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景区提升旅游开发项目可行性实施计划书文本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28169913 上传时间:2022-07-31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6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XX景区提升旅游开发项目可行性实施计划书文本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XX景区提升旅游开发项目可行性实施计划书文本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XX景区提升旅游开发项目可行性实施计划书文本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资源描述:

《XX景区提升旅游开发项目可行性实施计划书文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景区提升旅游开发项目可行性实施计划书文本(2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XXXXXXXXXX提升旅游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 录第一章 总论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与必要性第三章 主要建设容和建设规模第四章 项目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方案第五章 经济影响分析第六章 项目环境影响分析第七章 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第八章 社会效益分析第九章 结论与方案第一章 项目总论一、 项目基本情况1、项目名称:XXXXXXX洞景区提升2、项目地点:XXXXX3、项目定位XXXXX群国家地质公园是规模最大的溶洞群,是世界罕见的地下河水中石林。不但具备奇异山水溶洞的观光,同时又具有在溶洞中小舟轻划荡漾的体验,在高铁即将开通的天时,我们确定景区发展方向为观光旅游、互动体验、养生度假等于一体的休闲度

2、假生态旅游项目。以创新“养生度假+体验互动观光”的开发模式,将项目打造成为集旅游休闲、景观观光、特色养生、体验互动于一体的创意综合旅游区,努力把XXXXX做成XXXXX的名片。4、项目建设容:景区全面提升,特别在景区灯光、影像应用、文化体验与互动、养生项目上做好做强。将景区做成陆同时具备陆路与水路旅游的溶洞典。5、项目总投资: 总投资估算为万元6、实施周期:五年7、项目总投资与资金筹措 本项目资金完全自筹解决,无需银行贷款。8、编制依据a、“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国发201670号)b、国家有关政策法规。c、其它相关材料二、结论1、本项目的开发符合国家“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政策,符合XXX

3、XX旅游的总体发展规划,符合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符合百姓的文化业余生活,该项目的开发建设是必要的。2、项目在很多角度具有创新性,子项目中有很多亮点,且成长性、收益性均较好,本项目的开发将会给旅客带来一种全新的享受感觉,既弘扬了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又加强了红色XXXXX的爱国主义教育。3、此项目改造完成后,将大大提高周边区域群众的就业率,促进周边经济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当地的投资吸引力,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项目初步研究表明,本项目建设条件较好,经营方案可行,市场前景乐观,具有较好的获利能力。但以目前旅游人口和景区知名度来看,项目投资具有一定的风险,XXXXX的旅游毕竟尚处于成长

4、阶段。但随着景区的加速建设和知名度的提高,城市高铁的开通,省人口和省外的人口将不断进入XXXXX这座红色城市,给XXXXX旅游提供了一次发展的契机。另外此项目将辐射整个XXXXX区域,将带动3小时高铁车程百姓来XXXXX消费。故以目前的增幅来看,本项目建成后,客源一定会相应大幅的增长。因此,市场风险是可以接受的。结论是可行的。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与必要性一 、项目建设背景(一)、政策背景“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国发201670号)2016年12月26日,国务院印发“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规划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主要依靠景点景区、宾馆饭店等基础旅游要素的发展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大众旅

5、游新时代的要求。“十三五”时期,必须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思路,加快由景点旅游发展模式向全域旅游发展模式转变,促进旅游发展阶段演进,实现旅游业发展战略提升。规划提出,围绕全域统筹规划,全域资源整合,全要素综合调动,全社会共治共管、共建共享的目标,在推动综合管理体制改革方面取得新突破;推进融合发展,丰富旅游供给,形成综合新动能,在推进“旅游+”方面取得新突破;实施旅游扶贫,推进旅游增收富民,在旅游精准扶贫方面取得新突破;保护城乡风貌和自然生态环境,在优化城乡旅游环境方面取得新突破。“十三五”期间,创建500个左右全域旅游示区。(二)、项目旅游现状背景a、XXXXX旅游文化发展迎来契机随着XXXX

6、X高速的开通高铁的即将开通,XXXXX旅游将成为一大亮点,为充分挖掘XXXXX红色文化和用好天然具有水上和陆路溶洞文化资源,广泛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大力弘扬和培育伟大民族精神,不断增强民族凝聚力,推动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这样一来为XXXXX的旅游发展带来可喜的契机,预计2019年来XXXXX旅游参观的人数将更多。那么除了纯观赏项目显然不行,必须有相关的休闲、灯光升级、XXXXX风情、游船互动、3D影像剧场等项目围绕XXXXX观赏性旅游,来壮大这一产业。b、XXXXX旅游资源与其旅游业发展现状旅游资源概况XXXXX地势开阔、山水灵秀、气候宜人。为闽江、赣江、汀江三江源头,素有“XX

7、XXX只饮自家水”之谚。XXXXX主要旅游资源包括以XXXXX群国家地质公园、牙梳山省级森林公园、朝天寨等为代表的生态旅游资源;以石壁客家祖地、东华山、XXXXX世界客属文化交流中心等为代表的人文旅游资源;以北山革命纪念园、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广场为代表的红色旅游资源。其中特色资源是客家祖地,优势资源是山水溶洞。XXXXX群国家地质公园是规模最大的溶洞群,是世界罕见的地下河水中石林。XXXXX县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XXXXX县石壁镇被住房城乡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公布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石壁客家祭祖习俗”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项目名录。2015年7月,XXXXX县被

8、列入“中国印刷博物馆基地”,2015年10月,石壁客家祖地成为“中国华侨国际交流基地”。诗词如梦令元旦和石壁客家祖地被列为市十大名片。XXXXX的长征集结出发地、北山革命纪念园、红军医院旧址被列为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在2009年6月省财政厅、省旅游局(56号)文件组织规划的2009年至2020年的旅游精品线路中,客家祖地、长征出发地作为红色旅游目的地,XXXXX也列入生态旅游精品线路。2014年4月,XXXXX客家祖地被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省级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XXXXX群位于XXXXX东部的湖村镇,属喀斯特地貌。景区上百个风貌各异的溶洞

9、雄居洞群之冠,被称为中国东南地区罕见的“洞群世界”。该景区已开发3个溶洞供游览。其中,XXXXX纵深5公里,分上中下3层,前后7个大厅49个大景,小厅小景数不胜数;“神风龙宫”是全省唯一的地下河景观,长达数公里,被誉作“地下岩溶博物馆”。XXXXX还有许多待开发的景区、景点,如全国最深的岩溶湖蛟湖,亩蓄积量居亚洲之冠的古杉木王群,东华山省级森林公园(海拔1148米的东华古庙),安远牙梳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延祥明代古建筑群,历史名人故居遗址(巫罗俊、罗令纪、黄慎、伊秉绶)、红军医院旧址(城关红军医院、石壁塘红军医院、湖村石下红军医院旧址)、方田田螺髻、济村龙头沟生态风光等都是旅游、科考的好去处。X

10、XXXX旅游产业发展现状XXXXX还有许多待开发的景区、景点,如全国最深的岩溶湖蛟湖,亩蓄积量居亚洲之冠的古杉木王群,东华山省级森林公园(海拔1148米的东华古庙),安远牙梳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延祥明代古建筑群,历史名人故居遗址(巫罗俊、罗令纪、黄慎、伊秉绶)、红军医院旧址(城关红军医院、石壁塘红军医院、湖村石下红军医院旧址)、方田田螺髻、济村龙头沟生态风光等都是旅游、科考的好去处。近年来,XXXXX依托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深度挖掘旅游文化涵,加强景区、景点的建设,全面提高城市的现代旅游功能和旅游产业素质,大力加大宣传促销力度,树立XXXXX品牌,实现了旅游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二 、项目建设必

11、要性(一)有利于培育发展旅游业新的增长点。随着我国人均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的旅游消费支出逐年增长,对旅游容和产品提出了新的要求,迫切需要旅游业进一步调整和完善产品结构,更好地满足多样化、多层次、多形式的精神文化需求。观赏性旅游和现代休闲互动方式相结合成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满足旅游需求、促进旅游发展,增强旅游业发展后劲,开拓更广阔的旅游消费市场,具有积极作用。 (二)综合旅游可促进资源开发与保护,落实科学发展观环境是旅游的基础。XXXXX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与保存完好的绿色资源可相得益彰,产生出巨大的旅游吸引力。地方通过发展文化旅游,对红色文化和丰富的自然资源遗产的价值有了新的认识,认

12、识到这些历史文化遗产不仅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一种重要的历史文化资源,同时也是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财富,是一种重要旅游资源。旅游带来的经济效益后,会自觉地将资金投入到生态与自然环境建设上去,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从而提高其保护资源的自觉性。因此,在推动城镇化的过程中发展休闲互动旅游,符合“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三)促进当地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本项目将有力推动当地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将山水石林溶洞资源深度挖掘,有助于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项目开发有一定的引导效应,可以吸引带动区域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可以极大地繁荣地方经济,起到建设完善一个旅游区,活跃区域经

13、济的积极作用。本项目在建设施工期和营业阶段,可增加当地百姓的就业机会,促进当地居民收入增加和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该项目的落成,将引入更大的人流、物流、资金流的同时,还引入新的发展理念;有助于培养当地居民的开放意识、提升市场生态环境保护观念,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该项目有良好的社会效益。总之,XXXXX的提升和完善,将作为周边游客集散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XXXXX旅游的开拓和发展新增长点,不仅具有经济功能而且还有其政治功能,丰富了百姓的文化、提升百姓生活,为当地政府创收,把XXXXX发展好,对推进XXXXX旅游服务业具有带动区域旅游、资源利用等巨大的综合效益。第三章 主要建设容和建设规模一、规划

14、目标主题场景与高科技影像表现手段相结合,以游客参与互动、观看、展示、现场体验为主体,展示水上石林溶洞的无穷魅力。将XXXXXXXXXX定位为休闲体验式旅游经典线路,同时辐射高铁3小时圈度假人群和旅游人群的休闲。二、主要建设容山水石林溶洞的提升打造,溶洞互动项目打造,景区灯光提升工程,3D影像的设备安装和辅助设施的设计、衔接,水上游船的提升,景区的道路与安全的提升、景区的绿化和露天的公共服务设施完善。第四章 项目投资编制与资金筹措方案本项目总投资估算包含租赁费用、建安工程费,设备、器具、服装购置费,配套工程费用、建设工程其它工程费,不可预见费等。项目总投资估算为万元。一、编制依据(一)本估算依据

15、项目建设方案提出的各项技术参数、数据、设计资料和有关文件进行编制;(二)建设工程概算定额与其相关规定与标准;(三)地区同类建筑工程技术经济指标;(四)地区近期的材料与设备价格信息;(五)建设单位提供的其它资料。 二、编制围本投资估算包括项目建设的土地费用、建安工程费、园林景区专业的设计、设备费、研发、文化交流服务费,建设工程其它费用,预备费。(一)土地费用:租赁使用。(二)建安工程费:主要包括建筑工程费、安装工程费、设备、器具、服装购置费用等;(三) 工程建设其它费用:包括建筑工程设计费、前期策划费、工程监理费等;(四)不可预见费。三、编制原则与方法投资估算依据项目方案设计提出的各项参数、数据

16、、资料和有关文件进行,以2017造价数据与有关取费文件为基础,根据XXXXX县近期工程造价水平,采用类似工程指标法进行估算。四、投资资金来源资金采用自筹解决,无需银行贷款。第五章 经济影响分析项目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本项目立足于XXXXX旅游产业的深度开发。改变周边居民的生活状况,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有力地促进当地餐饮业、住宿业、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本项目不仅将促进旅游业的发展,还将带动产业结构的调整。总而言之,本项目建成后,XXXXX县将成为该地区的核心,并将大大增加当地的知名度,从而使周边地区成为新的发展、投资热点。项目的建设具有较为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第六章 项目环境影响分析一、项

17、目环境影响因素 本景区项目的环境影响包括项目建设期和经营期的环境影响两个方面。其中,项目经营期的环境影响包括水环境影响、大气环境影响、生态环境影响、声环境影响和固体废弃物的环境影响等几个方面。(一)水环境影响分析本景区项目排放的污水主要是生活污水。本景区项目产生的生活污水经隔油池和化粪池处理后,其综合排水水质可满足城市污水排放标准。(二)大气环境影响分析本景区项目对大气的污染主要来自于少数车辆的排放油烟,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三)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本景区项目绿化率在满足区域绿化要求的同时自成景观系统。绿化带分布于道路两侧,并栽有行道树。道路两侧与绿地栽种庭院景观乔木、灌木、草皮。项目总绿化率不低

18、于30%,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生态环境。(四)声环境影响分析本景区项目所在区域噪声源不多,主要的噪声源可归纳为三个方面,即游客噪声、公共建筑的设备噪声和主要道路交通噪声。其中,公共建设备噪声主要来自于给排水和暖通设备等。本景区项目建设在开阔地带,对环境没有太大影响。(五)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分析 本景区项目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是项目区域产生的生活垃圾。(六)施工期间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间主要存在的有噪声污染、施工扬尘和施工废水。其中,施工扬尘是施工期间对环境影响最大的因素。二、环境保护对策根据本景区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分析,本报告提出相应的项目环境保护对策,分述如下:(一)环保设计1、建筑环保设计(1)

19、对产生较大噪声的设备机房采用隔音与吸声墙和吊顶等进行降噪处理。(2)总体绿化环境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乔木、灌木、草坪相结合、坪地与坡地相结合的方法,营造出空间层次较为丰富、观赏价值较高的室外绿化环境。(3) 外墙体材料均为砼小型空心砌块,不使用粘土砖等墙体材料,节约建设用地,保护环境。2、给排水环保设计本项目生活排水不含有有毒物质。 (1)生活污水经化粪池排至室外污水管网。 (2)厨房废水在大楼经过集中隔油处理后排放至室外的污水管。3暖通环保设计(1)所有冷冻、空调、通风设备均选用低噪声型并按工艺要求设减振、隔振基础,机房由土建作吸声处理。(2)空调、通风系统按工艺要求设消声器和隔声软接头。

20、(3)各排风系统的排出口设在非人员逗留区。厨房炉灶的排风管上设高效静 电油雾净化装置,以确保其排风中的油雾含量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4)污水处理池的废气有较浓的异味,需经污水工艺联合处理。(5)防止排风污染大楼的新风入口。(二)固体废弃物处理项目生活垃圾、废弃包装材料和丢弃的各种废弃物由专人负责分类收集、密闭储存、统一处理。(三)废气处理废气主要有厨房排放的含油烟废气。自备柴油发电机烟气、厨房排放的含油烟废气通过排油烟机将油气分离后,经烟道引至楼外排入空气中。(四)噪声处理本项目噪声主要来自工业噪声以与各种风机、压缩机、水泵等机电设备在运转时发出的机械噪音。设备选型时采用低噪音设备,如风机

21、选用低噪声的轴流风机,水泵配备减振装置。对较大噪声源采取隔音措施,尽量将噪声限制在设备层。建筑装修选用隔音、吸音的材料。对于工业噪声大的入驻企业,要求其能够处理噪声达到国家相关标准。(五)施工期间环境保护项目在施工过程中,机械设备噪音与施工过程中粉尘对周围人群和环境会造成影响。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对噪音较大的机械设备加隔声装置,对粉尘进行喷水降尘处理等,具体的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如下:1、噪声污染防治措施(1)合理安排施工时段,合理布局施工场地,避免同时使用大量噪音的设备。(2)尽量采用低噪声设备,减少夜间施工量,避免扰民。(3)降低人为噪声影响,尽量少用哨子等指挥工具。(4)对于位置固定的机械设备

22、,尽量在室进行操作,不能在操作间的,可适当建立临时声屏障。(5)在施工工作面铺设草袋等,以减少车辆与路面摩擦产生的噪音。(6)适当限制大型载重车的车速,尤其在噪音敏感区。应设置明显标记,禁止机动车辆鸣笛。(7)在道路两旁种植枝叶繁茂的树木,以达到吸声、隔声的效果。2、扬尘防治措施(1)对易起尘的物料应加盖覆盖物,施工场地必须采取围挡、覆盖、地面硬化、简易绿化等有效措施防止扬尘。(2) 施工现场应定期洒水,在大风日加大洒水量和洒水次数,以防止浮尘的产生。(3)运输车辆进入施工现场应低速行驶,出场应冲洗轮胎。3、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防治措施(1)施工期间施工废水应注意收集,经沉淀池处理后排入排水

23、沟;生活污水禁止以渗坑、渗井或漫流方式排放。(2)现场工作的柴油机等设备的排气口应避免朝向道路等居民较多的方向。(3)施工阶段应设立指定的渣土堆放点,由专人管理,设置专车每天收集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集中密闭外运,严禁就地抛洒、无组织排放。第七章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一、安全与劳动保护(一)项目运营过程中危害因素分析1、因人员流线和服务车辆流线设计不当,可能造成的人员拥挤和对人体的伤害。2、机电设备和电器设施因设计、安装不当造成的触电危害。3、机电设备运行因操作不当或违反操作规程造成的人身伤害。4、风机、水泵等噪声对操作人员的伤害。(二)安全与劳动保护措施1、人流、车流分开;人员流线设计分一般人员流

24、线和特殊人流的分隔式流线,确保工作期间不同人员的安全性与独立性。2、 集散大厅与所有的设施联通,视线良好,容易辩明方向,工作人员容易抵达目的地。3、设计中考虑了项目运营期间,在紧急情况下的避难疏散措施。4、机电设备和器材安全性能指标要符合国家标准。5、机电设备的选型、安装施工、验收必须严格按有关规进行。6、电力配电线路采用三相四线制,用电设备全部装有接零系统,移动电器需加漏电保护器。7、对风机、水泵采取减震、消音措施,设置风机间和水泵间。8、加强对职工的技能培训和安全教育,建立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管理制度,并按有关规定配齐安全防护用品。二、劳动卫生1、各功能区均设有工作人员休息室和男、女更衣室。

25、2、项目部设男、女浴室供工作人员洗浴。3、夏季应有降温措施。三、卫生防疫本项目属文化旅游项目,旅游流动人口较多,是易于传播流行性疾病的公共场所,是卫生防疫的重点地域。1、 各种活动空间场所,其装修和设备安装均按国家卫生防疫标准进行施工,并通过有关管理部门验收合格后投入运营。2、建筑物通风量较大,进风口应远离污染源。3、建筑物应保持清洁、整齐,清扫时应采取湿式作业,垃圾日产日清。4、建筑物的工作人员、公共人员卫生间应有洗手池和良好的通风排气装置,做到清洁无异味。5、建筑物公共场所禁止吸烟,应设专门吸烟室。6、加强卫生管理,建立大厦完善的公共卫生管理制度。四、消防本项目作为旅游、娱乐公园项目,其特

26、殊性决定了本项目消防设施和消防工作的重要性,所以该项目定位防火建筑,应从建筑、设备、电气等方面采取有效的措施,确保项目办公人员和设备财产的安全。建筑工程设计严格按村镇建筑设计防火规(GBJ 39-90)要求设计实施,与相邻建筑保留必须的消防间距,建筑周围设有环行消防车道。建筑布局设计有合理的防火分区。建筑部按规定配置相应的室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淋灭火系统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急照明系统和应急疏散指示系统等。计算机工作站与通讯机房等不宜用水的房间设置干式灭火系统。(一)建筑消防设计措施1、总体消防设计本项目按村镇建筑设计防火规(GBJ 39-90)(2006年版)、建筑设计防火规(GBJ 16-8

27、7)与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GB50067-97)等对工程进行设计。2、防火分区根据汽车库设计防火规将建筑分为若干防火分区,设有自动水喷淋灭火、烟感报警、自动排烟等设施,消防分区根据规要求设置。3、灭火器配置火灾种类为A类,危险等级为中危险级,每座每层设置2kg的手提式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分组设于每个消防栓下。(二)给排水消防设计措施1、消防水源消防给水水源利用周边供水厂集中供应,室消防用水全部贮存在消防水池中,消火栓水泵从消防水池中抽水,室外消防用水由室外给水环管供给。为保证消防水池的水质,消防水池另贮存冷却补水水量,并有保证消防水量平时不被动用的措施。另加设一套消防水池水处理器

28、,定时对消防水池进行循环处理,以保证冬季时的消防水池的水质。2、室自动喷淋灭火系统本工程采用闭式系统,设置自动喷淋区域均采用湿式系统。第八章 社会效益分析一、完善项目区的旅游资源,带动区域经济的繁荣通过项目的全面实施,可以有效地完善项目区的休闲旅游资源,提高现有旅游资源品种,使项目区旅游资源得到有效和可持续开发利用,达到珍惜保护利用资源的目标。旅游业是一项消费型产业,消费产生市场,而市场又刺激生产,从而带动产业和经济的发展。同时,旅游人流的流动,还会改变区域市场的消费结构,使市场更加活跃,更加繁荣。旅游者对当地土特产品的需求,又促进了土特产品的生产和加工,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繁荣。二、提高“县级

29、城市”旅游的档次、规模,解决部分就业难题该项目的实施,将增加旅游的产品,进一步改善提高旅游业的档次、规模,促进农民就地由一产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增加农民收入起到重要的作用,极大地解决了当地富余劳动力的就业和收入问题。天鹅的景区提升打造建成后,可安排上百人就业,并能极大丰富XXXXX红色旅游产品的形式和提升旅游接待服务水平。三、有效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本景区项目建成后将改善周边居民的生活状况,提高居民生活水平,有力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预计景区项目提升建成后至少可解决当地上百人的就业问题,这不仅为农民致富、奔小康起到了一定的带动作用,也有利于社会和谐。打造和谐城市,离不

30、开一座辐射力强劲的城市。XXXXX县把城市当成一个充满希望的企业来经营,努力盘活存量自然资源资产,吸引外地资金参与城市建设。几年来,该县城市建设了一批标志性城市公共设施和商业设施,XXXXX县功能和品位得到大幅度提高。XXXXX景区提升的投入,增添了XXXXX县的旅游面貌。第九章结论和方案一、结 论1、本项目的开发符合国家相关政策,符合XXXXX的总体发展规划,符合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该项目的开发建设是必要的。2、项目在很多角度具有创新性,本景区项目的开发将会给旅客带来一种全新的享受感觉,既拓宽了XXXXX的旅游、又加强了自然遗产环境保护教育。3、XXXXX现有的旅游景点,目前提供的基本上只是

31、静态观光容,缺乏声、光、电、影像、互动等现代化的“动态式”、“参与式”的展示,没有游客需要的视觉更亮丽的吸引,缺少更多的消费取向,XXXXX旅游市场很大,很需要XXXXX全面提升打造。4、此项目改造完成后,将大大提高周边区域群众的就业率,促进周边经济发展,增加当地的投资吸引力,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项目初步研究表明,本项目建设条件较好,经营方案可行,市场前景乐观,具有较好的获利能力。但以目前旅游人口和景区知名度来看,项目投资具有一定的风险,XXXXX的旅游毕竟尚处于成长阶段。但随着景区的加速建设和知名度的提高,城市高铁的开通,省人口和省外的人口将不断进入XXXXX这座红色城市,给XXXXX旅游提供了一次发展的契机。另外此项目将辐射整个XXXXX区域,将带动3小时高铁车程百姓来XXXXX消费。故以目前的增幅来看,本项目建成后,客源一定会相应大幅的增长。因此,市场风险是可以接受的。结论是可行的。- 26 - / 26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