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厌学心理个案分析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28111255 上传时间:2022-07-3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1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学生厌学心理个案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中学生厌学心理个案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中学生厌学心理个案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资源描述:

《中学生厌学心理个案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生厌学心理个案分析(1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中学生厌学心理个案分析中学生厌学心理个案分析中学生“厌学”心理个案分析一、厌学的表现及影响表现:厌学症成为目前青少年最为普遍和严重的问题,也是目前社会值得思考和关注的问题。帮助孩子克服学习屏障,激发学习兴趣,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不能简单地批评指责、武断强迫,应讲究策略和方法。学生厌学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经常旷课、迟到,对于老师的批评教育充耳不闻,甚至顶撞老师。

2、2、经常找各种借口请假不上课。3、上课时,虽然不做任何小动作,但是不看黑板,不看书,不做笔记,老师提问时是一脸的茫然,有些同学甚至根本不知道老师提的什么问题。4、上课时故意破坏纪律,扰乱课堂秩序,不服从老师的管教。5、上课就睡觉,下课铃一打立即精神抖擞,生龙活虎。6、时有抄袭、拖拉作业或者干脆不做作业的现象,从来不复习或预习功课。影响:学生厌学看似属于个人行为,但是如果不加以纠正,其产生的负面影响令人担忧。1、一个学生的厌学情绪很有可能会蔓延到整个班级乃至全校,影响班级或学校良好风气的形成和教学秩序的稳定。2、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过多,心里想到的就是“玩”,结果是越玩越不想好好学习,导致恶性循环

3、。3、厌学的学生大多与社会接触过多,容易被社会不良风气所诱惑,讲吃穿,图享受,攀比成风,错误不断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4、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对集体的事不闻不问,对不良现象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明哲保身,不求大过。二、个案情况小王,男,初二年级学生,对学习无兴趣,上课不是扒在桌子上睡觉就是思想开小差,或者大声乱插嘴,小动作不断,经常忘带书本和作业,提醒、批评、警告等均收效甚微。由于老师经常批评该同学,其他同学极少与他交往,而且普遍讨厌他,仅有个别其他班学生与之为友。常伴有自暴自弃的心态:“我就是读不好书了,我就这样了。”对学习有一种说不出的苦闷感,一提到学习就心烦意乱,想发火,时有逃学去打电

4、脑游戏。三、分析与诊断(一)问题诊断根据小王的表现,我初步诊断为学习无动力,无兴趣,不认真,不努力。学习习惯差,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作业马虎,没有预习复习习惯,作业拖拉等。对学习有明显的厌倦情绪,持冷漠态度的心理、行为。其实质就是厌学。(二)原因分析从家庭方面来看,其父亲是个体户,母亲倒三班。没有空余时间关心小王。父亲教育方法粗暴简单,而母亲溺爱,使孩子个性倔强又很自卑,对自己评价较低。从他本人来看,小王学习目的不明确,对学习活动不感兴趣,自我控制能力差,缺乏自信和勇气,环境关系和人际关系导致他产生心理困扰。在学校他认为老师同学都不喜欢,故意与他作对,从而导致厌学,甚至逃学。(三)辅导目标与策略

5、1、立足于培养自主性、主体性对小王加强对学习的指导。学生正处于一个心理萌动时期,生理、心理都在急剧变化并趋向成熟,在这一时期,道德的、认识的、情绪的、兴趣的、自我的和性的变化同时发生,而每个学生都有发展的潜能,教师要帮助他们克服对人事的片面看法,帮助他们面对纷繁的环境,培养起自主性、主体性的观念。2、通过适当的集体生活,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为了使每个学生能够度过愉快的学校生活,建立良好的学生集体是极为重要的。班上组织一些集体活动时,尽量让小王参加,使其与同学协作、沟通,消除他的自卑心理。3、改变学习及指导方法学业不良是厌学的重要原因,教师要帮助学生打好基础,逐步提高其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4、

6、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要针对小王好胜心强和意志力弱的特点,要特别注意启发他的自觉、自制,培养其自立、自律、自强的能力,指导他制订计划,引导他为实现目标而脚踏实地地行动并形成习惯,及时反馈,赋予责任,强化动机,是培养良好习惯,提高厌学学生自信心的方法。四、辅导过程(一)从赏识开始,进入心理辅导小王厌学,但电脑游戏很精通,第一次咨询就从电脑游戏开始:师:“听说你电脑游戏很精通,是玩游戏的高手,跟谁学的?”小王:“我自己上网玩得多了就会了。”师流露出赞赏的神态,点头说:“哦,原来你这么聪明呀。”师:“以后老师不懂的你能教我吗?”小王显得有点疑惑,问:“真的?”师看着他,认真地点头说:“真的。”小王这时显

7、得有点兴奋,话匣子就打开了,从各类游戏讲到家庭环境,从而更了解到他的爸爸只要一听到学习成绩不好或他在学校出事情,就不问青红皂白地打他。老师用手摸摸他表示同情,又用语言安慰他。师又问:“那你是怎么看待学习的?”小王:“我觉得学习没劲,要做很多作业,还要考试,很苦很累,再说我不做作业。有时候也能考出好成绩。还不如有时间干自己喜欢的事。”师:“你说读书很苦很累,你能说得更具体些吗?”小王:“我也说不出,反正就觉得苦,觉得累。”师:“你如果跟二万五千里长征时红军相比,你觉得比他们苦、比他们累吗?”这时小王有点羞涩,轻轻地说:“那肯定比不上。”师:“你的苦和累是不是指你一看书做作业就觉得头痛?”小王点点

8、头。师:“你说你不做作业也能考好试,那你考好了几次,多少分?”小王这时有点难为情,低下头说:“就一次,语文考了61分。”接着就给他分析了这次考的好的原因是因为作文切题才及格的,而学习觉得苦累是因为长期不认真学习,沉迷于游戏,对学习失去兴趣,造成了厌学。通过分析客观事实,使小王形成新的正确的认知和情感。后来又继续询问了他和老师同学间的关系。通过这次交谈,使我了解到父母的简单教育不但没能使他明辨是非。反而使他与老师、学校产生了对立的情绪。这次谈话让他也意识到自己存在一些非理性信念,只有改变自己的不合理想法并代之以新的想法,才能增强自己学习的兴趣。所以辅导的重点是放在对不合理信念的识别、领悟方面,学

9、会区分理性与非理性信念,逐步建立良性认知模式。(二)对家长进行心理疏导,引导家长走出家教的误区家长对孩子高期望严要求,与孩子的实际反差很大,当孩子不能轻易获得成功,体验成功的成就感时,往往容易引起孩子的为难和厌倦情绪。事实上,由于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差异,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家长应尊重客观事实,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特征,不应非理性地要求跨越发展。家长提出连孩子跳一跳都够不着的目标,自然会刺激和破坏心理平衡,导致他们产生厌学、逃学、弃学、甚至离家出走的心理。应正确评估子女学习状况,帮助他们确定既能达到又能不断超越的学习目标,实施梯度发展策略。(三)与其他老师沟通一次在得知语文默写时,我

10、预先告知了小王,要他认真复习。第二天,他的默写得了75分,老师给予了充分的表扬。同时,其他的任课老师也配合在课堂上让他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正确率的提高,使他的学习自信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同时又与班主任联系,在班级中挑选两个读书好的学生跟他做朋友,在学习上帮助他,使他感到同学的可亲,集体的温暖,从而进一步去除他的厌学心理。五、结果与反思(一)结果在老师、同学的共同关心下,小王不交作业现象渐渐少了。在家里也会复习功课了。看到他的进步,他父母非常高兴,说将进一步配合老师,使他进步得更快。(二)反思1、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父母,家庭环境和构建学习型家庭是现代家庭教育的重要环节。2、父母要尽可能多与子

11、女接触,尽可能多教会他们一些做人的道理,对他们的学习要多关心,尽量做到每天关心他们的学习情况,让孩子心理上有种紧迫感。如果发现孩子成绩有所下降或是出现违纪现象,不能简单粗暴的斥责或打骂他们,而应耐心与他们交谈,帮助他们分析成绩下降的原因和违纪的严重后果,使他们自己认识到错误危害。平时多与学校联系,及时了解孩子在校时的学习生活情况,配合学校对孩子进行教育。3、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寓教于乐,利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使原本枯燥无味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从而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4、班主任对于有厌学情绪的学生不能不闻不问,更不能横眉冷对,厉声呵斥,那样只会让他们产生逆反心理。班主任应该多与他们交谈,找到他们厌学的根源,帮助他们找回学习的自信和兴趣。 -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