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27567229 上传时间:2022-07-3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5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市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市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市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市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研究(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农村发展概论课程论文论文题目 平湖市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学生姓名 学 号 指引教师 专 业 年 级 学 校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教务处制平湖市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研究摘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乡人口的增长以及消费观念的变化,旅游需求不断增大,乡村旅游已然兴起。作为现代乡村和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新型旅游模式,对发展国内乡村经济、缩小城乡差距具有重要意义。国内的乡村旅游发展迅速,但在开发过程中自然也浮现了诸多问题。本文以平湖市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研究为题,结合实际状况并借鉴国内外有关经验对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进行研究,进而发现问题,提出建议。核心词乡村旅游资源开发 开发模式 文化乡村 旅游资

2、源 可持续发展一、引言乡村旅游是指以乡村为旅游目的地,以乡村特定区域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乡间农、林、牧、副、渔、手工业等各类生产活动、村野风光、村寨文化、地方民族、乡村习俗等为旅游吸引物的观光游览、体验乡村风貌、乡村生活、休闲度假、康体娱乐等旅游活动。随着现代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随之兴起,各方面的旅游项目也相继开发,特别是现代社会人民对休闲旅游的需求增长,因此乡村旅游成为当今旅游热点,乡村旅游开发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注重。现今的乡村旅游开发状况如何,对它的开发又有何建议?通过某些专家学者的研究我们可以得到重要启示。二、国内外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研究(一)国内乡村旅游资源研究目前,乡村休闲旅游越来越

3、被人们所接受,休闲旅游业的发展将在增进国民经济增长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从开发现状来看,存在着整体质量不高,重要体目前定位模糊,缺少特色,文化特质不突出,中低档产品居多,新型旅游产品开发较少,并且产品软件设施相对落后。针对目前开发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要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品,充足运用农业旅游资源,实现新农村建设,打造运动休闲产业,发明“生活富裕、生命阳光”的和谐新乡村,提出开发乡村休闲旅游产品的发展对策。例如对秦东地区乡村旅游开发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中,就对秦东地区资源经行了分析,进而指出其旅游构造单一、开发限度落后、总体水平单薄等问题。提出只有从产业角度哺育秦东地区乡村旅游的发展战略,才干合理规

4、划和开发乡村旅游市场,塑造陕西东大门的新形象。(二)国外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国际乡村旅游的发展形式重要表目前如下方面:1休闲、观光、度假旅游欧美发达国家的旅游者喜欢到乡村度假,特别是那些风景优美、远离喧嚣都市的农村甚至是比较偏僻的地方,在优美的自然环境中修养身心,体验此外一种生活方式。在劳动中,她们可以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增长感性结识。2乡村民俗文化旅游这种模式下的乡村旅游重要是将乡村旅游与文化旅游紧密结合起来,使游人在欣赏美丽的田园风光的同步还体味着几千年历史积累下来的民族文化。参与这种旅游的消费者群体的文化水平比较高,乡村旅游成为一种更高档次的旅游方式。国际上开展乡村民俗文化旅游最佳的是匈牙利。

5、匈牙利的乡村旅游模式,即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发展乡村旅游的范式。3农业旅游以旅游带动农业,以旅游增进农业的发展,把农业生产和旅游活动结合起来,使农业和旅游业的互相增进,既可以增长旅游业收入又带动农业的发展,形成良性互动。4生态乡村旅游把生态旅游和农业旅游相结合,建立生态农业园,用高科技手段来进行大规模的农业生产的种植与管理。旅游活动在生态农业园内进行,旅游者通过在农业园内生活,参与农业园的劳动。并且可以通过购买或者租赁的形式在农业园内选择一块土地,自己种植某些农作物。三、平湖市乡村旅游开发研究(一)发呈现状1地理位置平湖市地处长江三角洲,位于杭嘉湖平原东北部平湖属江南古陆外缘杭州湾

6、凹陷为一冲积平原。境内地势平坦平均海拔2.8米,除东南沿海有呈带状分布的20座低丘和11座岛礁共4.89平方公里外余为大片平原。南濒杭州湾,东临上海市。距离上海、杭州仅需一种小时的车程,随着高速公路与铁路的建成,增强了与各都市的连接。2生态环境平湖市位于杭嘉湖平原,地势平坦,景色优美。地形东南高西北低,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生态环境优越,是开展生态休闲度假旅游的最佳旅游目的地。3旅游资源(1)人文特色景观平湖市李叔同纪念馆坐落于东湖景区的大瀛洲内,大瀛洲建于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旧有九水相汇互绕其间,宛若九龙戏珠于沧溟瀛海间,故有九龙戏珠之美称,纪念馆就建于洲畔湖上,其

7、建筑造型为一高雅、洁白之莲花,是东湖风景区的标志性建筑。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纪念馆占地面积16.5亩,总建筑面积1615平方米,主体建筑高24米,2/3宽度立于东湖中,整座建筑犹如一朵高雅洁白的莲花,绽放在碧波粼粼的湖面上,体现了李叔同濯清涟而不妖的广阔胸怀和高洁品格。园内林木茂盛、郁郁葱葱,环境优美、曲径通幽,李叔同和她的弟子丰子恺、潘天寿、刘质平的人物全身铜像群雕,高雅端庄,为公园添得许多文化氛围。莫氏庄园,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历三载春秋,耗资十万两白银,方告竣工。是本地豪绅莫放梅祖三代居住的大型宅院。庄园占地7亩,建筑面积2600平方米,大、小房间70余间,主体

8、构架为南北向三组,东西向四进。依次有门厅、祠堂、账房、花厅、佛堂、厨房、轿厅、正厅、堂楼厅、花园、书房及卧室等。其完整的建筑,典型的风格,丰富的实物,堪称江南独步,为世人所瞩目。庄园以小见大,凝结了一种时代的变迁。莫氏庄园作为青少年教育基地正肩负起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之重任,使人们在欣赏中理解历史,增长知识,得到熏陶,受到启迪。(2)生态观光景观九龙山风景区,其山海有致,兼蓄山青、海阔、林幽、境美的自然风光,尚有丰富的人文景观,具有山、海、岛、滩齐全,天然景色与人文经观相间,现。代工程和历史遗迹并存的特色。风景区东段的东沙湾,建成了江浙沪面积最大的海滨浴场-九龙山海滨浴场。(3)民俗风情

9、与特产平湖古属吴越之地,数千年来形成的风俗习惯,江南特色突出。平湖民俗风情馆以展示江南水乡金平湖在生产、生活和文化习俗为特色。尚有平湖澳多奇农庄、采摘园等展示平湖农村生活的园林式观光园。平湖重要的旅游特产有西瓜、糟蛋、杜瓜子等。平湖西瓜,已有八百年的栽种历史,它具有糖度高、汁多、瓤细、皮薄等长处,被誉为江南第一瓜,盛名海内外,曾远销香港、澳门、南洋等地。平湖优质西瓜品种层出不穷,从二十世纪初引种的马铃瓜,解放初期的解放瓜,二十世纪60年代起的中育系列瓜,直到近年来的平优一号瓜等,多次获得省级西瓜品评会第一名。 在西瓜上雕出多种精美的图画,内置蜡烛或电灯的西瓜灯艺术,乃平湖人之独创。 1985年

10、7月,平湖举办了建国以来首届西瓜灯会。1991年后来,每年举办隆重的西瓜灯艺术节,中央、上海、浙江和日本有关媒体作了报道。一年一度的西瓜灯节,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欣赏,也提高了平湖的出名度。平湖糟蛋,柔软晶莹,醇厚芬芳,营养丰富,鲜美开胃,有助消化、增进血液循环等功能。既是佐餐的冷食佳肴,也是馈赠亲朋好友的上乘礼物。平湖杜瓜子,是由曹桥特产杜瓜制成,杜瓜,学名栝楼,中药名瓜蒌,俗称苦瓜,是平湖老式优质中药材。瓜皮、瓜仁、根块,均可入药。常用于治疗肺热咳嗽、肠燥便秘等症状,具抗癌作用。(二)平湖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1旅游资源组合性不强在旅游市场上,平湖“国”字招牌的旅游拳头产品少,出名度不高,只

11、有乍浦九龙山风景区是国家级森林公园。平湖真正可以吸引游人的重要是莫氏庄园陈列馆,其她旅游景点只是陪衬而已。平湖的旅游资源较零散,风格多样但旅游资源规模小、散、弱,给旅游产品的开发与组合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如:平湖尚存几十座明清时建造的古桥,乍浦、新仓、黄姑镇和曹桥街道等多处地方尚有小规模的文化遗迹及历史古迹,但这些旅游资源分散在各个镇、街道,距离都较远。2景点设施不够完善平湖交通区位优势得天独厚,但旅游交通并非便捷迅速、连成一体。既有的三个车站之间各自运营不同走向的路线,各个景点之间缺少交通连接,给游客带来了诸多不便。平湖尚没有开辟旅游公交专线,南站至市区东湖风景区一带没有专线公交车。此外,市区

12、有些景区停车泊位较少,如莫氏庄园、民俗风情馆、博物馆等,在旅游过程中司机师傅常常会为停车等挥霍诸多时间。有些景点的设施已经损坏,并且还缺少某些便民设施。例如东湖广场的免费供应喝水设施已经破坏,某些景点缺少供游客休息的地方等等。3旅游产品宣传力度不够平湖旅游部门对外宣传不够,旅游品牌意识差。例如平湖的旅行社大多把业务重点发展在组团到外地旅游,很少组织平湖市内旅游。平湖人对自己市的旅游资源不熟悉。虽说莫氏庄园是所有旅游景点中游玩人数非常多的,而李叔同纪念馆的参观人数却不多,诸多人都对李叔同、吴一峰、陆维钊等名人不理解。特别是位于农村地区的农民,她们平时不怎么据说过这些地方,很少有机会去参观这些地方

13、。平湖市目前有户籍人口50万,外来人员25万。但这些“新平湖人”基本上都是为了生计而每天忙碌着,难得的休假日也是在家休息很少出去游玩,除了市中心的东湖广场这个免费全民开放的景点有所理解之外,此外景点基本上都不怎么理解。4品牌意识单薄,短期行为严重一方面,与成熟的旅游产品相比,国内乡村旅游产品的品牌开发仍处在起步阶段,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尽管品牌已成为众多旅游界人士的口头禅,但大多数人的结识和见解仅停留在促销层面,在品牌结识上还存在某些误区。旅游地、旅游景点和旅游公司缺少品牌意识,这种运作方式已难以适应目前旅游市场竞争的需要,品牌意识单薄的必然成果是低层次低质量的旅游产品充实市场,旅游投诉率居高不

14、下。品牌意识淡漠是制约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短期行为严重。成功开发一种旅游品牌是一种长期的过程,既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毕的,更不是开发工作的完结就结束,要维护一种旅游品牌需要坚持不懈地长期努力。现实中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仍然存在,严重地制约了旅游品牌开发。四、平湖旅游资源开发建议乡村文化旅游资源具有三个特性:自然性、生产性、纯真性。因此在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一定要从乡村旅游资源的特点出发,保护乡村文化的完整性,以增进乡村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一)整合旅游资源长三角地区有众多的旅游都市,在营销方略上,平湖的旅游业要突出整合联合,把平湖的旅游产品纳入“长三角”的营销网络,积极融入长三

15、角旅游的大环境。平湖旅游资源开发,可在塑造自身旅游特色的基本上,整合和挖掘一系列相配套的旅游资源,与周边地区共同组合成旅游项目和旅游线路。可以开辟的典型路线如:山海文化旅游:乍浦九龙山、外浦山线路。名人名居文化旅游:如李叔同纪念馆、陆维钊书画院、吴一峰艺术馆、莫氏庄园一线旅游。民俗风情体验游:奥多奇农庄、平湖民俗风情馆、威尔登休闲渔村、台湾风情园。节庆休闲游:“西瓜灯艺术节”大型节庆一日游。(二)完善景点设施要运用好平湖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在各个景区形成便利的交通网,减少各个景区之间的距离。开通市区至重要景区(点)及重要景区(点)之间的旅游客运专线,完善道路批示标记和中英文旅游交通批

16、示牌等设施。同步,运用港口优势,开通平湖至宁波方向的旅游航班,发展海上旅游路线,从而建成集水、陆、海于一体的全方位旅游交通网络。在平湖各个景点周边可以设立多种停车场,以解决停车困难等。固然各个景点也要加强环保意识和对环境的保护合理发展景点设施。(三)加大旅游产品宣传力度前面说平湖市民对自己市的旅游资源熟悉少,参观少,因此旅游社可以从这里着手,做好简介和宣传,加大平湖旅游的推介力度,在开通“金平湖旅游网”的基本上,不断完善、充实网络的内容,真正使网络成为人们理解平湖的一扇窗口。同步,要让平湖人理解平湖旅游资源,带动“新平湖人”理解第二个家乡。(四)强化品牌意识,实行品牌战略乡村旅游品牌经营是一种

17、完整的系统化工程,是对乡村旅游资源的整合与统筹。立足旅游产业发呈现状,制定科学的旅游品牌发展战略,是乡村旅游品牌化建设的首要着眼点。此战略框架应以本地旅游资源特色、基本设施条件和市场发育状况等为基本,通过科学论证分析,拟定将来乡村旅游品牌发展的方向、目的、规模和速度,全方位构建乡村旅游品牌发展的战略体系。进一步强化品牌意识,谋求同类产品的差别化特性,树立自己的品牌个性,根据旅游者的需要和动机进行品牌定位,尽量使旅游者的需求得到满足,使旅游者在对同类旅游产品的选择时,排她性地选择自己的产品。价值定位要谋求品牌利益与旅游者追求的核心价值利益相吻合,从而使旅游者从品牌、产品和服务中得到价吻合,从而使

18、旅游者从品牌、产品和服务中得到价值满足,提高品牌经营管理的经济效益。五、结论国内旅游市场的需求特点正发生着一系列的变化,重要体现为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特色化和品牌化。旅游市场需求的变化趋势及国内外广阔的市场为都市近郊乡村旅游品牌提供了发展的基本和沃土。乡村旅游业将农业和旅游业紧密地结合,把农业景观和乡村自然环境、农业生产和乡村文化生化融为一体,吸引游客。国内乡村旅游正逐渐走向规模化,乡村旅游在国内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综上所述,平湖旅游资源的开发虽说存在一定问题,相信通过各方面努力,一定能使平湖旅游业得到可持续发展。参照文献1李孝坤,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

19、然科学版).-06-302陈志永;吴亚平;李天翼,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阶段性演化与产权困境分析以贵州天龙屯堡为例,J.热带地理.-03-153张利华,对镇江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思考D.安徽农业科学.-05-014张颖,美国西部乡村旅游资源开发模式与启示J.农业经济问题.-03-235张洁;李同,西安市的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与区域效益J.经济导刊.-05-056陈德林,咸宁市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与营销方略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06-017谢庐明;邵新蓓.赣南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研究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08-208胡巍;赵玲玲.基于体验的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09-209许文龙.环都市乡村旅游带开发模式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05-0110刘青梅.农村建设背景下观光农业复合型开发模式研究思南县凤鸣村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初探J.贵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06-2011胡静;许贤棠;谢双玉.论乡村旅游资源可持续开发运用J.农业现代化研究.-11-1512曾天雄;马昌群.论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J.邵阳学院学报.-10-25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