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的本质及其运用艺术

上传人:daj****de 文档编号:127488027 上传时间:2022-07-3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2.5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权力的本质及其运用艺术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权力的本质及其运用艺术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权力的本质及其运用艺术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权力的本质及其运用艺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权力的本质及其运用艺术(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权力的本质及其运用艺术权力是一个很普遍的词语,在历史上关于权力的纷争也有很多的 事例。而我们更关心的是一种政治权力的运用艺术,权力有两个基本 含义,一是衡量审度之意,二是制约别人之意。马克思韦伯认为权 力是“在社会交往中一个行为者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其他行为者之上 的可能性。”他主要是权力看成了是一个人对于他人的控制和影响力, 这就指明了权力在人际关系中的特征。但是却没有指明权力的来源和 基础,因而没有能揭示权力和政治权力的本质。政治权力形成的重要条件在于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政治权力形 成的必要前提在于,当各种力量发生对比关系时,一方的力量能超过 另一方,从而使这种力量对比关系转变成一方对另一方

2、的制约关系。 力量对比可能出现平衡和非平衡的状态,并且政治权力实际是一种公 共权力,一切权力来自人民,是马克思主义权力观的根本观点。 权力实际上是一种力量的制约关系。而政治权力实际上是在特定的力 量对比关系中,政治权力主体为了实现和维护自身的利益而拥有对政 治权力客体的制约能力。政治权力主体本质上是特定的力量制约,形 式上是特定的公共权力。政治权力具有制约性、能动性、动态发展性、工具性等几个特征, 因此在运用权力作为一种手段的时候,为了达到个人或者某个集团的 利益的时候就不得不注意权力的运用艺术。政治权力的诸特性无意受 着其根本的性质支配着,而在这诸多特性中,制约性有具有基本的意 义,其他特性

3、都是从制约性中演变和发展出来的。而正是由于这种希望在政治生活中制约他人或者其他政治势力的过程中就需要人把政 治权力运用的十分得灵活和充满艺术性。权力的斗争是要求权力运用技巧的主要原因,因为要达到力量制 约这个目的所以必定在政治生活中出现权力的斗争,斗争就势必要求 有高技巧的权力运用的人的出现,权力是一种身份资格,为了获得这 种资格达到自己的政治权利,再达到个人或集团的利益,那么在政治 生活中就要懂得权力运用的艺术。这些是权力运用需要艺术的必要 性。同时,在同一个社会环境和政治气氛当中,只有能很好把握政治 脉络的权力行为者才能更加具有优势,倘若不能够把握好政治风向 出现了权力盲目地实施就必然在力

4、量制约的情况下处于下风,并且最 终导致失败,政治权力的丧失不仅会导致政治权利的丧失,更会使权 力的行为者在各个方面受到巨大的伤害。因而,巧妙地使用政治权力 是十分重要的,这就是它的重要性所在。权力的运用者的善于运用权力的主要目的是一,维护自己本身的 权力来保证自己的政治权利;二,谋求更多的权力来达到自己的政治 目的。前者的权力失衡状态就在于错误得评估了自己权力的范围边际 使权力出现了膨化甚至于腐化,这正式一种毫无权力运用技巧的行 为,虽然贪污的高官们总是用高明的手段来掩盖自己的罪行,但是既 然因为自己的权力滥用而导致牢狱之灾,就可以看到做为一个权力的 行为者在思想和行动上都失去了平衡点,这更是

5、一种对权力的误用和错用。应当看到,权力是一柄双刃剑,既可以成为为人民服务的工具, 也可能成为牟取私利的手段;既可以促使人奋发向上,也可能诱使人 腐化堕落。这些在权力欲中腐化堕落的人都可以说是权力的不善用 者,举个例子来说,最近,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完成 了中国高官腐败的特点和变化趋势研究,以副部级以上高官的腐 败案件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过去二十多年(1978-2002年)来查处 案件的特点和变化趋势进行系统研究,籍以揭示自改革开放迄今,腐 败的发展状况和反腐败的变化情况。在1992年之前,中国查出的高 官腐败数量远比较大,但付诸党纪国法惩治的不多。权威数据表明, 仅 1987-19

6、92 年受到查处的省部级官员就达一百一十人,其中 1990-1992年为七十九人。但是,从严重的腐败案件,也就是真正受 到严厉的党纪、政纪处罚,甚至被司法机关判刑的高官数量来看,1992 年之后则大幅度增加。特别是受到司法机关判刑的人数,在案例库所 收录的六十四件高官腐败案件中,有三十一件被移交到司法机关,并 依法进行了宣判,另有四件案件尚未宣判。而在1992年之前,只有 五人被判刑,此后则达到了二十六人。从涉案金额上看,九十年代查 处的案件与八十年代相比有大幅度提高。1992 年前,在统计的案例 中,贪污、受贿等罪的涉案金额都没有达到十万元人民币(下同), 而后的三十七件案例中,有二十七件涉

7、案金额超过十万,其中十二件 超过百万,更有四件超过千万;而2000年之后发现的五件案例,涉 案金额都超过百万。为此,通过查处腐败案件直接挽回的经济损失也在迅速增加。上述现象表明,九十年代后期查处的一些案件的严重程 度远远超过了以往。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些受到法律制裁的高官之所以大批地成为牢 囚他们是忽略了在权力观中权力的特性能动性,以及权力观中的 能力素质,身份资格和理论策略等的主观因素。他们的权力认识是十 分肤浅的。再从第二个谋求政治全力扩大达到政治理想的角度来看,权力的 运用艺术十分明显地就表现出来了。任何权力的扩大争取过程中都会 出现权力斗争。当代西方政治学对政治斗争的研究,是以政治冲突的

8、 理论模式出现的。这种冲突恰恰大多数是由权力的争取拓展过程中出 现的,更是一场权力艺术运用的较量。在近年中最成功的中国政坛的的政治权力转让可以看到是在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和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 代领导集体的权力转接,是一次非常伟大的全力交接,也是政治权力在政治生活中的斗争和进步中的艺术表现。中共前最高领导人江泽民辞去中央军委主席的职务,在一片惊讶和赞叹声中退出他主导了15 年的中国政坛。至此,江泽民、李鹏、朱镕基、李瑞环这四位曾经叱 咤风云的中国第三代领导人都平稳步入了人生的最后阶段-退休生 活。江泽民的退休不仅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外界对他的一些不实猜测 也让中国最高领导层的交替

9、真正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或许 几年后人们才能更加看清江泽民退休对中国政治的正面意义。人老了退休、官老了让贤原本十分正常,但退休对中共领导人来 说,曾经是那样的艰难甚至可怕。在中共建国后的30多中,高层领 导的“退休”不仅意味着失去权力,还可能给本人和家人带来灾难 在中共的开国元勋中,刘少奇、彭德怀等失去权力也失去生命的例子 并不少见。15 年前邓小平主动卸去中央军委主席的职务被认为是一次惊世 骇俗的创举。但邓小平当年巨大的个人威望已足以使他在位不在位都 能游刃有余,他的退休其实是“形式大于内容”。他在退休三年后仍 能以普通人的身份发表最高级别的“南巡讲话”,说明退休并没有影 响他的政治

10、地位。江泽民这次退休决不仅仅是简单效仿邓小平的前 例。尽管很多人仍习惯于将中国最高权力的更迭与权力斗争挂钩,甚 至还有人在预测江泽民退休后还能发挥多大的影响力等等,但不能不 看到,在倡导法治的今天,即使是最高权力也越来越受到制度和程序 的制约,今后已经不大可能出现中共最高领导人延迟退休的现象。退 休对他来说正可谓是“退一步开阔天空”。一次伟大的权力的艺术的运用也许可以避免造成社会的动荡,政 局的动荡,一次伟大的权力的和平交接也许可以使一个国家有更多的 精力在建设他自己的国民事业上。所以从这个成功的离子中我们可以 看到权力的艺术运用的巨大作用,看多了中国古代的各种王侯将相 父子兄弟的争权夺利,每

11、一次都会使国家和国家的人民蒙受了巨大的 损失。为了谋求更多的权力,在明智的人和愚昧的人来看最重要的是 合理的将所收到的伤害降到最低并且达到最好的效果,实现力量制约 的最终目的。综上来看,权力的本质是一种力量制约关系,在政治生活中往往 为了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而必须要求艺术地运用政治权力,达到力量 制约的最终目的。权力的特性和权力的主客观因素要求权力行为者用 十分睿智的方式来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权力的艺术运用是十分必要 和重要的,不善于运用权力的人可能造成个人的身败名裂和一个团体 的失败,一次艺术的权力运用可能使一个国家和几个团体之间最合适 的方式,是一份十分得益的政治行为。在我国现在的政治生活中需要 有更多的权力艺术的运用,来最大可能来有效地达到全力行为者的政 治理想。资料来源:政治学基础 王浦劬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年 5 月第一版中侦网 钟文调查:高官腐败2004,WorldService ofIslamic Republic ofIranBroadcastingWebsitehttp:/wwwiribir/worldservice/chinese/news/04-09-28/04092820htm人民日报(20 03年10月30日第九版) 常思权 力自何来 赵中源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