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营造煤矿安全文化氛围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27661968 上传时间:2022-07-3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7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如何营造煤矿安全文化氛围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如何营造煤矿安全文化氛围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如何营造煤矿安全文化氛围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如何营造煤矿安全文化氛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营造煤矿安全文化氛围(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如何营造煤矿安全文化氛围 营造煤矿安全文化氛围,是一项涉及面很广,持续时间很长,业务量很大的工作,有些基本的原则,需要认真遵循。一、活动主题要鲜明集中长期的安全文化氛围营造,都要围绕安全生产的目标愿景展开,活动主题要集中在10个方面:安全第一、安全为天,关爱生命健康,打造本质型安全煤矿,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建设高标准的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实现岗位作业标准化,狠抓三违,彻查隐患,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每一个煤矿都有每一个阶段的安全工作主题。所以,每个时期的安全文化氛围营造总是要确定一个鲜明的主题,使安全文化氛围营造的主题更加集中。比如,在年末岁首,要围绕总结上年经验教训,贯彻新一年的安全目标任务

2、,宣传新的安全激励改革等工作,确定一个阶段的主题。再比如,当安全工作滑坡、三违多发,事故露头乃至工伤频发,安全危机显现时,就要以反事故、反三违为主题,集中一段时间,大造声势,形成扭转安全被动方面的浓厚文化氛围。无论是长期的还是阶段性的,安全文化氛围的主题都应该设计确定的主题表述。二、要切合煤矿实际煤矿都有行业性的共同特征,安全文化氛围的营造策略途径,方式方法都可以也应该相互借鉴效仿。但是,每个煤矿都有自己特有的实际情况,必须从本煤矿的实际出发,使安全文化氛围完全切合本煤矿的实际。一要切合煤矿安全工作的实际需求,不要凭空臆造、虚构妄建。没有需求的拉动的氛围,既无必要,也难以营造成功。二要切合本煤

3、矿的实际承受力,包括财力物力的承受力、职工的承受力,主要工作部门的业务承受力,领导干部的承受力。否则就会虎头蛇尾、雷声大而雨点小。与其落空夭折,还不如积蓄力量,待机而兴。三要切合本煤矿的传统,使安全文化氛围因势而造,顺势而为,乘势而起。优良的传统做法和习惯,是安全文化氛围的营造基础;不良的传统习惯习俗,需要逐渐得以改造。任何逆势而为的氛围营造,都很难达到预期理想效果。三、需要明确部门职能营造安全文化氛围,是一项齐抓共管的安全工作,也是企业文化向安全生产领域延伸扩展的文化建塑工作。单纯依靠任何一个部门都难以奏效,需要多个相关职能部门协同努力。而且安全文化氛围的营造,有许多具体的业务工作,并非临时

4、安排几个人就能完成任务。所以,部门职能管理人员的定编定员都不尽相同,那就只能根据实际和惯例确定部门职能。但是,一定要分项工作有专人负责,具体任务落实到部门和业务骨干。而且要有标准、有考核、有奖惩,从而保证安全文化氛围的营造工作件件落实不落实。四、内容要丰富多彩文化氛围,是由主基调基础上丰富内容汇聚出的文化大观。安全文化氛围,比之别的文化氛围,更兼具深刻的人文内涵和生产技术内涵,加之各煤矿多年实践成果的相互借鉴效仿,其内容的积淀积累愈益饱满丰富起来。所谓丰富,就是安全文化的内容要在深入深刻的基础上实现宽广博大,要切忌狭隘单薄。所谓多彩,就是安全文化的内容要在实体内容完善的基础上实现多种格调风格、

5、多种档次品位,要切忌单一苍白。只有丰富多彩,才能满足各个层面的多种需求,增强吸引力,延续生命力。五、形式要生动活泼形式为内容服务,形式也要为受众服务。安全文化氛围内容的丰富多彩,要求形式的生动活泼;安全文化氛围受众的全员特点,决定了其形式必须让职工喜闻乐见。形式是安全文化的载体和诉求手段,呆板的形式让人厌倦,枯燥的载体使人乏味。而对于形式的品评,又是见仁见智,各有钟爱。高雅的通俗交织,传统的和现代的融合。才是合乎职工口味的安全文化大餐风格。否则,喜欢阳春白雪的看了感到太俗,喜欢下里巴人的又品不上土文化。六、要注重实践效果安全文化氛围的目的指向很明确。就是要不折不扣地为煤矿的安全生产服务,所以要

6、以做实功、求实效作为基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实践效果作为检验标准。要坚决反对走过场、图形式的文化氛围营造,反对不顾效果的热热闹闹。忽视或轻视效果的做法,往往劳民伤财,声势愈大,群众愈反感,对安全文化的形象声誉毁坏愈严重,最终要被职工所蔑视抛弃。七、不断创新改进与时俱进、因时而变,是营造安全文化氛围的重要原则。安全文化氛围的内容和形式,都需要不断创新改进,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安全方面的新法规,新政策需要宣传,许多新问题,新对策需要了解,内容的更新需求一般比形式变化的速度要快。内容创新也是必须完成的硬功夫任务。形式的创新,是氛围营造是否成功的决定因素。陈旧的形式由于使人缺乏新鲜感而减弱接受热情。即使很传统的形式,其实也有极其广阔的创新空间可以开拓。从一定意义上说,创新是安全文化氛围的生命力所在。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