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规划原理试题

上传人:dus****log 文档编号:127500174 上传时间:2022-07-30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395.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交通规划原理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交通规划原理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交通规划原理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资源描述:

《交通规划原理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交通规划原理试题(1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考生班级_学生学号:学生姓名:_ _装订线装订线装订线试卷须与答题纸一并交监考教师装订线装订线装订线内蒙古科技大学2007/2008 学年第二学期交通规划考试试题(A卷)课程号:06116303 考试方式:闭卷使用专业、年级:交通工程2005 任课教师:于景飞考试时间: 备 注:一、选择题(共7题,每空2分,共14分)1.下列那种现象属于交通的范畴(D)A流水 B下雨 C 刮风 D驾车兜风2.劳瑞模型土地利用活动的主体不包括(D)A 基础产业部门 B非基础产业部门 C住户部门 D人口3社会停车场用地属于(B)A对外交通用地 B道路广场用地 C市政工业设施用地 D 仓储用地4.对方格网式交通网络

2、的特点描述错误的是D()A各部分可达性均等B网络可靠性较低C网络空间行驶简单D不利于城市用地的划分5.(A)是对象区域交通总量A生成交通量 B发生交通量 C吸引交通量 D全不是6(C)没有完整的OD表也可以进行模型参数标定A重力模型法 B最大熵模型法 C Furness D介入机会模型7.当人们购买家庭轿车的比例趋于平均化后,职业对交通方式选择的影响逐渐(A)A减弱 B增强 C不变 D无法确定二、填空题(共11 题,每空1分,共16分)l.引道延误为引道 .实际行驶时间(耗时), 与引道 自由行驶(畅行)时间之差。2.老瑞模型是决定就业数和 住户人数 的分布模型3.已知l、2、3小区至路网的最

3、短距离为20、30、10,则道路网的可达性为 20 4 是指道路网中路段之间的连接程度。 5.在OD表中,每一行之和表示该小区的 ;每一列之和表示该小区的 。6.Logit模型假设径路的随机误差相互 (填独立或相关)。7.出行 以住户的社会经济特性为主,出行 以土地利用的形态为主。8.某市规划面积300km2,建成区面积lOOkm2,现有道路总长350km,规划再建150km,则城市道路网密度为 kmkm2。9 交通流分布能够较好的反应网络的拥挤性。10Webster延误公式的适用范围为饱和度取值在 。11动态交通分配是以路网 为对象、以 目的开发出来的交通需求预测型。答案1.实际行驶时间(耗

4、时),自由行驶(畅行)时间2. 就业数,住户人数3. 20 4. 道路网的连接度5. 发生交通量,吸引交通量6. 独立7. 发生,吸引8. 3.59. 随机10.00.67 11. 交通流,交通控制与诱导 三、名词解释(共5题,每题4分,共20分) 1.交通规划:有计划地引导交通的一系列行动,即规划者如何提示各种目标,又如何将提示的目标付诸实施的方法。 2.期望线:连接各个小区形心的直线,代表了小区之间的出行,其宽度通常根据出行数大小而定。3.交通分布预测:交通分布预测是交通规划四阶段预测模型的第二步,是把交通的发生与吸引量预测获得的各小区的出行量转换成小区之间的空间OD量,即OD矩阵。 4.

5、交通方式划分:出行者出行选择交通工具的比例,它以居民出行调查的数据为基础,研究人们出行时的交通方式选择行为,建立模型从而预测基础设施或服务等条件发生时,交通方式间交通需求的变化。5.系统最优原理:系统平衡条件下,拥挤的路网上交通流应该按照平均或总的出行成本最小为依据来分配。 四、简答题(共3题,1、3题6分,2题8分,共20分) 1汉森模型的特征 2聚类分析的优缺点 5交通流分配的作用 五、计算题(共4题,1题6分,2题1 O分,3题1 4分,共30分) 1写出下列路网简图的邻接目录表1. 解: 6节点相邻节点数相邻节点122,6231,3,5322,4433,5,7532,4,6631,5,

6、7724,62假设各小区的发生与吸引原单位不变,试求规划年的发生与吸引交通量,并用总量控制法调整。各小区现状的出行发生量和吸引量 DO123合计(万次)人口(万人)/(基年/规划年)1188.0/14.024518.0/28.03177.0/12.0合计1940218033.0/54.02. 解:(1)求现状发生与吸引原单位小区1的发生原单位:18/8=2.250 次/(日人)小区1的吸引原单位:19/8= 2.375 次/(日人)小区2的发生原单位:45/18=2.500 次/(日人)小区2的吸引原单位:40/18=2.222 次/(日人)小区3的发生原单位:17/7=2.429 次/(日人

7、)小区3的吸引原单位:21/7= 3.000次/(日人) 3,结果错一个扣0.5(2)计算各小区的将来发生与吸引交通量小区1的发生交通量: 2.225*14=31.5 万次/日小区1的吸引交通量: 2.375*14=33.250 万次/日小区2的发生交通量: 2.5*28=70 万次/日小区2的吸引交通量: 2.222*28=62.222 万次/日小区3的发生交通量: 2.429*12=29.143 万次/日小区3的吸引交通量: 3*12=36 万次/日 3,结果错一个扣0.5(3)生成交通量为:X=80/33*54=130.909 万次/日 1(4)调整计算因为 故需调整。根据总量控制法公式

8、:O1= 31.5*130.909/130.643=31.564 万次/日O2= 70*130.909/130.643=70.143 万次/日O3= 29.143*130.909/130.643=29.202 万次/日D1= 33.250*130.909/131.472=33.108 万次/日D2= 62.222*130.909/131.472=61.956 万次/日D3= 36*130.909/131.472=35.846 万次/日 3,结果错一个扣0.53.如图所示OD之间的交通量为q=3000辆,有两条路径A与B,路径A行驶时间与流量的关系为ta=10+0.01qa,路径B行驶时间与流量

9、的关系为tb=15+0.009qb,试采用迭代加权法在路径A和B上分配该OD量,假设迭代次数N4。3. 解:(无计算步骤,只列表结果正确给10分)初始状态:qa=qb=0,此时ta=10,tb=15 1第一次迭代:N=1A路径附加交通量FA=3000,B 路径附加交通量FB=0 2此时路径A、B上的流量和时间分别为:X1A=(1-a)X0+aF=(1-1)x 0+1 x 3000=3000,ta=10+0.01 x 3000=40 1X1B=(1-a)X0+aF=(1-1)x 0+1 x0=0,tb=15+0.009 x0=15 1第二次迭代:N=2因为tatb,故A路径附加交通量FA=0,B

10、 路径附加交通量FB=3000 1此时路径A、B上的流量和时间分别为:X2A=(1-a)X1A+aFA=(1-1/2)x 3000+1/2 x 0=1500,ta=10+0.01 x 1500=25 1X2A=(1-a)X1B+aFB=(1-1/2)x 0+1/2 x 3000=1500,tb=15+0.009 x1500=28.5 1第三次迭代:N=3因为tatb,故A路径附加交通量FA=0,B 路径附加交通量FB=3000 1此时路径A、B上的流量和时间分别为:X4A=(1-a)X3A+aFA=(1-1/4)x 2000+1/4 x 0=1500,ta=10+0.01 x 1500=25

11、1X4A=(1-a)X3B+aFB=(1-1/4)x 1000+1/4 x 3000=1500,tb=15+0.009 x1000=28.5 1考生班级_学生学号:学生姓名:_装订线装订线装订线试卷须与答题纸一并交监考教师装订线装订线装订线内蒙古科技大学2007/2008 学年第二学期交通规划原理考试试题(B卷)课程号:06116303 考试方式:闭卷使用专业、年级:交通工程2005 任课教师:飞哥考试时间: 备 注:一、填空题(共7 题,每空1分,共17分)1. 常用的交通量调查方法有: 、 、 2. 交通规划的构成要素分: 、 、 。3. 交通设施用地属于 ;公路用地属于 4. 城市交通网

12、络基本形式:方格网式、 、 、 和 等5. 层次分析法一般可以分成 、 、 三个层次6. 已知1、2、3小区至路网的最短距离为30、40、20,则道路网的可达性为 7. 已知某市规划年人口100万,该市G小区分布吸引权为0.004,劳动力比例系数0.35,则该小区的劳动力资源数为 万二、选择题(共6 题,每空2分,共12分)1.下列那种现象产生的需求不属于交通的范畴( )A 业务 B 泥石流 C 工作 D 旅行2.属于本源性交通需求的是( )A上学 B 访友 C工作 D看病3.对自由式交通网络的特点描述错误的是( )A 无秩序 B 区别性差 C 易形成畸形交叉D 不能较好的满足地形4.双约束重

13、力模型满足的约束条件为( )A BC D 全不是 5. 在原单位法按不同出行目的分类预测时,上学出行交通量最好采用( )A 就业人口 B 常住人口 C 流动人口 D 从业人口6. Logit 模型的 IIA 特性是Logit 模型的( )点之一A 弱 B优 C 无法确定三、名词解释(共5题,每题4分,共20分)1. 出行2. 土地利用模型3. 道路网可达性4. 交通需求预测5. 径路四、简答题(共3题,1题6分,2题10分,3题5分,共21分) 五、计算题(共3题,1题6分,2题14分,3题10分,共30分)1.假设小区3、4、5的交通出行吸引量分别为300、250、200,根据下表所示的小区

14、间交通阻抗,计算小区1和2的可达性,设g=1.2。 小区345112151822016252.试用Fratar方法求下表将来的出行分布交通量,设定收敛条件e=3%。现状OD表DO】123合计(万次)117.07.04.028.027.038.06.051.034.05.017.026.0合计28.050.027.0105.0将来的发生与吸引交通量DO】123合计(万次)138.6291.9336.0合计39.390.336.9166.53. 在图所示的交通网络中,交通节点1、3、7、9 分别为A、B、C、D 4个交通区的作用点,路段上数字为该路段的交通阻抗,4个交通区的出行OD 矩阵如表,试采

15、用全有全无分配法分配该OD表。 DOABCDABCD000500200000050000500000内蒙古科技大学考试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课程名称:交通规划(B卷) 考试班级:交通工程2005 考试时间: 2008.10.28 标准制订人:飞哥一、填空题(共7题,每空1分,共17分)1.人工计数法、浮动车法、机械计数法2. 需求要素、供给要素、市场要素3. 市政公用设施用地、对外交通用地 4. 带状、放射状、环形放射状、自由式5. 目标层、中检层、方案层6. 307. 0.14二、选择题(共6 题,每空2分,共12分)1.B 2.C 3.D 4.A 5.B 6.A 三、名词解释(共5题,每题4分

16、,共20分)以下为答题要点:1.出行:居民或车辆为了某一目的从一地向另一地移动的过程,分车辆出行和居民出行。 2.土地利用模型:描述地区内部经济活动的选址行为及其作用结果的土地利用空间分布的数学模型,分为预测模型和优化模型。3.道路网可达性:指所有交通小区中心到达道路网最短距离的平均值。 4. 交通需求预测:主要是根据道路交通系统及其外部系统的过去和现状预测未来,根据历史经验、客观资料和逻辑判断,寻求交通系统的发展规律和未来演变趋势的过程5. 径路:交通网络上任意一OD点对之间,从发生点到吸引点一串连通的路段的有序排列 四、简答题(共3题,1题6分,2题10分,3题5分,共21分)以下为答题要

17、点:1. 交通小区划分原则:(每项1分)A、同性质B、以铁路、河流等天然屏障作为分界线C、尽量利用现有行政区D、考虑道路网E、保持分区的完整,避免同一用途的土地被分开F、分区数量适中 2. 重力模型的优缺点:(每项1分)优点 :(1)直观上容易理解。 (2)能考虑路网的变化和土地利用对人们的出行产生的影响。 (3)特定交通小区之间的 OD 交通量为零时,也能预测。 (4)能比较敏感地反映交通小区之间行驶时间变化的情况缺点 :(1)缺乏对人的出行行为的分析,跟实际情况存在 一定的偏差。 (2)一般,人们的出行距离分布在全区域并非为 定值,而重力模型将其视为定值。 (3)交通小区之间的行驶时间因交

18、通方式和时间 段的不同而异,而重力模型使用了同一时间。 (4)内内出行时间难以确定。 (5)交通小区之间的距离小时,预测值偏大。(6)利用最小二乘法标定的重力模型计算出的分布量必须借助于其它方法进行收敛计算。3. 理想路段阻抗函数的性质:(每项1分)(1)真实性 (2)函数应该单调递增 (3)函数应该连续可导 (4)函数应该允许一定“超载”,即当流量等于或超过通过能力时,走行时间行驶时间不应该为无穷大 (5)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阻抗函数应该具有很强的移植性 。五、计算题(共3题,1题6分,2题14分,3题10分,共30分)1. 解:小区1的可达性为: (结果错每步扣1)300/121.2+2

19、50/151.2+200/181.231.1 3300/201.2+250/161.2+200/251.221.4 32. 解:(1) 解:求和 3(结果错1个扣0.5) ,(2)求, 3(结果错1个扣0.5)(3)求 4(结果错1个扣0.5) (4)重新计算和 3(结果错1个扣0.5),(5)收敛判别 1 由于和的误差均在 3% 之内,因此不需要继续迭代计算,得到最终O D表O/D1 2 3 合计122.052 10.939 5.064 38.058 211.175 72.77789.35693.309 3 5.2857.967 21.935 35.187 合计 38.512 91.684

20、36.358164.454 3. 解:(无计算步骤,只在图上表示结果正确给5分)根据题意,可以计算出各起终点对之间的最短路径: (4,错一个扣0.5)A B:1-2-3,d4.20+4.208.4AD:1-4-5-6-9,d4.2+1.96+1.96+4.2=12.32BA:3-2-1,d=4.2+4.2=8.4BC:3-6-5-4-7,d=4.2+1.96+1.96+4.2=12.32CB:7-4-5-6-3,d=4.2+1.96+.19.6+4.2=12.32DA:9-6-5-4-1,d=4.2+1.96+1.96+4.2=12.32根据全有全无分配法原则,所有交通量均分配在起终点对之间的

21、最短路径上,故:各路段分配到的交通量如下: (3,错一个扣0.5)1-2-3:2001-4-5-6-9:5003-2-1:2003-6-5-4-7:5007-4-5-6-3:5009-6-5-4-1:500最终分配结果见图:可以不已图形表示,结果正确即可 (3,错一个扣0.5)考生班级_学生学号:学生姓名:_装订线装订线装订线试卷须与答题纸一并交监考教师装订线装订线装订线内蒙古科技大学2007/2008 学年第一学期(没答案1)交通规划原理考试试题(A卷)课程号:06116303 考试方式:闭卷使用专业、年级:交通工程2004 任课教师:于景飞考试时间:2007.12.28 备 注:一、名词解

22、释(共5题,每题4分,共20分)1. 交通(狭义)2. 核查线3. 交通阻抗参数4. Wardrop第一原理5. 延误二、填空题(共8题,每空1分,共15分)1. 交通规划的供给要素分为 、 、运行系统、经营系统。2. 土地利用模型分为土地利用 模型和土地利用 模型3. 机场用地属于 ;交通设施用地属于 4. 城市的基本布局形态一般分为: 、 、带状、棋盘式和自由式。5. 某局部路网中存在30个节点,38条边,则该路网的连接度为 6. 层次分析法一般可以分成 、 、 三个层次。7. 已知某市规划年人口150万,该市G小区分布吸引权为0.003,劳动力比例系数0.4,则该小区的劳动力资源数为 万

23、8. 出行产生的影响因素以住户的 为主,出行吸引的影响因素以 为主三、简答题(共3题,1题6分,2题8分,3题4分,共18分)1. 方格网式路网的优缺点2. 解释图示的路阻函数理论模型(图1)3. 动态交通流分配路段流出函数模型建立的原则图1四、选择题(共8题,每题2分,共16分)1. 一般来说,随着家庭规模的增大,人均出行数()A. 增加 B.减少 C. 不确定2. 非直线系数一般应小于() B 1.4 C.1.3 D1.23. Logit 模型的 IIA 特性是否属于 Logit 模型的弱点之一 ()A 否 B是 C 不确定4. Logit模型与Probit模型比,()估计选择概率大的径路

24、,()推算选择概率小的径路A过大、过大 B过大、过小 C过小、过小 D过小、过大5. 适合于拥挤交通网络的最佳交通流分配方法是:()A全由全无 B多路径 C容量限制6.交通分布预测的重力模型没有完整的OD表是否能确定模型参数()A 不能 B能 C无法确定7.在原单位法按不同出行目的分类预测时,上班出行量最好采用()A 就业人口 B 常住人口 C 流动人口 D 从业人口8.已知两条路径的固定效益及其方差、协方差如下,则采用logit模型选择路径1的概率为()A 0.159 B 0.881 C 0.841 D 0.119五、计算题(共3题,1题6分,2题10分,2题15分,共31分)1. 给出下列

25、交通网络图的邻接矩阵。2. 根据给出的现状分布交通量和将来的发生与吸引交通量,利用佛尼斯法求将来出行分布交通量,迭代两步停止。现状OD表(单位:万次)DO】123合计1177428273810553551727合计295031110将来的发生与吸引交通量(单位:万次)DO】123合计141.7288.8338合计41.389.437.8168.53. 试采用改进的多路径交通分配方法,分配图中从节点R至节点S的出行量T(1,9)=2000,取s=3.3,计算至节点5为止。 参考公式:考生班级_学生学号:学生姓名:_装订线装订线装订线试卷须与答题纸一并交监考教师装订线装订线装订线内蒙古科技大学20

26、07/2008 学年第一学期(没答案2)交通规划原理考试试题(B卷)课程号:06116303 考试方式:闭卷使用专业、年级:交通工程2004 任课教师:飞哥考试时间: 备 注:一、选择题(共7 题,每空2分,共14分)1.下列那个属于道路广场用地()A 公路用地 B 社会停车场用地 C 交通设施用地 D机场用地2.城市的规模通常用城市()表示A 人口 B 面积 C GDP D 道路长度3.长期交通规划的规划期一般在()以上A 25 B 10 C 15 D 204.城市用地分为()大类A 10 B 11 C 12 D 15 5.下列那个城市的交通网络结构不属于方格网式()A 北京 B 兰州 C

27、西安 D 洛阳6.()是土地利用没有直接关系A 发生交通量 B 吸引交通量 C 生成交通量 7.()是目前国内外公路网规划和城市交通规划最常用的OD调查方法A 表格调查法 B家庭访问法 C车辆牌照法 D 路边询问法二、填空题(共13 题,每空1分,共27分)1. 是交通规划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决定网络规模、断面结构的依据。2.固定延误是由于 引起的延误,与 大小及交通干扰无关。3.路段行车延误调查方法有 、 4. 是规定调查区域范围的边界线5.构成系统误差的四种因素为: 、 、 和 6. 是指对地面空间的利用7.交通与土地利用之间关系的核心是 ,它预测并分配 部分的位置8.劳瑞模型中的土地利用的

28、活动主体分为: 、 和 。9.某市规划面积500km2,建成区面积200km2,现有道路总长550km,规划再建150km,则城市道路网密度为 km/ km2。10.路网结构是指 、 、 和支路在长度上的比例,衡量道路网的结构合理性。11.确定性交通流分布能够较好的反应网络的 12.交通阻抗由 上的阻抗和 处的阻抗组成。13.四阶段法预测的四阶段指 、 、 、 三、简答题(共5题,1.2每题4分,3、4、5每题5分,共23分)1.为什么要求划分交通小区时要满足均匀性和由中心向外逐渐增大?2.Wardrop第二原理3.为什么常把时间作为计量路阻的标准?4.动态交通流分配中的“动”如何理解?5.简

29、述交通方式划分的两种思路四、计算题(共4题,1题6分,2、3、4每题10分,共36分)1. 写出下列路网简图的路段径路连接矩阵,起点为1,终点为2。2.假设各小区的发生与吸引原单位不变,是求规划年的发生与吸引交通量,并用总量控制法调整。各小区现状的出行发生量和吸引量DO】123合计(万次)人口(万人)(基年/规划年)12812.0/16.025521.0/38.032710.0/15.0合计29503111043.0/69.03. 采用试算法标定模型中的参数a,已知条件如下:e3%,实测OD分布表iqijOij=3j=4j=512502008053026002005001300Dj850400

30、580Oi=Dj=1830出行时间分布如图4. 如图,两个路段的阻抗函数分别是:,OD量为q10,分别求该网络的Beckmann模型的解和平衡状态的解考生班级_学生学号:学生姓名:_装订线考生班级_学生学号:学生姓名:_装订线装订线装订线试卷须与答题纸一并交监考教师装订线装订线装订线内蒙古科技大学2006/2007 学年第一学期(没答案3)交通规划原理考试试题(B卷)课程号:010215 考试方式:闭卷使用专业、年级:交通工程2003 任课教师:飞哥考试时间: 备 注:一、名词解释(共5题,每题4分,共20分)1. OD调查2. 道路网密度3. 路阻函数4. 期望线5. 延误二、填空题(共11

31、题,每空1分,共21分)1. 狭义地交通定义为人或货物的地点间,并且伴随着人的 的移动2. 常用的交通量调查方法有: 、 、 3. 交通设施用地属于 ;社会停车场用地属于 。4. 城市的规模通常用 表示。5. 劳瑞模型将具有一定目的的土地利用者称为土地利用的活动主体,大致分为 、 和 。6. 层次分析法一般可以分成 、 、 三个层次。7. 交通方式划分中 法能通过一次计算得到各种交通方式的划分率,二元分析法某阶段划分率的计算与前阶段独立进行。8. 在交通流分配理论的中,对于采用启发式方法或其他近似方法的分配模型,则称为 方法10交通规划的构成要素分: 、 、 。 11城市的基本布局形态一般分为

32、: 、 、 棋盘式和自由式三、简答题(共4题,每题8分,共32分)1. 简述劳瑞模型中三个土地利用活动主体2. 简述交通方式划分3. 简述交通流分配4. 简述Wardrop第一、第二平衡原理四、计算题(共2题,1题8分,2题19分,共27分)1. 将抽象的交通网络图表示为计算机可识别的权矩阵。2. 根据给出的现状分布交通量和将来的发生与吸引交通量,利用福莱特法求将来出行分布交通量。设定收敛标准为e =3% 。现状OD表(单位:万次)DO】123合计117.07.04.028.027.038.06.051.034.05.017.026.0合计28.050.027.0105.0将来的发生与吸引交通量(单位:万次)DO】123合计138.6291.9336.0合计39.390.336.9166.518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