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的说明顺序

上传人:靓*** 文档编号:128269421 上传时间:2022-08-0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9.2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说明文的说明顺序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说明文的说明顺序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说明文的说明顺序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说明文的说明顺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说明文的说明顺序(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说明文的说明顺序为了清楚地说明客观事物或阐释抽象事理, 使人们对事物的形态、性质、功能或对事物的特点、来源、演变等方面有科学的认识,说明文就要运用恰当的说明顺序。 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 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 时间顺序即按照事物发展过程的先后来介绍, 经常用于说明产品的制作工序、事物的发展历程等; 空间顺序即按事物空间结构的顺序来说明,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整体到局部加以介绍,如说明建筑物时就常用这种顺序 ; 逻辑顺序即按照事物、事理的内在逻辑关系来作说明,或由个别到一般,或由具体到抽象,或由主要到次要,或由现象到本质,或由原因到结果等。说明文中时间顺序与空间顺序的运用是很容易判断出

2、来的。 如果说明顺序不是很明显, 那文章就是运用了逻辑顺序, 之后再具体判断运用了由什幺到什幺的逻辑顺序。地雷初现中国古代地雷的发展徐军地雷是具有悠久历史的古老兵器, 在战争中诞生, 又在战火中发展。作为一种传统的防御武器,地雷以火药的发明为基础,最早出现在我国。南宋时的震天雷是地雷的雏形。 武经总要卷十二中记载了霹雷火球,在使用它时,先用烧红的烙锥引燃,后用炮掷向敌人, “球开,声如霹雷” ,靠爆炸时的碎瓷片使敌人受伤,同时还有巨大的声响使敌人震惊和火热的烟焰熏灼敌人。 所以它已不再是过去的燃烧类兵器,而是最原始的爆炸类兵器。在宋金战争中,双方所使用的霹雷炮、震天雷、铁火炮等都是爆炸类武器,

3、是现代地雷的雏形。我国古代有详细记载的最早的地雷出现在明朝。 明史纪事本末燕王起兵记载,建文二年(1400年)白沟河之战时,建文帝的部队曾“藏火器地中,人马遇之,辄烂” ,给后来的永乐皇帝的军队造成重大伤亡。早期的地雷构造比较简单,多为石壳,内装火药, 将导火索放入打通的竹竿中, 插入引信后密封埋于地下, 并加以伪装。当敌人接近时,引信发火,引爆地雷。明朝初年,中国出现了采用机械发火装置的真正的地雷。据火龙经记载: “炸炮制以生铁铸,空腹,放药杵实,入小竹筒,穿火线于内,外用长线穿火槽,择寇必由之路,连连数十埋入坑中,药槽通接钢轮, 土掩, 使贼不知, 踏动发机, 震起, 铁块如飞, 火焰冲天

4、。 ”可以看出“炸炮”不仅是最早的压发式地雷,还与今天的“连环雷”相似。万历八年( 1580年) ,戚继光镇守蓟州时,曾制钢轮火石引爆装置“钢轮发火” 。它是在机匣中安置一套传动机构,当敌人踏动机索时,匣中的坠石下落,带动钢轮转动,与火石急剧摩擦发火,引爆地雷。 这种装置提高了地雷发火时机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这也是世界上第一枚非人式引爆的触发式地雷。明朝末年,地雷的种类更多,炸炮、伏地冲天雷、无敌地雷炮等纷纷问世。据筹海图编 武备志等有关古书记载,明军所用的 地雷有十多种。按引爆方式区分,有燃发、拉发、绊发、机发等。其布设方式,除单发雷外,还有利用一条引信控制爆炸的群发雷,一个母雷爆炸引爆若干子雷的“子母雷” 。根据作战需要,还可将地雷设置在车上、 建筑物内或用动物运载地雷冲阵。 虽然地雷在明朝取得很大发展, 但受当时科技水平的限制, 地雷还没有真正形成对骑兵的威胁。在明代,中国的地雷已发展到一定水平,而欧洲在15 世纪末的要塞防御战中才开始出现地雷。(选自农村青少年科学探究 2014 年第 1 期,有删改)1. 本文的说明顺序是。2. 文章是如何说明霹雷火球的使用方法的?3. 除古代地雷外, 请你再列举一个体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例子。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