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管理理论XXXX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27861836 上传时间:2022-07-31 格式:PPTX 页数:87 大小:616.8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安全生产管理理论XXXX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安全生产管理理论XXXX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安全生产管理理论XXXX_第3页
第3页 / 共87页
资源描述:

《安全生产管理理论XXX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生产管理理论XXXX(8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第第1 1页页安全生产管理理论安全生产管理理论安全生产管理理论安全生产管理理论付付 学学 华华单位: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单位: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3232号甲号甲1 1号号 邮编:邮编:100012100012电话:电话:010-84911290010-84911290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第第2 2页页安全生产管理理论安全生产管理理论内容提要内容提要第一节第一节 基本概念基本概念第二节第二节 安全生产管理原理和原则安全生产管理原理和原则第三节第三节 事故致因理论事故致因理

2、论第四节第四节 系统安全理论系统安全理论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第第3 3页页安全生产管理理论安全生产管理理论第一节第一节 基本概念基本概念一、安全生产管理一、安全生产管理 是指针对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运是指针对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运用有效的资源,发挥人们的智慧,通过人们的努用有效的资源,发挥人们的智慧,通过人们的努力,进行有关力,进行有关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等活动,等活动,实现生产过程中实现生产过程中人与机器设备、物料、环境人与机器设备、物料、环境的和的和谐,达到安全生产的目标。谐,达到安全生产的目标。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中国安

3、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第第4 4页页安全生产管理理论安全生产管理理论二、事故与生产安全事故二、事故与生产安全事故1 1、事故、事故 是一种发生人身伤害、健康损害和死亡的事是一种发生人身伤害、健康损害和死亡的事件。件。GB/T28001-20112 2、生产安全事故、生产安全事故 是指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造成人员伤亡或是指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造成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的事件。者直接经济损失的事件。国务院令第国务院令第493493号号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第第5 5页页安全生产管理理论安全生产管理理论三、事故隐患三、事故隐患 指指生产经营单位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4、、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人的不安全行为和和管管理上的缺陷理上的缺陷。安监总局第安监总局第1616号令号令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第第6 6页页安全生产管理理论安全生产管理理论四、危险源四、危险源 指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的根指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其组合。源、状态或行为,或其组合。GB/T28001-20

5、11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第第7 7页页安全生产管理理论安全生产管理理论五、重大危险源五、重大危险源 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生产、搬运搬运、使用使用或或者者储存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数量等于或者超等于或者超过过临界量临界量的的单元单元 (包括场所和设施)(包括场所和设施)。GB18218-200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第第8 8页页安全生产管理理论安全生产管理理论六、风险(六、风险(Risk)Risk)是指发生危险事件或有害暴露的是指发生危险事件或

6、有害暴露的可能性可能性,与,与随之引发的人身伤害或健康损害的随之引发的人身伤害或健康损害的严重性严重性的组合。的组合。GB/T28001-2011 R=f(F,C)R=f(F,C)式中式中:R R风险;风险;F F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发生事故的可能性;C C发生事故的严重性。发生事故的严重性。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第第9 9页页安全生产管理理论安全生产管理理论严重性严重性可能性可能性极显著极显著轻微轻微不显著不显著预预防防措措施施保护措施保护措施显著显著风险风险(R)=R)=可能性可能性(F)F)严重程度严重程度(C)C)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第第

7、1010页页安全生产管理理论安全生产管理理论第二节第二节安全生产管理原理和原则安全生产管理原理和原则l安全生产管理原理安全生产管理原理 是从生产管理的共性出发,对生产管理工是从生产管理的共性出发,对生产管理工作的实质内容进行科学的分析、综合、抽象与作的实质内容进行科学的分析、综合、抽象与概括所得出的生产概括所得出的生产管理规律管理规律。l安全生产原则安全生产原则 是指在生产管理原理的基础上,指导生产是指在生产管理原理的基础上,指导生产管理活动的管理活动的通用规则通用规则。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第第1111页页安全生产管理理论安全生产管理理论一、一、安全生产管理原理安全生

8、产管理原理安全生产管理原理安全生产管理原理系统原理系统原理人本原理人本原理预防原理预防原理强制原理强制原理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第第1212页页安全生产管理理论安全生产管理理论(一)系统原理(一)系统原理1 1、系统原理、系统原理含义含义 是指人们在从事管理工作时,运用是指人们在从事管理工作时,运用系统理论、系统理论、观点和方法观点和方法,对管理活动进行充分的,对管理活动进行充分的系统分析系统分析,以达到管理的以达到管理的优化目标优化目标。即用即用系统的理论、观系统的理论、观点和方法点和方法来认识和处理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来认识和处理管理中出现的问题。OHSMSOHSMS

9、安全生产标准化安全生产标准化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第第1313页页安全生产管理理论安全生产管理理论2 2、运用系统原理的、运用系统原理的原则原则运用系统原理的原则运用系统原理的原则动态相关性原则动态相关性原则整合分原则整合分原则反馈原则反馈原则封闭原则封闭原则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第第1414页页安全生产管理理论安全生产管理理论(1 1)动态相关性原则动态相关性原则。构成管理系统的。构成管理系统的各要素各要素是是运动运动和和发展发展的,它们的,它们相互联系相互联系又又相互制约相互制约。如果各要素都处于如果各要素都处于静止静止状态,就不会发生事故。

10、状态,就不会发生事故。外部环境外部环境内部环境内部环境千变万化千变万化要求:安全管理不断改革和创新要求:安全管理不断改革和创新要求:安全管理具有适应性和灵活性要求:安全管理具有适应性和灵活性安全管理系统各要素运动和发展的安全管理系统各要素运动和发展的实现:安全生产动态管理实现:安全生产动态管理实现:安全发展实现:安全发展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第第1515页页安全生产管理理论安全生产管理理论(2 2)整分合原则整分合原则。在。在整体规划整体规划下明确下明确分工分工,在,在分工分工基础上基础上有效综合有效综合,这就是整分合原则。运,这就是整分合原则。运用该原则,要求企业管理

11、者在制定用该原则,要求企业管理者在制定整体目标整体目标和和进行进行宏观决策宏观决策时,必须将安全生产纳入其中,时,必须将安全生产纳入其中,在考虑在考虑资金、人员和体系资金、人员和体系时,都必须将安全生时,都必须将安全生产作为一项产作为一项重要工作重要工作考虑。考虑。安全生安全生产规划产规划安全生安全生产目标产目标安管机安管机构人员构人员安全生产安全生产责任制责任制年度安全年度安全工作计划工作计划安全生安全生产投入产投入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第第1616页页安全生产管理理论安全生产管理理论(3 3)反馈原则反馈原则。反馈是控制过程中对控制机构。反馈是控制过程中对控制机构的

12、的反作用反作用。是指成功的高效管理,离不开灵活、。是指成功的高效管理,离不开灵活、准确、快速的准确、快速的反馈反馈。企业生产的。企业生产的内部条件内部条件和和外外部环境部环境在不断在不断变化变化,所以必须,所以必须及时捕获、反馈及时捕获、反馈各种各种安全生产信息安全生产信息,以便及时采取行动。,以便及时采取行动。控制系统控制系统信号输入信号输入信号输出信号输出输入输出信输入输出信号比较差值号比较差值安全管理:决策安全管理:决策执行执行反馈反馈再决策再决策再反馈再反馈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第第1717页页安全生产管理理论安全生产管理理论(4 4)封闭原则封闭原则。在任何一

13、个管理系统内部,。在任何一个管理系统内部,管管理手段理手段、管理过程管理过程等必须构成一个等必须构成一个连续封闭的连续封闭的回路回路,才能形成有效的管理活动,这就是封闭,才能形成有效的管理活动,这就是封闭原则。在企业安全生产中,各原则。在企业安全生产中,各管理机构、各管管理机构、各管理制度和方法间理制度和方法间,必须具有紧密联系,形成相,必须具有紧密联系,形成相互制约的回路,才能有效。互制约的回路,才能有效。PDCA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第第1818页页安全生产管理理论安全生产管理理论(二)人本原理(二)人本原理1 1、人本原理、人本原理含义含义 在管理中必须把在管理中

14、必须把人的因素放在首位人的因素放在首位,体现,体现以以人为本人为本的指导思想,这就是人本原理。的指导思想,这就是人本原理。以人为本的以人为本的两层含义两层含义:一切管理活动以人为本展开,人既是管理的主体,又是一切管理活动以人为本展开,人既是管理的主体,又是管理的客体,每个人都处在一定管理层面上,离开人就无管理的客体,每个人都处在一定管理层面上,离开人就无所谓管理。所谓管理。管理活动中,作为管理对象的要素和管理系统各环节,管理活动中,作为管理对象的要素和管理系统各环节,都需要的进行掌管、运作、推动和实施。都需要的进行掌管、运作、推动和实施。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第第191

15、9页页安全生产管理理论安全生产管理理论2 2、运用人本原理的、运用人本原理的原则原则运用系统原理的原则运用系统原理的原则动力原则动力原则能级原则能级原则激励原则激励原则行为原则行为原则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第第2020页页安全生产管理理论安全生产管理理论(1 1)动力原则动力原则。推动管理活动的基本力量是人,。推动管理活动的基本力量是人,管理管理必须有能够激发人的工作能力的动力必须有能够激发人的工作能力的动力,这,这就是动力原则。对于管理系统,有就是动力原则。对于管理系统,有三种动力三种动力,即即物质动力、精神动力和信息动力物质动力、精神动力和信息动力。奖状奖状宣传教育

16、宣传教育信息对称信息对称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第第2121页页安全生产管理理论安全生产管理理论(2 2)能级原则能级原则。单位和个人都具有一定的。单位和个人都具有一定的能量能量,并且可并且可按照能量的大小顺序排列按照能量的大小顺序排列,形成,形成管理的能管理的能级级。在管理系统中,建立一套。在管理系统中,建立一套合理能级合理能级,根据,根据单单位和个人能量的大小位和个人能量的大小安排其工作,才能发挥不同安排其工作,才能发挥不同能级的能量,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和管理的有效性。能级的能量,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和管理的有效性。决策层决策层执行层执行层操作层操作层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17、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第第2222页页安全生产管理理论安全生产管理理论(3 3)激励原则激励原则。管理中的激励就是利用某种。管理中的激励就是利用某种外外部诱因的刺激部诱因的刺激调动人的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以科学。以科学的手段,激发人的的手段,激发人的内在潜力内在潜力,使其充分发挥,使其充分发挥积极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就是激励原则。人的,这就是激励原则。人的工工作动力作动力来源于来源于内在动力、外部压力和工作吸引力内在动力、外部压力和工作吸引力。工作激励工作激励参与激励参与激励物质激励物质激励形象激励形象激励l放在适合岗位上,轮岗增新奇感等。放在适合岗

18、位上,轮岗增新奇感等。l激发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激发工作热情和积极性。l归属感、认同感,满足自尊和自我实现。归属感、认同感,满足自尊和自我实现。l激发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主动性和创造性。l奖金、奖物、晋级、提职等。奖金、奖物、晋级、提职等。l激发工作动力。激发工作动力。l树立典型、模范人物等。树立典型、模范人物等。l产生持续、强化的作用。产生持续、强化的作用。员工激励机制员工激励机制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第第2323页页安全生产管理理论安全生产管理理论(4 4)行为原则行为原则。需要与动机是人的行为的基础,。需要与动机是人的行为的基础,人类的行为规律是人类的行为规律是需要

19、决定动机需要决定动机,动机产生行动机产生行为为,行为指向目标行为指向目标,目标完成需要得到满足目标完成需要得到满足,于是于是又产生又产生新的需要、动机、行为,以实现新新的需要、动机、行为,以实现新的目标。安全生产工作的目标。安全生产工作重点重点是是防止人的不安全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行为。动动 机机行行 为为目目 标标外在外在刺激刺激人类的行为规律人类的行为规律需需 要要内在动力内在动力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第第2424页页安全生产管理理论安全生产管理理论(三)预防原理(三)预防原理1 1、预防原理、预防原理含义含义 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应该做到预防为主,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应该

20、做到预防为主,通过有过有效的管理和技术手段效的管理和技术手段,减少和防止,减少和防止人的不人的不安全行为安全行为和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物的不安全状态,这就是预防原理。,这就是预防原理。重心前移重心前移 从源头抓起从源头抓起系统化、科学化系统化、科学化管理和技术手段管理和技术手段防患于未然防患于未然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第第2525页页安全生产管理理论安全生产管理理论2 2、运用预防原理的、运用预防原理的原则原则运用系统原理的原则运用系统原理的原则偶然损失原则偶然损失原则因果关系原则因果关系原则3E原则原则本质安全化原则本质安全化原则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

21、院 第第2626页页安全生产管理理论安全生产管理理论(1 1)偶然损失原则偶然损失原则。事故事故后果后果以及后果的以及后果的严重严重程度程度,都是,都是随机的、难以预测随机的、难以预测的的。反复发生的。反复发生的同类事故同类事故,并,并不一定产生完全相同的后果不一定产生完全相同的后果,这,这就是事故损失的偶然性。偶然损失原则告诉我就是事故损失的偶然性。偶然损失原则告诉我们,们,无论事故损失的大小无论事故损失的大小,都必须,都必须做好预防工做好预防工作作。事故事故结果结果地点地点时间时间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第第2727页页安全生产管理理论安全生产管理理论(2 2)因果关

22、系原则因果关系原则。事故的发生是。事故的发生是许多因素互许多因素互为因果连续发生为因果连续发生的最终结果,的最终结果,只要事故的因素只要事故的因素存在,发生事故是必然的存在,发生事故是必然的,只是时间或迟或早,只是时间或迟或早而已,这就是因果关系原则。而已,这就是因果关系原则。隐患隐患危险源危险源事故事故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第第2828页页安全生产管理理论安全生产管理理论(3 3)3E3E原则原则。造成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造成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的全状态的原因原因可归结可归结技术原因技术原因、教育原因教育原因、以、以及及管理原因管理原因。针对这。针对这

23、3 3方面的原因,可以采取方面的原因,可以采取3 3种防止对策种防止对策,即,即工程技术工程技术(EngineeringEngineering)对策对策、教育教育(EducationEducation)对策对策和和法制法制(EnforcementEnforcement)对策对策,即所谓,即所谓3E3E原则。原则。安全安全教育对策教育对策工程对策工程对策管理对策管理对策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第第2929页页安全生产管理理论安全生产管理理论(4 4)本质安全化原则本质安全化原则。本质安全化原则是指从。本质安全化原则是指从一开始和从本质上实现安全化,一开始和从本质上实现安全化

24、,从根本上消除从根本上消除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从而达到,从而达到预防事故发生预防事故发生的的目的。本质安全化原则不仅可以应用于目的。本质安全化原则不仅可以应用于设备、设备、设施设施,还可以应用于,还可以应用于建设项目建设项目。l设备、设施或工艺本身具有自动防设备、设施或工艺本身具有自动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功能;止人的不安全行为功能;l操作失误,也不会发生事故或伤害。操作失误,也不会发生事故或伤害。失误失误安全功能安全功能故障故障安全功能安全功能l设备、设施或工艺本身具有自动防设备、设施或工艺本身具有自动防止物的不安全状态功能;止物的不安全状态功能;l其发生故障或损坏时,还能暂时维其

25、发生故障或损坏时,还能暂时维持正常工作或自动转变为安全状态。持正常工作或自动转变为安全状态。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第第3030页页安全生产管理理论安全生产管理理论(四)强制原理(四)强制原理1 1、强制原理、强制原理含义含义 采取采取强制管理的手段强制管理的手段控制人的控制人的意愿和行为意愿和行为,使使个人个人的的活动、行为活动、行为等受到安全生产管理要求等受到安全生产管理要求的的约束约束,从而实现有效的安全生产管理,这就,从而实现有效的安全生产管理,这就是是强制原理强制原理。正面正面 反面反面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第第3131页页安全生产管理理

26、论安全生产管理理论2 2、运用强制原理的、运用强制原理的原则原则运用强制原理的原则运用强制原理的原则安全第一原则安全第一原则监督原则监督原则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第第3232页页安全生产管理理论安全生产管理理论(1 1)安全第一原则安全第一原则。安全第一就是要求在进行。安全第一就是要求在进行生产和其他活动时把生产和其他活动时把安全工作安全工作放在一切工作的放在一切工作的首要位置首要位置。当生产和其他工作与安全发生。当生产和其他工作与安全发生矛盾矛盾时,要以时,要以安全为主安全为主,生产和其他工作要服从安生产和其他工作要服从安全全,这就是安全第一原则。,这就是安全第一原则

27、。安全安全效益效益质量质量生产生产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第第3333页页安全生产管理理论安全生产管理理论(2 2)监督原则监督原则。监督原则是指在安全工作中,。监督原则是指在安全工作中,为了使为了使安全生产法律规律安全生产法律规律得到落实,必须明确得到落实,必须明确安全生产监督职责,对企业生产中的安全生产监督职责,对企业生产中的守法和执守法和执法法情况进行情况进行监督监督。国家监察国家监察 政府监督政府监督 行业监管行业监管 工会监督工会监督 中介机构监督中介机构监督 社会公众监督社会公众监督 新闻媒介监督新闻媒介监督 居民委员会监督居民委员会监督 村民委员会监督村民委

28、员会监督 事前监督事前监督 事中监督事中监督 事后监督事后监督 安全大检查安全大检查 安全监查安全监查 专项监查专项监查 安全监察安全监察 执法检查执法检查 安全专员安全专员 安全监察员安全监察员 安全监管员安全监管员 执法队执法队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第第3434页页安全生产管理理论安全生产管理理论第三节第三节 事故致因理论事故致因理论l 事故发生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特点,事事故发生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特点,事故致因理论是帮助人们认识事故发生、发展故致因理论是帮助人们认识事故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的重要理论依据。和形成过程的重要理论依据。l 只有掌握事故致因理论,才能

29、知道如何去只有掌握事故致因理论,才能知道如何去预防事故发生。预防事故发生。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第第3535页页安全生产管理理论安全生产管理理论事故致因理论事故致因理论事故频发倾向理论事故频发倾向理论事故因果连锁理论事故因果连锁理论能量意外释放理论能量意外释放理论轨迹交叉理论轨迹交叉理论两类危险源理论两类危险源理论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第第3636页页安全生产管理理论安全生产管理理论一、事故频发倾向理论一、事故频发倾向理论1 1、该理论的提出、该理论的提出l19191919年,英国的格林伍德和伍兹把许多伤亡事年,英国的格林伍德和伍兹把许多伤亡事故

30、发生次数按照泊松分布、偏倚分布、非均等分故发生次数按照泊松分布、偏倚分布、非均等分布进行了统计分析。布进行了统计分析。统计分析结果发现:统计分析结果发现:事故发生主要是由人的因素引起;事故发生主要是由人的因素引起;工厂中存在事故频发倾向者。工厂中存在事故频发倾向者。l在此研究基础上,在此研究基础上,19391939年,法默和查姆勃等人年,法默和查姆勃等人提出了事故频发倾向提出了事故频发倾向(Accident Proneness)(Accident Proneness)理论。理论。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第第3737页页安全生产管理理论安全生产管理理论2 2、该理论主要观点

31、、该理论主要观点l事故频发倾向事故频发倾向(Accident PronenessAccident Proneness):是指):是指个别容易发生事故的稳定的个人的内在倾向。个别容易发生事故的稳定的个人的内在倾向。l具有事故频发倾向的工人是具有事故频发倾向的工人是事故频发倾向者事故频发倾向者。l事故频发倾向者事故频发倾向者的存在是工业事故发生的主要的存在是工业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如果企业中减少了事故频发倾向者,就可原因,如果企业中减少了事故频发倾向者,就可以减少工业事故。以减少工业事故。l预防事故的重要措施:预防事故的重要措施:就是通过严格的生理、就是通过严格的生理、心理检验,从众多的求职人员中

32、选择身体、智力、心理检验,从众多的求职人员中选择身体、智力、性格特征及动作特征等方面优秀的人才就业。性格特征及动作特征等方面优秀的人才就业。是早期的事故致因理论,不符合现代事故致困理论的理念。是早期的事故致因理论,不符合现代事故致困理论的理念。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第第3838页页安全生产管理理论安全生产管理理论二、事故因果连锁理论二、事故因果连锁理论1 1、海因里希因果连锁理论、海因里希因果连锁理论(1 1)该理论的提出)该理论的提出19311931年,美国的海因里希(年,美国的海因里希(W.H.Heinrich)W.H.Heinrich)在在工业事故预防(工业事故预

33、防(Industrial Accident Industrial Accident PreventionPrevention)一书中,第一次提出了事故因果连)一书中,第一次提出了事故因果连锁理论。锁理论。该理论认为:伤亡事故的发生不是一个孤立事该理论认为:伤亡事故的发生不是一个孤立事件,尽管伤害可能在某瞬间突然发生,却是一系件,尽管伤害可能在某瞬间突然发生,却是一系列原因事件相继发生的结果。列原因事件相继发生的结果。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第第3939页页安全生产管理理论安全生产管理理论(2 2)该理论的主要观点)该理论的主要观点l海因里希把工业伤害事故的发生发展过程描述

34、为海因里希把工业伤害事故的发生发展过程描述为具有一定因果关系事件的连锁,并将事故因果连具有一定因果关系事件的连锁,并将事故因果连锁过程概括为以下锁过程概括为以下5 5个因素个因素:1 1)遗传及社会环境遗传及社会环境:是造成人的性格上缺点的原因。是造成人的性格上缺点的原因。2 2)人的缺点人的缺点:是使人产生不安全行为或物质不安全是使人产生不安全行为或物质不安全状态的原因。状态的原因。包括先天缺点和后天缺点。包括先天缺点和后天缺点。3 3)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是造成事故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的直接原因。4 4)事故事故:是失去控制的事件。是失去控制的事

35、件。5 5)伤害伤害:是由于事故直接产生的人身伤害。是由于事故直接产生的人身伤害。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第第4040页页安全生产管理理论安全生产管理理论l人员伤亡是一系列因果连锁之末端事故的结果,人员伤亡是一系列因果连锁之末端事故的结果,起因是起因是人的不安全行为人的不安全行为或或(和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物的不安全状态。l海因里希认为,海因里希认为,企业安全工作的中心企业安全工作的中心就是防止就是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人的不安全行为,消除消除机械的或物的不安全状机械的或物的不安全状态态,中断事故连锁的进程则可避免事故的发生。,中断事故连锁的进程则可避免事故的发生。如图如图3

36、-13-1所示。所示。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第第4141页页安全生产管理理论安全生产管理理论遗传环境人的缺点不安全行为事故伤亡不安全状态图图3-1 3-1 海因里希因果连锁理论海因里希因果连锁理论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第第4242页页安全生产管理理论安全生产管理理论l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大多数工业事故的原因。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大多数工业事故的原因。海因里希海因里希调查结果:调查结果:l因不安全行为而受伤害的人,几乎因不安全行为而受伤害的人,几乎重复重复了了300300次次以上没有造成伤害的同样事故。以上没有造成伤害的同样事故。1 1:2929:3003

37、00法则法则海因里希法则海因里希法则物不安全状态物不安全状态10%88%人不安全行为人不安全行为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第第4343页页安全生产管理理论安全生产管理理论129300伤亡伤亡轻伤轻伤不安全行为不安全行为1000.000危因图图3-23-2海因里希法则海因里希法则该法则说明:该法则说明:在进行同在进行同一项活动中,无数次意一项活动中,无数次意外事件,必然导致重大外事件,必然导致重大伤亡事故的发生伤亡事故的发生。该法则说明:该法则说明:要防止重要防止重大事故的发生必须减少大事故的发生必须减少和消除无伤害事故。否和消除无伤害事故。否则酿成大祸则酿成大祸。该法则表明

38、:该法则表明:事故发生事故发生频率频率与与伤害严重程度伤害严重程度之之间的普遍规律:即间的普遍规律:即严重严重伤害是很少的,而轻微伤害是很少的,而轻微伤害及无伤害是大量的。伤害及无伤害是大量的。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第第4444页页安全生产管理理论安全生产管理理论l在工业事故中,人员受到伤害的严重程度具有在工业事故中,人员受到伤害的严重程度具有随机性随机性。l防止事故方法与企业生产管理、成本管理及质防止事故方法与企业生产管理、成本管理及质量管理方法类似。量管理方法类似。该理论曾被称做该理论曾被称做“工业安全公理工业安全公理”。该理论将大多数工业事故原因都归因于人的该理论

39、将大多数工业事故原因都归因于人的不安全行为,有局限性。不安全行为,有局限性。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第第4545页页安全生产管理理论安全生产管理理论2 2、现代因果连锁理论、现代因果连锁理论(1 1)该理论的提出)该理论的提出l“二战二战”后人们认识到后人们认识到管理因素管理因素作为背后原因在事作为背后原因在事故致因中的重要作用。故致因中的重要作用。人的不安全行为人的不安全行为或或物的不安物的不安全状态全状态是工业事故的是工业事故的直接原因直接原因,必须追究。但它们,必须追究。但它们只是其背后的深层原因的征兆和只是其背后的深层原因的征兆和管理缺陷管理缺陷的反映。的反映。只

40、有找出深层的、背后的原因,改进企业管理,才只有找出深层的、背后的原因,改进企业管理,才能有效地防止事故。能有效地防止事故。l博德博德在海因里希事故因果连锁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在海因里希事故因果连锁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了现代事故因果连锁理论现代事故因果连锁理论,如图,如图3-33-3所示:所示: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第第4646页页安全生产管理理论安全生产管理理论管理失误个人原因不安全行为事故伤亡不安全状态工作条件图图3-3 3-3 现代事故因果连锁理论现代事故因果连锁理论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第第4747页页安全生产管理理论安全生产管理理论(2 2

41、)该理论的主要观点:)该理论的主要观点:控制不足控制不足管理管理l事故因果连锁中一个事故因果连锁中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最重要的因素是是安全管理安全管理。l安全管理中的控制是指安全管理中的控制是指损失控制损失控制,包括对人的,包括对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的控制,是安全管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的控制,是安全管理工作的理工作的核心核心。l只有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才能防止事故发生。只有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才能防止事故发生。l由于由于管理上的欠缺管理上的欠缺,使得导致事故的,使得导致事故的基本原因基本原因出现。出现。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第第4848页页安全生产管理理论安全生

42、产管理理论基本原因基本原因起源论起源论l基本原因包括:基本原因包括:个人原因个人原因及与及与工作条件工作条件原因。原因。l个人原因个人原因包括:缺乏知识和技能、动机不正确、身包括:缺乏知识和技能、动机不正确、身体或精神上的问题等。体或精神上的问题等。l工作条件原因工作条件原因包括:操作规程不合适等,设备材料包括:操作规程不合适等,设备材料不合格,异常的使用方法等,以及温度、湿度、压力、不合格,异常的使用方法等,以及温度、湿度、压力、粉尘、有毒有害气体、噪声、通风、照明、周围状况粉尘、有毒有害气体、噪声、通风、照明、周围状况等环境因素。等环境因素。l只有找出这些基本原因,才能有效预防事故发只有找

43、出这些基本原因,才能有效预防事故发生。生。l所谓起源论,强调找出问题的基本的、背后的所谓起源论,强调找出问题的基本的、背后的原因。原因。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第第4949页页安全生产管理理论安全生产管理理论直接原因直接原因征兆征兆l不安全行为不安全行为和和不安全状态不安全状态是事故的是事故的直接原因直接原因。l直接原因是基本原因的直接原因是基本原因的征兆征兆,是一种表面现象。,是一种表面现象。l实际工作中,必须努力找出其背后隐藏的深层实际工作中,必须努力找出其背后隐藏的深层次原因,即基本原因。次原因,即基本原因。事故事故接触接触l事故就是事故就是人体人体与妨碍正常活动的

44、与妨碍正常活动的物质物质的的接触接触。l防止事故就是防止事故就是防止接触防止接触。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第第5050页页安全生产管理理论安全生产管理理论伤亡伤亡损坏损坏损失损失l伤亡包括:工伤、职业病、及对人员的精神、伤亡包括:工伤、职业病、及对人员的精神、神经方面或全身性的不利影响。神经方面或全身性的不利影响。l损坏包括:设备、设施及其它物的不得影响。损坏包括:设备、设施及其它物的不得影响。l人身伤害及财物损坏统称为人身伤害及财物损坏统称为损失。损失。l可能通过对受伤人员的抢救、对设备进行抢修、可能通过对受伤人员的抢救、对设备进行抢修、对人员进行应急训练等措施使事故造

45、成的损失最对人员进行应急训练等措施使事故造成的损失最大限度地减少。大限度地减少。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第第5151页页安全生产管理理论安全生产管理理论3 3、亚当斯事故因果连锁理论、亚当斯事故因果连锁理论l亚当斯提出了与博德因果连锁理论类似的理论,他亚当斯提出了与博德因果连锁理论类似的理论,他把事故的把事故的直接原因直接原因称作称作现场失误。现场失误。l该理论的该理论的核心核心:现场失误现场失误是由于企业领导者及安全是由于企业领导者及安全管理人员的管理人员的管理失误管理失误造成的,且对企业经营管理及安造成的,且对企业经营管理及安全工作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全工作具有决定性的

46、影响。l管理失误管理失误反映企业管理系统中的问题,它涉及到反映企业管理系统中的问题,它涉及到管管理体制理体制,即如何管理,目标如何确定、计划和实现等,即如何管理,目标如何确定、计划和实现等方面的问题。方面的问题。l管理体制反映领导人的信念、目标及规范,决定各管理体制反映领导人的信念、目标及规范,决定各级管理人员安排工作的轻重缓急,工作基准及指导方级管理人员安排工作的轻重缓急,工作基准及指导方针等重大问题。针等重大问题。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第第5252页页安全生产管理理论安全生产管理理论l认为企业是社会的一部分,一个国家、一个认为企业是社会的一部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

47、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发展水平等诸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发展水平等诸多社会因素影响企业安全。多社会因素影响企业安全。基本原因基本原因间接原因间接原因直接原因直接原因事故事故伤害伤害学校教育原因学校教育原因社会的原因社会的原因历史的原因历史的原因技术的原因技术的原因教育的原因教育的原因身体的原因身体的原因精神的原因精神的原因管理的原因管理的原因不安全行为不安全行为不安全状态不安全状态4 4、北川彻三事故因果连锁理论、北川彻三事故因果连锁理论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第第5353页页安全生产管理理论安全生产管理理论三、能量意外释放理论三、能量意外释放理论1 1、该理论的提

48、出、该理论的提出 l19611961年,吉布森年,吉布森(Gibson)(Gibson)提出了事故是一种不提出了事故是一种不正常的,或不希望的正常的,或不希望的能量释放能量释放,意外释放的各种,意外释放的各种形式的能量是构成伤害的形式的能量是构成伤害的直接原因直接原因。应该通过应该通过控控制能量制能量或或控制控制作为能量达及人体媒介的作为能量达及人体媒介的能量载体能量载体来预防来预防伤害事故伤害事故。l19661966年,美国运输部安全局局长哈登年,美国运输部安全局局长哈登(Haddon)(Haddon)完善了能量意外释放理论,提出完善了能量意外释放理论,提出“人受伤害的原人受伤害的原因只能是

49、某种因只能是某种能量的转移能量的转移。”,并提出了,并提出了能量能量逆逆流于人体造成伤害的分类方法。流于人体造成伤害的分类方法。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第第5454页页安全生产管理理论安全生产管理理论l将将能量能量逆流于人体造成伤害的分为逆流于人体造成伤害的分为两类两类:第一类第一类是由于施加了超过局部或全身性损是由于施加了超过局部或全身性损伤的阈限伤的阈限能量引起能量引起的;的;第二类第二类是由于影响了局部的或全身性是由于影响了局部的或全身性能量能量交换引起交换引起的。主要指的。主要指中毒中毒、窒息和冻伤窒息和冻伤。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第第55

50、55页页安全生产管理理论安全生产管理理论2 2、该理论主要观点、该理论主要观点 l 能量在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正常生产时,能能量在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正常生产时,能量受到约束和限制,按人的意志流动、转换和做量受到约束和限制,按人的意志流动、转换和做功。如果由于某种原因,能量失去控制,功。如果由于某种原因,能量失去控制,超越超越人人们们设置的约束或限制设置的约束或限制而意外地逸出或释放,必然而意外地逸出或释放,必然造成事故。造成事故。l 如果意外释放的能量达及如果意外释放的能量达及人体或物体人体或物体,并且能,并且能量的作用超过了量的作用超过了人或物体人或物体的承受能力,人体或物的承受能力,人体

51、或物体必将受到体必将受到伤害伤害或或损坏损坏。如图如图3-4所示。所示。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第第5656页页安全生产管理理论安全生产管理理论能量能量屏蔽失效屏蔽失效能量释放能量释放伤害伤害/损坏损坏环境因素环境因素人失误人失误物故障物故障图图3-4 3-4 能量意外释放论示意图能量意外释放论示意图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第第5757页页安全生产管理理论安全生产管理理论l 哈登认为,在一定条件下某种形式的能量能哈登认为,在一定条件下某种形式的能量能否造成人员伤亡事故取决于否造成人员伤亡事故取决于能量大小、接触能量能量大小、接触能量时间长短和频率时间

52、长短和频率以及以及人体接触能量的部位人体接触能量的部位和和力的力的集中程度集中程度。l人体对每一种形式能量的作用都有一定的抵抗人体对每一种形式能量的作用都有一定的抵抗能力,或者说有一定的伤害能力,或者说有一定的伤害阈值。阈值。当人体与能量当人体与能量接触能否接触能否产生伤害及伤害的严重程度产生伤害及伤害的严重程度如何,如何,主要主要取决于取决于作用于人体作用于人体能量大小能量大小,能量,能量越大越大,受伤害,受伤害可能性可能性越大越大。实验表明实验表明环形弹丸以环形弹丸以4.9N冲击力打击人体冲击力打击人体轻微擦伤皮肤轻微擦伤皮肤重物以重物以68.6N打击人的头部打击人的头部头骨骨折头骨骨折中

53、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第第5858页页安全生产管理理论安全生产管理理论l 各种形式的各种形式的能量能量是构成伤害的是构成伤害的直接原因直接原因。预。预防伤害事故就是防伤害事故就是防止防止能量或危险物质的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意外释放意外释放,防止防止人体与过量的能量或危险物质人体与过量的能量或危险物质接触接触。l哈登认为,预防能量转移于人体的哈登认为,预防能量转移于人体的安全措施安全措施可可用用屏蔽防护系统屏蔽防护系统。约束限制能量,防止人体与能约束限制能量,防止人体与能量接触的措施称为量接触的措施称为屏蔽屏蔽。l屏蔽设置得越早,效果越好。屏蔽设置得越早,效果越好。l按能量大小

54、可建立单一屏蔽或多重的冗余屏蔽。按能量大小可建立单一屏蔽或多重的冗余屏蔽。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第第5959页页安全生产管理理论安全生产管理理论在工业生产中,经常采用的防止能量意外释放在工业生产中,经常采用的防止能量意外释放的的屏蔽措施屏蔽措施主要有主要有1111种种:1 1用安全的能源代替不安全的能源。用安全的能源代替不安全的能源。如用压缩空气代替电力防触电等。如用压缩空气代替电力防触电等。2 2限制能量。限制能量。如利用低电压设备防止电击等。如利用低电压设备防止电击等。3 3防止能量蓄积。防止能量蓄积。即及时泄放多余能量,如控制爆炸性气体浓度等。即及时泄放多余能量,

55、如控制爆炸性气体浓度等。4 4控制能量释放。控制能量释放。如建立水闸墙防止高势能地下水突然涌出。如建立水闸墙防止高势能地下水突然涌出。5 5延缓释放能量。延缓释放能量。如采用安全阀控制高压气体等。如采用安全阀控制高压气体等。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第第6060页页安全生产管理理论安全生产管理理论6 6开辟释放能量的渠道。开辟释放能量的渠道。如安全接地防止触电、抽放煤体内瓦斯防止爆炸等。如安全接地防止触电、抽放煤体内瓦斯防止爆炸等。7 7设置屏蔽设施。设置屏蔽设施。如安装防护罩、安全围栏、穿戴如安装防护罩、安全围栏、穿戴PPEPPE等。等。8 8在人、物与能源之间设置屏障。

56、在人、物与能源之间设置屏障。如设置防火门、防爆门、防火密闭等。如设置防火门、防爆门、防火密闭等。9 9提高防护标准。提高防护标准。如采用双重绝缘防止高压触电事故等。如采用双重绝缘防止高压触电事故等。1010改变工艺流程。改变工艺流程。如用无毒少毒物质代替剧毒有害物质等。如用无毒少毒物质代替剧毒有害物质等。1111修复或急救。修复或急救。如治疗、矫正、紧急救护等。如治疗、矫正、紧急救护等。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第第6161页页安全生产管理理论安全生产管理理论四、轨迹交叉理论四、轨迹交叉理论 1 1、轨迹交叉理论的提出、轨迹交叉理论的提出l由约翰逊和斯奇巴提出的。由约翰逊和

57、斯奇巴提出的。l该理论的该理论的主要观点主要观点是:是:在事故发展进程中,在事故发展进程中,人的因素的运动轨迹人的因素的运动轨迹与与物的因素的运动轨迹物的因素的运动轨迹的的交点交点,就是事故发生的,就是事故发生的时时间和空间间和空间。即,。即,人的不安全行为人的不安全行为和和物的不安全状物的不安全状态态发生于发生于同一时间、同一空间同一时间、同一空间,或者说人的不安,或者说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相遇相遇,则将在此时间、,则将在此时间、空间发生空间发生事故事故。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第第6262页页安全生产管理理论安全生产管理理论l轨迹交叉理

58、论强调轨迹交叉理论强调人的因素人的因素和和物的因素物的因素在事故在事故致因中占有致因中占有同样重要同样重要的地位。的地位。l按照该理论,可以通过以避免按照该理论,可以通过以避免人人与与物物两种因素两种因素运动轨迹运动轨迹的的交叉,交叉,即避免即避免人的不安全行为人的不安全行为和和物的物的不安全状态不安全状态同时、同地出现,来预防事故的发生。同时、同地出现,来预防事故的发生。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第第6363页页安全生产管理理论安全生产管理理论2 2轨迹交叉理论作用原理轨迹交叉理论作用原理l该理论将事故的发生发展过程描述为:该理论将事故的发生发展过程描述为:基本原因基本原

59、因间接原因间接原因直接原因直接原因事故事故伤害伤害l此过程被形容为事故致因因素导致事故的此过程被形容为事故致因因素导致事故的运动运动轨迹轨迹,包括,包括:人的因素运动轨迹人的因素运动轨迹和和物的因素运动物的因素运动轨迹。轨迹。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第第6464页页安全生产管理理论安全生产管理理论(1 1)人的因素运动轨迹)人的因素运动轨迹(a a)生理、先天身心缺陷;)生理、先天身心缺陷;(b b)社会环境、企业管理上的缺陷;)社会环境、企业管理上的缺陷;(c c)后天的心理缺陷;)后天的心理缺陷;(d d)视、听、嗅、味、触等感官能量分配上)视、听、嗅、味、触等感官能

60、量分配上 的差异;的差异;(e e)行为失误。)行为失误。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第第6565页页安全生产管理理论安全生产管理理论(2 2)物的因素运动轨迹)物的因素运动轨迹(A A)设计上的缺陷;如用材不当、强度计算)设计上的缺陷;如用材不当、强度计算 错误等。错误等。(B B)制造、工艺流程上的缺陷;)制造、工艺流程上的缺陷;(C C)维修保养上的缺陷,降低了可靠性;)维修保养上的缺陷,降低了可靠性;(D D)使用上的缺陷;)使用上的缺陷;(E E)作业场所环境上的缺陷。)作业场所环境上的缺陷。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第第6666页页安全生产管理

61、理论安全生产管理理论l人的因素运动轨迹按如下方向顺序进行:人的因素运动轨迹按如下方向顺序进行:(a a)(b b)(c c)(d d)(e e)l物的因素运动轨迹按如下方向顺序进行:物的因素运动轨迹按如下方向顺序进行:(A A)(B B)(C C)(D D)(E E)l人、物两轨迹人、物两轨迹相交的时间与地点相交的时间与地点,就是发生伤,就是发生伤亡事故的亡事故的“时空时空”,也就导致了事故的发生。,也就导致了事故的发生。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第第6767页页安全生产管理理论安全生产管理理论l轨迹交叉理论突出强调的轨迹交叉理论突出强调的砍断物的事件链砍断物的事件链,提倡

62、,提倡采用可靠性高、结构完整性强的系统和设备,推采用可靠性高、结构完整性强的系统和设备,推广保险系统、防护系统和信号系统及高度自动化广保险系统、防护系统和信号系统及高度自动化和遥控装置。这样,即使发生和遥控装置。这样,即使发生人为失误人为失误,也可完,也可完全避免事故发生。全避免事故发生。l一些领导和管理人员错误地所有伤亡事故归咎一些领导和管理人员错误地所有伤亡事故归咎“违章作业违章作业”,但实际上,人的不安全行为也是,但实际上,人的不安全行为也是由由管理欠缺管理欠缺造成的。因此,安全管理的造成的。因此,安全管理的重点重点应应控控制物的不安全状态制物的不安全状态,即消除,即消除“起因物起因物”

63、,则无,则无“施害物施害物”,砍断物的因素运行轨迹,使人与物,砍断物的因素运行轨迹,使人与物的运行轨迹不交叉,事故即可避免。如图的运行轨迹不交叉,事故即可避免。如图3-53-5。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第第6868页页安全生产管理理论安全生产管理理论图图3-53-5人与物两系列形成事故的系统人与物两系列形成事故的系统管管理理欠欠缺缺不安全状态不安全状态不安全行为不安全行为起因物起因物加害物加害物行为人行为人事故事故物物人人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第第6969页页安全生产管理理论安全生产管理理论五、两类危险源理论五、两类危险源理论1 1、两类危险源理论

64、的提出、两类危险源理论的提出l19951995年陈宝智根据危险源在事故年陈宝智根据危险源在事故发生发展中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作用提出了事故致因的两类危险源理论:即一起提出了事故致因的两类危险源理论:即一起伤亡事故的发生由是伤亡事故的发生由是两类危险源共同作用两类危险源共同作用的结果。的结果。第一类危险源第一类危险源是指: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可能是指: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能量。包括生产过程中各种。包括生产过程中各种能量能量源源、能量载体能量载体或或危险物质危险物质。第二类危险源第二类危险源是指: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约束是指: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约束或限制措施失效的或限制

65、措施失效的各种因素各种因素。包括:。包括:人的失误、人的失误、物的故障、环境因素、管理缺陷。物的故障、环境因素、管理缺陷。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第第7070页页安全生产管理理论安全生产管理理论2 2、两类危险源理论的主要观点、两类危险源理论的主要观点l第一类危险源是是伤亡事故发生的第一类危险源是是伤亡事故发生的能量主体能量主体,是第二类危险源出现的是第二类危险源出现的前提前提;第二类危险源是;第二类危险源是第一类危险源第一类危险源失控的原因,失控的原因,是第一类危险源造是第一类危险源造成事故的成事故的必要条件。必要条件。l第一类危险源第一类危险源决定了事故决定了事故后果

66、的严重程度后果的严重程度,它,它具有的具有的能量越多能量越多,发生事故,发生事故后果越严重后果越严重。l第二类危险源第二类危险源决定了决定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它出,它出现现越频繁越频繁,发生事故的,发生事故的可能性越大可能性越大。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第第7171页页安全生产管理理论安全生产管理理论l两类危险源两类危险源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相互关联、相互依存。l在企业安全管理工作中,第一类危险源在设计、在企业安全管理工作中,第一类危险源在设计、建设时已采取必要措施。因此,企业安全管理建设时已采取必要措施。因此,企业安全管理的的重点重点是是第二类危险源的控制第二类危险源的控制问题。问题。l根据两类危险源理论,根据两类危险源理论,危险源辨识的首要任务危险源辨识的首要任务是:是:辨识第一类危险源,然后围绕第一类危险辨识第一类危险源,然后围绕第一类危险源来辨识第二类危险源。源来辨识第二类危险源。由该理论产生的新的事故因果连锁如图由该理论产生的新的事故因果连锁如图3-63-6所示。所示。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第第7272页页安全生产管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