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

上传人:lis****211 文档编号:127676309 上传时间:2022-07-3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1.9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富县高级中学高-三级-地理-科目集体备课教案中心发言人:李晓春 授课人:课题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2课时考点 解 读1了解工业化与城市化相互作用的发展过程,明确二者的相互关系。2. 了解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3. 理解解决当前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的措施,并学会分析运用。重难点(1)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2)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教法案例教学学法案例分析个人 主 页教具教材及多媒体课件第一课时考点1 工业化和城市化教学 过 程1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比较概念:工业化:通常指机器大工业在国民经济中不断发展并达到占主导 地位的过程,即国民经济结构发生了从以农

2、业占主导地位向以工业占 主导地位的转变城市化:指居住在城镇地区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增长的过程,更明确 地说,是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变并在城市集中的过程 衡量指标:工业化: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降到15%以下;农业就业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的比重降到20%以下;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60%城市化: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关系: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并进,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显著特征。 一方面,工业化是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另一方面,城市化又会反作 用于工业化。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推动的发展过程 2.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概念:农业主导T工业主导工业化指标:农业产值、农业人口、城镇人口推

3、 促标志:工业产值动 进人口、地域r 概念:农城市(即:人口城市化、地域城市化、文化城市化)城市化、文明指标:城市人口(增加)、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市人口比重(上升)标志:城市人口比重乡镇企业发展农村工业化乡村变城镇需求里增加城镇工业发展工业实力大增城市化进程加快城镇数量猛增城市用地扩大旷课时A城市人口城市群考点2 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1、区域特征:(1)区域位置:长江下游游(2)区域特征:城市众多,人口密集,经济发达;(3)历史上的辉煌:19世纪初,苏州、.扬州和江宁.(今南京).的人 口就超过50万。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快工业化中期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滨,淮河下游;中存2、现状3、存在问题

4、(1)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2)工业发展产生环境问题。(3)乡镇工业发展分散所产生的问题。(4)城市规模相对在缩小(5)城市优势不突出,特色不明显,不利于辐射和带动周边发展。(6)缺少特大型城市。4、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主要措施(1)行政区划调整。(2)发展城市群,建设3大“城市圈”。(3)工业发展促进小城镇建设。(4)进城农民的利益得到体制和政策保护。措施记忆简图:措施记忆简图:生态:环境污染(水体)治理污染调整行政区划,提咼聚集力和辐射力4发展城市群(组经济:城市化质量不咼(特大城市 团式)建设小城镇(工业)fc-保障农民利社会:忽视“以人为本 益珠三角的工业化与城市化1、珠江三角洲发展的

5、区位因素:优越的地理位置:南部沿海,毗 邻港澳,靠近东南亚水陆交通便利对外开放政策海外侨胞众 多,便于引进资金和技术地势低平,水源充足2、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阶段城市化进程形成原因城市化进程特点改革开放初 期以发展小城镇为主导,工业企业 发展迅速,分布具有广泛性,以 劳动密集型为主导城乡融合,农业与非 农产业相混杂的城乡 体化20世纪90 年代中期以 后区域中心城市(广州、深圳) 的辐射带动作用,高新技术产业 发展迅速。以核心城市(广州) 为中心的城市群体系3、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工业化加速了非农产业向城市的集 中;工业化加速了人口向城市的集中;工业化加速了人的观念和生活 方式的转变。4

6、、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与对策问题:产业结构层次偏低,以劳动密集型工业为主,高科技产业和 服务业比重不高,科技实力和人才队伍都处于劣势城市建设相对落 后城镇和工业过度密集,大量占用耕地,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对策:推动产业的整合和升级,加强地域分工完善城镇体系,优 化城乡空间结构推动区域基础设施网络化发展加强生态建设,改 善城乡环境加强区域间经济联系与合作,发展泛珠三角经济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08年江苏省区域发展概况表教 学 反 思地区她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 产总值(元)粮ft产量(万吨)城市人口数值亿元)比遢数量(万)秋重全省25 532.91133 487.98

7、3 125. 054 056.23().53苏南15 931.090.6253 824.89463,531 996.990.67苏中4 625.590.1828 519,05810,16790,810.49苏北4 976.23A 1916 354.281 85L351 268,420.42据材料一分析与苏中、苏北地区相比,苏南地区发展的特点。 经济发达(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高);城市化水平高(城 市人口比重大);人均粮食产量低。(2)简述当前苏南在经济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及其解决措施。困难:土地租金高;劳动力不足;环境质量下降;能源、原 材料供应紧张;市场萎缩。措施: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品档次与 竞争力;引进劳动力;实施产业转移;提高环境质量。备课组长签字: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