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13实验总结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27661976 上传时间:2022-07-3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6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中生物必修13实验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中生物必修13实验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中生物必修13实验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必修13实验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必修13实验总结(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必修13生物实验总结一、糖的鉴定:1、原理:(1)淀粉:遇碘液变蓝色,这是淀粉特有的颜色反映。(2)还原性糖(单糖、麦芽糖和乳糖):与斐林试剂反映,可以产生砖红色沉淀。2、材料用品:(1)实验材料:苹果或梨匀浆,马铃薯匀浆(2)仪器:试管、试管夹、大小烧杯、小量筒、滴管、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火柴。(3)斐林试剂:配制:0.1g/mL的NaOH溶液(2mL)+ 0.05g/mL CuSO4溶液(4-5滴) 使用:混合后使用,且现配现用。 条件:隔水加热3、实验成果分析:(1)淀粉:如果待测样品中具有淀粉,则浮现蓝色,反之,则没有。(2)还原性糖:如果待测样品中具有还原糖,则浮现砖红色沉淀,反

2、之,则没有。二、脂肪的鉴定:1、原理:脂肪可以被苏丹染液染成橘黄色。(在实验中用50%酒精洗去浮色显微镜观测橘黄色脂肪颗粒)2、材料用品:(1)实验材料:花生种子,花生匀浆(2)仪器:双面刀片、试管、小量筒、滴管、载玻片、盖玻片、毛笔、吸水纸、显微镜(3)试剂:苏丹III染液、苏丹IV染液3、实验成果分析:如果待测样品中具有脂肪,则观测到橘黄色(红色),反之,则没有。三、蛋白质鉴定:1、原理: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的颜色反映2、材料用品:(1)实验材料:豆浆、鲜肝提取液(2)仪器:试管、试管架、小量筒、滴管(3)双缩脲试剂:配制:0.1g/mL的NaOH溶液(2mL)和0.01g/mL C

3、uSO4溶液(3-4滴) 使用:分开使用,先加NaOH溶液,再加CuSO4溶液。(注意:不需要隔水加热)3、实验成果分析:如果待测样品中具有蛋白质,则浮现紫色,反之,则没有。四、实验:观测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1、实验原理:原生质层(细胞膜、液泡膜、两层膜之间细胞质)相称于半透膜,l 当外界溶液的浓度不小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将失水,原生质层和细胞壁都会收缩,但原生质层伸缩性比细胞壁大,因此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分开,发生“质壁分离”。l 反之,当外界溶液的浓度不不小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将吸水,原生质层会慢慢恢复本来状态,使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复原”。2、材料用品:紫色洋葱表皮,0.3g/ml蔗糖

4、溶液,清水,载玻片,镊子,滴管,显微镜等3、措施环节:(1)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2)低倍镜下观测原生质层位置。(3)在盖玻片一侧滴一滴蔗糖溶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反复几次,让洋葱表皮浸润在蔗糖溶液中。(4)低倍镜下观测原生质层位置、细胞大小变化(变小),观测细胞与否发生质壁分离。(5)在盖玻片一侧滴一滴清水,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反复几次,让洋葱表皮浸润在清水中。(6)低倍镜下观测原生质层位置、细胞大小变化(变大),观测与否质壁分离复原。4、实验成果分析:细胞液浓度外界溶液浓度 细胞失水(质壁分离)细胞液浓度外界溶液浓度 细胞吸水(质壁分离复原) 五、实验: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1、原理:细胞中

5、几乎所有的化学反映都是由酶催化的。酶对化学反映的催化效率称为酶活性。细胞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环境条件的变化会不会影响细胞内酶的活性呢?2、实验材料用品:试管、过氧化氢溶液、缓冲液( pH5.0 、 pH6.0 、 pH7.0 、pH8.0 ) 酵母菌液。淀粉溶液、唾液、 37温水、沸水、冰块、碘液。(1)探究酶的活性与温度的关系:3、实验措施环节:4、实验成果分析:阐明温度过高和过低均不利于酶活性的发挥,在合适温度下酶的活性才最高。 (2)探究酶的活性与pH的关系1、实验措施环节:2、实验成果分析:产气愤泡多的试管中酶活性越高。只有在合适PH条件下酶的活性才最高。六、实验: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

6、的色素1、原理:叶绿体中的色素能溶解于有机溶剂(如丙酮、酒精等)。 叶绿体中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反之则慢。2、材料用品:新鲜的绿叶(菠菜的绿叶等)。干燥的定性滤纸,试管,棉塞,试管架,研钵,玻璃滤斗,尼龙布,毛细吸管,剪刀,药勺,量筒(10Ml),天平。无水乙醇,层析液(20份在6090下分馏出来的石油醚、2份丙酮和1份苯混合而成。93号汽油也可代用),SiO2和CaCO3。3、措施环节:(1)提取绿叶中色素:称取绿叶5g剪碎置于研钵放入少量SiO2和CaCO3加入10mL丙酮充足研磨过滤收集滤液(试管口用面塞塞严)(2)制备滤纸条:(3)画滤液细

7、线:(4)分离色素:滤纸条轻轻插入盛有层析液的小烧杯中,用培养皿盖住小烧杯。4、成果分析:色素在滤纸条上的分布如下图: (橙黄色) 最快(溶解度最大) (黄 色) (蓝绿色) 最宽(最多) (黄绿色) 最慢(溶解度最小)5、注意:l 丙酮的用途是提取(溶解)叶绿体中的色素,层析液的的用途是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l 石英砂的作用是为了研磨充足,碳酸钙的作用是避免研磨时叶绿体中的色素受到破坏;l 分离色素时,层析液不能没及滤液细线的因素是滤液细线上的色素会溶解到层析液中;6、色素的位置和功能叶绿体中的色素存在于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叶绿素a和叶绿素b重要吸取红光和蓝紫光;胡萝卜素和叶黄素重要吸取蓝紫光

8、及保护叶绿素免受强光伤害的作用。Mg是构成叶绿素分子必需的元素。七、实验: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1、实验原理: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生存。在无氧或缺氧的条件下能进行无氧呼吸,在氧气富余的条件下能进行有氧呼吸,因此便于用来研究细胞的呼吸方式。在探究活动中,需要设计和进行对比实验,分析有氧条件下和无氧条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状况。CO2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也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乙醇发生化学反映,变成绿色。2、实验设计例1:实验设计时重点思考如下问题:(1)如何控制有氧和无氧条件?(2)如何鉴定有无酒精产生?如何鉴定有无CO

9、2产生?如何比较CO2产生的多少?(3)如何保证酵母菌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能正常生活?3、实验成果的分析:(1)检测CO2的产生:观测石灰水浑浊限度或者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成黄色的时间长短,可以检测酵母菌培养液中产生CO2状况。根据有关实验现象分析得出酵母既能进行有氧呼吸,也能进行无氧呼吸。(2)检测酒精的产生:将两组实验中的酵母菌培养液各取2mL,置于2只干净的试管中,分别加入0.5mL溶有0.1g重铬酸钾的浓硫酸溶液,轻轻振荡混允,观测试管中溶液的颜色变化,分析得出酒精是酵母菌无氧呼吸的产物。八、实验:观测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1、实验原理: 植物体中,有丝分裂常用于根尖、茎尖等分生区细胞。高等植

10、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分为分裂间期和分裂的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可以用高倍镜观测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根据各个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或染色质)的变化状况,辨认该细胞处在有丝分裂的哪个时期。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容易被碱性燃料(龙胆紫、醋酸洋红)着色。2、材料用品:洋葱(蒜、葱)。显微镜,栽玻片,盖玻片,玻璃皿,剪刀,镊子,滴管。质量分数15%的盐酸与体积分数95%的酒精1:1配制成解离液,质量分数为0.01g/mL的或0.02g/mL的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3、措施环节:(1)洋葱根尖培养:实验课前34天,取洋葱一种,放在广口瓶上。瓶内装满清水,洋葱底部接触瓶内水面,置于温暖处,常换水。待根长5

11、cm时,取强健的根尖制片观测。(2)装片的制作:解离:上午10时下午2时(是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活跃期),剪取根尖23mm,立即放入解离液室温下解离35min,取出。漂洗:待根尖酥软后,用镊子取出,在清水中漂洗10 min。染色:根尖用龙胆紫(或醋酸洋红)染色35min。制片:用镊子将染过色的根尖取出,置于栽玻片上,加1滴清水,弄碎根尖(用镊子尖),盖上盖玻片,在盖玻片上再加一片载玻片,然后用拇指轻轻压载玻片,使细胞分散开来。(3)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观测:先低倍镜观测:找到分生区细胞(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有的细胞正在分裂)再高倍镜观测:找到分生区细胞后,移走低倍镜,换上高倍镜,用细准

12、焦螺旋和反光镜把视野调节清晰。观测:找出处在细胞分裂期中期的细胞,再找出前期、后期、末期的细胞。(根据染色体的变化特点判断各个时期)4、实验成果分析:中期细胞中的染色体的形态数目最清晰,染色体均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细胞中的染色体分布在细胞两极。末期细胞赤道板处浮现细胞板,形成细胞壁,两消、两现。前期细胞中染色体散乱分布在细胞中央,两消、两现。九、实验: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1、措施和过程:1、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究,小构成员也可以分工进行调查。2、每个小组可调查周边熟悉的410个家庭(或家系)中遗传病的状况。3、调查时,最佳选用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如红绿色盲、白化病、高度近视(600

13、度以上)等。4、调查时要具体询问,如实记录。5、小组调查数据应在班级和年级中进行汇总(以保证调查的群体足够大)4、对某个家庭进行调查时,被调查成员之间的血缘关系必须写清晰,并注明性别。5、必须记录被调查的某种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2、成果分析:被调查人数为2 747人,其中色盲患者为38人(男性37人,女性1人),红绿色盲的发病率为1.38%。男性红绿色盲的发病率为1.35%,女性红绿色盲的发病率为0.03%。两者均低于国内社会人群男女红绿色盲的发病率。3、结论:国内社会人群中,红绿色盲患者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十、实验: 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1、筹划制定:培养一种酵母菌种群通过显微

14、镜观测,用“血球计数板”计数7天内10ml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数量计算平均值画出“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2、实验措施:(1)将10mL无菌马铃薯培养液或肉汤培养液加入试管中。(2)将酵母菌菌种接入试管中的培养液内混合均匀。(3)将试管在28条件下持续培养7天。(4)每天取样计数酵母菌数量,采用抽样检测措施。(5)分析所获得数值并用曲线图表达出来,分析图形得出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规律。3、成果分析:空间、食物等环境条件富余的状况下,酵母菌种群数量呈现“J”型增长。在空间、食物等环境条件有限的状况下,刚接种到培养基上,种群数量增长缓慢;第二个阶段种群数量呈指数增长;第三个阶段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并处在稳

15、定状态,即达到K值;第四个阶段种群数量明显下降。十一、实验:制作生态瓶或生态缸1、实验原理:一种生态系统能否在一定期间内保持自身构造和功能的相对稳定,是衡量这个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一种重要方面。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它的物种构成、营养构造和非生物因素等均有着密切的关系。将少量的植物、以这些植物为食的动物、分解者和非生物物质放入一种密闭的广口瓶中,便于形成一种人工模拟的微型生态系统小生态瓶。 通过设计并制作小生态瓶,观测其中动植物的生存状况和存活时间的长短,就可以初步学会观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并进一步理解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多种因素。供选择的材料:浮萍、满江红、黑藻、生有杂草的土块、螺蛳、蜗牛、蚯蚓、小

16、鱼。 河水(或井水、凉晒后的自来水)、洗净的沙、凡士林(或蜡)、广口瓶。2、措施环节:(1)设计制作小生态瓶的措施环节。(选择生产者的种类、数量,选择有捕食关系的消费者的种类、数量等)(2)制作小生态瓶,每天观测1次。(3)若发现小生态瓶中的生物已经所有死亡,就停止观测。(4)小组交流。3、实验成果与分析:生物存活时间长的小生态瓶比生物存活时间短的小生态瓶稳定性高,生物存活时间长的小生态瓶中物种构成及营养关系等更合理某些。由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它的物种构成、营养构造和非生物因素等均有着密切的关系。4、制作小生态瓶的注意事项:生态瓶必须是透明的;生态瓶要放在光线良好,但避免阳光直射的地方;生态瓶要密封;生态瓶中投放的生物之间要构成营养关系,数量比例要合理;生态瓶中的水量应占其容积的4/5,留出一定的空间,储藏一定量的空气;研究结束前不要再随意移动生态瓶。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