式管理框架中能得到LOE分布式管理对象库。根据用户需求,应用程序采用C#语言,结合ADO.NET技术,实现对数据库的快速的和安全的访问。C#从强大的Microsoft C和Microsoft C+传统语言演变而来,继承了C+的强大功能,又能够消

32、除很多常见的C编程错误,是一种现代、直观、简单、现代、类型安全和面向对象的语言。ADO.NET为用C#这样的面向对象语言设计的客户程序或应用服务器程序和数据库交换数据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为分层结构的软件开发提供了很好的支持。特别是在过程性语言设计的应用程序和处理集合的数据库系统间的数据传输变得很方便。更提供了对SQL Server 2005的完美支持。所以选用了SQL Server 2005作为数据库开发平台。第3章 系统总体设计3.1 系统需求分析电能计量装置管理是各农电公司日常管理工作的组成之一。其实际工作内容具有以下特点:1.管理区域广:各农公司下管理着很多的供电所、线路和台区,它们分布在

33、方圆几十里甚至几百里内,如果能通过计算机软件和网络对设备进行网络化管理,就可以免去工作人员在各地的往复奔走,对管理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2.日常管理工作难度大:农电管理区域广,并且较为分散,对设备档案的管理又都是手工操作,给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和困难。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进行网络办公和管理,会大大减轻管理工作的难度和复杂度,对管理工作更具有现实意义。3.使用者多数为非计算机专业人员:农电部门的管理人员大多数都是非计算机专业人员,他们仅能掌握计算机最基本的使用方法,通过简单、易用,并且有着良好操作界面的应用程序可以实现对计量装置的管理。基于以上主要特点,要求本系统实现以下要求:1.数据管理

34、功能:本系统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要处理大量的计量装置数据,数据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都将对系统的运行产生重大的影响。利用ADO.NET技术和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数据库构成了数据库系统,具有存储数据量大、功能强、通用性好等优点,为后续功能模块的增加提供了坚实的基础。2.人机交互界面:软件应该具有友好直观的人机接口界面,作为面向用户的软件系统,方便快捷的操作方式可以大大提高应用系统的实用性。3、操作简单:由于使用人员不是计算机的专业人员,他们多数只具有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中应考虑使用人员的计算机操作水平,设计出操作简单、方便的管理系统。4.可维护性:本软件

35、系统采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Object-Oriented Programming,简称OOP)方法进行系统研制,它的优良特点决定了系统的可维护性,使系统便于修改和升级。3.2 系统设计思想与设计原则3.2.1系统设计思想本系统的总体设计思想是通过对农电公司电能计量装置管理流程的深入调查,结合农电公司的发展水平和拥有的硬件资源,采用当今先进的软件开发技术,设计一套实用可靠的管理系统,实现电能计量装置管理的信息化、网络化,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员工劳动量,同时为用户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3.2.2 系统设计原则1.先进性:使用当今较先进成熟的开发模式、开发技术,使得开发出来的产品功能强、效率高、稳定性好

36、。2.标准化:遵循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使用统一的数据格式描述,将各类业务工作标准化、规范化。3.安全性:实现网络环境下的信息管理系统,必须对每一个登录的用户进行验证,提供一定的权限控制。4.模块化:将整个系统按功能划分若干个模块,方便系统的设计、维护、升级。5.交互性:操作简单,界面友好。在保证实现系统整体功能的前提下,使用户很容易地掌握该系统的使用。3.3 系统功能设计根据农电公司电能计量装置管理工作流程,本电能计量装置管理信息系统设计分为7个模块,分别是:库房管理、档案管理、计划管理、辅助管理、条码管理、基本设置、帮助。其具体功能模块如图31所示:图31系统功能模块图各模块功能如下:1.库

37、房管理模块:实现电能计量装置的入待校库、出待校库、入待装库、出待装库操作,将设备的基本信息存放到数据库中。2.档案管理模块:实现电能计量装置基本信息、运行信息、校验信息以及设备档案、人员档案的查询及管理。3.计划管理模块:实现电能计量装置周检计划、轮换计划、抽检计划的生成和管理,以做到对设备的周检、轮换和抽检。4.辅助管理模块:实现对厂商信息、型号信息、规格信息、等级信息、常数信息区域信息等辅助信息的管理。5.条码管理模块:按条形码生成规则生成电能计量装置的条形码,用于条形码打印软件进行打印和库房管理的进、出库操作。6.所长授理模块:用于对对进行报废出库和退货出库的设备进行审批,以确定是否允许

38、报废出库和退货出库。7.基础设置模块:用以对用户组及用户的权限进行维护,设置系统运行的参数,修改密码以及对条形码规则进行维护。8.帮助模块:查询电能计量装置管理信息系统的帮助信息,进行程序的在线更新。3.3.1库房管理模块子模块功能设计库房管理模块子模块组成如图33所示:图32库房管理功能模块图各模块功能介绍:1.入待校库:编辑电能计量装置的基本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存放到数据库中,以完成设备的入待校库操作。如:入库类型、电压、购置日期、规格等信息。2.出待校库:编辑电能计量装置的出待校库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存放到数据中,以完成设备的出待校库操作。如:校验日期、校验员等信息。3.入待装库:编辑电能计

39、量装置的入待装库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存放到数据库中,以完成设备的入待装库操作。如:入库类型、入库时间提交人等信息。4.出待装库:编辑电能计量装置的出待装库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存放到数据库中,以完成设备的出待装库操作。如:出库类型、出库时间、领表人等信息。3.3.2 档案管理模块子模块功能设计档案管理模块子模块组成如图33所示:图33档案管理功能模块图各模块功能介绍:1.基本档案:对电能计量装置的基本档案进行查询和修改。2.运行档案:对电能计量装置的运行信息进行查询和修改操作。3.校验档案:对电能计量装置的校验信息进行查询操作。4.设备档案:对计量所设备进行添加、删除、修改和查询操作。5.人员档案:

40、对计量所人员进行添加、删除、修改和查询操作。3.3.3计划管理模块子模块功能设计计划管理模块子模块组成如图34所示: 图34计划管理功能模块图各模块功能介绍:1.周检计划:对电能计量装置按设定生成周期检定计划,并将计划数据存放到数据库中。2.轮换计划:对电能计量装置按设定生成轮换计划,并将计划数据存放到数据库中。3.抽检计划:对电能计量装置按设定生成抽检计划,并将计划数据存放到数据库中。3.3.4辅助管理模块子模块功能设计辅助管理模块子模块组成如图35所示: 图35辅助管理功能模块图各模块功能介绍:1.厂商维护:添加、修改及删除设备的厂商信息。2.型号维护:添加、修改及删除设备的型号信息。3.

41、分类维护:添加、修改及删除设备的分类信息。4.规格维护:添加、修改及删除设备的规格信息。5.等级维护:添加、修改及删除设备的等级信息。6.常数维护:添加、修改及删除设备的常数信息。7电压维护:添加、修改及删除设备的电压信息。8区域维护:添加、修改及删除农电公司所辖的供电所信息、线路信息和台区信息。3.3.5条码管理模块子模块功能设计条码管理模块子模块组成如图36所示: 图36条码管理功能模块图各模块功能介绍:1.电能表:按照条形码规则生成电能表条形码。2.互感器:按照条形码规则生成互感器条形码。3.3.6所长授理模块子模块功能设计所长授理模块子模块组成如图37所示: 图37所长授理功能模块图各

42、模块功能介绍:1.退货出库:审批由于设备需要退货处理而生成的退货出库单。2.报废出库:审批由于设备需要报废处理而生成的报废出库单。3.3.7基础设置模块子模块功能设计基础设置模块子模块组成如图38所示:图38基础设置功能模块图各模块功能介绍:1.系统设置:设置系统数据库的IP地址、数据库名称、登录用户名及密码等信息。2.权限设置:添加、修改和删除用户组及用户;设置用户用及用户所拥有的功能操作权限。3.密码修改:修改用户的密码。4.条形码规则:维护电能计量装置的条形码生成规则。3.4数据库设计3.4.1概念设计概念模型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和基础。由于各个机器上实现的DBMS软件都是基于某种数据模型

43、的,但是在具体机器上实现的模型都有许多严格的限制。而现实应用环境是复杂多变的,如果把实现世界中的事物直接转换为机器中的对象,就非常不方便。因此,人们研究把现实世界中的事物抽象为不依赖与具体机器的信息结构,又接近人们的思维,并具有丰富语义的概念模型,然后再把概念模型转换为具体的机器上DBMS支持的数据模型。概念模型的描述工具通常是使用E-R模型图。该模型不依赖于具体的硬件环境和DBMS。概念结构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抽象。所谓抽象是对实际的人、物、事和概念进行人为处理,抽取所关心的共同特性,忽略非本质的细节,并把这些特性用各种概念精确的加以描述,这些概念组成了某种模型。通过概念设计得到的概念模型是从

44、现实世界的角度对所要解决的问题的描述,不依赖于具体的硬件环境和DBMS。 概念结构一般以E-R图为工具来描述.在E-R图中,用实体、属性、联系来表示数据间关系,其表示方法为:实体 : 用矩形表示,矩形框内写明实体名;属性 : 用椭圆表示,并用无向边与相应实体连接起来;联系 : 表示实体间的联系。用菱形表示,菱形框内写明联系名,并用无向边分别与有关实体连接起来。本管理系统最主要的业务功能是电能表和互感器的管理,下面给出相应的E-R图,如图3-9和图310所示。图中给出了部分实体和实体的部分属性。图39电能表业务ER图3.4.2逻辑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的任务就是把概念结构设计好的基本E-R图转换为

45、与选用DBMS产品所支持的数据模型相符合的逻辑结构。将所画的E-R图,根据二元联系到关系的转换规则实现E-R图向关系模型的转换,从而确定相应的关系模型。系统主要业务功能的主要关系模型:1.电能表基本信息关系模型2.电能表运行信息关系模型3.互感器基本信息关系模型4.互感器运行信息关系模型5.条形码规则信息关系模型6.系统用户关系模型图310互感器业务ER图3.4.3系统数据库设计按照本电能计量装置管理信息系统各模块的设计要求,需要设计以下数据表:1.电能表基本信息表:存放电能表基本信息。2.互感器基本信息表:存入互感器基本信息。3.电能表等级信息表:存放电能表等级分类信息。4.电能表生产厂家信

46、息表:存放电能表生产厂家分类信息。5.电能表长寿命信息表:存放电能表长寿命分类信息。6.电能表规格信息表:存放电能表规格分类信息。7.电能表常数信息表:存放电能表常数分类信息。8.电能表分类信息表存放电能表分类分类信息。9.电能表相线信息表:存放电能表相线分类信息。10.互感器变比信息表:存放互感器变比分类信息。11.互感器容量信息表:存放互感器容量分类信息。12.互感器电压信息表:存放互感器电压分类信息。13.互感器精度信息表:存放互感器精度分类信息。14.互感器生产厂家信息表:存放互感器生产厂家分类信息。15.互感器分类信息表:存放互感器分类分类信息。16.互感器型号信息表:存放互感器型号

47、分类信息。17.产权信息表:存放设备产权分类信息。18. 设备运行信息表:存放设备运行信息。19.领表单信息表:存放电能计量装置的进、出库领表单信息。20.领表单明细信息表:存放电能计量装置的进、出库领表单中设备条形码信息。21.运行流程记录表:存放电能计量装置在运行流程中的相关记录。22.用户信息表:存放管理系统的用户组信息、用户信息及用户组及用户的权限信息。23.条形码规则项信息表:存放可以用来编辑条形码规则的设备信息项。24.条形码规则信息表:存放用户设定的条形码规则信息。25.资产类别表:存放电能计量装置的设备类型信息。26.区域表:存放供电所、线路和台区信息。27.运行信息表:存放高

48、性能计量装置的运行信息。28.电能表电压信息表:存放电能表电压分类信息。以下给出的是部分数据表的物理实现:1.cq(产权表)列名数据类型大小空说明CqbmNvarchar2产权编码,主键CqmcNvarchar50产权名称2.dnbcs(电能表常数分类表)列名数据类型大小空说明CsbmNvarchar2常数编码,主键CsmcNvarchar50常数名称3.dnbcsm(电能表长寿命分类表)列名数据类型大小空说明CsmbmNvarchar2长寿命编码,主键CsmmcNvarchar50长寿命名称4.dnbdj(电能表等级分类表)列名数据类型大小空说明DjbmNvarchar2等级编码,主键Djm

49、cNvarchar50等级名称5.dnbdy(电能表电压分类表)列名数据类型大小空说明DybmNvarchar2电压编码,主键DymcNvarchar50电压名称6.dnbfl(电能表分类分类表)列名数据类型大小空说明FlbmNvarchar2分类编码,主键flmcNvarchar50分类名称7.dnbgg(电能表规格分类表)列名数据类型大小空说明GgbmNvarchar2规格编码,主键GgmcNvarchar50规格名称8.dnbjbxx(电能表基本信息表)列名数据类型大小空说明ZiChanBianHaoNvarchar50条形码,主键XhbmNvarchar2型号编码XxbmNvarcha

50、r2相线编码FlbmNvarchar2分类编码GgbmNvarchar2规格编码DjbmNvarchar2等级编码CsbmNvarchar2常数编码DybmNvarchar2电压编码ChuChangBianHaoNvarchar50出厂编号SccjbmNvarchar2生产厂家编码GouZhiRiQiSmalldatetime购置日期GouJiaInt购价YunXingZhuangTaiNvarchar50运行状态ShengChanRiQiSmalldatetime生产日期CsmbmNvarchar2常寿命编码ChuKuRiQiSmalldatetime是出库日期BiaoShiShuBigin

51、t表示数XiaoYanRiQiSmalldatetime是校验日期SongJianDanWeiNvarchar50是送检单位CqbmNvarchar2产权编码9.dnbsccj(电能表生产厂家分类表)列名数据类型大小空说明SccjbmNvarchar2生产厂家编码,主键SccjmcNvarchar50生产厂家名称10.dnbxh(电能表型号分类表)列名数据类型大小空说明XhbmNvarchar2型号编码,主键XhmcNvarchar50型号名称第4章 系统的详细设计与实现4.1部分主系统功能实现过程4.1.1 登录功能设计与实现 登录时,首先弹出一个登录框,提示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用户登录界面如

52、所41 所示,在“用户名称”文本框输入用户名和在 “用户密码”文本框中输入用户密码。并有登录,退出两个按键。按登录按键时,系统通过连接数据库,对用户名和密码进行验证,验证不通过的,给出提示如图 42,通过的,会进入到主程序界面。 图41用户登录界面 图42用户登录未通过验证提示界面图42用户登录未通过验证提示界面4.1.2主程序界面设计与实现通过动态添加自定义菜单控件,动态地将系统菜单及子菜单显示在前台主界面。根据用户不同的权限,将菜单项设置为可用或不可用。自定义菜单及子菜单是用PictureBox和Label来实现的。主菜单显示在主界面的左侧,点击主菜单后会以图片按钮的形式在主界面的右侧显示

53、相应的子菜单。图形化的菜单使程序更加美观、形象。图片菜单显示在主界面图 43 所示: 图43应用程序主界面4.1.3 库房管理 入待校库(电能表)设计与实现电能表入待校库,通过指定电能表条形码、入库类型、购置日期、购价、表示数、送检单位、产权等,还有最基本的电能表参数信息相线、规格、型号等。当入库类型为购买入库时,如果输入的电能表条形码在电能表基本信息表中已存在,则提示,该电能表已存在不能重复入库;当入库类型为轮换入库时,如果电能表的运行状态不是拆回,则提示,该电能表不在拆回状态,不能进行轮换入库;当入库类型为周检入库时,如果电能表的运行状态不是现场,则提示,该电能表的运行状态不是现场,不能进

54、行周检入库。在添加电能表入库信息后,通过DataGridView显示电能表所有入库信息,有入库类型、购置日期、购价、生产日期、表示数等。电能表入库信息填写完整后,点击上传数据按钮,将电能表入库信息上传到数据库。库房管理 入待校库(电能表)界面如图44 所示: 图44电能表入待校库界面4.1.4库房管理 出待校库设计与实现设备出待校库时,如果设备运行状态不是待校库,则提示,该设备不在待校库中。在添加电能表出库信息后,通过DataGridView显示电能表所有出库信息,有校验时间、校验员、出库时间、经手人等。电能表出库信息填写完整后,点击上传数据按钮,将电能表出库信息上传到数据库。库房管理 出待校

55、库界面如图45 所示: 图45出待校库界面4.1.5库房管理 入待装库设计与实现电能表入待装库,通过指定电能表条形码、入库类型等信息,在添加电能表入库信息后,通过DataGridView显示电能表所有入库信息,有入库类型、入库时间、经手人等。电能表入库信息填写完整后,点击上传数据按钮,将电能表入库信息上传到数据库。库房管理 入待装库界面如图46 所示: 图46入待装库界面4.1.6库房管理 出待装库设计与实现电能表出待装库,通过指定电能表条形码、出库类型、外勤区域等信息,在添加电能表出库信息后,通过DataGridView显示电能表所有入库信息,有出库类型、出库时间、经手人等。电能表出库信息填

56、写完整后,点击上传数据按钮,将电能表入库信息上传到数据库。库房管理 出待装库界面如图47 所示:图47出待装库界面结 论本系统采用了先进的开发技术,实现的功能较为完善,实用性强,人机交互,界面友好,操作方便。但由于对整个电能计量装置管理的流程与规则还不能完全的理解,在需求分析时未能做到完全满足工作的需求,还需要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尽管该电能计量装置管理信息系统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但其结构合理,易于日后程序的进一步更新和扩展。参考文献1Roger S. Pressman 软件工程实践者的研究方法机械工业出版社2Karl E. Wingers 软件需求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3张海藩软件工程导论清华

57、大学出版社4 罗晓沛 数据库技术清华大学出版社5 詹英 数据库技术与应用-SQL Server2005教程 清华大学出版社6 Robin Dewson SQL Server2005基础教程 人民邮电出版社7严波 SQL Server2005数据库实例教程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8刘甫迎,刘光会,王蓉 C#程序设计教程 电子工业出版社9邵顺增,李琳, C#程序设计 - - Windows项目开发 清华大学出版社10Karli Watson C#入门经典 清华大学出版社致 谢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回顾紧张但又充实的学习和开发过程,本人在此向所有关心我的及帮助我的老师们致以最真诚的感谢。在本次毕业设计中,

58、我从指导老师杨老师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在撰写论文阶段,杨老师多次审阅我们的论文,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没有她的指导,我就不能较好的完成课题设计的任务。更重要的是,她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和深厚的理论水平都使我受益匪浅。她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给与我很大的帮助,使我的编程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这对于我以后的工作和学习都有着巨大的帮助,在此感谢她耐心的辅导。附 录部分源代码:(1)数据库连接。此方法返回一个SqlConnection对象,其代码如下: / / 打开SqlServer数据库连接 / / 数据库连接字符串 / 返回SqlConnection public static SqlConnection OpenConnection(string connectionString) SqlConnection sqlCon; sqlCon = new SqlConnec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