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科学基础》课程简介

上传人:huo****ian 文档编号:127935273 上传时间:2022-07-31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63.5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材料科学基础》课程简介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材料科学基础》课程简介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材料科学基础》课程简介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资源描述:

《《材料科学基础》课程简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材料科学基础》课程简介(1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材料科学基础课程简介1、课程代码2、课程名称材料科学基础3、授课对象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本科生4、学分3.55、修读期第4学期6、课程组负责人彭志方教授、雷燕讲师7、课程简介材料科学基础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一级学科公共主干专业课。本课程将系统、全面地介绍材料基础理论知识,诸如材料的结合键、材料的晶体结构、晶体结构缺陷、材料的相结构与相图、材料的凝固、材料中的扩散,材料的塑性变形与强化、材料的亚稳态。本课程着眼于材料基本问题、从金属材料的基本理论出发,将高分子聚合物材料、陶瓷材料、复合材料等结合在一起,使学生能把握材料的共性,熟悉材料的个性。通过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使学生不仅能掌握基本理论,善于分析

2、和解决问题,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验证理论、探索新知识的能力。本课程也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技术基础课,它为该专业学生的后续课程,如材料加工成型、材料热处理、材料的性能、工程材料学、材料测试、材料的近代研究方法、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等提供基础。8、实践环节学时与内容或辅助学习活动材料科学基础综合实验1周9、课程考核布置课后作业,作为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为闭卷考试,卷面考试成绩占70。10、指定教材石德珂,材料科学基础,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11、参考书目1 物理冶金基础,冶金工业出版社,唐仁正,19972 材料科学基础,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赵品,谢辅洲,孙文山.,2000 3

3、 材料科学基础,清华大学出版社,潘金生等,19984 金属学,上海科技出版社,胡庚祥,钱苗根.,198012、网上资源材料工程基础课程简介1、课程代码2、课程名称材料工程基础3、授课对象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本科生4、学分2.55、修读期第5学期6、课程组负责人李正刚讲师、梁夏讲师7、课程简介材料工程基础是材料专业学生的重要技术基础课,主要阐述了固态相变的基础理论和材料强化 的基本工艺方法,并介绍了常用的各种工程材料。本课程重点放在基本现象、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上,主要内容包括钢的加热转变、冷却转变、回火转变,珠光体相变,马氏体相变,贝氏体相变,钢的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和工业用钢、铸铁及有色合金等内

4、容。阐明了钢在不同工艺条件下的组织转变规律,介绍基本的和成熟的相变理论。并运用有关基本知识分析认识和研究材料发展的内在规律,提出提高材料强韧性的途径。对不同种类材料的合金化问题分别进行了分析,目的在于是学生掌握如何根据构件的服役条件和对性能的要求正确地选择材料和合理地制订工艺。 8、实践环节学时与内容或辅助学习活动材料工程基础综合实验1周9、课程考核布置课后作业,作为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为闭卷考试,卷面考试成绩占70。10、指定教材崔忠析,金属学与热处理,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311、参考书目1 胡光立,谢希文. 钢的热处理. 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32 戚正风. 金属热处理

5、原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83 安运铮. 热处理工艺学.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812、网上资源材料力学性能课程简介1、课程代码2、课程名称材料力学性能3、授课对象材料类专业本科生4、学分2.55、修读期第5学期6、课程组负责人肖文凯副教授7、课程简介材料力学性能是“材科学与工程专业”类各专业的系列技术基础课之一。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工程材料力学性能的基本理论和评价工程材料的力学性能指标,在构件的设计中正确选材,在生产过程中优化工艺并改善材料性能,掌握材料性能测试原理和方法等。本课程分两部分阐述了各向同性材料(以金属材料为主)和各向异性材料(以树脂基复合材料为主)在各种加

6、载条件下的力学行为。第一部分阐述了金属在单向静拉伸及其它静加载下的力学性能、金属缺口试样的力学性能、金属磨损和接触疲劳,以及金属高温力学性能等内容。第二部分则着重介绍了组分性能与复合材料性能的关系及复合材料的结构特性。课程突出了材料变形和断裂的基本理论,以及各种力学性能指标的物理本质与应用,并注意做到两个结合,即宏观现象与微观机理相结合、基础理论与生产实践相结合。8、实践环节学时与内容或辅助学习活动含实验3学时,另上机12学时9、课程考核三次作业,一次考试10、指定教材材料力学性能(2版),机械工业出版社,束德林,200011、参考书目1 工程材料的力学性能(1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姜

7、伟之,2000 2 工程材料的力学性能(1版),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刘瑞堂,200112、网上资源专业外语课程简介1、课程代码2、课程名称专业外语Elements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3、授课对象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本科生4、学分25、修读期第6学期6、课程组负责人 梁夏讲师7、课程简介专业英语是面向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开设的课程,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涉及材料学,材料工程学等领域的专业基础知识,通过学习本课程,可以了解国际著名文献检索和自然科学基础研究成果评价工具;介绍如何撰写科技论文、投稿等方面的知识;反映现代材料科学的发展趋势,内容涉及

8、面广,可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他们尽快掌握专业英语书刊的阅读技巧、了解文献检索及写作知识。本课程从教学方式上采用听说读写有机结合的原则,采用现代教育技术,结合多媒体教学。本课程旨在拓宽学生的专业词汇量和阅读量,力求将英语与专业紧密结合,了解科技论文的文体特点和写作方法。写作习题取自专业文献,重点在专业论文或摘要的常用表示方法。通过专业阅读提高英语基础及其应用能力。为将来的学术论文的阅读写作和交流打下坚实的基础。8、实践环节学时与内容或辅助学习活动9、课程考核习题2次,闭卷考试10、指定教材Elements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Lawre

9、nce H.Van Vlack11、参考书目1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外语,哈工大出版社,李洪涛等,2002 12、网上资源材料物理性能课程简介1、课程代码2、课程名称材料物理性能3、授课对象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本科生4、学分25、修读期第6学期6、课程组负责人肖文凯副教授7、课程简介材料物理性能是“材料科学与工程”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本课程首先初步介绍电、介电、光、热、磁、弹性和内耗的物理本质。这是本课程所涵盖的第一个内容。第二,阐述了这些物理性能与材料的成分、结构、工艺过程的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物性是可以随材料的使用(或试验)环境变化的。这些环境包括温度、压力、电场、磁场、辐照、化学介质、力场

10、等。本课程内容包括研究物性在这些条件下的稳定性及其变化过程。第三,介绍了与物理性能相关的各类特殊功能材料。 最后,介绍了与这些物性相关的测试技术与分析方法。物性总是要用参量来表征的,故总有一套定量测量的技术。结合实践,本课程介绍了这些测量技术的测试原理、结果分析及其在材料科学与工程中的应用。8、实践环节学时与内容或辅助学习活动含实验3学时。 9、课程考核二次作业,一次考试10、指定教材材料物理性能(1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田莳,200411、参考书目1金属物理性能分析(1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徐京娟,1988 2材料物理性能(1版),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陈树川,199912、网上资

11、源金属材料学课程简介1、课程代码2、课程名称金属材料学3、授课对象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本科生4、学分35、修读期第6学期6、课程组负责人王志武副教授、雷燕讲师7、课程简介本课程是材料类专业的主干必修专业课,其主要内容为:工程材料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包括金属材料合金化规律和强韧化机制、以及金属材料的化学成分、组织与性能之间的关系;工程材料的应用部分,主要介绍各类工程构件用钢、机器零件及工模具用钢、不锈钢、耐热及高温合金、有色金属及其合金、新金属材料等的合金化特征、热处理工艺特点及选择材料与使用材料的原则和方法;其它常用工程材料知识部分,介绍了陶瓷及耐火材料、玻璃材料、水泥材料、高分子材料、复合材

12、料的组织、性能、种类及应用。通过课堂教学、实验教学、习题、读书报告等环节,使学生掌握工程材料的成分、组织、性能、应用之间关系的基本规律,将来能合理的选材、用材,合理的设计材料的加工工艺。8、实践环节学时与内容或辅助学习活动工程材料综合实验1周9、课程考核实验:10。平时作业、听课:30%。听课考勤,平时作业每章一次,课堂讨论两次。考试:开卷60%10、指定教材金属材料学(第1版),机械工业出版社,王笑天,1991.1011、参考书目1 工程材料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王晓敏,19982 有色金属材料学,东北工学院出版社,林肇琦,198612、网上资源材料分析测试方法课程简介1、课程代码2、课

13、程名称材料分析测试方法3、授课对象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本科生4、学分2.55、修读期第7学期6、课程组负责人于洋洋讲师7、课程简介材料分析测试方法是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化学、材料物理、高分子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的一门专业平台课程,是在学生掌握了该专业的主要工程技术基础课以及专业基础课之后所必修的一门主要专业课程。主要介绍用X射线衍射和电子显微技术分析材料微观组织结构的原理、设备及试验方法。内容包括:X射线衍射方向与强度、多晶体分析方法及X射线衍射仪、物相分析、宏观应力测定、透射电镜结构与原理、复型技术、电子衍射、扫描电镜结构与原理、电子探针显微分析等。学习这门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X射线衍射

14、和电子显微技术分析的基础理论、试验方法及基本技能。为材料科学和材料工程提供研究测试方法,在材料的科学研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8、实践环节学时与内容或辅助学习活动材料分析测试方法实习1周9、课程考核平时作业占10%,平时考试成绩占40%, 期未考试成绩占50%。10、指定教材材料分析测试技术-材料X射线衍射与电子显微分析,周玉,武高辉,1998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1、参考书目1 金属X射线学,上海科技出版社,许顺生,19622 晶体X射线衍射学基础,冶金工业出版社,李树堂,19903 X射线衍射分析,重庆大学出版社,周上祺,19914 金属X射线学,机械工业出版社, 范 雄,19805 材料

15、电子显微分析,冶金工业出版社, 魏全金,19906 金属电子显微分析,机械工业出版社,陈世扑,王永瑞,19827 金属电子显微分析,机械工业出版社,谈育煦,198912、网上资源材料断裂与失效分析课程简介1、课程代码2、课程名称材料断裂与失效分析3、授课对象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本科生4、学分25、修读期第7学期6、课程组负责人李正刚讲师7、课程简介机械产品的失效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实。一个机械系统、机械装置、甚至于十分简单机械零件,一旦失效,轻者丧失原有的功能,严重的甚至造成重大设备与人身伤亡事故,不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而且会产生不良的社会影响。要正确回答为什么会失效并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就需

16、要进行失效分析。材料断裂与失效分析是一门综合性的技术学科,涉及材料科学、力学、腐蚀学和机械制造与加工工艺学等各方面的知识。本课程从材料断裂与失效现象出发,以失效分析的方法和断裂失效的判断为中心,通过对课程的学习,学生初步掌握失效分析的方法和基本程序,学会如何从失效事故中应用失效分析的方法判断首先失效的零部件和断裂源,进而找到造成失效的主要原因和防止措施。熟悉金属断裂失效的基本形式及其特征,重点掌握热力设备常见金属部件断裂失效事故的判断及预防。8、实践环节学时与内容或辅助学习活动材料断裂与失效分析1周9、课程考核考试10、指定教材火力发电厂金属断裂与失效分析,水利电力出版社,刘尚慈编,1992.

17、611、参考书目1 失效分析的思路与诊断,机械工业出版社,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材料学会主编,1993.102 机械失效的实用分析,国防工业出版社,张栋等编著,1997.23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材料学会,机械产品失效分析丛书11分册,机械工业出版社,199312、网上资源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失效分析分会 中国航空工业失效分析中心 北京科技大学分析检验中心 无损检测原理及技术课程简介1、课程代码2、课程名称无损检测原理及技术Non-Destructive Testing Theory and Technology 3、授课对象材料类专业本科生4、学分35、修读期第6学期6、课程组负责人 李晓红副教授7、课程

18、简介无损检测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是建立现代工业的基础和保证。该技术主要采用超声波、X射线、电磁场等“看不见、摸不着”的物理方法,通过各种仪器设备对材料和结构进行非破坏性的检测,是现代工业产品质量控制必不可少的手段,也是社会安全保证的重要工具,被形象地称之为“工业医生”。课程对各种常规检测技术(超声波、射线、涡流、磁粉、和渗透检测技术)都分章进行了介绍,具体阐述了各种无损检测技术地原理、特点、实用范围;还对无损检测新技术进行介绍。该课程结合长期教学经验和软件开发工具,自主研发了仿真无损检测教学课件,所开发的软件既包含课堂授课内容,还有虚拟交互式的实验内容,使学生在做实验过程中掌握和理

19、解困难的问题,可在虚拟实践教学软件中得到进一步练习。8、实践环节学时与内容或辅助学习活动综合实验2周9、课程考核1)习题3次,2)闭卷考试10、指定教材李熹孟,无损检测、机械工业出版社11、参考书目1 张俊哲、无损检测技术及其应用、科学出版社2 李家伟等、无损检测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12、网上资源纳米科学与技术课程简介1、课程代码2、课程名称纳米科学与技术3、授课对象材料类专业本科生4、学分15、修读期第7学期6、课程组负责人雷燕讲师7、课程简介纳米科学与技术是一门介绍材料学科前沿知识的课程,适合全校各专业同学选修。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是:纳米材料及技术的发展史;纳米材料的结构、特性、测试方法和制

20、备技术;纳米材料在机械、电子、生物等行业的具体应用现状和前景。通过课堂讲授、讨论,以及相关资料的查询、阅读与综合分析使学生初步学会应用纳米材料与纳米科技知识,理解并解释其在实际应用中所起的功能性作用,以及对纳米材料领域内最新进展和成果有所了解。8、实践环节学时与内容或辅助学习活动含实验2学时。 9、课程考核作业:写一篇读书报告,作为平时成绩,占40考试:开卷考试,占成绩的6010、指定教材纳米技术与应用(1),人民邮电出版社,顾宁,付德刚,张海黔等,2002 11、参考书目1 纳米材料和纳米结构(1),科学出版社,张立德,牟季美,20012 纳米技术与纳米材料(1),国防工业出版社,张志昆,崔

21、作林,200012、网上资源非金属材料学课程简介1、课程代码2、课程名称非金属材料学Non-metallic Materials3、授课对象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本科生4、学分25、修读期第6学期6、课程组负责人肖文凯副教授、杨兵讲师7、课程简介非金属材料学作为材料科学中一支新的科学分支,正日益发展,成为当今新材料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本课程主要介绍粉末冶金、陶瓷材料、金属基复合材料以及高分子复合材料的相关知识,了解典型的粉末冶金与陶瓷材料的工艺制造流程与配方组成,并对金属基复合材料和高分子复合材料的设计、制备以及在工业上的应用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为新材料的研究开发打下基础。讲授的主要内容包括粉末的生

22、产、性能、成型工艺、烧结工艺;粉末冶金特殊工艺以及制品的具体性能和应用;传统陶瓷的发展和性能;新型陶瓷的分类及发展趋势和应用;金属基复合材料和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分类、合成、制备、性能以及应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非金属材料的基础知识和材料成分、组织结构与材料性能及制造方法之间的关系,熟悉和了解陶瓷材料以及高分子复合材料的设计、制备工艺、制备设备以及工业应用。8、实践环节学时与内容或辅助学习活动含实验3学时。 9、课程考核1)习题,2)论文10、指定教材粉末冶金原理(2版),冶金工业出版社,黄培云,199711、参考书目1徐润泽,粉末冶金结构材料学(1版),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22

23、邱关明,新型陶瓷(1版),兵器工业出版社, 19933 于化顺,金属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4丁永涛,王鸷,殷敬华,高分子复合材料研究新进展,黄河水利出版社,2005 12、网上资源材料加工导论课程简介1、课程代码2、课程名称材料加工导论3、授课对象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本科生4、学分25、修读期第7学期6、课程组负责人张国栋副教授、罗传红讲师7、课程简介材料加工导论是一门介绍材料加工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课程。该课程内容涵盖各种液态加工和固态加工的理论、特点、方法和工艺,包括液态金属性质、合金冶炼、焊接原理、焊接方法、焊接材料、铸造成型基础、铸造方法及工艺、材料

24、塑性加工基础、轧制、挤压、拉拔、锻造、冲压和其他材料成型加工方法及相关的新工艺、新技术。课程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各种教学环节,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本课程力求在加强基础、拓宽专业面和提高知识素质几方面下工夫,与其它课程紧密衔接配合。在课程的讲授过程中,注意材料的传统加工技术和现代制造方法的结合。8、实践环节学时与内容或辅助学习活动次调研报告(2学时),次观摩试验 (2学时)。9、课程考核平时:30%(课后作业+课后报告),考试:70%。10、指定教材材料成型加工工艺及设备 曾光廷主编 化工出版社 200111、参考书目焊接概论 薛迪甘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2 材料加工工艺

25、黄天佑主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12、网上资源m/(材料科学与加工技术论坛) (中国焊接资讯网)功能材料课程简介1、课程代码3186042、课程名称功能材料3、授课对象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本科生4、学分25、修读期第7学期6、课程组负责人郭嘉琳讲师7、课程简介功能材料是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本课程主要是介绍一些具有特殊功能的材料,如电功能材料、磁功能材料、光功能材料、超导材料、智能材料、功能陶瓷、功能塑料、功能纤维、储氢材料、生物功能材料等。这些新型的材料由于其具备的特殊功能而分别应用于不同行业的生产实践中,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功能材料。本课程将通过对材料的不同的功能分类系统的介绍

26、现今广泛应用的一系列功能性材料以及它们的常用制备方法。选择该课程的学生应具备基本的材料结构和材料性能的基础知识。8、实践环节学时与内容或辅助学习活动含实验4学时。 9、课程考核平时作业,实验报告和期末考试作综合评价。10、指定教材功能材料与纳米技术,李玲,向航,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年11、参考书目参考书:1 现代功能材料及其应用,郭卫红,汪济奎,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2年2 功能材料概论, 殷景华等,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1999年3 纳米材料与纳米结构, 张立德等, 科学出版社, 2001年4 功能材料导论, 何开元, 冶金工业出版社, 2000年5 功能材料及其应用手册, 功能

27、材料及其应用手册编写组,机械工业出版社,199112、网上资源核电站材料课程简介1、课程代码2、课程名称核电站材料Structural Materials in Nuclear Power3、授课对象材料类专业本科生4、学分15、修读期第7学期6、课程组负责人王志武副教授7、课程简介核电站的核反应堆结构材料应用环境特殊、工况苛刻,特别是对核性能和耐强辐照的独特要求,使它远不同于常规材料。核电站运行,反应堆出现的故障或事故,多数是因材料缺陷、腐蚀或辐照促使性能恶化而引起的。本课程主要论述核反应堆中的各种核反应和核特性;反应堆的工作原理、类型和特点;材料的辐照损伤和辐照效应;金属学的基本理论(微观

28、结构、位错和相变及相图)和金属热处理原理(钢的加热和冷却转变,钢的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反应堆主要部件及各堆型相关部件的用材和要求,主要包括核燃料种类和特性,中子慢化、控制和反射材料的种类和特性,用于核反应堆结构、压力容器和管道的低合金结构钢、不锈钢、高温合金和锆合金的成分、性能、合金化原理、性能及使用中的组织和性能变化。8、实践环节学时与内容或辅助学习活动含实验2学时。 9、课程考核听课:10,平时作业(2-3次):30%,考试:开卷60%10、指定教材教 材:反应堆材料学(第1版),原子能出版社,杨文斗, 2001.3 11、参考书目1 Stuctural Materials in N

29、uclear Power Systems,Plenum Press,J.T. Adrian Roberts,1981 2 核动力用锆合金(第1版),原子能出版社,A.C.扎依莫夫斯基,1988.9 3 金属材料的辐照损伤(第1版),科学出版社,万发荣,1993.12 12、网上资源锅炉压力容器监督课程简介1、课程代码2、课程名称锅炉压力容器监督boiler and pressure vessel safety supervision3、授课对象材料类专业本科生4、学分155、修读期第7学期6、课程组负责人李正刚讲师7、课程简介锅炉是一种能量转换设备,用于生产蒸汽或加热水,在工业生产或人民日常生

30、活中被广泛的使用,它也是电力生产中的三大主机之一。压力容器是一种能承受压力载荷的密闭容器。它的主要作用是贮存、运输有压力的气体或液化气体,或者是为这些流体的传热、传质反应提供一个密闭的空间,在各个工业领域中得到最广泛的应用。 锅炉、压力容器既是工业生产中的常用设备,又是一种比较容易发生恶性事故的特殊设备,锅炉、压力容器一旦断裂炸,不仅仅是设备本身遭到损坏,而且往往要危及到周围的人员或设备安全,甚至会造成灾难性的事故。因此必须采取科学而有效的措施,防止这类设备发生故障,特别是要防止发生爆炸事故。 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是一门综合的技术科学。该课程以锅炉压力容器安全问题为中心,通过对锅炉压力容器基本

31、知识的学习,掌握锅炉及压力容器在安全设计、制造安全监察、安装使用安全管理等方面的知识。重点讲学习膜应力理论与常见部件应力分析和锅炉压力容器制造环节中的安全监察。8、实践环节学时与内容或辅助学习活动9、课程考核作业三次,考试10、指定教材电站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杨厚君主编,1996.1111、参考书目1 压力管道安全技术,东南大学出版社,沈松泉等主编,2000.42 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手册,北京: 中国劳动出版社,宋鸿铭等编,1991.1 12、网上资源金属腐蚀与防护课程简介1、课程代码2、课程名称金属腐蚀与防护3、授课对象材料类专业本科生4、学分25、修读期第7学期6、课程

32、组负责人夏力讲师7、课程简介金属腐蚀与防护课程是金属专业本科生的一门专业选修课,本科程的前导课程:材料科学基础、物理化学。金属腐蚀与防护系统介绍了材料腐蚀与防护的基本理论,以及典型环境条件下金属腐蚀的原因及控制方法。要求掌握金属腐蚀原理和耐蚀合金化原理,了解耐蚀金属材料及各种金属的防蚀技术。注重理论与应用的统一性。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比较牢固地掌握金属电化学腐蚀热力学和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分析金属腐蚀的影响因素及规律,提出防护措施。8、实践环节学时与内容或辅助学习活动含实验4学时。 9、课程考核平时:30%(课后作业+课后报告),考试:70%。10、指定教材材料腐蚀与防护,冶金工业出版社,孙

33、秋霞,200111、参考书目1金属腐蚀与防护,冶金工业出版社,张承忠,1985 12、网上资源表面工程学课程简介1、课程代码2、课程名称表面工程学surface engineering3、授课对象材料类专业本科生4、学分25、修读期第6学期6、课程组负责人夏力讲师、杨兵讲师7、课程简介表面工程学课程是材料类专业本科生的一门专业选修课,本科程的前导课程:材料科学基础、金属腐蚀与防护。表面工程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专业必修课,它涉及到表面物理、固体物理、等离子物理、表面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电化学、冶金学、金属材料学、高分子材料学以及物质的输运、热的传递等多门学科的边缘学科技术,并且溶入这些学科

34、的理论和许多最新的技术成果。本课程系统介绍了表面工程技术原理与特点、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要求初步掌握各种表面工程技术的基本特点,能够根据工程需要,快速、有效、经济地选择相应的表面工程技术或几种技术的结合,选择所用材料和制定最佳工艺来解决工程问题,并具有研究与开发表面工程新技术的能力。8、实践环节学时与内容或辅助学习活动含实验4学时。 9、课程考核平时:30%(课后作业+课后报告),考试:70%。10、指定教材表面工程学,机械工业出版社,曾晓燕,200111、参考书目1材料表面工程导论,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赵文珍,19982现代表面技术,交通大学出版社,钱苗根, 1999 12、网上资源特种及先

35、进连接技术课程简介1、课程代码2、课程名称特种及先进连接技术Advanced welding method3、授课对象材料类专业本科生4、学分35、修读期第7学期6、课程组负责人朱援祥副教授、张国栋副教授7、课程简介本课程系统地阐述了电阻焊、扩散焊、超声波焊、摩擦焊、旋弧焊、爆炸焊和磁力焊等主要压力焊方法的基本原理、工艺和设备。总结了其适应范围和常用金属材料、典型零件的焊接技术要点。全书理论联系实际、注重思路和能力的培养,并适当反映了国内外新成就和发展趋势,书中许多表直接来自最新的国内外标准,可供实际生产中选用。第一篇重点编写了电阻焊电热原理、接头形成过程、规范参数对焊接质量影响的一般规律等基

36、础知识;适当加强了现代焊机的机械、电器、控制装置的工作原理、选择、使用和设计知识,较全面介绍了电阻焊质量检验和监控方法。第二篇重点编写了扩散焊、超声波焊、摩擦焊、旋弧焊、爆炸焊和磁力焊等主要压力焊方法的基本原理、工艺特点和使用范围。8、实践环节学时与内容或辅助学习活动含实验3学时。 9、课程考核每章布置作业,考核方式采用专题报告和平时作业相结合10、指定教材压力焊,机械工业出版社,赵喜华,1997钎焊 机械工业出版社,邹僖,1993先进连接方法, 机械工业出版社,李志远,200011、参考书目1焊接手册(版次),机械工业出版社,焊接手册编写组,2002 12、网上资源铸造工程学课程简介1、课程

37、代码2、课程名称铸造工程学3、授课对象材料类专业本科生4、学分25、修读期第7学期6、课程组负责人夏力讲师7、课程简介铸造工程学课程是材料成型与控制专业本科生的一门专业选修课,该课程前导课程:金属工艺学。铸造工程学专业性较强,重点介绍了铸件工艺和工装设计的内容、方法和步骤,要求能根据铸造零件的结构特点、技术要求、生产批量和生产条件等,确定铸造方案和工艺参数,绘制铸造工艺图、编制工艺卡等技术文件的过程。8、实践环节学时与内容或辅助学习活动9、课程考核平时:30%(课后作业+课后报告),考试:70%。10、指定教材铸件工艺学,机械工业出版社,曹文龙,198911、参考书目1 铸造工艺及原理,机械工业出版社,李魁盛,19892 铸造工艺设计基础,机械工业出版社,李魁盛,1981 12、网上资源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