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西宁二十一中高一物理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通用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27853121 上传时间:2022-07-3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39.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青海省西宁二十一中高一物理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通用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青海省西宁二十一中高一物理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通用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青海省西宁二十一中高一物理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通用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青海省西宁二十一中高一物理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通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海省西宁二十一中高一物理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通用(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西宁市第二十一中学2020学年第一学期9月份 高一物理月考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1. 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 )A. 位移 B. 路程 C. 质量 D. 时间【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物理量按有无方向分矢量和标量,矢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标量是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解:A、位移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故A正确BCD、路程、质量、时间都是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标量,故BCD错误故选:A【点评】矢量与标量实质上有两大区别:一是矢量有方向,标量没有方向;二是运算法则不同,矢量运算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标量运算遵守代数加减法则2. 在下述问题中,能够把研究对象当作质点的

2、是( )A. 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所需时间是多少B. 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地球上不同区域季节的变化、昼夜长短变化C. 一枚硬币用力上抛,猜测它落地时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D. 正在进行花样溜冰的运动员【答案】A【解析】物体是否能视为质点,不能仅仅以它的大小和形状来确定,关键要看物体的大小和形状与所研究的问题是否有关。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太阳的体积相对于和地球之间的距离来说是很小的,所以可看作质点,故A正确;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地球上不同区域季节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时,地球的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不能看作质点,故B错误;研究把一枚硬币用力上抛,猜测它落地时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时,不能看成质

3、点,否则的话就没有正反面了,故C错误;研究花样滑冰运动员的动作时,要看运动员的动作,不能看成质点,故D错误。所以A正确,BCD错误。3. 如图所示的时间轴,下列关于时刻和时间间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表示时刻,称为第2末或3初,也可以称为前2末B. 表示时间,称为第3C. 表示时间,称为最初2内或第2内D. 表示时间,称为第内【答案】A【解析】t2在时间轴上对应的是一点,表示时刻,称为第2 s末或第3s初,也可以称为前2s末,故A正确;t3在时间轴上是一点,表示时刻,在时间轴上是一点,称为第3s末,故B错误;t0t2表示时间,称为前2s内或前2s,故C错误;tn-1tn表示时间,称为第n

4、s内,故D错误。所以A正确,BCD错误。4. 敦煌曲子词中有这样的诗句:“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 )A. 船和山 B. 山和船 C. 地面和山 D. 河岸和流水【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看山恰似走来迎”选取的参考系是船;“是船行”所选择的参考系分别是山,故选A考点:参考系5. 关于时刻和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学生作息时间表上的数字均表示时间 B. 1只能分成60个时刻C. 手表上指针指示的是时间 D. “宁停三分,不抢一秒”指的是时间【答案】D.6. 一支长150m的队伍匀速前进,通信兵从

5、队尾前进300m后赶到队首,传达命令后立即返回,当通信兵回到队尾时,队伍已前进了200m,则在此全过程中,通信兵的位移大小和通过的路程分别是( )A. 150m 300m B. 200m 300mC. 150m 400m D. 200m 400m【答案】D【解析】人到队前时,队伍前进的距离为:x1=300m-150m=150m;人到队尾时,队伍前进的距离是:x2=200m-150m=50m;所以人向后跑了x3=150m-50m=100m,所以这个过程中通信兵的路程为向前300m+向后100m=400m这个过程中通讯兵的位移大小是队伍前进的距离即200m,故D正确,ABC错误。7. 物体沿半径分

6、别为和的半圆弧由点经点到达点,如下图所示,则它的位移和路程分别是( )A. ; B. ,向东;,向东C. ,向东;D. ,向东;【答案】D【解析】位移的大小指的是物体运动的初始位置与末态位置间的距离,所以位移为:2(R+r),路程等于运动轨迹的长度,所以路程为:(R+r),故D正确,ABC错误8.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B. 瞬时速率是指瞬时速度的大小C. 火车以速度经过某一段路,是指瞬时速度D. 子弹以速度从枪口射出,是平均速度【答案】B【解析】物体经过某一位置的速度是瞬时速度物体在某一过程上的速度是指平均速度,当物体做匀变速运动时,平均速度等于速度的平均值,

7、而一般的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不一定等于速度的平均值,故A错误;瞬时速率是指瞬时速度的大小,故B正确;火车以速度经过某一段路,是指平均速度,故C错误;子弹以速度从枪口射出是瞬时速度,故D错误。所以B正确,ACD错误。9. 三个质点A 、B、C,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三个质点同时从点出发,同时到达点,设无往返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三个质点从N到M的平均速度相同B. 三个质点在任意时刻的速度方向都相同C. 三个质点从N点出发到任意时刻的平均速度都相同D. 三个质点从N到M的平均速率相同【答案】A【解析】从图可知:三个质点在相同时间内,位移相同,大小都是MN的长度,方向由N指向M,根据平均速度

8、的定义可知,它们的平均速度相同,故A正确;瞬时速度方向即物体的运动方向,显然三个质点任意时刻的运动方向是不同的,所以速度方向不同,故B错误;不同时段三个质点的位移大小、方向均不同,所以从N点出发到任意时刻的平均速度都不同,故C错误;从N到M的过程中,AC路程相同,且比B的路程大,所以A、C的平均速率相等,比B的平均速率大,故D错误。所以A正确,BCD错误。10. 百米赛跑中,测得运动员在70m处的速度是9m/s, 10末恰好到达终点时的速度为10.2 m/s ,则运动员在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A. 9m/s B. 9.6m/s C. 10m/s D. 5.1m/s【答案】C【解析】根据平均速度

9、的定义:,故C正确,ABD错误。11. 甲、乙两辆汽车均以相同速度行驶.有关参考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如两辆汽车均向东行驶,若以甲为参考系,乙是静止的B. 如观察结果是两辆车均静止,参考系可以是第三辆车C. 如果以在甲车中一走动的人为参考系,乙车仍是静止的D. 如甲车突然刹车停下,乙车向东行驶,以乙车为参考系,甲车向西行驶【答案】C【解析】甲、乙两辆汽车均以相同的速度行驶,如果两辆汽车均向东行驶,若以甲车为参考系,乙车是静止的,故A说法正确;如果观察的结果是两辆车均静止,参考系可以是第三辆以同样速度运动的车,故B说法正确;如果以在甲车中一走动的人为参考系,乙车不再是静止的,故C说法错

10、误;如甲车突然刹车停下,乙车仍向东行驶,以乙车为参考系,甲车往西行驶,故D说法正确。所以选C.12. 甲、乙、丙三架观光电梯,甲中乘客看一高楼在向下运动,乙中乘客看甲在向下运动,丙中乘客看甲、乙都在向上运动.这三架电梯相对地面的运动情况不可能是( )A. 甲向上、乙向下、丙不动 B. 甲向上、乙向上、丙不动C. 甲向上、乙向上、丙向下 D. 甲向上、乙向上、丙也向上,但比甲、乙都慢【答案】A【解析】甲中乘客看一高楼在向下运动,说明甲向上运动;乙中乘客看甲在向下运动,说明乙向上运动,其速度比甲快;丙中乘客看甲、乙都在向上运动,则丙可能向上运动,且速度小于甲乙的速度,也有可能向下运动或者静止不动,

11、综合以上分析可知A正确,BCD错误。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13. 如图,质点由西向东运动,从A点出发到达C点再返回B点静止,AC=100m,BC=30m,以B为原点,向东为正方向建立直线坐标,则:出发点的位置为m,A到B位置变化是_m,方向_,C到B位置变化是_m,方向_.【答案】 (1). 70 (2). +30 (3). 向东 (4). -30 向西【解析】以B为原点、建立坐标系,如图思路分析:先作出做坐标系,然后根据相应的规律分析试题点评:本题考查了对坐标系的应用,关键是能准确作出坐标系14. 一质点绕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了一圈,则其位移大小_,路程是_。若质点运动了周,则其位移大

12、小为_,路程是_,运动过程中最大位移是_。【答案】 (1). 0 (2). (3). (4). (5). 2R【解析】质点绕半径为R的圆圈运动一周,位置没有变化,位移是0,走过的路程是2R;质点运动1周,设从A点开始逆时针运动,则末位置为C,如题图所示,其位移为由A指向C的有向线段,大小为R,路程即轨迹的总长为1个周长,即R;运动过程中位移最大是由A到B点时,最大位移是2R,最大路程即为R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路程和位移的区别,理解路程和位移的定义,并能正确求解位移和路程的大小15. 清晨,一人在公园中进行锻炼,他按如下图所示走半径为R的中国古代八卦图。中央形部分是两个出发沿曲线ABCOAD

13、C进行,则当他到D点时,他的路程和位移大小分别为_、_,位移的方向为_。【答案】 (1). (2). (3). 正东南方向【解析】从A点出发沿曲线ABCOADC行进当他走到D点时,路程等于轨迹的长度:,位移大小等于首末位置的距离:,方向南偏东45,即正东南方向。三计算题(16题8分,17题9分,18题9分,共26分)16. 如图所示,某人从A点出发,先以2 m/s的速度向东走了40到达B点,接着以3 m/s 的速度向北走了20,到达C点,求此人在这60内的平均速率和平均速度的大小.【答案】(1) (2)此人向东走的位移,向北走的位移:根据矢量关系所以总位移为: ,总路程为:s=x1+x2=80

14、+60=140m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平均速率等于路程与时间的比值: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路程和位移的概念,平均速度及平均速率,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位移的大小等于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的长度路程等于运动轨迹的长度。17. 某质点由A出发做直线运动,前5向东行了30m到达B点,又行了5前进了60到达C点,在C点停了4后又向西行,经历了6运动了120m到达A点西侧的D点,求:(1)每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2)全程的平均速度;(3)全程的平均速率.【答案】(1) (2) (3)【解析】试题分析:找出每段时间内质点运动的起点和终点,位移方向由起点指向终点,并确定分析过程的位移大小,由平均速度

15、和平均速率公式求解。(1)质点由A出发做直线运动,前5s向东行驶了30m经过B点,该过程平均速度大小为: ,方向向东又行驶了5s前进了60m到达C点,该过程平均速度大小:,方向向东在C点停了4s后又向西行驶,因为位移为零,所以该过程平均速度为零经历了6s运动了120m到达A点的西侧的D点,该过程平均速度大小:,方向向西(2)由题可知,质点的总位移是AD,方向向西,总位移大小为:x=30m,总时间:t=20s,则平均速度大小为:。方向与位移相同,向西(3)由题可知,质点的总路程是s=30+60+120m=210m,总时间为:t=20s,则平均速率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的简单

16、计算,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位移和路程的区别,以及知道平均速度与平均速率的区别。18. 登山运动中,小张用1h 40min由宿营地X爬到山顶Y。在山道上通过的路程是2400 m,相对于X升高了1200 m,山脚与山顶间的水平距离为1600 m,如图1-3-17所示。求:(1)由X到Y的位移是多大(2)他爬山的平均速度是多大(3)他爬山的平均速率是多大【答案】(1)2000km (2)0.33 m/s (3)0.4 m/s【解析】试题分析:位移等于初末位移的距离,路程等于轨迹的长度,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平均速率等于路程与时间的比值。(1)由图可知,位移等于初末位移的距离为:(2)该过程的平均速度为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即:(3)路程为S=2400m,平均速率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的简单计算,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位移和路程的区别,以及知道平均速度与平均速率的区别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