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站计算使用说明

上传人:d**** 文档编号:127400744 上传时间:2022-07-30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50.4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换热站计算使用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换热站计算使用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换热站计算使用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资源描述:

《换热站计算使用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换热站计算使用说明(2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计算说明书课题名称张家口市桥西区集中供热工程M13号热力站工艺设计二次网改造及供热系统运行模式分析系别:能环学院专业: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班级:建环121姓名:任少朋学号: 2012305127起迄日期: 16年02月21日 16年06月15日 设计(论文)地点: 沖北建筑工程学院指导教师:贾玉贵职称:副教授2016年 06 月 15 日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集中供热被越来越多地采用,采用集中供暖可以减少能量 的浪费,提高供热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利于管理.同时采用集中供热可提高供热质量,提高人们 的生活质量。本题目是以张家口市桥西区恒峰热力有限公司集中供热系统 M

2、13 号热力 站供热区域的工程设计、改造为需用背景的实际工程。本工程为张家口市桥西区 集中供热工程张家口市检察院换热站,属于原有燃煤锅炉房改造工程。供热区域 总建筑面积:110000m2,总热负荷:约6400kw。本次设计主要有工程概述、热负荷计算、供热方案确定、管道水力计算、系 统原理图和平面布置图绘制、设备及附件的选择计算的内容。除上述内容外,在计算说明书中尚需包括如下一些曲线:供回水温度随室外 温度变化曲线,调节曲线。本次设计要求使用 CAD 绘出图纸,其中包括设计施工说明、主要设备附件材料 表,换热站设备平面布置图、换热站管道平面布置图、换热站流程图及相关剖面 图等。在换热站设计合理,

3、安装质量符合标准和操作维修良好的条件下,换热站能 够顺利地运行,对于采暖用户,在非采暖期停止运行期内,可以维修并且排除各 种隐患,以满足在采暖期内正常运行的要求。关键词: 供热负荷 设备选择计算及布置 换热站系统运行 板式换热器目录摘要 1第一章设计概况 41.1设计题目 41.2设计原始资料 41.2.1设计地区气象资料 41.2.2设计参数资料 4第二章换热站方案的确定 52.1换热站位置的确定 52.2换热站建筑平面图的确定 52.3换热站方案确定 52.4供热管道的平面布置类型 52.5管道的布置和敷设 62.6换热站负荷的计算 6第三章换热站设备的选取 73.1换热器简介 73.1.

4、1换热器概述 73.1.2换热器的分类 73.2换热器的选取 93.2.1换热器类型的选取 93.2.2换热器选型计算 93.3换热站内管道的水力计算 103.4循环水泵的选择 113.4.1 循环水泵需满足的条件 113.4.2 循环水泵选择 113.5补水泵的选择 123.5.1补水泵需该满足的条件 123.5.2补水泵的选择 123.6补水箱的选择 143.7除污器的选择 143.8钠离子交换器的选择 143.9分集水器的选择 15第四章设备管道的防腐保温 154.1 保温材料的选择原则及保温结构 154.2保温材料选材计算 16第五章质调节 17参考文献 22致谢 22第一章 设计概况

5、1.1 设计题目张家口市桥西区集中供热工程 M13 号热力站工艺设计二次网改造及供热系统运 行模式分析1.2 设计原始资料1.2.1 设计地区气象资料1、建筑物修建地区:河北省长张家口市2、该工程的供热区域总建筑面积:110000m2,供需范围有十六中学校区、市检察院办公区和住宅区等,供热半径:500m,最大建筑高度:36m。3、气象资料:采暖室外计算温度:tw = -15C;冬季采暖天数:N=155天;最大冻土层深度:136cm室内计算温度:t = 18OCn1.2.2 设计参数资料1、热源状况介绍该换热站由张家口市桥西区恒峰热力有限公司运营管理,热媒种类为热水。一次网供回水温度为130/7

6、0C,热用户包括地暖用户,散热 器采暖用户。 其它供热参数根据外网情况确定。2、一次管网:一次网供回水温度为130/70C。3、二次管网:二次网地暖区供回水温度60/50 C,散热器低区供回水温度 85/60 C, 散热器高区供回水温度85/60 C。4、一次网工作压力为1.6MPa。第二章 换热站方案的确定2.1 换热站位置的确定1、尽量靠近主要负荷及负荷密度较大处。2、需考虑整个管网系统的水力平衡。2.2 换热站建筑平面图的确定1、外墙370mm;供热面积10万平米的换热站的占地面积须三350平米;换热站内设备间的门向外开,换热站长度大于 12 米时设两个出口。2、根据功能可以设换热间、配

7、电间、值班室、卫生间和修理间等;3、门、窗、开间和进深以“3”为模数;4、室内外高差 300mm5、标注有两道尺寸线。2.3 换热站方案确定热力点在用户供、回水总管进出口处设置截断阀门、压力表和温度计等等, 同时据用户供热质量要求,需设置手动调节阀或流量调节器,以便于对用户进行 供热调节。用户进水管上需安装除污器。城市上水进入水-水换热器被加热,热 水沿热水供需网路的供水管,输送到个用户。热水供需系统中设置热水供需循环 水泵和循环管路,使热水能不断的循环流动。当城市上水悬浮杂质较多、水质硬 度或含氧量过高时,还需在上水管处设置过滤器或对上水进行必要的水处理。安 装原水箱、原水加压泵、全自动软化

8、水装置与软化水箱,使二级网系统具有较完 整的补水及其处理系统。根据热用户的种类,可以分为地暖区,散热器区,其中散热器用户建筑含有 高层用户,所以,将散热器用户分为散热器低区和散热器高区,进行分别供热。2.4 供热管道的平面布置类型供热管道平面布置图示与热媒的种类、热源和热用户相互位置及热负荷的变 化热点有关,主要有枝状和环状两类。枝状网比较简单,造价较低,运行管理比较方便,它的管径随着到热源的 距离增加而减小,其缺点在于如没有供热的后备性能,即一旦网路发生事故,在 损坏地点以后的所有用户均将中断供热。环状网路的主要优点是具有供热的后备性能,可靠性好,运行也安全,但 它往往比枝状网路的投资要大很

9、多。 本设计中,力争做到设计合理,安装质量符合标准和操作维护良好的条件下,热 网能够无故障的运行,尤其对于只有供暖用户的热网,在非采暖期停止运行期内, 可以维护并排除各种隐患,以满足在采暖期内正常运行的要求,加之考虑到目前 我国的国情,故设计中的热力网型式采用枝状网。2.5管道的布置和敷设合理的选择供热管道的敷设方式,需对节约投资,保证热网安全可靠地运行 及交通情况等综合考虑,力求与总体布局协调一致。1、供热管道的敷设方式可分为架空敷设和地下敷设。考虑到长春地区的气 候条件,小区所在地的地质条件,地下水位及供暖管道与下区整体环境的协调性 等条件,本设计均采用地下敷设方式。A. 地沟敷设:(1)

10、通行地沟敷设:工作人员可能直立通行的地沟,但造价高。(2)半通行地沟敷设:当管道根数较多,采用但排水平布置沟宽度受到限 制时,可采用半通行地沟。(3)不通行地沟敷设:当管道根数不多且维修工作量不大时,可采用不通 行地沟,其造价较低,占地小,但检修时必须掘开地面。B. 无沟(直埋)敷设: 供热管道直接埋设于土壤中,最多采用的形式是供热管道,保温层和保护瓦克三者紧密粘合在一起,形成整体式的预制保温管道结构形式。2.管道的布置需注意:a.管道尽量平行于道路和建筑物b尽量将管道设在人行道及绿化地带下,且少穿过道路c管网形式采用直埋敷设或地沟敷设d. 管网敷设需力求线路短而且直e. 热力管线与建筑物,构

11、筑物及其他管线的最小间距需符合规范的规定。2.6换热站负荷的计算 本设计为小区集中供热,采用面积指标法.通过计算 面积热指标法,建筑物的供暖设计热负荷,可按下式进行概算Qn=qfF X 10 - 3 KW式中Qn-建筑物的供暖设计热负荷,KW;F-建筑物的建筑面积,qf-建筑物供暖面积热指标,W/m3热区域总建筑面积:110000m2,总热负荷:约6400kw, 其中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部分11000 m2,负荷640kw, 散热器采暖总面积99000 m2其中低区散热器采暖面积 79200 m2 ,高区采暖面积 19800m2则根据面积指标法可以计算出:低区热负荷 4608kw,高区热负荷

12、1152kw。第三章 换热站设备的选取3.1换热器简介3.1.1换热器概述换热器是将热流体的一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从而实现不同 温度流体间的热能传递,又称热交换器。在换热器中,会有至少含有两种温度不同的流体流过换热器流道,其 中一种流体温度较高,会放出热量;另外一种流体则温度较低,会吸收热 量。在实践工程中也会存在有两种以上的流体参加换热。 3.1.2换热器的分类换热器的种类丰富多彩。换热器作为传热设备被广泛应用于耗能用较大的领域。 随着现代节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换热器的种类是越来越多。适用于不同介质、不 同工况、不同温度、不同压力的换热器,结构型式不同,换热器的大致分类如下:1、按传热

13、原理可分为:1)间壁式换热器是温度不同的两种流体在壁面分开的空间里流动,通过壁面的导热和流体在 壁表面进行热对流,两种流体之间进行换热。因此称表面式换热器,这类换热 器需用最广。间壁式换热器根据传热面的结构不同可分为板面式、管式和 其他型式。2)蓄热式换热器 是通过固体物质构成的蓄热体,把热量经高温流体传递给低温流体,热介质 先通过加热固体物质到一定温度后,冷介质再通过固体物质被加热,使之达到热 量传递的目的。蓄热式换热器有旋转式、阀门切换式等。3)混合式换热器 通过让冷、热流体的直接接触、混合进行热量交换的换热器,又称为 接触式换热器。由于两流体混合换热后须及时分离, 这类换热器适用于气、

14、液两流体之间的换热。2、换热器按用途可以分为:1)冷却器: 是把流体冷却到必要的温度,但冷却流体没有发生相的变化。2)加热器: 是把流体加热到必要的温度,但加热流体没有发生相的变化。3)预热器: 预先加热流体,为工序操作提供标准的工艺参数。4)过热器: 用于把流体(工艺气或蒸汽)加热到过热状态。5)蒸发器: 用于加热流体,达到沸点以上温度,使其流体蒸发,一般有相的变化。 下面我们介绍板式换热器 。1.板式换热器产品需用范围:板式换热器以传热效率高(比传统的管壳式换 热器高24倍)、节能、经济、拆卸方便等优点,已被广泛的需用于众多工业部门, 同时在集中供热中供热及热能回收工程式中也被大量采用。2

15、.板式换热器的特点:传热效率较高、使用安全较可靠、有利于低温热源的 高效利用、占地面积小,便于维护、阻力损失较少、热损失较小、冷却水量较小、投资运行费用较低。3.2换热器的选取3.2.1换热器类型的选取本设计选用水-水板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具有很多优点如换热效率高、通 用性强、结构紧凑、投资费用低、热回收效率高、降低耗水量等优点。换热器的容量和台数需根据采暖、通风、生活的热负荷选择,一般不设备用。 但当任何一台换热器停止运行时。其余设备需满足70%热负荷需要。本设计选用 2台相同规格的换热器,均为一备一用。3.2.2 换热器选型计算(1) 换热器选型计算公式Q=KF At(3-1)m式中 Q

16、热流量, W ;K 换热器的传热系数,W/ (m2.C);F 换热面积, m 2;At 设计工况下的水-水换热器对数平均温差,C。 mAt =AtAtmaxminmAt lnmaxAtmin各区对数平均温差依次是27.94040对于水-水换热器换热系数K可取30007000W/ (mC),本设计取3500W/ (ml C)本换热站各区均选用两台换热器,已备一用。 根据式(3-1)可得换热器的换热面积需为:QKAt Bmm2其中B为水垢系数,这里取0.8得出散各区热器换热面积依次为 8.19 m241.14 m 210.29 m 2通过查板式换热器规格表可选 出各区换热器型号依次为 BR12 B

17、R35 BR12 换热器片数 69 118 86 流道数 34 59 433.3 换热站内管道水力计算根据管道的供回水温差,可以确定各个管道的经济比模阻,供暖区地暖区散热器低区散热器高区一次网供回水温差10252560经济比模阻40-6040-6040-6060-80再根据各各个管道的流量,通过查表可以得出各管段的管径等,列表如下:管段流量 Q(m3/h)流速V(m/s)比模阻R(Pa/m)管径D(mm)54.9720.9577.915098.9640.8642.320039.60.6637.11509.18O.5556.88065.9881.0810115016.4880.6664.1150

18、91.6560.7834.2200地暖区供回水管散热器低区供回水管散热器低区供回水管一次网地暖区一次网散热器低区一次网散热器高区一次网散热器区总管段82.4760.6927.12003.4循环水泵的选择3.4.1 循环水泵需满足的条件(1)循环水泵的总流量需不小于管网的总设计流量,当热水锅炉出口至循环水泵的吸入口有旁通管时,需不计入流经旁通管的流量。(2)循环水泵的扬程需不小于热力网、热源、最不利环路压力损失之和。(3)循环水泵应具有工作点附近比较平缓的流量扬程特性曲线,并联运行的 水泵应采用型号相同的。(4)循环水泵承压耐温能力应与热力网的设计参数相适应。(5)应尽量减少循环水泵的台数,设置

19、数目在三台以下循环水泵时,需有备 用泵,如果是四台或四台以上水泵并联使用时,可不设备用泵。3.4.2 循环水泵的选择(1)循环水泵所所需流量 =1.1*GG = CMQ 热负荷,Kw;M 流体通过换热器前后的温差,OCC 水的比热,取4.19KJ/KgC将各区的热负荷带入上式,可以得出各区二次网流量G依次是15.27 KG/S 27.49 KG/S11KG/S单位换算以后冷流量 54.972 m3/h 98.964m/h39.6 m/h则二次网各区循环水泵所需水流量分别为 60.47m3/h108.860m3/h43.56 m3/h(2)循环水泵扬程H=0.1(H1+H2+H3)(1.11.2

20、)式中H1-换热器内部的循环阻力损失,一般为30100KPa,这里取60KPaH2-外网供回水干管的阻力损失,一般按每米管长0.1KPa左右的阻力损失考虑, 地暖 400M*2,低区 500M*2,高区 500M*2H3-用户内部阻力损失,一般直接连接约为0.050.12KPa,这里取0.1 通过计算得出各区循环水泵所需扬程分别为16.81m19.21m19.21m于本换热站距离热力公司较近,热源的循环水泵足够供给到本换热站,故一次网 不需要安装循环水泵。根据循环水泵所需流量和扬程,流量60.47108.860 43.56扬程16.81m19.21m 19.21m查水泵的型号对照表可以得出各区

21、循环水泵型号参数,列表如下水泵型号流量Q(m3/h)扬程H(m)转速 n(r/min)效率(%)功率KW底座长宽咼mmIS80-65-16060292900727.51020/350/30ISR100-80 -16012028290075151290/490/30IS80-65-16050322900737.51020/450/303.5补水泵的选择3.5.1补水泵需该满足的条件(1)开式热力网补水泵的流量,需根据生活热水最大设计流量和供热系统渗 漏之和确定。(2)闭式热力管网补水装置的流量需根据供热系统的渗漏量和事故补水量 确定,一般取允许渗漏量的4倍。(3)闭式热力网补水泵宜设两台,此时可

22、不设备用泵。(4)开始热力网补水泵宜设两台或两台以上,其中一台泵作为备用。(5) 补水装置压力不小于补水点管道压力加30-50KPa,如果补水装置同时 用于维持热力网静压力时其压力需能满足静压要求。3.5.2补水泵的选择计算换热站与地暖区建筑,部分散热器区建筑位差是10m;补水泵的扬程需保证将水送到系统最高点并留有2-5 mH2O的富裕压头。补水泵的流量为循环水量的1%,事故补水量为正常补水量的四倍。所以,补水泵流量 =循环水量*4%=60.47 *4%=2.42补水泵扬程H=10+6+5=21m补水泵流量 =循环水量*4%=108.860 *4%=4.36补水泵扬程H=18+10+5=33m

23、补水泵流量 =循环水量*4%=43.56*4%=1.75补水泵扬程H=36+10+5=51m通过计算得出的补水泵所需补水流量,扬程可以查补水泵型号对照表可以得 出各区补水泵所选型号:水泵型号流量Q(m3/h)扬程H(m)转速 n(r/min)效率(%)功率KW底座长宽咼mm25LG3-10*33302900421.1230/230/2025LG3-10*54.738.52900441.5230/230/2020LG1.6-8*72562900351.5204/204/35本换热站各区补水泵均选两台同型号的,一备一用3.6补水箱的选择补水箱的体积要求可以满足4小时的最大补水量的使用,同时考虑箱体

24、的尺 寸需符合热力站内的布置和美观及制作简单节省材料。有公式V = 1.2 *Gt可以求出 Gt=1.94m3/h。则有V=1.2*1.94=2.328m3。所以根据开式水箱图集可以选择水箱的公称容积为2.328m3. 水箱组成如下:1.6*1.6*1.4=3.6有效容积为3.5m3,公称容积为3 m33.7除污器的选择3.7.1 该设备由过滤器本体、排污口、滤网组成。被处理过的水通过进水口会进入过滤器本体,水中杂质会截留在滤网上,当杂质堆积到一定的程度时,滤网内外两侧的压差达到设定值(W 0.05MPa),将打开排污阀,除污器进行开始排污。3.7.2 设备特点1)直接安装在管网系统上,不需要

25、任何支撑结构,节省空间。 2) 过滤器在全流量下能 正常工作,连续出水,既保持了高的流量,又具有低的压力降,避免了由于流速低而造成的 表面污渍。 3) 清洗时不影响正常过滤。 4)不需要安装旁通管路,拆卸排污。 5)安装方便, 只需接入待处理系统的管路上即可。3.7.3 除污器的型号可按接管直径选定在本项目中,在换热站处所选用的除污器为WC卧式直通除污器。其地暖区选 WC-150型卧式直通除污器,低压区选WC-200型卧式直通除污器,高区选WC-150 型卧式直通除污器,一次网选WC-200型卧式直通除污器.3.8软水器的选择根据补给水泵流量选择软化水器,由计算可知北低压区流量为 193.53

26、6t/hXl%=1.94t/h,查设计手册可知选择的软水器为JK型水力自动软水器,型号是 JK100-300 型。软水器型号型号流 量树脂总装填量外接管原水硬度工作压力范围t/hkg径mmmmol/LMPaJK100-3182125DN2080.2-0.5003.9 分、集水器查供暖通风设计手册知分水器、集水器可按经验值估算:D 二(1.5 - 3.0)dmax 式中D分、集水器直径, mm ;d 分、集水器支管中的最大管径, mm 。max在本设计中,系数取 3,对需的各个分、集水器的最大管径依次为 150mm、 150mm200mm、 200mm、 150mm、 150mm。则各个分集水器

27、依照编号顺序直径依次为 450mm、 450mm、 600mm、 600mm、 450mm、 450mm。第四章 管道的防腐保温4.1 保温材料的选择原则及保温结构保温材料和其制品的允许使用温度,需大于或等于正常工作时的介质最高的 温度。相对的温度范围内有不同的保温材料可供选择时,需选用造价低,运输方 便,密度小,导热系数小,易于施工的材料制品,同时应该进行综合比较,优先 使用其经济效益较好的。当介质温度较高时,经过综合经济的比较后,应该选用复合材料保温,即使 用不耐高温材料和耐高温材料分层保温。保温结构通常由保护层和保温层组成。保温结构的设计应选用需防火、耐火、 造价低、施工方便、复合保温效

28、果好、美观等。保护层的结构需根据供需条件,设备和管道所处的环境,保温材料类型等因 素选用。常用的保护层有三类:(1)涂抹式保护层 (2)金属保护层 (3)包扎 式复合保护层4.2 保温材料选材计算本设计中保温材料选用岩棉管壳,特点:导热系数小,密度小,适用范围广, 施工简单,但刺人。岩棉壳管各项参数:密度100-200Kg/m3,导热系数0.052-0.058W/m*C,适用温度-268-350.季节采暖运行时间3000h,环境温度-2,热价7元/1000000KJ,计算年限7 年,年利率0.1,表面散热系数11.63W/(m2*C),单位造价600元/m3。防烫伤保温层厚度按控制保温层表面温

29、度不大于60C计算。敷设保温层前,管道和设备表面需清理干净,需刷防腐涂料防锈漆或防锈漆, 所达到的耐温性能需满足介质设计温度的要求。当介质温度低于 120 摄氏度时, 管道和设备的表面需刷防锈漆。介质温度高于 120 时,设备和管道的表面应该刷 高温防锈漆。第五章 质调节因为供暖系统供暖的热负荷是随着室外温度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的,当室外 温度较高时,供暖热负荷就会降低,如果继续按着原设计热负荷进行供暖就会造 成不必要的浪费。本换热站系统包括6台换热机组,6台循环水泵,6补水泵、及软水器及软 化水箱、除污器、分水器、集水器和补水水箱等设备。1、换热站系统监控的内容: 该热交换站主要监测的内容有一

30、次热媒侧供回水温度、流量;次供回水温度、二 次热水流量、供回水压差、室内外的温度、供热水泵的工作、故障及手动/自动 转换状态等。1)二次热水的供回水温度(AI)并显示,主要用于换热站内热量的计量;2)次热水的供回水温度(AI)并显示,低温会发起报警;3)室外温度的变化(AI)并显示,并进行节能变频调节的依据;4)热水供水的水流状态(DI);进行检测水管压力(AI);5)各分环路及总回水流量,以用于计量(AI);6)监测各分环路回水温度(AI)并显示,主要用于监视供热质量、管路跑水监测 并反映各环路平衡状况;7)二次热水供水电动蝶阀(电动三通)开关控制(DO)(或变频控制)8)一次热水供水电动蝶

31、阀开关控制(DO)(1)各联动设备的启停程序包括一个可调整的延迟时间功能,以配合热站系统 内各装置的特性。(2)当膨胀水箱的液位低于低液位开关时,DDC自动控制补水泵为膨胀水箱补 水。(3)在指定管道位置设置温度传感器,以测量一次网供回水温度。(4)当热水 管的水流开关监测到有水流通过时,循环泵才允许启动,防止其空负荷运转。(5)根据程序或工作日程安排自动开关换热机组的进出水阀。程序控制换热机 组,以求达到最低能耗,最低的主机折旧率。2、节能方案实施1)根据室外温度的变化进行自动调节变频器的频率,达到节能;2)采用节能算法;3、采用 DDC 控制及现场显示Plc 软件设计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32、)系统设置:包括传输精度和时间设置等、传感器输入信号类型设置、各 模块工作设置等;(2)运行热负荷计算:根据运行热负荷计算式及 Plc 的运算指令计算当日耗 热量并存储;(3)循环水量计算:根据 PI 控制规律计算满足供热量的循环水量。(4)实际供热量的计算:根据传感器提供的实时供暖参数(供回水温度和流 量)在一个采样周期计算一次热量进而计算出每小时累计热量并存储;(5)PID和PI运算规律的软件实现;(6)还包括超温超压报警等等。根据组态画面提供的全天所需供热量、实测供热量及其它供热参数,绘制供 热各类指标曲线图及供热参数曲线,可显示一天的累计供热量、供回水温度、室 内外温度、循环水量、压力

33、等参数,并可显示各设备的工作状态,以指导操作人 员定期检查供热效果,进行合理调整,提高供暖质量,从而提高换热站管理水平。4、换热站数据上传向中央供热站上传数据一般有两种方式,无线传输和有线传输,其中无线传 输采用GPRS模块。针对上面出现不必要浪费的情况,对换热站二次侧采用改变供回水温度的 质调节方式。当室外温度发生变化时,负荷比发生变化,相需的二次侧供回水温 度会发生变化。地暖区供回水温度(摄氏度)7060 5476,60水4吏764968, 5044.774168” c4037.774005“.3代53*5c3彳4-色 蓝j3030.5272427.23-24.23笃義7201001510

34、5051015室外温度散热器低区,散热器高区供回水温度8576.699080.68.786054.1948.78-.53.5546.3843伍338.55,-.39.564033.8833.1429?6鳥為.27.2330Ji42.21232010101055蓝度 温 水 供150室外温度15二次网供回水温度的调节是通过一次网供水流量的改变来实现,在一次网供 水干管上安装一个自动控制阀门,根据接收到的调节信号调节阀门开度,使得部 分流量通过旁通管路流到回水管上。2525.46具体计算数据如下:地暖区一次网阀门开度一次网总的流量室外温度负荷比tgth0.25.1012.60.223.5721.5

35、70.37.649.90.327.2324.230.410.197.20.431.2427.240.512.734.50.535.530.530.615.281.80.640.0534.050.717.83-0.90.744.7737.770.820.37-3.60.849.6841.680.922.92-6.30.954.7645.761.025.46-91.06050散热器低区,散热器高区0.25.1012.6负荷比tgth0.37.649.90.227.2322.230.410.197.20.333.1425.640.512.734.50.439.5629.560.615.281.80.

36、546.3833.880.717.83-0.90.653.5538.550.820.37-3.60.761.0343.530.922.92-6.30.868.7848.781.025.46-90.976.6954.190.25.1012.61.08560参考文献1) 孙刚等. 供热工程.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2) 热交换站工程设计施工图集,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2005。3)邵宗义.建筑供热采暖工程设计图集.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4)建设部.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0.北京: 中国计划出版社,2012。5)施振球等,动力管道手册北京:

37、机械工业出版社,1994。6)建设部.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CJJ 342002.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 版社,2002。7)河北省工程建设标准化办公室.05系列建筑标准设计图集05N3,05N4-1, N4-2,05N5(制冷工程,通风与空调工程,热力站工程).北京:中国建筑 工业出版社,2005。8)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所. 暖通空调制图标准 GB/T 50114-2001 .北京: 中国计划出版社,2002。致谢此次毕业设计是对我们大学四年的学习成果的一个总结,在这次设计中我 学到了很多东西,并且让我对本专业的相关内容了解的更透彻了。在此次设计中 我付出了很多艰辛和汗水,在不断的摸索和尝试中我巩固了之前所学知识,也拓 宽了知识面,同时也让我感觉到自己知识和能力的欠缺。在这里我要感谢的人很 多,是他们让我这大学四年从知识到人格上有了一个全新的改变。完成了一次新 的蜕变。感谢我的指导老师贾玉贵老师,顺利完成毕业设计,离不开他的耐心支持 和悉心指导。贾老师不但教授我们知识而且教会我们做人。在此,向贾玉贵老师 致以最诚挚的谢意,感谢贾玉贵老师的指导,提携。感谢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所有教育过我的老师!你们传授给我的专业知识是 我不断成长的源泉,也是完成本设计的基础。再次对所有关心、帮助我的人说一声“谢谢你们”。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